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布局
国画工笔写意花鸟创作说明400字

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擅长以笔墨勾勒出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自然景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其中,工笔写意花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既保留了传统工笔精细细腻的技法,又融入了写意画的意境和形式。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工笔写意花鸟的创作过程。
一、选题构思工笔写意花鸟创作的第一步是选题构思。
画家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花鸟,发现其中的灵动和美感,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历史传说等来获得创作灵感,选定适合自己表达的题材。
二、构图设计选定题材后,画家需要进行构图设计。
首先要确定整体的画面布局,包括花鸟的位置、大小比例以及背景的安排等。
同时要考虑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形式来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神韵,使画面富有动感和韵味。
三、临摹写生在进行正式创作之前,画家通常会进行临摹写生的训练。
通过临摹大师作品或者自然界花鸟的写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和观察力,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和经验。
四、墨迹勾勒工笔写意花鸟的创作过程中,墨迹勾勒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画家需要运用毛笔和墨汁,通过明暗对比和线条的变化,描绘花鸟的外形和纹理,同时要注意笔墨的韵味和形式的灵动。
五、渲染上色墨迹勾勒完成后,接下来是上色渲染。
传统的上色材料有水彩、颜料等,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表现意图来选择合适的颜料和工具,通过色彩的明暗、干湿、浓淡等变化,表现花鸟的光影和质感。
六、点染渲染最后一步是点染渲染。
在细节描绘和色彩处理上,画家可以运用点、勾、破、镂等技法,使画面的细节更加丰富多彩,增加整体画面的层次和韵味。
通过以上步骤的创作过程,工笔写意花鸟作品既能保持传统工笔画的精细和准确,又能融入写意画的意境和灵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希望更多的画家能够通过努力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传承和发扬我国国画的优秀传统。
工笔写意花鸟是我国国画中一种独特的创作形式,它融合了工笔画的细腻精确和写意画的意境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在工笔写意花鸟创作过程中,画家需要进行选题构思、构图设计、临摹写生、墨迹勾勒、渲染上色和点染渲染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都需要画家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和丰富的创作经验。
中国画技法之写意花鸟PPT课件

❖ 竹叶向上的称仰叶,向下的称偃叶。画竹叶和 写字相似,传统画竹如定“个”字,“介”字, 也可理解为双叠“人”字。实际上竹叶的生长 排列正是这样。在作画时要灵活机动,安排自 然,不能只想着写字,忘记是画竹子。
40
❖ 每一组都用五笔 组成的竹叶。但 画时不要死板都 画五笔,视情况 可以加添几笔, 注意调整补充灵 活运用。叶子的 组合排列要和小 枝的走向一致。
18
湿画:法
❖ 在生宣纸或熟宣纸上作画都可以用湿画 法。湿画法就是把纸刷湿(或喷湿), 趁湿落墨。可取得各种特有效果。例如 画走兽身上的绒毛或斑纹就常用湿画法。 又如在色底上趁湿画墨斑,也是常见的 一种湿画法。最后必须指出一点,就是 湿画法大半是解决部分问题的,要和干 画法配合起来运用,如果全用湿画法就 会显得有肉无骨,没有力量。
4
墨
❖ 种类: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 的是油烟墨。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 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成的的墨。油烟墨色有 光泽,宜于作画,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 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烟墨来画蝴蝶,或 作为墨紫色的底色。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墨汁不 能用。
5
❖ 磨墨应该用清水,磨时宜重按轻推,不可 太快。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 可太多,多则墨浸水中容易软化,如果需 要多墨,可以把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个碗 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几次。
19
注水与注色:
❖ 主要是指趁湿在墨底(或颜色底)上注水、 注色。例如墨画的树干,趁湿注上一些石 绿水(三绿或四绿),用石绿水的冲撞力 量,自然冲淡一部分树干,干后很象苔痕 斑驳,效果真实。
20
(四)题款
❖ 唐宋以前的画一般无款。元代,印章也进入了 画面。根据画面情况和个人习惯,有人只是签 写自己的姓名,有人加写作画的年月和地点。 有人喜欢题写多一些,内容可以题诗、题文乃 至杂感、记事、画论等。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
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
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
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
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
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
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
“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
“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
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
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
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
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
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
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
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
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
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
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21年-1593年),字元仲,明代大画家,人称徐元仲。
他擅长绘制花鸟画,并创造了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被誉为“大写意花鸟之祖”。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徐渭的艺术风格。
一、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徐渭的花鸟画即使是写实的作品,眼前的事物也不是他描写的主题。
他已将笔淋湿了,意念±氤氲起来,蓦地画出一只百灵、一朵梅花,笔墨简略、酣畅淋漓,达到神韵之妙。
在画中,梅花即是梅花,瘦鹅即为瘦鹅,同时又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以感召人心的姿态出现在作品中。
二、构图富有变化,布置雅致和谐徐渭的花鸟画构图始终以画面感为先,尤其是对比和借鉴日本绘画的大胆布局,更是为徐渭的花鸟画构思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启示。
他往往将画中花鸟放入山石流水之中,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画面中的花鸟和背景相互呼应,既有对比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三、色彩凝重素雅,气韵生动徐渭的花鸟画的色彩相对浓重,多以墨色为底,少用蓝、绿等高级色彩,而是以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红、黄、白等为主要色调,这样画出来的花鸟画色彩虽然不太华丽,但却有凝重素雅的美感。
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表现花卉的婉转柔美、鸟儿的灵动可爱,还能够把画面中天地之间的气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传统文化意境浓郁徐渭的花鸟画风格虽然大写意,但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境。
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往往能够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寓意相结合,使作品既有追求自然美的品质,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传统文化的珍品。
总之,徐渭以其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赢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的艺术珍品。
[说明]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说明]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5e50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8.png)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以写意法画花鸟,可追溯到北宋的文同、苏轼、扬无咎、释仲仁的水墨写意法。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着的南宋末年画家释法常的《写生杂画卷》,表现花果禽鸟纯用浓淡墨渲染。
同时还有宋人的《百花图卷》,以写意笔法用浓淡墨疏渲花鸟,或兼工带写,开元明以来墨笔花鸟画的先河,对明代林良、吕纪以及后来的水墨花鸟画有很大影响。
马远的《梅石溪凫图》,赵孟的《古柯竹石图》,还有李亨的写意花鸟,皆能以劲挺的笔锋写花鸟,淡渲疏扫,自成一格,从而加速了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戴进以粗笔勾线,彩笔晕染,也是南宋院体的发展。
降至明中叶,沈周、文壁、陈淳、陆治,仍以宋人花果一派延续得来。
徐渭画风奔放,所作写意花鸟,随心挥洒,水墨淋漓,不受传统约束,自成泼墨一体。
周之冕又继沈周之钵,远宗宋元各家,创“勾花点叶派”。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写意花卉翎毛自宋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表现出与工笔花鸟不同的风貌。
复经过历代画家们智慧的创造,写意花卉翎毛便更加成熟和风格多样了。
总之,写意花卉翎毛应力求形神兼备,以笔墨写精神。
在表现上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以点染为主,以勾疏为辅;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以刚劲的笔锋、活泼的晕染代替细线勾描,以点垛法的套笔套墨代替浓淡层层的烘托。
在写意花鸟画中禽鸟的表现方法约略可分为:渴勾:以渴笔率勾,与工笔细线铁笔重廓不同。
用笔须顿挫有力,出线苍老涩拙,勾成后涂染淡彩或白粉。
这种勾勒填粉法,多用以画遍身素白或颜色浅淡的鸟,如白鹦鹉、白孔雀、白鹰、白鸡以及鹅、鹭等。
点染:以墨或墨彩混点而成,亦可以重彩与墨相同。
画燕子、麻雀、翠鸟、鹰、雁、鸜鹆、鸳鸯等重色的鸟多用之。
近人任颐、齐璜喜用此法。
点垛:先点淡墨,后套深墨,层层点染。
画时以淡墨先点头、背、胸、腹等部,再以深墨点大翅、背花及尾部,最后以花青、淡赭罩染,又称套墨、套色法。
有时除嘴、眼用淡墨粗勾外,率以浓淡墨套点。
寥寥数笔,意态自得。
明代林良写水墨花鸟纯用点垛法,可参看故宫博物院藏林良的《写生翎毛卷》。
初二美术第二单元第二节写意花鸟画教材课程

录
• 课程介绍 • 写意花鸟画基础知识 • 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 •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 作品展示与评价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绘画 技巧,包括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的技能。
鸟禽的画法
01
02
03
鸟禽的形态特征
了解不同鸟禽的形态特征, 如羽毛、翅膀、尾巴等, 选择合适的画笔表现。
鸟禽的神态与动态
注意鸟禽的神态和动态, 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出鸟 禽的活力和生命力。
鸟禽的色彩
掌握鸟禽的基本色调,通 过调色表现出鸟禽的色彩 变化和细节。
枝叶的画法
枝叶的构图
注意枝叶的大小、位置和 形态,合理安排构图,突 出主体枝叶。
转折等变化。
着色渲染
根据需要,使用颜色渲染画面, 突出主题形象的特征和氛围。
细节调整
对画面进行整体审视,对不足之 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作品更加
完整和精美。
0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方式多样化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拍照并上传至班级群相册,或者在班级展 示墙上进行展示。
鼓励分享创作过程
学生可以口头表述或以文字形式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灵感来源和 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枝叶的色彩
掌握枝叶的基本色调,通 过调色表现出枝叶的色彩 变化和层次感。
枝叶的质感
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运用表 现出枝叶的质感和生命力。
04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创作主题的选择与构思
主题选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花卉、鸟类或其他 自然元素作为创作主题,考虑其形态、 色彩、寓意等。
花鸟画的构图方法

花鸟画的构图方法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其构图方法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构图来营造画面的协调与美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花鸟画构图方法。
第一种构图方法是实物构图。
实物构图是指将花鸟真实地描绘在画面中,给人以真实感觉。
这种构图方法注重物体的形状和比例,要求画家在画面中注意事物与背景的关系和空间的布局。
画家需要仔细观察花鸟的形态特点,捕捉其特殊的姿态和动作,以及花瓣、叶子和羽毛的细节,并将它们安排在画面中的合适位置。
第二种构图方法是意境构图。
意境构图是指通过表现主题或创造一种情感来打动观众,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氛围和意境。
这种构图方法强调通过色彩、用笔和空间的运用来表现自然界的气象和美感。
画家通常可以运用特殊的色彩组合、疏密有致的笔法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情感。
比如,可以通过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现春天的繁花盛景,或运用淡雅的色彩和柔和的笔触来表现秋天的静谧与凋零。
第三种构图方法是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平分,使画面左右对称,给人以稳定和平衡的感觉。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花鸟画中使用的物体形状相似或相同的情况。
画家可以将花鸟置于画面中央,左右对称地排列,或将花鸟放置在画面的四个角落,形成对称的视觉效果。
对称构图在花鸟画中常常被用来表现平和、祥和的心情。
第四种构图方法是幽静构图。
幽静构图是指通过布局的特殊处理来表现花鸟画中的幽静与静谧。
这种构图方法注重营造出一种内敛、含蓄的氛围,常常通过运用透视法将花鸟放置在画面的角落或远离画面中央的位置,创造出一种空旷、宁静的感觉。
画家可以运用淡雅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来表现花鸟的幽远之感。
此外,花鸟画的构图方法还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进行灵活运用,如追求动感的运动构图、追求变化的略显杂乱的碎形构图等等。
总之,花鸟画的构图方法应根据主题和画家个人的创作风格来决定,通过巧妙运用各种构图方法,可以为花鸟画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
写意花鸟画技法

最后 画 山 雀 。
i艺求 7 月 号
《云 中金 弹 》
章 法 特 点 : ① 果枝 高高 突起 , 上 扬 的 动 型
勃 勃 生 机 之 感 。 右 下 方 的 密叶 , 起 着烘 托蠢急定 画
② 觉 平 衡 作 用 。
枝 高 色 浓 两
一
低 一
墨
一
,
淡 一 ,
实一 多一 少 , 相 互 对 比 , 叉 相 互 照 应 。 ③ 一 只 J
飞 出 画 面 , 起 了点 缀 作 用 。 (④右 下 方 密叶上 的 彳
点 , 率意 的 感 壶
画 法 步骤 : ①先 画 右 边 一 枝 的 枇 杷 叶 , 笔
接 画 枇 杷 果 实, 然后 画枝 。 ②再 画 左 边 的叶 、 果
③ 画 右 下 方 的 密 叶 , 半干 时 用 石 绿 色洒 在 丛 叶三
? 步骤 : ① 先 以 勾皴 结 合 的 方 法 画 石 , 预 留
的 空 位 ;② 分 两 组 画 茶 花 花 头 , 浓 淡 墨 画 叶 ,
石 青或 石 绿 勾叶 筋 , 淡 墨 叶 用 浓墨 勾叶 筋 , 淡 绿 色 罩 染 茶 花 花 头 ; ③ 浓 淡 墨 穿插 出枝 ,
根 处 杂草 ;④ 最后 画 飞 雀 。
口何 鸣
对山 茶傍 石 栽 》
?特点 : ① 密叶繁花的 山 茶与 大块 山 石 相依
疏
.
密对
比
色彩
对
比
;② 画 面 左上 方 开 阔的
爷白 ” ) , 使 横 空 掠 过 花 丛 的 麻 雀 显 得 尤 为 突
石 和 茶花托 叶 成 左 右 横 出之 势, 与雀 的 飞
统 一 , 加 强 了画 面 的动 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鸟画中的形式美学法则花鸟画中的形式美学法则——读汪芳《平面构成教程》后对中国花鸟画的思考来源:墨の舞的百度空间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早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如南北朝时的谢赫《画品》中就提出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在这六法中,除“经营位置”外其余五法古往今来人们论述的资料都非常丰富,但经营位置方面却极少,找得到的也只是在山水画方面的论述,花鸟画的经营位置(即构图)的资料几乎是空白。
中国画是两维空间的平面艺术,自古以来画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平面构成的法则,可惜没有形成较理性较完备的理论著作,所以本人试图从平面构成中来思考与寻找这种形式美学法则在中国花鸟画中的运用,以便用这种美学法则来指导我的花鸟画创作。
一、和谐与对比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做到和谐,和谐就是相近的因素的调和统一,中国画也不例外。
和谐是以形色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
在具体的运用中,画面的元素出现的各类越少、越接近(包括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呈现和谐性会越大。
但过分的统一会减弱视觉的冲击力,出现平滞、后退的效果,所以审美中有了对比的产生。
对比是指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对象的性质(形状、面积、色彩、大小、位置、方向、肌理等)及性格方面的对立因素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
它有助于更鲜明地刻画事物和形象的特点,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造型艺术中,我们常会看到大与小、曲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传统与现代等造型无素的形式对比。
在对比的运用中,量的把握或者面积的把握至关重要,这也是造型艺术学习中对“度”的把握的难点。
在花鸟画中对比和谐的分析:在图一中的柿子与蜻蜓主要运用了大小、面积、疏密、色彩、性格的对比,柿子密、蜻蜓分开;柿子赫色、蜻蜓墨色;众多柿子差不多大小,一个蜻蜓大小与众不同;蜻蜓是有生命的、柿子为无生命的。
众多对比加在一起蜻蜓显得犹为突出。
另外因柿子上有墨,落款为墨色,所以蜻蜓的墨色就显得与整幅画和谐而不独立。
当然一幅画不一定同时要用到这么多对比无素,如图二中只有色彩与大小的对比。
图三运用了藏与露的对比,因画面有只有两个性格相同的事物,所以画家用款与花瓣把蝶藏起来,而猫四周留空,用露的方法来表现。
图四主要运用了方向与浓淡的对比,使画面丰富。
图五运用了色彩与肌理的对比。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在大写意花鸟画中对比不宜过多,过多会减弱作品的和谐性。
二、对称与均衡对称又称对等、均齐,基本形式分:完全对称和相似对称两种。
对称是平衡法则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形式美的核心。
均衡原指力学上的平衡状态,这里主要指画面中的图形与色彩在面积大小、轻重、空间上的视觉平衡,它更注重心理上的视觉体验。
与对称相比,均衡更富有变化,更为自由和个性化。
在花鸟画中均衡的分析:如图六是均衡表现的经典之作,左边黑的面积大,右边黑的面积小,但这幅作品在人的视觉上看来起左右是均衡的。
图七与图八都是落款与印章使原本不平衡的画面取得均衡的效果。
图六图七图八在中国画中不采用对称而用均衡的方法来使画面产生平衡的状态,主要是想取得更丰富、更自由的变化。
三、比例比例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同时彼此之间包含着匀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中国画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是就是比例关系。
法国建筑学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比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亦称黄金分割,即短边:长边=1:1.618),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形态比例的最基本的恒定参照比例,这种比例被广泛运用在生活中:如国旗、明信片、邮票、报纸等。
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也体现了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合理安排。
在花鸟画中比例的分析:我们仔细分析八大山人与潘天寿两位大师的作品,不难看出,在他们的构图中有很多组使人有美感的黄金分割(如图九、十)。
现在我用不同颜色的线表示不同的组别,并例举作品中的部分比例加以说明。
图九图十在比例的分割中,“高级”的画家大量地利用了这一让人感觉最美的黄金比例。
有对四边的分割,又有画中的线的交叉、转折的分割,还有点与面的面积大小的比例安排。
当然画面复杂多变,要考虑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像八大山人的画中一条鱼,一个款,数方印章,它就包含了几十种比例关系。
像潘天寿的这幅画(图十),里面的比例关系就达近百种,在考虑比例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物与物之间的高低错落空白的大小、形状变化等,所以有些比例关系只能在黄金比例之间,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1:1.618。
四、节奏节奏常用于音乐中的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节奏,以此延伸为形态诸要素的周期性反复。
在造型艺术中,节奏感表现在形象排列组织的动势上,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由曲到直,再由直到曲等等的排列便形成了节奏。
在花鸟画中节奏的分析:如图十一,画中叶子的排列便形成了一种节奏美,从左上角到右上角,依次是白(空白)――黑(红的叶子)——白(空白)——黑(黑的蝴蝶)——白(空白),这也形成了一种节奏。
图十二的叶——果——叶——果——叶—果——叶的安排,节奏也非常明显。
图十三的小鸡的安排,节奏也很明显。
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在这里我们要明确的是,在一幅中国画中的节奏其实可分为三种,一是物体排列上的节奏美,别有一种是画面的虚——实——虚——实的节奏美,还有一种是画面浓——淡——浓——淡的节奏美。
节奏存在于一幅画的局部中,同时一幅画的整体也要有节奏。
五、多样统一寓变化于整齐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对形式美中对称、平衡、整齐、对比、比例、虚实、宾主、参差、节奏等规律的概括。
多样统一平衡了事物的对立面,又保持了事物的丰富性,在具体运用中,强调的是对各要素“度”的微妙把握,而使事物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在花鸟画中多样统一的分析:纵观历史上大师的中国画作品,他们在处理时无不做到了多样统一,使画面丰富而和谐。
作品欣赏:课题:写意花卉构图课时: 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法:讲授法、鉴赏分析法、谈话法、演播法教具:课件、范画、国画用具、画稿(二)、构图的方法和规律1、宾主一幅画和一个舞台一样,有主角,有配角,犹如众星捧月。
配角都是为了突出主角起陪衬作用的。
一幅画无论大小、繁荣,首先要分清主次,要尽一切手段突出主体,不能平等对待,宾主并列,更不能喧宾夺主。
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把主体放在画面突出、显眼的位置上,一般是画幅中间,分理是多的,大的,实的。
色彩是鲜艳的,引人注目,墨色是浓重醒目的。
角度也要选择最美、最有姿态的。
构图中正确的宾主关系应当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见图62)2、纵横曲直在一个画面中,各种物象之间的穿插,线条曲折往复的运动变化,都可以说是纵横曲直关系。
在处理这些线时,再用辅线充实主线,决定画面大势,再用线破开主、辅线,形成纵横穿插。
这样就可以使画面既有大的动势,又有丰富的变化。
这些线条应力求避平行、顺行、十字交叉,对称米字交叉,距离相等。
如不当心,很容易产生这些弊病。
(见下图)3、虚实相生虚实是对比产生的。
有了实,才有虚。
没有虚,也就无从谈实。
“实”一般指画面上近处的、大的、刻画细致、形象清楚、笔墨、色彩浓重的物象。
“虚”表现为造型简略,形象模糊,笔墨色彩浅淡,远处小的物象。
处理虚实关系。
既要考虑全面的虚实关系,也要考虑局部的虚实关系。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托实,实显虚,才能使画面层次清楚,空灵有致。
画面过实,会使人感到平板、单调,缺少意境、情趣,过虚则显得空洞乏味。
(见下图)4、疏密古人讲“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是讲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处理疏密奏感、韵律感。
同时,还要掌握分寸,安排得当,使画面“密不闷塞,疏不空虚”,一般来讲,“密叶间疏枝,大疏间小密”,都是处理疏密关系的经验之谈。
(见下图)5、开合开合好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是展开,合是收尾。
有头有尾,完整统一,这就是开合之道。
在处理画面时,先铺开,让枝叶向外展开,如拳击,手足要放得开,开到不能再开时,利用枝叶、虫、鸟的回折,造成回转之势,使气势聚拢于画面之中,就是合。
画面没有开,显得拘谨无势;没有合,不完整,收不住气势。
年以,处理好开合,在构图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见下图)6、呼应呼应是指画面上所有的物象之间,都不应孤立存在,而相互联系。
花与花之间,花与叶之间,花与鸟之间,鸟与鸟之间,画内与画外,画面与题款、印章、色彩之间都要彼此呼应,有顾有盼,给画面所有物象都赋于生命,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见下图)7、计白当黑计白当黑就是不但要把画在中有笔墨黑的部分看成是画,而且要把空白也看成是画的一部分,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对空白的处理更要多做经营。
中国画的“白”,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理解为水、天空、地面、雨、风等。
枝叶斜飘为风,下垂为雨,双鸟闭目栖息为夜……。
这些都是白而不空、虚中见实的。
空白的处理,也要有主次之分,大小变化,不要出现明显的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等规整的形状。
(见下图)8、画里与画外画面只能反映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如何通过有限的画面去表现无限的大千世界呢?如画面只画几朵花,但却要给人画外有丛花的联想,画面只画一枝梅,却让人感到画外有梅树,甚至有梅林,画面只是取其一角而已。
“以少当多”、“以一当十”是最巧的处理手法。
根据这一道理,在构图时,不要被的四边限制住,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生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
(见下图)以上讲的是古人和今人构图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只应作为启导,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突破陈旧程式,开辟蹊径,创作出更多题材新、意境新、形式新、技法新的好作品来。
三、作业及要求前两节课画一幅竹图,借此学习画面的出枝及画面分割后两节课画一幅兰花学习画面的具体开合及布白四、教师巡回辅导、点评(根据出现的情况总结)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先通过欣赏名画,分析了解写意画的布局并练习了写意花鸟技法(让学生评析的形式复习本课的学习重点)五、针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六、下周准备工具:毛笔、生宣纸、墨汁、笔洗、调色盘、国画色、吸水的废纸、布或海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