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跨界合作共42页

合集下载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

红点、绿点、黄点,是草间弥生的创作标志,这3色圆点同时代表了 地球、太阳、月亮。这件装置作品中环境好似儿童的温室,用其标志性 的圆点去表现更显温馨。
南瓜装置艺术
• 由于她经历二次世界大 战及期间物资匮乏年代, 南瓜又是日本人当时每 天的主要食物,她因而 对南瓜特别有感情;在 她眼中,南瓜的条纹及 形状都不尽相同。当然 圆点是主要表达手段。
草间弥生
装置艺术作品
草间弥生是日本经典 的前卫艺术家,与安 迪· 沃霍尔、小野洋 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 了当代艺术史并自称 为“精神病艺品中, 波点被她演绎的如此 优雅。
初看这幅作品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扭曲穿插的线和无数规律组成的圆点。让人 觉得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艺术 。草间曾说这些视觉特色都来自于她的幻觉,她认 为这些点组成了一面无限大的补捉网,代表了她的生命。

《一亿光年的星尘》 这副作品展现了她创作中招牌的又一「复制」的特色。当然 不可缺少的就是大量的圆点。
被复制的波点排列在南瓜身上,变得赏心悦目。
与LV合作的服装系列,草间弥生的专属符号—波尔卡圆点,覆盖了整个 系列
重复的波点对他而言,不仅是时尚或者装饰,更是一种精神行为,而这 种具有强留标志性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强调着无限永恒和延续性。
视线所及之处全部是红色的圆点,由于长期的精神疾病,这种圆点幻 觉从小就与她相伴。我想她正是想用这一点来表达她的精神世界,是 一种成长历程的形体化。
无限网-永恒的爱 这幅装置艺术作品是利用灯光、镜子、水面,制造出一个似乎没有边界 的空间,让人有一种迷失在其中的冲击力。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无数的 点点星光,眩晕与神秘永远是它给人的视觉感受。传承草间一贯的风格。 我认为这算是她的艺术作品中独树一帜的佳作。
人们若从“无限网”的小窗瞥进去,可以看见无数个造型奇怪的六边形, 钻石般的微小反光镜闪闪发光。整个画面一望无际,让人感觉仿佛进入 了一个迷幻时间机器。

草间弥生跨界合作

草间弥生跨界合作

人在抓狂的现实世界中,突然拽住那么
一条可以掀开的门帘,门帘后是走出迷 宫的隐秘通道。人们在这个自命为“精
神病艺术家”设置的镜像中,找到了艺
术,找到了时尚,以及隐藏的自我,这
就是草间弥生的魔力。
跨界合作:LV
2012,一系列以草间弥生招牌波卡 圆点为设计的服装、鞋子、饰品、 太阳眼镜及包包皮件等限量商品与 iPhone App 应用程式
跨界合作:香港海港城
2010,海港城再次与日本殿堂级艺术大师草间弥生合作,于 圣诞节期间推出2011年年历供顾客换领。此年历共收录了多 张草间弥生的相片特意为“香港血癌基金”筹款。
2010,草间弥生和海港城合 作的草间弥生系列雨伞
草间弥生:艺术的商品
从1990年代开始,草间弥生除与众多品牌跨界合作,推出带有浓厚 圆点草间风格的产品,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跨界合作:奥迪
2009,草间弥生带着她著名的大南瓜 亮相德国奥迪100周年纪念展。草间 弥生的红色波点搭配奥迪的R8车款— —当代艺术结合汽车工艺的搭配,让 视觉感觉相当强烈
跨界合作:丰田
2010爱知三年展(国际知名艺术展)上,丰田 汽车携手日本当代代表 艺术家草间弥生打造了一批“草间弥生”版丰田普锐斯。当代艺术 结合最前沿混动汽车工艺的搭配之下感觉相当的强烈。
草间弥生与圆点
画着浓重的眼妆、戴着一头灿烂的酒红色头发、身穿圆 点图案短上衣——很多时候,草间弥生在人们眼中是 一个“怪婆婆”。在几十年里,她近乎偏执地画着各种 各样的圆点,作品中无穷无尽的圆点时常让观者混淆了 真实和虚幻的界限。
据统计,在日本,年轻人穿着的服饰中,带有圆点图案 的服饰约占30%左右。草间弥生10 岁左右就开始运用 非对称的袖、半身红半身白的毛衣装饰自己。至今为止 ,她的服装全部由自己设计。圆点和她的精神病一样, 成为艺术家身上最深的印记。

浅谈当代跨界设计——以草间弥生为例

浅谈当代跨界设计——以草间弥生为例

个 品牌 最 大的 益处 就 是让 原 本毫 不 相干 的元 素 ,相 互渗 透 、融 品 才会 符 合现 代社 会 中消 费者 对 于设 计 内涵 的设 计要 求 ,这 也是
合 ,从 而给 品牌 一 种立 体感 和纵 深 感 ,创造 了新 的一 种 审美形 态 。 当代 设 计的 大趋 势。 进入 互 联 网 时代 ,跨 界 的范 围更 加 的 明显 、广 泛 。艺 术与 非艺 术
2009年英国泰晤士报与萨奇画廊合作通过140万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公布了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入选人及排名虽然这份报告对于排名以及入选人都极具争议但是此次h本有4位艺术家上榜相比同为入选的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与村上隆八十多岁的波点女王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另一入选艺术家为野口勇
设计艺 术不 是 无 目的 的产物 ,
o f I a b o r mo r e a n d mo r e me t i c u l o u s c i r c u ms t a n c e s . c r o s s — b o r d e r c a n ma k e mo r e u n r e a l t e d t h i n g s i n t e r r e l a t d . e b l e n d i n g e a c h o t h e B r e s u l t i n g i n a n e w n o n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 ‘
d e s i g n .
K e y Wo r d s : Cr o s s b o r d e r d e s i g n ; K u s a ma Y a y o i ; Cu t l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 B u s i n e s s

喜欢镜屋和波点南瓜的怪婆婆,又在伦敦办了新展

喜欢镜屋和波点南瓜的怪婆婆,又在伦敦办了新展

喜欢镜屋和波点南瓜的怪婆婆,又在伦敦办了新展今年已 87 岁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依然没有停止她的创作和展览,从 5 月 25 日到 7 月 30 日,她与伦敦 Victoria Miro 画廊合作,再次展出了标志性的波点南瓜和绘画《我的永恒灵魂》(My Eternal Soul)系列。

带有黑色波点的黄色南瓜铺满了整个房间里,房间的墙面、地板和天花板全部铺上了镜子,让发着光的南瓜经过层层反射,就像无数南瓜在蔓延生长。

在天花板的景象中,具象的南瓜退去,留下黑色波点和黄色的光组成的两种相间色彩,影影绰绰,像是在黑色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镜子将南瓜复制并抽象化,都表达了繁殖、幻觉、补捉网(Infinity nets)等主题。

这个房间名为 All the Eternal Love I Have for the Pumpkins ,距离上一次利用镜子和波点南瓜创作的《镜之屋(南瓜)》(Mirror Room (Pumpkin))已有 25 年。

当时的创作是将黄色背景下的黑色波点铺满四面墙,中间放上镜子小屋,让波点花纹在镜子上延续,用整个房间来象征南瓜。

而在新的作品中,光影的微妙感受更明显。

“从童年开始,南瓜对我就是极大的安慰,它们告诉了我生活的乐趣”。

南瓜在草间弥生不同作品里出现,成为她对生命力的最好表达。

Mirror Room (Pumpkin)(1991)另外一个房间 Chandelier of Grief ,她用吊灯替换了南瓜。

在黑色的背景中造成了一种更强烈的装饰感,像是一块光影复杂的幕布。

第三个使用了镜子的房间是 Where the Lights in My Heart Go,她使用了抛光不锈钢做墙面投射出植物的倒影。

这种金属材料也是她所擅长的。

在 Mayfair 区的展厅里,展示了她的绘画。

这些绘画几乎没有任何具象的事物,却充满颜色和形状之间的碰撞冲击,富有浓烈的情绪。

图片来自 dezeen、Victoria Miro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前卫设计师~草间弥生 共46页

前卫设计师~草间弥生 共46页

传记
• 草间弥生的经历和艺术具有传奇色彩,她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艺术是她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她 是战后日本去纽约最出色的国际艺术家之一,并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一员。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 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 岁,用半 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并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了当代艺术史。
“人体炸裂”的系列裸体集会
1969 年,在纽约MOMA 的一次展出之后,这个日本女人成为 《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其头版图片的副标题却是“但这是艺 术吗?”。
各种作品展示:
圆点南瓜是著名的草间弥生风格
圆点南瓜的软雕塑实物图
草间弥生的作品拍卖
毒磨菇 50/100 , 1990 版画 , 45.4x52.8 cm 预估价 2,500–3,800 USD 成交价 4,716 USD
• 草间近作中鲜艳的平面图案可能是诡诈的;时间一久,它们即可将你催眠进入她迷人的艺 术里--人们所熟悉的黑暗、晕眩深渊之中。透过赋与她荒诞的幻想一个明确的形式,草间 再一次证明,创造力足以战胜自我的退化。
• 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草间弥生将极度重复扩展到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更为有趣的是, 这竟然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





工作室创新——前卫设计师
201930110410 黎华芬 服设三
信息:
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 野县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 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 克勒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

向天空呼喊
它蓝色的影子变得透明
拥抱虚幻的阴影
云升
பைடு நூலகம்
眼泪的声音淹没玫瑰的色彩
我变成石头
不是在永恒的时间里
而是在蒸发的瞬间
又斑
叫点
她是
波她 点的

女标 典
王志 。,

形 象




10
这 是 她 近
年 的 作 品
有她特色的大南瓜系列
蘑菇系列
1991
草 间 弥 生
约 年 作

草间弥生不仅仅 在绘画领域有所 作为,更在雕塑, 服装,公共艺术 等等方面表露出 她过人的才华和 异于常人的思想。
怪婆婆—— 草间弥生
简介
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 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野县 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 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 现居住在日本东京。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 术家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克勒 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 培·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
重复性的圆点对于草间弥生与其被当作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不
如说是一种治疗。1929年生于日本本土的草间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
幼年时代她就对现实生活视域中的圆点充满兴趣。镜子,圆点花纹,
生物触角和尖端都是草间弥生后来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母题,她对斑点
的迷恋源自幼年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
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草间也算是日本当代作家之一,自她在1978年回到日本定居之后,陆续出版了含
自传在内有10几本书籍。除了前面生平提到的几本重要小说之外,还包括了《圣马克

现代霓虹艺术展览(草间弥生、村上隆藏品)活动策划方案-25P

现代霓虹艺术展览(草间弥生、村上隆藏品)活动策划方案-25P
梦”亚洲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展。
2014年,9月25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中,
20余副草间弥生作品展出。
草间弥生-画作展示
作品名称:花园 作品尺寸:52x45cm 作品材质:原创版画
作品名称:花 作品尺寸:24x27cm 作品材质:水彩原作
作品名称:Az flower 作品尺寸:72.7x60.6cm
现场可进行项目
展览期间 沙龙活动,共2场沙龙 女性主题专场:日本高级花艺师的美学分享
地点:项目现场 内容:日本高级花艺师现场进行花艺展示,并进行美学分享 资源方:知名旅日高级插花师+重庆女企业家协会
活动案例
草间弥生-跨界合作
草间弥生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合作,其官网上还开设了关 于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介绍,包括许多珍贵资料及图片。
草间弥生-展览
2013年12月15日,草间弥生亚洲巡展上中国上 海展“我的一个梦(A Dream I Dreamed)” 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MOCA)拉开帷幕。
村上隆-案例
与 Vans 的联名款球鞋,其它合作过的品 牌还包括 LV(长达 12 年)、陀飞轮、卡 西欧、Vogue、Supreme、Google 以及 菲董主理的街头潮牌 Billionaire Boys Club 等。
草间弥生-展览经历
1965年,在纽约展出《无限镜屋》,个人特色(白底红点、大
面镜、艺术家站在中央)相当引起注意。
1966年,作品《无限的爱》成为其成名作。同年受邀参加了第
33届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名为《那克索斯的花园》。
1993年,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1998年,参加了台北双年展。 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草间弥生“我的一个

草间弥生的波点时尚

草间弥生的波点时尚
关键词:草间弥生 波点艺术 时尚跨界 重复 无限
一、草间弥生艺术生平
草间弥生是当代著名的女艺术家,有人称她为波点女 王,也有人称她为前卫先锋、行为艺术家、雕塑家、文学家 或者电影制作人等,这些称呼都显示了人们对她的肯定和 喜爱,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她艺术涉猎之广、艺术成就之 高。她几乎是一个全才,她把精力放在任何领域都能取得 不俗的成就,不得不说她具有令人羡慕的艺术天赋和艺术 创造力。同时,她的执着精神与韧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的。笔者初次接触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感觉很纯真、很 震撼,在了解到她的成长与创作过程之后,不禁被她顽强 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感动。笔者认为,草间弥生的艺 术创作是她幼年未释放的童真的反映,是她对艺术的理解 和表达。
草间弥生的波点时尚
□廖 琼
摘 要:草间弥生是当代著名的女艺术家,涉猎绘画、装置、雕塑、行为艺术、文学、电影、时装、化妆品等领域,且在每个领域都有 深远的影响。该文从剖析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和时尚跨界商品着手,研究草间弥生个性的艺术语言与表达的奥秘,并肯定了波点作 为时尚元素跨界对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所作出的贡献:不但推广了艺术,也将商业品牌的价值推至了巅峰。
1.幼时的祸与福 草间弥生 1929 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在本应该无忧无 虑成长的儿童时期,她却遭受了父母亲歇斯底里的争吵和 猜忌,导致幼年的她恐惧男女关系,性格压抑、暴躁。由于 承受了这些不该承受的痛苦,草间弥生患了神经性视听障 碍的疾病,在这种病情的影响下,她看到的所有东西都被 一些网点所隔开,好像所有的事物上都覆盖着一层密密麻 麻的圆点。医生建议她把自己感到恐惧的东西画出来,用 以消除恐惧感和自我治疗。于是她把看到的密密麻麻的 圆点都画出来,而且不停地画。这种持续画画的方式直到 现在依然没有改变。这也给她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源源不 断的动力。 2.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草间弥生自幼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只是在母亲 的要求下学习了日本画,虽然她不喜欢日本画的刻板与传 统,但日本画的线描技法和写生训练锻炼了她的观察力与 表现力。1945 年,16 岁的草间弥生的一幅作品入选了“第 一届全信州美术展览会”,这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也激励着 她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风格作画。1952 年,23 岁的草 间弥生在家乡举办了两次画展。画展上她的作品得到了 医学家西丸四方的欣赏和肯定,还得到了日本概念艺术家 松泽宥的肯定和资助,连当时著名的日本诗人、评论家龙 口休照都为她写了专题报道。可以说,这是草间弥生艺术 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些名人的肯定和欣赏极大地鼓舞 了她,让她对自己热爱的艺术坚定了信心。1953 年之后, 草间弥生源源不断地用画笔描绘圆点和网点,将无数点状 的、条状的元素堆积,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 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