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4.3.3老子之道与中庸

我们认为,孔子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层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子的自然之

道相通。甚至是有所继承和借鉴。老子吸收了自古以来的中道思想,提倡“圣人

去甚,去奢,去泰”④;主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⑤;主张效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⑥;主张“持

而盈之,不如其己”⑦;主张“不如守中”⑧。孔子受前人(包括老子在内)中道

思想的启发,发现中庸是一种值得挖掘和提升的概念,试图在哲学的层面对中庸

进行重新的诊释和建构,但孔子并未完成中庸的哲学建构。

前面讲了,在郑玄、程颐、朱熹等人看来,孔子所讲的中庸即“天命所当然”

的“天下之正道”和“常道”、“定理”。而老子“道”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指客观存

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宇宙总规律。作为“天下之正道”、“常道”

的中庸之道与老子这种宇宙规律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

老子认为:“道”标志着宇宙变化的有序性,即规律。这个世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规律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普遍性的

意义。那么什么状态是事物最普遍的状态呢?事物的中正之道就是最能代表事物

本来面目的一种状态。老子提出的作为宇宙总规律的“道”,可以理解为程颐所

讲的“天下之正道”;而老子的“德”是指万物的本性,即每个事物自己的那部

分规律,其实是具体事物自身的“道”。那么,宇宙的“道”生养万物之后,万

物又各有其自己的“道”,所以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各有自

己恒定的规律,即“常道”。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遵循着这些代表普遍规律的“常

道”。老子深感这种规律的不可言说,借“道路”的“道”对这种规律和运动做

了大致的描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

曰返”①。说到万事万物最一般的状态,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

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②在老子看来,“道”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

曰“反”、二曰“常”。“反”即“返”,也就是说,“道”生万物,然后万物

消亡之后又都复归于“道”,这个“道”就是事物最本性的“中”的状态。所谓

“常”,是指规律这种“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的自然本性,万事万物最终都

将回到这种最本性的虚静状态。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常。”④回复到事物的本性,这才叫做“常”。万事万物不管如何变化,总归脱离

不了它们自身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就是一种中正、恒常的“中道’夕、“正道”。朱熹

解释“中庸”时说“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⑥,就是说中庸之

道乃天命所成的宇宙万物自身精微极致的规律之道。

《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真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

穷,不若守中。”⑥对其中“不若守中”一句的解释,历来颇具争议。有两种解释

比较普遍,⑦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乃“冲”的网坏,“不如守中”本应为“不如

守冲”。如陈鼓应先生引严灵峰“‘中’字疑系‘冲’字之网坏,失去‘水’旁,

校者不察,遂改为‘中”,一说,把“守中”解释为“守冲”,表示持守虚静的意

思。⑧第二种观点认为“守中”即悟守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如蒋锡昌说:

“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守之’即‘守道’,亦即此文‘守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人君‘有为’则速穷,不如守清静之道为愈也。”①

我们认为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实质上是指虚静无为的“中正之道”

两者把“中”都最终解释为“虚静”或者“清静”“无为”的状态,有一定的道理,

基本意思都一致,都符合老子的思想主旨。但把“中”解释为“冲”实属臆测,

不足以服人。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中庸的本义是指“天下之正道”和“常道”。万事万物

的“正道”就是事物的本性,万事万物的“常道”就是不为而自然的运动规律,

这就是老子的“中正之道”。保持了万事万物的本性,烙守了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

规律,就能够使万事万物处于一种最原始本真的、顺“天命所当然”②的中庸状态。

那么,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正是万事万物发展过程中这种最原始本真的

中庸状态。守住了这个本性的“中”,就等于掌握了事物最普遍的发展规律和状态。

所以,各注家把“守中”最后都解释为“持守清静”和“无为”,这是符合老子的

基本思想的。

我们理解老子“不如守中”的意思时,往往容易陷入字面意义的考证而忽视

了中庸思想在老子“道”中的体现。再加上人们习惯性地把中庸思想贴上儒家和

孔子的标签,从而不会把它和老子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如张默生,他甚至悟出:

“老子则不然,他说的‘中’字,是有‘中空’的意思,好比臭禽没有被人鼓动

时的情状,正是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③但是,他没有把这种“虚静无为

的道体”和中庸的实质联系起来,原因就在于他认为中庸思想只是儒家独有。所

以他在这段话的前面说:“‘不如守中’的‘中’字,和儒家的说法不同,儒家的

‘中’字是不走极端,要合乎‘中庸’的道理。”④其实,儒家的“中庸”本身就

脱胎于老子普遍规律意义上的“道”,既代表了事物最普遍的状态,也表示最能反

映事物一般特征的原初状态。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⑤儒家把

“中”视为“天下之大本”,把“和”视为“天下之达道’夕。其实,儒家讲的“天

下之大本”,无非就是老子哲学中的万物之本一一道。“中”的状态实质上也就是

老子“道”的状态。而“天下之达道”,无非就是指天下万物自生自息之规律,老

子统称之为“天道”。把握了这个“道”,就是“致中和”了,那么天地就起到它们的作用了,万物得以自然养育。从《中庸》的解释来看,儒家之“中”与“和”

的理论实质与老子的“道”并无二致。董仲舒曰:“德莫大于和而道莫大于中。”

又曰:“阳之行始于北方之中而止于南方之中。阴之行始于南方之中而止于北方之

中。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始起,皆必于中。中者,天地之大

极也。”①这种“天地之大极”就相当于老子所讲的先天地而生的“道”。《中庸》

中提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

中道,圣人也。”②我们仔细分析这里的“诚”的状态,就会发现:儒家的“诚”

是遵从天道的,是本性的东西,能持有这种“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本性的

中道,就己经是圣人了。我们发现,老子心目的圣人也是这种“不思而得”、“从

容中道”的“诚者”。老子思想里面,“中”的思想已经蕴涵在他对道的阐述当中

了,天道是不偏不倚的、天地万物自身的和谐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中”,

万物处在“中”的状态的时候,就是最和谐稳定的时候。“中庸”的状态是一种和

谐的状态。指的是一件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对立统一的平衡性,是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最平常之规律。这些,老子均以

“道”统称之。

庄子和老子一样,也是主张持守事物“中”的标准和状态的。要进一步理解

老子的“守中”思想,我们不妨联系《庄子》所提到的“环中”来进行说明。《齐

物论》篇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

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③庄子

认为道的核心在于消解是非彼此,万物一齐,而这个核心始终能处在是与非、彼

与此无限往复循环的圆环中央,可以应付万事万物无穷无尽的变化。老子要守的

“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与始终处于“环中”的“道枢”相类比,老子“道”自

然无为的核心规律也蕴藏在于万事万物这种“中”,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中庸”的

状态中。能始终守住“中”,就掌握了道,就可以从容应对万事万物无穷无尽的变

化。

老子深知“物极则反”④的道理。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明

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持守中道。如果己经出现了极端的情况,就要用对立面来

调和这种极端状态,所以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要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

守辱。所以我们认为中庸之道还可以看作是老子“物极则反”思想的延伸。只有

知道了“物极则反”的道理,然后才会注意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须把握事物的“中‘”,执中才不至于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老子强调“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

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①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②,所以他认为“人

之道”也应该遵循“天之道”。而当时的人之道却根本不像“天之道”那样去“损

有余而补不足”,相反却是一种“损不足以奉有余”③的情形。所以老子发出感叹:

“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④这里讲的“有道者”无疑指的是能够遵循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的人,能够懂得“物极则反”的道理而能够执

守中庸之道的人。

孔子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遵循符合万物自然本性的中正之道,把烙守中道当

作一种最佳的处事方法,所不同的是,孔子把老子这种符合天道的“守中”原则

独立为一种道德标准,从而成为孔子思想和儒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

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

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⑤朱熹解释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

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

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

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⑥为什么朱熹

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呢?因为“中”作为一种“常道”,它是无处不在的,

也是无形无迹的。而只有具有君子之德,才‘可以执守中庸之道,而小人之心是无

从把握中庸精义的。此外,虽然孔子和老子都讲中庸之道,但是对于中庸具体的

尺度还是有所区别的。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而清净无为,孔子追求克己复礼而归仁,

那么在具体的社会行为上,判断其是否符合中庸的原则,老子和孔子的标准肯定

是会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也许会加深人们对老子和孔子思想对立的误解。但这

丝毫不影响他们达到对中庸本义的共识和中庸原则的认同。

最后,我们觉得特别要指出,如果我们脑子里面已经把某某思想,如中庸、

仁义,如无为、隐逸,事先就规定为儒家的或者是道家的思想,那么就会影响我

们对老子和孔子思想原貌的理解。因为事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任何一种思想,

都不可以简单地归之为儒家的或道家的东西。无论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还是在

具体的实践层面,老子都讲求烙守中道。老子的思想体系和中庸的内在意蕴是具

有同构性的。老子“道”的思想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儒家中庸理论体系的全部元素,

这说明,中庸的思想不但不是孔子和儒家的专利,更有可能是部分脱胎于老子的

思想体系。而这种吸收和借鉴,与孔子与老子的交往是有关系的。孔子对于老子中庸的思想和原则,的确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发展,但是还不够成熟和系

统化。《中庸》的成书和儒家中庸思想整个理论体系建构的最后完成,是孔子以后

的事情。

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一书甚至认为,《中庸》的作者之所以能

够赋予“中庸”以清晰的本体含义,全得力于道家:

“中庸”的本体含义在孔子那里还是很模糊的。给予“中庸”以清楚明白的本体解释的是《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中,对立统一,是万物之本;把握阴阳和谐,是达到大道的途径。“中

庸”合用,既指万物之本体,亦指达到万物本体之道的途径。《中庸》的作者

之所以能够赋予“中庸”以毫不含糊的本体含义,全得力于道家。①

接着,该书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庸》所受道家之影响,主要是指老子。分析得

很有道理,现摘录如下:

(1)“中庸”概念源于道家。《老子》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万

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双方和谐的存在:“冲气以为和”,这就是中和。阴阳的

和谐统一构成天地万物之本质。此即《中庸》之“大本”、“达道”。故“中庸”

源于老子的“中和”。明于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庸》不解释“中庸”,

却直接解释了“中和”。

(2)《中庸》开篇第一句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指人的本

性,得之于天道故曰“天命”;道,指自然本性,人因顺所得于天道之本性去

做,即可达于天道。此种观点全是老庄道家的观点。顺性即因顺人之自然本

性,不违拗、不造作,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法自然”,《庄子》所说的“任

其性命之情”。把这么一段纲领式的经典文字作为全篇的开头,一下子就把中

庸从至高的道德标准提到天地万物的根本,表明《中庸》作者是从道法自然

的本体论高度去阐释中庸的,也是从天道本体论的高度去阐释人性和人的道

德修养的。

(3)实现中和一一“致中和”一一即可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守道

可以使天地万物有序生长、并育不悖,这完全是老子的观点。《老子》强调“守

中”,“守中”即“致中和”,也即“致虚极,守静笃”,其结果是“万物并作”。

在《论语》中,孔子除了“天何言哉,万物生焉”一句外,言及天地万物生

长并育之道的内容,再也见不到。而在《老子》中,此类内容则很多。

(4)《中庸》认为道的存在状态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老子》说“道

隐无名”,道在隐晦中存在,却是最光明的。《中庸》把老子的这一意思表述

为“君子之道费而隐。”道既广大(费)又精微(隐)。《老子》说过“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管子·心术》中也说

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庸》体会道家的这一意思,指出“君子语大,

天下莫能察;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5)《中庸》认为道是普遍的存在。道是天道,但也存在于人之中,所以

“道不远人”。而且从时间上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因此,.道又是永恒的存在。道是永恒的,这也是老子的基本观点而孔孟基本

上没有论及。《老子》说:“道乃久,没身不殆”、“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独

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常德不离”。《中庸》特别强调“道不远人”,似含

有从老子偏重天道转向偏重人道之意,这也是《中庸》从引述道家之道转向

儒家人道、人性及人的道德修养及行为规范的转折点。所以从第二章至第十

九章,《中庸》即大量引述孔子对“中庸”作为人的道德理想的论述,置于第

一章关于“中庸”本体论总纲的提挚之下,并作为对天地万物之大本达道的

中庸之道的展开和支撑。天下合一的宇宙观和引天道以明人事的道家思维方

式在《中庸》结构安排上表现得十分清楚。①综合起来,孙先生等人认为“中庸”在基本概

念、本体论、实现途径、存在状态

和运动方式等方面都直接脱胎于老子的思想。可见,老子的思想体系和中庸的内

在意蕴是具有同构性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儒家

中庸理论体系的全部元素,这说明,中庸的思想体系不但不是儒家的专利,更有

可能是脱胎于老子的思想体系。而这种吸收和借鉴,从孔子与老子的交往之时就

已经开始了。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孔子从当时的文化典籍中直接吸收这些思想

的可能,但是既然孔老之间有着这种交往关系,那么,我们说孔子关于中庸的思

想部分来源于老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孙以楷先生上面关于《中庸》与道家

思想关系的分析更加证明,孔子中庸思想部分源于老子这一点是有所依据的。

按照孙先生的观点,《中庸》的作者显然是孔子的后学,孔子当时对中庸思想

的理论建构还未有《中庸》作者成熟。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孔子见老子之时,可

能还尚未见到《老子》之书,只是与老子的言谈交往中对中庸的思想有所感悟和

启发,而《中庸》作者就很有可能见到《老子》一书了。如果可以确定是子思作

《中庸》的话,我们可以认为是子思借用了《老子》的理论框架完成了儒家自己

关于中庸的本体论构建。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多的相通之处。关于这种可能,孙以

楷先生有一段论述: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未闻天道,于是南之沛向老子请教天道,此后发愤学《易》至韦编三绝。晚年的孔子可能对天道有一定悟解,但很少谈论,是

否形成系统的天道观,就无从探知了。给予经验的感性的儒学以内在的人之心性依据,给予人之心性以超验的形而上的本体依据,这是孔子晚年的追求,

却是由《易传》、《孟子》、《中庸》、《大学》来实现的。孔子已经提出了中庸

至德,只要再把推己及人的中庸推己及物,就可以达道。至德已经近道,天

道在孔子那里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可惜他功亏一贵。《中庸》在前半部深化

发展孔子的中庸至德说,在后半部深化发展孟子的“诚者天之道”,分别把中

庸、诚都提到本体的高度。道、诚、中庸、都成了本体范畴,这是说不通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呢?这是因为《中庸》作者一方面虽以开放心

态吸收异己学说精华,从道家那里接受了道的至上性、绝对性的影响,另一

方面依然固守门户不甘心以道家之道作为自己学派学说的最高范畴。于是孟

子与《中庸》相继高唱“诚者天之道”,直接揭示天道的实在性真实无伪性并

以之作为儒学自己的最高本体论范畴。《中庸》又进而努力沟通诚与中庸的关

系。它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

育。”天下之大经大本即中,天地万物之化育即和(和实生物)。可见,诚是中

庸的内质,因为至诚之人可以“不勉而中”、“从容中道”。从孔子的至德中庸,

到孟子的诚,再到《中庸》的天道中庸,儒家算是构造了自己的本体论。但

这一过程,始终浸染着道家的道本体论影响。①道家对儒家中庸的影响,我们认为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儒家的中

庸思想就仅仅来自老子和道家0我们强调儒道文化的同源性,共同的文化和思想

源头,当然也包括了中庸的成分。所以,我们谈到中庸之于孔老的时候,应该有

这么一种认识,一方面,在老子思想里头,有着中庸的元素,这有可能是孔子和

后来的儒家中庸思想的重要来源;但另一方面,孔子的中庸思想,除了对老子思

想的反响之外,也有来自老子以前文化的影响。老子和孔子思想出现诸如中庸这

些相通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老子和孔子继承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而在老子和

孔子的时代,儒道的分别是不明显的。至于后儒,例如宋明儒者,对中庸的理解

和阐发,则更多是一种儒道兼采的情况,因为他们既读《论语》,又读《老子》,

也许他们自己也无法完全说清楚他们是在还原孔孟儒学,还是在以道补儒。5.2孔子与“无为”

“无为”无疑是老子和道家学派的典型话语,而无为和出世往往被一般人认

为仅仅是老庄的主张。相反,孔子和儒家则通常被认为是有为和入世的。历代的

儒家士大夫都主张积极有为,热心于家国天下的事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

儒家主张有为,道家重视无为,这已经成为一般人的共识。对于儒道两家思

想的整体特征而言,这似乎也是没有太多问题的。但是,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

子这里,情况却不完全如此。孔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生“席不暇暖”奔

走于诸侯之间,希望有所作为;同时,孔子的思想深处却又处处流露出对“无为”政治的认同和向往,与老子的“无为”思想颇有切合暗通之处。

本节主要介绍孔子“无为”思想倾向的具体表现,对孔子的“无为”和老子

的“无为”进行比较,并分析孔子思想中出现“无为”倾向的原因。

5.2.1孔子的“无为”思想

1.孔子的“无为”思想主要表现在孔子对无为政治的认同和向往

《论语》一书中有不少地方都流露出孔子对无为政治的认同和向往。例如:

《卫灵公》载: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①

《为政》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泰伯》载: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③

综上几段引文可知,孔子非常赞同舜禹之时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情形,也非常向往

舜禹的时代。孔子认为虞舜时代政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居上位者“有德”,舜之

所以能无为而治,完全是因为他们能做到为政以德。

通过《论语》等关于德的描述可以看出,孔子的“德”与老子的“德”一样,

很多时候都指万事万物顺应自然的“无为”之德。老子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

是说做到没有个人目的和企图的无为,才是真正达到了有德的境界。老子认为人

的美德就是顺应万物之自然,不强为,不妄为,无私无欲,仁而不以为仁。同样,

孔子也认为顺应自然、无为而物成是有德的表现,非常欣赏有功而不居,行仁义

而不自觉的无为之德。他认为只有像舜禹这样的圣人才能做到“有天下而不与”、

才能做到“无为而治”。舜禹拥有天下而不据为己有、不肆意妄为,一切顺应民

意之自然,无为而天下大治。

除《论语》以外,其他的一些关于孔子的言行记录也反应出孔子对“无为”的

认可和主张。例如,孔子就曾经称赞水的无为之德。《荀子·有坐》篇有一段话: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洗洗乎不倔尽,似

道。……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⑤

这里,孔子把“遍与诸生而无为”的水与“德”和“道”联系起来。孔子认为,水润泽万物只是出于自然而并无心作为,水这种无为的精神“似德”。水汹涌澎湃

生生不息源源不断,这种绵绵若存、取之不尽的状态就“似道”。从孔子对水与“道”、“德”的这种比附来看,孔子心目中的“德”和老子所认为的“德”是一样的,

都是以“无为护为德。孔子心目的“道”也是像老子所描述的“道”一样。在老

子哲学中,“德”也即“道”,具体事物自身存在的具体的那部分“道”,就是具体

事物的“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①这里老子讲的“善”其实也是“德”,这种“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

恶”的水之“德”己经“几于道”了。水自身这种无为之“德”,就是“道”在水

这种事物上面的体现。从《荀子》这段话来看,孔子和老子“德”与“道”在“无

为”这一点上是完全切合的。

和老子一样,孔子这种“无为”的主张和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天的

启示。《论语·阳货》篇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②天寂然无为,而四时运行,百物自生。孔子也认为,人道应该效法天道,做到顺

应自然、清静无为,这和老子的思维逻辑是一样的。

美国汉学家、哈佛学者本杰明.史华兹先生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一书

中评价孔子的无为思想时说:

我们已经注意到,依据他对天与四季之间关系的认识,和他对宇宙的生生不息过程的通见,孔子宁愿保持沉默。在这里,他似乎展望着这样的人类

秋序:与无思无虑而又天真自发的自然秋序相伴运行。的确,《论语》的大

部分内容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明确而又清醒自觉的人为努力方面,这种努

力以人类的道德为中介。但孔子也敏锐地意识到,正是在由人类自觉的目的

支配的领域,人类走上了歧途。实际上,他梦想着这样一种国度:在那里,

好的社会风尚体现于毋须反思的习惯性行为之中。人类的行为要与大自然的

神秘韵律相互呼应。③

史华兹先生认识到,孔子在思想深处对这种清静无为、淳朴自然的境界是充满了

向往的,这和老子思想是非常接近的。

2.孔子认为无为政治的前提是德政的存在,而实现无为政治的途径就是推行

德政

我们认为,孔子主张无为的前提是德政的存在。在孔子眼中,舜禹等先王是

真正的有德之君,因为他们以道德治国,故而能做到无为而天下大治。而在孔子

的时代,统治者们肆意妄为,天下失道,真正能效法先王实行无为而治的统治者实在太少了,所以孔子对学生子路叹息道:“由,知德者鲜矣”,发出“无为而治

者,其舜也与”①的感叹。孔子对于当时被人们美化的先王圣人之治是无限向往的,

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却又是十分遥远的。《论语·微子》篇说:“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②孔子讲的“天下有道”,实际上就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在某种

程度上讲,“道”指的是像水德一样“遍与诸生而无为”③的无为之道。如果统治

者有无为之德,则天下有道,天下有道,则清静无为而天下平治,无需繁琐有为

的统治,更不必刻意去改变社会现状,所以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此

当为孔子无为思想的最佳注脚。

既然无为的前提是德政的存在,那么实现无为而治的途径就只有推行德政。

《论语·为政》篇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④在孔子看来,

如果以道德治国,臣民自会拥护,就像是北极星一样,处在自己该处的位置就够

了,无需作为,而众星自会围绕着它。为君者只要以道德治国,即便无所作为,

也可以受到百姓爱戴,有如众星拱月。朱熹解释《论语》“无为而治者”说:“无

为而治者,圣人德盛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⑤就是说,只要为君者“德盛”,

不需任何作为而百姓自能安身立命。

3.孔子的“无为”主张包括“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意思

对于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前人的解释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何晏注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句云:“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邢禺疏云:“无为

者,以其任官得人,夫舜何必有为哉,但恭敬己身正南面向明而已。”⑥《论语·泰

伯》篇还说:“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⑦意思是说,舜有贤臣五位,所以天下治。

可见,孔子的无为而治的主张还包含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君主要使自己安逸

无为而天下太平,唯有像舜这样,自己修德无为,选拔任用贤臣,让有能力的臣

下放开手脚有所作为。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君无为而臣有为”。后来,荀子发

展了孔子的这一点,进一步明确提出君要臣详的君人南面之术。

君无为而臣有为,不但是孔子和儒家的主张,老、庄道家亦如此,张松辉先

生在其《老子研究》一书中对这个问题曾作了专门的论述。⑧

《老子》一书没有直接提出“君无为而臣有为”的主张,但从《庄子·应帝王》

中引用老子的一段话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的: 狂接典曰:“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

矣。”二,…阳子居见老聆,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聆曰:“是于圣人也,香易技系,劳心休心者也。

且曰虎豹之文来田,猿租之便、执藻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

子居跳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聘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

化货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①

在这段话中,老子已经明确把统治阶层分为“明王”和“青易”两种,明王是老

庄心目中的圣君,而青易则是一般的办事官员。明王所做的事情就是“正己”和

用人,只要把这两件事情做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明王是清静无为、悠

闲自得的。而作为臣下的一般官员则要“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要“劳

心休心”、四处奔波了。由此可见,老子是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的。②

关于老庄道家对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看法,《庄子·天道》有一段文字,讲得很

透彻: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

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

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

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

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

功。③

《庄子》的这段话,道出了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无为”之德是帝王向自然天地

学习的一种美德;第二,“无为”的政治只是对于君王而言,君王应该像天地一样

无为,而臣下必有为为天下用,这才是天下不易之道。④

5.2.2孔子“无为”和老子“无为”的区别

孔子和老子都有无为的思想主张,虽然其实质是相通的,但是其侧重点和实

现途径还是有所区别的。

首先,孔子主张的无为,其内容侧重于政治层面,而老子主张无为,则涵盖

了包括政治层面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各个层面。老子天真地想回到自然无为的原始

时代,孔子对现实绝望,称道尧舜,但他只想回到周公时代。通观《论语》关于无为而治的思想,都只停留在孔子对舜禹等先王时代“无

为而治”的政治强烈赞赏和高度肯定,而很少明确提到对个人修养和人生追求等

其他方面的无为主张。①

其次,《论语》中无为思想的指向,只是对统治者阶层而已。孔子对于舜禹这

些他所认为的圣人贤君无为而治的历史图景是无限憧憬的。这种憧憬来源于当时

的社会现实,孔子有感于统治者的私欲无度、肆意妄为,呼吁他们效仿先王,争

取能做到盛德无为。孔子将希望寄托在社会统治者的身上,希望他们做到无为而

天下平治。而老子却把无为提炼为自己理论的核心,把无为的道理和益处讲给包

括统治者在内的天下所有的人知道。和孔子侧重于社会政治层面的无为不同,老

子无为的思想主张浸染了从宇宙天地,到社会人生,到个人修养的所有层面。

再次,在实现“无为而治”的途径上,孔子过多地依赖于道德感化,而老子

的无为则充分强调无为是天地万物的本性,而淡化道德的世俗意义,提出:“天地

不仁,以万物为当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色狗”②,强调无为是天地的自然属性。

按照这种思路下去,老子不会将无为的社会政治寄望于统治者的道德感化,而只

会要求统治者理性地遵守天地间自然无为的规律;老子不会认为统治者推行德政

是多么崇高而值得景仰的事情,而只会认为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所必须要做的事

情。

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若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这里的“德”是

指得之于心的“道”。何晏《论语集解》注日:“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

星共之。”《四书集注》朱熹引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

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④意

思是说,只要居上位者“为政以德”,那么他就像北斗星一样,即使自己无所作

为而岿然不动,臣民们也会像众星那样,自然而然以他为中心,衷心拥戴他了。

所谓“无为”,只是“圣人行德于上,而民自归之,非有心欲民之服也”。⑤如何才

能达到这种“无为”境界呢?孔子认为在于提高君主自身的道德修养,倘若在上

位者能够作出表率,那么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子路》篇说: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极负其子而至矣”、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①孔子把川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希望用道德手段解救社会危机。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关键不是如何制定法律政策去统治别人,而在于提高君主自

身的道德修养。孔子以后的儒家一直保留着这种倾向,例如《荀子·君子》篇也

有“尚贤推德天下治”②的无为之说。

老子的无为思想来自于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老子》第五十九章说:“我无

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同样希

望统治者能够体悟自然无为之“道”,修无为之“德”,向清静无为的古之圣人学

习,不肆意妄为,顺应自然,顺民心,抚民力,以“爱民治国”,达到天下太平

的目的。他认为天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天能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老子从天道推

至人道,认为君主在政治上应该顺应自然,行无为之治;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应该

少私寡欲,顺物而为。老子所提倡的自然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妄为,

不掺入个人的主观臆断,一切顺应自然,遵循事物本来的规律办事。实际上是一

种不带主观成见、因循客观自然的理性的“为”。《淮南子》解释“无为”说:“所

谓无为者,不先物而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③《淮南子》的这种解

释,可以说是对老子“无为”思想最准确的理解。

5.2.3孔子“无为”思想倾向形成的原因

前面我们分析孔子无为思想的特征,并简单比较了老子无为思想和孔子无为

思想的区别。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总是有其原因和背景的。孔子无为思

想的产生和形成,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

首先,无为思想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

无为思想的提出,既非始于老子,亦非始于孔子。在《诗经》、《尚书》等

典籍中就己经出现了“无为”的说法,“无为”而治的提出和践行早在老子和孔

子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例如,《诗经·王风·兔爱》有“我生之初,尚无为”的

句子,《诗经·陈风·泽破》有“b寐无为,涕泅济沱”、CCA寐无为,中心y骨涓’,、

C!A寐无为,辗转伏枕”的句子。虽然《诗经》中的这几处“无为”并没有后来

政治意义上的无为的意思,但是已经揭示了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以来的人们就己

经开始频繁使用“无为”来表达清静而无所事事的意思了。而《尚书》中己经出

现了“无为而治”的意思了。例如《尚书·武成》篇有“(周武王克殷后)垂拱而

天下治”④之说。

其它先秦典籍关于“无为”的记载就更多了。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引武子语云:“无为吾望尔也乎。”①《左传·昭公十三年》引子产语云:“吾已!

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②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老子和孔子的时代之前,已经出现了“无

为”的思想,在老子和孔子的时代,已经出现了对“无为”思想的政治思考,人

们开始崇尚和向往“无为”的政治统治。

其次,我们认为孔子无为思想的产生,有着时代的原因。

老子和孔子“无为”主张的提出,除了有对古代思想文化传承的原因之外,也

有来自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现实共同的刺激,都是对当时“有为”政治的一种反动。

韩非说:“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③老、孔之时,何尝不

是“争于气力”的时代?当时,诸侯争霸,征伐不断,杀戮无数,老百姓苦不堪

言。老、孔对此“天下无道”的局面痛心疾首,都憧憬回到上古道德之世。老子

作为朝廷的史官,目睹统治者肆意妄为的种种行径,深知“有为”政治的弊端,

因此他呼吁向“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学习,抨击“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

现实,主张自然无为的统治;孔子则无限向往虞舜之时的无为而治,希望建立一

个仁的道德世界,梦想统治者能尚贤推德,用道德感召百姓,从而出现天下无为

而大治的局面。

再次,史载孔子师事老子,老子的无为思想无疑会对孔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孔子师老子,这是一个被大量先秦典籍所证明了的一个历史事实。我们认为,

在一定程度上,孔子的“无为”思想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吸收和发展。孔子的无

为思想无疑有受老子之前无为思想影响的可能。需要指出的是,在《老子》以前

的先秦典籍中,“无为”二字虽反复出现,但意思却不尽相同,且无特定含义。

是老子将“无为”提炼出来,并赋予特定而一致的涵义,成为一个思想系统。所

以说,“无为”成为一个思想体系,则是由老子最先完成的,后来的道家不断地

发扬光大,“无为”思想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道家思想的最主要和核心的内容。

孔子在社会政治主张上吸收并改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我们前面已经分析

了,在“无为”的思想实质和道德内涵方面,孔子的无为主张和老子的无为主张

有着本质的相通。可以说,“无为之德”是老子所描述的“古之圣人”所得到的“道”

的主要内容,孔子也非常重视这种无为之德。孔子吸收了老子无为之“道”和“德”

的思想实质,发展了老子的自然之“道”和无为之“德”,建构了自己以“仁”为

核心的道德体系和政治主张,并用“礼”来规定和落实这些道德要求。越来越多

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孔子的思想中折射出许多像“无为”之类的老子式的思想,而这和孔子向老子的学习经历以及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是不无关系的。尽管许多

学者刻意回避这一层关系,但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之间许多本质上的惊人的相似

却又使他们不能把老、孔间的这种关系和影响干脆利落地抹杀掉。

老子经典名言解读

老子经典名言解读 老子的名言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老子的名字,几乎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人说" 老子怎么样"“老子怎么怎么样”了,这是一句玩笑话。《老子》(《道德经》)一书的智慧是大家公认的,《老子》书中的名言警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道德经》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古往今来,解读《道德经》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这些书籍的作者都认为别人解释的《道德经》有失偏颇。可是至今,仍有学者出版书籍,重新解释。这些事实一再说明《道德经》“非常道”。下面习古堂国学网挑选了一些老子经典名言,并引用名家的翻译,主要是陈鼓应和傅佩荣两先生的,然后作了一点感悟式的引申发挥。既然是引申发挥,必然不能向翻译那样只能局限在原文的意思中,但即使是这样也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整体的取向。我们整体的取向是在当下人们的经历中寻找一些老子智慧仍然活动或者可以重新活动的影子来比附。万物并作,芸芸众生,事实中又有许多不尽我所引申者,希望这些老子的名言帮助大家加深对《道德经》的理解。参考阅读《老子道德经全译》。 【老子经典名言解读】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陈鼓应)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

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它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其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能说中庸之道是适合其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个体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就社会层面而言,拿人与自然来讲吧,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可取,一点不借助自然资源又无法发展,如何拿捏呢,经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在“无节制”与“一点不”中取了一个适当的点,即“可持续”的概念,戒其“过”,勉其“不及”,这就是度的正确把握。事实证明,中庸之道具备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不论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的精神。 其次,讨论中庸之道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对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庸之道,所谓道,是理念也是方法。中不偏,庸不易,讲究的是一个持之以恒,是对既定目标的不懈追求。中庸还指中正平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胜不骄,败不馁,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不急功近利,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性的看待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恒心,平和的心态利于我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高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讲价值观。现在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中庸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是天人合一,即达到一种至诚至善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是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具有着科学指导意义的思想及方法论,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好的散发它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当然,方向和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非意气。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正是因为它是好的,我们才要将它拾起来,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兼容并包)

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开宗明义,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中庸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调和折中的态度。在书面语中指德才平凡。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中庸是指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也可指不思进取,保守。这种处世之道真的应该被提倡吗?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只有符合客观现状,满足、匹配当下社会需求的观念才值得提倡。这便是我们今天讨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的标准。我方并不是想否认中庸之道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是想说,我们的提倡应当是当下的提倡、对现状、对现实的提倡,而非对过去某个时点的提倡。 我方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第一,提出中庸之道的背景与当今社会大环境不同。中庸之道是封建制度下的历史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变成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封建时期统治阶级利用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要求人安分守己,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中庸,不要锋芒毕露,这样不适合资改时代的发展,新时代需要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而中庸之道会埋没人的创造力、使人丧失掉竞争力,中庸之道只适合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提出中庸之道的目的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从历史根源来看。中庸之道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安民、愚民的工具。而当今我们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倡中庸之道很容易被他人利用,中庸提倡的调和折中,在中国官场上往往演化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现代法治要求明辨是非曲直,而中庸之道一贯各打五十大板的传统做法往往影响到司法的公 正。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第三,中庸之道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明显违背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而非恪守不变,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与效率的时代。这要求身处时代之中的我们敢于面对挑 战,敢于竞争,敢于大胆开拓进取。而中庸告诉我们,在竞争和挑战面前 要明哲保身,在创新和改革面前要不露锋芒安分守己,在决策面前要折中调和不置可否。这对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与整个时代的大趋势也是相违背的。 中庸之道正象鲁迅所批判的那样:“惰性有两种表现状态:一是听天由命,二是中庸”。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相信: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

陆贾与贾谊习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陆贾与贾谊习〈论文集〉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作者:夏增民 摘要:春秋以降,学术百家殊方,虽互相辩难,然亦皆是“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战国之季,《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之各家学派,都趋于总结综合之道路,而儒学渐成主流。汉初,学术传衍未断,“一”于一家之精神相沿不绝。陆贾、贾谊承儒学之要,采获各家,造新汉代“新儒学”。他们之思想本同而末异,各自代表了向汉代儒学衍化之不同路径。百家由独立而“一致”为以儒为宗之几家,亦是学术整合之第一步。至董仲舒,儒学发展成更为精巧严密之思想体系,始完成此一波之学术整合。陆贾与贾谊之思想,前承周秦之季,后开董子新风,实为汉代儒学发展之一个阶段。 关键词:儒学陆贾贾谊思想史 一周秦之季之学术综合 周自平王东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持国命”,学术散于四野,遂有诸子之学,其可观者乃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其中儒、道、法、墨、阴阳为世之显学。诸子驰说列国,“各引一端,崇其所善”[1],皆欲取合诸侯。是故儒墨互绌,儒道相非,儒法互克。然而,诸子“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2]。诸子思想具有内在之一致性,这与战国中后期逐渐形成之“一”之社会思潮达成了默契。 战国中期以降,“一”之思想成为诸子之共识。孟子最早提出了这个思路。他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之问难时,说“定于一”[3]。这个思路不仅要求思想之“一”,还要求“一”天下。《吕氏春秋·不二篇》曰:“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4]其《执一篇》也说:“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5]在“一”之思潮下,诸子走上了学术综合之道路。这种学术之综合,是以自家学术为体,兼采他家;而且,是在与他家之相非过程中完成这一综合过程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

大道废,有仁义——傅佩荣细说老子

大道废,有仁义——傅佩荣细说老子*导读:大道废,有仁义,意即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大道是指究竟真实及其运作规律而言,废是指被人们遗忘、背弃与毁坏 老子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八章》 译文:

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 智巧聪明出现,才有严重的虚伪; 家人之间失和,才有所谓的孝慈; 国家陷于混乱,才有所谓的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意即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大道是指究竟真实及其运作规律而言,废是指被人们遗忘、背弃与毁坏。仁义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仁义,一种是所谓的仁义。自然的仁义不用教,自然而然就会跟别人相处愉快,就会说话算话。人具有生物的本能,跟其它生物一样有规则。在动物的世界里规则很单纯,也没有什么侥幸或意外的机会,人的世界则不然。而所谓的仁义就是做出来给人家看的,是社会要大家去做的。 人建立了一套价值观,以仁义来互相期许及标榜,但是,仁

义的行为耗费心力而不易持久,由此衍生出的假仁假义与不仁不义,更造成世间的困扰。问题就在这里,一有仁义就有假仁假义,就有不仁不义,老子此说并不是为了批判或反对仁义,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以下的各句亦有此意。 仁义有两种,自然的和所谓的,怎么分辨?从有心和无心来看。譬如,我对一个人好,是因为我正好有能力,而他正好有需要,于是就帮忙他,没有存着利用他的目的,这是无心的;有心的话就是我对你好,图的是将来要你回报,那么我现在的行为就是设计、有目的。无心做一件事而能帮助人,这样很好,谁还会反对仁义呢?但是有心做一件事就很麻烦了,会开始变得伪装、互相利用、勾心斗角,结局不可收拾。我们也知道伪善、虚伪最让人讨厌,明明有别的目的却故意装出很仁慈的样子。俗话说得好:伪君子不如真小人。真小人可以防他,伪君子没有办法防他。 智慧出,有大伪意即智巧聪明出现,才有严重的虚伪。智慧一词在这里是指智巧聪明,为了争奇斗妍而虚伪不实。现在我们使用智能一词只有肯定之意,哲学就是爱好智慧,这个智慧是好的。在道家里能体现道的要义,就是获得启明的智慧,譬如,第十六章就谈到,只有到启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智慧。因为是从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话题链接——不偏不倚中和常行 1.教材赏悟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体味中和,和谐中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于中,信于外,情动于中,仁者爱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审计度势,能屈能伸,人前藏智,话中藏锋,执其两端,取其中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2.名句赏记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六韬》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刘向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淮南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葛洪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张融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朱熹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冯梦龙 ◆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王渔洋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3.典例赏析 强弱之辩 《两同书》 原文: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多力也。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其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4.时文赏读 平常心做事,自然而然,勿苛求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 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 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

老子养生思想

老子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 …… 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作,其哲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产生着极大影响,同时他的自然观,如“冲气以为和”“道法自然”“守静笃”等,对中医养生学说已有过一定的影响。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老子的哲学体系完整地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其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的基本框架,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2]。本文试从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认识,谈谈其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1 圣人“病病”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不病”和“病病”的关系。他所说的“病病”,乃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这一观点,后亦见诸《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论说受老子之言的影响显而易见。由此可知,老子关于圣人“病病”的论说,乃是中医“上工治未病”。2 贵柔老子在他多年实际生活中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新生事物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强调事物可以由柔弱转化为刚强。阴阳、雌雄、牝牡、刚柔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阳、雄、刚是强者,一般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而在老子看来,则恰恰相反,阴、雌、柔

常居主导地位,成为实际上的强者。因此老子指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第78 章),“柔弱胜刚强”( 《老子》第36章),“守柔曰强”( 《老子》第52 章)。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76 章)。为了防止自身衰老乃至灭亡,最好的办法是不使自己过于强大,所以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30 章)。这几句是老子贵柔戒刚思想的突出体现。此外,老子还提出保持柔弱状态应当模仿这样几类东西:仿效春天萌生的小草,可以充满生机;模仿低处水;可以处世不争;模仿新生的婴孩,象婴孩一般具有纯正、柔和的心灵,就能时刻保持精神饱满完整和充实的状态,如此就不怕毒虫猛兽的袭击。老子认为,凡属阳的、雄的、刚的、强的,必然会转化成为被削弱、被减损,甚至被消灭的对象。所以为了避免衰亡,就得永远保持一种谦虚、恭谨和柔弱自守的地位,此即“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也。3 检啬《老子·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韩非子·解老篇》亦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可见“啬”有藏精爱神之义。《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广义之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检测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 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 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 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 3.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这表明( ) 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 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 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 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 4.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 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 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5.在清代,科道官分工对在京各衙门的政务进行稽查,除军机处和十五道本身无人监察外, 其他各衙门均受稽查。据此可知,清代科道官拥有( ) A.行政监察权 B.建议国事权 C.辩明诉讼权 D.官吏考核权 6.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 A.色彩审美B.贵贱等级 C.社会分工D.君主专制 7.《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说明,利之所在,商之所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列材料不能直接反映这一社会现象的是(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台湾)傅佩荣 简体版序:1.活着,是一回事;但要活得有意义,则是另一回事。 2.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3.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形诸笔墨.乐于应命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吉光片羽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1.哲学具有基础性和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和所有的知识。 2.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 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 3.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讶。” 4.人类的身体是软弱的,有惰性的,会妨碍人类有智慧。 5.那么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柏拉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当然这不是要我们去练习自杀。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 6.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于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体,只会一步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都没有。相反的,如果了解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外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 7.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要研究哲学,就必须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觉得好奇,这样才能让自己重新出发。 8.思考能让一个人找到生命中转弯的机会。 9.一个人如果没有负面的体会,就很难对正面有所了解。 10.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些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11.哲学可以用三句话描述:(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 12.爱因斯坦说,专家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13.人们所有的感觉都是相对的。 14.智慧有两大特点:“完整”与“根本”。 15.生命是完整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败,正好可以在另一个地方有了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 16.所谓的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的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17.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 18.人类没有一样发明是从无到有的,而是发现了某些东西组在一起可以产生什么作用,如此而已。 19.有自由代表需要选择,而透过选择,就能够使某些价值呈现出来。 20.能够关怀别人,稍微牺牲一下自己的享受,那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21.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河南毫州老君碑碑文

育炉烧炼延年药, 真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 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 乾坤明原系群仙。 毫州老君碑文白话解 育炉烧炼延年药——此句是八句养生诀中的首句,全句之意是:人人都想延年益寿,实际上[延年之药]这个对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根本无须外求,自己本身就有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自家水],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人们自身就有最好的炼丹药之炉,可以烧炼出延年之药。这一句重点在[烧炼]二字,它实际上说的是道家的炼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讲的是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腹实胸宽,道教所说的即上实下虚,火在上面水在下,练道家功法后,则成腹实胸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把正常人的阴在下阳在上,炼成阳在下而阴在上,按后天文王八卦方位来说:水属坎,按方位为正北方,按阴阳说属阴。火属离,在方位为正南,按阴阳学属阳,水升火降就会形成阴阳易位,坎上离下,水火相济,离火烧煮坎水,因此就有道书中[烧炼]的说法,更有[丹炉]、[丹鼎]、等名称,这是以外物拟人体,都是寓意,是天机不可泄漏的养生术,并不是真有炼丹之炉,而是以物拟人,按照道家的这种炼功方法,长期修炼,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道行修益寿丹——本句的[益寿丹]与上句的[延年药]相对应,全句的意思是按照正确的练功方法下苦功夫久修久炼,就能练出益寿之丹。[真道]就是练功修道的正确方法或固有的内在规律;[行修]就是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行]由[人、法、心]三字组成,意指教人们心上常存着法,这个法就是师传的道法,据说道教有三千六百法门,只要修炼一种,至心诚意修炼均能成正果,所以[修]字为[至、成]二字的组合。[益寿丹]的益字由[天、井、水]三字组成,意为天井之水[腹实胸虚],口中上腭津液如同天井之水,渊源不断,人们如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张菊生 今天我要讲的是“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 《中庸》是“四书”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大学》,第二部就是《中庸》,还有《论语》和《孟子》。《中庸》所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但不是孔子亲自写的。孔子的思想被他的弟子往下传,传到第三代,孔子的孙子有个叫做子思,他把孔子的思想整理出来,成为一部书,这就是《中庸》。 一、中庸的大道是“和” “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中庸之道,是平庸,是不偏不倚?长期以来,大家对《中庸》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就是没有搞清楚孔子说的“中庸”和我们平常认为的那种“中庸”的区别。 《中庸》是代表了孔子哲学的一个典范著作。“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的核心,有一句话叫“允厥执中”。如果关心古代建筑的话,大家知道,故宫三大殿中的一个殿的一块大匾上就写了这四个字。皇帝治理天下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警句。“执”就是掌握,掌握“中”,掌握天下即“掌握中”,不偏左也不偏右。掌握了中道,你

就能治理天下。 朱熹说,“允厥执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是孔子思想的最核心部分。不论天下如何大,国家如何大,治理国家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允厥执中”。“中”是最大的道理。比如成汤、周文王等所有古代治理国家的贤君,都把握了这个道理;不把握这个道理,国家就要大乱。 究竟什么是“中庸”?“中庸之道”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大学者程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就是在中间,“易”就是改变。他告诉我们,要走正路,要坚持正理,而且这种坚持不能改变,这便是“中庸”。 现在人知道,历史有规律,自然有规律,社会有规律;而过去的人把规律称为“大本”,孔子和儒家看“大本”就是“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的大道就是一个“和”字。“达道”,达到最高的道理。什么是最高的道理?最高的道理就是“顺性之谓也”。事物快要接近本质了,我们就要顺乎自然规律,顺乎社会规律,顺乎政治规律,不能倒着来,也不能逆着来,顺其道而行之,才能“达道”。“和”就是顺其规律,“和”就是中庸。 东方哲学的一个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庸》把天人合一讲得非常准确和明白。《中庸》说,“天人合一”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不破坏它,让它们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这样万事万物就能够得到繁育和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孔子这方面的思想早在《中庸》中就有体现:天地位焉,

老子解读六道家的最高智慧:不敢无知无欲无为的真实含义

老子解读六道家的最咼智慧:不敢无知无欲无为的真实含义

【老子】解读六道家的最高智慧:不敢无知无欲无为的真实含 老子解读六道家最高的智慧:不敢无知无欲无为的 真实含义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 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贵上见”的经典案例:国酒茅台的非自然雄起 在老子看来,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贤”和“不贤” 更没有什么“宝贵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值得向往和拥有的 “可欲”之物。大家会说:老子没有活到现在,如果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新奇好玩的东西。如果他出现在现代,难 道真的会不动心吗?恐怕就不会这样说了,也一样会被弄迷 糊的吧? 其实,老子认为:所有的一切希奇宝贝,一切你以为值得“贵” “尚” “显”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存在,都是人心自己的定义;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幻想和自恋,自己沉迷在自己创设的

概念世界中不可自拔。 这可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而是一种看透复杂事物背后真相和本质的智慧。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前一章里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的事例应用和说明,真 正看懂了第二章,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这里,我们举“国酒茅台”的例子来说明:所有人“贵”“上” “见”的一切,都 是人心的作用,而非自然的本质。 我原来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现在的职位,是在北京专门 “办招待”,到处花钱请人吃饭,来的都是“要人,所以招 待的水平很高,一餐下来需要一两万元。问他们到底在吃什么宝贝。他说,别的不提,光说酒,一定是茅台。我想茅台也 不贵,不就五百多元吗?有些“法国庄园酒”,还要两千美元一瓶呢。他说外国的红酒国人们不喜欢,我知道的五百元茅台只是“入门级”的,他们喝的是五千元一瓶的陈酿高档茅台。 是啊,茅台已经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名酒”,价格也在天上高高挂着。各位会认为: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尊贵”的“难 得之物”吗?没错,老子承认茅台酒是“真实存在”,这一点 上老子决不是“唯心主义者”,他只是认为:茅台的“不凡身 价”和“国际地位”,都是人心所创化的结果。 中国是一个酒文化的国度,历史上有很多名酒,怎么会让根 本就不见经传的西南边境小镇上的茅台酒,出任“国酒”的地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老子的养生哲学(一)

老子的养生哲学(一) 清静无为天下正,少思寡欲自 《史记》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①老子李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倡“清静无为”、“少思寡欲”、“贵柔守雌”等的养生观点和方法。概括而言,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尊道贵德、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咽津养生、“啬”字养生五点。 (一)养生之要,唯道与德。《老子》云:“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天得一(即道)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道生之,而德蓄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既然万物皆尊道而贵德,养生当然也不能例外。 (二)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是老子的重要观点,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诸静为天下正”,“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静神观”,反映出他的主要代表思想。其中突出的要旨是“静”字,惟有清虚静泰,避免妄动才能符合万 物生存的客观规律。“无为”是指不妄作为,顺应自然,如此自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成。“无为”的内涵还包括“好静”、“无事”、“无欲”等,即保持人心的清静明澈。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去发展。自然是道德之至尊者。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 (三)恬淡寡欲。老子认为人应“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恬淡虚无,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会养生的人,一定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而不要以生命和健康去换取物质享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中庸之道可取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辩友今天的表现非常的精彩,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在今天始终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1.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价值命题,非常遗憾对方辩友却将它当成了事实辩题,因此就用事实判断代替了价值判断! 2.对方今天一直都没有界定清楚“提倡”的概念,提倡是指出事物的好处,鼓励人使用或实行。而对方告诉我们的概念却是……. 3.很遗憾的是,对方今天一直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发展的事物,以致于没有将中庸之道的精髓认识清楚。 4.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用其他思想和方法来与中庸思想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中庸之道的不足,而后说明不应,可是请对方注意了,我们从未拒绝过人类历史上的其他任何优秀思想,也就是说中庸思想没有排他性的。我们一直都相信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啊!下面我将重申我方观点: 所谓中庸就是强调一种适度的思想,由此而衍生出来整体和谐,均衡发展,态度持中等等优秀的原则。面对今天的种种不和谐问题,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庸思想的润滑性,和其解决问题的包容性。众所周知“中庸之道”应不应该提倡就要看其对当代社会、世界、人类的发展有没有价值,事实与理论同时论证了“中庸之道”它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有利于人类的和谐发展。 面对如此有价值的思想与方法,对方辩友居然要我们不提倡,我实在是不能理解啊。 五千年文明古国,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衰,屡处逆境而昂扬奋起,就是因为有其内在的强大凝聚力,它凸显了“和”的精髓。而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倡导“和谐”,致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发展到今天,整个世界呈现快速多变,复杂多样的特点。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又相互激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磨擦。和谐共存,协调共进的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在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是啊,世界都已认识到中国的这一“中和”思想,即强调天人和谐,关系协调的精华思想。我们又怎么能不提倡它呢?让我们继续放眼世界吧,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此时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又是用中庸之道解决了这一问题,他说:“用中国“和”的思想济西方之“穷”吧”,这是让世界和平的惟一方法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