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美课件(共103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二、内容概括文章通过队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用途的描写,说明他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根根有力量。
三、文章结构层次第一段(1自然段):写人的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段:(2-5自然段):写五根手指不同位置,姿态,性格和作用. 第三段:(6自然段):写五根手指如果成为一个拳头,就会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没有强弱,美丑之分。
四、重点语句理解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五、作者介绍丰子恺。
浙江人。
现代作家名仁,字婴行。
从小爱好美术。
代表作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PPT课件

大拇指的外观是怎样的? 大拇指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 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形状特点:不美观。 具体表现: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 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 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 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 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 了,叫他揿电铃。
语文22 五年手级指 下册
22.手指 第一课时
22 手指
导入新课
对于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的美丑和作用, 同学们的说法各一。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 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 叫《手指》。
22 手指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 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 改为子恺。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 《子恺漫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 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丰子 恺漫画结集面世。
拓展延伸
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
1.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3.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4.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5.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瑄 6.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7.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 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
丰 子 恺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有很多微不足道的 事物,它们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但它们常常被忽视了,而手指, 就在为我们默默无闻地付出,陪伴 着我们生活。让我们今天来学习第 22课:《手指》,让我们更深入地 了解这平凡而伟大的事物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美课件(共103张PPT)

zēng
憎
笔顺
组词 憎恶 憎恨 可憎
造句: 他通过手中的画笔表达 了对战争的憎恶之情。
多音字
轧
yà 轧伤 zhá 轧机
gá 轧账
例:1.那台轧(zhá)机轧(yà) 伤了轴承。 2.今天一天爸爸都在轧(gá) 账。
拧
nǐng 拧螺丝 níng 拧毛巾
nìng 拧脾气
例:他这个拧(nìng)脾气的 人,拧(nǐng )起螺丝来比拧 (níng)手巾都快。
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 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 十分有趣。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 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
探究大拇指的性格。
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性格的句子。 •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作者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 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 表达的主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和性格是什么? 3.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中指是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 堂皇的,有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做 事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 爱,能力薄弱。
3.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作者想告诉我们:五根手指虽然都长在手上,但作用和 功劳却各不相同,然而,手指的全体和人群的全体一样,只 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探究大拇指的姿态。
第22课《手指》优秀PPT课件

三、精彩赏析。 写出对“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
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的理解。
___这__句__话__把__手__指__的__全__体__比__作__人__群__的__全__体__,__阐__明__“__团__结__就__ ___是__力__量__”__的__人__生__道__理__,__这__是__文__章__表__达__的__主__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手指
《手指》 +丛书《养鸭》
关注作者 导入新课
丰子恺
(1898—1975)原名丰润、丰 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 石门镇)人。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艺
术趣味》《随笔二十篇》《甘美的 回忆》《率真集》等。
关注作者 导入新课
《教育》 一块模子量大小? 生搬硬套用力塞, 哪管孩子哭哇哇!
从以上三种情境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 子说一说。
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 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 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 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 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 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推荐阅读
丰
子
恺
随堂检测
一、课文内容我知道 课文通过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 _________________,只要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从而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人生哲理。
《手指》PPT优质课件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三个臭皮匠,百花齐放春满园。
1.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
2. 课下认真体会本文幽默、幽默的语言 风格,并在写作中加以应用。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 ,他只有一个。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 的曲线。
这里将大拇指、食指当成人来写,拟人化手法制造出 了幽默感和趣味感。
其二,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语言风格。例如文中写 中指的句子: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 养尊处优。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1〕大拇指的作用:拉胡琴,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 来,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 用劲扳住;读书,翻书页;进门,揿电铃。 〔2〕食指的作用:拿笔的时候,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 事,去试探或冒险;打 、扳机枪;打算盘、拧螺丝、解 纽扣等。
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例如:大拇指让我联想到了默默无闻为大家效劳的 人;食指让我联想到了技能和本领非常突出的人; 中指让我联想到了喜欢玩小手段、偷奸耍滑的人; 无名指和小指让我联想到了有特殊才能的人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 例如:
耳朵
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常年累月驻守在人的脑袋左右。他
具体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性格和作用
。 以指喻人,说明手指、人没有强弱、美
丑之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有力量。
➢ 阅读课文第一局部,分析“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课件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了解手指的功能和特点;学习生词,掌握词汇用法;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手指的作用。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词,如“协调”、“灵活”等,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词,理解手指的功能,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指舞视频,引发学生对手指功能的思考,进而导入课文。
2. 自主阅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手指的作用,教师巡回指导。
3. 词汇学习:学习生词,如“协调”、“灵活”等,通过例句加深理解。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讨论作者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观察与思考。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学会分析。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生词和课文内容,检查学习效果。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手指》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生词:协调、灵活等4. 例句:课文中的难点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思考手指还有哪些作用。
(2)用“协调”、“灵活”等生词造句。
2. 答案:(1)手指可以用来写字、画画、弹奏乐器等。
(2)示例:他的动作很协调,让人看了很舒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手指的作用和生词。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尝试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进行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二、内容概括文章通过队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用途的描写,说明他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根根有力量。
三、文章结构层次第一段(1自然段):写人的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段:(2-5自然段):写五根手指不同位置,姿态,性格和作用. 第三段:(6自然段):写五根手指如果成为一个拳头,就会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没有强弱,美丑之分。
四、重点语句理解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五、作者介绍丰子恺。
浙江人。
现代作家名仁,字婴行。
从小爱好美术。
代表作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美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丰子恺 (1898—1975)原名丰润、丰
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 石门镇)人。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 《艺术趣味》《随笔二十篇》《甘 美的回忆》《率真集》等。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mǔ
大拇指
xián
按弦
qìn
揿电铃
huì
秽物
yà
轧伤
nǐng
拧螺丝
bó
薄弱
yōng
附庸
sāo
搔痒
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 强弱、美丑之分了。 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团结就是力量。
推荐阅读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 丰子恺读本》,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感 受到丰子恺漫画的幽默和他漫画般简练 传神的语言风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 读一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 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 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
写课后小练笔。 边思考边仿写。 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通过介绍手指,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先 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学着进行了 创作。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 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 事物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 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 有所短。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 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 根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怎样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 所短。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述大拇指、食指、中 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及作用。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 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写
拇 搔痒 秽轧拧螺纽 扣 貌 仓 渺涕 享 庸 憎
mǔ
拇
笔顺
组词 拇指 巨拇 拇战 造句: 他用拇指组词 搔痒 搔头 搔背 造句: 蚊虫咬得我瘙痒难耐。
yǎng
痒
笔顺 组词 挠痒痒 瘙痒 止痒 造句:我的眼睛好痒。
huì
秽
笔顺 组词 污秽 淫秽 秽迹 造句: 这是污秽肮脏的地方。
zēng
憎
笔顺
组词 憎恶 憎恨 可憎
造句: 他通过手中的画笔表达 了对战争的憎恶之情。
多音字
轧
yà 轧伤 zhá 轧机
gá 轧账
例:1.那台轧(zhá)机轧(yà) 伤了轴承。 2.今天一天爸爸都在轧(gá) 账。
拧
nǐng 拧螺丝 níng 拧毛巾
nìng 拧脾气
例:他这个拧(nìng)脾气的 人,拧(nǐng )起螺丝来比拧 (níng)手巾都快。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作者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 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 表达的主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和性格是什么? 3.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字词
1.初读课文,完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我会认
xián qìn sāo yǎo tiǎo huì yà
弦揿搔窈窕 秽轧
nǐng niǔ cāng báo tì yōng zēng
拧纽仓薄涕 庸憎
本文的层次是什么?
一、(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性 格和作用。
三、(第6自然段)作者以指喻人,说明了手指、人没有强 弱、美丑之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
细读感悟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 重点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课文围绕这句话来写: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 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和性格是什么?
大拇指的姿态不美,但却具有吃苦耐劳、 不图名利的可贵品质。
食指没有窈窕的姿态,却具有强硬的外形 特点,以及勤奋、敢于冒险、机敏的性格特征。
运用排比的修辞,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突出了食指的作用以及他勤奋卖力、敢于冒 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同时还运用对比 的方法,写出了食指的另一个特征——机敏。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 无爱憎(zēng)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 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 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薄
bó 薄暮 bò 薄荷
báo 薄饼
例:在薄(bó)暮中,他吃着一 块薄(báo)饼在查看薄(bò) 荷长得怎么样。
整体感知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
要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 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 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 强弱、美丑之分了”。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大拇指在生活中的具体 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 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 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 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 拧螺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造句: 把珠片粘在纽扣上作 为眼睛。
mào
貌
笔顺 组词 外貌 相貌 体貌 造句: 妹妹的外貌很出众。
miǎo
渺
笔顺
组词 渺小 渺茫 飘渺
造句: 站在山脚下,人才能感 觉到自己的渺小。
xiǎng
享
笔顺
组词 享受 享用 分享 造句: 分享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yōng
庸
笔顺
组词 庸人 平庸 庸才
造句:人“难得糊涂”,但不 能做愚庸之人。
yà
轧
笔顺
组词 倾轧 轧场 轧断 造句: 他们不会互相倾轧竞
争而只会共同前进。
nǐng
拧
笔顺 组词 拧紧 拧开 拧动 造句: 他拧紧瓶盖。
luó
螺
笔顺
组词 螺丝 海螺 螺号
造句: 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 的螺丝钉。
niǔ
纽
笔顺 组词 纽扣 纽约 枢纽 造句:他把一个纽扣缝上去了。
kòu
扣
笔顺
组词 扣子 扣押 扣留
中指是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 堂皇的,有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做 事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 爱,能力薄弱。
3.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 有所长,各有所短。”
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概括地写出了五根手 指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领全文,为下文具体的描写做铺垫。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 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 叫他揿电铃。”
22
手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我们吃饭要用到手指,洗脸要用到手指,写 作业也要用到手指……手指伴随我们左右。但 你是否发现,一只手的五根手指,粗细长短都 不相同,它们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格,各 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下面让我们一起 走进课文,去感受五根手指各自的魅力吧!
走进作者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号子恺, 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 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 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 及散文而著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