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
中国传统绘花鸟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

中国传统绘花鸟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中国传统绘花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技法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绘花鸟的表现技法以及艺术特点。
一、传统绘花鸟表现技法1. 巧妙运用线条。
中国传统绘花鸟注重线条的运用,通过线条的勾勒,展现出花鸟的形态和姿态。
线条的运用要准确而流畅,既要捕捉到花鸟的精神气息,又要表达出形态的立体感。
这一技法的运用,使得传统绘花鸟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韵味。
2. 精细的细节描绘。
中国传统绘花鸟对细节的描绘非常讲究,绘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画笔和细致入微的描绘来表现花鸟的神态和细节。
例如,描绘花瓣的纹理、羽毛的柔软感等。
这种精细的描绘使得花鸟在画面中更加生动、逼真。
3. 融合写意与写实。
传统绘花鸟在表现手法上融合了写意和写实,既注重表现主题的神韵和意境,又保留了花鸟的真实形态。
绘画家们通过线条的自由表现和色彩的雄浑运用,使得作品既有写意的韵味,又展示了花鸟的真实形态。
二、传统绘花鸟的艺术特点1. 追求自然与和谐。
传统绘花鸟注重表现自然和谐的一面,强调作品中花鸟与背景的和谐统一。
绘画家们借助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营造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平和的感觉。
2. 注重情趣与意境。
传统绘花鸟侧重于表现情趣和意境,不仅注重花鸟的形态和细节,更关注其背后的寓意和意义。
通过绘画家们的创作,花鸟作品常常以唯美、淡雅的姿态展现,给观者带来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3. 传承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绘花鸟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绘画家们通过花鸟的表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积淀。
通过绘画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刻底蕴。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绘花鸟以其独特的表现技法和艺术特点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它凭借着对线条的巧妙运用、精细的细节描绘以及融合写意和写实的绘画手法,成就了许多经典之作。
同时,传统绘花鸟注重自然与和谐、情趣与意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使得作品既有美的享受,又能引发观者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1.执笔方法食指,中指与拇指相对握住笔杆,无名指也小指相叠与后,以无名指第一关节向外砥住笔杆,整体要求是:指实,掌虚,肩松,壁通。
2.运笔方法主要靠指与腕的配合。
无论动作的大小,都要以腕力为主,用笔才能生动。
3.用笔技法笔法分执笔,用锋,用笔。
用笔方法有提,按,转,折,顿,挫,轻,重,快,慢等。
用锋的主要方法:(1)中锋:适用于勾勒,表现厚重实在的物象。
(2)侧锋:痕迹薄而快,适用于画竹叶,翅膀等。
(3)逆锋:适用于画树干,藤蔓和石头等粗糙的东西。
(4)顺锋:适合画草本,花卉的叶,茎等。
(5)散锋:适合表现蓬松的羽毛,树石等。
用笔技法主要有勾,皴,擦,染,点等,是物体的常用主要表现方法。
(1)点染法:要注意的有:转折顿挫,轻重干湿快慢。
以点的各种形态塑造形象(2)勾染法:分先勾后染,先染后勾是以线表现物体的画法。
除了造型的需要外,要要讲究线条的流畅。
(3)衬托法:在矿物性颜料周围以植物行颜料来衬托突出。
(4)立粉法:用矿物性颜料不沾水而干后突出,主要用于高光。
4.用墨技法墨分六色,焦浓重淡轻,注意“计白当黑用墨技法主要有渗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四种。
(1)渗墨法:笔上含水量较大,落笔后渗化出墨晕的效果。
(2)破墨法:第一次墨未干时复加一次墨,可浓破淡,或淡破浓,产生浓淡互渗的效果。
(3)泼墨法:大面积的墨一次性同时运用与纸上,有畅快淋漓之感。
(4)积墨法:第一次墨干后,在加画第二次墨,可层层加叠,先淡后浓。
中国花鸟画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南临汝出土彩陶中的花鸟画已简练归纳地表现出独特意境,时期的衍变,花鸟画日见规范,五代、宋元以后已渐渐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特别是文人对绘画的介入,“以意为之”配之于诗文、书印,使花鸟更为完善,意境的表达、笔墨的挥写、写意的花鸟画成了一代新风,今天它愈来愈显示出壮大的生命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写意花鸟画的分类较多,主要有兼工带写、小写意、大写意、水墨写意、没骨写意等,一般在生宣纸上着色落墨,也有在生绢、熟绢、熟纸上纸画。
中国画技法之写意花鸟PPT课件

❖ 竹叶向上的称仰叶,向下的称偃叶。画竹叶和 写字相似,传统画竹如定“个”字,“介”字, 也可理解为双叠“人”字。实际上竹叶的生长 排列正是这样。在作画时要灵活机动,安排自 然,不能只想着写字,忘记是画竹子。
40
❖ 每一组都用五笔 组成的竹叶。但 画时不要死板都 画五笔,视情况 可以加添几笔, 注意调整补充灵 活运用。叶子的 组合排列要和小 枝的走向一致。
18
湿画:法
❖ 在生宣纸或熟宣纸上作画都可以用湿画 法。湿画法就是把纸刷湿(或喷湿), 趁湿落墨。可取得各种特有效果。例如 画走兽身上的绒毛或斑纹就常用湿画法。 又如在色底上趁湿画墨斑,也是常见的 一种湿画法。最后必须指出一点,就是 湿画法大半是解决部分问题的,要和干 画法配合起来运用,如果全用湿画法就 会显得有肉无骨,没有力量。
4
墨
❖ 种类: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 的是油烟墨。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 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成的的墨。油烟墨色有 光泽,宜于作画,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 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烟墨来画蝴蝶,或 作为墨紫色的底色。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墨汁不 能用。
5
❖ 磨墨应该用清水,磨时宜重按轻推,不可 太快。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 可太多,多则墨浸水中容易软化,如果需 要多墨,可以把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个碗 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几次。
19
注水与注色:
❖ 主要是指趁湿在墨底(或颜色底)上注水、 注色。例如墨画的树干,趁湿注上一些石 绿水(三绿或四绿),用石绿水的冲撞力 量,自然冲淡一部分树干,干后很象苔痕 斑驳,效果真实。
20
(四)题款
❖ 唐宋以前的画一般无款。元代,印章也进入了 画面。根据画面情况和个人习惯,有人只是签 写自己的姓名,有人加写作画的年月和地点。 有人喜欢题写多一些,内容可以题诗、题文乃 至杂感、记事、画论等。
小写意花鸟画用笔和用墨方法

小写意花鸟画用笔和用墨方法一、用笔方法1.勾画:勾画即绘画时的线条勾勒,通过精细而流畅的线条勾画出花鸟的外形和轮廓,使画面具有鲜明的形态感。
勾线主要使用细尖、软性、适合于勾画细节的笔。
2.描纹:描纹是用笔在花鸟的身上描绘纹理,包括描触、研描、毛描、皮描等。
描纹需要用到不同笔尖的粗细和刚柔,通过描绘具体的纹理,丰富画面的层次感,使花鸟栩栩如生。
对于细致的描纹,一般使用细腰尖的笔。
3.铺点:铺点是用笔点画出花鸟的毛躯和细节,用点的方式展示不同的色彩和层次。
铺点需要用具有不同粗细和柔软度的笔,通过不同的笔法和点的大小控制,形成丰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4.画线:画线是用笔勾勒出花鸟画的线条和轮廓,可以通过粗细、长短、浓淡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形态和形象。
画线需要用到硬笔和软笔,硬笔用于勾画较粗且直线的线条,软笔用于勾画圆润、柔和的线条。
二、用墨方法1.淡墨:淡墨是指用少量的墨汁勾画出花鸟的纹理或轮廓,以突出主题,使画面显得洗练、简洁。
淡墨需要控制好墨的浓稠度,使线条清晰而不发虚。
2.浓墨:浓墨是指墨汁较浓,笔画较厚重的用墨方式,适用于描绘鸟的羽毛、花的枝干等厚重的部位,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韵味。
浓墨可以使用笔尖更粗、墨汁更浓的硬笔。
3.点墨:点墨是按照画面所需要的视觉效果,在画布上点上不同形态大小的墨点,以表现出色彩、光影和纹理等。
点墨需要用到毛笔,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量控制,形成变化多样的点状效果。
4.渲墨:渲墨是指在描绘的花鸟图上,用笔渲染墨汁,形成柔和、渐变的墨色层次,以达到柔和、丰满的画面效果。
渲墨需要用到水墨的渐变过程和毛笔的扫描、抚摸,通过渐变的墨色和笔触的变化,形成柔和、丰满、温润的画面。
总之,小写意花鸟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通过不同的笔墨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表现出花鸟的美丽和生动。
艺术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笔墨方法,创作出独具魅力的小写意花鸟画作品。
[说明]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说明]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5e50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8.png)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以写意法画花鸟,可追溯到北宋的文同、苏轼、扬无咎、释仲仁的水墨写意法。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着的南宋末年画家释法常的《写生杂画卷》,表现花果禽鸟纯用浓淡墨渲染。
同时还有宋人的《百花图卷》,以写意笔法用浓淡墨疏渲花鸟,或兼工带写,开元明以来墨笔花鸟画的先河,对明代林良、吕纪以及后来的水墨花鸟画有很大影响。
马远的《梅石溪凫图》,赵孟的《古柯竹石图》,还有李亨的写意花鸟,皆能以劲挺的笔锋写花鸟,淡渲疏扫,自成一格,从而加速了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戴进以粗笔勾线,彩笔晕染,也是南宋院体的发展。
降至明中叶,沈周、文壁、陈淳、陆治,仍以宋人花果一派延续得来。
徐渭画风奔放,所作写意花鸟,随心挥洒,水墨淋漓,不受传统约束,自成泼墨一体。
周之冕又继沈周之钵,远宗宋元各家,创“勾花点叶派”。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写意花卉翎毛自宋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表现出与工笔花鸟不同的风貌。
复经过历代画家们智慧的创造,写意花卉翎毛便更加成熟和风格多样了。
总之,写意花卉翎毛应力求形神兼备,以笔墨写精神。
在表现上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以点染为主,以勾疏为辅;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以刚劲的笔锋、活泼的晕染代替细线勾描,以点垛法的套笔套墨代替浓淡层层的烘托。
在写意花鸟画中禽鸟的表现方法约略可分为:渴勾:以渴笔率勾,与工笔细线铁笔重廓不同。
用笔须顿挫有力,出线苍老涩拙,勾成后涂染淡彩或白粉。
这种勾勒填粉法,多用以画遍身素白或颜色浅淡的鸟,如白鹦鹉、白孔雀、白鹰、白鸡以及鹅、鹭等。
点染:以墨或墨彩混点而成,亦可以重彩与墨相同。
画燕子、麻雀、翠鸟、鹰、雁、鸜鹆、鸳鸯等重色的鸟多用之。
近人任颐、齐璜喜用此法。
点垛:先点淡墨,后套深墨,层层点染。
画时以淡墨先点头、背、胸、腹等部,再以深墨点大翅、背花及尾部,最后以花青、淡赭罩染,又称套墨、套色法。
有时除嘴、眼用淡墨粗勾外,率以浓淡墨套点。
寥寥数笔,意态自得。
明代林良写水墨花鸟纯用点垛法,可参看故宫博物院藏林良的《写生翎毛卷》。
中国画技法之写意花鸟PPT课件

❖ 花鸟画的题材范围: ❖ 从狭义方面讲,就是指花卉与禽鸟。 ❖ 从广义方面讲,鱼虫、蔬果乃至走兽也都包括
在内。 ❖ 习惯上我们把国画题材概括为山水、花鸟、人
物三大类。不言而喻,凡是山水、人物之外的 那些题材,就都可属于花鸟画的范畴了。
23
❖ 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杰出花鸟 画家们的不断创造与探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 格与流派。
❖ 从表现方法上首先分工笔与写意两个大的流派。 写意又有“大写”与“小写”。工笔到写意之间 又有半工半写的一派。
❖ 从表现方法上还可以把花鸟画分成勾染或点染两 个大的体系。至于地域流派与个人风格,更是多 得不可胜数。
18
湿画:法
❖ 在生宣纸或熟宣纸上作画都可以用湿画 法。湿画法就是把纸刷湿(或喷湿), 趁湿落墨。可取得各种特有效果。例如 画走兽身上的绒毛或斑纹就常用湿画法。 又如在色底上趁湿画墨斑,也是常见的 一种湿画法。最后必须指出一点,就是 湿画法大半是解决部分问题的,要和干 画法配合起来运用,如果全用湿画法就 会显得有肉无骨,没有力量。
郧阳师专精品课程
中国画技法之写意花鸟
美术教育专业必修课
普晓敏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一、国画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 1、笔 ❖ 2、墨 ❖ 3、纸 ❖ 4、砚 ❖ 5、颜料
3
1、笔有硬毫、软毫以笔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
初学国画或练笔可以选用价格比较便宜的精制纸, 如毛边纸、元书纸等。
9
砚
广东出产的端砚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但 价钱较贵。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不必太讲究。普通选 用质地细,容易下墨的就可以。
写意花鸟画技法

最后 画 山 雀 。
i艺求 7 月 号
《云 中金 弹 》
章 法 特 点 : ① 果枝 高高 突起 , 上 扬 的 动 型
勃 勃 生 机 之 感 。 右 下 方 的 密叶 , 起 着烘 托蠢急定 画
② 觉 平 衡 作 用 。
枝 高 色 浓 两
一
低 一
墨
一
,
淡 一 ,
实一 多一 少 , 相 互 对 比 , 叉 相 互 照 应 。 ③ 一 只 J
飞 出 画 面 , 起 了点 缀 作 用 。 (④右 下 方 密叶上 的 彳
点 , 率意 的 感 壶
画 法 步骤 : ①先 画 右 边 一 枝 的 枇 杷 叶 , 笔
接 画 枇 杷 果 实, 然后 画枝 。 ②再 画 左 边 的叶 、 果
③ 画 右 下 方 的 密 叶 , 半干 时 用 石 绿 色洒 在 丛 叶三
? 步骤 : ① 先 以 勾皴 结 合 的 方 法 画 石 , 预 留
的 空 位 ;② 分 两 组 画 茶 花 花 头 , 浓 淡 墨 画 叶 ,
石 青或 石 绿 勾叶 筋 , 淡 墨 叶 用 浓墨 勾叶 筋 , 淡 绿 色 罩 染 茶 花 花 头 ; ③ 浓 淡 墨 穿插 出枝 ,
根 处 杂草 ;④ 最后 画 飞 雀 。
口何 鸣
对山 茶傍 石 栽 》
?特点 : ① 密叶繁花的 山 茶与 大块 山 石 相依
疏
.
密对
比
色彩
对
比
;② 画 面 左上 方 开 阔的
爷白 ” ) , 使 横 空 掠 过 花 丛 的 麻 雀 显 得 尤 为 突
石 和 茶花托 叶 成 左 右 横 出之 势, 与雀 的 飞
统 一 , 加 强 了画 面 的动 势。
写意花鸟画的方法

写意花鸟画的方法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注重表现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花卉等。
以下是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方法:
1. 观察和构图:在开始绘画之前,需要仔细观察所画的对象,包括其形态、颜色、纹理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构图,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
2. 选用纸张和笔墨:写意花鸟画通常使用宣纸和毛笔,以及中国传统的墨汁和颜料。
根据所画的内容和风格,可以选择不同的纸张和笔墨。
3. 勾勒线条:在宣纸上用毛笔勾勒出所画对象的轮廓和线条,这是写意花鸟画的基础。
在勾勒线条时,需要注重笔墨的浓淡、粗细和节奏,以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质感。
4. 渲染和表现:在勾勒出线条后,需要使用不同的笔墨技巧来渲染和表现对象。
例如,可以使用点、按、拖、扫等技巧来表现花卉的花瓣、叶片等部位的色彩和纹理。
同时,也需要注重墨色的深浅、浓淡和干湿变化。
5. 注重意趣:写意花鸟画不仅表现自然界的美丽,更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趣。
因此,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注重笔墨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以表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情感。
6. 多加练习:要想掌握写意花鸟画的技巧,需要多加练习。
通过不断地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
总之,写意花鸟画是一门需要长期修炼的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练习和反思。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写意花鸟画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花鸟画技法
一.麻雀的画法及步骤
麻雀的画法:画头用中等大小的笔调赭墨颜色,侧锋一笔点出头部,画成椭圆形,不能尖。
见下图:
画双翅和背部,用赫墨画翅和背,用笔由实到虚,最好出现飞白。
见下图:
画飞羽和尾羽在赫墨中再加一些墨,画飞羽和尾羽,画飞羽不可画平、画直,要保持两个弧形。
见下图:
画胸腹用淡墨顺腮往下隔过翅膀画出胸、腹部。
见下图:
用浓墨点嘴、眼和腮斑嘴、眼的位置在头部前下方,麻雀脖颈两侧(腮部)各有一个黑色斑点,要趁湿点出。
见下图:
画爪和背部的斑点,麻雀飞行时爪子要收起,背部有大小不等的斑点,也要趁湿点出。
见下图:
麻雀的动态规律:“一头多身法”和“一身多头法”与小鸡的动态规律一样,以脖颈为轴,可以任意变化出很多动态。
范画欣赏:
二.小鸡的画法
画小鸡一定要画出毛茸茸的感觉,用大白云笔蘸中等墨色,侧锋一笔点出小鸡的头部,接着画出背部、双翅,呈八字形,由于小鸡翼短,且未长出尾羽,
因此,尾部与胸部都是绒毛状圆形,蘸淡墨画出胸、腹、臀部,用笔要松动灵活,再按体位点出腿部,最后用小狼毫笔,蘸焦墨勾点嘴、眼、短翼羽、脚爪。
三.紫藤的画法
紫藤为多年生藤本花卉,落叶,豆科。
春天开花,花有紫、白两种,白色的叫银藤,蝶形花,花落后,结一种荚形果实。
叶互生,呈复羽状,藤干虬形盘曲,附着缠绕,可达数百年不死。
紫藤花的画法画一朵花:用大白云笔蘸紫色(曙红调花青),笔锋上蘸白粉,侧锋斜势,左右两笔画出上翻花瓣,然后在此瓣下左右各厾两点,似飞舞的蝴蝶,中间点绿晕,再点上藤黄花蕊即成。
画一串花:紫藤花串为圆锥形,前部花色淡,两边花色逐渐加深,三朵为一组去画,用藤黄调白粉疏密有致地去点花蕊,花的下面是花苞,蘸深紫色,藏锋点垛,注意疏密错落,高低变化;花柄用汁绿,笔锋少蘸胭脂去画,从花串中间穿出,根据花朵和花苞的分布,点上花托,勾上花柄,一串紫藤花就画完了。
花簇由数串紫藤花组成,各串花的排列要有主次之分,每串花的花形
要有变化,色彩有浓淡、深浅,排列要高低不一,体现花串的前后层次,花苞处要左顾右盼,相互照应,多串花画完后,用清水在花上破一下,使花朵处相互渗透,达到融合厚实,以增强气氛。
春天,紫藤叶刚刚发出,叶小,簇状,呈黄绿色。
画紫藤叶多用嫩汁绿,顺结构去点垛,不可太多。
胭脂或墨勾筋,注意透视变化关系,要有飞舞的态势,灵活多变,衬托出花的娇美。
四.葡萄的画法
葡萄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花小,呈穗状,果实呈串状,单粒果实为圆形或长圆形,颜色多为绿色、紫色;叶为掌型,叶尖五出,边缘锯齿状,叶的正面色黑绿、闪亮,有叶筋,叶的背面色淡绿,叶筋突出;老藤多木质化,赫色,当年生藤条较嫩,多汁液,绿色,中间有骨节相连。
果实的画法以紫色葡萄为例:在调色盘中调好紫色、深紫色、汁绿。
先取大白云笔饱蘸深紫色,笔锋上蘸紫色,笔尖蘸汁绿,中侧锋行笔,注意藏锋,笔根着纸有力,左右两笔,形状如同“蝌蚪”,中间留有高光,画出一粒葡萄。
由于葡萄造型的规律和特点,上宽下窄,呈“串人字型”,因此在组合时,可先以三粒葡萄为一组去画,连续组合,前淡后重。
在符合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有主次、疏密和层次的变化。
果柄从中部穿进,趁湿在每一粒果实的下端用浓墨点上果顶,这样,一串葡萄就组合完成了。
葡萄的设色绿葡萄:藤黄+花青+三绿青绿葡萄:石青+花青+藤黄+墨挂霜葡萄:绿色葡萄干后,
再染三绿;紫色葡萄干后,再染三青紫绿葡萄:紫色+绿色墨青葡萄:
墨+三青
叶子的画法取大提斗笔,饱蘸淡墨或颜色,笔锋蘸浓墨,侧锋行笔,三笔画出,行笔时先中间,后两边,注意行笔方向,三笔中间交于一点,呈“掌”形,略干时,用狼毫笔,蘸重墨中锋勾勒叶筋。
注意画叶子时的浓淡虚实变化。
画叶形式主要有:侧推式、全开式、卷曲式、直卷结合式、推转式、破墨式等。
藤条(蔓)的画法
藤类花卉的藤最难画,画不好反似枯枝棒,藤条是藤类植物的骨架,是画面的“纲”,叶、果、花借藤而生,因此,画藤要画出活力,藤要画的有弹性,行笔要流畅,且有顿挫、转折、缠绕,中侧锋转换用笔,悬腕运力,笔笔力透纸背,给人以汁液在藤枝中流淌的感觉。
藤(蔓)有来龙去脉,可顺藤摸瓜,有断有连,欲断似连,扭曲拧绕要有力度,藤(蔓)可任意造势,任意附势。
画葡萄的藤用墨要浓淡干湿并举,老的藤干,多露飞白,行笔要慢,墨色要淡,或蘸赭色,以显苍劲,老藤多节疤,形多弯曲,似盘龙,长数丈;画小枝条,行笔要快,要舒展,流畅,富有弹性,墨色要深,或在笔锋蘸绿色,枝端甩蔓出须,与老藤干有所区别。
画藤(蔓)切忌凝结。
蝶的种类和颜色颇多,两对翅膀大而美丽,且花纹对称,停立时,翅膀合起直立,触角顶端钝圆如锤状,身体细长,口细长,不用时卷曲。
画蝴蝶先从翅膀开始,以先确定蝴蝶的姿态,如画黑花蝶,用白云笔蘸淡墨,笔锋上蘸浓墨,侧锋一笔画出小翅,再画出大翅,外端阔,渐近胸部提笔要快,露出飞白,小翅钝而圆,大翅长而狭,形态要轻盈而美丽,浓墨点出头部两眼、双触角,淡褐色画出腹部,用衣纹笔勾六足,轻巧纤细,再在黑翅上用石绿或石青点上花点即可。
蜜蜂体形较小,双翅较短,飞动时颤动极快,用焦墨先点出头、胸、双眼及触角,再用赭黄色点出腹部,双翅用淡墨扁锋,呈八字状画出或用渗透的方式,渗出翅膀。
最后在腹部画上横纹,前面双腿向前伸出,后边两腿向后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