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使用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1.目的和原则(1)最小化对动物的痛苦和不适;(2)使用合适数量的动物样本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3)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健康;(4)尊重实验动物的权益,并进行相关伦理审查。

2.实验动物的选取与养殖(1)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和品系,以满足实验的需要,并减少对动物的痛苦和伤害;(2)根据动物实验项目的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动物个体,如性别、年龄、体重等;(3)实验动物的养殖应符合动物福利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其健康和舒适。

3.实验动物的处置(1)实验结束后,对于有生存力的实验动物,可以重新投入科学研究或用于教学等目的;(2)对于实验结束后不再需要的动物,应采取安全和安乐的方式处置,如人道处死、人道安乐死或安全地回收利用。

4.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1)提供适合的饲料,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并确保饮用水的供应;(2)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3)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注重动物的生理和心理福利。

5.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审查(1)在进行实验动物使用前,应进行相关伦理审查,确保实验设计合理,符合科学和伦理的要求;(2)伦理审查应考虑到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并确保任何可能对动物造成痛苦或不适的实验项目得到充分评估和批准。

6.实验操作和技术(1)实验操作人员应经过充分的培训,熟悉实验操作的流程和技术,以减少实验中的风险和误差;(2)实验操作应具有可靠性和重复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物的福利和安全。

7.实验动物的疼痛和不适的评估和减轻(1)在实验中,应对动物可能产生的疼痛和不适进行评估,采取措施减轻其痛苦;(2)如有必要,在实验中使用镇痛、麻醉药物或正当的处置方法来减轻动物的痛苦。

8.结果的记录和分析(1)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和结果等;(2)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实验动物的替代方法(1)开发和推广替代方法,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2)鼓励使用无动物实验方法,如体外实验、计算机模拟等。

实验动物的使用原则

实验动物的使用原则

实验动物的使用原则进行动物实验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动物实验资料能够外推于人类,能够预告受试物对人的危险性。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性反应及体内代谢与人类的一致性,便于将实验结果外推,因此,在选择动物时,必须考虑如下因素:一、选用与人的功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医学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因此,动物的种系发展阶段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选择那些机能、代谢、结构和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做实验。

一般来说,实验动物愈高等,进化愈高,其机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猴、狒狒、猩猩、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是最近似于人类的理想动物。

但由于灵长类动物价格昂贵,难得又需特殊动物房和饲养,因此,在选择时不能盲目追求使用。

二、选用遗传背景明确,具有已知菌丛和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动物动物实验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使动物实验的结果正确可靠,有规律,从而能够精确判定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要尽量选用经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的控制而培育的标准化实验动物,才能排除因实验动物带细菌、带病毒、带寄生虫和潜在疾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才能排除因实验动物杂交,遗传上不均衡,个体差异,反应不一致;才能便于把我们所获得的实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

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可选择采用遗传学控制方法培育出来的纯系动物或称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即F1动物;或采用微生物控制方法而培育的无菌动物;已知菌动物或称悉生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三、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的要求的动物很多实验动物具有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为实验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等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如能适当使用,将减少实验准备方面的麻烦,降低操作的难度,使实验容易成功。

如家犬的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的表面,位置比较固定,大多数在两个甲状腺相对应的两端下,因此家犬适宜用来做甲状旁腺摘除实验。

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指南

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指南

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指南一、引言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指南,以确保它们的福利和科学研究的可靠性。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与获取1. 实验动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科学合理性进行,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2. 选择实验动物时,应考虑其生理、解剖和遗传特性与人类的相似性,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3. 实验动物的获取应遵循合法途径,遵守相关法律和伦理规定。

三、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环境1. 实验动物的饲养应提供适宜的饮食和水源,保证其生理和行为需求。

2. 饲养环境应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及良好的通风。

3. 实验动物的饲养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以预防疾病传播。

四、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1. 实验动物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包括体重、体温、行为和外观等方面的观察。

2. 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定期监测,确保无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毒素的存在。

3. 实施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驱虫和消毒,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五、实验动物的手术与疼痛管理1. 手术前应进行合适的麻醉和镇痛,以减轻实验动物的疼痛和不适。

2. 手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 术后应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疼痛管理,以促进实验动物的康复和福利。

六、实验动物的行为管理与心理需求1. 实验动物应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适当的环境丰富性,以满足其自然行为需求。

2. 提供适当的社交环境,以满足实验动物的社交需求。

3.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实验动物的干扰和压力,以保障其心理福利。

七、实验动物的人道处理与养老1. 实验动物的使用应尽量减少其痛苦和不适,遵守人道处理的原则。

2. 实验动物在实验结束后应进行适当的养老或安乐死,以保障其生命品质。

八、伦理审查与法律合规1. 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进行伦理审查,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2. 实验动物的使用过程应进行记录和报告,以确保透明和可追溯性。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保护与使用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保护与使用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保护与使用随着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实验动物的使用成为了很多研究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同时,随着公众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就产生了实验动物保护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保护和使用问题,包括实验动物的种类、使用的原因,以及保护措施等。

实验动物种类实验动物指的是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动物,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猫、狗、猴、猪等。

选择何种实验动物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同时,实验动物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如具有代表性、易于饲养、寿命适中等。

使用实验动物的原因使用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探究疾病机理:使用实验动物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在寻找新药物、新疗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提高疗效:临床药效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动物被用于检测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保证人体使用的安全性。

3. 增加动物的寿命:在动物实验中,经常使用一些小型动物,如小鼠等,因此可以替代大型哺乳动物的实验,降低使用实验动物数量的风险。

在上述情况下,可以使用实验动物,但也必须要实施严格的标准,以及保护措施,保证使用的实验动物遭受最小程度的伤害。

实验动物的保护1. 伦理审批评估:在使用实验动物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批评估,确保使用的实验动物合乎伦理要求,并且根据相关规定获得授权许可。

2. 动物饲养条件:为了确保使用的实验动物持续健康及其洁净度/卫生状况,科学家必须提供良好的饲养、保健和饲料、水源等配套设施。

3. 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为了确保使用的实验动物得到合理的待遇,在使用期间需要对其做出特殊的监管,使用时间和保护措施、方法等都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

4. 使用数量限制:保证科学家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合理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在达到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使用量和每个实验动物的时间。

结论实验动物保护是保护实验动物权益的重要举措。

实验动物使用和养护

实验动物使用和养护


忠诚度高,与人类生理机能相 似,适用于心血管、代谢等方 面研究。
小鼠
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常 用于遗传学、药理学等研究。
兔子
易于饲养管理,对某些疾病敏 感,常用于免疫学、眼科学等 研究。
猴子
高级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基因 相似度高,用于神经科学、行 为学等领域。
各类实验动物特点
小鼠和大鼠
体型小,易于饲养管理,繁殖 能力强,生长周期短,适用于
尸体处理
03
对于因病死亡的实验动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尸体处理,如
深埋、焚烧等,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和污染环境。
05 实验动物使用伦 理与法规
使用伦理原则及规范
尊重生命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体,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避免不必要的 痛苦和伤害。
替代、减少和精细化
在实验中,应优先考虑使用替代方法,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 ,同时提高实验方法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如注射器、针头、棉球等,应按照 医疗废弃物处理标准,使用专用容 器收集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环保法规政策解读
国家层面
我国已出台《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等法规,对实验动物废弃物处 理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无害化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
地方层面
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 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实验动 物废弃物的处理和环保要求。
考虑动物福利和伦理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尽量减少动物 的痛苦和不适,遵循动物福利和伦理 原则。
评估实验可行性
在选择实验动物前,应对实验条件、 饲养管理、经费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 ,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了解相关法规和规定
在选择和使用实验动物时,应遵守国 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实验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实验室动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动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动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动物的使用在科研、药物研发以及医学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实验室动物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动物的使用安全,保护研究人员和动物的健康,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首先,实验室动物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进行实验之前,研究人员应该认真考虑和评估动物的用途以及可能的安全风险。

只有当实验的目的必须依赖于动物模型时,才能选择使用实验室动物。

此外,研究人员还应该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和品系,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验室动物的饲养和照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动物的饲养环境应该符合动物福利法规和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适宜的饲料、水源和住所。

研究人员还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动物饲养设施,保持其干净、整洁,并随时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室动物的使用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

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同时,研究人员还应该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质量良好,并避免与动物接触的皮肤和眼睛受到化学品的污染。

在处理实验动物时,安全操作规程也需要被遵守。

在接触实验室动物之前,研究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在操作过程中,研究人员应该保持稳定和耐心,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实验动物。

当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异常时,应立即报告并寻求专业的帮助。

实验室动物的安全还需要通过正确的实验室设备和标签来保证。

为了避免误操作和交叉感染,实验室动物的相应设施和材料应该进行明确的标识和分类。

合理的操作台、气体阀门和密闭设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实验操作中的风险,并减少动物与实验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

此外,合理的机时安排和实验操作的合理顺序也是确保实验室动物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应该合理规划实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操作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应该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不可操之过急或马虎。

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用途

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用途

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用途
实验动物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猪、狗等。

这些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药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其中,普通级实验动物是指那些常见的、易于获取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

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用途非常广泛。

小鼠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细胞、分子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小鼠的基因来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生机制,或者通过给小鼠注射某种药物来测试其疗效。

此外,小鼠还可以用于研究行为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问题。

大鼠也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与小鼠相比,大鼠更适合用于研究某些疾病的模型。

例如,大鼠可以用于研究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此外,大鼠还可以用于研究心理学、行为学等领域的问题。

除了小鼠和大鼠,兔子也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兔子可以用于研究心血管疾病、免疫学、药理学等领域的问题。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给兔子注射某种药物来测试其疗效,或者通过给兔子注射某种病原体来研究其免疫机制。

猪和狗也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猪可以用于研究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领域的问题,而狗可以用于研究心脏病、癫痫等领域的问
题。

这些动物的生理结构和人类比较相似,因此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普通级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但是,在使用实验动物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它们的权益,尽可能减少它们的痛苦和不适。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应用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应用


品种:包括拉 布拉多、金毛、 德国牧羊犬等
生物学特点: 嗅觉灵敏,听 觉敏锐,忠诚
度高
应用:常用于 警犬、导盲犬、 搜救犬等领域
实验应用:在 医学、心理学 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
形态学特点
体型:大小适中,易于操作 毛色:颜色多样,易于区分 头骨:结构简单,易于解剖
内脏:位置固定,易于观察 繁殖:周期短,易于繁殖 寿命:寿命适中,易于观察长期变化
动物伦理
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实验动物的福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照顾,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压力 实验动物的使用:合理使用实验动物,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 实验动物的处理: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妥善处理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
动物保护法
动物保护法的目的:保护实验动物的权益,防止虐待和滥用
优点:易于繁殖,遗传背景 清晰,生理指标稳定
注意事项:饲养环境要保持 清洁,避免感染疾病

生物学特点:兔是哺乳动物,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 应用:兔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兔疫病模型、兔免疫学 研究等 实验动物种类:兔包括家兔、野兔等,其中家兔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
实验用途:兔在实验中常用于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疾病模型构建等方面
毒理学研究
实验动物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应 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动物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 用
实验动物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 用
生物学研究
遗传学研究:研究基因表达、 遗传变异等
生理学研究:研究器官功能、 代谢过程等
免疫学研究:研究免疫反应、 免疫机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Biblioteka dical Association
What is laboratory animal?
What is laboratory animal?
AWA:
The term "animal" means live dogs, cats, monkeys (nonhuman primate mammals), guinea pigs, hamsters, and rabbits.
Animals (Guide) developed by the Animal Care Panel. 1965 Incorpora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 (AAALAC). 1966 Congress passed the Laboratory Animal Welfare Act (PL 89-544)
Ingrid Newkirk, founder of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
Animal welfare
"... a human responsibility that encompasses all aspects of animal well-being, including proper housing, management, nutri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ponsible care, humane handling, and, when necessary, humane euthanasia."
Guide:
Laboratory animals include any vertebrate animal (e.g., traditional laboratory animals, farm animals, wildlife, and aquatic animals) used in research, teaching, or testing.
實驗動物的使用 及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介紹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 張維正
chang@.tw
Why do we need animal experiments?
Animal rights
Animal Rights is a philosophical view that animals have rights similar or the same as humans. There is no rational basis for saying that a human being has special rights. A rat is a pig is a dog is a boy. They‘re all mammals. Animal rights supporters reject all animal use, no matter how humane .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Guidebook
A. The IACUC
A.1. Timeline, Background and History A.2. Authority,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s A.3. Op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4. Training for Members A.5. Legal Concerns
動物科學應用機構查核輔導要點
三、外部查核時,該科學應用機構之管 理小組應備妥之相關文件如下:
(一)管理小組成立、異動、作業流程與標準及會議 等相關文件與規章。
(二)歷年動物實驗申請表。 (三)動物飼養管理標準作業程序相關文件。 (四)歷年管理小組年度監督報告。 (五)歷年本要點所附內部及外部查核表。
Animal Protection Law
第十七條 科學應用後,應立即檢視實驗動物之狀況,如其已失 去部分肢體器官或仍持續承受痛苦,而足以影響其生 存品質者,應立即以產生最少痛苦之方式宰殺之。 實驗動物經科學應用後,除有科學應用上之需要,應 待其完全恢復生理功能後,始得再進行科學應用。
第十八條 國民中學以下學校不得進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定課 程標準以外,足以使動物受傷害或死亡之教學訓練。
and the USDA was named the responsible agency. 1967 Animal Care Panel changed its name to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ALAS). 1971 NIH Policy on Human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for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設置辦法
第四條 利用動物進行科學實驗者,其需採用之實驗動物種類、 品種、數量及實驗設計應先申請,經管理小組審議核可, 始得進行。
第五條 本管理小組發現該機構進行實驗動物之科學應用,違反 本辦法相關規定時,經限期改善,逾期仍未改善者,得 終止其實驗動物之使用。
第六條 本辦法相關書表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動物科學應用機構查核輔導要點
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為監督及管理動物之
科學應用,並俾利動物科學應用機構之查核輔導,特訂定 本要點。 二、本要點之查核方式分內部查核及外部查核二種,內部查 核由動物科學應用機構之動物實驗管理小組(以下簡稱管 理小組)依據動物科學應用機構內部查核表(如附表一) 所定項目每半年查核一次,查核結果如有缺失自行改進, 並保存紀錄三年以上,該查核表應列為管理小組年度監督 報告之附件。 外部查核由本會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委員以任務編組方式 組成,並會同該轄區之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動物保護檢查 員、實驗動物相關專家及該機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代表, 依據動物科學應用機構外部查核表(如附表二)實地查核 輔導,以每年二十至四十場為辦理原則。
PHS Supported Institutions. 1973 First Public Health Service (PHS) Policy on Human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1979 PHS Policy required each animal-using grantee institution to have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設置辦法
第三條 管理小組之任務如下:
一、 審核該機構進行實驗動物之科學應用。 二、 提供該機構有關動物實驗設計之科學應用諮詢意見。 三、 提供該機構有關實驗動物飼養設施改善之建議。 四、 監督該機構實驗動物之取得、飼養、管理及應用等行為。 五、 提供該機構年度執行實驗動物科學應用之監督報告。 前項年度執行報告應於年度結束後三個月內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Guidebook
A.1. Timeline
1950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Animal Care Panel. 1963 First edition of the Guide for th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第七條 本辦法發布後利用動物進行科學應用之機構,應於本辦 法施行後一年內,依本辦法之規定組成管理小組,逾期 未辦理者,依本法第二十九條處罰。
第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設置辦法
依據:動物實驗管理小組設置辦法第六條,訂定動物實驗申請表、年 度動物實驗管理小組監督報告格式,如附件
(.tw/law/a3.htm )。
A.1. Timeline (conti.)
1985 Animal Welfare Act Amendments passed by Congress. 1990 The structure of the Office for Protection from Research Risks
(OPRR) was changed to establish a Division of Animal Welfare. 1992 First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Guidebook was
藥物、毒物及移植器官等目的所進行之應用行為。
Animal Protection Law
第三章 動物科學之應用
第十五條 使用動物進行科學應用,應儘量減少數目,並以使動 物產生最少痛苦及傷害之方式為之。 中央主管機關得依動物之種類訂定實驗動物之來源、 適用範圍及管理方法。
第十六條 進行動物科學應用之機構應組成動物實驗管理小組, 以督導該機構進行實驗動物之科學應用。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以監督並 管理動物之科學應用。 前項委員會至少應含獸醫師及民間動物保護團體代表 各一名。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之組成、任務暨管理辦法與實驗動 物倫理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a PHS Assurance and a committee to maintain oversight of its animal care program. 1985 Health Research Extension Act (P.L.99-158) passed by Congress.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Guidebook
How to treat animal we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