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黄素抗卵巢癌的体内外作用讨论

合集下载

姜黄素抗卵巢癌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抗卵巢癌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抗卵巢癌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段海霞;马向东;陈必良;王巧绒【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1(022)001【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癌的病死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主要是因为其侵袭转移率比较高,这也是卵巢癌治疗的难点.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是一种副作用小、安全多效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尤其是抗卵巢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其抗卵巢癌侵袭转移机制主要有:抑制细胞粘附运动和浸润,在基因水平上抑制核转录因子活化、调控癌基因转移相关蛋白;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在细胞水平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间的信号传导通路,在组织水平上抑制卵巢癌血管生成等.该文就姜黄素抗卵巢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的研究作以综述.【总页数】3页(P124-126)【作者】段海霞;马向东;陈必良;王巧绒【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032;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相关文献】1.姜黄素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朱国华;沈群2.IGF-2促进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r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吴卓群;马宏生;吉亚楠3.姜黄素在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夏丽;李冰4.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兵兵; 陆其明5.姜黄素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与抗卵巢癌药效作用模拟分析 [J], 谢海源;黄巍;唐亚平;李清;陆青玉;何美英;范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马珊珊(综述);马玲(审校)【摘要】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化学治疗(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姜黄素能够从多种途径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 MDR),而且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该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卵巢癌MDR发生的机制及姜黄素逆转MDR的机制。

%Ovarian cancer is a common gynecologic malignant tumor ,and the majority of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are at advanced stages when diagnosed,which means loss of the surgery opportunity.Chemotherap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ovariancancer,however,multidrug resistance i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Study found that curcumin can reverse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ovarian cancer with small toxi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i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ere i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mechanism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ovarian cancer and the reversal mechanism of curcumin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3页(P4272-4274)【关键词】姜黄素;卵巢癌;多药耐药【作者】马珊珊(综述);马玲(审校)【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部,安徽蚌埠 23300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肿瘤科,安徽蚌埠 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很高[1]。

大黄素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及抑制侵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黄素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及抑制侵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黄素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及抑制侵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大黄素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及抑制侵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耐药性和高复发率成为治疗难题。

不同于其他癌症,卵巢癌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和复杂度,这增加了治疗和预后的困难度。

有研究表明,大黄素对多种癌症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有效药物。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黄素的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及其抑制侵袭作用机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建立卵巢癌细胞MDA-MB-231的化疗耐药模型,并评估大黄素对其耐药性逆转的效果。

2. 利用Transwell实验及原位杂交技术,探究大黄素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

3. 利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大黄素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包括EGFR/PI3K/AKT通路、MAPK通路等。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为大黄素作为治疗卵巢癌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揭示其逆转耐药和抑制侵袭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开发提供参考。

预期结果:1. 大黄素可以逆转MDA-MB-231的化疗耐药性。

2. 大黄素可以抑制MDA-MB-231的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3. 大黄素可能通过调节EGFR/PI3K/AKT通路、MAPK通路等影响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

研究方法: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

创新点:本研究将大黄素应用于治疗卵巢癌,探究其逆转耐药和抑制侵袭作用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大黄素作为治疗多种癌症的天然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 柳州 545005 通信作者,E mail lili@gxm u net cn 收稿日期:2009 10 10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韦露薇1 李 力 张 玮 黎丹戎 潘忠勉(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南宁 530021)摘要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 pa)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卵巢癌患者,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 pa 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Hpa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0%(40/50),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 pa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0%(6/20),正常组织为20%(4/20); 低分化肿瘤组织中H pa 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者(P <0 05);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Hpa 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5);术后残余灶>2cm 的癌组织Hpa 表达高于术后残余灶>2cm 组(P <0 05)。

结论:卵巢癌中H pa 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并与卵巢癌病情进展有关,可作为卵巢癌预测转移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卵巢癌;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R737 31;R446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930X (2010)01 0066 04 卵巢癌是目前威胁女性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转移早、恶性程度高、隐匿性强的特点,诊断时多数已属晚期,其5年生存率在30%~50%左右。

乙酰肝素酶(Hepara nase,H pa)是一种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的、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物质。

它是一种葡萄糖醛酸酯酶,可切断细胞外基质中结合在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上的侧链,使乙酰肝素降解,并释放活性分子,导致网络状结构遭到分解,基质正常的稳定结构破坏,使肿瘤组织易于扩散和转移[1]。

漆黄素食用依据

漆黄素食用依据

漆黄素食用依据介绍漆黄素是一种黄色的植物胺碱,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它在中国传统药物中应用广泛,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漆黄素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同时也可作为一种食用材料。

本文将探讨漆黄素的食用依据,包括其适用人群、剂量及食用方式等。

适用人群1. 患有胃病的人群漆黄素可增加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并对胃壁有保护作用。

因此,患有胃病的人群,特别是胃酸分泌不足的人群适合适量食用漆黄素来改善胃部情况。

2. 消化不良的人群漆黄素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增加胃液和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

患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漆黄素来缓解症状。

3.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漆黄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体弱多病者、老年人等,可以适量食用漆黄素来增强身体抵抗力。

4. 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漆黄素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

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漆黄素来帮助控制病情。

漆黄素的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天摄入剂量不超过10毫克。

对于有明确身体状况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食用漆黄素。

食用方式1. 煮汤将一小撮漆黄素放入煲汤中,煮15-20分钟,可增加汤的营养和药用成分。

尤其适合用于炖煮肉类或骨头汤。

2. 营养粥将适量的漆黄素混合在米粉或五谷杂粮粥中,增加粥的颜色和营养价值。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用量。

3. 调味品将适量的漆黄素加入调味料中,如酱油、醋、沙拉酱等,可以改变调味料的颜色和口感,增加营养成分。

4. 漆黄素茶将适量的漆黄素放入开水中冲泡,可以制作漆黄素茶。

漆黄素茶饮用后可提神醒脑,增加体力。

注意事项1.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食用漆黄素。

2.漆黄素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慎重使用。

如果有不适症状出现,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3.食用漆黄素应避免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漆黄素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胺碱,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大黄素、芹菜素抑制人卵巢癌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

大黄素、芹菜素抑制人卵巢癌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

大黄素、芹菜素抑制人卵巢癌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朱峰;刘新光;梁念慈【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年(卷),期】2003(022)004【摘要】背景与目的:大黄素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酪蛋白激酶 2的活性 , 抑制 I-κ B降解 ; 芹菜素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I3K的活性.大黄素、芹菜素是否能抑制高恶性度肿瘤侵袭与转移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 本研究选用大黄素、芹菜素,观察其对人卵巢癌细胞体外侵袭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活细胞拒染法观察药物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以人工重组基底膜 (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体外侵袭、粘附、运动能力的影响;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观察对Ⅳ型胶原酶分泌及活性的影响.结果:大黄素及芹菜素均抑制 HO- 8910PM细胞的生长、增殖,其 48 h的 IC50分别为(35.30± 3.50)μ mol/L和( 28.92± 2.60)μ mol/L.大黄素有效抑制 HO- 8910PM细胞体外侵袭、粘附、运动,在40 μ 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45.31± 3.10)%、( 25.42± 1.70)%和( 41.59± 1.90)%;大黄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分泌,但不能直接抑制其活性.芹菜素能抑制细胞粘附、运动,在40 μ 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30.80± 3.00)%和( 29.04± 1.70)%,但抑制细胞体外侵袭作用不显著,仅为( 12.08± 0.50)%,且不能抑制 MMP- 9分泌也不能直接抑制其活性.结论:大黄素、芹菜素对人卵巢癌 HO- 8910PM细胞均有一定的毒性,而大黄素更具有成为抗肿瘤侵袭药物的潜力.【总页数】5页(P358-362)【作者】朱峰;刘新光;梁念慈【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工作,广东,广州,510620;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3;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R282.7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芩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度

黄芩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度

黄芩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度传统中药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在全世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更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有关多种肿瘤的体内外实验均证实黄芩素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调节侵袭转移相关分子表达及信号通路活性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安全、价廉且广谱的有效抗肿瘤药物。

1 黄芩素简介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中药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SBG)的干燥根,属我国大宗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传统中医认为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安胎等功效,目前仍是一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对呼吸道感染、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过敏性疾病和妇科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黄芩素(Baicalein,BAI)又叫黄芩苷元、黄芩黄素,在黄芩生药中占5.41%,是从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黄芩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5H10O5,分子量为270.24,化学结构见。

黄芩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凝、抗血栓形成、抗肿瘤和保护肝脏、心脑血管、神经元等作用。

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中药抗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2 黄芩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较深入的黄芩素抗肿瘤机制包括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停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端粒酶活性等。

近年来,黄芩素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黄芩素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2.1 黄芩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即凋亡(apoptosis),是在胚胎发育及维持组织稳态的过程中清除不需要的、受损、老化以及异位细胞的进化保守的过程。

漆黄素对大鼠膀胱癌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_李晶

漆黄素对大鼠膀胱癌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_李晶

1040.
[5] Sophie S.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J]. 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7,62( 2) : 93 - 104.
[6] Tong RT,Boucher Y,Kozin SV,et al. Vascular normalization by
[7] 罗威,刘景晶. 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与放疗协同作用的临床前研
究现状[J]. 药学进展,2008,32( 11) : 487 - 493.
[8] 柯庆华,周世琼,胡艳,等.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恩度) 联合
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 48 例的近期疗效[J]. 现代肿瘤
医学,2011,19( 10) : 2066 - 2068.
[3] 程鑫,李凯. 血管内皮抑素与顺铂对 Calu - 6 肺癌细胞联合作 用的观察[J]. 天津医药,2008,5( 36) : 371 - 374.
[4] 雷燕,南克俊,梁璇,等. 恩度与阿霉素联用对人肝癌 HepG2 细 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 现代肿瘤医学,2009,17 ( 06) : 1037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blockade induces a
pressure gradient across the vasculature and improves drug penetra-
tion in tumors[J]. Cancer Res,2004,64( 11) : 3731 - 3736.
[10] Dhanabal M,Ramchandran R,Waterman M,et al. Endostatin 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黄素抗卵巢癌的体内外作用讨论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三位,其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

由于其早期起病隐匿,缺乏明显临床症状,很难被及时发现和诊断,故约60%~70%的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

目前,国内外对于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处理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联合紫杉类药物的化学治疗。

但最终仍有超过70%的卵巢癌复发患者死亡。

因此,目前对于卵巢癌的治疗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副作用少且有效的新型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生存质量等。

漆黄素(3,3,4,7-四羟基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属于多酚类化合物,是从黄栌等植物茎叶中提炼出来的食用性黄酮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中如苹果、草莓、柿子、葡萄、洋葱和黄瓜等。

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漆黄素在各类癌症中表现出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增殖、防肿瘤转移、抗血管生成、抗过敏、抗血小板等多种作用。

本实验以不同浓度梯度的漆黄素作用卵巢癌细胞株,同时建立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旨在探索漆黄素对卵巢癌生长抑制、促凋亡的可能机制,为漆黄素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漆黄素〔(纯度98%),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肿瘤生物治疗实验室);15只4~6周龄无胸腺雌性裸鼠(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DMEM 培养基、胎牛血清和胰酶(Gibico BRL 公司);噻唑兰(MTT,Sigma公司);流式细胞分析仪(BeckmanCoulter公司)。

日立H-600IV型透射电镜(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型号680);倒置生物显微镜(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型号XDS-1B);细胞培养箱〔日本SANYO公司,型号MCO-18M(UV)〕;标准超净化工作台(美国AIRTECH 公司,型号SW-CJ-2FD)。

1.2 实验方法1.2.1 细胞培养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7℃、体积分数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长满培养瓶底70%~80%后,用胰酶消化、收集、离心、传代。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1.2.2 透射电镜(TEM)观察卵巢癌细胞内的超微结构在生长状态良好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加入漆黄素100mol/L作用细胞48h,然后将细胞用胰酶消化后收集于2mL离心管,2 000r/min 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

用吸管沿离心管壁缓慢加入0.5%戊二醛固定液2mL,在4℃环境中静置10min。

13 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沿离心管壁缓慢加入3%戊二醛固定液2mL固定。

最后经1%四氧化锇固定,丙酮逐级脱水,Epon812包埋,半薄切片光学定位,超薄切片,醋酸铀及枸橼酸铅双重染色。

日立H-600Ⅳ型透射电镜将细胞放大8 000倍观察。

1.2.3 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用胰酶消化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高糖培养基将细胞配制成单细胞悬液,按每孔200L 的体积接种于96孔板,细胞密度为每孔5103 个。

每组设6个复孔,同时设立只加培养基的空白组。

在37℃、体积分数5%CO2孵箱中培养,孵育24h贴壁后,更换培养基,并分别以漆黄素不同浓度梯度〔0(对照组)、25、50、100、200和400mol/L〕进行干预。

混合孵育24~72h,待测孔内加入事先配制好的MTT溶液(5mg/mL)20L,在培养箱(37℃,体积分数5%CO2)中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后,小心吸取孔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再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L,避光室温低速震荡10min,使结晶颗粒充分溶解。

最后选择490nm 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各孔吸光度(A)值,记录结果,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抑制率(%)=(1-加药组A 值/对照组A 组)100%。

然后经改良寇式法计算50%生长抑制浓度(IC50)。

1.2.4 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当卵巢癌细胞铺满瓶底70%~80%时,予以25、50、100、200和400mol/L 漆黄素处理48h。

用不含EDTA 的胰酶消化3 min,离心(2 000r/min,5min)收集。

用含10%胎牛血清的PBS洗涤细胞2次(2 000r/min,离心5min),收集5105 细胞,加入500L Binding Buffer 悬浮细胞。

然后加入5L AnnexinⅤ-FITC 混匀后,再加入 5 LPropidium Iodide(PI)混匀。

室温、避光、反应5~15min后,样本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1.5104 细胞进行分类分析。

1.2.5 漆黄素对卵巢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1.2.5.1 试剂配制将漆黄素溶解于聚乙二醇400(PEG400)∶DMSO=7∶3的混合溶剂中,配制质量浓度80mg/mL,使用Millipore 0.22m滤器过滤除菌,实验前1h制备好。

1.2.5.2 实验分组及处理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人卵巢癌SKOV3细胞消化、收集、离心,用PBS 缓冲溶液重悬细胞后计数,调节细胞浓度为5107 mL-1,以0.1mL注射于无胸腺雌性裸鼠的双侧背部皮下。

将15只无胸腺雌性裸鼠随机分为3组(n=5):A组(对照组),注射PEG400+DMSO;B组,注射PEG400+DMSO+漆黄素(200mg/kg);C组,注射PEG400+DMSO+漆黄素(400mg/kg)。

于注射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一周后开始漆黄素干预,漆黄素给药方式为瘤体周围皮下注射,每周连续给药5d,休息2d,每次注射药物体积0.1mL,共持续2周。

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PEG400+DMSO混合液,给药方式相同。

所有实验步骤均遵守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制定的实验动物指南。

1.2.5.3 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测量裸鼠接种人卵巢癌SKOV3细胞后,从第1周周末开始,每周测量两次肿瘤组织体积。

3周后用CO2处死裸鼠,解剖并取下瘤体组织,测量离体肿瘤组织的体积[13]和质量,拍照记录。

取下的肿瘤组织消化并裂解细胞,用以检测蛋白表达改变。

1.2.5.4 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Bcl-2、Bax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ARP)蛋白的表达液氮条件下将移植瘤组织研磨成粉末,加入细胞裂解液(7 mol/L 尿素,2 mol/L 硫脲,40 g/LCHAPS,65 mmol/L DTT,体积分数0.002Biolyte)并超声,室温下静置20min,然后在4℃下以13 000r/min离心1h,取上清液用蛋白定量分析试剂盒(Pierce BCA Protein Assay Kit)定量,余下样品-70℃保存。

次日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蛋白,PVDF膜转膜,经封闭、敷育抗体,洗膜,暗室显色等步骤。

1.3 统计学方法百分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多组间的比较,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漆黄素对SKOV3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100mol/L漆黄素处理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48h后,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

未处理的卵巢癌细胞具有较大的细胞核。

经漆黄素处理后,在核膜下染色质形成界限清楚、均匀致密的团块;核仁的改变包括核仁周围散在的染色质凝结成异源性颗粒,位于核的中心;此时,胞浆的改变包括细胞骨架细丝的密集、核蛋白体颗粒成群,而在分泌细胞中,则有粗面内质网的再排列而形成同心圆状;在胞膜下可见较多光面内质网形成的透亮空泡,并可与浆膜融合。

2.2 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漆黄素作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 24~72h,结果均显示漆黄素对SKOV3细胞的生长呈现抑制作用。

随漆黄素浓度的增加,漆黄素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大,即漆黄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漆黄素IC50值为132mol/L。

随漆黄素作用时间延长,同等浓度下细胞抑制率趋于稳定,3个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细胞凋亡结果在流式细胞术双参数散点图中,左上象限为坏死细胞;左下象限显示活细胞,为AnnexinⅤ-/PI-;右上象限是凋亡晚期细胞或凋亡继发性坏死细胞,为AnnexinⅤ+/PI+;而右下象限为早期凋亡细胞,为AnnexinⅤ+/PI-。

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漆黄素浓度组细胞总凋亡率(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均升高(P 均0.05),且400mol/L浓度组mol/L浓度组mol/L浓度组(P0.05)。

而漆黄素浓度25、50、100mol/L浓度组间的细胞凋亡率则无明显变化(P0.05)。

2.4 动物实验结果2.4.1 裸鼠的基本情况全部裸鼠在接种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后,均在接种部位皮下出现约麦粒般大小的肿瘤;药物干预期间裸鼠未出现死亡。

2.4.2 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的差异增大,高浓度(400mg/kg)漆黄素干预组肿瘤体积抑制最为明显。

裸鼠处死后,高浓度(400mg/kg)漆黄素干预组肿瘤的平均质量为(52524)mg,而低浓度(200mg/kg)漆黄素干预组肿瘤的平均质量为(87837)mg,均小于对照组〔(1 08642)mg,P0.05〕,并且高浓度(400mg/kg)漆黄素干预组肿瘤质量低于低浓度(200mg/kg)漆黄素干预组(P0.05)。

2.4.3 移植瘤中Bcl-2、Bax等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经漆黄素治疗后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有所降低,而Bax蛋白的表达有所升高,PARP蛋白出现明显剪切,特别是高浓度(400 mg/kg)漆黄素干预组变化较明显。

3 讨论手术辅以术后化疗可使卵巢癌的复发率下降28%,死亡率下降34%。

尽管如此,卵巢癌的治疗结局依然不尽如人意,为提高卵巢癌尤其是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寻找有效、安全、无毒或低毒性的新型药显得尤为重要。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色素中,且被人类大量食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漆黄素在各类癌症中均表现出抗癌作用,漆黄素对结肠癌细胞的研究发现,其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COX-2)和Wn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核因子-B(Wnt/EGFR/NF-B)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漆黄素对前列腺癌的研究发现漆黄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细胞生长并抑制DNA 合成,同时,漆黄素通过调节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在一项对宫颈癌的研究中显示漆黄素调控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COX-2 的分子机制来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及抑制细胞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