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智齿拔除难度预测研究
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疗效分析

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疗效分析智齿是指第三大臼齿,通常位于口腔最后一排牙齿的最后位置。
下颌阻生智齿是指由于空间局限、牙齿排列紧密等原因,造成智齿无法顺利生长至口腔内,而在牙槽骨内生长和阻塞的一种现象。
下颌阻生智齿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和咀嚼,甚至引发牙齿疾病。
而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则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本文将对该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原理截冠留根法是指在行牙齿拔除手术时,将牙齿的冠部(即牙齿的可见部分)切除,将牙根保留在口腔内,最终通过自然排异或手术干预排异,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下颌阻生智齿来说,由于其位置较为隐蔽,因此医生在拔除时需要特别谨慎,以免损伤邻近牙齿或口腔神经组织。
二、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手术流程1. 术前检查:医生需要通过口腔X光片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下颌阻生智齿的具体位置和形态进行评估,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方案。
2. 局部麻醉: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受到疼痛。
3. 切开牙龈:医生在下颌阻生智齿所在位置处切开牙龈,露出智齿。
4. 截冠留根:医生利用手术工具将智齿的冠部切除,保留根部。
5. 整理伤口:在完成截冠留根后,医生会使用缝合线将切开的牙龈进行缝合,并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清理和处理。
6.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口腔护理、药物使用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三、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疗效分析1. 保留邻近牙齿:相比于传统拔牙手术,截冠留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邻近牙齿,减少对整个口腔结构的影响。
2. 减少术后疼痛:由于截冠留根法减少了对口腔软组织和牙槽骨的创伤,因此术后疼痛感较小,恢复期也较为顺利。
3. 减少并发症:截冠留根法可以减少拔牙手术的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4. 短期疗效明显: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疗效能在短期内明显体现,患者口腔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减轻。
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下颌阻生智齿应用涡轮钻法与凿骨劈冠法拔除的比较研究

0 7.1 02
讨
论 Biblioteka 摘要 目的 : 比较 研 究 下颌 阻 生智 齿 应
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是难度最大 、 并 发 症 最 多 的 拔 牙 术 J 。多 年 的 临 床 实 践 表
后疼痛程度 ( V A S ) 评分 8 . 6±1 . 4分 , 观 察组术后疼痛程度 ( V A S ) 评分 6 . 1±0 . 9
使患者承受 的痛苦 和创伤 明显 的增高 , 甚
至导致患 者产 生心里 的恐惧 。而高 速 涡 轮钻法利用涡轮牙钻祛 除骨 阻力 , 操作 简
便, 术中产生 的震动 感小 、 局 部 组 织 的创
分, 两组比较 差异 具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对 照 组 术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可直接拔除阻力较小 的牙或分牙根拔 除 , 搔刮创面 肉芽组织 , 冲洗创面后复位牙槽 窝, 伤 口严密缝合 后利 用纱 布压 迫止 血。
3 4 . 1 %, 观 察 组 术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论著 ・ 临 床 坛
C H t N E s E c 0 M M U N t T Y D 0 C T 0 R S
下颌阻 生智齿应用涡轮钻法 与凿 骨劈冠法拔除的 比较研究
张 震 宇
岁; 患牙部 位 : 左侧 2 8例 、 右侧 1 6例 ; 阻 生部 位 : 高位 1 2例 、 中位 1 5例 、 低位 1 7 例; 患者 采用 凿骨 劈 冠法 。观察 组 男 2 4 例, 女2 0例 , 年龄2 0~ 3 5岁 , 平均 2 6 . 8± 7 . 3岁 ; 患牙部位 : 左侧 2 6例 、 右侧 1 8例 ; 阻生部 位 : 高位 1 1 例、 中位 1 4例 、 低位 1 9 例; 患者采用高速涡轮钻法 。两组具有 可
高速涡轮钻去阻力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研究

高速涡轮钻去阻力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研究郭锦清【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高位倾斜阻生(单纯邻牙阻力)、低位水平阻生(单纯骨阻力)和低位倾斜阻生(牙阻力并发骨阻力)智齿的临床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作者时360颗下颌鱼生智齿随机采用啬骨劈冠术(常规组)或高速涡轮钻法(实验组)去除阻力两种拔除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记录拔牙时间,记录患者发生下颌关节痛、肿胀、疼痛、出血、张口受限的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拔牙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发生下颌关节痛、肿胀、疼痛、出血、张口受限的例数明显小于常规组.结论高速涡轮钻去阻力法能缩短拔牙时间,减少拔牙术后发生的下颌关节痛、肿胀、疼痛、出血和张口受限的发病率,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病人的痛苦.【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1(035)001【总页数】2页(P19-20)【关键词】下颌阻生智齿;涡轮钻【作者】郭锦清【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口腔科,5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1下颌智齿阻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阻生牙。
因其位置隐蔽,阻力因素多,解剖位置特殊,因此拔牙手术难度大,目前常规采用的翻瓣凿骨劈冠拔牙术,手术并发症多、创伤大[1-2],本文作者自2003年开始对360颗阻生下颌智齿随机采用凿骨劈冠术或涡轮钻法去阻力拔除两种方法进行探讨,对涡轮钻去阻力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推广应用提供进一步的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3-01-2009-01对360例本院口腔科门诊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80例,其中高位倾斜阻生(单纯邻牙阻力),低位水平阻生(单纯骨阻力),低位倾斜阻生(牙阻力并发骨阻力)各60例。
实验组采用涡轮钻去阻力拔除。
常规组全部采用传统翻瓣凿骨劈冠拔牙术拔除。
实验组和常规组全部采用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麻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颊神经,切开翻瓣暴露视野。
下颌阻生智齿368例临床分析

下颌阻生智齿368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方法和临床意义。
方法:对368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368例患牙拔除术治疗顺利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下颌阻生智齿的情况多样,故手术方法亦应因人而异;早期拔除阻生智齿有利于预防第二磨牙远中面的龋坏及降低冠周炎等口腔疾患的发生。
标签:阻生智齿;下颌;拔除术下颌第三磨牙(简称智齿)是阻生牙中最常见的。
临床常引起冠周炎[1]。
阻生智齿发病率很高,绝大多数患者因冠周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龋坏引起的疼痛而就诊, 单纯因智齿阻生而要求拔除者比较少。
由于牙根及周围组织因素共同作用,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状况具有多样性,因此,临床上拔除智齿时有一定难度。
1 就诊原因与阻生智齿拔除的关系368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病例中, 男性194例,女性174例。
年龄17~46岁。
冠周炎103例,占28.0%;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龋坏162例, 占44.0%;间隙感染13例, 占3.5%;其他90例, 占24.5%(包括正畸患者治疗需要及体检患者)。
2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分类根据牙在颌骨内的深度分类:本组高位阻生智齿20例,占5.4%;中位阻生智齿247例,占67.2%;低位阻生智齿95例,占25.8%,骨埋伏阻生智齿6例,只占1.6%。
按阻生智齿的长轴方向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分类:符合垂直阻生162例,占44%;近中阻生116例, 占31.5%;水平位60例,占16.3%;远中阻生19例,占5.2%;颊舌向阻生11例,占3.0%。
无倒置阻生。
3 阻生智齿的阻力分析和手术设计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状况具有多样性,将其拔除的关键是如何解除牙周围的各种阻力,每次手术前对各种阻力的来源和部位进行必要的分析,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可避免手术的盲目性,对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2]。
下颌阻生智齿的阻力来源于以下几个部位:①冠部阻力。
包括牙龈软组织的阻力和冠周围骨组织的阻力。
两种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对比研究

方法。
[ 键词] 关 高速 涡 轮 牙 钻 ; 颌 阻生 智 齿 ; 牙 术 下 拔 [ 中图 分 类 号] 7 3 R 8 [ 献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 0— 4 5 2 1 )卜 O — 2 文 A 文 1 8 6 ( O 1 0 0 0 5 O0 O
Cl cal om p ion of wo m e h dsf x r i g i i ni c ar s t o ore t t act mpac e man bl n t d di e widom oo h t t
下颌智齿的拔与留论文

浅析下颌智齿的拔与留【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92-02【摘要】下颌智齿的拔与留是目前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尽早拔除下颌智齿、慎重拔除下颌智齿、保留下颌智齿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说明决定下颌智齿的拔与留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到下颌智齿与第二磨牙的关系及与上颌磨牙的咬合关系,第二磨牙的健康状况也决定着下颌智齿的去留。
通过口腔检查和x光片检查来评估下颌智齿决定其拔与留。
【关键词】下颌智齿、保留、拔除1 概述下颌智齿的拔除是牙外科比较常见而且比较复杂的手术,通过临床症状和放射x线检查来预测拔除下颌智齿的难度是近年来众多学者比较感兴趣的课题之一[1]。
关于下颌智齿拔与留的问题,我们认为处理上应当做到有利于保存或恢复咀嚼功能,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远期痛苦。
本文将对于临床上常见的下颌智齿出现的几种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措施阐述如下。
2 尽早拔除下颌智齿当第一磨牙健康或仍可以修复恢复功能的情况下,应尽早拔除下颌智齿。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2]:①下颌智齿的颊侧移位或是阻生而没有足够空间让其完全长出者,应考虑尽早拔除,以免颊部黏膜炎及牙周炎反复发作而增加患者的面颊部感染机会。
②下颌智齿的颊侧位长出或是在颊向位和舌向位阻生,在这种情况下智齿无存在的意义,同时还存在潜在危害性,如第二磨牙远中邻面不容易被清洁干净而增加了其龋坏的可能性。
③下颌智齿近中倾斜性阻生,但尚未造成下颌第二磨牙损害或是诸如牙冠等的明显损害,也应该考虑拔除下颌智齿,防止进一步对第二磨牙造成损伤。
④下颌智齿阻生导致下颔关节功能紊乱,此时有部分长出的阻生齿,应及时拔除。
⑤下颌智齿与第二磨牙的接触关系不良,经常会导致食物填塞,即使刷牙亦不能完全清洁此部位,此时应考虑拔除。
⑥此外,许多不明原因导致下颌部疼痛,需要拔除下颌智齿。
3 慎重拔除下颌智齿当下颌智齿与第二磨牙均发生大面积龋坏,应该根据两个牙的x 线片显示的牙根情况来具体处理。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分析研究进展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分析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二、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 (4)1.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6)2. 阻生程度与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7)3. 影像学在预测拔除难度的中的应用价值 (8)三、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难点与对策 (9)1. 阻生牙的定位与暴露 (10)2. 避免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 (11)3. 手术入路的选择与优化 (12)四、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麻醉处理 (14)1.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15)2. 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效果评估 (16)3. 麻醉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 (17)五、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8)1. 出血与感染的风险与预防措施 (20)2. 口腔领面肿胀的防治 (21)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的临床实践应用 (22)1. 不同类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拔除难度评估标准 (24)2.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25)3. 医生临床决策与技能提升 (26)七、结论与展望 (27)1. 研究成果总结 (28)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0)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1)一、内容描述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也称第三磨牙或智齿)的拔除在临床上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类牙齿由于位置特殊,常常与邻牙、骨组织以及神经关系密切,导致拔除难度较大。
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难度进行准确预判,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以及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进展不仅提高了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预判准确性,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术方法和辅助工具。
由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个体差异较大,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不断完善拔除难度预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分析研究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拔除856例临床分析

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拔除85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方法:局部麻醉下采用高速涡轮手机裂钻磨除法、牙挺挺出法、综合法等方法拔除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856例,对该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大部分阻生齿拔除手术在15min内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前阻力分析、正确选择手术拔除方法可有效减少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阻生齿;拔牙术;危险因素;并发症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是口腔科门诊较常见的手术操作,特别是中位近中水平阻生牙多见。
由于阻生智齿牙根变异较大,手术视野小,操作难度高,所以拔除手术存在着一定风险,采用正确的拔除方式是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笔者将近5年来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3就诊的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病例648例,共856颗牙齿,其中男378 例;女270例。
阻生牙纳入标准:以X光检查为准,按Pell and Gregory 的方法分类:中位阻生(position B)指牙冠的顶点低于咬合平面,高于第二磨牙的牙颈线[1]。
1.2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无急性炎症,无拔牙禁忌症。
手术前结合X片和临床检查判断阻生牙的颊舌侧以及与近中邻牙的位置关系用以确定手术入路。
使用1%的碘伏进行口腔内常规消毒,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手术侧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碧蓝麻局部粘膜浸润麻醉。
562例采用单纯远中切口,86例采用远中切口加近中颊侧垂直切口,切开牙龈牙槽粘膜和粘骨膜,颊侧翻瓣,暴露骨面及阻生牙牙冠,如骨阻力较大,去除部分骨,使阻生牙牙冠至少暴露1/2 ,然后采用高速涡轮手机裂钻磨除法和牙挺挺出法进行拔牙操作。
完全去除邻牙阻力后拔除阻生牙,清理牙槽窝,复位牙槽骨,视切口情况进行缝合,一般只缝合远中切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6月19日收稿)
万方数据
下颌智齿拔除难度预测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楚德国, 彭歆, CHU De-guo, PENG Xin 楚德国,CHU De-guo(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39), 彭歆,PENG Xin(北京大 学口腔医学院)
1988年,Pederson等【31提出智齿拔除难度指数 的概念,根据智齿的Winter分类、Pell—Gregory殆升 支分类和PeU—Gregory平面分类将每例智齿在下颌 骨内的综合位置进行分类。但目前尚未见文献对于 下颌智齿综合阻生指数与拔除难度的关系进行研 究。
本研究对各综合阻生指数之间智齿手术时间进 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智齿拔除手术时间随着综合 阻生指数增加而增加(表2),部分综合阻生指数之 间,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表3),综合指数大的智 齿拔除难度显著大于综合指数小的智齿。同时,也 应看到指数4和5之间以及6和7之间,手术时间 无显著性差异,但综合阻生指数大者智齿拔除手术 时间仍大于指数较小者。
下颌智齿拔除术是牙槽外科比较复杂和常见的 手术之一。下颌智齿阻生程度通常从三个方面进行 评估,即智齿在下颌升支内阻生程度、在下颌骨内的 深度以及倾斜角度…。智齿拔除前,通过临床观察 和x线片对智齿阻生程度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预测 其拔除难度是临床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本研究目 的是探讨通过术前对智齿阻生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建立一个反映下颌智齿阻生程度的数字模型以预测 智齿拔除难度。
wsg measured by the extraction time.
ANOVA WOO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extraction time between every two index of composite impacfion of mandibular
通讯作者:楚德国,E-mail:chudeguo@163.eom,电话:010- 88223603
智齿168例;所有患者均无全身性疾病。 2.智齿阻生程度的临床分类【2】:下颌智齿通过
以下3种方式进行分类。(重)Pell·Gregory升支分类: 根据智齿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分为第1类、 第2类、第3类。②Pell-Gregory殆平面分类:根据 智齿在骨内的深度分为水平A、水平B、水平C。③ Winter分类:根据智齿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 分为垂直、近中倾斜、水平3类。智齿阻生指数¨o见 表1。
【关键词】智齿;综合阻生指数;手术时间 【中图号】 R782.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673X(2008)01-0024-02
Medicine融Wes招rn Predictive analysis of difficulty in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extraction
were删y越 removtl]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s.Methods A total of 356 ca8eB with mandibular tllird molar removal ‰degree of impacfion唧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Pell·Gregory classification(ramtlg and occusal)and the Winter
e=【l删on classification.Ri.Oi.Wi we聆used t0 represent the index of impaction respectively.Ci represents the index of composite
impaction of mahdibular third molm.Ci=Ri+0i+Wi.The difllculty of
third molam Resuits The extraction time became longer with the greater index of composite impaction.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most of tlle index of composite impactiom Conclusion The numeric model Ci=Ri+Oi+Wi
该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下颌智齿综 合阻生指数数字模型Ci=Ri+Qi+Wi,可以较好的 反映智齿拔除手术时间。临床上拔除下颌智齿前可 先对智齿综合阻生指数进行评估,从而预测其拔除 难度,在临床和教学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 文献
l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4.66-67. 2¥usarla SM.Dedson TB.How well do clinicians estimate third molar
北京口腔医学 BEIJING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08,16(1) 0次
参考文献(6条) 1.邱蔚六.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学 2004 2.Susarla SM.Dodson TB How well do clinicians estimate third molar extraction difficulty 2005(02) 3.Pederson GW Oral Surgery 1988 4.Berge TI.Gilhuus-Moe OT Per-and post-operative variables of mandibular third-molar surgery by four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one oral surgeon 1993(06) 5.Santamaria J.Arteagoitia I Radiologic variables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extraction of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1997(05) 6.Renton T.Smeeton N.McGurk M Factors predictive of difficulty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 surgery 2001(11)
劬rlit3tioll difficulty?J Oral Maxillofac Su瑁,2005,63(2)t191·199.
3 Pedorson GW.Oral Surgery.Philadelphia:PA¥aunder¥.1988.
4 Berge TI.Gilhuus—Mce OT.Per-and post-operative variables of
Stomatolo星y,&咖皤Hospital of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CHU De-guo.PENG xim Deparunant of Medicine,Beqing 10003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幽a mmmric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degree of di伍culty tmsoeiated with下颌Βιβλιοθήκη 齿拔除难度预测研究楚德国彭歆
【摘要】 目的建立反映下颌智齿阻生程度的数字模型,以预测下颌智齿拔除难度。方法收集356例下颌 智齿拔除病例的相关资料。根据Pell.Gregory升支分类、Pell·Gregory胎平面分类和Winter分类三种分类方式将智 齿阻生程度进行分类,分别以阻生指数硒、0i、’n表示。下颌智齿综合阻生指数以ci表示,Ci=Iti+oi+Wi。以手 术时间表示智齿拔除难度。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下颌智齿不同综合阻生指数(Ci)之间拔除难度的差异。结果下 颌智齿拔除手术时间随着综合阻生指数增大而增加,大部分综合阻生指数之间,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智齿综合阻生指数数字模型(Ci=m+0i+Wi)可以预测智齿拔除难度。
exh_c岫 significance in the
of impacted mondibular third
molars.Oral SII职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7.84
(5):469473.
6 Renton T。Smceton N.McCmrk札Factom predictive of di伍culty of
表2下颌智齿各综合阻生指数间手术 时间比较(时间单位:,-in)
表3下颌智齿各综合阻生指数间手术时间 方差分析
矗壁馨袭 s
4
s
6
,
s
9
注:‘显著性差异(P<O.05)
讨论
下颌智齿拔除是齿槽外科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 术之一,影响下颌智齿拔除手术时间的因素除了术者 因素外[4],智齿在下颌骨内的解剖位置是影响智齿拔 除难度的重要因素[5’6]。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由第一 作者独立完成,排除了术者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ssociated with removal of mandubular third toolar¥
before operation.
【Key words】Mandibular third molar;Index of composite impaction;Extraction time
4.统计分析:采用SPSSl0.0软件包将各综合阻 生指数之间手术时间进行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