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第章
2022中国大学慕课批判性思维南林大答案

第二章规范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问题章节测试1、单选题:批判性思维的特征不包括()A: 合理性B: 反思性C: 直观性D: 创造性答案: 直观性2.单选题:有时候, 我们将针对图尔敏模型中的数据/根据的辩护, 称作()A: 断言B: 保证C: 支撑D: 确认答案: 确认3.单选题:你午觉醒来, 发现有人在你的脸上画了个“Keroro”。
你决心找出恶作剧的“元凶”, 最后发现是龚瑾、田诗雨、刘凝、王梦媛四人中的一个所为。
调查中, 他们四人各说了一句话。
龚瑾说: 不是我干的。
田诗雨说: 是王梦媛干的。
刘凝说: 是田诗雨干的。
王梦媛说: 不是我干的。
最后查证, 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
据此, 你认为, 在你脸上画“Keroro”的是()。
A: 龚瑾B: 田诗雨C: 刘凝D: 王梦媛答案: 龚瑾4.单选题:侍渝杰、徐茜妍、吴向宁、孙夏洁、许汝敏五人去听音乐会, 她们五人在同一排且座位相连, 其中只有一个座位最靠近走廊, 孙夏洁想坐在最靠近走廊的座位上, 吴向宁想跟侍渝杰挨着, 徐茜妍不想跟吴向宁挨着, 许汝敏想跟吴向宁挨着, 但不想跟孙夏洁或侍渝杰挨着。
以下哪项陈述中的安排顺遂了她们的意愿?()A: 侍渝杰、许汝敏、吴向宁、徐茜妍、孙夏洁B: 孙夏洁、徐茜妍、侍渝杰、吴向宁、许汝敏C: 孙夏洁、许汝敏、徐茜妍、吴向宁、侍渝杰D: 侍渝杰、徐茜妍、许汝敏、吴向宁、孙夏洁答案: 孙夏洁、徐茜妍、侍渝杰、吴向宁、许汝敏5.单选题:曹莹婕、王妍蓉、孙秀雯、闵殊文、包丽芬、傅玉灵、周君怡一起参加800米长跑测试。
她们穿的运动服不是黑色就是白色的;没有人同时到达终点。
已知下列信息: ⑴相继到达终点的人中, 她们的运动服不全是黑色;⑵傅玉灵在王妍蓉和闵殊文之前的某一时刻到达终点;⑶在傅玉灵之前到达终点的人中, 恰好有两位穿的是黑色运动服;⑷曹莹婕是第6个到达终点的;⑸周君怡在孙秀雯之前的某一时刻到达终点。
如果包丽芬第3个到达终点, 那么, 下列哪个同学的运动服一定是白色的?()A: 曹莹婕B: 王妍蓉C: 孙秀雯D: 闵殊文答案: 孙秀雯6.单选题:“你能举例说明吗?”是针对“好论证”的哪个维度标准的合理质疑?()A: 清晰性B: 确实性C: 精准性D: 相关性答案: 清晰性7、单选题:“你的论证前后一致吗?”是针对“好论证”的哪个维度标准的合理质疑?()A: 深度B: 广度C: 逻辑D: 公平性答案: 逻辑8、单选题:某日, J宾馆里来了三对客人: 两个男人, 两个女人, 还有一对夫妇。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第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第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批判性思维》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对第1-2章的翻译过程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总结翻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二、原作简介《批判性思维》是一本关于思维方法和技能培养的书籍,其中第1-2章主要涉及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本书的目标读者为广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因此翻译质量对于目标读者理解和应用书中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使译文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上达到与原文相当的效果。
在《批判性思维》的翻译实践中,我们遵循了这一理论,以确保译文的质量。
1. 词汇层面的应用在词汇层面,我们注重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语义上的对等。
通过查阅词典、背景资料和上下文信息,我们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注意使用自然地道的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易读。
2. 句子层面的应用在句子层面,我们关注原文与译文在语法结构和语序上的对等。
通过调整语序、增删词语等手段,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从而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3. 篇章层面的应用在篇章层面,我们注重保持原文与译文在整体内容和逻辑上的连贯性。
通过分析原文的篇章结构、逻辑关系和语境信息,我们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四、翻译实践过程1. 理解阶段在理解阶段,我们首先对原文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结构。
然后,我们确定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群体,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 翻译阶段在翻译阶段,我们遵循功能对等理论,注重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上的对等。
我们采用逐句翻译的方法,注重细节和语言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注意使用自然地道的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易读。
3. 校对阶段在校对阶段,我们对译文进行反复检查和修改,确保其准确性和流畅性。
101101 第六章批判性思维(练习答案)

P113 二、结合下列能力型试题,体会逻辑知识与
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80年代,孟加拉虎被猎杀的总数达到3000余头, 珍贵的虎制品如虎皮毬衣和虎骨酒等经销世界各地,使 捕猎者和经销者大获其利。此期间,孟加拉虎从30000余 只下降到不足20000头。90年代开始,孟加拉政府和周边 国家的政府联手,采取了坚决的反偷猎措施。大批偷猎 者被拘捕,许多偷猎团伙和窝点被摧毁。偷猎活动明显 减少。但到90年代末,孟加拉虎的总数下降到不足10000 头。——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利于解释上述现象? A.上述捕猎者被抓获后处以的刑罚不够严厉,有的仅罚款 了事。 B.90年代,虎制品的价格有了很大的上涨。 C.中国东北虎的反偷猎的刑罚要相对严厉得多,但东北虎 的数量同样呈下降趋势。 D.90年代,东南亚的大片森林,这是孟加拉虎的自然栖息 地,被开发成农田。
P113 二、结合下列能力型试题,体会逻辑知识与
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
某个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其中,一 个人是哈尔滨人,二个人是北方人,一个人是广 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兼做服装生 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 ,这一餐桌上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 个人?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P113 二、结合下列能力型试题,体会逻辑知识与
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人会反复地洗手,反复对 餐具高温消毒,反复地检查门锁等,重复这类无意义的 动作并使自己感到十分烦恼和苦闷,这就是神经症中的 一种,称为强迫症。王强每天洗手的次数超过普通人的 20倍,看来,王强是得了强迫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上述结论构成最有力的质疑? A.王强在洗手时并没有感到任何的烦恼和苦闷。 B.王强的工作性质是需要洁净卫生的。 C.王强的家里人的洗手次数都比普通人高。 D.王强并没有检查门锁的习惯,甚至有一次还忘记了锁家 门,结果被盗。
《2024年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第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第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重要。
作为语言翻译的基石,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就《批判性思维》一书的第1-2章进行英汉翻译实践的详细分析。
二、原作简介《批判性思维》一书旨在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第1-2章主要探讨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书对于提高读者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使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达到对等,即译文应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风格和文化信息。
在《批判性思维》的翻译实践中,我们遵循了这一原则,力求在语言、文化、语义和风格上实现原文与译文的等效。
1. 语言层面的功能对等在语言层面,我们尽可能使译文的语言表达与原文相匹配,同时考虑到中文的表达习惯。
例如,在翻译一些专业术语时,我们采用了意译加注的方式,以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
2. 文化层面的功能对等在文化层面,我们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一些文化特定的表达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例如,对于一些西方特有的概念或习俗,我们在译文中加入了相应的解释或背景信息。
3. 语义层面的功能对等在语义层面,我们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保持一致。
这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原文的语义内容,同时考虑到中文的表达方式。
我们通过反复推敲、修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四、翻译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在翻译《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了诸多挑战。
其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长句的翻译是我们主要的难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1. 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我们采用了查证、请教专家和反复推敲的方法,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2. 对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通过添加解释或背景信息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含义。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3
2.7最佳解释 推理
4 2.8哪些表达
不是前提、结 论或论证
5
2.9道德、情 感和逻辑
2.10理解论证 的技术
2.11评估论证
本章学习目标 3.1模糊
3.2歧义 3.3抽象
3.4定义术语
3.5论文写作
01
本章学习目 标
02
4.1断言及 其来源
03
4.2评估断 言的内容
04
4.3评估信 息来源的可 信性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批判性思维涉及许多方面,其中一项就是:考虑行动的可能结果。 客观断言(objective claim)的特征是:它的真或假不取决于思考者认为它是真还是假。 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标在于形成正确的结论、做出明智的决定。 通过结论的可信度来判断一个推论的正确与否被称作信念偏差(belief bias)。与此密切相关的认知偏见 是确认偏差(confirmationbias),这是指对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给予更多权重的倾向。 哈姆雷特的一句名言“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很好地表达了道德主观主义。 论证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其中,前提(premise)是为另一个断言提供理由的陈述,一个论证中可能 含有多个前提。被前提支持或证明的断言就是论证的结论(conclusion)。 主观断言(subjective claim)。主观断言的真假与人们认为它为真还是为假不无关联。 这种认为只有自己才会被意外和现实所制约而外人不会的倾向叫作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相对主义(relativism)是这样一种观念,即真理与特定文化的标准有关。
06
4.5广告
05
4.4可信性 与新闻媒体
本章学习目标 5.1修辞力
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

《批判性思维教程》读书笔记(第一章至第四章共八章)姓名:陶**手机:159****7306Email:******************第一章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第一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
就如何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而言,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批判性思维这门学科的意义在于:1.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
2.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
3.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
4.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世界观:在人与世界打交道的生存方式之中,包含着人们对世界或对它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信念和看法,我们把这一系列信念和看法的总和叫做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导人们如何生活的最普遍而直接的工具,当一个人认为他所感知和确认的信念是真实的、可靠的,他就会以此来知道自己的行动。
世界观形成、发展与应用的模式如下:过滤信息 提炼改善应 用 结 果人们的世界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运用他们所形成的世界观做出选择和决定,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人们通过终身的学习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他们的世界观。
由此,人摆脱了与世界打交道的盲目性和被动型,获得了比其他动物更加充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从广义上理解,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们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具体一点说,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
从实质上说,批判性思维就是提出恰当的问题和做出合理论证的能力。
“批判性”虽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它同样有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1.引导思考者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世界:信息源 问题和推理 世界观 世界观 问题和推理 决定和行动度,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开端。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要素,如问题分析、逻辑推理、证据评估等。
2.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识别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进行有效解决。
3. 学生能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特点,提高跨学科思考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认识到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3. 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培养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级,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批判性思维概念: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批判性思维概述”2.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证据评估、论证构建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批判性思维的要素”3. 批判性思维技巧:如何识别和分析问题、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如何评估证据的有效性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批判性思维技巧”4. 批判性思维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结合教材案例,介绍不同学科领域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及实践。
批判性思维教学大纲2022

批判性思维教学大纲2022《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1.学分:2学时:32学时2.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3.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5.首选教材:谷振诣、刘壮虎著,《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备选教材:(美)摩尔、帕克著,朱素梅译,《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1月第1版。
6.考核形式:闭卷考试7.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批判性思维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面对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为目标的思维训练课程。
分析、理解、重构和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环境中的实际论证,掌握分析与理解、重构与评估论证的方法和技能,是达到这种目标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能够掌握理解、重构和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语境(如政治演说、法律诉讼、社会评论、商业谈判等)中的实际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技能,学会如何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辨识论证的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改善人们思考的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相关性和预见性这五个方面的思维品质,培养提出和处理批判性问题以及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合计教学内容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主张与断言问题与主张理由与正当理由澄清意义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学时课内讲授课内作业2666444322555333261111116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教学目的】明确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和实质,掌握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思维取向和培养方法,熟悉本课程的训练方案和步骤。
【教学重点】批判性思维的品质【教学难点】批判性思维的品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提出恰当的问题和做出合理的论证;二、批判性思维的品质: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相关性、预见性;三、澄清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批判性思维检测批判性思维检测既包括技能检测,也包括气质检测。
本测试选自《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CCTDI 2000)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CCTST 2000),旨在检验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效果。
批判性思维测试可以用于小组评估、项目评估和个人素质评估。
第一节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CCTDI 2000是针对1990年美国哲学学会发布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中有关批判性思维者的气质而设计的一套测试题。
根据德尔菲项目的研究结果(The Delphi Report),批判性思维者具备以下气质:1.求真(Truth-seeking);2.思想开放(Open-mindedness);3.分析性(Analyticity);4.系统性(Systematicity);5.自信(Self-confidence);6.好奇性(Inquisitiveness)。
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测试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检测批判性思维情感和态度纬度的测量工具。
一、概述CCTDI出台于1991年。
1992年春季,从250个题目中筛选150个在三所综合性大学(加拿大一所,加利福尼亚一所,美国中西部一所)164名学生组成的有代表性的样本中试做,最终保留了其中75道题目,构成现在的测试内容。
CCTDI的信度和效度较好。
7个量表试做时的信度值是0.71- 0.80, 整个测量工具的信度值是0.91。
1992年和1993年又增加两个测试样本,7个量表的信度值是0.60-0.78, 整个测量工具的信度值是0.90。
三次测量的信度值基本稳定、一致,从经验角度支持测量工具的信度。
测试语言为标准英语,75道测试题目从150道试做题目中选出,剔除了影响效度的题目。
这些题目指向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的具体纬度,能达到测试的目的。
如果CCTDI 与CCTST或其他批判性思维的测试一起使用时,应先测试CCTDI,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CCTDI提供8种分数:7个量表的单项分和总分。
每种量表的得分区间为10-60。
总分的可能得分区间为70-420。
每一量表得分处于10-30区间,表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较差;处于40-60区间表明批判性精神气质较强;对每一量表,建议40为正负的分界值,建议目标分为50。
在一个量表上得分高于50分者,表明在该气质方面为强;处于30-40分区间,表明该气质方面为中性;低于40分最好被认为在该气质方面是弱的;而30分以下,表明被试的精神气质与该量表反映的某种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相背离。
总分在210-280之间,表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为中性;低于210表明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明显相抵触;高于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强。
二、量表描述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具体的测试纬度为: 1.求真度;2.思想开放度;3.分析性;4.系统性;5.批判性思维自信度(CT self-confidence);6.好奇性;7. 成熟度(Maturity)。
各个量表具体描述如下。
(一)求真量表(The Truth-seeking scale or the T-scale)求真量表测试一个人渴望探求真理、勇于提问以及对探究表现出的诚实和客观程度的气质,即便结果不支持已有的兴趣或想法。
求真者在乎探求真理而不是赢得论证。
这个量表细化、突出和扩展了德尔菲报告里描述的性格特征,即“当诚实的反思表明变化是正当时,乐于重新考虑和修正一个人的观点”,“理性选择和运用标准”和“考虑其他选择和意见的灵活性”等。
(二)思想开放性量表(The Open-Mindedness scale or the O-scale)思想开放性量表测试一个人思想开放和容忍不同意见方面的气质,考虑到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可能存在偏见。
思想开放的人对别人持有的不同意见表示尊重。
这个量表细化和突显了德尔菲报告描述的性格特征——“理解他人的见解”、“考虑到不同的世界观因而思想开放”。
思想开放不同于求真气质,它们的区别在于,求真的人倾向于追求知识,目的是学习或了解最佳信息和观点,不管这种学习是否使他质疑和放弃自己现有的观点和信念。
思想开放更多地与容忍有关,换句话说,它认可别人持有自己观点的权利。
在这个意义上,思想开放对于相对主义者而言较为容易,这些人会认为这种容忍是对人们,包括他自己,拥有自己想法的普遍许可。
一个人可能思想开放却不能求真,或者能求真但不能思想开放。
此时,思想开放和求真两种气质表现为不相容。
(三)分析性量表(The Analyticity scale or the A-scale)分析量表测试对潜在问题的机敏度,对可能发生的结果或后果的预见能力,对理由和证据运用的重视,即使手头的问题富于挑战性和有一定难度。
善于分析的人对不管是思想上的还是行为上的潜在困难都保持机敏,始终如一地期待将提早干预、提供理由和寻找事实作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量表与德尔菲报告描述的性格特征——“对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机会具有机敏性”、“信赖理性探究的过程”、“陈述问题的清晰度”、“遇到困难的执着心”等密切相关。
(四)系统性量表(The Analyticity scale or the A-scale)系统性量表测试有组织、有条理、专注和勤奋的探索气质。
具备系统性气质的人努力用有条不紊、集中精力和勤奋探索的方式解决具体争端、疑问和难题。
系统性量表与德尔菲报告描述的气质相一致,即“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序性”、“勤于寻找相关信息”和“关注将注意力集中于眼下所关心的问题”等。
(五)批判性思维自信心量表(The CT Self-Confidence or the C-scale)自信心量表测试一个人对自己推理过程的自信程度。
批判性思维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做出好的判断,也相信别人一样地对他们有信心,因为他们相信别人期待他们解决问题、决定如何去做,并对所探究的事物拿出理性的结论。
批判性思维自信心量表以德尔菲报告中描述的“对自己推理能力的自信”为基准,并有所扩展。
(六)好奇性量表(The Inquisitiveness scale or the I-scale)好奇性量表测试一个人的智力好奇心。
好奇的人注重广博的见识,想了解事物的运行方式,并注重学习,即使当下的回报不明显。
好奇性量表的测试目标为德尔菲报告中描述的性格特征——“对广泛事物的好奇心”、“想成为和保持为通常意义上的消息灵通人士”。
(七)成熟度量表(The Maturity scale or the M-scale)成熟量表测试一个人深思熟虑做决定的气质。
成熟量表涉及认知成熟度和认识能力的发展。
那些在解决问题、探索和决策时,能意识到某些结构不良的问题、有些情景会有不止一种的可能选择、很多时候需要依据标准、语境和证据做出判断的人,在CCTDI 的测试中会得高分。
成熟量表完善和扩展了德尔菲报告中的研究结果。
它包括并扩展了如下性格特征:“评价推理的公正性”,“悬疑、判断和改变判断的审慎性”以及“主题和环境所允许的精确性”等。
三、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指令:把答题纸撕下。
把名字写在答题纸上。
在答题纸每题下列出的6个涂写位置上,选中一个涂黑,标识你对每个命题的同意和不同意程度。
由左至右的6个涂写位置依次表示:强烈同意,同意,基本同意,不太同意、不同意和强烈不同意。
测试从第1个命题开始到第75个命题结束。
测试题:1.我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
2.一生中都学新东西是很美好的事情。
3.对一个想法最好的论证就是你当下对它的感觉。
4.我的问题是我很容易受到干扰。
5.在对峙的观点中很难做出选择。
6.当人们依赖弱论证来为好的观点辩护时,这有点困扰我。
7.真理总是取决于你的观点或视角。
8.我担心我具有尚未意识到的偏见。
9.在试图做出回答之前,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
10.我对自己能精确地思考问题感到很自豪。
11.我们永远都不能真正了解大部分事物的真相。
12.如果有四项理由赞成,一项理由反对,我会支持前者。
13.男人和女人的逻辑能力一样强。
14. 不要轻信别人的建议。
15.大学里的大部分课程都枯燥无味,不值得一学。
16.要求思考而不是记忆的考试更适合我。
17.我能无休止地谈论我的问题而不解决任何事情。
18.别人称赞我的智力上的好奇性和追根究底。
19.即使证据不利于我的观点,我也要坚持我的信念。
20.如果你显然错了的话,你就没有权利坚持你的观点。
21.我自以为有逻辑性,但其实不然。
22.将我的思想组织起来,对我来说是件容易的事。
23.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辩护,我也一样。
24.遇到是与非的问题时,思想开放有它的局限性。
25.仔细记录个人的资金状况对我很重要。
26.当面临重大决策时,我首先尽所能寻找所有相关信息。
27.我的同事或同辈请我做决断,因为我能公正地裁决。
28.思想开放意味着你不知对与错。
29.银行应该让现金支票更易于看得懂。
30. 了解别人对事物的看法对我很重要。
31.我必须有根据支持我的所有信念。
32.如果可能的话,阅读是我要逃避的事情。
33.人们说我仓促做决定。
34.大学里的必修课浪费时间。
35.当不得不处理真正复杂的事情的时候,我恐慌。
36.外国人应该学习我们的文化而不是让我们总是设法了解他们。
37.人们认为我耽搁决策。
38.如果人们不同意另一人的观点,他们要有理由。
39.在讨论我自己的观点时,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可能。
40.我为能提出有创意的、可供选择的方案而感到骄傲自豪。
41.坦率地说,我在努力不要太草率做判断。
42.我感到自己经常评价别人的论证。
43.我相信我想相信的。
44.坚持不懈地解决难题没那么重要。
45.人们不应该强迫我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46.别人在确定适用于决策的合理标准时,指望我。
47.我盼望学习富有挑战性的事物。
48.研究外国人思考什么很有意义。
49.追根究底是我的优点之一。
50.我寻找支持我的观点的事实而不是不支持我的观点的事实。
51.尝试理解复杂问题很有趣。
52.我为能够领会别人的观点感到自豪。
53.类比的用途如同自由航道上乘风破浪的帆船。
54.你可以说我有逻辑性。
55.搞清楚事物的运行规律我确实很享受。
56.别人解决问题时遇到了麻烦需要我的帮助。
57.对手头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58.对有争议的话题,我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我最近交谈的人的观点。
59.不论什么样的话题,我都期望对它知之更多。
60.没法知道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比另一种更好。
61.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向另外一个人讨教答案。
62.许多问题太惊世骇俗,以至于不敢问。
63.我因有条不紊地处理复杂问题而闻名。
64.对不同世界观持开放思想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样重要。
65.尽你所能地学习,你永不知道学到的东西什么时候有用。
66.生活教训了我,不要太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