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与信用形式共42页
合集下载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 债、usury、高利贷 § 高利贷的特点 § 对高利贷的态度 § 我国的民间借贷及对其看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债、usury、高利贷
§ 中国古代:债(中性词) §西方: usury,译为:高利贷(利息水平
高的借贷,贬义词居多,但也不全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高利贷的特点
1.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 广泛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
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对高利贷的态度
§ 革命政权向农民发放农贷
§ 伦敦城商人向国王威廉三世借款,成立了英格兰
银行。
——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3. 在现代经济中,对一个国家要求“既无内债,又 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 国债的规模允许有多大,这是一个需要专门讨论 的问题。
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库券、长期国库券
▪ 美国是大量用于国家债务的国家,2011年末其政 府债券总额为15.2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 值15.17万亿元的100%。
▪ P37 各国政府总债务站GDP的比例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定义 2. ——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
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2. 作用: § 促进消费,促进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经济
信用与信用形式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4
1 商品经济关系发展,有了剩余产品的 出现
2 货币职 能的发展
完整版ppt课件
5
pm
G___W……P
……W’___G’
A
完整版ppt课件
6
二、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以信用的授受主体划分: 1 商业信用 2 银行信用 3 国家信用 4 消费信用 5 股份信用
``````````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生产、流通、消 费等领域处处存在信用。
信用在生产领域的作用: 信用在流通领域的作用: 信用在消费领域的作用:
局限性:
完整版ppt课件
22
信用在生产领域的作用
1 促进资源的再分配,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因为 通过信用组织的货币资金是属于社会闲散资金,金融 部门再对这些闲散资金进行再分配,以满足市场的需 要。但通过信用方式组织的货币资金不同于财政资金 的分配,是有成本的,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这就决 定了其只向利润高的领域流动,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有利于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自发地调节 经济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比例。
刺激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 们生活水平。
丰富银行资产,提高银行竞争力水平。
完整版ppt课件
25
信用的局限性
有可能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使经济 出现虚假繁荣。
有可能导致垄断的出现,加剧部门之间 的不平衡竞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还会助长投机现象的出现。
完整版ppt课件
26
9
商业信用的分类
口头商业信用 记账商业信用 票据商业信用:现代经济下的典型商业信
用
完整版ppt课件
10
商业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保证生产的顺利进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4.商业票据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票据流通的局 限性,它只能在彼此有经常往来而且相互 了解的工商企业之间流通。此外,每张票 据的金额都是不同的,支付期限也不同,
用以支付很不方便。
银行信用
(一)含义: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 信用;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 的资本。
(3)商业信用与经济周期(产业资本运动) 的波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信用规模随着 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是直接信用
(四)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
一是商业信用既有利于解决资金融通的困难 ,也有利于解决商品买卖的矛盾,从而缩 短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
二是商业票据的可流通性,使持票人可及时 获得部分资金或抵偿部分债务。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 一、含义:
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 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 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或简言之,以极 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二、现代高利贷: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 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二)商业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产生与商品销售中的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 ;
◆ 由于延期支付所提供的信用是在商品买卖 过程中产生的,所以被成为商业信用。
(三)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商业信用是厂 商相互之间提供的信用,债权人和债务人 都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业资本。商业信用 提供的不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是处 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本。
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
的义务。
注意: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二次回流
④借贷资本最具有拜物教性质。 拜物教的发展: 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借贷资本的运动过程把货币拜物教发展到最高阶段。
四、信用的基本要素
1、信用主体。其信用行为的双方当事人。 2、信用客体。其信用行为的交易对象。 3、信用的内容。即信用双方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 4、时间间隔。即贷款与还款之间的时间间隔。 5、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是记载信用内容和和 关系的凭证。
(二)借贷资本 1、借贷资本的定义
借贷资本
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放给职 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 资本的现代形式。
借贷资本 产生及来源
1、借贷资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 程中的资本闲臵与资本需求。 2、借贷资本来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 形成的暂时闲臵的货币资本。 ①固定资本周转中的闲臵 ②流动资本周转中的暂时闲臵 ③剩余价值的暂时闲臵 ④社会各阶层货币收入的暂时闲臵
二、信用的产生
社 会 分 工
产 品 剩 余
私 有 制
贫 富 不 均
借 贷 行 为
信 用 产 生
三、信用的发展
高利贷信用 借贷资本
信用的古老形态
信用的现代形态
主要存在于 前资本主义社会
主要存在于 资本主义社会
(一)高利贷信用
定义
是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型态
特点
1、利息率高 2、非生产性 3、保守性
二、信用对消费的影响
1、调剂消费——调剂家庭余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2、推迟消费——可以推迟购买力,平衡消费品供求。 (供不应求时) 3、刺激消费——扩大社会消费能力,增加消费需求,平 衡商品供求。(供过于求时)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 一、含义:
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 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 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或简言之,以极 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二、现代高利贷: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 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信用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基 本特征的借贷活动。
其本质是:
1、信用是经济上的借贷行为,体现着债权债务 关系即信用关系。(借出叫授信,接受叫受信 ,债务人依诺还债叫守信)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价值单方面 转移)
3、信用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
思考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 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 系?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
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 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发展 ,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 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则 之一。
二、信用构成的要素
1、信用主体 指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
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个人及金融中 介机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2、信用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3.1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2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3.3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3.4 现代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一、信用的涵义
信用(credit)原意是相信、信任、声誉等。这些 意思与作为经济范畴的信用有联系,但不足以说明 信用这个经济范畴的本质特征。
信用与信用形式

• 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间接支持商业 信用中的买主。 • 银行承兑票据: • 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间接支持商业 信用中的卖主。
银行券 • 银行家的票据。
• “可兑现”。 • 银行券与纸币的相互转化。
国家信用 • 国家从国内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内债; 从国外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外债。 • 在国家信用中,中国的统治者对百 姓——特别是对农耕贷放,是持续几 千年的国家理财政策,极具特点。 • 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 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 国债的规模允许有多大,这是一个需 要专门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信用 • 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借贷行 为的集合。 •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 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 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信用是古老的经济范畴
•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薛地歉收,仍 “得息钱十万”
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经济
•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经济可以称之为“信 用经济”。理由是债权债务关系无所不在, 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着整个经济生活。 • 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它的债务负担之大如 同它的财富之多一样地出名。截至2007年, 美国债务总额为48.8万亿美元,相当于 GDP13.8万亿美元的3.536倍。
•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第89规定:贷谷利息高达本金的1/3,贷银则 达1/5。 • 第90条规定:债务人如无谷物和银子还债, 应以其他动产作抵。 • 第113条:债权人不得在不通知债务人的情况 下取走其谷物抵债; • 第116条:保护因抵债而扣押的人质不得受虐 待致死等。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基础和条件: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
金融学: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作为媒介的金融机构,除去自身的经营收入和 日常经营所需的支出外,还有另外一种债权与 债务的对比:作为媒介要聚集资金,从而形成 它们的债务;作为媒介要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诸 如贷款等方式投放出去,从而形成它们的债权。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 的发展。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侧面。
就经济过程中所有信用行为的整体来看,守信与失 信这两个侧面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的。
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因而建立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秩序,也就是人们呼吁的 “重建诚信”,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2)29
银行信用
(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2)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
资本。
银行家的票据——银行券
国家信用
(1)指政府,或统治当局的信用; (2)现代社会,国家从谷内筹款是内债,从
外筹款是外债。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方式: (1)国外商业性借贷 (2)国外直接投资
Thomas Smith (Signature)
(2)28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商业票据
Bill of Exchange
Drawn against shipment of Oil
No.234
London, 6 Oct. 200X For GBP. 100,000.00
At 120 days sight pay this sole Bill of Exchange to the order of ourselves the sum of one hundred thousand pounds only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 的发展。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侧面。
就经济过程中所有信用行为的整体来看,守信与失 信这两个侧面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的。
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因而建立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秩序,也就是人们呼吁的 “重建诚信”,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2)29
银行信用
(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2)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
资本。
银行家的票据——银行券
国家信用
(1)指政府,或统治当局的信用; (2)现代社会,国家从谷内筹款是内债,从
外筹款是外债。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方式: (1)国外商业性借贷 (2)国外直接投资
Thomas Smith (Signature)
(2)28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商业票据
Bill of Exchange
Drawn against shipment of Oil
No.234
London, 6 Oct. 200X For GBP. 100,000.00
At 120 days sight pay this sole Bill of Exchange to the order of ourselves the sum of one hundred thousand pounds only
第二节信用与信用形式

(四)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它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的范畴,是由于政府财政收入不敷支出,出现赤字时发生的。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
国家信用有四种形式:
1.发行国家公债。是长期负债,用于国家大型重点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
2.发行国库券。是短期负债,用于弥补国库短期收支差额。
间接信用的形式:
(1)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的典型形式,也是间接信用的主体。欧洲中世纪以后,随着货币经营的发展和信用中介业务的扩大,货币经营者逐渐发展为银行,成为间接信用的主体。
(2)消费信用。商业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赊销方式推销消费品,特别是用分期付款等形式推销耐用消费晶或房屋等,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另外,信用合作社的信用、信托信用也是间接信用。间接信用是一种货币信用,打破了直接信用的局限性。
2.商业信用要受个别企业资本金数量、提供对象和时间的限制,而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闲置货币资金,对各种对象提供不同额度、不同时间的信用。在现代信用制度中,作为直接信用的商业信用是基础,作为间接信用的银行信用是主体,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和贴现。信用集中于银行,是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但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而一花独秀。当完善的金融市场形成后,非银行融资形式会在一定范围内取代银行信用,在适当的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直接以商品形式由卖方提供给买方的信用。其基本形式是赊销和预付。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买方缺乏现实货币而不能及时支付,而卖方在资金比较充裕,又对买方信誉比较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允许买方延期交付,约定期限,到期付款。在商品买卖完成到实际支付这一期间,买卖双方发生了商业信用。直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的典型形态,赊销和预付是商业信用的基本形式。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