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合集下载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反应停就是一种镇静剂,既往通常用于治疗孕期恶心呕吐反应,但是由于反应停的副作用特别大,所以通常在孕期是禁止使用。

而主要的副作用就是有强烈的致畸作用,因为它能有效的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是却妨碍了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所以就会导致胎儿畸形,最常见的就是出现海豹畸形婴儿。

所以反应停才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使用。

有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药物会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些药物的危害还会很严重。

如历史上曾经有过服用抗早孕反应药物反应停导致胎儿畸形,表现为出生后四肢短小,即著名的海豹胎。

这在人类应用药物的历史上,影响十分严重。

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整个孕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孕早期属于胚胎发育时期,也是致畸敏感。

这时若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可以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大类的危害。

虽然在孕中期以后,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不再如孕早期那么严重,但仍然可能导致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所以,孕妇患病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可自行使用药物或不按医生处方的剂量、用法用药。

海豹儿事件的思考

海豹儿事件的思考

海豹儿事件的思考
海豹儿事件,我们应该反思,想起很多年前的海豹儿事件,当时发现了一种药物,叫“反应停”沙利度胺,可以有效的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就是恶心呕吐的反应;于是风靡与孕妇群体,最后发现胎儿畸形发生率显著升高,再回头研究,发现是“反应停”的药物毒性导致了胎儿的畸形,这个时候才开始全面禁止;面对的是超过12000名的“海豹儿”。

所以,对于转基因食物,我们是不是该谨慎一点呢?至少目前,我不会让我的家人吃!
所以,又会聊到一个转基因食物的话题,很多人支持转基因食物,很多人说没事,确实,如果只是转入了抗虫基因,应该是没事,但是这个没事,是我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得来的。

你怎么知道对后代、对下一代的影响?至少我们是不是应该慎重一点,最近不是真的出了相关报道么?可能致癌风险会增加?那后续是不是还有什么风险呢?不知道,所以,我依然对转基因食物持保守态度。

药物化学 反应停事件

药物化学 反应停事件

案例:药物研究的重大失误——反应停事件背景: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目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悲剧。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反应停这一著名的事件。

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药物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人们不应该忘记一句老话:凡药都有三分毒。

切忌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的随意滥服。

沙立度胺最早由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开发,1957年首次被用作处方药。

沙立度胺推出之始,科学家们说它能在妇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

因此,此药又被叫作“反应停”。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15个国家的医生都在使用这种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很多人吃了药后的确就不吐了,恶心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它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

于是,“反应停”被大量生产、销售,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 每月的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

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

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

一些经典不良反应事件

一些经典不良反应事件

一、黑龙江齐齐哈尔药业的“齐二药”事件,是我们制药界典型的案例!该药厂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

在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工业用二甘醇,导致多名患者死亡!震惊全国!那么为什么使用了二甘醇呢?事实上,此药的辅料是丙二醇,物控部门在采购的时候,为了图便宜,就买了私人倒卖的丙二醇。

注意,此丙二醇非药用丙二醇,而是工业用的二甘醇,两者的分子式一样!但即使是这样,这个二甘醇也不会被投料。

这就出现第二个更严重的问题了。

药厂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来检测物料,绝不会出现差错。

但是质检部并没有检测,直接发合格报告单,导致二甘醇被投入使用,导致了悲剧!二、四环素牙四环素牙是由于牙齿发育阶段,牙齿表面釉质受到四环素药物的损害造成的,属于不可逆的损坏,因此四环素牙只能修复和改善,而无法完全复原。

由于四环素牙的牙质通常较脆,重度四环素牙通常会造成牙齿表面矿化而发黑或发灰,牙齿表面暗哑无光泽,由于保护牙本质的釉质受损,很容易出现牙齿脆化和牙本质过敏的症状。

三、沙立度胺引起的反应停事件背景:1959年,德国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科学家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怀孕的母亲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药物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沙立度胺最早由德国的一家制药厂开发, 1957年首次被用作处方药。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感想——经贸财管1102 田铁明201105910717“反应停”事件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惨痛结局,多达1.2万名的婴儿受到了它的影响,甚至不幸变成了“海豹肢畸形”。

经过进一步披露,人们才发现,这起丑闻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关机构未仔细检查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就提前上市出售。

国内外类似的药害事件还有很多。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事件的产生,有的是因为法规不健全,未经审批或审批不严;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在批准上市以前没有发现。

这些严重的药害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许多启示:1、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药品作为直接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物质,其安全性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因此,不断提高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技术水平,完善相关资料,提供全面、详细、科学的药物安全信息,无疑对于降低药品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审查药品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特殊物质,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经批准上市后,其产量巨大、应用范围广泛,一旦本身存在的缺陷未能在上市前研究中发现并加以控制,其后果是严重的。

因此,药品审批部门应对药品上市前的申报资料加强审查,确保安全性不确定的药物不能上市。

例如,尽管反应停事件的危害面如此之大,但是美国、瑞士和当时的东德等国家,在进口药审批方面严格把关,仅少数人从国外带回少量反应停,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这个事件的冲击。

3、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复杂的,既有药品的因素,也有人体的因素。

此外,临床前的研究存在动物与人体的差异,上市前的各期临床试验也存在种种限制,导致即使经过临床深入研究和新药审批部门的严格审查,药品在上市后还是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

因此,在药品上市大规模应用于人群后,要继续跟踪和评价,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药害事件的重复发生。

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反应停”事件“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

是邪还是正 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

是邪还是正 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

是邪还是正?——‚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coyotejoy‚反应停‛(Thalidomide)曾经是制药史上一个耻辱邪恶的名字。

这个药物最初由一家德国公司Chemie Grunenthal于1953年合成,1957年开始被作为一种温和的镇静止吐剂由该公司大力鼓吹出笼并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和加拿大上市销售。

当时,怀孕的妇女往往用它来治疗妊娠期间早晨起来头晕和呕吐的毛病。

然而药物上市不到两年即发现,很多孕妇只要在怀孕后的头三个月内服用过一片这个药物,生出的小孩往往四肢发育不全——干脆没有或只有很短的好象海豹翼一样的一截。

大夫们起先以为这是先天基因缺陷引发的海豹肢症(phocomelia),然而海豹肢症是一种罕发的的疾病。

调查研究发现这段时间在欧洲的这种高比率出现的婴儿缺陷完全由药物‚反应停‛ 引起,而孕期的头三个月正好是婴儿四肢的形成期。

‚反应停‛可能引发的其它一些畸形还包括外耳缺失,眼睛缺陷,内脏器官如心脏或肠的畸变,神经系统毛病等等。

大约共有46个国家的一万多名婴儿带着这些畸形悲惨地出生,还有几千名婴儿因为这个药物的毒性未出生就死亡。

这个可怕的药物于1961年11月被强行从欧洲市场撤回,1962年3月从加拿大市场撤回。

‚反应停‛是二战后十多年中出现的许多镇静剂中的一个。

当时厂家为赶上战后抗生素研究和开发带来的经济浪潮,起先想把这个药物‚做‛成抗生素,不料此药没有任何抗生素的特性,厂家又把它‚做‛成了镇静催眠剂。

厂家吹嘘它无毒,没有副作用,对孕妇也完全安全,这样它的功能就比巴比妥类的镇静剂更有商业优势了。

然而那些鼓吹都不准确。

在它上市之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实验证明它的有害作用,但是那个德国公司急功近利,不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实验,所做的实验也很不严谨可靠,很多的支持数据实际上来自被公司收买的大夫,来自所谓的病人服药后病情改善的见证。

当时欧洲国家的药物调节控制政策很不完善,很多药物没经过充分测试就上了市场,甚至不经大夫开处方,在柜台直接出售。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

1961年,(“反应停”被发 现第四年)麦克布雷德医生发 现,他经治的3名患儿的海豹 样肢体畸形与他们的母亲在怀 孕期间服用过“反应停”有关。
1959 ~1961年,德国“海豹胎” 的出生几率从1/10万升至1/500, 增加了200倍。 自“反应停”后有1万到1· 2万 名因母亲服用“反应停”而导致出 生缺陷的婴儿
“反应停”学名沙利度胺
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还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的OTC药物”上 市销售,随即便成为了“孕妇的理想选择”。
(“反应停”被使用第三年) 1960年,有医生发现欧洲新生儿畸 形比率异常升高,当这一数据引起 大多数人注意之后,便展开了流行 病学调查,发现新生儿畸形的发生 率与沙利度胺的销售量呈现相关性
视频:“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所造成的胎 儿畸形,成为20世纪最 大的药物导致先天畸形 的灾难性事件
然而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反应停”确实对某些严重威胁人类健 康的疾病有治疗作用。目前医学界已经尝试将”反应停”用于治疗 50多种疾病。 在中国,“反应停”在21世纪初已被医学界人士逐渐改称为“沙 利度胺”。在临床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中国众多皮肤科、免疫科和 肿瘤科的患者正在接受着沙利度胺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
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
的影响。

人们后来才知道,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

“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梅里尔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

麦克布里德成了澳大利亚的英雄,顶住制药公司压力的凯尔西则成了美国的英雄。

为表彰她以一人之力避免成千上万的畸形婴儿在美国诞生,肯尼迪总统于1962年8月2日授予她总统勋章。

FDA声望大振。

美国国会在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授予FDA更多的权力,要求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药物副作用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两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

就在“反应停”声名狼藉之际,一名以色列医生偶然发现“反应停”对麻风结节性红斑有很好的疗效。

经过34年的慎重研究之后,1998年,FDA批准“反应停”作为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的药物在美国上市,美国成为第一个将“反应停”重新上市的国家。

“反应停”还被发现有可能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现在“反应停”已卷土重来,90%被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约两亿美元。

活性更强且没有致畸性的“反应停”衍生物也已被批准上市。

“反应停”致畸事件是药物审批制度不完善的产物,由于厂商急功近利,使全世界诞生了约1.2万名畸形儿。

这一悲剧增强了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警觉,也完善了现代药物的审批制度。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