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活动记录表

合集下载

体育教研读书活动记录(3篇)

体育教研读书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我校体育教研组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体育教研读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与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宽教育教学视野。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成长。

3.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读书内容:本次活动选取了《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学校体育管理》等书籍,旨在帮助教师了解体育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

2. 读书形式:本次活动分为个人阅读、小组讨论、专题讲座、读书分享等环节。

3. 活动安排:(1)个人阅读:教师根据活动安排,自行选择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2)小组讨论: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对阅读内容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相关理论。

(4)读书分享:教师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活动过程1. 个人阅读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们根据活动安排,自行选择了阅读书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们对书中提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和专题讲座打下了基础。

2. 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针对阅读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书中提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3. 专题讲座在专题讲座环节,专家对阅读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

专家的讲座内容丰富、生动,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4. 读书分享在读书分享环节,教师们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进行了分享。

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以下是部分教师分享的内容:(1)教师A:通过阅读《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我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读书案例教研活动记录

读书案例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读书案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优秀教育案例,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的1. 通过阅读优秀教育案例,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

2. 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案例分享:每位教师选取一本优秀教育案例进行分享,介绍案例的背景、内容、教育意义等。

2. 小组讨论:教师们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总结提升:结合案例,教师们共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四、活动过程1. 案例分享活动开始,每位教师选取了一本优秀教育案例进行分享。

以下是部分案例分享内容:(1)案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享教师:张老师张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案例二:《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技巧》分享教师:李老师李老师介绍了她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沟通技巧,与家长、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案例三:《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分享教师:王老师王老师分享了她在教育特殊学生时,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2. 小组讨论在案例分享环节结束后,教师们根据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了小组讨论。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们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关于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技巧问题教师们认为,沟通技巧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要善于倾听、理解学生,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3)关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问题教师们认为,特殊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读书_教研活动记录(3篇)

读书_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组织了一次以“阅读促进教学,研讨共谋发展”为主题的读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加人员本次活动由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共计40人。

五、活动内容1. 阅读书籍分享活动开始,由五位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近期阅读的教育类书籍,包括《教育的艺术》、《教学勇气》、《教师心理素养》、《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班级管理艺术》等。

分享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书中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与在座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 教学案例分析随后,三位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案例。

案例涉及课堂管理、学生心理辅导、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

分享者详细介绍了案例的背景、处理过程和最终结果,并与在座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3. 教学研讨在案例分析环节结束后,全体教师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1)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研讨,大家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4. 专家讲座活动最后,我校邀请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为全体教师做了一场题为“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的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教师们对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六、活动总结1. 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分享了阅读心得和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数学工作室教师读书活动记录主要内容

数学工作室教师读书活动记录主要内容

数学工作室教师读书活动记录主要内容近期,我们数学工作室组织了一场教师读书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个人成长。

本次活动围绕数学教育领域的优秀著作展开,通过阅读和讨论,教师们相互分享经验、交流观点,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在这次教师读书活动中,我们选择了数学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数学思维导论》作为主要阅读内容。

这本书由吴军博士撰写,集结了他多年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深入剖析了数学思维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通过读这本书,教师们细致思考和学习了数学思维的核心理念,探索了更高层次的学科教学方法。

教师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书中的一个章节,并在读书活动结束后进行研讨分享。

通过小组的形式,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析,探讨了数学思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们积极应用书中的教学案例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除了小组的研讨分享,我们还邀请了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他们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扩展了教师们对于数学思维的理解,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教育资源。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对于数学教育和自身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通过本次教师读书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数学思维导论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师们发现,在教学中借鉴和应用不同数学思维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

在活动的总结中,我们积极收集了教师们的反馈意见,并制定了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数学教育方面的著作,扩大对于数学思维的研究,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们也计划举办更多的教师读书活动,推广教师间的交流与共享,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书籍或《给幼儿园教师的一把钥匙》文章名称作者刘明轩阅读时间2019年11月23日精彩摘录:一、怎样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策略)1、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一日常规2、对幼儿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督促。

要采取适合孩子的方式将枯燥的习惯养成变成符合孩子需要的、轻松有趣的活动。

如:吃完饭后由用布袋木偶做的“小老鼠偷油吃” 的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逐渐养成饭后擦嘴的习惯。

3、家园要协同一致地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

4、从成人自身做起,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树立榜样。

有意识地与幼儿一起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如:外出游戏、解大小便后对孩子说“来,我们一块洗手,把该死的细菌洗掉!” “准备吃饭,大家一起去洗手吧!”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

成人要有不影响别人的好习惯,才能要求孩子做到,如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拿放东西也轻轻。

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不应按成人的意志而随意改变。

如:要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到了就要让孩子午睡。

5、通过多种途径,使幼儿明白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好处。

学习有关良好卫生习惯的儿歌、故事。

如:将《白雪公主》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如果白雪公主参加宴会时,穿的衣服脏兮兮,手脸都不干净,王子就不会喜欢她了。

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

饭后用纸巾擦嘴,尽量保持桌面清洁,保持衣服的整洁等。

不随地乱丢纸屑,这些行为不仅自己舒服,而且还保持了环境卫生。

6、幼儿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中遇到困难时,成人要适当帮助而不是替代。

二、怎样让幼儿成为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教育策略)1、给予幼儿自己做事的机会,不包办代替,满足幼儿自己做事的愿望的愿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2、留心观察、研究幼儿当幼儿发生消极情况时,要了解原因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教育3、尊重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接纳幼儿做事的过程中的不完善4、帮助幼儿逐步掌握自理生活的方法。

音乐教研组读书活动记录

音乐教研组读书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音乐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音乐教研组于2021年9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优秀音乐教育著作,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我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音乐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2. 激发教师对音乐教育理论的兴趣,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深入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为我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4. 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确定读书书目本次活动共选取了以下四本音乐教育著作作为读书书目:(1)《音乐教育导论》(作者:刘沛)(2)《音乐教育心理学》(作者:杨立国)(3)《音乐教育法规》(作者:陈长林)(4)《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作者:陈玉珍)2. 制定读书计划为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音乐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交流讨论等方面。

(1)阅读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后(2)阅读内容:根据读书计划,每位教师选取一本著作进行阅读,每周至少完成一个章节的阅读。

(3)交流讨论:每周五下午,组织教师进行读书分享和交流讨论,每位教师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感悟。

3. 开展读书活动(1)个人阅读在活动期间,每位教师认真阅读所选取的著作,做好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

(2)读书分享会每周五下午,组织读书分享会。

首先,由一位教师分享自己阅读的著作,包括作者简介、主要内容、个人感悟等。

然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疑问、发表见解,进行深入交流。

(3)撰写读书心得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需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阅读优秀音乐教育著作,教师们对音乐教育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读书分享教研活动记录(3篇)

教师读书分享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读书分享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师读书分享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读书分享,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流程1. 领导致辞2. 读书分享环节3. 互动交流环节4. 总结发言5. 合影留念三、活动内容1. 领导致辞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指出教师读书是提升自身素养、丰富教育教学手段的必要途径。

他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读书分享活动,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读书分享环节(1)分享人:张老师分享主题:《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张老师从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分享了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她认为,心理学是教育教学的基石,了解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分享人:李老师分享主题:《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李老师围绕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主题,分享了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她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分享人:王老师分享主题:《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第三章——《教师心理素质与教育》王老师从教师心理素质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教师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她强调,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同时,她还分享了如何提升教师心理素质的方法,如调整心态、学会沟通、培养兴趣爱好等。

3. 互动交流环节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就读书分享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读书分享活动,对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读书分享教研活动记录(3篇)

读书分享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组织开展了读书分享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书香浸润心灵,智慧点亮教育”为主题,旨在通过分享教育类书籍的阅读心得,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的1. 激发教师对教育类书籍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视野。

2. 通过读书分享,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引导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读书分享环节本次活动邀请了五位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近期阅读的教育类书籍,包括《教育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等。

(1)教师A分享了《教育的艺术》一书,她认为这本书深入剖析了教育工作的本质,强调了教育者的情感投入和专业素养。

她表示,通过阅读此书,自己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教师B分享了《教师专业发展》一书,她认为这本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她分享了书中的几个关键点,如教师应具备反思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等,并以此为例,鼓励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

(3)教师C分享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一书,她认为这本书为我们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强调了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她表示,通过阅读此书,自己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4)教师D分享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她认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她分享了书中的几个实用技巧,如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5)教师E分享了《教育故事的力量》一书,她认为这本书通过讲述真实的教育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

她表示,通过阅读此书,自己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2. 互动交流环节在读书分享环节结束后,与会教师就所分享的书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大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就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质疑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毅力也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对考验能断然初之,又有利于持之以恒。为什么说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为,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坚强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内心有了极大的震撼,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知道了我应该做什么!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不是被母亲责骂,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凭着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并立志要从军。保尔?柯察金长大后,终于实现了他的志向——当一名军人。从军期间,受到了老一辈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长期实践,他凭着毅力,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锻炼成具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他把整个生命和所有精力毫无保留的地奉献给世界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努力使世界和平!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如果保尔?柯察金没有凭着毅力,他怎么可能炼成一个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呢?
20、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
21、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着生活和泥土气息。我从来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22、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16、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17、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18、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19、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教师读书活动记录
姓名
李林红
任教学科
语文
阅读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爱斯特洛夫斯基
阅读时间
2018.3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从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是一种积累。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毅力,它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而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会发觉,我们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着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时的喜悦呢?在我们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远是不可能的——从古自今,有哪一个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没有,他们都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我们不要以为当一名作家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这坚强的毅力才能够克服这困难和挫折。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
9、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10、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11、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12、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读了这本书,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是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拿这本书的主人公来说吧,他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什么让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沙场,奋勇杀敌,在沙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仍然大难不死,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着,有休假的机会仍然工作着,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1、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2、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
3、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4、损人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23、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24、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25、对时间的慷慨,就等于慢性自杀。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3、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
14、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的青春。
15、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5、所谓友谊,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7、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经历过被遗弃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8、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