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 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文言文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文言文总
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答、俄而:片刻。
骤:急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期:约定。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引:拉。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答、“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答、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
答: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
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选自《世说新语》的两则小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生哲理。
下面咱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则故事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二、字词积累1、字音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nǐ)无奕(yì)女尊君在不(fǒu)2、重点实词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乃: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3、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子和女儿)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4、一词多义日:日中不至(太阳)寒雪日内集(天)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乃:去后乃至(才)乃不知有汉(竟然)而:相委而去(表承接)俄而雪骤(与“俄”连用,表时间短暂)5、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三、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复
习要点
内容预览: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子侄们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骤:急速
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比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
乃:才
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
待君久不至君:您
相委而去委:舍弃
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父亲
下车引之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3、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复习与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一、阅读。
永远的蝴蝶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
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行动,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
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
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宾客来到用“光临”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成语中的谦辞与敬辞:【谦辞】1、蓬荜生辉:也说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2、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的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3、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4、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咏 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 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
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
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作品主旨
文章通过写谢家小辈即景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 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表现了谢 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谢家家庭生 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字词梳理
1. 重点课下注释补充 ①与人期.(约定)行
②相委.(舍弃)而去.(离开)
③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④下车引.(拉,牵拉)之 ⑤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友人惭.(感到惭愧)
3. 通假字 尊君在不.(同“否”)
4. 古今异义
原文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相委.而去 期.日中
2.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 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与儿• 女• 讲论文• 义• 。俄• 而• 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雪骤• ,公欣然曰:“白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
雪纷纷何• 所• 似• ?”兄子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二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
可• 拟• 。”兄女曰:“未• 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
古义 离开 拉,牵拉 回头看 舍弃 约定
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引导;引用 注意;照管 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预定的时日;日期
重点句子
1.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您)正午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 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此句承前省略了主语,根据上文应补充上“您”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怅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1.刘义庆(403—444)南朝宋鹏程(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喜爱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内集:家庭聚会。
3.讲论文义:讲授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甚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期行:相约同行。
期,商定。
期日中:商定的时间是中午。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舍去:再也不等候就走了甚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fǒu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书籍之一,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人物言行,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故事、哲学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部书中,除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之外,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和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挖掘一下七年级世说新语中的两则知识点。
1. “孙权留杨粲坐,粲毕,起身曰:‘好骑乘稍’。
”(卷一·好言第三)这句话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孙权是吴国的主掌者,而杨粲则是一位以文采著称的文学大家。
有一天,孙权在宴席上留杨粲坐,杨粲毕,起身便说了这句话。
“好骑乘稍”,意思是“好马鞍稍微高一点”。
这句话看似乍一听只是在夸赞坐骑,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很重要的知识点:文人的自傲和精神追求。
杨粲是一位非常自傲的文学家,他相信自己的才华胜过任何其他人,所以在孙权面前表示自己为这件事而高兴是很自然的。
而“好马鞍稍微高一点”的说法则代表了杨粲不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不断的追求和努力,达到更高的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追求更高”的精神,不仅仅是文人,任何一个追求卓越的个体都应该拥有。
2. “故曰:‘无人说,独有杜甫’”(卷八·文学第二十四)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高适赠洛阳李常侍》诗中,被引用至世说新语中。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夸赞杜甫的才华和造诣,但是实际上也蕴含着一个很深的知识点: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首诗中,杜甫夸赞了洛阳的山水和人文环境,但是却在末尾留下了“无人说,独有杜甫”的一句,意味着虽然身在洛阳,但是杜甫所看到的不是别人所能看到的,只有他自己才能完全理解和领悟。
这种深刻、内涵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正是诗歌被广泛传播和称誉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这则知识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文化的内涵和深度是需要层层解读和理解的。
这种深入到作品内部,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解读而将一些隐含的价值和道理逐渐从中剖析出来,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通过这两则知识点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到,七年级世说新语并不仅仅是一本纪录历史的书籍,更是散发着中国文化粲然奇光的宝库,有着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意义,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世说新语》两则》重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重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重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重点总结一、通假字尊君在不(fou)?(“不”同“否”,用在句末,表示询问。
)二、古今词义的不同1.期:(古)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今)日期;期望。
2.儿女:(古)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与儿女讲论文义。
)(今)指儿子和女儿。
3.去:(古)离开。
(太丘舍去。
)(今)前往。
4.引:(古)拉(表示友好的动作)(下车引之。
)(今)引用;带领,领导。
5.顾:(古)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今)照顾。
6.文义:(古)诗文义理。
(与儿女讲论文义)(今)文章。
7.戏:(古)动词,玩耍。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今)杂技,戏曲,戏剧。
三、词类活用:1.期日中(n.→v.约定。
)2.友人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四、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可译为“……是……”)2.倒装句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句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省略介词“于”,即“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即“<家父>待君久不至,<家父>已去。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前省略了介词“于”)④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了主语,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4.敬称与谦称①君: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②家君/家父: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③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④家母/家慈: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
⑤令尊/令严:尊称对方的父亲。
⑥令堂/令慈:尊称对方的母亲。
⑦令媛/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⑧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⑨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两则
一、词语积累
[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
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
《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期行]约定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期,约定的时间。
日中,正午时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引]拉。
[顾]回头看。
(二)通假字:[不]同“否”。
二、文学常识: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方正”一门。
三、内容点击:《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
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
四、中考真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4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相委而去②杂然而前陈者
B.①计日告之②传一乡秀才观之
C.①遂止于野亭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D.①其为人若此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4.文段理解。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
是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二)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1.A 2.C 3.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 4.(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失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好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7.答案:①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8.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评分:共4分。
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评分:共4分。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