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论王碧梅S100030356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研究教育的本质,首先要确定本质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中外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对教育的本质做过表述。尽管他们各自的表述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都集中在一个基本点上,那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看作是感化、引导启发人的活动,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本质是对现象而言的,本质所回答的问题,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是一事物内部所含着的特殊的矛盾。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一个什么问题?它的含义是什么?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在过去的17年中(1978-1994),教育的本质研究颇受关注,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相继产生,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理论的繁荣,使沉闷多年的教育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最初是1951年期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间题》一文发后在苏联开展的。争论的焦点是教育的待点是什么、属于什么范围。争论的最后发表一篇总结,“总结”批判了认为教育同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属上层建筑。由此,教育上是层建筑的观点,便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流行起来。我国开展对教育本质的争论,是在1978年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由开封师院、华中师院、武汉师院、湖南师院和甘肃师大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材初稿讨论会上,提出了如何认识教育本质问题。于光远在1978年第3 期《学术研究》发表《重视培养人才活动》一文,对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由此,在我国围绕教育本质的争论拉开了序幕。

教育本质问题争论中的主要观点

(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之说”

80年代初期,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或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等问题展开的。“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主要围绕下面四个问题展开:(1)教育是否是社会意识形态?(2)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直接的吗?(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4)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持“上层建筑说”的认为,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看,都由政治和经济决定,又积极地为政治和经济服务,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该事物的性质,所以教育是上层建筑。早在1930年,杨贤江在其《新教育大纲》一书中认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教育是社会上层建

筑之一,它“与社会的生活过程,物质的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而且是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只要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变了,它是必然也跟着变的”。持“生产力说”的认为,教育是生产部门,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一般地也间接参加物质生产劳动; 教育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内容中有许多是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东西。生产力说一方面指出,科学作为观念形态的生产力,只有借助教育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物化”在技术和生产资料上,“智化”在劳动力的主体中。而物化和智化的过程离开教育都不可能发生。另一方面,依据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培养人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但教育者的劳动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应该肯定它是生产劳动。由于肯定了教育是生产劳动,从而也肯定了教育是生产力。持“教育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说的认为,教育是一种复合的社会现象,具有多质性特点,已不仅与生产关系有直接的联系。也与生产力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不能说教育就是属上层建筑或就是属于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双质。总的说来,这段时期的争论基本上是围绕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各据一理、各持一端。

“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除观点径庭外,所采用的论证方式大体是雷同的。他们都注意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寻根求据,注意马、恩著作的诠释注意追溯历史的发展历程,或说明教育始终具有生产性,或力陈教育始终具有具有阶级性;甚至连指责、批驳对方的方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双重属性说”(“统一说”)与“多重属性说”

“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各自蕴含着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以及两者争论的僵持不下,诱发了“双重属性说”(“统一说”)与“多重属性说”。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是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关系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所以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既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双重属性说”具有把生产力与上层建筑割裂开来的嫌疑。于是,有论者在教育的生产性与阶级性上做文章,提出了“统一说”。认为教育的生产性与教育的阶级性的统一,才是教育的本质。

“多重属性说”批驳说,教育这种社会现象是有它的专门特点的,它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所以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有联系的,因此,不能把教育分成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两截,这种区分不能反映教育的本质。教育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它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多重属性说”实际上是一种多元论,奉行的是折中平衡主义,其要害是不分主从,而事物的本质规定,就是要考察内在的主从关系。

“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都试图从本质的“一”找出“多”。只不过“统一说”是在“正”与“反”中求“合”,但就其所作分析而言,也并非是“一”。他们所找到的教育本质,与“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同出一辙,研究思路似乎并没有超出他们反对的“上层建筑说”与“生产力说”。

(三)“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

8 0 年代中期以后,除了继续围绕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进行讨论外,又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力图从“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中对教育的本质做出另一种解释。

“社会实践活动说”一开始是作为“上层建筑说”中“教育是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的悖论出现的。持这种观点的认为,不能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唯物主义的观念是第二性的,而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是两码事;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它认为,教育的基本职能有两种: 一是重现“历史人”,二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两种基本功能归结起来都是属于“人的生产”过程,所以,“教育就是人的目身的生产实践”。有的提出,教育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实践,认为教育活动与物质生产具有相同的内容、结构和方式,以及相似的条件,只不过是表现形式特殊一点罢了。特殊点就在于对象是人,而产品是人格化的智能。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社会离不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离不开教育。教育赋与人类社会生产能力。还的有提出,教育是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社会实践等的观点。

“特殊范畴说”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说”是对教育职能的外在表现的概括,而不是对教育的内在矛盾特征的揭示。这种说法虽也反映了教育的某些属性,却不可能成为贯穿人类自古以来一切教育现象的本质,不可能成为使教育区别与一切其他社会想象的根本依据。“特殊范畴说”对“社会实践活动说”的否定,对抓教育内在矛盾结构、寻找教育特殊性的孜孜乞求,使其得出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想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的结论。

(四)“生产实践说”(“物质生产说”)与“精神生产说”

“生产实践说”与“精神生产说”是从“社会实践说”中分离出来的,虽然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分歧,但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在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前提下讨论的问题。两者在1982至1983年展开第一轮驳辨。“精神生产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生产,是把人类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道德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这种传递的过程,就是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进行的“加工”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接受精神产品以提高和武装自己的过程。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属于精神范畴的。教育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能成为物质生产。

“生产实践说”批驳道:这种认识与一般的实践概念是相悖的,是错误的。实践首先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的实践作为物质的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导致客观世界的物质形态积累,教育主体和客体具有物质交换的性质,主体可以使客体产生脑物质形态的改变。正是因为教育是物质性活动,它才归于实践。“生产实践说”明确地表述道:教育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它同“物的生产”及其实现方式“三大实践”一道,共同构成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精神生产说”对此说的论点和论据都提出了批评。指出“生产实践说”曲解了恩格斯有关“种的繁衍”的论述,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实体。人担负一定的社会职责,并不是决定于人的生物属性,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水平。

“生产实践说”初受来自“精神生产说”的批评,还受到其他论者的批驳。如认为该说论者逻辑不严密,违背了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的逻辑规则;是生物化、抽象化、机械化、孤立化、万能化地看待教育现象。因而是不科学的。“生产实践说”所提出的理论观点缺乏论据,难以成立;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话缺乏分析,随意断章取义,甚至某些地方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

“生产实践说”后来有多种表述,如教育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社会实践。“精神生产说”也有“教育是精神的社会人的生产”的修正表述。这些观点实际上都消除了先前存在于两说之间的森严壁垒,各自舍弃了一些东西,以和解的姿态向兼容的方向迈进。

(五)“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

“社会化说”大概是源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个观点的。它指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教育都承担着培养人的社会职能。从这一点来说,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人,它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

针对次有学者批评说,该说是很不周密的,把教育看作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忽视了社会关系对人的自发影响,学校教育决不能代替社会关系;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常常会陷入“社会本位论”的圈套。对“社会化说”的批评,以及“社会化说”中包含的不可克服的缺陷,即忽视人的个性,使有的研究者转而对儿童的个性化持肯定态度,提出“引导、促进儿童的个性化是教育本质的规定”。

“个性化说”虽注意到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并有兼容社会化的意愿,但因为他们在一定意义上不属于同一范畴,融合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努力,后来就留给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关系的关系去分析研究教育本质的“个性社会化完善说”了。

以上从教育与人、社会三者相互关系上探讨教育本质,的确与“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等有些许不同。但是,天安门谈不上教育本质,似乎更多地是分析、研究教育的“目的论”,这与“本质论”虽有联系,但不能同日而语。

(六)“培养人说”与“传递说”

“培养人说”是研究者在分析教育区别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特殊性时提出的观点。认为教育之特殊属性即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该说在理论上反响不大,但在实践中却有一定影响,尤其在198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声讨对象。

“传递说”在大前提上与“培养人说”一致,即承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但他们又不同意对教育本质所作的如此笼统的规定。指出把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历史上众多教育家、哲学家做出的判断,这种界说与历史上的见解没什么差异;“培养人说”的提法不准确,它只接触到问题的表层,“培养”与“教育”常为通用语,用“培养”的活动来定义教育,就成了定义反复。“传递说”在批评“培养人说”的同时,提出“教育是如何培养人、感化人的”。其一把教育的本质看做是传授知识;其二则提出教育是人类选择能的传递。

两者都认为自己的主张可以把不同的认识统一起来。如果单从“知识”或“能力”而论,其分析本质的角度、层面不同,貌似可避免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争。但却免不了以点代面、以要素代系统的嫌疑。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能力传递,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无法相互加以说明。“培养人说”存在与“社会化说”“个性化说”同样的问题,即以目的代本质。

(七)“产业说”与“非产业说”(“生产部门说”与“非生产部门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于是就产生了“产业说”与“非产业说”的争论,就其学术渊源来讲,这是80年代前后围绕生产力说所展开的“教育是生产部门说“之争。

“产业说”提出,所谓产业就是以一定量的人、财、物力投入,导致更多的人的人、财、物产出的。现代教育已经具有了产业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在专业性、生产性、资源消耗性和可经营性发面都是具有了教育产业的特性。

“非产业论”者认为,“产业论”是十分有害的。它扭曲了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培养人的活动,会对教育实践产生误导,其实质是按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办教

育,把学校办成谋求利润的部门。

“生产部门说”一般地是“生产力说”的逻辑延伸,“生产力说”明确指出:教育劳动基本上是生产劳动,教育基本上是生产力,教育部门基本上是生产部门。当时,在“生产部门说”的大旗下,聚齐者众。相比之下,“非生产部门说”门下则显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但他们对“生产部门说”的质询却相当引人注目。

“非生产部门说”认为,教育部门的重要性与教育部门属于生产部门是两回事,不能因为它重要,就说它是生产部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认为教育是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说”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传导作用与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科学技术知识本身给劳动力混同起来了。

“产业说”与“非产业说”的论争至今尚未平息。虽然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明确作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先导性的第三产业。但教育理论研究者不同意见仍存在,反映了政治上的民主、学术上的昌明。论争似乎大多停留在教育与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一些表面现象上,不仅未从理论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讨,而且单就教育性质的揭示来看,并未超过“生产部门说”的水平。它们所争论的问题在认识上似欠深入。

(八) “相对说(转化说)”

教育现象的极其复杂性和教育本质观的径庭,使一些研究者对教育有无普遍的以一贯之的本质产生了怀疑。提出教育本质是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变化的,重要的是要动态地把握教育的本质,把教育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去考察。

(九)“反本质说”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引入,后现代教育的种种主张也得到可重视,他们以后现代主义为武器,对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教育本质大讨论进行了反思和批评。该论者认为,鉴于本质主义本身的逻辑缺陷以及它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事业的消极影响,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评和彻底的抛弃它,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走上新的反本质主义的认识论之路。当然这种观点也遭到了批评。

我们可以对教育本质做出这样的理解:

(1)教育本质以教育本体为基础,作为教育实践的教学成人是教育的本体,它作为教育本质生成的终极根据和终极目标是抽象的、不变的、绝对的,教育的本质是在教育本体的基础上变化的,是教育本体的展开、丰富、现实化和具体化。教育本体的承诺为教育本质找回了自身的根基,拯救了教育本质信念,教育与上层建筑、生产力、文化、实践活动、产业等在作为根据的本体上己截然不同,即使在现实中关系再密切也不可能成为它们,这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本质研究的根本前提。

(2)教育作为人的活动,其本质虽然有像自然事物的本质那样抽象简单的特点,但更主要更根本的又是具体的复杂的,教育本质的具体性和复杂性是现实的永恒的,因而在具体研究中可以借鉴透视主义的思维从多个视角把握教育本质。允许从多个视角认识教育本质并不是主张教育本质的多元论,而是为了达到对教育本质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符合教育这种复杂事物本性的复杂化的认识方式。

(3)教育本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绝对的、无限的,但更是相对的、有限的,己认识到的教育本质在概括范围(包括教育事实及其共同或相似特征)和确定性方面是有限度的、相对的,运用相对性的思维把握教育本质,谦逊的承认任何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都是有限的,也许反映了更为合理的认识论诉求。

(4)教育本质有在思想中预设的一面,更主要的则表现为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教育主体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教育规律的建构性实践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也是相对稳定的。在教育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本质包含着人的价值和目的,是自在、规律、事实和自为、目的、价值在规范基础上的合理性的统一。教育主体的实践和行动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5)教育本质既是普遍的又与个别的教育事实相联系,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教育本质作为教育类的本质、共性,其普遍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有个别化的可能性,教育本质的个别性史是相对的。将教育本质划分为属本质、目本质、类本质三个层次就不妨可以看作连接其普遍性与个别性的桥梁。当然,作为对长期以来追求普遍性思维的反动,在教育本质的认识中充分尊重作为个体的各种特殊的教育事实也是不为过的。

(6)从实体的角度认识教育本质作为长久以来的主导思维方式,在对教育中包含的事实性和科学性成分进行抽象概括方面是合理的,但遇到教育中不可分离的价值性、规范性和人文性成分却遇到了困难,既然人们己经认识到教育的极端复杂性,就需要摒弃实体思维,转而从关系的角度,深入教育内外的种种复杂关系对教育本质展开思考;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离不开语言的运用与分析,这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指称说,而是旨在追寻教育的意义,根据“意义在于用法”的维特根斯坦式的基本信条,教育的意义就存在于教育学者们符合游戏规则的各种语言游戏之中,因而可以说教育意义乃至教育本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中的。

(7)教育本质与教育现象相即相离,这既类似于我国宋明理学中“理”与“气”的关系,又与胡塞尔和萨特的现象学本质就是现象”的观点合拍,仅仅认为教育本质是深藏于教育现象之中的深层的东西的观点与其说是教育学的,不如说是自然科学的,因此教育本质就像后现代哲学所主张的那样又是表层的。也许只有从表层的教育本质出发来理解,得出的结果才有可能是深刻的。

(8)教育本质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可能的,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表现为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连接,反本质主义否定教育本质存在的观点实际上只是对教育的单纯现实本质的否定,他们如果遵循杜威和海德格尔的思路赋予教育本质可能性和敞开性,那么这种否定同时蕴含着教育本质向未来敞开的无限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只是潜在的。

参考文献:

[1]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郑金洲.教育本质研究17年[J].上海高教研究.1996(3)

[3] 郑金洲.中国教育学[M].60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5]瞿葆奎, 沈剑平. 四十多年来对教育的社会属性和职能的探讨[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 (1) .

[6]李大伟.试评教育本质争论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教育研究. 1992(3 ).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思考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思考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内涵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根据自身需要而对事物所做出的评价与判断.教育目的的确立往往带着某种价值取向的痕迹,价值取向又可以算是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倾向的系统,它对整个活动的发展轨迹和前进方向起着调控、制约作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①.因此,可以说教育目的制约并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调控、制约着教育目的乃至整个人类教育事业发展方向与趋势.纵观历史,横看中西,人们习惯上将教育目的分为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以及试图平衡两种价值取向的中间派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是从人本身出发,通过人自身,为了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使人之为人的本性及人的一切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强调的是个人的价值,主张先有人的发展,而后有社会的发展.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倾向于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的目的,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先有社会的发展,再有个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即人是服务于社会,人的培养也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之间,还存在着中间形式,这种目的观试图平衡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的目的既要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能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2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在各个时代的目的是各不同的,但是无论怎样表述与确定,它都是与特定的历史与阶级相一致的,都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阶级的呼声,都是某些阶级的价值取向与偏好.我国现代的教育目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的也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论教育公平实现途径

论教育公平实现途径 何应兰 [内容摘要]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客观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异、校际差异等现象,给教育资源的公平消费带来了诸多不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有利于教育公平消费的实现。 [关键词] 教育公平精神文化消费公共教育资源消费 教育消费属于精神文化消费,广义的教育消费既包括居民个人的教育支出,又包括政府教育支出。狭义的教育消费是指居民个人对教育服务和产品消费的支出。本文所讨论的教育公平消费问题是就广义而言。 所谓教育公平指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其种族、性别、智力、宗教信仰、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如何不同,其在自然、社会或文化的不利条件都可以通过教育消费得到补偿,都可以拥有教育消费的机会和权利。”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消费是指社会成员接收教育消费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而不是追求教育消费结果的均等。 一、实现教育公平消费的意义与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了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理论依据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时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全部产品和服务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大类。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一方面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既定的教育服务机会下,一个人接受服务就减少了他人消费教育资源的机会,或者在既定的教育投入下,增加一个教育消费的边际成本为正;另一方面,教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

教育消费的非整体性使其在技术上易于分割,可以将一部分人排斥在外,但排除社会成本过高,因为教育不仅使教育消费者受益,而且还有巨大的正的外部效益。因此,教育消费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而对于准公共产品的分配,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而且要考虑其社会意义与价值,兼顾效益与公平。 教育传承文明,教育改变命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潜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现代经济学也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现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成就就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于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显得日益重要。2007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接收新华网专访时就指出:“‘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渴望接受教育,期待平等、公平地进行教育消费早已成为公民的共同心愿。政府部门、学校组织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团结一致,依法推进教育公平消费有着十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一)实现教育公平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根本要求,发扬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所需,无论是发扬人民民主,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保证教育公平,因为和谐社会、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公正,是机会均等。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人人都可以获得平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是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消费高潮迭起的不争事实面前,就是要追求教育公平消费,追求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利用。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也曾于2006年撰文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实现教育公平消费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备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做出的两项重大决策,它对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推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共同繁荣、城乡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还是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西部和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于

财政学中财政的基本特征

四、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并存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1.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具有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国家又是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并且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 2.公与私是相对应的。政府财政历来就是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或办“公事”的一种分配形式,公共性是其天生的特质。在我国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政府包揽的事务过多过宽,但也没有包揽私人的全部事务,如没有包揽家庭理财,没有包揽企业财务,甚至国有企业财务也不是完全属于财政范围。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公共性仍包含了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公共特质,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其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是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的,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更广泛。这种市场经济下特有的财政模式即“公共财政”。因此,在财政的公共性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上应特别强调两点: ①财政的公共性是其天生的,不是因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 ②财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但其天生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财政”。 (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强制性是由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和政治统治机构的身份决定的。首先,财政收入具有强制性。税收就是典型的强制性收入形式。其次,财政支出也具有强制性。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用途的安排中,众多的公民可能有不同的主张,但财政支出不能按某一公民的意愿进行决策。即使在民主政治下,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并依法强制执行。由此而言,财政本质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分配形式。 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整个财政收支过程来看,财政是具有偿还性的。因为财政从公众手里取得收入,还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其次,这种偿还不是直接的,即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由于国家征税筹集的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因此,就直接的税收征纳关系来讲,是无偿的。 财政的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一致或相互依存的。强制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是无偿或不直接偿还的。 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财政区别于一般经济分配形式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三)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运行的基本过程就是收入和支出,因而收支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处理财政收支的关系上,虽然久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争论,但这都说明收支是财政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方,收支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收支平衡是财政运行本身的内在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要发挥财政的某种政策功能就需要打破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失衡性的政策操作也必须围绕收支平衡这个轴心,不能过度和失控。有的国家规定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的上限,或通过立法来制约公债的发行,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 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姓名:李丞浩学号:133160235 摘要: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 关键字:教育公平;对策;原因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关于教育公平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全面理解教育公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一)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在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伦理学来看,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世代人的平等发展。 (二)经济学视角。我国近十年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是从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切人的。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三)法学视角。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受教育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又趋于平等的演变过程,由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乎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四)社会学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探讨社会分层(包括经济分层与文化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认为阶层差距也成为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之外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除了进行教育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从根源上来改变产生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本身。 (五)法理学视角。 当我们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它还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有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 二、关于教育公平特点的研究 (一)原则性。从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看,教育公平要体现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

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论王碧梅S100030356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研究教育的本质,首先要确定本质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中外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对教育的本质做过表述。尽管他们各自的表述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都集中在一个基本点上,那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看作是感化、引导启发人的活动,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本质是对现象而言的,本质所回答的问题,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是一事物内部所含着的特殊的矛盾。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一个什么问题?它的含义是什么?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在过去的17年中(1978-1994),教育的本质研究颇受关注,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相继产生,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理论的繁荣,使沉闷多年的教育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最初是1951年期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间题》一文发后在苏联开展的。争论的焦点是教育的待点是什么、属于什么范围。争论的最后发表一篇总结,“总结”批判了认为教育同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属上层建筑。由此,教育上是层建筑的观点,便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流行起来。我国开展对教育本质的争论,是在1978年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由开封师院、华中师院、武汉师院、湖南师院和甘肃师大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材初稿讨论会上,提出了如何认识教育本质问题。于光远在1978年第3 期《学术研究》发表《重视培养人才活动》一文,对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由此,在我国围绕教育本质的争论拉开了序幕。 教育本质问题争论中的主要观点 (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之说” 80年代初期,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或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等问题展开的。“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主要围绕下面四个问题展开:(1)教育是否是社会意识形态?(2)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直接的吗?(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4)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持“上层建筑说”的认为,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看,都由政治和经济决定,又积极地为政治和经济服务,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该事物的性质,所以教育是上层建筑。早在1930年,杨贤江在其《新教育大纲》一书中认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教育是社会上层建

财政学期末题型

财政知识点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2.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3.掌握公共品理论中的“鲍温模型”、“庇古模型”、“萨缪尔森均衡模型”、“维克塞尔—林达尔”四个模型 4.外部效应及政府调节途径(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矫正) 5.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框架及目标效应 6.怎样把握公共支出增长规律及结构变化趋势 7.财政的基本职能 8.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采用哪些方式提高财政支出的管理效率 9.从经济角度分析推进行政供给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0.我国的农业财政政策及战略目标 11.掌握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内在特征和差异 12.简述WTO框架下的补贴分类及原则性调节规则 13.财政补贴的经济原理 14.掌握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15.财政收入无谓损失的经济分析 16.我国财政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革重点 17.税收对总供需调节的基本原理 18.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19.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0.所得税协调的一般规律 21.掌握公债利息计算及经济原理分析 22.公债风险及判断 23.供给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 24.简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25.体制性转移支付制应坚持的原则 26.政府采购的调控作用与优化选择 27.试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制度设计原理 28.掌握预算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 29.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学派的财政政策的本质差异 30.收入支出模型下的财政政策作用 31.国际避税的主要形式 32.掌握增值税设计原理、计算和体制归属政策 33.私人品与公共品供需均衡原理及需要把我的规律(鲍温模型) 34.正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政府矫正的途径 35.请阐述税收对总供需平衡的影响 36.阐述财政收入结构及构成的影响因素 37.请阐述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及预算管理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8.请阐述(社会保障平衡模式)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的本质差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在我自己这一段学习的过程中,我有许多许多的疑惑,也有过许多的思索。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精英教育是一种过多强调社会本位论,过分强调社会发展而忽略自身的发展。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即先培养人,人从属于社会时为社会服务。 人本论教育目的应该考虑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要培养自然人。 个人本位论者反对用社会来制约人的发展,如果对个体的发展是好的,则该中教育目的是好的,而对社会发展的教育目的不一定是好的。 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得到自然而然的发展;社会本位论强调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柏拉图认为: 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他提出要培养哲人王,只有哲人王才能来统治这个社会。 个人的发展永远依赖于社会,社会的目的才是真正的目的,个人就是为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 这过分强调社会作用,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1 / 7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是相一致的(从事什么活动,你的发展会达到什么程度);旧分工是造成人全面发展的根源(人的片面发展到一个极端就叫做异化,被自己单调的职业而定型了,没得到全面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人的职业必然要有变更,也决定了人必然要全面发展);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要做到真正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把劳动作为一种分工,而不应该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途径。 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原因: 没有认识到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人们处于一个混沌无序的状态下,大多数思想中推崇社会本位论,以个人来推翻社会;当社会很富足时,大多数思想家推崇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价值性,以社会对人进行改造,制约作用。 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论争无非在于人的价值与社会需要孰重孰轻,何者更具有优先性的问题,但问题的本质并非在此。 教育的目的――受教育者被期望的理想状态,即人(类)之存在的最佳状态,应以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实为标准。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公平 1公平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或“泛指地位相等”。1 公平作为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规范性概念”,比平等、均等更抽象,更具道德意味、伦理性和历史性。2 其他参考文献: 万光侠:《公平范畴的社会哲学审视》,《探索》,2001 年第1 期。 夏文斌:《建立社会主义公平观》,《北京大学学报》,1999 年第2 期。 2公平的层次 第一,权利公平;第二,机会公平;第三,规则公平;第四,效率公平;第五,分配公平;第六,社会保障公平。3 3.公平的属性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4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东方文化》,2000 年第6 期。 3肖玉明:《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5 年5 月1 日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610 页。

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 国内: 孔子:有教无类 国外: -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也隐含了民主教育的思想:柏拉图提出的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该知道关于人的一切事项”。 -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转为立法措施。 -马克思在1886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 的教育平等性含义。5 -1960 年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详尽地阐释了教育均等的概念,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由消除歧视和不平等两部分组成:“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先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均等对待”。6 代表人物: 1詹姆士·科尔曼: 美国社会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于1966年调查了4000所学校的60万学生后所作的《科尔曼报告》,科尔曼期望通过调查发现美国白人和黑人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均,并根据调查数据来大规模地纠正这种不平衡。科尔曼报告以《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为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6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86 页。

财政复习资料

?财政总论 本章主要对财政学最基本的问:“什么是财政”作出回答,并理清财政学的基本思路。 ?财政现象 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财政现象。 提问:你了解的财政现象? ?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古代:国计、度支、国用; ?英文:Public Finance ?一、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财政的起源 1.国家分配论……我国的主流观点 政治条件:国家的出现 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公共财政论……西方主流观点 ---解决市场失效 提问: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市场失效问题? ?财政的发展: ?奴隶制财政: 收入项目:(1)王室收入和土地收入(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4)捐税收入 支出项目:(1)王室支出(2)祭祀支出(3)军事支出(4)俸禄支出(5)生产性支出 ?封建制财政 收入:官产收入、田赋捐税收入、专卖收入、特权收入、债务收入。 支出:军事支出、王室费用和政府机构支出、宗教、文化支出、国债支出 ?特点: (1)国家财政收支和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实物形式与货币形式并存,并有力役形式,这是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的。 (3)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4)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新的财政范畴——国家预算。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收入:税收收入、债务收入 支出:行政性支出、军事支出、社会福利、教育支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特点: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 1.恩格斯曾指出:(A)在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 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 A. 斯密 B. 配第 C. 马克思 D. 瓦格纳 ★考核知识点: 财政学的起源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恩格斯曾指出: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发表了自己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政府只要像“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持国内治安就行了。他提出了税收的“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原则,支出方面的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也一同产生,“廉价政府”则成为财政所应追求的目标。这就是斯密勾勒的财政学的基本框架。 2.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 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和财政问题,这一学派被称为(D)。

A. 凯恩斯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公共选择学派 ★考核知识点: 公共选择理论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其中,财政问题始终居于研究的中心。这一学派被称为“公共选择学派”。 3.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 公共性 B.强制性 C.非直接偿还性 D.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考核知识点: 财政的基本特征 参见参考书章节:1-1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4.下面的(B)不属于市场经济下的三大财政职 能。 A. 资源配置 B.公共安全 C.收入分配 D.经济稳定。 ★考核知识点: 财政职能

教育学教育目的 题库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A)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其中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与人类共始终。教育的永恒性是教育本身的职能所决定的。 23.辨析题: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辨析题: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确定教育目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等。因此,题干将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简化为人的发展需求这个单一因素,说法错误。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2.辨析题: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31.材料分析题: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

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野 摘要:社会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论对经济公平还是对政治公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视野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正义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可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个公平的社会。因此,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社会公平,有的学者把它归纳成涵盖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六者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 [1]其实我们可以将社会公平简要地归结为三大公平,即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不论公民个体还是利益群体与阶层都会在这三个方面追求公平,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独特体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教育由于其基础性、主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被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因此,开展对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研究大有裨益。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关于教育公平,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对此有过相关的论述,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主张过“有教无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所有儿童都应该接受机会均等的公共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美国近代教育家贺拉斯·曼明确提出教育机会应该人人均等,以上都表达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到了现代,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是写入了《联合国人权宣言》。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已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问题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财政的本质

简答题 1.财政的本质是什么? 答:财政的本质是财政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关系或分配关系。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形成社会主义特色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 2.财政有哪些职能? 答:财政的职能有:①配置资源的职能。②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③稳定经济的职能。3.为什么政府投资一般应限于公共需要和基础产业投资? 答:政府投资性支出是指用于形成资产的资金支出,包括补偿性支出何积累性支出两部分内容。政府支出的特点是:①政府属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可以从社会效应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身的投资,可以盈利或微利,从局部看也可以无盈利。②政府投资集中且雄厚,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何长期项目。③政府从社会出发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投资特点决定了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一般限于社会公共需要投资何基础产业投资。 4.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的财政收入效应和投资激励效应有何不同? 答: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成为生产型增值税;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的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成为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上述差别,使得不同类型增值税收入效应和激励效应也有所不同。从财政收入着眼,生产型增值税的收入效应大,消费型增值税小;但从激励投资角度看,则相反。 5.国债是如何产生的? 答:国债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财政范畴,它的出现比税收要迟的多。国债制度在奴隶社会开始萌发,发展与封建社会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但是,一直到本上世纪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且日趋完善。国债与国家及其职能的发展紧密联系,随着国家职能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日益增加,当正当的税收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时候,国家就不得不通过借债的方式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因此国债便形成。国债的产生还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①财政支出的需要。②借贷资本的存在。③信用制度的建立。6.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一般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有法律作保障。②财政管理体制与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相一致。③实行分税制。④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⑤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大部分财政支出。⑥建立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⑦预算编制比较严密、细致和科学。⑧有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和预算监督机制。 7.为什么说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 之称? 答:在税收法律和支出预算法规制约的情况下,财政政策自身的某些特点,使其有某种能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过分收缩,从而使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的功能。正因为如此,财政政策有“内在稳定器”之称。 8.按信用关系存续的时间划分,信用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商业票据。②银行票据。 ③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④信用证。⑤信用卡。⑥国库券。⑦股票。⑧债券。 9.资金在货币市场上运行,是由何种力量引导何推动的? 答:资金在货币市场上的运行,由两个方面的力量推动:一是内生的,即来自主体自身对利润的追求;二是外生的,即来自主体之间的竞争。主体、客体和利率三者相互之间的影响,推动着货币市场的实际运动,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10.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 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结算业务。②信托业务。③租赁业务。④代理融通业务。⑤咨询情报业务。11.货币供给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货币供给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中,货币是通过什么传递途径、采用什么途径什么方式向社会供给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依靠银行存款机制间接供给的。在这种间接供给机制的运行中,中央银行起着基本的、主导的作用,商业银行则起着扩张作用。 在中央银行体系下,货币供给过程表现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给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以此为基础扩张地向社会提供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即原始存款贷放后形成的派生存款的综合便构成了货币的供应量。12.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零售物价指数、居民生活费用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三个指标来标识通货膨胀。 13.中央银行为什么不开展普通的金融业务? 答: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中央银行直接接受国家控制,并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因此,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主要再宏观经济领域。中央银行在从事金融活动时,始终处于超然地位。他一方面垄断货币发行权,使

教育本质论

约翰.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本质论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财政学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

二、辨析题:(16个) 1,财政的产生与国家机关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有直接关系。P7 正确 2,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P13正确、 3,一般来说,利益集团的贿赂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浪费。P55正确 4,目前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正确。 (P84邓) 5,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其税负不能够转嫁。P199错误。 6,所得税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P200 正确 7,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对公共品的过度消费。P282 错误8,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P300 正确 9,资源配置效率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P339 正确10,稳定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P340 错误 11,所谓“财政平衡”,就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P362 正确 1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正确。 13,一般来说,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陈共P129-130)错误。 14,政府加大对教科文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P94 正确15, 我国的基础设施普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正确 16,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陈共P131 个人的观点)正确。 三、简答题(25个) 1,如何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影响?(陈共P128) 财政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不是或不仅仅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而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当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受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制约,两者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及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NP或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 2,简述公共财政理论关于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理由。(P20-27) (1)提供法治制度。确保法制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2)确保市场竞争。保持和保护竞争性的市场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3)克服市场无效。市场无效的原因大致有3个:一是公共产品,二是外部性,三是信息不充分(不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