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观察、了解、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合集下载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_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_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观一、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和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密切观察。

二、应用微量泵或特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如甘露醇、钙剂、呋塞米、西地兰、化疗药物等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停止用药,必须逐级报告护士长、护理部和药剂科,确保用药安全。

三、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五、发现给药错误时按应急预案处理六、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患者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七、加强药物与治疗反应的观察经常巡视病房,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用药和治疗反应,除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使用特殊药物、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要增加巡视次数并加强沟通,注重了解患者感受一旦发生药物与治疗反应当班护士应做到:1、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2、立即报告护士长,同时报告值班医生;3、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应配合医生,立即抢救;4、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5、及时记录护士记录单,做好抢救观察记录;6、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八、加强重点药物观察1、重点药是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抗菌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

2、重点药使用前1)应掌握药物基本知识和不良反应等。

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必需时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O4)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重点药物使用中和使用后1)观察输液滴数,按患者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合理调节滴数。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观察与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得制度与流程观察与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得制度一、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得作用与不良反应对易发生过敏得药物与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得患者)应密切观察.二、应用微量泵或特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如甘露醇、钙剂、呋塞米、西地兰、化疗药物等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停止用药,必须逐级报告护士长、护理部与药剂科,确保用药安全.三、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与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做好患者得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得一般作用与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五、发现给药错误时按应急预案处理六、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患者药物得使用及不良反应得发生情况。

七、加强药物与治疗反应得观察经常巡视病房,了解与观察患者得用药与治疗反应,除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外还应根据患者得实际情况如使用特殊药物、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要增加巡视次数并加强沟通,注重了解患者感受一旦发生药物与治疗反应当班护士应做到: 1、立即停止药物得使用; 2、立即报告护士长,同时报告值班医生;3、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应配合医生,立即抢救; 4、落实相应得护理措施; 5、及时记录护士记录单,做好抢救观察记录;6、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得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八、加强重点药物观察1、重点药就是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抗菌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

2、重点药使用前1)应掌握药物基本知识与不良反应等.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必需时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

4)告知病人与家属将要使用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重点药物使用中与使用后1)观察输液滴数,按患者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合理调节滴数.2)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调节滴数,用药中如有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观察了解和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观察了解和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监测与评估:对新流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 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流程始终保持最佳状 态,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方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的效率和准 确性
引进电子化信息 系统:实现药品 不良反应的快速 报告和处理
建立专业团队: 负责药品不良反 应的监测、评估 和报告
记录方式:采用纸质或电子方式记录, 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记录内容:记录患者用药时间、剂量、 反应等详细信息
观察与记录责任人:明确观察与记录的 责任人,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评估与反馈:定期对观察与记录结 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并调整用药方案
异常反应的及时报告制度
添加标题
定义:指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情况监测报告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情况。
第一章
观察了解患者用药与治疗反 应的制度
第二章
患者用药前评估制度
评估目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评估内容:患者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评估流程:医生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护士执行医嘱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用药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制度
观察内容: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包 括副作用、疗效等
添加标题
报告范围: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在诊疗活动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 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等临床科室,以及血站、药品检验机构、社区等其他有关单位。
添加标题
责任人: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科室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 考核制度,对不按规定报告的有关科室和人员要予以批评,情况严重的可以责令其暂停从 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添加 标题

观察了解和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1

观察了解和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1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流程(一)总则1.医务科、护理部、医疗科室、医院总值班、住院处及急诊收费处通力合作,保证有住院指征的患者一天24小时均可及时入院就诊。

2.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方有资格收治其专业范围的患者,所有住院证上必须写明入院初步诊断或收住的正当理由,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以下解释工作:(1)住院的理由;(2)治疗计划;(3)治疗的预期结果;(4)初步估计的住院费用;(5)其他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做出住院决定的信息。

3.医院应关注那些在就医和入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某些困难的患者如老年人、残疾人、语言交流和听说功能受损者,并给予一定帮助。

4.在专科病床已满的情况下,各病区根据病情性质就近安排至相关的病床。

5.所有患者入院前需交纳预交款,对于病情不稳定但急需抢救的患者,必须先实施抢救措施。

6.医院应首先保证急诊、手术预约患者入院。

普通患者入院采取预约制,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由各科护士站统一安排,护士长负责。

7.医保(包括农保)患者携带医保卡(农保卡)及身份证可在住院处办理相关手续。

住院处工作人员对持医保卡人员要进行严格审核,并积极为其办妥有关手续。

8.传染病员住院,必须严格按《传染病法》由专科收治。

9.为保证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及时入院,各病区需预留1~2张抢救病床。

(二)门诊患者入院程序1.医生在初步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对确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医院提供的服务范围和设施能否满足其诊疗的需求,如能满足其需求,则决定患者入院并开具住院证。

2.入院患者持住院证,到相应病区按制度办理入院手续。

病区护士热情接待,有空床位时,登记床位,告知入院流程;无空床位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与值班医师做好病情评估,开启预约登记。

3.患者去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填写入院前的有关信息,支付费用。

4.住院处把患者的信息输入电脑。

5.病区护士收到入院单后,热情接待,带患者到床位并妥善安排,测T、P、R、BP、体重并记录,主动介绍入院须知、有关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协助患者熟悉环境,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事先做好器械、药品等的抢救准备,并与护送者做好交接班工作。

患者药物使用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及流程

患者药物使用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及流程

患者药物使用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及流程1. 背景在医疗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治疗反应的情况。

为了及时观察和处理这些治疗反应,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观察处置制度及流程。

2. 观察处置制度2.1 观察责任人医生和护士应当共同承担对患者的药物使用和治疗反应的观察责任。

医生负责制定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说明,护士则负责在患者使用药物后进行观察和记录。

2.2 观察指标对于每种药物和治疗方式,我们将制定相应的观察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等。

- 器官特异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

- 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2.3 观察时间患者使用药物后,护士应当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情况。

观察时间根据具体药物和治疗方式的特点而定,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2.4 记录要求护士在观察过程中应当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并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描述。

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名称、剂量和途径。

- 观察时间及持续时间。

- 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程度。

- 处理措施和效果。

3. 观察处置流程3.1 观察- 患者使用药物后,护士应当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情况。

- 护士应当随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报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3.2 初步判断- 护士根据观察记录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治疗反应,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 如果反应较轻,护士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执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 如果反应较重或无法判断,护士应当立即向医生报告,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执行相应的处置措施。

3.3 处置措施-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 处置措施可以包括继续观察、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使用其他治疗手段等。

3.4 效果评估- 护士应当及时记录处置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 护士和医生应当根据观察和评估结果,共同判断处置措施的效果,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制度与流程

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制度与流程

XXX医院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流程
1. 用药/治疗前
(1)熟悉药物/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常见不良反应。

(2)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治疗史不良反应。

如用此药物/治疗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取消此项医嘱。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4)按照用药/治疗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前准备。

(5)告知药物/治疗的目的、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提醒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 用药/治疗过程中与用药/治疗后
(1)按用药/治疗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2)定时巡视,根据医嘱及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并维持合理输液速度。

(3)告知患者和家属勿擅自调节药物滴速或治疗仪器设备。

(4)维持相关治疗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5)对特殊患者(如过敏体质、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等)、使用特殊药物(如甘露醇、
化疗药物等)和进行特殊治疗(热、冷、电疗等)的患者,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

(6)巡视中如发现患者出现可能与本次治疗无关的不适或不良反应,应视情况暂停治疗,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遵医嘱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封
存药品、物品,逐级上报,确保患者安全。

(7)特殊情况做好交接班。

3. 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流程。

观察了解和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观察了解和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流程〔一) 总那么1. 医务科、护理部、医疗科室、医院总值班、住院处及急诊收费处通力合作,保证有住院指征的患者一天24小时均可及时入院就诊。

2. 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方有资格收治其专业范围的患者,所有住院证上必须写明入院初步诊断或收住的正当理由,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以下解释工作:〔1〕住院的理由;〔2〕治疗方案;〔3〕治疗的预期结果;〔4〕初步估计的住院费用;〔5〕其他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做出住院决定的信息。

3. 医院应关注那些在就医与入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某些困难的患者如老年人、残疾人、语言交流与听说功能受损者,并给予一定帮助。

4. 在专科病床已满的情况下,各病区根据病情性质就近安排至相关的病床。

5. 所有患者入院前需交纳预交款,对于病情不稳定但急需抢救的患者,必须先实施抢救措施。

6. 医院应首先保证急诊、手术预约患者入院。

普通患者入院采取预约制,按照先来后到的原那么由各科护士站统一安排,护士长负责。

7. 医保〔包括农保〕患者携带医保卡〔农保卡〕及身份证可在住院处办理相关手续。

住院处工作人员对持医保卡人员要进展严格审核,并积极为其办妥有关手续。

8. 传染病员住院,必须严格按?传染病法?由专科收治。

9. 为保证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及时入院,各病区需预留1~2张抢救病床。

〔二) 门诊患者入院程序1. 医生在初步评估患者的根底上,对确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医院提供的效劳范围与设施能否满足其诊疗的需求,如能满足其需求,那么决定患者入院并开具住院证。

2. 入院患者持住院证,到相应病区按制度办理入院手续。

病区护士热情接待,有空床位时,登记床位,告知入院流程;无空床位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与值班医师做好病情评估,开启预约登记。

3. 患者去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填写入院前的有关信息,支付费用。

4. 住院处把患者的信息输入电脑。

5. 病区护士收到入院单后,热情接待,带患者到床位并妥善安排,测T、P、R、BP、体重并记录,主动介绍入院须知、有关制度、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协助患者熟悉环境,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事先做好器械、药品等的抢救准备,并与护送者做好交接班工作。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观察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引言简要介绍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即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确保及时有效地观察和处置患者的用药反应。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和处置流程,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

第二条基本原则提出观察和处置的基本原则,如及时性、准确性、个体化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三条组织机构描述负责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观察和处置的组织机构及其构成。

第四条职责分工明确医护人员、药学部门、管理部门等在观察和处置中的职责。

第三章用药观察制度第五条用药前评估规定用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第六条用药过程监控阐述用药过程中的监控要点,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

第七条用药记录强调用药记录的重要性,以及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治疗反应观察流程第八条观察项目列出需要观察的治疗反应项目,如生命体征、药物副作用等。

第九条观察频次规定不同治疗阶段的观察频次。

第十条观察方法介绍观察治疗反应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治疗反应处置流程第十一条轻度反应处置说明轻度治疗反应的识别和处置方法。

第十二条中度反应处置介绍中度治疗反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第十三条重度反应处置阐述重度治疗反应的紧急处置流程和抢救措施。

第六章记录与报告第十四条记录要求规定治疗反应的记录内容、格式和保管要求。

第十五条报告制度明确治疗反应的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第七章培训与考核第十六条培训内容列出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用药与治疗反应观察和处置知识。

第十七条培训方式介绍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如定期培训、案例分析等。

第十八条考核机制建立医护人员在用药与治疗反应观察和处置方面的考核机制。

第八章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第十九条质量控制介绍用药与治疗反应观察和处置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二十条持续改进强调基于质量控制结果的持续改进机制。

第九章附则第二十一条制度修订明确本制度的修订流程和权限。

第二十二条生效时间规定本制度的生效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使用与治疗流程
药物与治疗
使用前评估:了解用药史、过敏史、身体情况 严格查对
调节观察 输液滴数
巡视患者观察生命体佂及 用药、治疗反应
必要时监测用药后 相关指标


用药过程中 /后无异

用药过程中 /后异常
稳定情绪 加强观察
停止用药 通知医生护士
遵医嘱落实 相关措施
按要求实施 相关实物封存
三、定时巡视病房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 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 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
五、发现给药错误时按应急预案处理 六、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患者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七、加强药物与治疗反应的观察
做好记录交接班
经常巡视病房,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用药和治疗反应,除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 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使用特殊药物、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 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要增加巡视次数并加强沟通, 注重了解患者感受。 一旦发生药物与治疗反应 处理流程 : 1、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 2、立即报 告护士长,同时报告值班医生; 3、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应配合 医生,立即抢救; 4、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 5、及时记录护士记录单,做 好抢救观察记录; 6、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 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八、加强重点药物观察 1、重点药是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抗菌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 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 2、重点药使用前 1)应掌握药物基本知识和不良反应等。 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必需时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 4)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重点药物使用中和使用后 1)观察输液滴数,按患者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合理调节滴数。 2)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调节滴数,用药中如有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3)加强巡视,观察生命体重和用药反应,及时询问和听取患者主诉。 4)必要时监测患者用药后相关指标,做好交接班。 5)患者出现用药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遵医嘱落实相关治疗与护理,并根据要求做好护理记录及交接班,并填报不 良事件表,上报护理部。
观察、了解、处理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一、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和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 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密切观察。
二、应用微量泵或特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 如甘露醇、钙剂、呋塞米、西地兰、化疗药物等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 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停止用药,必须逐级报告护士长、护理部和 药剂科,确保用药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