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第一学期大班角色游戏:超市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精选11篇)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1游戏目标1、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超市→付款,得到商品。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超市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游戏准备1、一个有货架的类似超市的场地准备。
2、给幼儿普及关于超市的基本知识。
3、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游戏过程一、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1、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超市购物。
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超市,我们也看过超市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超市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超市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超市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
(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
)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超市里买东西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超市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进一步导入游戏。
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超市,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超市要谁来看店呢?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超市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超市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超市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超市买了些什么?游戏反思上完课后我发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对于这个游戏也很喜欢在玩得时候孩子们都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不会那么的乱,也不会出现把角色搞混了,后面我发现到收银员把钱给了其他小朋友我想这跟课前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下次在指导的时候要先强调好规则和要求,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通用10篇)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1材料准备: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指导要点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活动情况虽然投放只有(水果、蔬菜)两种货物,但幼儿在摆放时并不会根据货物的类型进行分类摆放,于是我们在货筐里贴上了货物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有目的的进行一一对应的摆放。
经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让幼儿单单根据图片进行摆放,好像对于部分幼儿并没有难度,很快就能把所有的货物都分完。
娃娃家的幼儿喜欢到超市购物,并会买回一大筐的食物,教师试问:这是什么?买回去干什么?幼儿都回答不出。
于是,我们创设了买菜购物单,让幼儿手持购物单去购物,让幼儿购物成为有目的性的行为。
但观察后我们又发现了新的情况:娃娃家的幼儿一直热衷于买菜,一会儿出来买一次,一会儿又来一次,虽然在买菜的过程中幼儿语言进行了交往,也通过交往使幼儿知道了这些物品的名称,初步建立了目标意识。
但买回家的菜一大堆,孩子并不会去烧成一桌的菜,而只会堆放在一边。
反思当我观察了幼儿活动的过程,我认为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游戏场景,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上或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班游戏教案《超市》

大班游戏教案《超市》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游戏介绍:《超市》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角色扮演游戏。
学生将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将分别扮演超市的店员、顾客和收银员。
教学步骤: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店员、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人扮演角色。
2.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超市》游戏手册,手册中包括游戏规则、角色介绍和任务要求。
3.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模拟超市的区域,将一些商品摆放在货架上,并准备好收银台。
4. 请店员负责货架上的商品摆放和整理,顾客负责选择商品并将其放入购物篮中,收银员负责统计商品价格和收银。
5. 角色扮演开始后,店员需要保持货架的整齐,并根据顾客的需求帮助顾客找到对应的商品。
6. 顾客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商品,并将其放入购物篮中。
7. 收银员根据顾客选择的商品计算总价,并完成收银流程。
8. 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便体验不同的角色感受。
9. 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总结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评价与反思:
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是否能够良好地合作和沟通。
2. 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扮演所分配的角色。
3.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4. 游戏过程中是否存在团队合作不够默契或沟通不畅的问题,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教案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角色游戏活动,主题为“超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5章“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第3节“角色游戏”,详细内容为超市的认知、角色扮演以及购物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市的基本构成和购物流程,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礼貌待人的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重点:超市的基本构成、购物流程以及角色扮演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市场景布置、购物清单、钱币、商品标签等。
学具:购物篮、小票、角色扮演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布置超市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超市里有哪些区域?”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超市购物流程,讲解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购物流程。
3. 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顾客、收银员、导购员等)。
教师发放购物清单和钱币,学生根据角色扮演进行购物活动。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购物问题,学生回答。
学生分享购物经验,互相交流。
教师点评每组的表现,强调合作、沟通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超市的基本构成:货架区、收银区、导购区、购物车区等。
2.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结账、付款、取小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庭为单位,去超市购物时,记录购物清单、金额、购物流程等,下节课分享。
2. 答案:购物清单:商品名称、数量、价格。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结账、付款、取小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活动中的组织、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度如何。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高沟通、合作能力。
2. 拓展延伸: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超市购物活动,提高家庭亲子互动。
教案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

优质教案大班角色游戏超市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第五章“角色游戏与社会实践”中的“大班角色游戏——超市”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超市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学习超市中不同角色的职责,掌握基本的购物交流用语,以及了解货币的使用和找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角色游戏,理解并能够描述超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学会交流和合作。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货币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职责的理解与协作,货币的计算与找零。
教学重点:超市结构的认知,交流用语的正确使用,基本数学运算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市角色扮演道具、模拟货币、教学挂图。
学具:小书包、学习卡片、计数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超市购物的故事,引导学生说出超市的基本结构。
分发角色扮演道具,介绍各个角色的职责。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挂图讲解超市的布局,解释各个区域的功能。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购物交流,使用模拟货币进行交易。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立一个“超市”,角色扮演开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交流用语和货币计算中的错误。
4. 角色游戏实践(20分钟)学生在组内进行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
进行真实的购物模拟,练习货币的使用和找零。
教师点评,强调教学难点与重点。
六、板书设计超市结构图购物交流用语示例货币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超市布局图,并标出至少四个区域。
编写一个购物对话,至少包括10句交流用语。
(1)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是3元5角,顾客给了5元,应该找回多少钱?(2)在超市购买一个玩具汽车(15元)和一瓶饮料(4元),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反思游戏中学生交流合作的情况,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评估。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篇一:大班角色游戏快乐超市方案大班角色游戏“快乐超市”活动方案太谷二幼杜智英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角色游戏的知识经验,游戏内容开始向广泛的社会生活扩展,在游戏中喜欢模仿接近的、熟悉的成人生活。
他们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增强了,角色间的关系更复杂了,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增强了。
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自主选择伙伴、发展情节,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并广泛地与同伴交往,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设计游戏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在各个区角活动中,随着游戏的开展,幼儿所需要的活动材料也需随时更新、添加,超市这种便捷的经营模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开设超市既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又给幼儿带来了方便和乐趣。
于是我设计了角色游戏《快乐超市》。
一、游戏目标: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坚守岗位;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分享游戏的快乐,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幼儿对超市购物有了一定的经验,(2)让幼儿了解超市导购员和收银员以及保安等职员的工作。
2、物质准备:(1)文具、图书、玩具、食品、服饰等超市摆放的有利于幼儿游戏用的物品。
(原文来自:wWW.jiA)/doc/5b16524730.html, 教师联盟网: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2)超市宣传单、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装及工作牌;(3)“银行卡”、“钱”、”收银台”“购物卡”等。
三、游戏指导:(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前些天有小朋友说玩游戏的时候,有些需要的物品没有,要是有家超市就方便了,这几天通过大家的积极准备,今天我们的快乐超市就正式营业了!那么在营业之前我们要先进行培训的,大家先来回答我的几个问题哦1、你看到超市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与人谈话时语气怎样,是什么样的态度?小结优秀员工的标准:2、有顾客来了怎么办? 如果有的顾客买了东西觉得不满意,你会怎么做?3、如果你是顾客该怎样做?教师小结最佳顾客的标准。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通用

大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的第四章“生活中的角色游戏”,具体内容为“超市游戏”。
通过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语言、社交等多方面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购物流程,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超市购物流程的理解与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重点: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市布局图、购物清单、购物篮、收银台、货币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购物清单、购物篮、货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超市布局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超市的基本布局,如收银台、货架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购物案例,让学生了解购物流程,包括挑选商品、计算价格、付款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购物清单进行模拟购物,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超市游戏,教师观察学生表现,适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超市布局图2. 购物流程图3. 数学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购物清单,计算总价,并模拟购物过程。
答案:根据家庭需求,设计购物清单,计算总价,进行模拟购物。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逛超市,观察超市的布局和购物流程,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答案: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观察任务,记录观察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但在购物过程中,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的巩固。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超市主题活动,如制作购物海报、设计促销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超市》(含推进过程)

幼儿园角色游戏名称《超市购物》一、游戏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跟随家长去超市购物,对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比较熟悉,因此设计了这个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
二、预期目标1.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工作流程和角色职责。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材料投放1.物质准备:超市所需的各种玩具,如货架、收银台、购物篮、商品等。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超市的基本功能。
四、游戏玩法1.第一次游戏●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幼儿对超市游戏的兴趣。
●教师介绍超市的游戏材料和玩法,让幼儿了解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如收银员、顾客、售货员等,并开始游戏。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语言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体验,如自己扮演的角色、购买了哪些商品等。
2.第二次游戏●教师在第一次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游戏材料,如促销海报、会员卡等。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选择角色和任务,如进行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继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语言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体验,如自己进行了哪些促销活动、办理了哪些会员卡等。
3.第三次游戏●教师在第二次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游戏材料,如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选择角色和任务,如按照购物清单购物、使用计算器计算商品价格等。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继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语言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体验,如自己按照购物清单购买了哪些商品、使用计算器计算了哪些商品的价格等。
4.第四次游戏●教师在第三次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游戏材料,如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电话等。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选择角色和任务,如辨别假冒伪劣商品、处理顾客投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第一学期大班角色游戏:超市
主题的由来在与幼儿交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会谈论去超市购物的话题。
幼儿知道永辉超市、沃尔码超市、大润发超市等,对超市购物很感兴趣。
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超市,因为那里面有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你想买什么都有"。
我们发现幼儿有一定的超市购物经验,但对超市的认识与了解并不完整,全面,而超市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题材,它能使幼儿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
于是,我们引导幼儿生成"超市"的主题活动。
当主题开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幼儿对超市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积累了有关超市的各种经验。
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问幼儿还想玩什么游戏,幼儿们提出:"我们也开个超市吧,一定很好玩"。
于是,超市角色游戏就生成了。
游戏总目标1.能迁移主题活动中关于超市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创设超市的环境,大胆、生动地扮演超市中的各种角色,体验角色与购物的乐趣。
2.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能根据"超市"游戏和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需要选择、使用、制作适宜的游戏材料,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4.能运用对应、分类等方法摆放超市的物品,有序地整理游戏材料超市(一)(第九周)10月22日星期一下午游戏目标:
1.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将商品分类摆放,能共同协商、分工合作,布置超市的环境
2.初步扮演超市中的各种角色,开展超市购物的游戏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在谈话活动中讨论商品分类的方法和货架摆放的方法
2.材料准备:投放玩具类、水果类、饮料类、洗涤用品类的瓶子和替代物,并按材料分成几筐,投放秤、收银机、购物袋等玩具
3.环境创设:创设超市的环境,准备摆放物品的货架游戏指导:
一: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游戏1.师:上次游戏时小朋友们提议要玩超市的游戏,今天,我们的超市就要开业了。
超市的商品应该怎么摆放?还要准备哪些必需品?
2.师:超市游戏里要有哪些工作人员?你想当什么?怎么当?
二:提出游戏要求1.要协商讨论,解决超市开业前的各种问题2.游戏前要选择好各种替代物,创设超市的环境三: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收银员、售货员等。
四: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1.观察幼儿能否运用对超市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将商品分类摆放2.观察幼儿是否会协商,分工,开成初步的角色意识3.观察幼儿能否运用替代物创设超市的环境五: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师:今天,超市的员工是用什么方法摆放这几大筐商品的?你是当超市的什么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你都做了什么?大家对亲开业的超市满意吗?你认为超市哪些好的地方和不够的地方?怎样改进?
观察与调整:
活动前为了防止幼儿因为兴奋而不遵守活动规则,在活动前我特意与幼儿一起回忆我们角色游戏时应遵守的游戏规则,并且在征求幼儿意愿的情况下,为幼儿进行了分组,并以比赛的形式鼓励幼儿爱护游戏材料,并在游戏后收拾整齐。
但活动中幼儿交流得比较少。
策略:
1、引导幼儿参观超市,并了解超市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
引导幼儿参观超市,并了解超市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
2、继续收集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的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继续收集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的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超市(二)第十周11月5日星期一下午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活动准备: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活动指导:
一: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二、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观察与调整从幼儿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超市还缺少了解,体现在"货物"的分类摆设不明显。
从幼儿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超市还缺少了解,体现在"
货物"的分类摆设不明显。
比如:把吃的食品与用的放到一快。
货物的摆设也比较凌乱。
比如:把吃的食品与用的放到一快。
并且超市的物品从种类到"数量上来说都偏少,娃娃家的幼儿买过两趟就没有货品了。
在人员的安排上,分工不清。
例如:售货员一会儿当起老板、一会儿当起收银员。
工不清。
例如:售货员一会儿当起老板、一会儿当起收银员。
超市(三)第十一周11月13日星期一下午活动目标1、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工作。
2、会大胆表演各个人物,服务于他人。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超市工作人员及其特征有较全面认识,有扮演角色的初步经验。
2. 物质准备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3.活动过程一、回忆旧知提出要求:
师:上一次玩超市游戏,小朋友知道了超市有收银员、售货员、计量师、顾客等工作人员。
懂得他们的工作内容,玩得很高兴。
二、提出要求师:今天我们继续玩超市游戏,不过,玩的时候要注意:
1、顾客和售货员对话时,语言要讲清楚,要注意礼貌。
2、顾客去超市可以坐什么车呀?去玩超市肚子饿了可以到哪里吃点心?
3、今天玩游戏的同时,可以玩公公共汽车、的士车游戏和小吃店游戏,玩坐车、吃点心要注意什么?(让座、关心病人)三、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玩超市的小朋友扮演顾客与售货员之间的对话。
三、集中交流、评价激励1、交流汇报:今天玩什么角色最高兴,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去超市买东西要知道程序。
观察与调整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将自己已有的分类经验运用到环境布置中,对超市的各区域进行调整,使顾客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购物。
他们开始对角色进行分工,游戏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个角色多人担任。
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根据需要调整游戏的空间,最早的随意分割到现在的合理有序布局,以初步学会解决游戏环境创设中的问题,空间合理分割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超市(四)(第十二周)活动目标1、了解超市人员的工作职责。
2、增强各游戏主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玩过几次超市游戏积累一定经验 2.物质准备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活动指导一、反思旧知,提出要求师:上次活动,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交往的语言也丰富了,但是,有的小朋友进入超市是没有先去买东西,有的没到售货员那边问价钱,这是不对的,今天玩超市游戏,顾客一定要按程序,同时,跟售货员一定要友好合作,有礼貌对话,售货员要热情接待顾客。
二、分组活动,师观察指导1、幼儿分组,自由结合,自主协商角色分工,开展游戏2、幼儿中顾客按程序到超市买东西,售货员热情接待3、教师随机介入角色进行指导,重在程序和语言、态度指导四、交换角色,再次活动五、集中交流、评价小结1、交流:今天顾客按什么程序到超市买东西?
2、评价:请顾客说说最喜欢哪位售货员和收银员,为什么?喜欢他(她)什么?今天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3、小结:今天游戏开展得很好,小朋友熟悉了上超市的程序,还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
但是还不敢大胆想象,希望在下次游戏中能有所进步。
观察与调整:
本次活动中幼儿有了较明确的职责分工,购物过程中,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缺乏交流。
推进:1、幼儿通过主题活动积累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的经验后,在游戏中逼真地模仿成人进行角色分工,这些体现了课程与游戏整合的优势。
2、幼儿虽然经常去超市购物,但对整个购物的程序及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不了解,因此可以通过购物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积累购物的经验,感受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丰富游戏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