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入门大全
高二中国工笔花鸟画课件

画面调整与完善
总结词
在正稿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画面的调整与完善,以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
详细描述
对画面进行整体审视,检查构图、色彩、线条和技法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根据需要,使用毛笔 、墨汁和颜色等工具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使作品更加完美。同时,可以在画面上题字、盖章等, 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
04
THANKS
感谢观看
创新题材的拓展
探索新的绘画题材,如现代城市景观、自然环境等, 将工笔花鸟画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新时期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工笔花鸟画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化 的发展趋势,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艺 术风格。
国际化交流
加强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工笔花鸟画走向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
手段,丰富画面语言和视觉效果。
在设计中的应用
要点一
图案设计
工笔花鸟画精致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为图案设计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设计师可以将工笔花鸟画元素进行提炼、 重组,应用到服装、家居用品、包装等领域的图案设计中 。
要点二
品牌形象设计
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成为品牌形象设计的灵感 来源。通过将工笔花鸟画元素与品牌理念相结合,可以塑 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独特视觉风格的品牌形象。
详细描述
根据构思,用轻薄的纸张或毛笔绘制出作品的草图,标明花 鸟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画面的构图和层次感。草图可 以帮助画家发现和解决构思中的问题,为正稿制作提供依据 。
正稿制作
总结词
正稿制作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关键环节,需要注重细节和技法的表现。
详细描述
在草图的基础上,使用宣纸、毛笔和墨汁等材料,按照构思逐步绘制出花鸟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注意线条的 流畅性和精细度,以及色彩的搭配和过渡,以表现出花鸟的特点和美感。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
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
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
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
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
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
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
“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
“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
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
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
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
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
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
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
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
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
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
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
朱耷·花鸟最全全集:200幅大赏

朱耷·花鸟最全全集:200幅大赏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即八大山人,谱名统*(*为上林下金),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
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
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
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之小鸟燕店中学薛红芳教学目标:能力目标:通过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习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禽鸟的基本方法。
并学会用基本的运笔、用墨、创作出一幅表现鸟的作品。
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产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感。
教学重点: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和鸟的不同动态。
课业类别:造型、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师:毛笔、生宣纸、毛毡、画板、国画颜料、课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激情导入:艺术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与生活。
正因为,有了艺术的装点才使我们得生活充满美好和情趣。
下面请欣赏一些图片,看看艺术家眼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说一说想法。
小结:看到齐白石老艺术家笔下那各式各样、生动鲜活的写意花鸟画小品,我们就会产生不言而喻的感叹:自然真有趣,生活真美!其实,我们也可以如此,下面我让猜一个谜语好不好,谜面是:日飞落树上,夜晚到庙堂。
不要看我小,有心肺肝肠。
(打一动物名)歇后语什么虽小,五脏俱全。
还有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气(出示课件)欣赏讨论:1、你对麻雀还知道多少?(生活习性)2、通过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外形特点)3、让学生板演简笔画的麻雀。
小结:麻雀的形体简单又可爱,今天我们就用齐白石老人的写意方式来画一画麻雀。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发展阶段:一、引导发展、精讲点拨写意花鸟画基础知识讲解。
(定义、分类、表现方法、用笔用墨等)A(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典雅中的寓意
宋朝皇帝画家赵佶画的芙蓉锦鸡,有着借物寓意、抒写情怀 的用意。 锦鸡在古代被认为是文武双全的象征,画家借此来作隐喻。 芙蓉花从画面左中处出枝,一只锦鸡立在枝头,正回首翘望 右上角那翩潮的彩蝶。左下角斜伸的几枝菊花,妙趣樻生,既填 补了画面的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题款与题诗的位置也作 了精心布局。 此画在构图上,在用笔用色中,都显现出严谨从容。
以花鸟传情
花鸟画家常用勾染、写意的方法画出植物、动物的神 态,以抒发个人的人生感悟,到后来有的花鸟画家干脆直 接用色彩描绘物象。清代画家恽寿平就是运用这种画法来 表现花鸟之美的,这种画法称之为“没骨法”。
花卉册(中国画)清代 恽寿平
恽寿平与五代的黄筌一样,也 非常重视写生,在表现对象时,既 不用墨线勾轮廓,也不用墨色作底 子,而善于用颜色渲染、点簇并用。 他画的花卉十分工整俊秀,好像被 水洗过一般淸新飘逸,洁净淡雅。
小卡片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 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人物画表现人与人 和人与社会;山水画表现人与自然;花鸟画表现与人相处 的动植物。三方面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在初中教材中,我们用这种思路来组织欣赏课的内容, 您觉得如何?
精微与逼真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在此之前的五 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 来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的西蜀、南唐等地,花鸟画发展较快,并出 现了黄筌和徐熙两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画家。
芙蓉锦鸡图(中国画)宋代 赵佶
锦鸡的羽毛用细碎的笔触勾出生长的方向,翅膀用墨晕染 出浓淡层次,用笔工细有力,渲染填色薄艳细腻,用笔用色的 风格十分完美和统一。芙蓉、锦鸡、蝴蝶,在菊花盛开的金秋 时节相聚,华丽的题树在赵佶的精心描绘中,没有流于艳俗, 而是和谐生动,富有典雅的情趣。
花鸟构图法

C
构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构图规律也完全运用了 对立统一规律的法 则 。构思、构图以及作画的整个过程 , 就是在不断制造矛盾同时又在不断解决 矛盾的过程中完成的 。 也就是说 , 我们在作画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生发奇势 , 不 断创造险情,造成对比 , 而又在不断的平衡画面,将种种矛盾统一在整个画面的大 势之中 , 使构图奇而安 , 这些对比变化丰富于画面 , 给人以可读感 ,可想性。 构图的对比变化规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 : 用笔方面 , 包括长短关系、曲 直关系、刚柔关系、高低关系、粗细关系、 方 圆关系、顿挫关系等等 ; 其二 : 用墨方面 , 包括枯湿对比、燥润 变化、浓淡变化、主次关系、黑白处理 , 以及色 块面积大小对比 等 ; 其三 : 形式方面 , 包括奇正变化、动静变化、虚实关系、藏 露处理、平衡关系、疏密关系 , 以及聚散、偃仰、错落、黑白、阴阳向背、开合 争让和点线面处理等等。这三方面的所有变化规 律 , 构成了整个构图法的基本构 图规律。这是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的重要方面。若要掌握这 些规律 , 除不断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外 , 还要多读书以增加学养 , 多练习以积累结 验 , 多临摹古人作品以继承传统。不断认识 , 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要避免拿来主 义 , 学习也要得法 , 应有所选择。
中国花鸟画精品课程网· 陆越子
5
B
起手形式
下垂型构图从上部起笔 , 其位置在纸面二分之一向上任何位 置。如从左上向下 出笔 , 可向八个方向出笔 , 从右上向下出笔 , 亦 可产生八个方向。由此也是十 六个出笔方向 , 其理与上升型类同。 ( 图 6)
中国花鸟画精品课程网· 陆越子
中国画写意花鸟枇杷的画法与茶壶组合

• 枇杷枝的画法
• 以淡墨侧锋画主干,并以重墨中、侧锋并 用画出细枝。
• 枇杷叶的画法
• 枇杷叶子可墨可色,这里介绍用绿色画叶 子的方法:先以藤黄调花青成草绿色,而 后用笔尖少蘸墨色后直接以侧锋画出,待 叶子半干时,以重墨勾叶筋。
枇杷果的画法
枇杷果实以藤黄少调赭石直接点画,待半干 时以重墨 点出果脐,并以重墨干笔画出果柄 。
作 品 欣 赏
枇杷与壶的组合 画法
• 枇杷,又名金丸、芦枝,是蔷薇科中的苹 果亚科的一个属,为常绿小乔木。树冠呈 圆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4米。叶厚, 深绿色,背面有绒毛,边缘成锯齿状。一 起来学习枇杷的画法吧。
• 经常看到国画里面出现枇杷果,这是因为 从古至今,枇杷在秋日养霜,在冬日开花 ,而在春日结果,在夏日成熟,一直就被 人们称作是“备四时之气”的佳果,也被 人们视为吉祥的食物之一。而且,枇杷从 唐宋时期开始就被看做是高贵、美好、吉 祥、繁盛的美好象征了。
• 步骤三: 枝干的穿插关系到整体布 局,极其 重要,粗干细枝应浓淡相宜、 疏密得体, 画时应格外注意
• 步骤四: 加画工笔蜻
落款时应注意与左侧枇杷果实的呼应关系。 钤印成图。
• 大凡画家总爱以所喜所嗜之物入画,像茶 壶这种茶具主角,古往今来,众多文人画 家都爱画它,大抵是画家对春雪煎茶、陶 然若仙的境界的神往吧!
• 整枝枇杷的画法
• 画整枝枇杷时要注意枝、叶、果的走向以 及布局。
• 画法步骤
• 步骤一: 于画面左侧点画枇杷果 实,画时应 注意果实的大小及掩映关 系。点脐的位置 关乎果实的朝向,须审 慎而为。
• 步骤二: 画叶子时要注意叶子之间 的浓淡疏 密的变化关系,正侧有别,前后有杯,几 枝交叉错落的梅花 ,展现出别具一格 的艺术之美,更呈 现出了画家如茶般 心境冲融、淡雅清 透的高洁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入门大全第一章概述一、咱们国家画得分科咱们国家画原称水墨画,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历史悠长,它是我国特别得绘画艺术形式,绘画方法特丰富。
从表现信息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小写意和大写意三种。
工笔画工细秀丽,造型严谨准确,大写意笔墨简练,造型概括传神,小写意笔墨方法介于它们之间,深受大家青睐,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鉴赏和学习。
梅兰竹菊称四君子,是保守学习咱们国家花鸟画得入门绘画题材,是基础课,因此将其归为本书得编绘信息。
梅兰竹菊练好后,了解了运笔用墨得根本绘画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举一反三再拓学其他绘画题材就容易多啦。
二、初学者应具备得工具学国画要准备部分根本得绘画工具,简称文房四宝,具体是:1. 毛笔毛笔种类名称繁多,形有大中小之分,质有软硬兼之别。
初学时,大中小笔都应有,先备大小提斗笔各一支,大笔最好买兼毫得;中型笔买一支大兰竹、一支大白云;小型笔,买一支叶筋或衣纹笔,往后可根据需要逐步添置。
2.墨过去做画先用墨锭砚墨,墨有油烟墨和松烟墨之分,当今多用墨汁,市面上有一得阁、曹素功和中华牌等,宜书宜画,使用便利。
3.纸国画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生宣吸水性强,熟宣增加明矾制做不吸水。
写意画要用吸水性较强得生宣纸。
安徽产得“特净皮”、“净皮”最好,可价格高。
初学者可用云南宣、浙江宣或四川夹江宣,价格适中。
规格别太大,一尺宣便利,可以直接做画。
买三尺宣和四尺宣也可以,用时可以根据做画需要自裁,如四尺对裁,或四尺裁三,四尺裁四等。
4.画毡亦称毛毡,垫在画纸下面,做画时吸收渗透得水墨初学者可以用旧毛毯、旧呢子代替,以平而有绒为好。
临时做画没有机会,也可以把报纸垫在画纸下面做画。
5.笔洗内盛干净的水是洗毛笔用得,市面有售。
初学者可以暂时不买,选择阔口而光滑得陶瓷大碗或杯瓶代替。
6.调色盘调墨配色用,市面售有七池型和重叠型得,初学者也可不买,可以选择中小型白色盘子代用,多少自便,通常有三、五个就可以啦。
7.色彩可买一盒12色得咱们国家画色彩,也可选购常用得铅管色彩,如锌白、曙红、胭脂、藤黄、朱砂、赭石、石青、石绿等,用量多得可以随时单买补充。
笔筒、书架、镇纸等其他备品,可根据个人机会和学习进程得需要逐步添置完善。
三、用墨法人曰“墨分五色”,称浓淡干焦湿,亦称焦浓重淡清。
说白了要不,墨得变化和水分多少有着直接关系,随着水分得递增墨色层次发生演变,显现出丰富多彩得奇妙变化。
用色彩做画亦有同理,需要学画者慢慢摸索,虔心体会。
焦墨把墨汁砚得非常浓,画在纸面上墨涩而有光。
浓墨墨黑程度仅次于焦墨,原因是参加了少许得水分所致。
重墨是对淡墨而言得,它比浓墨淡部分,比淡墨还黑部分。
淡墨墨色呈灰色叫淡墨,是加了较多水分得缘故。
清墨是干净的水笔中加了一点点墨,画在纸上只有部分淡灰色得影子而已。
上述是墨加水后出现得变化称单色,可在画花叶和皴擦树皮、石头时,常能浓淡墨色接踵相遇,就导致一种渗洇现象,在国画方法中称做破。
打个比方说,浓色叶用淡色勾叶脉称淡破浓,若淡色叶用浓色勾叶脉称浓破淡等等(见图示)。
可必须得要指出得是:不管是浓破淡还是淡破浓,都必须在前色七分干时去破,过早或过晚都破不出不错得成效。
四、用笔法运笔办法非常多,方法表现丰富,初学者首先要了解几种常用得根本笔法,随着学习实践得进程,再逐步深入学习。
1.中锋亦称正锋,笔锋垂直于纸面,运笔时笔尖保持在线条中间,这么画出得线条感觉厚重圆润,是提款和做画勾线得主要笔法。
2.侧锋亦称偏锋,运笔时笔锋侧向一边,画出得线条较宽,这么得线条墨色非常丰富,是画树叶和块面得常用笔法。
3.逆锋笔锋在前,笔杆在后逆行运笔称逆锋。
此法运笔能使笔锋散开,画出得线条粗糙,画老树干、石头轮廓常用之。
4.拖笔与逆笔相反,笔杆在前,笔锋在后拖着笔走称之拖笔,拖笔在做画中常伴有捻转笔杆得动做,线条圆转灵敏,画紫藤、葡萄和凌霄花等藤本植物,多用此法。
5.顺笔、逆笔顺逆笔顾名思义、是以运笔方向顺逆而得名。
顺笔是指笔锋从左向右、从左下向右上、从左上向右下运笔称之顺笔;笔锋从右向左、从右下向左上、从右上向左下运笔都称之逆笔。
画树枝、竹枝、兰叶、芦苇和草等都用顺逆笔。
6.皴擦石头和树干中间得皱纹需要用皴擦得办法描绘出物象内部得皱纹及明暗。
山水画中皴得办法非常多,在花鸟画中不详述。
皴擦办法,是用干笔侧锋横卧纸上轻擦,显示出树皮、石块得纹理凹凸和阴阳明暗为好。
在花鸟画中长用得皴不一样于山水画,除石块用斧劈皴外,树干皴法要根据树种不一样而变化,如桃树和梧桐树用横皴,松树用麟皴,柏树则用线条纽皴等。
7.点也叫“点簇”,在花鸟画中常运用。
点可分横点、竖点和园点,还可以用战笔积点得手法,把点变成线或面,用处非常广。
8.提按顿挫顾名而行笔,提是将笔轻轻提起,按即将笔锋按下,顿则停顿也,挫是将笔锋卧倒在纸上揉挫。
这些动做是在运笔得过程中使线条导致丰富得变化,画石块和树干常用到运笔用墨都是花鸟画得基础得基础,要多练习,切莫求快,前师主张“初学用笔,规矩为先,不妨缓慢,万勿轻燥。
”在练习中去寻找感觉和体会笔墨得奥妙,“世上无难事,只肯登攀”,凡是有恒者事能如愿。
其次章梅得画法梅花是我国得名花,落叶乔木。
其优点是“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展示出“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梅花不畏严寒,傲霜而开,古往今来被视为高风亮节得楷模,世代文人墨客为之吟诗、写画立志,借书画言其志,寄笔墨抒其情,抒发自己得抱负,历来是画家喜于表现得题材,实为中华民族得象征。
梅花原产我国,全国有两百多种。
花瓣呈圆形,有单瓣复瓣两种,单瓣五出,亦有四出和六出得。
国画在写意画中多画单瓣五出形。
花得色彩有深红、浅红,白、绿、黄等等。
画梅花表现得手法极为丰富,根本画法为勾勒法和没骨法两种。
剖析梅花它是由老干、枝梗、花朵、花蕊和花萼组成得,为了便于学习和了解它得细部结构,现分解讲授:1.老干得画法梅树老干苍老蟠曲是梅树得主体,是表现梅树性格特征得主要部分。
应着意画出它“曲似龙,坚如铁”得坚强刚健气质。
用勾勒法表现最生动。
●勾勒法,(1)中号兼毫毛笔蘸较深墨,笔尖向外,侧锋用笔、勾出老干暗面得一条轮廓线。
要依老干树得生长规律行笔,运笔时要顿挫有力,中锋侧锋转折交替使用,要有变化。
(2)笔尖蘸少许水,调成淡墨,对应第一笔走向勾出亮部得轮廓线,虚实相间,不可太实。
(3)笔尖蘸少许浓墨,调成近乎两线之间得墨色,笔尖再调少量深墨,以散笔侧锋皴擦,皴擦时笔墨要表现出树皮多纹苍老得质感。
(4) 笔蘸浓墨在老干两边点苔,点苔要有大小疏密变化,切记雷同。
老干画法得流程(1) 先画老干暗面得线条(2)淡墨画明面得线条(3) 皴擦老干皮纹(4)浓墨在老干两边点苔●没骨法(1)老干没骨法画法,实际上是挥写出来得。
用较大得毛笔,先调淡墨至笔根,再调中墨至笔肚,最后再在笔尖上蘸浓墨在盘中稍调几下,使笔中浓淡墨浑然结合成三种黑色。
入纸要侧锋卧笔,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运笔,大胆果断,有快有慢,有顿有挫,一气呵成画出老干浓淡雄健之气。
(2)在第一笔画完老干后,用浓墨在树干两边点苔破之,以增强老干得质感和层次。
此法在写意画中或远景树干时常用,期望大伙多多练习,了解画老树干得这一表现方法。
(4)浓墨在老干两边点苔●没骨法(1)老干没骨法画法,实际上是挥写出来得。
用较大得毛笔,先调淡墨至笔根,再调中墨至笔肚,最后再在笔尖上蘸浓墨在盘中稍调几下,使笔中浓淡墨浑然结合成三种黑色。
入纸要侧锋卧笔,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运笔,大胆果断,有快有慢,有顿有挫,一气呵成画出老干浓淡雄健之气。
(2)在第一笔画完老干后,用浓墨在树干两边点苔破之,以增强老干得质感和层次。
此法在写意画中或远景树干时常用,期望大伙多多练习,了解画老树干得这一表现方法。
画枝梗忌病提醒:初学者在画梅树枝梗时,能画出各种违背树枝生长规律得忌病来,最多见得有三叉平头、鼓架形、三角形、井字形以及菱形、90度等几何图形。
3.梅花得画法梅花是梅树最有生机最靓丽得部分,凌冬映雪,万点飘香,一簇报春万物俱兴。
花由于开放时间得不一样,故一枝一株之中,有盛开得,半开得和含苞待放得,花还要有阴阳向背和疏密聚散变化。
才可以表现出梅花生机勃勃得繁花景象。
花得画法有二:(1勾勒法画白梅时用勾勒法,分单勾和双勾画圈,故还称“圈花法”。
圈花用小兰竹或中白云笔蘸淡墨圈出花瓣,不论单圈还是双圈,用中锋运笔,落笔藏锋收笔回锋。
梅花正面看呈圆形,由于透视原因,花瓣有变化,不可圈得太圆,亦不可太尖,根本形以园中见方为好。
(2没骨法即点厾法多用在点厾有色彩得花朵,以红梅为例,朱砂加曙红,大红加曙红或曙红加胭脂都可以。
具体办法,用大白云笔蘸朱砂色,笔尖含色浓,笔根含色淡,再在笔尖上蘸少许曙红或胭脂,稍加调和就行了点厾,花瓣或花蕾虽是圆点,也要两笔旋转成形。
花形变化如同勾勒法,要分正面花、正侧面花、背面花、上仰花、半开花和花蕾等。
(3)花蒂、花蕊画法均可蘸浓墨,或墨紫色。
画红梅、腊梅和绿梅,可用胭脂或墨绿色点花蕊和花萼。
背面花萼以鼠爪点写,上仰花以“丁”字写,花蕾向下以“小”字写。
花须宁粗勿细,宁少勿多,通常画七至九笔就行了,点花蕊别机械呆板。
不管是写花蒂和花须或点花蕊都要用笔随意,挺健有力。
画花头、花蕊、花萼忌病提醒:画梅花花瓣常见得毛病,一是花瓣太尖,尖花瓣就成了桃花杏花啦,二是花瓣太实,中央没有留空白。
三是调色水分过多或过少,多则洇,少则枯。
还有花无中心等。
花蕊丝,有得纤细散乱,有得死而粗滞。
画花头和花蕊忌病4. 梅花画法及流程:第一步立骨定位,用大笔调墨写出老干,明确这副画得总趋势。
其次步用较浓墨点破老干上苔,写出枝杆,得前后左右穿插交搭。
第三步笔调朱砂加曙红点梅花和花蕾,要有疏密和偃仰变化。
第四步用浓墨画花蕊花萼,细心收拾。
主体应加强,宾体要虚。
第五步根据画面需要天之补花第六步增加配景,落款、盖章第三章兰得画法兰花是兰科兰属得多年生常绿草木植物,素有“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得靓名,是我国古老得名花之一。
兰花窈窕多姿,叶态幽雅,花素不艳,香幽气清,深受画家钟爱。
这原因是兰花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质朴纯真,高洁素雅,清秀含姣,婀娜多姿,不与众卉争妍,不与桃李争春。
这种品格被历代文人所赞誉。
兰花一年四季都有,按季有春兰、夏兰、秋兰、冬兰之称,亦有按产地品种而得名,如闽兰、蕙兰、草兰也叫春兰等。
近代科学培育出像蝴蝶兰、大花卉兰等众多优质品种得兰花供大家观赏。
一茎一花称兰,一茎多花为蕙,入画者多是后者。
画兰花在方法表现上,有双勾法和没骨法两种画法,双勾法很少用,多以没骨法写意。
剖析兰花:兰花结构没有梅花那么复杂,必须兰叶、兰花和花蕊三部分,难在撇叶组合。
1.兰叶画法画兰花叶用硬毫笔较易控制,笔调重墨或绿色一笔一叶去撇,撇叶时要以中锋稍转动并带拖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