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L联合顺铂诱导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凋亡机制的研究
姜黄素促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_DDP凋亡机制探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 Sichuan Univ(Med Sci Edi) 2012;43(3):335-339 姜黄素促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凋亡机制探索*林 琳,王 平△,赵晓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耐药卵巢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
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化疗药物〔顺铂(DDP),紫杉醇〕及姜黄素联合化疗药物(姜黄素+顺铂,姜黄素+紫杉醇)作用于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细胞48h后各组的细胞抑制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细胞的凋亡率。
RT-PCR技术检测姜黄素、顺铂、姜黄素+顺铂作用于COC1/DDP细胞48h后各组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PI3KCA)mRNA的表达。
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COC1/DDP 48h后,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相应增高,姜黄素联合化疗药物作用组比单用化疗药物组的细胞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高(P<0.05)。
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顺铂单独作用相比PI3 KCAmRNA的表达降低(P<0.05)。
结论 姜黄素能够促进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的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姜黄素和化疗药物协同诱导该细胞系的凋亡有关,其机制可能为降低PI3 KCA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卵巢癌 COC1/DDP 姜黄素 顺铂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Study on Curcumin-induced Apoptosis in Ovarian Cancer Resistant Cell Lines COC1/DDP LIN Lin,WANG Ping△,ZHAO Xiao-l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angping_886@126.com【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curcumin to induce apoptosis inovarian cancer resistant cell lines COC1/DDP.Methods COC1/DDP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of curcumin,with or without the 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 drugs cisplatin(DDP)and paclitaxel(PIX)for 48hours.The growth inhibition rates of COC1/DDP cells were studied by MTT method,and the apoptotic ratios weremeasured with flow cytometry.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PI3KCA)mRNA wasstudied by RT-PCR in curcumin treated cells,DDP treated cells and their combination treated cells.Results After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urcumin for 48hours,the growth inhibition rates and the apoptotic rateof COC1/DDP cells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accordingly with increasing curcumin concentration.Furthurmore,curcumin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drug obtained higher inhibition rate and apoptosis rate than singlechemotherapy drug did(P<0.05).The expression of PI3 KCAmRNA of COC1/DDP cells treated with curcumincombined DD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treated only with DDP(P<0.05).Conclusion Curcumin can increase theapoptotic rate of COC1/DDP cells,so has synergistic effect on with chemotherapy drugs on the induction of cellapoptosis.Its possibl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PI3KCA.【Key words】 Ovarian carcinoma COC1/DDP Curcumin Cisplatin Apoptosi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为橙黄色结晶粉末,易于提取,毒性小(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剂量>2g/kg)、来源广、价格低。
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的建⽴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的建⽴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李宏;赵丽嫣;张松平
【期刊名称】《中国实⽤妇科与产科杂志》
【年(卷),期】2001(017)008
【摘要】@@ 顺铂(cisplatin,DDP)是⼀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产⽣极⼤地影响卵巢癌患者对化疗的敏感程度,限制了其临床疗效[1].本研究采⽤中等浓度、间歇作⽤[2]的⽅法,于1998年12⽉到1999年5⽉建⽴了⼈卵巢癌细胞株SKOV3对顺铂耐药细胞系SKOV3/DDP,对耐药指数、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内⾕胱⽢肽(GSH)含量、拓扑异构酶Ⅱ(TOPⅡ)含量及活性进⾏检测,从细胞⽔平、分⼦⽣物学⽔平对其基本特征及耐药机制进⾏研究.
【总页数】2页(497-498)
【关键词】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耐药机制
【作者】李宏;赵丽嫣;张松平
【作者单位】⼤连市妇产医院,;⼤连医科⼤学附属第⼀医院妇产科,;⼤连市妇产医院,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R71
【相关⽂献】
1.依达拉奉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A2780 CP耐药性的影响[J], 韩黎; 汪宏波; 李艳辉; 朱燕
2.反义LRP寡核苷酸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OVCAR-3顺铂耐药性的影响[J], 王薇; 邬素芳; 许先容; 陈刚; 徐茜; 李辅军; 廖国宁; 王世宣; 周剑峰; 卢运萍;。
姜黄素增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C C / D ( <00 ) a d te m s s nf a t e n n tert o c r d a e eu e o 25 I / f i lt O D P P 1 . ; n h ot i ic n d l ei ae c ur f rt s f . x mL o s a n 5 g i i h e t h g cp i
顺铂与 姜黄素联合 用药与单独 用药相 比, 凋亡率 明显增加 ( P<00 )联 合 用药与单独用 药相 比 B l N . ; 5 c- mR A的表 2 达 明显 降低 ( 尸<00 )S a N .5 ,m c mR A的表达 明显增 高( J . ) 结论 : P<00 。 5 姜黄素能够显 著抑 制 C C / D O 1 D P增 殖, 并能
^P ol sH silo epe opt af
【 bt c】 O j t e T vsg et s c tno cr mnue i es sito cp t — st t A s at r bei oi ei t h as ii f uc i s wt t e i i i li r ia cv n ta e o ao u h h n t y f s an e sn v
实用医学杂 志 2 0 0 9年第 2 5卷第 8期
・
基 础 研 究 ・
姜 黄 素增 强 卵 巢 癌 耐 药 细胞 株 C C / D O D P对 1 顺 铂 敏 感 性 的研 究
吕靖 英焕 春 戴 进
摘 要 目的 : 讨姜黄素 的使 用与卵巢癌顺铂耐 药细胞 株 C C1D P对顺铂化 疗敏 感性 的关 系。方法 : 探 O /D 采
增强该细胞 系对顺铂 的敏 感性 . 机制 可能与降低 B 1 c 2基 因的表达 , . 增加 S c 因的表 达有关 。 ma 基 关 键 词 卵 巢 肿 瘤 ; 姜 黄 素 ; 顺铂 ; 基 因 , c 2 C C / D ; 耐 药 ; S a B1 ; O 1D P . mc
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关松磊;胡秀丽;刘忠英;宋凤瑞;刘志强【期刊名称】《应用化学》【年(卷),期】2011(28)9【摘要】Inhibiting effect of the curcumin(Cur) in combination with cw-diamminedichloroplatinum ( DDP) on proliferation of COC1 cells was analyzed with MTT colorimetric assay.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OC1 cells were observed by inverted microscope.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DDP of 2. 5 -10 mg/L dose combined with curcumin(Cur) of 5 mg/L dose could enhance the inhibiting effect and induce apoptosis compared with the case when only DDP was used. Meanwhile, curcumin of 5 mg/L dose could improve the sensitization of COC1 cells to DDP with 2. 66 times. Optical mic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COC1 cells had a marked decreased proliferation and a great amount of cells necrosis in DDP + Cur group and DDP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C1 cells had lower diopter, scatter array, serious vacuolization treated with DDP + Cur. The HPLC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DDP within tumor cells decreased lightly after dosage of Cur, but i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In summary, curcumin combine with DDP can enhance the inhibiting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COC1 cells, meanwhile, curcumin can improve the sensitization of COC1 cells to chemotherapeutics. However, the curcumin is unlikely to affect the amount of DDP within cells.%利用MTT比色法研究了姜黄素(Cur)联合顺铂(DDP)对卵巢癌COC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p(DDP)为2.5~10 mg/L,p(Cur)=5 mg/L时,与DDP相比,二者联合用药对卵巢癌COC1细胞可产生协同抑制作用;p(Cur)=5 mg/L就可明显增强COC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敏倍数为2.66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药物作用后COC1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细胞折光度下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排列疏散和胞浆空泡化严重.为探讨姜黄素协同顺铂抑制肿瘤的机制,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辅助用药前后细胞内DD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入姜黄素前后,COC1细胞内顺铂含量虽然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姜黄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对人卵巢癌COC1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且姜黄素可同时增加COC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但姜黄素可能并未明显改变顺铂在细胞内的含量,即姜黄素可能不是通过影响顺铂进入细胞的通路而起协同抑制作用的.【总页数】6页(P1022-1027)【作者】关松磊;胡秀丽;刘忠英;宋凤瑞;刘志强【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药学院长春130021;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吉林大学药学院长春130021;吉林大学药学院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质谱中心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质谱中心长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9;R737.3【相关文献】1.顺铂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及COC1/DDP细胞凋亡的观察 [J], 蒋静;唐良萏;阳志宁;曾玉华2.姜黄素单独及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株3AO,SKOV3增殖及其对Notch1,Hes1信号表达的影响 [J], 相萌;刘棣3.姜黄素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J], 陈小芬;付能高4.顺铂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及COC1/DDP细胞凋亡的观察 [J], 蒋静; 唐良萏; 阳志宁; 曾玉华5.雷公藤内酯醇对耐顺铂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体外活性影响机制的初步探讨 [J], 胡辉;谭布珍;袁铿;杨丽兰;胡银英;黄艳琴;朱四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RAIL联合顺铂诱导骨肉瘤HOS-8603细胞凋亡研究

TRAIL联合顺铂诱导骨肉瘤HOS-8603细胞凋亡研究【摘要】目的研究TRAIL联合顺铂诱导HOS-8603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
方法MTT法分别测定TRAIL,顺铂,和TRAIL+顺铂对HOS-8603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法测定亚G1期细胞百分率及PI和Rh123双染色后细胞的ΔΨm。
结果三组分别由TRAIL、顺铂、TRAIL+顺铂处理过的HOS-8603细胞用MTT 法测抑制率分别为29%、33.6%、58.5%。
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增加, HOS-8603细胞凋亡数增加和ΔΨm 降低(P<0.01), 两者呈直线相关。
结论TRAIL和顺铂能协同诱导HOS-860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 ΔΨm降低来实现的。
【关键词】TRAIL;顺铂;细胞凋亡骨肉瘤是一种相对耐药的肿瘤,单药化疗的效果一直不很理想。
联合化疗多以铂类药物为主。
TRAIL是INF超家族成员,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本实验旨在探讨TRAIL与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的可行性,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HOS-8603细胞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TRAIL、顺铂、CsA均购自Sigma公司(化学纯标准品)。
主要器材:流式细胞仪型号:EPICS ALTRAⅡ. American Beckman; 荧光酶标仪型号:GENIOS V A200,AUSTRIA TECAN。
1.2 药物配制将TRAIL用生理盐水溶解并分别配制成10ug/ml和50ug/ml 两种浓度的储藏液。
将顺铂、CsA分别用生理盐配制成10ug/ml的储藏液,备用。
1.3 凋亡细胞荧光染色HOS-8603 细胞以1×106接种于六孔板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TRAIL+顺铂, 培养24 h后, 经DHanks液洗涤及荧光染料Hoechst33258和PI,37℃避光染色10 min,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颜色改变。
P5增强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P5增强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体外研究胡晓明;范永娟;瞿全新【摘要】目的:探讨凋亡诱导核苷P5增强卵巢癌细胞顺铂(DDP)敏感性的作用,为临床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卵巢癌细胞株COC1,以MTT法、Hoechst染色法,观察P5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DDP化疗的增敏作用.结果:小剂量P5(25 μg/mL)和大剂量P5(200 μg/mL)分别联合DDP共同作用于COC1细胞,DDP IC50值由2.51 μg/mL降至1.56~1.52μg/mL.Hoechst染色法观察,小剂量P5和大剂量P5联合DDP作用于COC1细胞株,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小剂量P5与大剂量P5均能增加COC1细胞对DDP的敏感性,P5 DDP化疗增敏作用与其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有关.【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19)003【总页数】3页(P189-191)【关键词】卵巢癌;顺铂;P5;细胞凋亡【作者】胡晓明;范永娟;瞿全新【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临床学院妇产科,天津300192;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临床学院妇产科,天津300192;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临床学院妇产科,天津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占第三位,但死亡率却居第一位。
尽管已广泛开展肿瘤细胞减灭术及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但卵巢癌患者5年存活率仍徘徊于20%~30%[1],10年生存率约4%~20%。
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相应的早期诊断手段,大部分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约有15%~25%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对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原发耐药,而所有化疗病人至少80%会出现继发性顺铂(DDP)耐药,直接影响化疗效果及患者预后[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凋亡机制与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P5是一种由人自然抑制细胞HNK-1(CD57)产生的凋亡诱导核苷(apoptosis inducing nucleosides,AINs),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却能够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而且对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也起作用,而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
顺铂诱导的人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分析

顺铂诱导的人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分析曹漫明;张积仁;汪森明;胡喜钢;周媛【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6(27)2【摘要】目的卵巢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其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研究卵巢癌耐药机制,本研究建立了人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模型COC1/DDP,并进行了基因表达谱分析.方法以顺铂为诱导剂,采用中等剂量、间歇作用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COC1/DDP,然后以其亲本细胞COC1为对照,应用cDNA微阵列检测COC1/DDP 细胞的基因表达.结果与COC1细胞相比,COC1/DDP细胞对顺铂有6.2倍耐药性,细胞倍增时间延长了8.9 h,S期细胞减少了(27.4±2.13)%,而G1和G2期细胞则分别增加了(19.6±3.71)%和(8.3±1.95)%,对阿霉素、5-氟脲嘧啶和长春新碱也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较之COC1亲本细胞,COC1/DDP细胞有14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表达上调的有71个基因,表达下调的有72个基因,包括大量的凋亡和抗凋亡基因、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DNA转录与修复基因以及蛋白激酶和磷酸酶基因.结论COC1/DDP细胞具有多药耐药的特性,耐药性的产生与其特异的基因表达谱有关.【总页数】3页(P184-186)【作者】曹漫明;张积仁;汪森明;胡喜钢;周媛【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5102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反义LRP寡核苷酸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OVCAR-3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J], 王薇;邬素芳;许先容;陈刚;徐茜;李辅军;廖国宁;王世宣;周剑峰;卢运萍;马丁2.顺铂诱导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NCI-H446/CDDP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分析 [J], 钱频;戢福云;钱桂生;黄桂君;陈琰;郭芮琳3.PINK1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增殖及顺铂诱导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J], 高雁艳;纪军;吴园园;潘艳艳;张利4.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低剂量顺铂诱导多药耐药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张薏;王英红;潘晓琳;赵霞;李洪安;张祖娟;陈继明5.雌激素影响卵巢癌细胞系COC1/DDP顺铂耐药的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J], 刘晓英;符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戊酸增强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戊酸增强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
目前,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结节合并辅助化疗,化疗的常用药物为顺铂(cisplatin)。
然而,长期使用顺铂会导致细胞耐药性的发生,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
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增强顺铂的治疗效果,对卵巢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丙戊酸是一种局部麻醉药,也可以用于角膜表面麻醉。
近年来,研究发现丙戊酸可以通过一些不同的机制增强某些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化疗的疗效。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戊酸是否可以增强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作为实验模型,通过比较对顺铂和丙戊酸联合使用以及单独应用的药物敏感性,探讨丙戊酸对COC1DDP的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评估其对顺铂的增强疗效。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采用MTT法检测COC1DDP对顺铂和丙戊酸联合应用的敏感性。
2. 确定药物联合应用的最佳配比和处理时间。
3. 借助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探究丙戊酸对COC1DDP细胞的逆转作用。
4. 检测联合应用的药物对COC1DDP细胞周期的影响。
5. 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探究联合应用的药物对COC1DDP细胞凋亡通路等蛋白表达的影响。
【研究意义】卵巢癌是一种难治疾病,疗效较差,患者生存率相对较低。
寻找新的药物增强化疗的疗效,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戊酸对COC1DDP耐药细胞株的逆转作用,从而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IL联合顺铂诱导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凋亡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TRAIL联合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COC1/DDP生长的影响,以及联合用药对TRAIL死亡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 表达的影响,揭示TRAIL联合顺铂可能逆转COC1/DDP细胞耐药性的机制。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蛋白与DDP联合用药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COC1/DDP细胞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DDP对TRAIL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表达。
结果: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DDP与TRAIL蛋白联合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
DDP使COC1/DDP细胞的DR5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为正常对照组的3.45倍(P<0.001);Smac表达为对照组的2.82倍(P<0.001);DR4水平无明显变化;Survivin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0.001)。
结论: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DDP与TRAIL 联合增强了对COC1/DDP细胞生长抑制;TRAIL逆转COC1/DDP细胞对DDP 的耐药性可能与DDP导致TRAIL受体DR5水平升高、Smac表达增加,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卵巢癌病死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约有70%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而其中绝大多数在手术后的化疗过程中又极易产生耐药,导致卵巢癌5年生存率仅为30%[1]。
寻找逆转卵巢癌耐药化疗敏感性的药物并研究其机制,是现阶段卵巢癌治疗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是新发现的TNF超家族成员,与其受体结合后可特异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无毒性,现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5]。
TRAIL与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DR4/DR5特异结合形成DR4/DR5-FADD-procaspase-8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促使procaspase-8自我裂解形成有活性的凋亡起始蛋白caspase-8,进而活化效应蛋白,最终导致细胞凋亡[6-7]。
本研究检测TRAIL对COC1/DDP细胞TRAIL死亡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TRAIL联合顺铂可能逆转COC1/DDP细胞耐药性的机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1.1.1 细胞株COC1/DDP 细胞由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实验室提供。
1.1.2 主要试剂重组TRAIL蛋白为Pepro Tech公司产品;四甲基偶氮唑蓝(MTT)系美国Sigma公司产品。
DD为山东齐鲁制药厂产品。
酶联分析仪为美国VICTOR1420型多标记计数仪;逆转录试剂盒、Taq酶、DNAmarker总RNA 提取试剂(Trizol)购自Invitrogin公司。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
1.2 方法1.2.1 细胞培养COC1/DDP细胞采用含10%胎牛血清、1%双抗(青链霉素混合液)的RMPI-1640培养液,置于37 ℃、5%CO2及20%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1.2.2 TRAIL蛋白和顺铂对细胞生长抑制检测(1)检测不同浓度TRAIL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别取对数生长期的COC1/DDP细胞以每孔1×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24 h贴壁后,更新培养液并加入TRAIL蛋白液使终浓度为5、10、20、50、100、150 μg/L,每个浓度5个复孔,另设对照组(同体积的PBS)、空白组(加培养液,不含细胞及药物);加药后分别继续在培养箱中作用12、24、36、48、60 h后取板备测。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吸光度A490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
(2)求得IC50及最佳作用时间。
(3)检测DDP与接近IC50的三个浓度TRAIL蛋白联合作用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别取对数生长期COC1/DDP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 h后加入含有2 μg/mL DDP和接近IC50的三个浓度TRAIL蛋白的培养液,每一处理组设5个复孔,另设对照组、空白调零组,培养24 h后取板备测。
测定每孔细胞的A490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
1.2.3 采用Annexin V-FITC方法检测COC1/DDP细胞凋亡COC1/DDP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24 h贴壁后加DDP及TRAIL蛋白,分对照组(PBS代替TRAIL蛋白、DDP)﹑DDP 2 μg/mL组、DDP 2 μg/mL+TRAIL 40 μg/L组﹑DDP 2 μg/mL+TRAIL 60 μg/L组、DDP 2 μg/mL+TRAIL 80 μg/L组,各组均设5个复孔,药物作用24h后按试剂盒流程加入Annexin V-FITC及碘化丙锭溶液(PI),流式细胞仪上分析。
判断标准:横坐标是PI,纵坐标是Annixin V-FITC,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象限中右上象限代表死亡的细胞,左下象限是存活的细胞,左上象限即FITC(+)/PI(-)是凋亡的细胞。
1.2.4 RT-PCR方法检测COC1/DDP细胞DR4、DR5、Smac及Survivin表达对数生长的COC1/DDP细胞分对照组(PBS代替)、DDP 0.5μg/mL组、DDP 1μg/mL组及DDP 2μg/mL组,分别培养24 h后,按试剂盒流程提取总mRNA、cDNA合成及PCR反应。
PC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引物序列:DR4(上游:5’-ACG AAC GCT CTG GGA CCT GTA AC-3’、下游:5’-ATG TCC TAT GCC TAG TTC TTG TTG-3’)、DR5(上游:5’-TGA GCG GGA AGA GGA CAT GA-3’、下游:5’-GGC TAT TGC CAT TGT GAT TTG A-3’)、Smac(上游:5’-ACC GCC CAC TAC TCT TCC TC-3’下游:5’-GCG ATG CAT TAG GAG CCG TG-3’)及Survivin(上游:5’-ATG CTG ATC GGA AGA CGC AA-3’下游:5’-GCG GAT CTG TTT TCT CTG AT-3’),条带的大小分别为DR4 480 bp、DR5 445 bp、Smac 360 bp及Survivin 390 bp。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各组资料的比较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者用多组计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两组资料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浓度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由图1可见,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的杀伤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同一药物浓度干预下,杀伤抑制作用随干预时间的延长而渐增;呈剂量-时间双效应关系。
2.2 DDP与不同浓度的TRAIL蛋白联合作用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选用接近IC50的三个浓度作为实验浓度:40、60、80 μg/L,以24 h为干预时间。
单独DDP(2 μg/mL)作用COC1/DDP细胞24 h,抑制率为3.58%,见表1。
提示COC1/DDP细胞对顺铂呈耐药状态,联合用药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同一浓度单纯TRAIL和DDP抑制率之和,提示TRAIL蛋白与DDP联合用药对COC1/DDP 细胞可能有协同抑制增殖作用。
2.3 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如图2~6所示,随着与DDP联合的TRAIL浓度增加,COC1/DDP细胞凋亡率也逐渐上升,联合用药干预后凋亡率分别为(7.5±1.2)、(16.5±1.6)及(25.6±2.1)%,与单纯TRAIL 蛋白作用比较,凋亡率均明显增加,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RT-PCR检测COC1/DDP细胞DR4、DR5、Smac及Survivin表达以DR4、DR5、Smac及Survivin基因扩增产物电泳带的吸光度,反映各自表达水平。
如图7所示,从右向左条带分别代表对照组、DDP 0.5 μg/mL组、DDP 1 μg/mL组及DDP 2 μg/mL组。
COC1/DDP细胞DR4水平对照组和DDP组表达均较低,且不同浓度DD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DR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DDP 2 μg/mL组为对照组的3.45倍(P<0.001)。
Survivin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01),且不同浓度DDP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Smac表达渐次增加,DDP 2 μg/mL组为对照组的2.82倍(P<0.001)。
3 讨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TNF超家族的新成员。
TRAIL 通过与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的功能受体DR4、DR5结合,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与FasL和TNF-α对多种组织细胞有毒性相比,TRAIL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4-7]。
目前普遍接受的TRAIL凋亡诱导途径有两条,即线粒体依赖型途径和线粒体非依赖型途径。
I型为线粒体非依赖型途径,即活化的caspase-8直接激活下游效应蛋白caspase-3、caspase-6、caspase-7而诱导凋亡。
Ⅱ型为线粒体依赖型途径,活化的caspase-8促使Bid催化断裂形成有活性的截短Bid(tBid)并定位于线粒体膜,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或破坏,促使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促凋亡蛋白Smac和dATP 结合形成凋亡酶体(apoptosome),进而活化效应蛋白,最终导致细胞凋亡[8-14]。
本实验通过MTT法证实TRAIL蛋白可抑制COC1/DDP细胞生长,与DDP 联合用药的抑制率高于同一浓度单纯TRAIL和DDP抑制率之和,提示两者联合对COC1/DDP细胞可能有协同抑制增殖作用。
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说明这种抑制作用部分源于两者的促凋亡作用。
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经过DDP处理后COC1/DDP细胞DR5表达增加,且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中促凋亡蛋白Smac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