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双胶合透镜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光学设计报告

光学设计报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光学系统设计》题目:望远镜的设计姓名:刘琦学号:1050730017班级:10应用物理学目录望远系统设计............................................................................................... 第一部分:外形尺寸计算 .......................................................................... 第二部分:PW法求初始结构参数(双胶合物镜设计) ....................... 第三部分:目镜的设计 .............................................................................. 第四部分:像质评价 .................................................................................. 第五部分心得体会 ..................................................................................望远镜设计第一部分:外形尺寸计算一、各类尺寸计算 1、计算'f o 和'f e由技术要求有:1'4o Df =,又30D mm =,所以'120o f mm =。

又放大率Γ=6倍,所以''206o e f f mm ==。

2、计算D 出303056D D D mm =∴===Γ物出物 3、计算D 视场2'2120416.7824o o D f tg tg mm ω==⨯⨯=视场4、计算'ω(目镜视场)''45o tg tg ωωωΓ⨯=⇒≈5、计算棱镜通光口径D 棱(将棱镜展开为平行平板,理论略)该望远系统采用普罗I 型棱镜转像,普罗I 型棱镜如下图:将普罗I 型棱镜展开,等效为两块平板,如下图:如何考虑渐晕?我们还是采取50%渐晕,但是拦掉哪一部分光呢?拦掉下半部分光对成像质量没有改善(对称结构,只能使光能减少),所以我们选择上下边缘各拦掉25%的光,保留中间的50%。

望远镜设计计算指导和双胶合物镜设计

望远镜设计计算指导和双胶合物镜设计
Ks ' S ' c 'y 0 . 0 02 5 8. 3 9 1 2 0.02
589.32
n 'sin 2 um
=0.0377;
小于 0.02 即可。
修改 r1 、 r2 、 r3 达到以上要求! 请看范例 物镜.zmx
(可以选取别的玻璃对作为双胶合物镜,有的容易校正像 差,有的则稍微困难,即使玻璃对选取相同,最后调整的结 果也不相同,所以不要抄袭!)
d1 6 , d2 3 d,3 5 9 d4 . 8 ,
5
d5 3 3 d. 5 ,同 6,
时 2 ,有
3 3 . 5
n1 1 , n2 K 9 ,3n
F54 , n
1n,
。 K6 9n , 7 1 n ,
K
9
输入 zemax 运行计算: 1)焦距 119.5~120.5mm 为合格; 2)像差容限 i)球差:1H 孔径小于 1 倍焦深,1 倍焦深= 0.707H 带球差小于 6 倍焦深=0.226。 ii)色差:全孔径范围都小于 0.1 即可 iii) 慧 差 : 我 们 用 慧 差 代 替 正 弦 差 , 即 弧 矢 慧 差
2、初始结构参数(三个透镜,五个面)
目镜是一个放大的光学系统,根据设计经验,我们采取 “倒追”的方法,进行反向追迹! 首先要确定的是接眼镜的结构,因为场镜只是为了衔接 光瞳的,对像差的要求在接眼镜上。 组合焦距
f e ' 20mm
,接眼镜
f眼 ' 20mm
,一般取
f眼 ' 1.2 fe ' 24mm (经验公式! )
至此,物镜设计完毕,可以保存数据,图表,整理设计 报告。

哈工大 光机系统设计 双胶合透镜 实验报告

哈工大 光机系统设计 双胶合透镜 实验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光机系统设计实验名称:双胶合消色差物镜设计院系:电气及自动化与控制系班级:姓名:学号:哈尔滨工业大学1, 实验目的设计一个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并绘制图形,熟悉应用光学、机械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光机系统设计的流程。

2. 结构特性分析双胶合消色差物镜光学性能要求: 1) f / 6,焦距540mm ; 2) 视场角1.5°;3) 镜片材料选择BAK1 和BK7; 4) 20 线对/mm 处MTF>0.4; 5) 工作波长:可见光3. 初始结构设计当物体处于无穷远时,P ∞=W ∞=0(孔径角消失),设计消色差系数C=0。

透镜的光焦度分配公式: )v 1-v 1/(1-2121)(v c =ψ 12-1ψ=ψ通过应用光学相关知识,算的双胶合透镜的曲率半径依次为: R 1 =345.231 R 2 =-240.89R 3 =-1003.25两个透镜的初始厚度设计各为7mm ,透镜组到成像面的距离设计为近轴光线,由ZEMAX 计算出相应厚度调整值。

图1 双胶合透镜出结构设计图 2 所示,视场90mm;如图 3 所示,视场角设定为1.5°,图 4 所示,入射光线为可见光;如所示为初始透镜结构图。

图2 设定视场图3 设置光场图4 设定入射光4. 系统优化设计焦距值为540mm,设定默认优化函数EFFL target 为540,权重为1,选择透镜的三个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厚度作为优化参数,优化结果如图 5所示。

图5 优化结果参数5. 像质分析由图6所示,优化后最大的波像差大约为4个波长,尚未达到衍射极限,应为焦平面上的彗差影响所致;同时可见这个透镜相对与可见光的低阶色差比较小,满足设计要求。

图8优化后光线追迹曲线如图 6所示,优化后存在彗差,由图中度数可得艾里斑半径为8.595μm,而像差RMS半径为18.570μm,可见此优化结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ZEMAX光学设计报告

ZEMAX光学设计报告

ZEMAX 光学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通过对设计一个双胶合望远物镜,学会zemax 软件的根本应用和操作。

二、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全视场角为1.56°,焦距为1000mm ,且相对孔径为1:10的双胶合望远物镜,要求相高为y`=13.6mm 。

三、设计过程1.双胶合望远物镜系统初始构造的选定1.1选型由于该物镜的全视场角较小,所以其轴外像差不太大,主要校正的像差有球差、正弦差和位置色差。

又因为其相对孔径较小,所以选用双胶合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本系统采用紧贴型双胶合透镜组,且孔径光阑与物镜框相重合。

1.2确定根本像差参量根据设计要求,假设像差的初级像差值为零,即球差0'0=L δ;正弦差0'0s =K ;位置色差0'0=FC l δ。

那么按初级像差公式可得0===∑∑∑I I I I C S S ,由此可得根本像差参量为0===I ∞∞C W P 。

1.3求0P)(()⎪⎩⎪⎨⎧+-+-=∞∞∞∞火石玻璃在前时冕牌玻璃在前时2202.085.01.085.0W P W P P因为没有指定玻璃的种类,故暂选用冕牌玻璃进展计算,即0085.00-=P 。

1.4选定玻璃组合鉴于9K 玻璃的性价比较好,所以选择9K 作为其中一块玻璃。

查表发现当000.0=I C ,与0085.00-=P 最接近的组合是9K 与2ZF 组合,此时对应的038.00=P 。

此系统选定9K 与2ZF 组合。

9K 的折射率5163.11=n ,2ZF 的折射率6725.12=n ,038319.00=P ,284074.40-=Q ,06099.00-=W ,009404.21=ϕ,44.2=A ,72.1=K 。

1.5求形状系数Q一般情况下,先利用下式求解出两个Q 的值:AP P Q Q 00-±=∞再与利用下式求的Q 值相比较,取其最相近的一个值:)(1200+-+=∞A P W Q Q 因为 0P P ≈∞,所以可近似为284074.40-==Q Q ,06099.00-==∞W W 。

哈工大 光机系统设计 双胶合透镜 实验报告

哈工大 光机系统设计 双胶合透镜 实验报告

哈工大光机系统设计双胶合透镜实验报告哈工大光机系统设计双胶合透镜实验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报告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光机系统设计实验名称:双胶合消色差物镜设计院系:电气及自动化与控制系班级:姓名:学号:哈尔滨工业大学1,实验目的设计一个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并绘制图形,熟悉应用光学、机械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光机系统设计的流程。

2. 结构特性分析双胶合消色差物镜光学性能要求: 1) f / 6,焦距540mm;2) 视场角1.5°;3) 镜片材料选择BAK1 和BK7;4) 20 线对/mm 处MTF>0.4;5) 工作波长:可见光 3. 初始结构设计当物体处于无穷远时,P∞=W∞=0(孔径角消失),设计消色差系数C=0。

透镜的光焦度分配公式:通过应用光学相关知识,算的双胶合透镜的曲率半径依次为:R1 =345.231 R2 =-240.89 R3 =-1003.25 两个透镜的初始厚度设计各为7mm,透镜组到成像面的距离设计为近轴光线,由ZEMAX 计算出相应厚度调整值。

图1 双胶合透镜出结构设计图2 所示,视场90mm;如图3 所示,视场角设定为1.5°,图4 所示,入射光线为可见光;如所示为初始透镜结构图。

图2 设定视场图3 设置光场图4 设定入射光4. 系统优化设计焦距值为540mm,设定默认优化函数EFFL target 为540,权重为1,选择透镜的三个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厚度作为优化参数,优化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优化结果参数5. 像质分析由图6所示,优化后最大的波像差大约为4个波长,尚未达到衍射极限,应为焦平面上的彗差影响所致;同时可见这个透镜相对与可见光的低阶色差比较小,满足设计要求。

图8优化后光线追迹曲线如图6所示,优化后存在彗差,由图中度数可得艾里斑半径为8.595μm,而像差RMS半径为18.570μm,可见此优化结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光学设计:双胶合物镜设计

光学设计:双胶合物镜设计

《光学设计》PW 法求初始结构参数(双胶合物镜设计)姓名:李军 学号:12085212光学特性:已知焦距mm f 435=;通光孔径mm D 67= ; 入曈位置与物镜重合 0=z I展成玻璃板的总厚度mm d 175=。

(1)确定物镜形式:由于物镜相对孔径较小:1540.043567,==fD视场不大,物镜系统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简单的双胶合物镜。

(2)求初始结构 1、求,,z h h J由设计条件,有:5.332672===D h ,由于瞳孔与物镜重合,所以0=zh注意:由于含有平板,平板会产生像差,所以要用物镜的像差来平衡平板的像差。

0770.04355.33,,===f h u 80.22)3tan(435tan ,.=-⨯-=⋅-=。

ωf y 756.180.220770.0,,,=⨯==y u n J2、计算玻璃的平板像差 ,两个平板:0524.0-3,0770.0=-==。

z u u ,6805.00770.00524.0-=-=u u z由已知条件:(n 为折射率,v 为阿贝常数)1.64,5163.1,175===νn d将上列数值带入初级相差公式得到:00233.00773.05163.115163.1175143232-=⨯-⨯-=--=n n d S I00158.0)6805.0(00233.0=-⨯-==uu S S zIII 00363.00770.05163.11.6415163.117512222-=⨯⨯-⨯-=--=u n n d S IS ν3、双胶合物镜像差双胶合物镜像差应该与平行平板像差等值反号,据此提出物镜像差。

(若不需平衡平板像差的话,取物镜像差都为0)(1)根据S I,求C 并规划成C 进行规化后:c h c h S IS 22∑==,所以000003234.0=C求规划后的C ,根据公式:00141.0435000003587.0,=⨯==Cf C(2)求P 、W : 由初级相差和数hp hp S I ∑==:得到0000695.05.3300233.0===h S P I 由公式:JW p h W J hp S Z I I -=-=∑∑,由于0=z h , 所以00090.0756.1)00158.0(=--=-=J S WII (3)求P ∞、W ∞:已知mm f 435=,,5.33=h000457.0)(00593.0,0770.032,====ϕϕϕh h fh h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152.0000457.00000695.0)(3===ϕh P P1518.000593.000090.0)(2===ϕh W W物体平面在无限远位置,无需再对规划后的物体位置进行规划:152.0==∞P P , 1518.0==∞W W4)求0P冕牌玻璃在前:1497.0)1.0(85.020=--=∞W P P4.查表,选玻璃对。

ZEMAX光学设计第06讲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ZEMAX光学设计第06讲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image points O'tan O' sag
y chief ray
O' c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le
最清楚面2焦点中间
x
sagittal differential
ray
optical axis
• 斜向入射时的像差
– 会有两个焦点(一横一竖,子午面) –子午平面(Tangential) : 中心光线 + 光轴 – 横切面 (Sagittal): 中心光线 + 垂直子午面
• 例如激光聚焦
2.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像散 直观概念
在没有其它像差的情况下,各 方向入射光束焦点与透镜的距 离应该一样
–斜向入射的光聚焦点离透镜表 面的垂直距离较短
源于光学系统的不对称!
散光眼睛看到的影像
如何消除像散 • 改变透镜的形状
子午面焦点重合
彗差 vs.像散
同样都是斜向入射的像差 • 彗星像差在入射光直径很粗的时候明显
• 例如阳光 • 散光像差在入射光直径很细的时候明显
像散
• 波前像差:对称 xz 平面,离轴越远越严重 • y相关性代表也是在y轴上斜向入射造成的像差
• 像差距离:会在焦点形成一个线段散开
横切面后聚集
像散
子午平面
tangential differential
ray
子午平面先聚焦
al section are different
d in different
ZEMAX光学设计 (第6讲)
Optical Design & ZEMAX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1.像散
像差的起源
其他五种像差
• 统称为几何像差 • 在后面一一描述

双胶合透镜

双胶合透镜

首先仍然是输入光学特性参数。 既然是doublet,你只要在单透镜的LDE 上STO 后再加入一面镜片即可。在第一、第二面镜片上 的Glass 项目键入BK7 和SF1。现在把STO 和第 二面镜的thickness 都fixed为3,仅第3 面镜的 thickness 100 thickness为100 且设为variable, variable
双胶合透镜设计 (a doublet)
单透镜是不能校正球差的,单正透镜具有负球差, 单负透镜具有正球差。 初级位置色差取决于透镜的光焦度和制造透镜所 用玻璃的光学特性。在光焦度一定时,玻璃的阿 贝数越大,色差越小,通常情况下正透镜产生负 色差,负透镜产生正色差。因此消色差的光学系 统通常都是将正负透镜组合,以使他们的色差相 互补偿。
保持边缘厚度为一个特定值的方法 在第一面的厚度列中双击
第一面的厚度已被调整过,字母“E”显示在框中, 表示此参量为一个活动的边缘厚度解。
再次更新表面数据窗口,边缘厚度3会被列出。通 过调整厚度,我们已对镜片的焦距作了一点改变。
然后,再进行optimization,然后选择“System”, “Update All”,再一次刷新图形。
在我们修整偏 小的边缘厚度 之前,我们先 将镜片放大。
移动光标到第一面的半口径 “Semi-Diameter”列, 键入“14”替代所显示的12.5,ZEMAX会消去 12.5并显示“14.000000U”。第二、三面也输入 14。
更新layout,现在孔径已经被放大,report显示第一 个边缘厚度变成一个负数。
实际光学系统——2D layout 除了光学系统的摆放外,你还会看到3条分别通过 entrance pupil (在此为surface 1)的top,center, bottom 在空间被trace出来。 他们的波长是一样的 (蓝色的),就是 primary wavelength。 这是Zemax default的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双胶合透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4级2班江晓佳3114008611 一、实验目的
练习ZEMA软件使用
对软件中镜头参数优化
评价镜头的参数
二、实验内容
图像空间F数:8 光波长:FDC视场:0
参数窗口:
优化前曲面参数
优化后的曲面参数及EFFL和TOTR函数:
优化前的2D图
优化后2D图
优化前MTF和极限衍射图:
优化后MTF和极限衍射图:
优化前SPT和艾里斑直径:
优化后SPT和艾里斑直径:
优化前光线像差:
优化后光线像差:
优化前视场场曲失真:
优化后视场场曲失真:
三、实验结果
在优化前,镜头调制函数曲线与极限衍射曲线有一定的差距,弥散斑也较为分散,场区较大,镜头波长像差有较大差值。

在优化之后,镜头的成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上下对比可以得出,其中看MTF和极限衍射图效果最为明显,在优化后更加接近极限衍射曲线,因为优化后的镜头成像质量更高,这就说明优化已经成功。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现让我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ZEMAX软件,认识到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同时学习到软件中的优化镜头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