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和铝重要知识点总结
7.21-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

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高考命题方向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Na 2O 和Na 2O 2的对比,Na 2CO 3与NaHCO 3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Mg 、Al 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在高考中不断增多,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其正误判断、物质鉴别和推断、实验和化学计算不断出现。
3. Al 3+ 、Al(OH)3 、AlO 2-的相互转化及图像分析时,一是要明确反应原理,掌握反应规律;二是要弄清图像中的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水平线的意义;三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充分结合起来。
4.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要将铁的变价性质、Fe(OH)2的颜色变化、Fe 3+的检验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第一部分:铝 一、铝(Al )1、铝的制备(了解:选修2中继续学习)铝土矿(Al 2O 3 、Fe 2O 3等)NaOH溶解: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过滤:除杂,得到NaAlO 2提 CO 2酸化:NaAlO 2 + CO 2 + 2H 2O = Al(OH)3↓ + NaHCO 3纯过滤:得到Al(OH)3↓灼烧:2Al(OH)3 ==========Al 2O 3+3H 2O 电解:2Al 2O 3======4Al+3O 2↑2、物理性质:高温通电 冰晶石(过量)3、化学性质: 原子结构:铝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这三个电子很容易失去变成铝离子,因此铝很活泼 (1)与非金属单质(O 2)4Al+3O 2====2Al 2O 3 (现象: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2) 铝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2Al+6HCl = 2AlCl 3+3H 2↑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3)常温下,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3Cu+Al 2(SO 4)3 (5)铝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2Al + Fe 2O 3====2Fe + Al 2O 3 4、用途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包装、装饰工艺,铝箔、铝丝、银粉涂料,铝锅、铝壶等,加热器具铝芯电线、电缆 5、铝与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的摄铝量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1毫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天摄取的铝量绝不会超过这个量,但是,经常喝铝盐净化过的水,吃含铝盐的食物,如油条、粉丝、凉粉、油饼、易位罐装的软饮料等,或是经常食用铝制炊具炒出的饭莱,都会使人的摄铝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
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课件:第三章 第一板块 1.2 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60张PPT)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
铜镀层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 解析: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浓硫酸反应,加热时浓硫
酸能与氧化铝反应,C 错误;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强,D 错误。
2.镁粉是焰火、闪光粉、鞭炮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制
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
Fe、Mg 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易拉罐
试剂① ―微―热―、―过―滤→ 滤液
A ―N―H―4H―C―O→3 沉淀
B
―稀――H―2S―O→4 ―→ 产物 K2SO4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d___(填标号)。
a.HCl 溶液 b.H2SO4 溶液 c.氨水 d.NaOH 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_A_l_+__2_N_a_O__H_+__2_H__2O__=_=_=_2_N__a_A_l_O_2_+__3_H_2_↑______________。 (3)沉淀 B 的化学式为_A_l_(_O_H__)3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 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A__l3_+_水__解__,__使__溶__液__中__H__+_浓__度__增__大___。
3.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 ,其净水原理涉及 的离子方程式为_A__l3_+_+__3_H__2O_____A_l_(_O_H__)3_(_胶__体__)+__3_H__+_。
对点练习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
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02镁、铝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高考重要化学方程式汇总

(1)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MgCl2
①化学反应:MgCl2 Mg+Cl2↑
②离子反应:Mg2++2Cl- Mg+Cl2↑
③反应应用:工业上炼镁原理
(2)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
①化学反应:MgCl2+2H2O Mg(OH)2↓+Cl2↑+H2↑
②离子反应:Mg2++2Cl-+2H2O Mg(OH)2↓+Cl2↑+H2↑
①化学反应:KAl(SO4)2+2Ba(OH)2 K[Al(OH)4]+2BaSO4↓
②离子反应: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H)4]-
(2)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Al3+沉淀完全
①化学反应:2KAl(SO4)2+3Ba(OH)2 K2SO4+3BaSO4↓+2Al(OH)3↓
(3)MgCl2溶液与石灰乳反应
①化学反应:MgCl2+Ca(OH)2 Mg(OH)2↓+CaCl2
②离子反应:Ca(OH)2+Mg2+ Mg(OH)2↓+Ca2+
③反应应用:海水提镁中富集镁的原理
(4)氯化镁晶体脱水
①化学反应:MgCl2·6H2O MgCl2+6H2O
②HCl的作用:带走部分水蒸气,抑制MgCl2的水解,得到无水MgCl2
2.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
(1)量不同,反应不同,现象相同
①少量CO2:2[Al(OH)4]-+CO2 2Al(OH)3↓+CO32-+H2O
化学镁铝知识点总结

化学镁铝知识点总结一、镁铝合金的基本性质1. 密度:镁的密度约为1.74g/cm³,铝的密度约为2.7g/cm³,而镁铝合金的密度一般在1.8~2.0g/cm³之间,相对较低,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
2. 强度:镁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尤其是在高温下的强度表现更加突出,因此适合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3. 耐腐蚀性:镁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在海水等腐蚀性介质中的性能表现出色,因此在海军舰船和海洋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可加工性:镁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通过挤压、拉伸、锻造等方式进行成形加工,适用于复杂的工艺需求。
二、镁铝合金的制备工艺镁铝合金的制备工艺一般包括原料选取、合金熔炼、铸造成形和热处理等步骤。
1. 原料选取:通常采用优质的镁粉和铝块作为原料,根据合金中镁和铝的比例确定原料的配比。
2. 合金熔炼:将选取的镁粉和铝块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控制炉温和熔炼时间,使两种原料充分混合并熔化成合金液态。
3. 铸造成形:将熔炼好的合金液态倒入铸造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成形成不同形状的合金坯料。
4. 热处理:对铸造好的合金坯料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三、镁铝合金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镁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密度,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作为结构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飞机机身、发动机零部件等都可以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造。
2. 汽车制造领域:镁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用作发动机零部件、车身结构件等,能够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3. 电子通讯领域:由于镁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因此在电子通讯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手机壳、笔记本电脑外壳等。
4. 化工领域:由于镁铝合金耐腐蚀性能优异,因此在化工领域用作生产设备、管道、阀门等部件,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镁铝合金的发展趋势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通讯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镁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铝单质——Al(两性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
3、铝合金特点:①密度小①强度高①塑性好①制造工艺简单①成本低①抗腐蚀力强4、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没有铝单质(1)与非金属:4Al + 3O2 == 2Al2O3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2)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 6H+ == 2Al3+ + 3H2↑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保护铝。
(3)与碱的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 2Al + 2OH− + 6H2O == 2[Al(OH)4]− +3H2↑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5)铝热反应:高温下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Fe、Cr、Mn、V的氧化物)2Al + Fe2O3Al2O3 + 2Fe。
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混合物)。
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①),常作为耐火材料和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2、与碱的反应: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三)氢氧化铝——Al(OH)3(两性氢氧化物)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加热易分解。
镁高中相关知识点总结

镁高中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镁的基本性质1. 原子结构:镁的原子含有12个质子和12个电子。
其电子排布方式为2, 8, 2,这使得镁的电子排布符合稳定的惰性气体氩的外层电子排布。
2. 物理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的有光泽的金属,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熔点。
它是地壳中第八丰度的金属元素。
3. 化学性质: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
它能和许多酸性物质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
二、镁的化合物1. 氧化镁: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粉状固体,主要用于制造耐火材料和水泥。
氧化镁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抗腐蚀性,因此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2. 氯化镁: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盐类化合物,常用作融雪剂和镁制品的原料。
此外,氯化镁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镁盐和有机化合物。
3. 碳酸镁:碳酸镁是镁的碳酸盐,常见的矿物形式为菱镁矿。
碳酸镁常用于制造镁盐、陶瓷和橡胶等工业产品。
三、镁的应用1. 合金材料:镁和其他金属元素(如铝、锌、锰等)可以合成多种合金材料,这些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2. 耐火材料: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等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耐高温性能,被用作制造耐火砖、耐火浇铸料和隔热材料。
3. 医药用途:镁盐可用于制备镁剂,镁剂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于治疗镁缺乏症、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等疾病。
四、镁的环境影响1. 镁的开采和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镁的生产和使用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氨等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3. 廢棄的或不當處理的鎂金屬及其化合物会對土壤和水體中的生物產生毒害。
五、镁的安全注意事项1. 镁粉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防火。
2. 镁和一些强氧化性物质(如漂白剂)反应会产生剧烈的燃烧,应避免混合使用。
3. 镁制品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粉尘,应采取有效的通风和防护措施,避免吸入和接触。
以上便是有关镁高中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其详细信息及相关知识点可以根据高中化学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高一化学钠铁镁铝知识点

高一化学钠铁镁铝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构造、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中,钠(Na)、铁(Fe)、镁(Mg)和铝(Al)是常见的金属元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金属元素的知识点。
一、钠(Na)1. 基本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下非常活泼。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98摄氏度,热稳定性较差,容易氧化。
2. 化合物钠与氧、氯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氯化钠(NaCl),即食盐。
钠还与氧形成氧化钠(Na2O)等化合物。
3. 应用钠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金属制品的冶炼、合成橡胶和塑料的生产等。
二、铁(Fe)1. 基本性质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并且能够吸附磁性。
2. 基本结构铁的原子核中含有26个质子和中子,电子排布为2-8-14-2。
3. 氧化反应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形成氧化铁。
常见的氧化铁有赤铁矿(Fe2O3)和磁铁矿(Fe3O4)。
4. 应用铁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建筑、机械、交通工具等领域。
三、镁(Mg)1. 基本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比重轻、延展性好、导电性能强,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 化合物镁与氧、氯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镁(MgO),常用作建筑材料。
3. 应用镁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如制造航空器、汽车、光学仪器等。
四、铝(Al)1. 基本性质铝是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同时还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2. 氧化反应铝表面易生成一层氧化铝膜,这层膜能够防止铝继续氧化。
3. 应用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建筑、包装、交通工具等。
综上所述,钠、铁、镁和铝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元素。
通过学习它们的基本性质、化合物以及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元素的特点和用途。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为日后深入学习化学和工程技术奠定基础。
汽车材料知识点总结

汽车材料知识点总结一、汽车金属材料1.1 钢材:汽车中使用的钢种类繁多,按其强度可分为普通钢、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等。
其中,高强度钢能够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
1.2 铝合金:铝合金是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之一,汽车轻量化是当前汽车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铝合金的应用将有效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1.3 镁合金:镁合金是轻量化材料的优秀代表,具有轻质、高比强度、耐热性等优点,适合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
1.4 钛合金:钛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合用于高端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如发动机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等。
二、汽车塑料材料2.1 聚丙烯(PP):聚丙烯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外饰件等零部件。
2.2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透明度和耐冲击性,适用于汽车车灯、后视镜外壳等透明零部件。
2.3 聚酰胺(PA):聚酰胺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汽车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零部件。
2.4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具有优良的加工性和表面光泽,适用于汽车内饰件、包装件等零部件。
三、汽车橡胶材料3.1 橡胶密封件:汽车密封件主要采用氟橡胶、丁腈橡胶等材料,用于汽车发动机密封、悬挂系统密封、车门密封等。
3.2 橡胶减振件:汽车减振件主要采用丁腈橡胶、天然橡胶等材料,用于汽车悬挂系统、发动机悬置系统等。
3.3 橡胶管件:汽车水管、油管、气管等管件主要采用氯丁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等材料。
四、汽车玻璃材料4.1 强化玻璃:在汽车行业应用最广泛的是强化玻璃,主要用于安全玻璃、挡风玻璃、车窗等。
4.2 复合材料玻璃:如夹层玻璃,主要用于车身结构的玻璃零部件。
五、汽车复合材料5.1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极高的比强度和模量,用于汽车车身结构、悬挂系统等。
5.2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冲击吸收能力和成形性,用于汽车外饰件、包围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过量OH —②过量H +③H +④OH —⑤H +⑥OH —镁和铝重要知识点总结一、铝三角及应用1、三角关系:Al 3+、Al(OH)3与AlO 2—相互转化的关系有关离子方程式: A 、Al3+与AlO 2—的相互转化①Al 3+→AlO 2—: ②AlO 2—→Al 3+: B 、AlO 2—与Al(OH)3的相互转化③AlO 2—→Al(OH)3: ④Al(OH)3→AlO 2—: C 、Al 3+与Al(OH)3的相互转化⑤Al(OH)3→Al 3+: ⑥Al 3+→Al(OH)3: 2、铝三角的应用①制取Al(OH)3Al 3++ 3NH 3·H 2O == Al(OH)3↓+3NH 4+(常用方法) AlO 2—+ CO 2 + 2H 2O == Al(OH)3↓+ CO 32—②离子共存问题:a 、Al 3+与OH —、S 2—、AlO 2—、HCO 3—、CO 32—、HSO 32—等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b 、AlO 2—与Al 3+、H +、NH +、Fe 3+等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二、铝的化合物的有关图象1、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如图①) 有关反应:Al 3++ 3OH —== Al(OH)3↓ Al(OH)3 + OH —== AlO 2—+ 2H 2O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2、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至过量(如图②) 有关反应:Al 3++ 3NH 3·H 2O == Al(OH)3↓ +3NH 4+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消失。
3、向NaOH 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 3溶液至过量(如图③) 有关反应:Al 3++ 4OH —== AlO 2—+ 2H 2OAl 3++3 AlO 2—+ 6 H 2O == 4Al(OH)3↓Al 3+Al(OH)3AlO 2—4、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NaAlO 2有关反应: Al 3+ +3 AlO 2—+ 6 H 2O == 4Al(OH)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变化。
5、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 3有关反应: Al 3++3 AlO 2—+ 6 H 2O == 4Al(OH)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变化。
6、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如图⑥)有关反应: AlO 2—+ H ++ H 2O == Al(OH)3↓ Al(OH)3 + H +== Al 3++3 H 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7、向盐酸中逐滴滴入NaAlO 2溶液至过量(如图⑦)有关反应: AlO 2—+ 4H +== Al 3++2 H 2OAl 3++3 AlO 2—+ 6 H 2O == 4Al(OH)3↓8、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如图⑧)有关反应: 2AlO 2—+ CO 2+ 3H 2O == 2Al(OH)3↓+ CO 32—CO 32—+ CO 2 + H 2O == 2HCO 3—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 2,沉淀不消失。
9、向MgCl 2、AlCl 3和盐酸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有关反应: OH —+ H +== H 2O Mg 2++ 2OH —== Mg(OH)2↓ Al 3++ 3OH —== Al(OH)3↓ Al(OH)3 + OH —== AlO 2—+ 2H 2O 现象:开始无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继续加入NaOH 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10、向明矾[KAl(SO 4)2·12H 2O]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1)写出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画出下列图像。
(2)在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示加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
试在下图中画出当溶液中明矾为1 mol 时,生成的每一种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在曲线上标明沉淀的化学式)。
(3)当向a L M mol / L 的明矾溶液中滴加N mol/L 的Ba(OH)2溶液b L ,用含a 、M 、N 的代数式表示:① 当b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最大值; ② 当b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沉淀的质量为最大值。
答:(1) Ba 2++SO 42- = BaSO 4↓(2) Al 3++3OH - = Al(OH)3↓ Al(OH)3+OH -= AlO 2-+2H 2O (2)如图 (3) ①b =15.Ma N ②b = 2MaN例1、向Al 2SO 43和MgSO 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原混合液中Al 2SO 43与MgS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1B 3∶1C2∶1D 1∶2解析:如图所示,Al OH 3沉淀消失需10 mL NaOH 溶液,则生成Al OH 3沉淀需30 mL NaOH 溶液,故生成MgOH 2沉淀消失需20 mL NaOH 溶液,Al 2SO 43~ 6 NaOH MgSO 4 ~ 2 NaOH1000630⨯⨯c 100030c ⨯ 100010c ⨯ 100020c⨯1000630⨯⨯c ∶100010c⨯=1∶2,故选D 。
巧解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题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是考查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题型,在高考及竞赛中频频出现,因此如何快速而准确解答这类题非常重要,现将几种巧算方法介绍如下:一、公式法铝及其化合物常见题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I. +3Al 与NaOH 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①当3:1)OH (n :)Al (n 3≥-+时,)g )(OH (n 26783)OH (n ])OH (Al [m 3--=⨯=。
②当3:1)OH (n :)Al (n 4:13<<-+时,)g )](OH (n )Al (n 4[78])OH (Al [m 33-+-=。
③当4:1)OH (n :)Al (n 3≤-+时,0])OH (Al [m 3=。
II. -2AlO 与强酸(+H )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①当1)H (n :)AlO (n 2≥+-时,)g )(H (n 78])OH (Al [m 3+=。
②当1)H (n :)AlO (n 4:12<<+-时,26])OH (Al [m 3=)g )](H (n )AlO (n 4[2+--。
③当4:1)H (n :)AlO (n 2<+-时,0])OH (Al [m 3=。
III. ++32Al Mg 、的混合溶液与-OH 反应时,求++32Al Mg 、的物质的量。
若++32Al Mg 、与-OH 的反应关系如下图,则 ①mol )a b ()Al (n 3-=+ ②mol 2b3a 4)Mg (n 2-=+IV. 明矾]O H 12)SO (KAl [224⋅溶液与2)OH (Ba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①当32])OH (Ba [n n 2≥明矾时,])OH (Ba [n 285m 2=沉淀;②当32])OH (Ba [n n 212<<明矾时,明矾沉淀n 312])OH (Ba [n 77m 2+=; ③当32])OH (Ba [n n 2≤明矾时,明矾沉淀n 466m =。
例1:将100mL 1L mol 6.0-⋅氯化铝溶液跟1L mol 4.0-⋅苛性钠溶液混合后,得到3)OH (Al g 9.3沉淀,此时消耗苛性钠溶液的体积是( )A. 250mLB. 375mLC. 475mLD. 500mL解析:由I 中公式①可得:mL 375L mL 1000Lmol 4.0mol15.0)NaOH (V mol 15.0)OH (n 11=⋅⨯⋅==---, 由I 中公式②可得:mol 19.0])OH (Al [n )Al (n 4)OH (n 33=-=+-mL 475L mL 1000L mol 4.0mol 19.0)NaOH (V 11=⋅⨯⋅=--。
选B 、C 项。
例2:将g 7.2铝溶解于100mL 1L mol 3-⋅ NaOH 溶液中,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L mol 1mL 400-⋅的盐酸,最后可得沉淀多少克?解析:铝溶于100mL NaOH L mol 31-⋅溶液中生成2NaAlO mol 1.0,余NaOH m ol 2.0,加入m ol 4.0盐酸时,NaOH 需消耗盐酸 mol 。
生成沉淀的质量是由 mol 2NaAlO 和 mol 盐酸反应而得到的。
根据II 中公式②可得:)g (2.5)2.01.04(26])OH (Al [m 3=-⨯=例3: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 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NaOH L mol 11-⋅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
求:(1)镁铝合金的质量组成。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B 点沉淀的质量。
解析:由II 中的公式①和②可得:)mol (005.0102)1060(3)1050(4)Mg (n )Mg (n )mol (01.0110)5060()Al (n )Al (n 3233=⨯---===⨯⨯-==-+-+ (1))g (27.0mol g 27mol 01.0)Al (m 1=⋅⨯=-)g (12.0mol g 24mol 005.0)Mg (m 1=⋅⨯=-(2)因溶解Mg 、Al 消耗的+H 与完全沉淀++32Al Mg 、消耗的-OH 的物质的量相同,故:)L mol (5.01.010501)HCl (c 13--⋅=⨯⨯=(3)B 点处,m (沉淀))g (07.158005.07801.0=⨯+⨯=例4:向a L 物质的量浓度为1L mol M -⋅的明矾]O H 12)SO (KAl [224⋅溶液中逐滴加入b L 物质的量浓度为1L mol N -⋅的2)OH (Ba 溶液时,①当b 满足________时,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当b 满足________时,沉淀的总质量为最大值。
②当2M 5.0b a ===,,6.3N =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克?解析:①根据化学方程式4243224SO K BaSO 3)OH (Al 2)OH (Ba 3)SO (KAl 2+↓+↓=+和O H 2BaSO 2KAlO )OH (Ba 2)SO (KAl 242224+↓+=+可知:向明矾中加2)OH (Ba ,当+3Al 沉淀完全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此时bN 2aM 3=,则N2aM 3b =;当-24SO 沉淀完全时,沉淀质量最大,此时bN aM 2≤,即NaM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