XX工程高支模方案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支模(高大模板)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日益普遍。
本文旨在探讨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确保高支模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首要任务是进行充分的材料准备。
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是高支模工程的基础。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规格,以满足工程的具体需求,提高整体施工效益。
二、工程布局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科学合理的工程布局至关重要。
通过对工地的精确测量和合理规划,确保高支模板的准确安装和使用。
采用先进的工程布局技术,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减少误差,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施工流程高支模施工流程的优化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传统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应对方案,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安全管理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地的安全环境。
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
五、环保措施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升,高支模工程中的环保措施也需要更加重视。
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引入绿色施工理念,推动高支模工程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技术创新在高支模工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管理系统,提高工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积极研究新型高支模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总体而言,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工程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环保进行。
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引入新技术,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和严苛的建筑需求,推动高支模工程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建筑工程项目位于城市CBD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和停车楼等多个功能区域。
建筑高度超过60米,结构复杂,因此需要采用高支模技术进行建筑施工。
本方案旨在对高支模施工的具体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和解析。
二、高支模技术概述高支模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一种支撑结构技术,用于支撑建筑物的墙体和楼板等结构。
通过使用高支模,可以有效地解决结构高度较高、柱、梁跨度大、户型复杂等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高支模主要包括悬挑式高支模和双塔式高支模两种形式。
其中,悬挑式高支模适用于支承较大荷载的场合,适用于大型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建筑;双塔式高支模则适用于小型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建筑。
三、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1.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高支模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确定高支模的类型、数量、规格和位置,提前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和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高支模安装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安装支撑结构和搭设临时支撑,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搭设高支模,进行调整和固定,最后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高支模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3.高支模监测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支撑结构和梁柱的变形情况、支撑结构和墙体的稳定性、支撑结构的受力情况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高支模拆除在建筑结构完成后,需要对高支模进行拆除。
在拆除高支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拆除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做好清理和整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四、高支模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安全在进行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管理、严格保护周围环境和设施。
2.施工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质量。
徐州XX工程高支模专家论证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模板总体设计. (4)1、材料配置 (4)2、模板技术参数 (5)四.模板安装 (9)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9)2、模板安装的具体措施 (9)3、钢管及扣件的要求 (9)五.模板撤除 (10)1、模板撤除的要求 (10)2、模板撤除应注意的事项 (11)六.材料及架体验收 (11)七.模板施工平安要求 (17)1、模板安装的平安工作要求 (14)2、模板吊装时的考前须知 (15)八.监测监控 (16)九.高支模支架平安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17)1、重大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17)2、应急预案 (19)十.计算书 (22)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徐州市XX小区小区施工图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21〕3、?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2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1〕5、?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87号〕6、?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标准?〔GB/T50326-2006 〕7、?建筑施工模板平安技术标准?〔JGJ162-2021〕8、?建筑施工平安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21〕9、?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平安监督管理导那么?〔建质【2021】254号文〕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程?〔JGJ130-2021〕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标准?〔JGJ80-91〕12、?建筑平安统一技术标准?〔GB50870-2021〕13、计算书编制采用品茗平安计算软件2021版。
高支模专项方案格式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一层,地上十五层。
施工过程中,存在部分区域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或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属于高大支模体系。
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7]39号2.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4. 相关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准备- 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高支模施工安全要点。
-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检查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施工工艺-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
- 模板选用16mm厚多层板,次楞采用木枋,主楞采用双钢管。
- 梁底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梁下支撑采用顶托。
- 高支模区域楼板满堂支撑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
3. 施工流程-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 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按设计要求进行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设置。
- 模板安装,确保模板平整、牢固。
-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 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 材料堆放整齐,不得影响施工安全。
3. 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 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本项目是一座高层建筑,总高度为50层,主要用于商业与办公。
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高层建筑高支模结构的施工进行详细说明。
二、施工准备工作
1. 完成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2. 搭建施工用塔吊和脚手架,用于物料运输和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
3. 配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高支模板等。
三、高支模模板的搭建
1.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标线,确定各层的结构定位。
2. 搭建高支模的主体结构,包括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撑。
3. 安装高支模板,包括楼板模板、墙模板和柱模板。
四、高支模的安全措施
1. 定期对高支模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和安全。
2.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设置安全围护网和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不要接近施工区域。
4. 施工现场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五、高支模的拆除
1.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
2. 根据拆模顺序,从上到下逐层拆除高支模,注意安全。
3. 对于需要保留的高支模,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一层的施工。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高支模的专项施工,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快速施工和节约成本。
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支模施工将成为建筑施工的主流方式之一。
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支模工程,位于XXX地点,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支撑体系高度为XX米。
工程涉及到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涉及到的模板体系包括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
二、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及相关施工规范。
2.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施工经验。
3.支撑体系高度、跨度、荷载等参数要求。
三、支撑体系设计1.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钢管,扣件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2.支撑体系基础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根据支撑体系荷载要求,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3.支撑体系顶部采用可调式托座,根据支撑体系高度和荷载要求,对托座进行调整,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固性。
四、支模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按照模板配板图安放模板,确保模板拼接紧密。
安装模板时,应按照模板的编号进行安装,避免出现错缝现象。
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校正和固定。
2.支撑体系搭设:按照支撑体系设计要求,对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
搭设时应注意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扣件应扣紧,防止出现滑动、脱落等现象。
3.模板调整:根据设计要求,对模板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包括模板的标高、垂直度、平整度等。
调整完成后,应进行检验和验收。
五、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支模施工,确保支模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支模施工。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支模施工的质量。
六、安全保证措施1.搭设支撑体系时,应确保脚手架搭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出现脚手架坍塌等安全事故。
2.支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模板滑动、脱落等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七、应急预案1.针对可能出现的支模施工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员。
在高支模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2. 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
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
4. 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施工经验和资源配置。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住宅楼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某区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20层,地下1层4. 工程特点: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涉及高支模施工。
三、高支模专项方案1. 高支模范围(1)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的模板支撑体系。
(2)梁、板、墙等结构构件的模板支撑系统。
2. 高支模材料(1)模板:采用16mm厚多层板,规格尺寸为1830×915×16。
(2)次楞:采用木枋,规格为50×100。
(3)主楞:采用双钢管,规格为48×3.5。
(4)扣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扣件拧紧力矩达40~65N.m。
3. 高支模施工工艺(1)模板组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模板进行拼装,确保拼装精度。
(2)模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模板的安装位置,确保模板安装牢固。
(3)模板支设:按照施工方案,将模板支设在模板支撑体系上,确保模板支设规范。
(4)满堂架搭设: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梁底支撑采用顶托。
(5)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四周搭设连续竖向剪刀撑,支撑体系内部每隔4.5m搭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
(6)核验标高:在模板支设完成后,对模板标高进行核验,确保模板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柱模、梁模、板模安装:按照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安装柱模、梁模、板模。
(8)边梁模板加固:在边梁模板加固部位,采用双钢管背楞,用M14对拉螺杆对拉加固,间距500mm。
(9)高支模与非高支模部分整体性处理:确保高支模与非高支模部分的整体性,防止因局部变形而影响整体结构安全。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范围和工期: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项目计划,确定高支模施工的具体范围和工期要求。
2.材料准备:准备好高支模板材、钢筋、混凝土和配件等施工所需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人员组织:安排具有高支模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明确各个工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要求,准备好高支模具、支撑架、振捣机、起重机械等施工设备,并进行检修和试运行。
二、施工过程1.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工作,确保基础的稳固和平整。
2.高支模架设:根据结构图纸和施工方案,按照规定的模板间距和模板支撑方式,进行高支模的架设工作。
注意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和正确。
3.模板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在模板表面涂刷防水涂料,防止混凝土渗漏和框架锈蚀。
4.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确保钢筋布置正确,连接牢固。
5.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方案和工序,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搅拌和浇筑工作。
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筑的连续性,避免混凝土结块和孔洞。
6.等待混凝土硬化: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混凝土逐渐硬化和获得足够的强度。
7.拆除模板和支撑架:待混凝土硬化后,进行模板和支撑架的拆除工作。
拆除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坏和影响。
8.补强和修补: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补强和修补工作,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9.进行后续工序:根据施工进度和工序安排,进行后续的施工工序,如墙面砌筑、屋面施工等。
三、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1.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性。
2.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施工后的清理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和废料,保持工地的整洁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XXXX工程高大模板支撑搭设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建设单位:XXXX设计单位:XXXX施工单位:XXXX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目录一、工程结构概况-3-二、模板支撑立杆布置原则-3-三、编制依据-3-四、搭设技术参数-4-五、高支架模板支撑搭设安全技术要求-5-六、高支架模板搭设安全管理措施-5-七、高支架模板搭设验收-6-八、高支架模板搭设应急预案-6-九、模板拆除-6-十、+8.5~8.71m标高屋面250*132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7-十一、+8.5~8.71m标高屋面250*9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13-十二、+8.5~8.71m标高屋面250*6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19- 十三、+8.5~8.71m标高屋面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27-十四、应急救援预案-34-附图:+8.5~8.71m模板排架平面布置图XXXXXX+8.5m~8.71m标高屋面高大模板支撑搭设施工方案一、工程结构概况:XXXXX工程框架柱最大跨度10m,其它柱间距为9m、7m 、6m、5m等不等,设计标高为+8.5~8.71m,板厚为110mm,主梁截面250×1320、250×900;250×810;250×700等;次梁截面250×600;250×400等。
模板立杆支撑于砼地面上,荷载传递到地面,大梁模板立杆下垫50厚木板,模板支承架搭设高度为8.5~8.71m。
其中C—B轴/4—7轴、C—D轴/1/5—7轴、A—F轴/8—9轴现浇砼大梁、板高度大于8米,属高大模板工程,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
二、模板支撑立杆布置原则:模板支撑立杆布置,按结平层梁板设计图选典型区域进行设计,在确保立杆满足施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横向、纵向水平杆相互贯通,梁下、板下立杆按结构截面尺寸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间距。
非典型区域需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布置适当增减立杆,在梁板下立杆布置不得超出下述搭设参数。
建筑物外围利用施工外脚手架做防护和上人坡道。
混凝土浇筑采用汽泵送布料,框排架柱必须先行浇筑完成,一跨内梁板浇筑从中间向两侧分层进行。
三、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3. 《施工手册》(第四版)4.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第四分册)5.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 《XXXXX施工图纸》结施图四、搭设技术参数:1.支撑体系杆件采用Ø48×2.8钢管;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 2. 双向水平杆步距:小于1500mm 。
3. 楼面板110厚,板下立杆支撑间距控制在1.0m×1.0m 范围,立杆均垂直落地。
模板下木楞(50mm×100mm )立放,布置间距小于300mm 。
4.+8.5~8.71m 楼面梁下立杆间距:(1)截面250×1320、250×900;250×810;250×700主梁横向三立杆间距0.5+0.5m ;梁立杆纵向最大间距1.0m ;侧模木楞间距0.25m ;梁底小横杆纵向最大间距0.50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为3根木方;梁腰部设置二道对拉螺栓Ø12 @500。
(2)截面250×600次梁横向二立杆间距0.8m;梁立杆纵向最大间距 1.0m ;侧模木楞间距0.25m ;梁底小横杆纵向最大间距0.50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为3根木方;梁腰部设置一道对拉螺栓Ø12 @500。
连墙件示意图5. 梁下立杆布置按主次梁之间实际间距调整均匀布置,具体布置详见上附平面图。
6. 主梁下横向支撑杆件在与次梁交接处,增设一道。
7. 梁下立杆与横杆连接均采用U 型可调支托。
五、高支架模板支撑搭设安全技术要求:1. 模板支撑立杆基础为砼地面,2. 高支模板区域内的相邻框柱须先行浇筑完成(即与同标高的其它部位混凝土一同浇筑)。
3. 高支模板区域的支撑立杆接头必须对接,全高垂直度偏差小于30mm,同时严禁接头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即立杆接头水平方向不得留设在同一杆件方格内。
4. 高支模板架体双向水平杆与相邻已浇筑的框架柱,必须用钢管扣件与框架柱扣箍牢固,并顶紧。
5. 设置垂直剪刀撑杆、水平剪刀撑杆件必须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0.5m),设置三扣件。
6. 严格控制横、纵向水平杆步距<1.60m。
双向水平杆应贯通设置成一个整体。
7. 立杆底脚向上200须双向设置扫地杆。
梁底水平横杆与立杆连接须采用双扣件。
8. 沿区域四周及双向主梁下,按图示间隔设置垂直剪刀撑。
垂直剪刀撑与立杆紧固。
9. 按示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杆,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紧固。
10.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控制在40N·m~65 N·m之间。
浇筑前进行复拧检查工作。
11. 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卸料厚度(超过设计板厚小于150mm)及浇筑方向,均匀布料分层浇筑。
12. 安排专人在操作区域外巡查模板受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处理。
避免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13. 架体搭设须安排专业架子工按图示尺寸要求进行施工,并配合木工处理梁板底杆件的衔接。
14. 预先对梁板底设置起拱,设计无要求时按0.1%~0.3%起拱。
15. 粱板底U型可调支托外露螺栓长度小于螺栓长度1/3。
六、高支架模板搭设安全管理措施1、搭设及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架子工和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双方在交底书上签字。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脚手架的所有构配件质量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搭设完毕,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每搭设完成一步都要及时校正立柱的垂直度和大小横杆的标高和水平度,使脚手架的步距、横距、纵距上下始终保持一致。
4、钢管脚手架搭拆时,当杆件处于松动状态下,不能中途停止作业。
安全带须高挂低用,操作人员不得过分集中,六级以上大风、大雾、雷雨天气及晚间不得搭设脚手架。
5、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6、设专人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下列情况必须检查:(1)在六级以上大风与大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2)各主结点处杆件的安装、连墙件、支撑的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4)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屋面操作层外围四周设置栏杆防护。
七、高支架模板搭设验收1、钢管扣件进场后进行材料验收,提供钢管、扣件合格证。
2、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架子工组长同步检查。
3、施工完毕后,由公司技术安全部门、现场项目经理、安全员验收。
4、验收标准:按施工方案搭设,立杆垂直度全高不大于30mm;梁、板底立杆扣件拧紧力矩40~65N·m。
模板起拱、平整度等验收内容由项目部质检员按《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会同监理人员共同验收。
八、高支架模板搭设应急预案1. 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各工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高大模板混凝土施工的各项要求及出现险情的处理措施。
2. 明确混凝土浇筑方向和顺序,严禁混凝土局部超高堆放。
3. 巡查模板的木工应在架体外观察,钢筋工在操作区外等候调遣。
4. 施工中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施工,操作人员先撤离,待处理完毕后继续施。
5. 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协调指挥,严禁野蛮施工。
九、模板拆除1. 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待监理批准后方可拆去梁侧模板。
2. 板底模板等砼强度达到100%的设计强度时拆除。
3. 梁底模板等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去梁底支撑系统。
4. 模板拆除应设专人指挥,不得抛扔,严禁使用撬棍。
5. 拆模顺序: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大梁从中向两侧拆除,并从上至下进行拆除。
十、+8.5~8.71m标高屋面250*132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梁两侧立柱间距l b(mm)1000步距h(mm)1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b(mm)1000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5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数1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5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3梁底支撑小梁一端悬挑长度(mm)500设计简图如下: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37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584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1000×15×15/6=37500mm3,I=1000×15×15×15/12=281250mm4q1=0.9max[1.2×(0.04+(24+1.5)×1.32)+1.4×2,1.35×(0.04+(24+1.5)×1.32)+1.4×0.7×2]×1=42.71kN/mq1静=0.9×1.35×[0.04+(24+1.5)×1.32]×1=40.946kN/mq1活=0.9×1.4×0.7×2×1=1.764kN/mq2=[0.04+(24+1.5)×1.32]×1=33.7kN/m1)、强度验算M max=0.125q1l2=0.125×42.71×0.1252=0.083kN·mσ=M max/W=0.083×106/37500=2.224N/mm2≤[f]=37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521×33.7×1254/(100×10584×281250)=0.014mm≤[ν]=l/400=125/400=0.312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3=0.375 q1静l +0.437 q1活l=0.375×40.946×0.125+0.437×1.764×0.125=2.016kN R2=1.25q1l=1.25×42.71×0.125=6.673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3'=0.375 q2l=0.375×33.7×0.125=1.58kNR2'=1.25q2l=1.25×33.7×0.125=5.266kN(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材料规格(mm)50×10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66小梁弹性模量E(N/mm2)8415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83.33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416.67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q1=max{2.016+0.9×1.35×[(0.3-0.04)×0.25/2+0.5×(1.32-0.11)]+0.9max[1.2×(0.5+(24+1.1)×0 .11)+1.4×1,1.35×(0.5+(24+1.1)×0.11)+1.4×0.7×1]×max[0.5-0.25/2,(1-0.5)-0.25/2]/2×1,6.673+0.9×1.35×(0.3-0.04)×0.25/2}=6.713kN/mq2=max[1.58+(0.3-0.04)×0.25/2+0.5×(1.32-0.11)+(0.5+(24+1.1)×0.11)×max[0.5-0.25/2,(1-0.5)-0.25/2]/2×1,5.266+(0.3-0.04)×0.25/2]=5.298kN/m1)、抗弯验算M 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6.713×12,0.5×6.713×0.52]=0.839kN·mσ=M max/W=0.839×106/83330=10.07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6.713×1,6.713×0.5]=4.075kNτmax=3 V max/(2bh)=3×4.075×1000/(2×50×100)=1.222N/mm2≤[τ]=1.66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632q2l14/(100EI)=0.632×5.298×10004/(100×8415×4166700)=0.955mm≤[ν]=l/400=1000/400=2.5mmν2=q2l24/(8EI)=5.298×5004/(8×8415×4166700)=1.18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6.713×1,0.393×6.713×1+6.713×0.5]=7.673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4.227kN,R2=7.673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5.298×1,0.393×5.298×1+5.298×0.5]=6.056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3.729kN,R'2=6.056kN(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mm)Ф48×2.8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1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2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25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347×106/4250=81.59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3.864kNτmax=2×3.864×1000/489=15.803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091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计算R=max[R1,R3]=0.363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0.363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λ=h/i=1500/16.01=93.691≤[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φ=0.641立柱最大受力N=max[R1+N边1,R2,R3+N边2]=max[0.363+0.9max[1.2×(0.75+(24+1.1)×0.11)+1.4×1,1.35×(0.75+(24+1.1)×0.11)+1.4×0.7×1]×(1+0.5-0.25/2)/2×0.9,15.4,0.363+0.9max[1.2×(0.5+(24+1.1)×0.11)+1.4×1,1.35×(0.5+(24+1.1)×0.11)+1.4×0.7×1]×(1+1+0.5-0.25/2)/2×0.9]=15.4kNσ=N/(φA)=15.4×103/(0.641×397)=60.518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15.4kN≤[N]=30kN满足要求!(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15.4/(1×0.04)=385.012kPa≤f ak=430kPa满足要求!十一、+8.5~8.71m标高屋面250*9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37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584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1000×15×15/6=37500mm3,I=1000×15×15×15/12=281250mm4q1=0.9max[1.2×(0.04+(24+1.5)×0.9)+1.4×2,1.35×(0.04+(24+1.5)×0.9)+1.4×0.7×2]×1=29.697kN/mq1静=0.9×1.35×[0.04+(24+1.5)×0.9]×1=27.933kN/mq1活=0.9×1.4×0.7×2×1=1.764kN/mq2=[0.04+(24+1.5)×0.9]×1=22.99kN/m1)、强度验算M max=0.125q1l2=0.125×29.697×0.1252=0.058kN·mσ=M max/W=0.058×106/37500=1.547N/mm2≤[f]=37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521×22.99×1254/(100×10584×281250)=0.01mm≤[ν]=l/400=125/400=0.312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3=0.375 q1静l +0.437 q1活l=0.375×27.933×0.125+0.437×1.764×0.125=1.406kN R2=1.25q1l=1.25×29.697×0.125=4.64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3'=0.375 q2l=0.375×22.99×0.125=1.078kNR2'=1.25q2l=1.25×22.99×0.125=3.592kN(五)、小梁验算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q1=max{1.406+0.9×1.35×[(0.3-0.04)×0.25/2+0.5×(0.9-0.11)]+0.9max[1.2×(0.5+(24+1.1)×0.11)+1.4×1,1.35×(0.5+(24+1.1)×0.11)+1.4×0.7×1]×max[0.5-0.25/2,(1-0.5)-0.25/2]/2×1,4.64+0.9×1.35×(0.3-0.04)×0.25/2}=4.68kN/mq2=max[1.078+(0.3-0.04)×0.25/2+0.5×(0.9-0.11)+(0.5+(24+1.1)×0.11)×max[0.5-0.25/2,(1-0.5)-0.25/2]/2×1,3.592+(0.3-0.04)×0.25/2]=3.625kN/m1)、抗弯验算M 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4.68×12,0.5×4.68×0.52]=0.585kN·mσ=M max/W=0.585×106/83330=7.02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4.68×1,4.68×0.5]=2.841kNτmax=3 V max/(2bh)=3×2.841×1000/(2×50×100)=0.852N/mm2≤[τ]=1.66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632q2l14/(100EI)=0.632×3.625×10004/(100×8415×4166700)=0.653mm≤[ν]=l/400=1000/400=2.5mmν2=q2l24/(8EI)=3.625×5004/(8×8415×4166700)=0.808m 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4.68×1,0.393×4.68×1+4.68×0.5]=5.349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3.239kN,R2=5.349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3.625×1,0.393×3.625×1+3.625×0.5]=4.143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2.864kN,R'2=4.143kN(六)、主梁验算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266×106/4250=62.524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2.961kNτmax=2×2.961×1000/489=12.109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07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计算R=max[R1,R3]=0.278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0.278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钢管类型Ф48×2.8钢管截面面积A(mm2)397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mm)16.01钢管截面抵抗矩W(cm3) 4.25钢管抗压、弯强度设计值[σ](N/mm2)205λ=h/i=1500/16.01=93.691≤[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φ=0.6411)、风荷载计算M w=0.92×1.4×0.372×1×1.52/10=0.095kN·m2)、稳定性计算根据《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1)面板验算q1=0.9×[1.2×(0.04+(24+1.5)×0.9)+0.9×1.4×2]×1=27.097kN/m2)小梁验算q1=max{1.288+(0.3-0.04)×0.25/2+0.9×[1.2×(0.5+(24+1.1)×0.11)+0.9×1.4×1]×max[0.5-0.25 /2,(1-0.5)-0.25/2]/2×1,4.234+(0.3-0.04)×0.25/2}=4.266kN/m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R1=0.267kN,R2=10.551kN,R3=0.267kN立柱最大受力N w=max[R1+N边1,R2,R3+N边2]+M w/l b=max[0.267+0.9×[1.2×(0.75+(24+1.1)×0.11)+0.9×1.4×1]×(1+0.5-0.25/2)/2×0.9,10.551,0.267+0.9×[1.2×(0.75+(24+1.1)×0.11)+0.9×1.4×1]×(1+1-0.5-0.25/2)/2×0.9]+0.095/1=10.646kNσ=N/(φA)+M w/W=10646.416/(0.641×397)+0.095×106/4250=64.17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11.27kN≤[N]=30kN满足要求!(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10.646/(1×0.04)=266.16kPa≤f ak=430kPa满足要求!十二、+8.5~8.71m标高屋面250*6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1000梁两侧立柱间距l b(mm)800步距h(mm)1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b(mm)1000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4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数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3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1梁底支撑小梁一端悬挑长度(mm)500设计简图如下: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37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584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1000×15×15/6=37500mm3,I=1000×15×15×15/12=281250mm4q1=0.9max[1.2×(0.04+(24+1.5)×0.6)+1.4×2,1.35×(0.04+(24+1.5)×0.6)+1.4×0.7×2]×1=20.402kN/mq1静=0.9×1.35×[0.04+(24+1.5)×0.6]×1=18.638kN/mq1活=0.9×1.4×0.7×2×1=1.764kN/mq2=[0.04+(24+1.5)×0.6]×1=15.34kN/m1)、强度验算M max=0.125q1l2=0.125×20.402×0.1252=0.04kN·mσ=M max/W=0.04×106/37500=1.063N/mm2≤[f]=37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521×15.34×1254/(100×10584×281250)=0.007mm≤[ν]=l/400=125/400=0.312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3=0.375 q1静l +0.437 q1活l=0.375×18.638×0.125+0.437×1.764×0.125=0.97kN R2=1.25q1l=1.25×20.402×0.125=3.188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3'=0.375 q2l=0.375×15.34×0.125=0.719kNR2'=1.25q2l=1.25×15.34×0.125=2.397kN(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材料规格(mm)50×10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66小梁弹性模量E(N/mm2)8415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83.33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416.67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q1=max{0.97+0.9×1.35×[(0.3-0.04)×0.25/2+0.5×(0.6-0.11)]+0.9max[1.2×(0.5+(24+1.1)×0.1 1)+1.4×1,1.35×(0.5+(24+1.1)×0.11)+1.4×0.7×1]×max[0.4-0.25/2,(0.8-0.4)-0.25/2]/2×1,3.188+0.9×1.35×(0.3-0.04)×0.25/2}=3.227kN/mq2=max[0.719+(0.3-0.04)×0.25/2+0.5×(0.6-0.11)+(0.5+(24+1.1)×0.11)×max[0.4-0.25/2,(1-0.4)-0.25/2]/2×1,2.397+(0.3-0.04)×0.25/2]=2.429kN/m1)、抗弯验算M 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3.227×0.52,0.5×3.227×0.52]=0.403kN·mσ=M max/W=0.403×106/83330=4.841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3.227×0.5,3.227×0.5]=1.614kNτmax=3 V max/(2bh)=3×1.614×1000/(2×50×100)=0.484N/mm2≤[τ]=1.66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632q2l14/(100EI)=0.632×2.429×5004/(100×8415×4166700)=0.027mm≤[ν]=l/400=500/400=1.25mmν2=q2l24/(8EI)=2.429×5004/(8×8415×4166700)=0.541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3.227×0.5,0.393×3.227×0.5+3.227×0.5]=2.248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1.374kN,R2=2.248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2.429×0.5,0.393×2.429×0.5+2.429×0.5]=1.692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1.2kN,R'2=1.692kN(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mm)Ф48×2.8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0.2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25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828×106/4250=194.75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2.498kNτmax=2×2.498×1000/489=10.217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1.918mm≤[ν]=l/400=800/400=2mm满足要求!4)、纵向水平钢管时支座反力验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2.082kN,R2=2.082kN标准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2.046kN,R2'=2.046kN(七)、纵向水平钢管验算钢管类型Ф48×2.8钢管截面面积A(mm2)397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mm)16.01钢管弹性模量E(N/mm2)206000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0.2钢管截面抵抗矩W(cm3) 4.25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钢管抗压、弯强度设计值[σ](N/mm2)205计算简图如下:R=max[R1,R2]=2.082kN,R'=max[R1',R2']=2.046kN 1)、抗弯验算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σ=M max/W=0.355×106/4250=83.61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V max=2.793kNτmax=2×2.793×1000/424=13.173N/mm2≤[τ]=17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νmax=1.015mm≤[ν]=l/400=1000/400=2.5mm满足要求!4)、扣件计算R=4.584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4.584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八)、立柱验算钢管类型Ф48×2.8钢管截面面积A(mm2)397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mm)16.01钢管截面抵抗矩W(cm3) 4.25钢管抗压、弯强度设计值[σ](N/mm2)205λ=h/i=1500/16.01=93.691≤[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φ=0.641立柱最大受力N=max[R1+N边1,R2+N边2]=max[2.082+0.9max[1.2×(0.75+(24+1.1)×0.11)+1.4×1,1.35×(0.75+(24+1.1)×0.11)+1.4×0.7×1]×(1+0.4-0.25/2)/2×0.9,2.082+0.9max[1.2×(0.5+(24+1.1)×0.11)+1.4×1,1.35×(0.5+(24+1.1)×0.11)+1.4×0.7×1]×(1+0.8+0.4-0.25/2)/2×0.9]=6.605kNσ=N/(φA)=6.605×103/(0.641×397)=25.956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6.605/(1×0.04)=165.13kPa≤f ak=430kPa满足要求!十三、+8.5~8.71m标高屋面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37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584根据《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