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反应停”事件:全世界诞生约1.2万畸形儿

合集下载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
事件原由小故事扩展海豹畸形儿第一次被搬上历史的舞台还是源于一次意外西德某小有名气的记者去有名的流动马戏团观看马戏表演在观看著名的小海豹顶皮球表演时身边一人猛的惊呼出声天啦
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 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 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 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目依 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 多不应有的悲剧,就有19世 纪著名的反应停事件。
值得思考的是,反应停事件没有波及到美国。美国食品和药品 管理局(FDA)的评审专家极力反对将反应停引入美国市场, 因为美国国内有报道称,猴子在怀孕的第23到31天内服用反应 停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FDA没有批准此种药物在美国的临 床使用,而是要求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后来 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多么明智的决定。 沙利度胺 左旋体:镇静,治疗麻风病,骨瘤,止孕吐,致畸 右旋体:镇静,治疗麻风病,骨瘤,止孕吐,不致畸 沙利度胺:致畸原因出自代谢转化产物。 左旋体:易发生酶促水解陈胜邻苯二甲酰谷氨酸:渗入胎 盘,干扰胎儿叶酸生成而致畸。 右旋体:不易发生酶促水解产生邻苯二甲酰谷氨酸,不致 畸。
事件原由
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 儿。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 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 停”,使人们大为震惊。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 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 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 生出这样的畸形儿。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 甚至根本没有手脚。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 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 药物而诞生了12 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 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 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 的症状。 从1962年5月~1963年3月,仅仅10个月中, 西德就有5 500名“海豹儿”出生,还有相当 多孕妇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英国发现这样 的新生儿8 000多例,日本也有300多人。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反应停就是一种镇静剂,既往通常用于治疗孕期恶心呕吐反应,但是由于反应停的副作用特别大,所以通常在孕期是禁止使用。

而主要的副作用就是有强烈的致畸作用,因为它能有效的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是却妨碍了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所以就会导致胎儿畸形,最常见的就是出现海豹畸形婴儿。

所以反应停才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使用。

有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药物会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些药物的危害还会很严重。

如历史上曾经有过服用抗早孕反应药物反应停导致胎儿畸形,表现为出生后四肢短小,即著名的海豹胎。

这在人类应用药物的历史上,影响十分严重。

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整个孕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孕早期属于胚胎发育时期,也是致畸敏感。

这时若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可以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大类的危害。

虽然在孕中期以后,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不再如孕早期那么严重,但仍然可能导致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所以,孕妇患病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可自行使用药物或不按医生处方的剂量、用法用药。

旋光度的测定

旋光度的测定

Nicol棱镜 (偏振片)
偏振光 晶轴 a b c d 普通光
与棱镜晶 轴平行的 振动平面
旋光度——
旋光性物质 不旋光物质
光活性物质 有无数个振动平面,振动平面与光的前 进方向相垂直
(2)旋光性怎样测定?
旋光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旋光物质 旋光度不旋光物质 —与浓度C有关 —与长度l有关 刻度盘 观察 目镜 暗 亮 +1800 起偏镜 盛液管
光源
①能够体现物质特 性的是——比旋光 度 [ ]
检偏镜 [ ] +900

C l
l—dm C—g· m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0( 水 ) = +2.6 例如:右旋乳酸 []25 D
左旋?右旋?
②物质的旋光度,需要通过改变浓度或者改变盛 液管长度的方式测定两次,才能确定。
• 后来的研究找到罪魁祸首,发现沙利度胺 实际上是由两种非常相似的化学物组成, 相似的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难以区别, 俗称手性化合物。其右手化合物(R-构型) 具有抑制妊娠反应活性,而左手化合物 (S-构型)有致畸性,罪魁祸首就是它! 而在当时,一方面,科学界尚不知道长得 非常相似的两个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这么 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即使知道它们的差 异,由于检测手段的落后,也无法分辨哪 个是左手化合物,哪个是右手化合物。
• 近年来对手性农药的研究表明,一些手性 杀虫剂,左手化合物是杀虫不杀人的,而 右手化合物却是杀人不杀虫的;一些手性 除草剂,左手化合物是除草不杀人的,而 右手化合物却是杀人不除草的
因此,对于此类左旋和右 旋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浓度 检查非常重要
(1)什么叫旋光性?
只有一个振动平面的光
a
——欲知旋光性,先说偏振光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感想——经贸财管1102 田铁明201105910717“反应停”事件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惨痛结局,多达1.2万名的婴儿受到了它的影响,甚至不幸变成了“海豹肢畸形”。

经过进一步披露,人们才发现,这起丑闻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关机构未仔细检查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就提前上市出售。

国内外类似的药害事件还有很多。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事件的产生,有的是因为法规不健全,未经审批或审批不严;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在批准上市以前没有发现。

这些严重的药害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许多启示:1、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药品作为直接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物质,其安全性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因此,不断提高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技术水平,完善相关资料,提供全面、详细、科学的药物安全信息,无疑对于降低药品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审查药品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特殊物质,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经批准上市后,其产量巨大、应用范围广泛,一旦本身存在的缺陷未能在上市前研究中发现并加以控制,其后果是严重的。

因此,药品审批部门应对药品上市前的申报资料加强审查,确保安全性不确定的药物不能上市。

例如,尽管反应停事件的危害面如此之大,但是美国、瑞士和当时的东德等国家,在进口药审批方面严格把关,仅少数人从国外带回少量反应停,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这个事件的冲击。

3、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复杂的,既有药品的因素,也有人体的因素。

此外,临床前的研究存在动物与人体的差异,上市前的各期临床试验也存在种种限制,导致即使经过临床深入研究和新药审批部门的严格审查,药品在上市后还是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

因此,在药品上市大规模应用于人群后,要继续跟踪和评价,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药害事件的重复发生。

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反应停”事件“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事件

事件背后的思考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药物分析。人们通过长
期的药品生产和医学临床实践,体会到药物分 析在新药开发中的地位要安全有效地发展新 药,生产和使用新药,在各阶段通过分析手段获 得各方面包括药品质量在内的信息是必不可 少的.药物分析涉及范围甚广。 药物本身包括合成药、抗生素类、生物制剂 、中草药(原料药及其制剂)等.
于是,凯尔西要求Merrell公司拿出能证明“
反应停”对孕妇无损害的证据,但是, Merrell公司拿不出来。因此,凯尔西暂时没 有批准“反应停”在美国上市。同时当时美 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澳大利 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的报告——“ 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当然当时这个女 医生也受到了很多压力,但是就是因为它美 国的孩子免于这场灾难
现代药用
反应停在孕妇中强烈的副反应并不代表着他
没有药用价值,现代科学家发现沙利度胺对 于麻风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美国联邦食 品和药品管理监督局批准沙利度胺作为一种 治疗麻风性结节性红斑的药物上市销售。此 后,因其有镇吐作用,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上 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很多药物只是用错 了地方,它需要我们好好分析出来然后用在 对的地方。
事件背后的思考
对于该事件而言,它是药物审批制度不完善
的产物,由于生厂商急功近利,没有做过人 体试验,对于动物,也只是用小白鼠做了试 验。同时,厂商也可以隐瞒了药物的一些副 作用,便酿成了1.2万畸形儿的悲剧。 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在新药的批准上马虎不 得,这就是国家出台GCP,GMP,GLP等药品 管理法规的原因。也是当今社会对于新药的 研发审批上市有这么多步骤和条件的原因。
事件过程
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是研究抗菌药物过程原来 是抗过敏的药物,后来发现有治疗妊娠的作用,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有15个国家的医生都 在使用这种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很多人吃了药以后 确实不吐了,恶心的症状得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 它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于 是,“反应停”被大量生产、销售,仅在联邦德国就 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 每月的 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 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

“反应停”带给我们什么1

“反应停”带给我们什么1

“反应停”带给我们什么摘要:调查了“反应停”这种药物的带来的危害及后果,以及“反应停”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关键词:“反应停”,海豹肢症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目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悲剧。

在攻击现代医学的文章中,“反应停”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代表邪恶的名字。

这种在近50年前草率上市、仅仅过了4年就撤回的药物,至今还在让现代医学蒙羞。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但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而且,它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它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为治疗失眠症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 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药物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该药在1961年被禁用,但当时全世界约有8000名婴儿已经受害。

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法律的上的交锋,开发“反应停”的医药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反应停”在出售之前,并未仔细检验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反应停-海豹肢

反应停-海豹肢

反应停反应停”悲喜剧在攻击现代医学的文章中,“反应停”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代表邪恶的名字。

这种在近50年前草率上市、仅仅过了4年就撤回的药物,至今还在让现代医学蒙羞。

而事件的经过也常常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歪曲,比如,我曾见到有人撰文以“反应停”事件为例攻击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不知FDA正是这一事件中的英雄。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做为抗生素合成的,但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做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而且,它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它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 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而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于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凯尔西并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是否对孕妇也有副作用,是否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在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而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反应停”事件:全世界诞生约1.2万畸形儿
2005年04月06日00:00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攻击现代医学的文章中,“反应停”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代表邪恶的名字。

这种在50多年前草率上市、仅仅过了4年就撤回的药物,至今还让现代医学蒙羞。

事件引起的波澜,使事实本身受到了有意无意的歪曲,我曾见到有人撰文,以“反应停”事件为例攻击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不知FDA正是这一事件中的英雄。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 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
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

人们后来才知道,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

“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梅里尔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

麦克布里德成了澳大利亚的英雄,顶住制药公司压力的凯尔西则成了美国的英雄。

为表彰她以一人之力避免成千上万的畸形婴儿在美国诞生,肯尼迪总统于
1962年8月2日授予她总统勋章。

FDA声望大振。

美国国会在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授予FDA更多的权力,要求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药物副作用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两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

就在“反应停”声名狼藉之际,一名以色列医生偶然发现“反应停”对麻风结节性红斑有很好的疗效。

经过34年的慎重研究之后,1998年,FDA 批准“反应停”作为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的药物在美国上市,美国成为第一个将“反应停”重新上市的国家。

“反应停”还被发现有可能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现在“反应停”已卷土重来,90%被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约两亿美元。

活性更强且没有致畸性的“反应停”衍生物也已被批准上市。

“反应停”致畸事件是药物审批制度不完善的产物,由于厂商急功近利,使全世界诞生了约1.2万名畸形儿。

这一悲剧增强了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警觉,也完善了现代药物的审批制度。

对比中国龙胆泻肝丸事件,不能不令人痛定思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