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说明答案

合集下载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说明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各题。

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重现人间马思嘉①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贺兰山苏峪口生态保护区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大量闪着神秘光泽的细白瓷碎片,以及部分从流沙中浮现的窑炉遗迹。

②a据调查,瓷窑遗址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13处窑炉。

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围绕1号和2号窑炉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揭开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出土大量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并在窑场周围发现开采瓷土、石英、煤、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

③专家介绍,两座残高逾两米的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的风道、火膛、窑室、烟囱等遗迹揭示了当时高超的窑炉建制。

b作坊遗迹还包括瓷土粉碎、贮存、拉坯、上釉、晾坯等痕迹,反映了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

④今年2月15日,c国家文物局将这一考古新发现作为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

2月22日,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窑址始建于西夏早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⑤d苏峪口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说,窑址废弃后就被山上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因此是全国瓷窑址作坊遗迹保存最好的窑场之一。

(选自《半月谈》2023年第8期,有改动)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苏峪口瓷窑完整作坊遗迹的时间是2017年。

B.现已发掘的两座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高两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C.考古专家认为,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建于西夏早期,是国内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电影《流浪地球》主要讲的是地球经过木星时摆脱木星引力,重新踏上流浪征途的故事。

实际上在刘慈欣创作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中,地球经过木星的过程有惊无险,只是电影有意制造“噱头”,将这一情节夸大而已。

那么,地球要“流浪”,为什么非得经过木星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让地球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快速度,使其脱离太阳系。

引力弹弓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场来给太空探测船加速,将它甩向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把行星当作“引力助推器”。

木星就是太阳系中一个优良的加速器,这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在现实中更是如此。

人类向外太阳系发射的数十件航天器中,大部分用到了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比如“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先驱者号”、“新视野号”探测器等等,都曾经利用过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这样的好处是使航天器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还能节省燃料。

1977年,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旅行者二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981年经过木星时,从秒速不到10公里加速到了秒速35公里左右,获得了可以离开太阳系的速度。

经过几十年的飞奔后,旅行者二号已经航行到了210亿公里外的遥远距离。

实际上,不止是木星具有引力弹弓效应,较大质量的天体都可以让围绕它运行的物体获取引力弹弓效应,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连同太阳都可以进行引力弹弓效应的运用,我们的地球也一样。

比如我们要去月球探测,但是我们的长征三号乙型火箭并没有能力把“嫦娥四号”直接发射到月球轨道上,于是在发射之后,依靠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增加速度和扩张轨道,最终让“嫦娥四号”进入环月轨道运行。

而在《流浪地球》这部作品中,刘慈欣安排了太阳和木星共同给地球加速。

故事中讲到曾经有一段时间地球时而靠近太阳时而远离太阳,这个时候正是在利用太阳的引力弹弓效应给地球加速;后来地球又运行到了木星的附近,开始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这也是因为木星的质量巨大,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可以把航天器加速到脱离太阳系引力的程度。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解析-

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千古一虹——安澜索桥①由秦堰楼俯瞰而下,横跨岷江的安澜索桥就像一条拴连内外江的粗壮绳索,透过秦堰楼的飞檐斗拱,它孤立地悬于波涛汹涌的宽阔江面上,显得古意而单薄。

②这架看似简陋而粗犷的桥,堪与赵州桥齐名,系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赞誉为“巧思高艺”的中国五大古桥之一。

只是今天的安澜索桥,已非旧物,而是20世纪70年代因修建外江江闸,将索桥从鱼嘴位置下移百米,并改竹索为钢缆,改木柱桥墩为混凝土桩,改平房式桥头堡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桥身也由原来的500米缩短为现在的261米,即便如此,重建后的安澜索桥,依然如飞虹挂空,形式别致,风采依旧。

③过去的安澜索桥是何容貌,今天我们只有从一些残存的老照片里寻找它的踪迹。

1905年,日本学者山川早水来到都江堰,用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安澜索桥的最早影像。

之后,德国建筑师、美国学者、美国探险家以及人文摄影家庄学本、孙明经等先后来到这里,从不同角度拍摄安澜索桥。

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安澜索桥,都还是以木桩桥墩为承托、以24根粗大竹缆横挂江面为桥梁、以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

④这样的风貌,与宋代大诗人范成大的描述几乎一致:“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

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

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

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不同的是,范成大时代的索桥桥面为“竹笆”而非木板。

⑤范成大还记述了行进桥上的惊险,“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

又须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

”尤记起我从鱼嘴分水堤到二王庙踱步索桥的情形:踏步上桥,那桥就晃悠起来,及至江心,或许是因为索桥上如织游人的步伐,桥的晃悠变为剧烈的晃荡。

⑥明末农民战争的战火从陕北迅速烧遍了四川,在这场战争中,安澜索桥亦未能幸免。

战火中的安澜索桥几乎焚毁殆尽,由于重建索桥需要巨大的物力人力,人们只好在索桥原址搭建渡口,用木船以渡两岸交通。

中考语文说明文试卷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蕴含(yùn)B. 沉蕴(yùn)C. 蕴育(yùn)D. 蕴藏(yù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C. 这个故事虽然曲折离奇,但是读起来却十分枯燥无味。

D.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纠正(jiū zhèng)B. 剔除(tī chú)C. 拼搏(pīn bó)D. 混淆(hùn xiáo)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让我受益匪浅。

B. 那个男孩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D. 我喜欢那片美丽的海滩,就像喜欢家乡的田野一样。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

B. 花儿在风中摇曳,好像在跳舞。

C.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

D. 这座山峰巍峨壮观,仿佛一位巨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情感。

B. 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大地,照亮了人们的心。

C. 这座城市,繁华,美丽,和谐。

D. 我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男孩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

C.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D. 这座山峰巍峨壮观,仿佛一位巨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情感。

B. 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大地,照亮了人们的心。

中考语文说明文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一、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说明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点概括能力是深层阅读理解的前提。

说明性文章归纳概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文章或某一段的整体感知能力,主要有四种考查形式: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概括全文或段落要点、给文章加标题、为事物下定义。

(1)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需要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两个步骤,即从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文字,把关键点提取出来整合。

提取信息时考查学生能否对信息进行迅速准确的定位和排序;整合信息时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排除干扰,筛选出重要信息。

(2)概括全文或段落要点概括全文或段落要点难度稍大,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根据各段的关键词句概括各段的大意,然后把各段的大意整合,再用简明的句子表达出来。

(3)给文章加标题(4)为事物下定义为事物下定义,即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是××”句式。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一段、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需对一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最后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知识点2】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2022年语文中考专项《说明文阅读(3)》(附答案)

2022年语文中考专项《说明文阅读(3)》(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短文《地震云》,完成1——3题。

〔9分〕①“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的带状云。

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黄昏。

据目测估计,地震云高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②地震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③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1周以后有地震;第三种是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有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④据气象观测报道,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黄昏会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当地可能..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

这种云的垂直方向,大体就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

⑤例如,1976 年7 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7.8 级强烈地震,在7 月27日黄昏,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彩云,并用相机拍摄下来。

后经研究,这种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地震云。

⑥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云,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地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而准确预测、预报地震更是世界性难题。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地震云〞,它是指地震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带状云。

B.日本真锅大觉教授从拍摄到的地震云中断定我国唐山将发生强烈地震。

C.第③段采用“总—分〞式结构,介绍了地震云的种类。

D.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④段“这是当地可能..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3.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把握说明内容

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把握说明内容

03 把握说明内容【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了有关事物的哪些事理?二、答题方法。

1.根据题目要求,从题目或关键词句中,捕捉、筛选和概括有效信息。

(1)直接筛选法:摘录文中的关键语句。

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承上启下的句子。

(2)综合概括法:有的段落没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需要综合全文的内容,总结段意,最后将它们归纳概括。

2.答题格式。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操作(实验、制作)的过程。

概括要抓住主要内容,做到准确完整、简明扼要。

一般形式为:说明(介绍)了+说明对象+内容(特征、事理)。

三、答题举例。

1.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的第5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这就是本段的总起句,它概括(总说)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2.《中国石拱桥》第9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说明(介绍)了我国的石拱桥(对象)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内容)。

【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21分)正确饮水,让身体更健康①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旨在唤起大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健康饮水的重要性。

水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②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50%-60%.③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同时水也负责将营养成分运输到组织,将代谢产物转移到血液进行再分配以及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水还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体保持体温恒定,也起到润滑组织和关节的作用。

④人体缺水时,除感到口渴外,还会出现皮肤干燥、唇裂、无力、尿少、头晕、头痛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吃瓜子会致癌吗①葵花籽致癌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各类社交媒体上闹腾一回,甚至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之首,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②向日葵,又名朝阳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被广泛种植,高可达3米,盘型花宽可达30厘米。

它的果实即葵花籽,除了作为原料被用来榨油外,还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休闲食品。

③葵花籽含有大量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E等)和微量元素(如硒、锰、锌、铜等),如果要列举葵花籽的好处,真是相当丰富。

④葵花籽味甘,性平,可用以降低血脂,还能用来驱虫。

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血液胆固醇水平,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葵花籽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的含量更是达到了葡萄干和花生的2倍,因此,葵花籽被认为具有预防贫血等作用。

每天吃一些葵花籽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对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成人疾病都有好处。

⑤此外,葵花籽中含有的食用纤维比苹果高很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明,食用纤维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有文献报道,向日葵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心绞痛和降压等药理作用。

⑥目前,葵花籽种仁的含油率仅次于大豆,已成为位居第二的油料作物。

既然葵花籽的营养价值如此之高,那为何一些人认为是致癌食物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葵花籽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镍、镉等。

对于土壤而言,这样的作用能够减轻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绝佳的绿化植物。

但对于人类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属的植物并在体内不断蓄积则足以致病,甚至致命。

⑦但因此便得出结论说葵花籽致癌是不科学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农作物包括粮食和蔬菜等的生长速度也都很快,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同样很强,我们是不是可以下结论说粮食和蔬菜也具有致癌作用呢?⑧认为葵花籽致癌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含油量高,且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进食过多不但会消耗体内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脂肪积聚在肝脏,影响了肝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此外还可能引起结缔组织增生,甚至诱发肝组织坏死或肝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训练(30分每题3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伛偻(yǚ)狩猎(shòu)稽首(qǐ)悄怆幽邃(qiāo)B.庇护(bì)鬈发(juăn)诘责(jié)天涯咫尺(zhǐ)C.挑衅(xìn)迸射(bèng)哂笑(shěn)期期艾艾(aì)D.锃亮(zèng)文绉绉(zhōu)媲美(pì)长吁短叹(yū)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抑扬顿措冥思遐想溃赠缥碧B.无可置疑不可名状蓬蒿托辞C.莫忠一是繁花似锦狼籍斥咄D.相形见绌托泥带水仓茫滞留3.下列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A.我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江船里一样,峰回路转,景象时刻变换,让你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B.接连发生的耸人听闻的校园枪击案,使得美国很多媒体和民间组织呼吁执行更严格的枪支法律,以防止更多无辜生命丧生。

(骇人听闻)C.这部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独具匠心)D.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叹为观止)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的《雪》选自《朝花夕拾》,该文通过北国与南国雪景的对比,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期待之情。

B.高尔基的《海燕》用饱含激情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勇敢、乐观的海燕形象,传递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C.《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D.唐代的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5.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轻视对手了。

B、如何搞好堤防建设?怎样杜绝“豆腐渣工程”?牵动着会上每一个、也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了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个回话呀!”D、“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

”上帝对他们说着:“我去忙自己的事了。

”6.根据上下文填空(4题选做三题)(3分,每题1分)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②,。

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③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7.阅读下面的句子,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3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但是不愿意承认,而是用各种手段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①。

所以,拒绝自省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可见,②。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信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3分)作为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人数达2000万人以上,其中农村人群数量约为1100万人。

在一项调查中,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e抗原阳性率为53.8%。

近年来,国家加大乙肝免疫预防的投入,但在县级城市和农村地区慢乙肝诊疗水平仍然较低。

为此,由国家卫生部领头支持的县级医院慢乙肝规范化诊疗培训项目(即“彩虹项目”)从2010年-2012年在全国开展。

第二期“彩虹项目”将从2013年至2015年,计划覆盖21个省市的县级地区基层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生能系统、持续、不间断的获得教育,打造成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9.下面这段文字中表有序号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①在楼市调控新八条中,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②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

③通过有效实施住房保障制度,使更多的人能解决住房问题。

①②③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3分)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青春是,。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8题。

(一)那条河流(16分)我怀念那条河流。

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

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

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

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

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

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

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

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

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

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

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沉、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

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

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11.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①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

②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

13.文中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3分) 14.读了本文后,你想到了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感想(不少于30字)。

(5分)(二)享有“黑钻石”美誉的竹炭纤维(14分)如今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不仅包括色彩、款式、时尚等因素,更多地还关注环保性、舒适性及其功能性。

因此天然无污染的功能性保健纺织品已成为市场的主流。

你可能穿着过竹原纤维面料的服装,应用过竹浆纤维面料的家居床上用品。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竹炭纤维吗?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

将竹子经过800度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

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

竹炭纤维则是运用纳米技术,先将竹炭微粉化,再将纳米级竹炭微粉经过高科技工艺加工,然后采用传统的化纤制备工艺流程,即可纺丝成型,制备出合格的竹炭纤维。

竹炭纤维与竹原纤维、竹浆纤维有那些区别呢?竹原纤维是将天然的竹材锯成生产上所需要的长度,然后通过机械、物理的方法去除竹子中的木质素、多戊糖、竹粉、果胶等杂质,从竹材中直接分离出来的纤维。

其生产工艺与麻纤维相类似,是纯粹的天然绿色环保型纤维。

竹浆纤维则属于化学纤维中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先将竹子制成适合纺丝的竹浆粕,然后经湿法纺丝获得竹浆纤维。

其生产工艺与粘胶相类似。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竹炭纤维,那么你肯定还想进一步了解它有哪些优异性能呢?竹炭纤维具有的主要性能是:超强的吸附力: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5倍以上,对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和粉尘能发挥吸收、分解异味和消臭的作用。

例如:普通粘胶纤维的氨去除率只有17.4%,而竹炭粘胶纤维的氨去除率达到54%。

发射远红外线,蓄热保暖:远红外线发射率高达0.87,能蓄热保暖,温升速度比普通棉织物快。

调湿,达到除湿与干燥的功效:高平衡回潮率和保水率,赋予了竹炭纤维调湿的本领。

负离子发射浓度高:通常都市公园的负离子浓度为1000-2000个/ cm3,郊外田野的负离子浓度为5000-50000个/cm3,竹炭纤维发射负离子的浓度为6800个/cm3,相当于郊外田野的负离子浓度,因此有益于身体健康。

矿物质含量高,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竹炭纤维含有钾、钙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矿物质。

例如:含钾0.85,钠0.01,钙0.05,镁0.04,铁0.01,锰0.05。

近些年来,国内外时装界不断掀起纤维革命,功能性保健纺织品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用黑漆漆的竹炭纤维制成的服装,深受消费者欢迎,获得了“黑钻石”的美称。

它不仅具有自然和环保特性,更有远红外线、负离子、蓄热保暖等多种功能,非常适宜织制贴身穿着服装。

竹炭纤维的功能具有永久性,不受洗涤次数的影响。

现竹炭纤维面料主要应用于内衣产品、衬衫、T恤、袜子、毛巾、床上用品及运动休闲装等,以充分发挥竹炭纤维天然、环保、多功能的优异特性。

15.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16.根据文意概括竹炭纤维获得了“黑钻石”美誉的原因。

(4分)17.本文介绍竹炭纤维,为什么还要介绍竹原纤维和竹浆纤维?(3分)1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

(4分)①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

②竹炭纤维含有钾、钙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矿物质。

例如:含钾0.85,钠0.01,钙0.05,镁0.04,铁0.01,锰0.05。

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竹炭纤维环保的优异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