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技术交底(试夯前修改)

强夯置换技术交底(试夯前修改)
强夯置换技术交底(试夯前修改)

九景衢铁路工程技术交底

编号: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1、强夯施工拟定参数及技术要求 ⑴采用履带式W-1001起重机作为强夯吊车,主夯夯锤采用铸钢夯锤,锤底面直径2.2m,夯锤重11T,夯锤底面按照等边三角形布置3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排气孔直径20cm/个。 ⑵满夯击能采用100KN.m,落距10m。 ⑶夯击方法:夯击方法为满夯。 ⑷夯击次数:单点夯击次数设计为3击,夯击遍数暂定为2遍,可根据夯实资料调整夯击遍数。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水准仪每击观测。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⑸夯点间距:夯点中心间距1.5m,正三角形布置。 ⑹间隔时间: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5d。 夯点平面布置图

2、施工工艺 1、场地清理:原地面清表0.3m,然后用推土机平整场地,按7×7m方格网测量夯前地面高程。 2、每一试验区选择相邻位置点布设一个勘探孔,用小螺钻在8m深度内,每隔0.5m取样,测定地基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湿陷系数等。对夯前地基土采用标贯、静力触探、动力触探、载荷试验进行检测。 3、利用全站仪准确测放第一遍夯点位置,误差不超过5cm,并用白灰定出夯点位置。 4、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稍停一下,使锤停止摆动。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与落锤前锤顶高程比较,计算沉降量。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用夯坑周围的土将坑底整平。 6、重复第⑤步骤,当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时,即可收锺,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夯机移位,换夯点,重复上述④~⑥步,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周围的土推至夯坑内将夯坑填平,按7×7m方格网测量点夯后地面高程。 8、在规定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9、采用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粉质粘土将场地填至夯前地面高程并用推土机推平后,用低能级满夯。满夯每点三击,强夯机组起吊、移动夯锤对准夯点;提升夯锤至预定高度,脱钩器自动脱开;夯锤呈自由落体状态夯击夯点土体,重复3击后停止该点夯击,准备施工下一夯点;按照四点中心搭夯一点,依次完成第一遍所有夯点的夯击。在规定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10、满夯完毕后,按7×7m方格网测量满夯后地面高程。填筑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粉质粘土,然后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50T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夯前地面高程,碾压后地基系数K30≥60MPa/m。

强夯试夯施工方案(最新5.28)

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双创孵化基地项目 (一期) 强夯试夯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 编制依据 (1) 2 编制审核人员 (1) 3 发放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2) 1 工程概况 (2) 2 场地土层分布情况 (2) 三、试夯施工部署 (2) 1 试夯施工区域划分 (3) 2 强夯试点布置 (3) 3 施工参数 (5) 四、强夯试夯工艺流程 (7) 1 施工方法 (7) 2 施工顺序及步骤 (7) 3 数据记录 (8) 五、强夯试夯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9) 1 施工技术要求 (9) 2 强夯竣工质量验收 (9) 3 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1) 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1) 2 环境保护措施 (11) 3 文明施工措施 (12) 七、强夯试夯检测技术要求 (13)

一、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1.1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双创孵化基地项目(一期)强夯试夯施工图纸; 1.2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双创孵化基地项目(一期)项目现场及施工策划; 1.3《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双创孵化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1.4相关规范图集; 《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 2 编制审核人员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3 发放范围 建设单位:长沙振望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生产经理、设计技术部、工程管理部、商务合约部、物资采购部、质量安全部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强夯地基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分项工程名称:强夯地基作业内容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清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粉化石灰、石灰过筛及使用水泥的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口罩、眼镜、手套等。 7.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8.使用夯打操作工艺时,严禁夯击电缆线。 9.为减少吊锤机械吊臂在夯锤下落时的晃动及反弹,应专门设置吊臂撑杆系统。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线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吊锤机械停稳并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起吊夯锤时速度应均匀,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外胎加以保护。 11.夯锤起吊后,吊臂和夯锤下15m内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击点30m以外。 12.干燥天气作业,可在夯击点附近洒水降尘。吊锤机械驾驶室前面宜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设置防护罩。驾驶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预防落锤弹起砂石,击碎驾驶室玻璃伤害驾驶员眼睛。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强夯检测技术要求

地基强夯处理检测技术要求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检测依据 (3) 3.相关资料 (3) 4.检测技术要求 (3) 5.交付物要求 (5) 6.时间进度 (6) 7.附件 (6)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化工物料储运项目的地基强夯施工的检测。 2.检测依据 《强夯施工文件》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 3.相关资料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初步勘察);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行政综合区职工公寓、生活服务楼及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给水及高压消防水泵站、组焊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办公楼及厂区试夯检测报告》(第1版);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场地平整图》;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强夯施工试验总结报告》; 本厂区总平面布置图(D版) 4.检测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

4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是一种快速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是指用起重机将重锤提到一定高度,利用自动脱钩法使重锤自由下落,冲击能夯实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的方法。 1969年,法国的路易斯梅那德(Louis Menard)技术公司首次提出强夯法(Dynamic consolidation method)。强夯法开始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地基,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推广到细粒土地基。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引进强夯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路桥、水利、建筑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最经济、最常用的深层地基处理办法之一。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粘性土、淤泥、淤质泥土等饱和性较高的地基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1991年深圳建筑科学中心首创强夯碎石挤淤 法,打开了我国利用强夯法处理饱和性粘 土地基的新篇章。 4.1加固机理 强夯法在工程实践中受到广泛应用, 但目前仍然没有一套完善的指导理论和设 计方法,对于不同的土基有不同的加固机 理。综合归纳,强夯法主要有三个加固机 理方式: 1)动力密实(Dynamic Compaction) 对于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 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利用冲击型动力荷载,减小土体的孔隙体积,从而使土体密实。工程实践表明,经夯击一遍后,夯坑深度可达0.6~1.0m,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2~3倍。 2)动力固结(Dynamic Consolidation) 为解释饱和黏性土的强夯效应,Louis Menard提出了动力固结模型。

地基土的强度的变化规律与孔隙水压力的状态有关。进行夯击时,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冲击变形而强度减小,在液化阶段,强度降低为零;孔隙水排出时孔隙水压力减小,此时为土的强度增长阶段;孔隙水压力涨幅为零,此时为土的触变恢复阶段。 3)动力置换(Dynamic Replacement) 对于软黏土,往强夯形成的夯坑中填充碎石、砂等粗颗粒材料,强行夯击,填料挤入软土中并排开土体,形成砂、碎石桩与软土的复合地基,这种方法称为强夯置换法。动力置换分为桩式置换和整体置换,桩式置换的机理类似于振冲法形式的碎石桩,利用碎石的内摩擦角和桩间土的侧限维持桩体平衡,并与软土形成复合地基;整体置换的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 4.2 设计计算 4.2.1 强夯法设计 强夯法施工参数一般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强夯机具、夯锤质量与落距、单点总夯击能(或夯击次数)与夯入度、夯击点间距、夯击遍数与间歇时间、加固范围。 1)有效加固深度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土的性质、土层深度、地下水位及强夯的其他设计参数均对实测深度有影响,因此应根据现场试夯结果或当地经验来确定。在无经验或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预估: D=α√Qh 式中:Q——夯锤重量(kN); h——落距(m); α——修正系数,可按表4-2选用。 单击夯击能指E= Q×h。 表4-2 有效加固深度影响系数α 2)夯锤与落距的选择 国内一般夯锤的重量为10~40t。夯锤的平面分为圆形和方形,锤底的静压力值可取25~40kPa。强夯细粒土时可能造成深坑,有关文献提出,夯坑深度不宜

强夯置换软基处理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编制原则 (1) 3 工程概况 (1) 3.1工程概述 (1) 3.2主要工程量 (2) 4 施工组织 (2) 5 施工平面布置 (2) 5.1施工道路及临建布置 (2) 5.2施工水、电布置 (3) 5.3材料堆放布置 (3) 5.4施工布置 (3) 6 工期计划及措施 (4) 6.1组织措施 (4) 6.2技术措施 (5) 6.3质量措施 (5) 6.4安全措施 (5) 6.5经济措施 (6) 7 资源配置计划 (6) 8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7) 8.1施工工艺 (7) 8.2施工方法 (7) 8.3强夯置换施工 (10) 8.4质量检验 (12) 8.5碎石垫层施工 (12) 9 特殊时期施工措施 (13) 9.1雨季施工 (13) 9.2夜间施工 (13)

10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控制措施 (14) 10.1质量保证措施 (14) 10.2安全保证措施 (15) 10.3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5)

强夯置换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依据设计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设计相关文件; (2)金山湾基础设施建设地质勘探资料; (3)《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清河路施工图设计—道路工程》; (4)《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江河路施工图设计—道路工程》;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等相关施工规范; (6) 依据现场勘查及测量数据,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成功经验。 2编制原则 (1)充分领会设计精神,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文件进行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制,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正确指导施工; (2)强夯置换施工方案编制科学、合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不可预见的施工干扰,确保强夯置换施工有序进行,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3)根据试夯结果,调整或完善设计与施工参数,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在提高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施工工期; (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采用平行流水作业作业,尽量做到均衡施工,保证施工工期。 (5)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防护、环保及文明施工相关工作。 3工程概况 3.1工程概述 江河路北起银河路,南至龙翔大街,道路全长1.058km,设计为城市道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6.1 一般规定 6.1.1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6.1.2 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1.3 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6.2 设计 (Ⅰ)强夯法 6.2.1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6.2.1预估。 6.2.2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kN?m时为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m时为200mm; 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6.2.3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

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6.2.4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6.2.5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2.6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6.2.7 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6.2.8 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确定。 6.2.9 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谷风文书)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1、目的 明确强夯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强夯施工作业。 2、质量标准 1、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承德段TJ8标招标招标文件; 2、施工执行的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 076-95 3、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承德段标准化实施细则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承德段TJ8合同段高填路基、U、V型沟等特殊路基需强夯补压的路段。 4、强夯首件工程概况 经项目部研究决定强夯施工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在K199+000段U、V型沟填筑区段,目前已具备施工工作面,首件工程施工面积为500m2,U、V型沟填筑施工为路基五队负责,填筑材料为碎石,填高25m,强夯施工为强夯施工一队进行施工。 5、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U、V型沟填筑至强夯作业面后测量队,对其平面位置进行量测,确定强夯面积,及夯前高程。 强夯机具进行调试,出场合格证显示夯锤重量为19.56吨,(195.6KN),按点夯夯击能不小于2000KN*m和满夯夯击能不小于1000KN*m的标准,换算落距

分别为10.3m与5.2m;夯击前预先在夯机上做好标记。 5.2机具准备 5.2.1强夯机、推土机; 5.2.2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5.3施工准备 5.3.1对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对高差小于500mm的地段应进行整平。 5.3.2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 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及夯点(夯点间间距4m呈梅花状布置)。 5.4试夯 强夯施工前,在施工现场场地上选取一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选择试夯的路段为500㎡。根据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夯击次数,并满足下列条件:①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 ②夯坑周围不应产生过大的隆起;③不能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夯击 完毕后采用推土机进行整平,按规定要求进行最后一遍满夯,夯后测量场地高程。 5.4.1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梅花状布置,间距4m。 5.4.2通过试夯确定单点击能、夯击遍数及次数,并做好详细记录,。 5.4.3试夯人员安排 为了加强对实验路段施工指导,本项目成立实验路段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魏玉山 副组长:苏庭涛 试验负责人:蒋俊 测量负责人:王朋 质检负责人:曾祥旭 机务负责人:张海峰 路基负责人:陈松 安全负责人:牛勇硕 机械工:3人修理工:2 人普工:10 人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改)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二00四年十二月

目录前言 1 特点 2 适用范围 3 工艺原理 4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 材料 6 施工机具 7 劳动力组织 8 安全措施 9 质量控制要求 10 效益分析 11 工程实例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 前言 强夯置换法是在强夯法处理地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它是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砂、建筑废料及其它高强度、透水性好的粗颗粒材料,利用强夯法的高能量冲击和挤压,将这些粗颗粒料挤压入土中,形成整体层式置换或柱状墩式置换的地基,这种强夯法与置换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即是强夯置换法。强夯置换法是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新发展,此方法的产生扩展了强夯技术的应用领域。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关键技术经过2004年12月山西省建设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1特点 1.1 强夯置换法适用范围广,可处理的地基土类型广泛。 1.2 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强夯置换法集垫层作用、混合土作用、透水桩排水作用、挤密作用、振密作用等诸多作用于一身,最后可形成单桩承载地基或桩土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和场地均匀性大大提高。 1.3 桩体材料可选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和建筑废料等坚硬粗颗粒材料,形成的特大直径排水桩井,有利于桩间、桩下地基土的排水和加密。 1.4 强夯置换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比普通强夯小,且施工文明。

2 适用范围 强夯置换法除了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外,还适用于处理高饱和度的粉土和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目前已用于各类堆场、公路、机场、房屋建筑、港口建(构)筑物,效果良好。 3 工艺原理 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作用机理类似于强夯法,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对它的作用机理的认识正逐步明朗。它是用几吨或几十吨的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这种强大的夯击能在地基中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其中体积波起主导作用,包括纵波和横波)和动应力。从夯击点发出的纵波和横波向地基纵深方向传播,使地基土经历孔隙压缩、局部液化、可变渗透(动力排水)和时效触变恢复等几个阶段,使原地基土压缩,形成夯孔。再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砂、建筑废料及其它高强度、透水性好的粗颗粒材料,利用强夯法的高能量冲击和振动,将这些粗颗粒料夯入夯坑内,形成整体层式置换或柱状桩(墩)式置换的复合地基。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强夯置换的加固原理相当于强夯(加密)、碎石墩、特大直径排水井三者之和,对地基土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4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工艺流程

(完整版)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兰州北环东线 BHD-4标施工单位: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路基工程交底卡编号 起点路基段 路基强夯 施工内容 技术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东段工程第Ⅳ合同段,施工范围为 K27+165.205-K28+400,全长 1.235Km。 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 60km/h,双向 6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29m,设计荷 载为城 A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g。 本合同段主要由 K27+165.205-K27+516.2(ZK27+165.205-ZK27+514.9)段路基土石 方工程、 K27+516.2-K27+759.2( ZK27+514.9-ZK27+759.9)段枣树沟大桥、 K27+760-K28+163( ZK27+761-ZK28+139)段白石头隧道、 K28+163-K28+400 (ZK28+139-ZK28+400)段路基土石方工程以及 4道钢筋砼箱形涵组成。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共有三个段落需进行强夯处理,面积共计39290m2。 其中 K27+210-K27+516.2段设计六个强夯作业面, K28+163-K28+400及 ZK28+238-ZK28+379.63段设两个强夯作业面。地基土属于Ⅳ级湿陷性黄土。 二、设计参数 强夯处理时,遵循以下设计要求: 1、强夯设计单位夯击能暂定为 2500KN· m; 2、对路堤基底及两侧坡脚外不小于 3m(无边沟时)或边沟外 1m范围进行强夯; 3、强夯处理的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 5m,强夯夯击遍数为 3遍,前两遍点夯间距为 2D(D为夯锤直径,本工程采用夯锤直径为 200cm),交错正方形布置,锤印搭接为 1/4D; 4、前两遍每遍 8-10击(暂定),单点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 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50mm; 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③不应出现夯坑过深而提锤困难的现象; 5、第 3遍为满夯,满夯夯击能为 600KN· m,每遍 2击。 6、强夯最佳含水量须根据试验报告取值。

强夯地基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一、质量控制要求 1、开夯前检查夯锤落距,确保单点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进行单点夯击试验施工,确定并验证强夯施工参数。 3、详细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及每击夯沉量。 4、强夯施工中在每遍夯击前,对夯击点放线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夯点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用填料将坑底整平。 5、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夯坑周围隆起量等。(6)进行高真空降排水方案的实施时,要确保降排水符合技术要求,抽水排至远离影响区的排水沟内。 二、强夯参数确定 1、有效加固深度 单位夯击能采用2000N·M,拟采用夯锤重19T,落距13.2米,有效加固深度为5.0~6.0m。(有效加固深度从起夯面算起) 2、夯击能:单位夯击能采用2000·M 3、夯击次数:单点夯击数2次,主夯、副夯。 4、夯点间距确定:夯击采用正方形布置,夯击间距为4×4米 5、主副夯后,单点夯击能采用1000KN·M满夯,夯点彼此搭接锤底面积的1/4。 6、强夯处理范围:横向为路基两侧坡脚这内,同时每边超出设计宽度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暂定为0.5m。 三、强夯施工流程 清理、平整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四、强夯施工工艺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以,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能2000N·M,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主夯夯点的夯击;

地基处理及施工工艺

地基处理及施工工艺 引言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咼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一、置换法 (1)换填法 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3)夯(挤)置换法 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

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 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咼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 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 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 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 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 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施工要点: 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

强夯强夯置换处理施工方案

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 道路工程 强夯、强夯置换施工方案(金城路、环湾东路)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水电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总承包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3、工程概况 (2) 4、施工组织 (5) 5、施工平面布置 (6) 6、工期计划及措施 (7) 7、资源配置计划 (9) 8、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2) 9、质量、安全、环境控制措施 (26)

强夯、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环湾东路) 1、编制依据 1.1、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金海路施工图纸; 1.2、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1.3、自然条件调查及施工资源调查资料; 1.4、《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 50783-2012); 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 1.9、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2.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2.2、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施工机械。 2.3、符合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要求。 2.4、处理好当地村道的交通维护与转换。

3、工程概况 金山湾生态城位于烟台市金山港区金山湾及周边地块,西至卧龙山,北至黄海之滨,南至昆崙山南路,东至大金山。规划总用地17.88平方公里。本方案涉及的道路软基处理强夯、强夯置换施工包括:金城路、环湾东路。 根据施工图设计,软基处理采用强夯及强夯置换进行处理,其中: 环湾东路强夯置换处理范围为K0+260~710段,处理路线长度450m;强夯处理范围为K0+710~K2+000,抛石挤淤+强夯 处理范围为K2+000~K2+346,处理路线长度1636m。 金城路抛石挤淤+强夯处理范围为K1+680~K1+974.6处理路线长度295m 强夯点正方形布设,锤直径1.5m,夯点间距3m,单击夯击能2000KN.m,抛石挤淤+强夯单击夯击能3000KN.m;强夯置换 正方形布设,桩直径1.5m,间距3m。施工垫层为块石,待施工 完毕后,在砂垫层上铺一层50cm的碎石垫层,第一层先铺筑 30cm厚,然后铺一层土工格栅,再在其上铺一层20cm碎石垫层。

(完整版)地基处理-第四章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第四章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4.1概述 强夯是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一般10~40t 的重锤和10~40m的落距,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所出现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可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同时,夯击能还可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强夯置换法是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粗颗粒材料,用夯锤夯击形成连续的强夯置换墩。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工期短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 当前,应用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工程范围极为广泛,有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油罐、储仓、公路和铁路路基、飞机场跑道及码头等。总之,强夯法在某种程度上比机械的、化学的和其它力学的加固方法更为广泛和有效。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同时应在设计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工程实践表明,强夯法具有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使用经济等优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工程界所重视。对各类土强夯处理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对饱和软土的加固效果,必须给予排水的出路。为此,强夯法加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是一个在软粘土地基上进行综合处理的加固途径。 4.2加固机理 强夯法是利用强大的夯击能给地基一冲击力,并在地基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力作用下,夯锤对上部土体进行冲切,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并对周围土进行动力挤压目前,强夯法加固地基有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和动力置换,它取决于地基土的类别和强夯施工工艺。 (1)动力密实 采用强夯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即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空气)被挤出的过程,其夯实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实际工程表明,在冲击动能作用下,地面会立即产生沉降,一般夯击一遍后,其夯坑深度可达0.6~1.0m,夯坑底部形成一层超压密硬壳层,承载力可比夯前提高2~3倍。非饱和土在中等夯击能量1000~2000kN·m的作用下,主要是产生冲切变形,在加固深度范围内气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1、目的 明确强夯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强夯施工作业。 2、质量标准 1、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承德段TJ8标招标招标文件; 2、施工执行的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 076-95 3、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承德段标准化实施细则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承德段TJ8合同段高填路基、U、V型沟等特殊路基需强夯补压的路段。 4、强夯首件工程概况 经项目部研究决定强夯施工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在K199+000段U、V型沟填筑区段,目前已具备施工工作面,首件工程施工面积为500m2,U、V型沟填筑施工为路基五队负责,填筑材料为碎石,填高25m,强夯施工为强夯施工一队进行施工。 5、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U、V型沟填筑至强夯作业面后测量队,对其平面位置进行量测,确定强夯面积,及夯前高程。 强夯机具进行调试,出场合格证显示夯锤重量为吨,(),按点夯夯击能不小于2000KN*m和满夯夯击能不小于1000KN*m的标准,换算落距分别为与;夯击前预先在夯机上做好标记。

机具准备 强夯机、推土机; 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施工准备 对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对高差小于500mm的地段应进行整平。 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及夯点(夯点间间距4m呈梅花状布置)。试夯 强夯施工前,在施工现场场地上选取一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选择试夯的路段为500㎡。根据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夯击次数,并满足下列条件:①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②夯坑周围不应产生过大的隆起;③不能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夯击完毕后采用推土机进行整平,按规定要求进行最后一遍满夯,夯后测量场地高程。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梅花状布置,间距4m。 通过试夯确定单点击能、夯击遍数及次数,并做好详细记录,。 试夯人员安排 为了加强对实验路段施工指导,本项目成立实验路段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魏玉山 副组长:苏庭涛 试验负责人:蒋俊 测量负责人:王朋 质检负责人:曾祥旭 机务负责人:张海峰 路基负责人:陈松 安全负责人:牛勇硕 机械工:3人修理工:2 人普工:10 人 路基、强夯施工队负责人、技术人员及安全人员。

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新版)

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新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06

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新版)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清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粉化石灰、石灰过筛及使用水泥的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口罩、眼镜、手套等。

7.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8.使用夯打操作工艺时,严禁夯击电缆线。 9.为减少吊锤机械吊臂在夯锤下落时的晃动及反弹,应专门设置吊臂撑杆系统。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吊锤机械停稳并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起吊夯锤时速度应均匀,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外胎加以保护。 11.夯锤起吊后,吊臂和夯锤下15m内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击点30m以外。 12.干燥天气作业,可在夯击点附近洒水降尘。吊锤机械驾驶室前面宜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设置防护罩。驾驶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预防落锤弹起砂石,击碎驾驶室玻璃伤害驾驶员眼睛。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5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5.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给出了强夯加固地基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 15.2 编制依据的标准、规范 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104-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YSJ209-92/YBJ25-92 强夯地基技术规程 DL5024-93 火力发电厂地基础处理技术规定(试行)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JGJ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5.3 术语和符号 1 地基处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2 强夯法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3 强夯置换法 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4 符号 f k——承载力标准值; Es——压缩模量; Eo——变形模量;

H——有效加固深度; T——夯锤重量; h——夯锤落距; a——锤底面积; p——锤底压强; α——有效加固深度折减系数。 15.4 施工准备 15.4.1 技术准备 1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为正确领会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设计内容,应在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并组织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发现疑问及时和设计取得联系。 2 编制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工程的施工进行总体策划,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及施工要点,使项目施工始终处于质量受控状态,做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合理调度计划,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工程特点及进度要求,制定针对性强,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质量通病的预防性的措施。 3 测量准备 根据业主或工程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的基准点及技术资料,以及国家测绘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测设工程项目施工测量控制网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测量控制网应能够满足在施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要求。 4 强夯试验 ①强夯处理地基大面积施工前,宜先进行强夯试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强夯机具、夯锤(重量及锤底静压力)及夯锤落距、单点总夯击能(或夯击数)、夯点间距及每遍夯击间歇时间、夯击遍数、有效加固深度、夯后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f k值、压缩模量Es值或变形模量Eo值等参数,同时提供参考的工程经济指标。 ②试夯区应选择在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并应考虑上部建筑荷载与建筑特征,不同工程地质情况应不少于一处,一般试夯区面积不应小于20m×20m。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河北省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项目 施工技术交底 合同号LJ-*合同工程名称路基工程编号JSJD-003 施工单位交底日期 2014年1月7日 监理单位分项工程名称路基强夯施工 一、施工准备 1、开工前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图纸、学习相关规范,理解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交底。 2、测量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出路基边坡线、并在路基强夯范围内按照图纸要求布置夯点。白灰标出夯点位置,并编号。 二、施工工艺 1、工艺原理 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具体的说,它是利用起重设备将重锤(一般8—40 T),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一般10—40m),给土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能量。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经时效压实,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 2、施工流程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2-1:

3、夯击参数的初步确定 3.1、施工机械配置 本项目强夯施工采用抚挖QUY-55t 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锤重为15t ,夯锤 起重机就位,夯锤 置于夯点位置 标出夯点位置,并 测量场地高程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施工机具准备 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自 动脱钩自由下落,测量锤顶高 程。 重复上一步骤,按设计规定的控制标 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遍夯 击 规定的间隔时间后 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 量场地高程 下一遍夯击 满夯

底面采用圆形,直径2.25m,(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3-6㎡),夯锤中对称设置4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 3.2、夯点布置 主副夯击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成梅花形布置,横向间距4米,纵向间距7米,采用逐点夯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点夯夯击一遍,单点夯击数为6-8击,夯击能量不小于2500KN.m;满夯夯击一遍,单点击数为2击,夯击能量不小于1200KN.m,满夯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 3.3夯击能 夯击能量是决定加固深度的参数,设计中考虑单点夯击能与最佳夯击能。 最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是地基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时的夯击能,它是单点夯击能的总和。对于砂土地基可由观测的孔隙水压力增量随夯击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来决定,当孔隙水压力增量趋于稳定时,所达到的能力即为最佳夯击能。 按照图纸要求,填前基础处理主、副夯击能不小于2500 KN﹒m,施工时,主、副夯击能我部将取2500 KN﹒m;满夯夯击能不小于1200 KN﹒m,施工时,我部将取1200 KN﹒m。 3.4、落距 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落距,即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 首件施工落距如下表: 锤重(kg)夯击能(kn﹒m)落距(m) 主、副夯满夯主、副夯满夯 150002500150017.28.2 3.5、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次数 路基填筑高度大于10m,压实时采取强夯补强处理,自下路床顶向下4m强夯一次,最下面一层强夯至原地面距离不小于5m,每层强夯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夯击遍数为3遍、第一次为主夯,单点夯击不少于6-8次,第二次为副夯,单点夯击为6-8次,第三次为满夯,单点夯击次2次。具体单点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3.5.l、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 3.5.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5.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3.6、间隔时间确定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问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