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同一个名字叫中国》说课稿精编版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你还知道什么其他的水果?来自哪儿?
中国政区图
总
结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 这里地大物博,每个地方有每个 地方的特色。如,水乡的人们一出 门就是水;草原上的人住在蒙古 包里;北方一年中大多时候在下 雪……而这么多地方有同一个名字 叫中国!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入乡随俗
江南水乡
内蒙古
哈尔滨
贫困乡村
海边沙滩
东北高跷
入乡随俗就是到一个地方就要 尊重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如果有一天要你去Βιβλιοθήκη 我们生活习 惯不同的地方学习、工作,怎么办?
不同的生活、相同的快乐,理 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 方式。
你住在天山脚下,我住在洞庭湖畔...... 我们都在祖国母亲的怀抱。 侬是上海人,俺是东北人…… 我们都中国人。 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水乳交融, 不分彼此!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叫中 国!
教学设计1: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东部、西部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2.引导学生感受西部发展的需求,知道只有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3.小组合作完成手工作业,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2学情分析学生是湖南的孩子,又在五年级,对西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了解甚少,所知知识来源于网络,没有很多的实际体验。
所以,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西部的相关知识,探究地区特点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一、谈话导入1、解释主题“西部放歌”,是一首歌的名字,简单介绍歌唱者――王宏伟。
2、出示中国地图:这就是我们的共有的家,这个家人口众多,兄弟姐妹多达13亿;这个家地域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哪个省?让我们打开课本84页,仔细的看看书中的地图,找出我们居住的省,说一说,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活动2【活动】二、走进西部1、我们生活在祖国的中部,在我们的西面有一片广阔的土地,那是祖国的西部,大家来看一看,我国西部包括了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示课本84页地图)指名说,然后告诉孩子:中国西部由12个省、市、自治区组成。
其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71.4%。
同学们,看到这一串数据,你的感受是什么?2、西部很大,这只是我们对西部的最初印象,观看西部风光视频或图片,深层地了解西部,走进西部。
学生观看PPT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美)在课前,大家都去收集了关于西部的资料,我相信通过课前的调查,大家对西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说说你对西部有着什么样的了解?(1)西部很“美”:有一颗镶嵌在高原中的璀灿明珠——青海湖,有辽阔的草原,有最美的桂林山水。
还有雄伟的黄河,神奇的九寨沟,终年不化的丽江雪山,还有贵州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2)西部很“荒凉”:西部有八大沙漠,其中包括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品德与社会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同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2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西部放歌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
2、深入了解西部大开发、东西方合作交流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大举措。
3、树立正确价值观,树立为祖国奉献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能理解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
2、能够深入了解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决策。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1、欣赏歌曲《西部放歌》,说说对歌词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2、同学们,你们了解西部吗?谁能把你知道的西部情况说说?3、说说我们的家乡在东部还是西部,联系实际谈谈家乡有什么特产和资源,需要什么帮助。
4、小小辩论会:西部是“荒、远、边、穷”还是“大、财、宝、美”?正方:西部是“荒、远、边、穷”反方:西部是“大、财、宝、美”正反两方根据课前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准备辩论,老师做主持。
5、结语: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等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需要彼此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发展。
如今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南北方的交流也正在蓬勃发展。
二、讨论交流1、西部大开发可能带来哪些好处,我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促进西部发展,畅想明日的大西部,说一说它将来的样子。
2、你知道哪些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事例?它们给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3、东西部的小朋友手拉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三、小结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有着差异,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建设西部。
我们长大后,想不想去把那里建设得更好?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好知识,学好本领。
长大后,成为祖国最需要的人。
四、作业1、学唱歌曲《西部放歌》。
2、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手抄报,在班级中展评。
3、采访家乡的外地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他们谈谈在外生活的感受;寻找在外地的家乡人的故事。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同一个名字叫中国-教科版ppt-演示课件

五 【年 推级 荐】上五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同与一社个会名-同字一叫中 个 国 名字-教叫科中版国pp-t教-精 科品 版p课pt件-(演 完示美课版件 )(推最荐新 版)
辩论会
➢辩论:西部是“荒、远、边、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还是“大、财、宝、美 ”
➢各自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东部、西部 的优势与不足。
五 【年 推级 荐】上五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同与一社个会名-同字一叫中 个 国 名字-教叫科中版国pp-t教-精 科品 版p课pt件-(演 完示美课版件 )(推最荐新 版)
五 【年 推级 荐】上五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同与一社个会名-同字一叫中 个 国 名字-教叫科中版国pp-t教-精 科品 版p课pt件-(演 完示美课版件 )(推最荐新 版) 五 【年 推级 荐】上五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同与一社个会名-同字一叫中 个 国 名字-教叫科中版国pp-t教-精 科品 版p课pt件-(演 完示美课版件 )(推最荐新 版)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 夏地区的一种山歌。
一种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 稳、另一种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 阔,起伏较大。两种的情感表达都 较为细腻。
五 【年 推级 荐】上五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同与一社个会名-同字一叫中 个 国 名字-教叫科中版国pp-t教-精 科品 版p课pt件-(演 完示美课版件 )(推最荐新 版)
第四单元第三课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西部放歌
找找家乡的位置,是在祖国的东部还是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学案

②选派代表在班级阐述小组讨论意见,其他同学认真听。
③教师对学生的意见稍加点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知识检测
调查活动:看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物品,都来自祖国的哪些地方?我们这里有什么产品被送到了祖国各地?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完成下表。(课后完成)
类别
品名
产地
类别
品名
产地
展示练习题:
1、请你判断:
①入乡随俗就是到一个地方要尊重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②小华在和同学交流时表示:我才不愿入乡随俗呢!()
③小丽总不愿到外婆家去,因为外婆家在农村,交通不便,没有碰碰车,更没有游乐场。()
④小云从遥远的南方来到黑龙江做客,却总嚷嚷着要吃家乡的白米饭。()
⑤远方的亲戚打来电话,小龙一点也不喜欢接听。因为亲戚说的方言他总是听不懂。()
课后作业或实践活动
采访家乡的外地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他们谈谈在外生活的感受;寻找在外地的家乡人的故事。
课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2、体会祖国不同地区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关心西部开发与建设,关注祖国的发展。
学习重点
1、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2、体会祖国不同地区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关心西部开发与建设,关注祖国的发展。
学习难点
1、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2、分小组交流后汇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3、用自己简洁的语言给教材中生活场景组图取名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农舍闲情、高原风情、水乡印象、红腰带飘起来、冰上乐趣、海滨胜景……)
4、什么叫随乡入俗?为什么要入乡随俗?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同一个名字叫中国2教科版

•
6.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 教,必 须通过 形象的 语言实 物进行 描绘, 就像报 告文学 是报告 事实和 文艺创 作一样 ,解说 词是说 明和描 写的结 合,具 有文学 的一些 特点, 好的解 说词是 一支感 人的歌 ,一首 动人的 诗。
•
7.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 向我们 展示了 宇宙空 间的奥 秘及天 体的物 理特征 和遨游 太空的 收获, 引发世 人对宇 宙探索 的兴趣 ,激发 献身宇 宙科学 、造福 人类的 勇气和 斗志。
花 儿
花儿
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 地区的一种山歌。旋律高亢 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 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 法演唱。
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地 区间都存在着差异,需要彼此间交 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同 发展。如今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 南北方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交流:寻找地区间交流合作的事例
西气东输管道铺设 南水北调工程 心连心慰问演出 晋煤外运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同一个 名字叫 中国2 教科版
辩论会
➢辩论:西部是“荒、远、边、穷”
➢
还是“大、财、宝、美 ”
➢各自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东部、西部 的优势与不足。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同一个 名字叫 中国2 教科版
第四单元第三课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西部放歌
找找家乡的位置,是在祖国的东部还是
西部。联系实际谈谈家乡有什么特产、资源 和优势,需要哪些帮助。
你们了解西部吗? 谁能把你知道的西 部情况说说?
图片欣赏
信 天 游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 夏地区的一种山歌。
一种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 稳、另一种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 阔,起伏较大。两种的情感表达都 较为细腻。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同一个名字叫中国-教科版2

花 儿
花儿
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 地区的一种山歌。旋律高亢 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 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 法演唱。
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地 区间都存在着差异,需要彼此间交 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同 发展。如今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 南北方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交流:寻找地区间交流合作的事例
西部的不足: (1)多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系 统十分脆弱,降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气 候干旱高寒; (2)由于长期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资 金欠缺,大量的工业污染得不到有效及时 处理,导致大气、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问 题日益严重。
讨论:
西部大开发可能带来哪些好处。 我们有பைடு நூலகம்么好的想法可以促进西部发 展。 畅想明日的大西部,说一说、画一画 它将来的样子。
第四单元第三课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西部放歌
找找家乡的位置,是在祖国的东部还是
西部。联系实际谈谈家乡有什么特产、资源 和优势,需要哪些帮助。
你们了解西部吗? 谁能把你知道的西 部情况说说?
图片欣赏
信 天 游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 夏地区的一种山歌。
一种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 稳、另一种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 阔,起伏较大。两种的情感表达都 较为细腻。
再见!
•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同一个名字叫中国ppt【教科版】

•
6.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 织一起 ,数步 之隔, 这边是 阳光, 那边是 云雾, 真是莫 名其妙 。
•
7.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 足;如 果国家 安之若 素,毫 无反应 ,这些 人心会 大失所 望。
•
8.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 的时候 ,是应 运而生 的,在 历史上 起过积 极作用 。
•
9.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 开朗了 ,而先 前无论 资产阶 级经济 学家或 者社会 主义批 评家所 做的一 切研究 都只是 在黑暗 中摸索
•
10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 着,将 静夜和 旷野喧 嚣得如 同这季 候一般 ,热情 洋溢, 生机勃勃。
•
11.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 队队小 面伶俐 的麻褐 色野兔 ,在那 里追逐 嬉戏, 天真烂 漫,活 灵活
•
4.4.“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 个城市 ,哪一 个园子 里捡来 的了” 两句采 用设问 的修辞 手法, 进一步 拓展了 作品思 乡的广 度——大陆的 每一个 城市、 每一个 乡村、 每一寸 土地, 都是无 比值得 怀念的 。
•
5.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 重迁的 观念越 来越深 入人心 ,即使 富庶地 区的人 们也乐 意告别 家乡, 外出闯 荡一番 。
•
12.“ 海 上 生 明 月, 天涯共 此时” ,让我 们把思 念托付 给明月 ,让那 皎洁的 月光带 着问候 飞向那 身处远 方也在 想念我 们的亲 人.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1.作者对“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 的思考 很有现 实针对 性,既 暴露了 问题, 也进行 了如何 解决问 题的推 动力, 只要心 中有爱 就能免 于孤立 的生存 ,就能 创造杰 出人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同一个名字叫中国》说课
稿精编版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同一个名字叫中国》说课稿
一、开放视野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活动主题三。
本单元的设计构想是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本单元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
因此我整合教材,拓展更新,引入时政材料“钓鱼岛”问题和“汶川地震”,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同时也为后一个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作了充分的铺垫。
二、针对实际说学情
五年级的孩子对祖国有一定了解,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和社会经历等原因,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稍显薄弱,认识也极易受外界干扰。
还需教师从思想上对他们做出正确引导。
三、有的放矢说目标
为了达成“三性”任务,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基础。
由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多省份、多民族国家,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实际,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3.联系生活实际,在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把握关键说重难点
根据这节课思想性较强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实际,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遵循原则说教、学法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
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遵循一个原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组织交流法、归纳点拨法、整合资源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方面,学生主要通过搜集汇报、调查讲述、真情朗诵等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现三维目标的内化。
六、环环相扣说过程
我以新课标理念和三性任务为指导,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四大程序来实施教育教学: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大中国》,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视频中看到的景点有哪些?当孩子们一一说出我国的著名景点,例如:长城、故宫、黄龙五彩池等,这时我相机提示:同学们,它们都有
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从而引出本课主题——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二)主题活动,动之以情
这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将通过三个步骤来层层凸显。
1.搜集汇报——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为了让学生增强对祖国的了解,我让他们在课前搜集关于祖国省份、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汇报,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全班交流,加深孩子们对祖国的进一步认识。
2、调查讲述——体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活动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在课前采访身边各行各业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整理出长辈们感触最深的家乡的变化。
让孩子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经济发展成就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幸福。
3、真情朗诵——感悟科技事业的腾飞
为了更好地渲染情感,拓展视野,我出示祖国科技事业取得瞩目成就的系列图片,(如:神九上天、蛟龙下水、航母横空出世)接着一起朗诵“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的相关诗词,让孩子们再次为祖国的发展而骄傲和感动。
生命因感动而美丽,因激情而精彩。
这样的情境创设,必将使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高潮,为进一步探究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我提出问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当学生倾诉心声之后,我适时总结:“建国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经济和科技,我们在体育、交通、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
成就。
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中国——魅力永存!”
(三)拓展活动,晓之以理
1.引入时事,深化认识
通过上个环节的知识了解,孩子们已经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发展迅速,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时我相机引入时政材料,播放关于《钓鱼岛》的视频和出示全国民众保钓示威的图片。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
学生可能会说:“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我们决不允许日本购买它”。
“日本人真是霸道,为什么要占领我们的土地?”“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让日本不敢蔑视我们…..”(这一个环节,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我及时运用适宜的评价语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欲望。
)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作为一个中国人决不允许他国侵犯我国领土,并引导学生理解爱国应该理性。
2.重温历史,升华情感
在孩子们内心涌动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刻,我顺势过渡:孩子们,中国领土——不可侵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你们看,这是——”我相机出示中国地图(‘汶川’用红色圈出),此时音乐缓缓响起,我沉重的说:“孩子们,2008年五月的一天,这里发生了迄今为止让我们依然无法释怀的一次特大地震”。
(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并做说明,如:满目疮痍的汶川一片废墟……)接着音乐戛然而止,画面定格在灾区孩子们洋溢微笑的脸庞上,这时我激情小结:地震震不倒中华儿女,灾难吓不倒中华民族,因为我们众志成城,我们无所畏惧,现在的汶川不仅依然美丽,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经过无数
次的磨炼和洗礼后,将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因为(师生同声呼喊)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师相机板书:众志成城)
(四)以情促行,弘扬精神
1.畅所欲言表情感
当学生激情呼喊之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联系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自己肩上的责任。
(师在交流中相机板书:奋发图强)
2.情真意切送祝福
以上活动之后,我趁热打铁,播放音乐《我家在哪里》,鼓励孩子们将此刻最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并选取一部分让学生大声吟诵后贴在板书上。
这样的激情“谢幕”拨动了学生心弦,升华了主题,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最后,我激情总结:“同学们,虽然前面的路依然充满艰辛,但我们要牢记,我们是龙的传人,祖国需要我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再次点明主题,回扣全文,让学生的情感在肆意的奔流中结束全课。
七、余音袅袅说板书:
我设计了中国地图作为板书主体,贴出孩子们的“心灵告白”,直观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既贴近主题,也给了孩子们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这样的板书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众志成城
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