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板书】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主动运输

【注解】细胞膜

原生质细胞质

真核细胞细胞核→真核生物

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壁细胞生物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原核生物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成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少量糖类(位于膜外侧)

(参阅小资料中的表格,注意蛋白质和磷脂含量的大小关系)

【例析】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类和蛋白质。(二)结构:(观察图2-4,注意糖链的分布)(D)

1.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3.膜外表面的有些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例析】

.在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为了获取纯净的细胞膜,最理想的材料是

A.神经细胞 B.肌肉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洋葱根尖细胞

(三)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两种成分都可流动)

(四)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期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注意与半透膜比较)(五)功能(D)

1.保护:与外环境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1)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如O2、CO2、甘油、乙醇、苯;HO2,脂溶性维生素(物质)。

影响速率的因素:浓度差或分压差。

(2)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能量。

·若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则必为主动运输,但主动运输不一定都是由低浓度

→高浓度。另外图中由细胞外向细胞内也是不一定的

·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和各种离子(矿质离子、有机基团)

·意义: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

细胞有害的物质。对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影响速率的因素:载体、能量(直接)温度、PH(间接)

(3)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

【例析】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

的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通过实例,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

3.其他功能: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和免疫等

附: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注意其他有细胞壁的生物类型。

【同类题库】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B)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蛋白质不能吸收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④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⑤细胞融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细胞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B)

A.蛋白质和脂肪B.蛋白质和磷脂C.葡萄糖和蛋白质D.磷脂和蛋白质

.下列哪组最可能是细胞膜组成元素(C)

A.C、H、O、P、 B.C、H、O、N

C.C、H、O、N、P、S D.C、H、O、S

.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 C.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作用

.下列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有关的有(多选)(AB)

A.膜的流动性 B.内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膜的选择透过性

.有两位科学家在1970年做了下列实验:(1)用红色荧光染料标志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2)用绿色荧光染料标志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3)把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融合开始后一半细胞(人细胞)发红色荧光,另一半(鼠细胞)发绿色荧光。细胞在37℃下培养40分钟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如下图

分析说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是由于的结果,这一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若将融合细胞置于0℃下培养40分钟,发现融合细胞依然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这说明。

[细胞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低温时,磷脂和蛋白质的流动受抑制]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K+浓度升高,Na+浓度下降,这是因为(B)

A.血细胞死亡 B.血细胞膜上载体活动受抑制

C.血细胞代谢消耗K+,产生Na+ D.血液代谢活动消耗Na+,产生K+

.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内吞D.外排

.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蒜头腌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里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进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

.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C)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红墨水中红色成分是细胞生命活动不需要的物质,将玉米切开后浸泡在红墨水中10min,取出发现胚不变色,胚乳变为红色,这说明(A)

A.胚成活,胚乳已死亡 B.胚已死亡,胚乳成活

C.胚和胚乳均成活 D.胚和胚乳均已死亡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这是因为(A)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B)

A.K+ B.胆固醇C.Na+D.葡萄糖

.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B)

A.淀粉B.甘油C.蛋白质D.糖类

.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A)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强度 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其原因是(D)

A.海水中碘的含量高 B.海带细胞膜为全透性

C.碘的通透性强 D.海带细胞膜上运输碘的载体多

.下列因素会影响细胞对所需物质的主动吸收的是(BCD)

A.浓度 B.温度 C.载体 D.PH

.侧芽生长素的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物工程的运输方式属于(B)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内吞作用 D.渗透作用

.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一定由低浓度一方向高浓度一方运输的是(A)

A.水 B.甘油 C.葡萄糖 D.蔗糖

.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A)

A.小肠吸收葡萄糖 B.人体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下图是神经细胞由静息状态到兴奋状态时,Na+、K+通过细胞膜示意图,观察并回答相关问

题。

(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和

[ ] 。

(2)据图分析,图中A、B两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

式是。其中Na+对应,K+对应。[(1)1磷脂,2蛋白质(2)主动运输,A,B]

.高等植物在受粉以后,只有同种的花粉能在柱头上正常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完成受精,与

该生理过程有关的物质存在于(A)

A.细胞膜上 B.细胞质中 C.细胞器上 D.核膜上

.人工脂质双层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

钾离子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浓度低的一侧。其它离子不能通过。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你认为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

[缬氨霉素能作为钾离子的载体,专一地运载钾离子通过人工膜;蛋白质]

【学科内综合】

.美国以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对伊战争,这类武器中包括神经毒气。神经毒气一旦释放出来,很容易进入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杀死神经细胞。神经毒气容易进入神经细胞的原因是(D)

A.神经细胞膜上有大量的神经毒气载体 B.神经细胞膜与神经毒气的结合力很强

C.神经细胞膜能对神经毒气选择性吸收 D.神经毒气以自由扩散方式透过细胞膜

.用同位素标记追踪血液中的某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则该分子很可能穿过几层细胞膜(D)

A.2层 B.4层 C.6层 D.0层或8层

.生物学家进行细胞膜研究时,须获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材料(B)

A.人的卵细胞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 D.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生物学家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D)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下列哪些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C)

A.尿素通过细胞膜 B.人的成熟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C.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1)选取人体的作为获取细胞纯净膜净物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中,由于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再用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夜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4)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试剂可鉴定蛋白质,具体现象是。(5)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1,请预测: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新的物理.化学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而且在工农业和医学实践中也有重要用途。

(1)下列细胞中,哪一细胞是研究人类细胞膜化学组成的最好实验材料(C)

A.神经细胞 B.肌肉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卵细胞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很多。A血型的人的红细胞膜上有一种蛋白质是受到显性基因I A 控制合成,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无表现血型的蛋白质,此性状受隐性基因i控制。且I A i为一对等位基因。现有一对夫妇,一为A型血,一为O型血,则他们的子女的血型为。(3)心脏瓣细胞膜上有一种糖被因与酿脓链球菌的表面抗原结构相似,当人多次感染了此细

菌后,所患疾病属于。

[(1)C (2)A型、O型(3)自身免疫疾病]

.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简答下列问题:

(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中有

(2)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透过细胞膜由组成。(3)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370C保温40分钟后,在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色点就均匀分布。这个实验说明,其原因是。

(4)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 又重新透出,直到ATP用完。以上实验证明:24Na通过神经纤维的方式是

,原因是:,被抑制的酶是催化的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彼得·阿格雷由于发现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我们知道,人体有些细胞能很快吸收水,而另外一些细胞则不能吸收水。早在19世纪中期,科学家就猜测细胞膜有允许水分和盐分进入的孔道,每个通道每秒钟有几十亿个水分子通过,但这一猜想一直未得到证实。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血红细胞膜和肾脏微管上的一种膜蛋白,后来他认识到这个蛋白质有水通道的功能,这就是科学家们长期搜寻的水分子通道。他画出了清晰的水通道膜蛋白的三维结构图,详细解释了水分子是如何通过该通道进入细胞膜的,以及其他微分子或离子无法通过的原因。罗德里克·麦金农由于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制的研究也获得此奖。离子通道是细胞膜的另一种通道。他揭示了当离子穿过细胞膜时,不同的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同时,离子通道通过过滤机制,只让钾离子通过。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其重要特征是。

(2)离子通道运输离子 (答“需要”或“不需要”)先与载体结合,属于过程。(3)离子通道的特性是由决定的。

(4)水通道、离子通道和离子载体运输物质时的共同特点有性。

(5)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这一事实,表明。[(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2)不需要;被动运输(3)DNA(或遗传) (4)特异性

(5)不同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吸收方式不同,吸收水和吸收离子之间具有

独立性]

.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校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图的曲线: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蔬莱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

而浸入纯水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

(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

(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

,原因是。[(1)农药主要残留在蔬菜叶片表面,大部分可被纯水冲掉;农药分子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导致植物细胞内农药含量增高。 (2)刚浸入纯水中,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大于对农药分子的吸收;受细胞壁限制,细胞吸水一定量后即饱和,此时细胞仍可吸收农药分子;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无风或少风的傍晚,或空气湿度大的阴天;使叶片的液面保持较长时间,以便于植物细胞充分吸收溶于水的的养分。]

[(1)蘑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2)竞争 (3)无性(或孢子)孢子 (4)分解者 ]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58。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 〖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 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基因分离定律》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看书)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看书)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看书) 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 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8)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幻灯片1】清水和稀盐酸中的康乃馨花瓣,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其兴趣,让学生观察二者不同,进入新课的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请大家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标题以及第一个问题,细胞膜的功能) 【幻灯片2】学习目标展示 师:细胞膜是细胞必不可少的细胞结构,细胞膜有什么特殊的结构?有哪些功能?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当年科学家的探索足迹。 【幻灯片3】细胞膜探索历程资料展示 师:请同学们阅读三份资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将结论写在课堂讲义的指定位置(板书:细胞膜的探索历程) 学生:阅读三份材料,将得出的结论写在讲义上 师:多数同学已完成,找同学回答 【幻灯片4】资料1及其结论展示,纠正学生回答不准确的地方 【幻灯片5】磷脂分子图片展示(对于资料1结论中的磷脂分子的进一步直观展示) 师:那么磷脂分子有什么特性呢?(过渡到资料2结论展示) 【幻灯片6】资料2内容(提醒学生关注资料2中的最后一句话,头部都浸入水中) 【幻灯片7】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排成单分子层图片(引导学生得出资料二结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生物的呼吸作用

第八节 生物的呼吸作用 考纲要求: 1.细胞呼吸的场所、过程、反应式等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2.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动物呼吸与植物呼吸等相系间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的 1. 呼吸作用的概念(B :识记)。 2. 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 :理解)。 3. 呼吸作用的意义(C :理解)。 重点、难点和疑点 1. 教学重点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 呼吸作用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3.教学疑点: 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 ②细胞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综合题。 教材教法及课时安排 1.教材教法: ⑴用“图解联想法”理解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 ⑵用“并列比较法”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用“图文转换法”和“类比分析法”解细胞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综合题。 2.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呼吸作用的概念 生物的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与光合作 光合作用:无机物?? ?→?光能合成 有机物(储存能量) 过程虽相反 用的关系 呼吸作用:有机物????→?有氧或无氧分解无机物或简单有机物 但不是简单的逆转 (释放能量) 一、有氧呼吸 (一)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要点:条件、反应物、反应程度、 产物、能量多少) (二)总反应式:C 6H 12O 6+6H 2O +6O 2?→? 酶 6CO 2+12H 2O +能量 (三)过程及场所(注意三种原料参与反应的阶段,两种产物生成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反应 场所)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 对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认识不到位 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H、O、N、S、P,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O、N。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 H、N,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 2、高中生物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P是构成DNA、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二】 不能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 有关高中生物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高中生物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具体归纳如下: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若蛋白质是一条链,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 ③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④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 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 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⑦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三】 对高中生物细胞周期概念的实质理解不清楚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期,间期在前,*期在后;二是不理解高中生物图中不同线段长短或扇形图面积大小所隐含的生物学含义。线段长与短、扇形图面积大小分别表示细胞*周期中的间期和*期,间期主要完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篇一: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2013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教案特色: (遗传——生态) 2012年11月——2013年1月 垫江第三中学校 温德志 、明确复习考点 、复习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章节知识框架 、课后有少量例题和【课堂复习巩固】、实验复习 6、增加每章总复习和阶段复习反馈后记 12345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试要求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说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理解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6.基因型和 表现型。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 7.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设计育种过程或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教学目的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理解) 2、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应用)。重点 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 【知识框架】 科学的实验程序: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 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让 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对 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 比接近3∶l。具有规律性。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 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 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 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 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 释的验证---测交法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 验---测交试验。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 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f1在形 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 同的配子中。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 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七)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 应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 某些遗传现象,而且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棋盘法

-高一必修一生物细胞膜课时练习题-文档资料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细胞膜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人本身就是一种生物,所以,了解生物,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准备了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细胞膜课时练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做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因此选它,否则就容易造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混在一起而无法分开的现象。 2. (2019?无锡一中期末考试)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 C. 合成细胞壁的成分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C 3. (2019?无锡一中期末考试)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 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B 4. (2019?福建龙岩一中)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A. 糖类和脂质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 D.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C 5. (2019?邯郸高一期末考试)磷脂分子适于形成细胞膜的原因是() A. 它们是疏水的 B. 它们是亲水的 C. 它们迅速吸水 D. 它们既是亲水的又是疏水的 答案:D 6. 苋菜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A. 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B. 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 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 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2)能力目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探讨问题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2重点难点 (1)重点: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难点: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师活动:细胞像一台精密的生命机器,今天我们将这一生命机器拆开,来了解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复习提问: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呢? 问题探讨:1、细胞作为生命的最基本的系统,它的边界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并进行思考问题。 过渡:教师在学生讨论、推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补充完善,从而确定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那么能否将细胞膜提取出来以体验细胞膜的存在呢? ●活动2【讲授】制备细胞膜 教师活动: 要研究细胞膜,就要先得到细胞膜,选择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请学生在两种动物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两种植物细胞(“蚕豆叶上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互相讨论,确定选择哪种细胞为实验材料,并说明理由。 编排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1.动物细胞材料和植物细胞材料相比,优先选择哪一种材料?为什么? 2.两种动物细胞材料优先选择哪种材料,为什么? 学生活动:让学生回答,给出答案并进行解释。 阐明实验原理—红细胞吸水涨破,让学生观察图片“正常、圆涨、涨破的红细胞”从而得到要想获得细胞膜可采用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让红细胞吸水涨破。 讲解实验流程: 学生活动: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交流结果和实验现象。 ●活动3【讲授】细胞膜的成分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65445

如何进行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学 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课程的信息量骤然增加,使复习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阶段由于复习不得法而导致基础知识还依然有欠缺,能力也没得到相应的提升,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使二、三轮复习步履维艰,最终导致高考成绩很不乐观。因而如何根据高考要求,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成为摆在我们生物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本人在此略谈自己在一轮复习过程中粗浅的做法和体会,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夯实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永远是不变的应试策略,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要过好基础知识关。教师引导使学生按章节捋清知识点,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融会贯通,再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拓展,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复习“细胞的呼吸作用”,我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呼吸作用过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力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⑴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结构如何? ⑵说出呼吸作用各阶段的场所、变化、放能情况。 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何区别和联系? ⑷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呼吸作用产生CO2? ⑸运动员进行1500米长跑时,体内ATP再生成的途径是什么?主要途径是什么? ⑹采取什么措施可延长种子的贮存期?其原理是什么? ⑺为什么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品质比较好?

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区别和联系? 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强化了核心内容的综合。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和有序贮存,便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整体性,解题时对知识能迅速准确地提取应用。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应注意3点:①系统的整体性,这便于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②联系的多维性。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膜的结构功能、线粒体数量的多少与细胞代谢的关系、细胞的衰老、细胞质遗传等等。联系越多,越利于理解记忆。③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 二、培养能力 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为此笔者认为高三生物复习应根据高考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来组织学生复习,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生物复习的重要目标,其中思维能力是所有能力的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1.注重识图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按教材顺序对课本插图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根据C3、C4植物叶片的结构图解,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理论角度分析,为什么C4循环比C3循环效率高?教材中诸如此类有价值的图解很多,都应充分挖掘利用。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普遍欠缺,有必要对图表分析题进行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识图,使识图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2.讲练并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精心编选习题,难度、题型等应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设计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例如分析抗癌药物的作用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中生物细胞膜 - 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探讨,创设情境 1. 多媒体课件播放光镜下未经染色的动 物细胞 1.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显 通过问题探讨的方 微镜下的动物细胞图 式,创设情境,吸 片 引学生的注意力, 回顾已经学习过的 2. 小组讨论, 回答提出的 知识,进入新课 2. 讨论:怎样区分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 问题 胞?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细胞膜吗?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细胞膜的成分 1. 通过观察实 1. 播放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Flash 验,培养学生 动画课件。 1. 学生观察课件 的观察能力, 切实体验细胞 膜的存在。 2. 引导学生理解 获取纯净的细 2. 胞膜的方法。 3. 让学生注意观察本实验的材料用 (胀破法,离 具,实验方法及显微镜下红细胞的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心法或过滤 形态。 2. 法)培养学生 4. 启发学生思考细胞膜的成分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分析问题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 3. 细胞膜的成分 4. 帮助学生理解 4.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 细胞膜的成分 5.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主要是脂质和 P41, 掌握细胞膜 题。 的成分 蛋白质,培养 6. 提问:本课与生活有什么联系? 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的习惯。 细胞膜的功能 1.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讨细胞膜有哪些 1. 学生阅读教材 p42 1. 引导学生通过阅 功能?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读,讨论理解细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细胞膜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占40%.糖类占2%-10%。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因为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来承担的。此外,细胞膜上还含有约2~10%的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都是和膜蛋白质或脂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根据对细胞膜和细胞中其他各种膜的微量化学分析结果 各种膜的基本组成 膜脂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磷脂约占总脂质的55%~75%,主要有卵磷脂和脑磷脂。各种脊椎动物细胞的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不同。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没有胆固醇。胆固醇有降低液晶态脂双层的通透性和脂分子运动性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动物细胞膜的韧性。 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看,脂质(主要是磷脂)含量最多,由它构成了细胞膜的骨架。但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行使,所以,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如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了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 【注意】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组成其他生物膜的脂质除了磷脂外还有胆固醇。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例1】细胞膜上一般不含() A.胆固醇B.磷脂 C.糖蛋白D.血红蛋白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因此选D。

答案:D 【例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如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成分,化合物的鉴定及呈现的颜色反应。做题时要找出题干文字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来选择答案,其中“细胞膜的某种成分”及呈现的颜色反应是本题最有用的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情况下出现砖红色;细胞膜有蛋白质、脂质、糖类组成;细胞膜上的糖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答案:C 【例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材料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关键原因是红细胞() A. 是动物细胞 B. 有细胞核 C. 有各种细胞器 D. 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 解析:本实验之所以选择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就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这样,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剩余的是纯净的细胞膜,避免了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干扰。 答案:D 【例4】甘油、脂肪酸等脂质类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比较快,而同样大小的亲水性分子通过细胞膜较慢或不能通过,原因是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 A. 磷脂 B. 蛋白质 C. 糖类 D. 精蛋白 解析:甘油、脂肪酸等脂质类分子是亲脂性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很容易溶解于有机溶剂(脂质溶剂)中,而细胞膜的成分中主要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因此,甘油和脂肪酸等分子易与磷脂溶解在一起,从而通过细胞膜,而亲水性的物质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分子直径又较大,不能直接扩散通过细胞膜,故应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上考虑。 答案:A 1.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显微镜下看到的最外层 D. 肉眼所见的边界 答案:B 2.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 磷脂、蛋白质、核酸 B. 磷脂、蛋白质、无机盐 C. 磷脂、蛋白质 D. 磷脂、蛋白质、糖类 答案:D 3.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含量最多的是() A. 脂肪 B. 磷脂 C. 胆固醇 D. 固醇 答案:B 4. 植物细胞的最外一层结构是()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蛋白质

知识内容要求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氨基酸及其种类I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II 蛋白质的功能II 二、考题规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功能多样。而多样的功能是由其多变的结构决定的,在复习中对于结构的把握是重点和基础。蛋白质结构部分的知识点还往往会与后面遗传部分的转录和翻译结合在一起出题。本讲内容考查广泛,在多种题型中均有渗透。 三、考向预测 对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的理解需要在本讲内容的学习中完成,以便更准确地解答相关的简答题,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题量较小的综合试卷中,对于物质基础的理解考查是命题的趋势,而相关计算的比重会减小。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多肽——肠肽酶——氨基酸——吸收(主动运输)——血液运输——组织细胞 一、氨基酸的结构:约20 种

结构特点:至少含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与中心碳原子相连;氨基酸不同,R基不同。该特点也是判断组成生物体氨基酸的依据。 二、蛋白质的结构和多样性 (基本组成元素:共有元素是C、H、O、N,很多含P、S,有的含微量元素Fe、Cu、Mn、I、Zn 等。) 1.基本单位氨基酸的连接:(常见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元素的去向、肽键数目、脱水数)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脱水缩合的方式通过肽键(-CO-NH-)连接,形成肽,其连接过程如下图: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多肽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2.空间结构: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连接,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3.结构特点-多样性: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样,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这就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 样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 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一轮复习教案

细胞呼吸一轮复习教案 一、考纲分析: 考点①:有氧呼吸过程 考点②:无氧呼吸过程 考点③:细胞呼吸的意义 考点④: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关系 考点⑤: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考点⑥:不同状况下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 考点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二、细节、重难点分析、经典题解 考点①:有氧呼吸过程 考点②:无氧呼吸过程 区别与联系 考点③:细胞呼吸的意义 考点④: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关系 考点⑤: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考点⑥:不同状况下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 考点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考点①:有氧呼吸过程 考点②:无氧呼吸过程 ⒈概念: ⒉过程:两个阶段 C 6H 12O 6 酶 +4[H]+能量(少) ⑴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⑵丙酮酸彻底分解 酶 6CO 2+20[H]+能量(少) ⑶[H]的氧化 酶 12H 2O + 能量(大量) 24[H]+6O 2 +6H 2O 2CH 3COCOOH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C 6H 12+ 12H 2O +能量 2CH 3COCOOH P97:变式1 ⒈概念: ⒉过程:三个阶段 ⒊总反应式: (2ATP) (2ATP) (34ATP) (1161/2870)

1mol葡萄糖分解成2mol乳酸,释放能量196.65KJ 或分解成2mol酒精+2mol二氧化碳释放能225KJ,分别储存于ATP中的能量都是61.08KJ(约2molATP)。 几种特殊细菌的呼吸作用: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 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 ②醋酸杆菌在氧气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能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③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成为谷氨酸钠──即味精。 ④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产生大量 毒素使人感染破伤风,可致死。 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能进行无氧呼吸,因为没有线粒体。 ⑥哺乳动物运输氧气的是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为没有线粒体。 练习: 1.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 2.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最后形成( ) A.CO2和H2O B.C02和酒精 C.乳酸 D.丙酮酸和CO2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考点③:细胞呼吸的意义 ⒈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表格版)

通过图片和动画说出内环境的组成及内环境各组分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课堂小练:说出各种细胞的内环境 思路引申: 1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哪些器官和组织才进环节三再学真知

归纳出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人和动物机体内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状态不变吗?可变又相对稳定 2如何维持稳态?(提示糖尿病体温)神经 3 稳态有何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题: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调节方式 教学目标:通过指导自学人的神经系统的组成,能够根据图说出神经系统组成部分;通过观察人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图,能说出构成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通过观 察分析神经元的主要结构,能概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和相适应的功能,说出反射和 反射弧的概念。并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分析思考能力。通过认识生命本 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教学重点: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调节方式 教学难点: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 2 提问: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主要经过哪种方式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 3提问:神经调节是主要依靠人体哪个系统来完成的? 4板书: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学习新知 5 提问:人的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6 出示人的神经系统组成图 根据观察的结果来完成学案上相关的题目 7 过渡提问:通过观察人的神经系统组成图,可以说,他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结构,复杂性在于哪方面呢? 8 请阅读课本第19页第一自然段 9 由神经元(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构成的。 强调重点神经元 10 提问:构成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神经元) 板书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1出示一个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并提问: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12 请对照图阅读课本P19第二段 13 提问:神经元的形状像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 14 填写学案相应部分 15 过渡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神经元的主要结构,那么,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6 (若答不出引导一下举例手被针扎了)能接受刺激的是什么结构?接受刺激后产生什么?兴奋沿着什么结构传出去? 提示:注意图中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 17 分析是否正确,请看书P19第三段1—4行。 18 概括神经元的功能 19 提问:句子中的兴奋与神经冲动是什么关系? 20 神经调节的主要方式是?包括几部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和细胞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和细胞膜 【学习目标】 1、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原理 2、理解细胞膜的功能,明确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3、了解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4、重点:细胞膜的成分、功能及重要意义 5、难点:红细胞膜制备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而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2)实验材料 ①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原因:这样的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及众多细胞器。 (3)实验流程 选材: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制作装片:用滴管吸取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由低倍镜→高倍镜) 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结果: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要点诠释: (1)利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是生物学上的经典实验之一。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对实验结果取得的关键作用 (2)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会吸水胀破是因为细胞中溶液的渗透压要高于细胞外,故细胞会吸水。由于动物细胞细胞膜韧性有限,所以当细胞吸水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会胀破,排出细胞内容物,从而得到细胞膜。植物细胞外包围着一层细胞壁,可以限制细胞膨胀的程度,所以可以吸水,但不会胀破。

2、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主要由 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占40%,糖类占2%——10%。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看,脂质(主要是磷脂)含量最多,由它构成了细胞膜的骨架,但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 蛋白质 行使,所以,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知识点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2)细胞膜也是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分界面,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要点诠释: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存在的基础,学习时要把握这一主题去理解。细胞膜的所有功能都是对这个主题的延伸。 (1)细胞膜使细胞与外界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若没有它的存在,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扩散而达到平衡,细胞就不复存在了。 (2)物质进出细胞必须经过细胞膜。它控制物质进出的特性,使细胞以膜为单位形成一个基本单位,保持一定独立性。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2.2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教案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和细胞壁三部分。这是在学习了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功能与结构有关,建构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识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也是后面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神经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植物细胞工程》等内容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内容展示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核心素养: 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功能和作用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功能和作用 需要掌握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细胞膜的出现使细胞形成,从而出现了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通过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分析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除了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并且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 常见考法:在平时的测试中可以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等等。在高考中,通常在选择题中考查,考查内容和平时考试类似,但是一般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结合其他的知识来一起考查。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 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高三网我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识点,各科知识点都包含了知识专题、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内容。更多2016年高考各科复习知识点请查看>>,高考知识点频道有你想要的珍贵复习资料。欢迎访问高三网,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2、细胞膜主要成分: 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还有分泌,排泄,和免疫等功能。 4.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5.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6.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7.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