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教育宣传制度
学校扫黄打非制度建设

一、引言扫黄打非工作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制度,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校扫黄打非制度建设的目标1. 保障校园文化安全,防止有害出版物、信息等进入校园,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增强学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其履行扫黄打非职责的能力。
4. 建立健全扫黄打非长效机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学校扫黄打非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1. 组织领导体系学校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扫黄打非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宣传教育制度学校定期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
通过课堂教育、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知识。
3. 监督检查制度学校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校园内的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等进行检查,发现违禁物品及时予以清理。
同时,加强对网络、校园广播等传播渠道的监管。
4. 处理措施制度学校对违反扫黄打非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报告公安机关,配合查处。
5. 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教职工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6. 沟通协作制度学校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校园文化安全。
四、学校扫黄打非制度建设的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投入,为扫黄打非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扫黄打非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结语学校扫黄打非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一、宣传教育制度。
广泛运用板报、专栏、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扫黄打非”的政策、法规、信息动态;定期公布查禁书刊和优秀书刊目录,引导广大群众不买、不看政治性、封建迷信、“法轮功”等邪教以及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引导教育未成年人远离淫秽色情、宣扬凶杀、暴力等不健康读物。
二、巡查值班制度。
建立一支以保安、民兵、党团员等骨干的巡查队伍,加强值班巡查,禁止游商、地摊等进入本辖区兜售非法出版物,禁止未成年人购买传阅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出版物,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禁止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在本辖区发生。
三、联防协作制度。
主动与“扫黄打非”、公安、工商、文体等部门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和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举报奖励制度。
广泛宣传“扫黄打非”举报奖励规定内容,对外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协助落实对举报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奖励。
五、责任追究制度。
主要领导(书记、主任)对辖区内“扫黄打非”负总责,分管领导(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
本辖区内“扫黄打非”按照责任制要求,纳入综合治理年度考评内容。
“扫黄打非”工作职责一、联系点工作职责1、将“扫黄打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终有总结。
2、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
3、制订相关制度,确保工作有序、务实、高效。
4、对相关文件、工作安排、活动成果等及时整理、分类、归档。
5、积极报送工作信息、做到及时、准确。
6、主动向乡镇(街道)“扫黄打非”办公室汇报工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7、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扫黄打非”任务。
二、联系点负责人工作职责1、按照上级要求,综合当地实际,认真布置、指导、督查“扫黄打非”工作。
2、认真组织学习,开展讨论交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3、起草制订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序、科学、规范。
4、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5、落实工作经费,提供工作保障。
6、指定专人编写、上报信息,并给予工作指导。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三篇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三篇1.及时发现、上报和抵制危害国家安全、宣扬邪教迷信、破坏民族团结、低俗色情演出等有害思想和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渗透。
2.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或违禁图书、报刊、光盘以及印刷品、宣传品的销售传播。
3.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或违禁出版物的编辑、制作、印刷、仓储窝点。
4.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电视台、非法电台和非法销售、擅自安装使用卫星电视设施行为。
5.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以及新闻敲诈等活动。
6.及时发现涉及本地区、本单位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信息和舆情,积极举报"黑网吧",积极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
7.对辖区内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8.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工作,包括"扫黄打非"知识、未成年人保护常识、专项行动进展、大案要案及打击查处成效等。
9.发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鼓励群众举报,参与"扫黄打非"群防群治。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二一、领导小组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根据工作需要,经组长同意后,可临时召开。
主要讨论本镇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的政策、工作目标、措施以及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并由镇"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记录。
二、会议议题由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各方情况,按程序呈报主要领导审定后决定。
三、领导小组例会由镇主要领导召集主持,也可以由主要领导委托其他副职召集主持,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可邀请非成员单位人员列席会议。
四、召开领导小组例会研究决定问题,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领导小组成员到会,方可举行。
因故不能到会的,需向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说明情况,会后由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其通报会议内容和有关事项五、领导小组例会研究确定的有关事项,按照部门职能,由各成员负贵具体落实,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学校扫黄打非的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扫黄打非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特制定以下扫黄打非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全面清除校园内的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2.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工作内容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
2. 清理校园出版物。
对校园内的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等进行全面检查,清除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3. 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防止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有害信息。
4. 严格学生管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接触不良信息。
5. 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抵制不良信息。
五、工作要求1. 严格执行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3. 对违反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4. 定期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扫黄打非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为了维护乡村社会的良好风气,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打击和预防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制度目标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目标是保护乡村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打击和预防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制度内容1.组织机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由乡村综合管理委员会牵头负责,设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2.宣传教育: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抵制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的能力。
3.监督检查: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乡村地区进行扫黄打非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举报奖励:鼓励居民积极参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举报人赋予一定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5.执法力量:加强乡村地区的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6.宣传媒体:充分利用乡村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加大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预度。
三、实施情况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乡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得到了提高,对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的抵制能力明显增强。
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使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检查,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举报奖励制度的实施,激励了乡村居民积极参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有效提高了举报率,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珍贵线索。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执法力量得到了加强,执法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校开展扫黄打非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我校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扫黄打非”工作。
同时,各班级也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明确班级负责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1. 举办“扫黄打非”主题班会:各班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向学生普及“扫黄打非”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 制作宣传海报、展板:在学校显眼位置悬挂“扫黄打非”宣传海报和展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 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部门专家来校开展“扫黄打非”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1. 严格审查校园网站、论坛等网络平台,确保内容健康、文明。
2. 定期检查校园内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杜绝非法下载、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
3. 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的监管,严禁未成年人进入。
四、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1. 对校园内的小卖部、食堂等进行全面检查,严禁销售、传播淫秽色情等非法出版物。
2. 对校园周边的非法出版物摊点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
3. 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1.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意识。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扫黄打非”深入人心,形成全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追究。
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4.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风气、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击非法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等目的,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目标是清除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非法出版物,净化社会风气,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其工作原则包括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全面覆盖、严格执法、公正公平、宣传教育等。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1.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
2. 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工作落实、案件调查和处理、宣传教育等。
3. 监督检查部门:负责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实施。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2. 监测排查: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排查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
3. 处理案件:对发现的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进行查处和销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 建立举报渠道: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群众积极参预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
5. 加强协作:与公安、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
四、工作成效评估1. 定期评估:每年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绩效考核: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
五、工作保障1. 经费保障:确保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2. 人员培训: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工作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泛博群众对该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预的良好氛围。
学校“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工作措施
定期开展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学校内存在的黄色和非法出版物,定期 组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
通过课堂教育、主题活动、宣传海报等多种 形式,普及“扫黄打非”知识,提高师生对 正版书籍的认识和尊重。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
加强校园管理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出版物市场动 态和校园内的不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 理。
时解决。
责任追究
直接责任人追究
对于违反“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人员,应追究 其直接责任。
领导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制度的领导,也应追究其领导责任,确 保责任落实到人。
问责处理
对于情节严重的人员,应进行问责处理,以维护 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05
工作保障与支持
工作保障
人员保障
学校应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的 顺利开展。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 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 任人,确保工作有序推 进。
设立监督检查小组,定 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 检查、督促和指导,确 保工作落实到位。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 生和教师对“扫黄打非 ”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 围。
建立工作档案,记录工 作进展情况、成效和经 验教训,为后续工作提 供参考。
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并清理非法出版物 和不良信息,为师生营造安全、和谐、健康 的校园环境。
04
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监督检查
定期检查
01
学校应定期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到位。
不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抽查
02
学校还应不定期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抽查,以防止问题的
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黄打非教育宣传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扫黄打非教育宣传制度
一、把“扫黄打非”宣传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真正做到宣传教育先行。
二、街道、社区两级“扫黄打非”工作机构负责辖区“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根据上级要求,每年制订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收集和编写有关宣传材料,落实宣传教育措施。
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增强辖区居民的“扫黄打非”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三、围绕群众关切的“扫黄打非”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向居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广场演出、普法讲堂、现场咨询、案例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并使之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
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培训,定期向上级汇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五、建立和规范“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工作台帐。
六、完成上级主管机关交办的其他宣传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