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

一、教材和学情

《我的兴趣爱好》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课,本单元阐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交往水

平的培养,本课则着重于引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文化素质和思

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它对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丰

富知识,提升本领,发展智力,都是有好处的。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锻炼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心理上

的一些变化,三年级学生对接触到的更多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比较缺乏选择水平,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处于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

过渡的阶段。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爱好的活动范围并不广泛,有局

限性。所以根据这个现状,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

出发,本课教育重点是协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何培

养兴趣爱好,以及了解这些兴趣爱好对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认知目标:

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知道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产生兴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养有益

的兴趣爱好。

行为目标:

1、能选择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2、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集体服务。

三、教法

在本课中,我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去引导学生自身去参与、体验、感悟,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才能转化

为外在的准确的道德行为。

1、媒体教学法。

使用这种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出示直观形象的物品,能使

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在故事讨论、案例辨析、爱好展示等环节使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渲染,还有展示的学生作品,使得学生自然受到吸引,产生共鸣,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展示给学生的场景是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

形成学生的感性理解,激发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在课始,采用我

校武术班学生练武的一组镜头引出课题,这也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生自不过然会受到感染和启发。在案例辨析中,我创设几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充当评判,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达到自我

教育的目的,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四、学法

比较多地采用小组成员间实行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是

存有差异的,这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能够自主探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步体验

儿童理解事物,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易受形象感染,使用情境导入,能迅速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并引发道德感性理解。

在上课开始时,先多媒体展示我校武术班学生晨练的几组镜头,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来。然后又出示这些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参加过哪些兴趣小组活动或自己的兴趣爱好,以此将兴趣活动初步分类,体现兴趣爱好的多样性。营造了这样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很好地使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故事讨论明白意义

出示文中故事《围棋迷——昊昊》的插图,同时播录音故事。在讲故事前,出示两个问题:

1、昊昊的兴趣爱好是不是健康的?为什么?

2、昊昊是怎样坚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取得成功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就有一定的教育导向性。要求学生听完故事后,实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然后由这个事例引申到学生实际,提出:你觉得有益的兴趣爱好会对你有什么好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走向学生中间,参与他们的交流,做到有所准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代表从不同种类的兴趣爱好来阐述“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培养兴趣爱好要持之以恒”这两点。此时,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出: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培养兴趣爱好要持之以恒。这样,本课的认知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3.辩论分析加深理解

开设小论坛,让学生就教师出示的两种情况实行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已有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检验其准确的道德判断水平。由此,学生通过判断分析来选择有益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断水平。接着,教师展示学校及教室环境布置的图

片、书法作品、板报等画面,协助学生理解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能为班

级服务,为学校争光,从中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4.情境体验深化理解

学生受到正面榜样的感染,知道了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人的成长,学会准确选择有益的兴趣爱好。但在实际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来自主观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我根据文中以及来自学生实际

的四个小故事创设四个情境,由每个小小组选择一个参与角色表演,

通过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体现了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5.结合实际指导行为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快板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展示班级学生在各

方面的兴趣爱好,这会使学生感官受到一定的触动的同时,内心也受

到震撼,因为现实中身边的榜样对学生更富有感染力。然后让学生说

说今后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体验与感悟,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回答,道德意识得到了强化。接着,出

示儿歌《兴趣爱好》,既起到了归纳知识点的作用,使学生的道德情

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6.课外延伸知行统一

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相关名人培养兴趣爱好的故事,以榜样来激励

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兴趣伴我成长”的队会活动展

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对学生来说是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也会对他们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

教学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认知与体验

感悟,在课外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强化,真正促动知情意行的统一,促

动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品德与社会《传递文明的纸》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一单元“寻根问祖”主题二“伟大的发明”课题一《传递文明的纸》。本单元让同学从现实生活中体验感受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了解纸的发明、制作过程和纸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蔡伦成功的原因以及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⑵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2、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学准备:(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内容,加深体会,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 ⑴学生查阅与造纸术有关的资料

⑵学生体验活动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如:小块的石头、竹片、皮革、树叶、铅笔、钢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传递文明的纸》这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体验活动和思想交流等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深刻地意识到纸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感受认识到造纸术的伟大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设计理念 ㈠教学目标的确定: 针对《传递文明的纸》一课,“教师用书”中是这样表述教学目标的: 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我仔细分析这一教学目标,发现它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的。“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是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提出的。“讨论、探究、体验、对比、感悟、了解、认识”是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提出的。“感悟中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说课稿 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岗位的概念还是停留在有个与众不同的名称这个表面上,所以,我们利用救灾志愿者的故事图片来引出岗位的概念.岗位的概念清楚了,就让学生明确寻找岗位的目的.在课前了解学生现状时发现,的确有部分学生找岗位的目的有所偏差,有的是为同学服务,而有的是为了管别人,有的是感到很神气等,所以,课中先组织大家讨论,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出三种意见,这也是教材上所出现的,在此基础上再次组织学生讨论,缩小了讨论范围,使讨论的目的更明确.可是怎样化抽象的书面语为实际的理解,我们组织已经有岗位的学生来谈谈他们在岗位上是怎么做的,有介绍自己,有介绍同伴在已有岗位上工作中的闪光点.我们尝试引导学生来寻找岗位,在学生寻找的过程中,更加直接地体会岗位责任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下面是一篇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我将从以下几 点开始说起。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暑假旅游的照片,以及西藏之行的录像为切入点,再让学交流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并把向有关的照片和纪念品展示出来。同学们的交流非常踊跃,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 了下一个环节。 一、说教材 《诚实是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课文分为四个部分:1、诚实守信。书中用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故事,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诚实做人的 原则。2、小洞不补,大洞难补。书中通过小刚贪小便宜的例子,让学 生认识到说谎成习惯后的危害性。3、诚实是金。课文通过列举的两组 内容,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都要坚守诚实的品质,帮助他们认识诚实 的重要性。4、“活动角”——模拟情境表演。书中安排了四个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感悟和体验,在活动中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民诚实的态度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 一个受人尊重和信任的人。本节课,我安排完成课文的前两个部分。 二、说目标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 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 期竞争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

我的兴趣爱好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我的兴趣爱好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一、教材和学情 《我的兴趣爱好》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尝试自主学习》中的第7课,本单元阐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自主学习的培养,本课则着重于引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它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知识,提高本领,发展智力,都是有好处的。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三年级学生对接触到的更多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比较缺乏选择能力,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处于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的阶段。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爱好的活动范围并不广泛,有局限性。所以根据这个现状,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本课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了解这些兴趣爱好对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认知目标: 1、知道自己的学习兴趣所在。 2、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3、知道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产生兴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行为目标: 1、能选择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2、通过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三、教法 在本课中,我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去引导学生自身去参与、体验、感悟,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才能转化为外在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1、媒体教学法。 运用这种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出示直观形象的物品,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说说自己喜欢的课程、小小辩论会、才艺展示会和过关游戏几个环节运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渲染,还有展示的学生作品,使得学生自然受到吸引,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展示给学生的场景是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在课始,通过丹丹的兴趣展示,引导每个同学都来说说自己最喜欢学习什么课程,交流学习中的兴趣爱好。这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感染和启发。在“小小辩论会”中,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偏科是

打古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我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分享的快乐》 打古小学:邱贤方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分享的快乐》。本课的教学内容学分别是:我们班的“分享日”、活动天地、我们共享用和故事与思考。 1、我们班的“分享日”:从“分享别人的”和“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活动中,理解“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2、活动天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合作体验,分享快乐。 3、我们共享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加深对分享的理解。 4、故事与思考: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分享不仅为别人,也是为自己。 本课的四个内容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目标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互相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从而乐于与他人分享。 四、教学措施: 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教学措施。 五、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准备,桂圆若干,多媒体课件,纸。 学生将准备一两件自己喜爱的物品。 六、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孩子都是在活动中学习。因此,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主要采用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一)第一个环节是初步感受分享的快乐,导入新课。 主要采用了活动分桂圆(我把带来的桂圆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同时,也可激发起学生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说课稿-虚心接受意见浙教版

浙教版思品课《虚心接受意见》说课稿 课文分析: 课文主要以毛主席所欣然接受秘书对他的意见,以及雷锋诚恳接受师傅师傅批评为例,展现了毛主席和雷锋在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时的虚心态度。通过这些事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我们有了缺点和错误,别人向我们指出时,应该虚心接受并改正。由于当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人沟通,自尊心很强,当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或错误时,他会觉得没面子,因而难以接受或改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不断进步。 2、能力目标: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有了缺点和错误能承认并改正。 3、知识目标:知道虚心使人进步,在对待别人的意见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学重点:在别人向自己指出意见或批评时,能虚心接受并改正错误和缺点。 难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时,不能强辩或表示不满,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生活化、活动化”为本课的教学指导理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引导孩子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道德认识。课前,我引导孩子们搜集古今有关“虚心”的榜样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 下面,我重点讲讲预设教学流程,共由五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首先,我谈话导入,“同学们喜不看动画片,老师这儿有一个片子,想不想看?然后把课前用电脑制作成的动画片《我要的是葫芦》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不作任何评价。 喜欢看动画片是小学生的特点,上课时,我用动画形式引入故事,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成动态的具体可感、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学生说一说,充分暴露出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 活动二:学习榜样,初步体验 教师先进行这样的引导:“刚才,同学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有些同学提到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因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最后自己心爱的葫芦枯死了。可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多么重要啊(板书课题) 然后引入课文的引言。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和提出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改正缺点和错误,能使我们进步。因此,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下面,老师让同学们听一故事,看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怎样对待别人的意见的。 首先,我用录音出示课文毛主席的“改得好!改得好!”这一故事,并借助课件,把课文内容由静态的转变成动态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听后思考:毛主席是怎样虚心接受别人意见? 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回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作适当点拨。在这个问题上引导他们从毛主席的地位及态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使学生认识到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就要能放得下架子。 接着,我又引出雷锋的故事,那么当一个人无意中出了错,别人的批评过于严厉了,我

《一诺千金》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一诺千金》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一诺千金》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一诺千金》全文是围绕着做人要讲诚信来展开的。要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格言比比皆是,当今诚信又是社会呼吁的热点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诚信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所向往的是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 本课的教学我们预想分两课时完成,糜老师所执教的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书中的历史坊(一诺千金的故事),七色光(承诺的形式),金点子以及身边讲诚信的实例,我们期望在本课时教学中能达成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诚信形式,愿意做诚信的小公民。”这三个目标。诚信格言的交流,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例,诚信所牵涉到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我们将放在第二课时重点学习。 今天,糜老师的课将带给我们几个亮点: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所做的一个说出真心话的承诺。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对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往往在教学中不善于说,不敢说,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会针对此提出要求,相信大多数学生会愿意许下承诺,当教学结束之时,教师会让他们对于自己是否履行承诺给于一个评价,这样一个教学设计看似不起眼,

其实它不但保证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能吐露真实的心声,展示真实的想法,更是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说到要做到的过程。 教学事例来源于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也是一个亮点。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我们也力图在这堂课上能有所体现。在各行各业都大力提倡诚信之风的今天,诚信的事例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很多的事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性也不强。于是,我们从小处着手,找到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为教学的内容。教学之初教师将会组织一个模拟的情景辨析,从学生的心态出发要不要还车钱展开辩论,让学生感受到讲诚信是一种做人的基本准则。生活中信守承诺的事例是学生感受最深的,也是受益良多的。在讲故事后设计一个学生交流的板块,把时空的距离在与学生生活拉近,学生可以在说一说的过程中,把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再现,激发起心中对诚信的向往。在指导践行时,将会出现了一些学生生活中常会面临的情景,请孩子们出出金点子,并且演一演,说一说补救的办法,这就是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明确可以怎么做。 关注学生的年纪特点,采用适当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在备课之时特别关注的地方。我想四年级的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思考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在教学中也更向往与教师的平等地位。

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我的家乡在哪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的第一课。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了不起,家乡人》。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与可喜,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作为第二单元的开篇, 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孩子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以此给孩子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家乡地理观。它渗透着想念家乡、热爱家乡等多层面的教育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于: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家乡在哪里,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识看地图的能力,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行为与习惯目标:能为家乡做点事,培养孩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感性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县市。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探寻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初看地图的能力。

四、说教法和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新课程倡导孩子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本节课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切入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的情景展示给孩子,指导他们沿着观察-实践-感知的思路,在开放式活动中认知家乡、感悟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从学科特点和孩子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教学框架: 一、歌曲导入,激发动机。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上课开始,我播放《金华有座江南城》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后我问学生:"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后我引导:"金华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乡。今天我们要了解、认识我们自己的家乡。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引出我们的家乡是浙江金华。 "儿童是以声音、形象、色彩来思维的。"这个环节力求以优美动听的歌曲开始新课,满足 孩子们的听觉需求,唤起孩子们对家乡的关注,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使课堂教学能很快进入佳境。 二、识看地图,寻找家乡 我又紧接着提出问题:"想知道金华在哪儿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去看看吧~随之展示中国地图,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把这一环节分为三个板块展开: 1、识看地图 展示给学生一张中国地图,提问:"你从地图上知道了什么,"引导孩子们从整体感知祖国版图的形状犹如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吃穿住话古今》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吃穿住话古今(一)》第二单元第1课 (需两个课时) 教材分析: 《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1课。主要从猿人、古人的“吃”切入、联系到火,拓展到农业生产这几个方面。 学情分析: 因为五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相对窄一点;但是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他们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观察、了解、探索;为此我想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看书交流,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祖先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基本认识。教学要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生活阅历出发,重点不在学生掌握多少,了解多少,而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人类的起源以及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 文明的艰辛与漫长。 2.从“吃”入手,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 3、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教学重点: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人类进化的过程> 生:说一说感想

一、人类的起源 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人类是进化来的; 达尔文进化论 1、低级生物 -----高级生物---猿人---能人----智人……现代人(崇尚科学) 另外:还有不少人的神话故事 生:说一说 2、师:中国古老的传说:女娲捏泥人(造人)(迷恋传说) 3、外国上帝造人的传说(不崇洋媚外) 问:你认为以上那个是你的祖先?学生回答1可说你崇尚科学;回答2可说迷恋传说;回答3的可能没有,可说不崇洋媚外。 二、中国猿人、古人 1、师: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远故的故事,全班交流 2、同学读第26页第一段。 3、北京猿人、元谋人、半坡遗址…河姆渡人遗址……。 4、看书交流第26—28页 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困难和危险 生:谈自己的感受。 5、教师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 三.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 问“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江山多娇》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江山多娇》说课稿 很多老师都不知道说课稿怎么写?下面以为例,为大家展幵 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 本课选用教材(追逐跑和投掷轻物),都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 式。教学以强调育心和育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两健;同时本课力求从单纯技术教学向技能运用教学的转化,将教学内容有机融 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台匕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江山多娇》 《江山多娇》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九 州方圆》中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懂得千百年形成的具有特殊价值的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从中激发学生热爱国 土的情感。 本学科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 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

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 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使学生既学 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从 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 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 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 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 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 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旅游”是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而且大多学生都 有旅行经历。但学生对我们祖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的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甚少。 教学时我以自己亲历的西藏之行 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优美的图片欣赏中进入课文学习, 以激发学 生的情感。学习中,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身感 受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初步感受到我国旅游资源 的丰富。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我们伟大祖国 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 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 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 目的是先让 为后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命多么可贵》说课稿范文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命多么可贵》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课文《生命多么可贵》。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的第一个单元——爱美丽的生命。作为本册的第一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感激,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更加珍惜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对未来人生充满积极的期待。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学生对生命已经有了思考,但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生命意识比较淡薄,接受生命教育的途径单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迫切任务。根据本课的要求和五年级小孩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中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我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家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形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针对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感受亲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难点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目标,我将在课堂上采用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角色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将在欣赏电影、搜集资料、说话和书写等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形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简单阐述我的教学设计。我这一课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妈妈肚子里的我。 第二个环节是感激生命。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健康生活每一天说课稿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健康生活每一天》说课稿 《健康生活每一天》说课稿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健康生活每一天》。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生命的美丽》第三主题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以三个话题来展开,分别是“‘1’和‘0’的启示”、“拒绝毒品”、“健康加油站”。这三个话题的教学要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生活方式是健康杀手;知道该怎样健康地生活。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实现思品与社会生活化的理念。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图片和直观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反思、矫正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便于学生

从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接受。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要3课时左右。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及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初步认识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四、教法学法 我课前要求同学们做了调查访问和搜集资料,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针对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有独立见解的特点,在教法学法上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师生交流、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重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二单元。主题内容是:两份帐单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简述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该教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二单元。该内容主要由两份帐单所引出的故事,儿子的帐单上列出了具体的数字。而母亲的帐单上却全部是0。从这两份帐单上可以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无私的更是无价的。通过两份帐单的对比,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体现的更加生动具体 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结合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我将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成以下几点: 1.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 2.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母亲的帐单上全部是0呢 3.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4.教育学生我们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当的,不应当索取报酬。 重点、难点: 而在本课时中,教学的重难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该教材的教学内容

2.通过实践运用,切身体会母亲的帐单中那无私的关爱。 3.思考生活中我们为父母做事是否应该要索取报酬 4.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延伸生活实际当中,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事情教学方法: 教育学中指出,教学有法,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并且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将教学中心放在学生内心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上,所以我在课程中将会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适时的引导培养学生。根据本节教育内容,我预定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 2,情感陶冶法 3,直观教学法 4,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学法: 我们都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所以,在我这节课的设计中,学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教育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他们还要参与到我这节课中来。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协作者来配合我上好这一节课。通过他们自己亲身去经历和参与和思考,在实践中将所学的新知识转换为自己内在的知识。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会让学生先做好上课前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上课时所需要调查的资料,准备的物品等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

1.《家人的爱》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家人的爱》,这篇课文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是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活动目标 情感熏陶: 1.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 2. 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能力培养: 3. 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活动难点: 理解严也是爱. 三、学情分析 本课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课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四、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准备 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一张与家人的合影,并提出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知爱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一开始,我由故事引入,讲述的是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灾难来临时,一对夫妻用身躯护着他三岁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给了自己的孩子,而夫妻俩双双遇难了。听完后,让学生说出故事中最打动你得是什么?这是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感受家人亲情的兴趣。 活动二:体验、感悟爱 首先,课件出示几幅画,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爱的场景。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声的关爱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等能力。 1. 当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满脑是家庭中那温馨的一幕幕时,我又利用课件再现几个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严格要求是爱吗?当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严也是一种爱时,便是感悟了爱的真谛。此时若有同学谈到自己因误会了父母的爱,心情很后悔,我会立即用手机让他与父母联系,当场向他们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这样,把现实和情境结合起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2. 课件演示小诗:同样的爱 在体验、领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爱之后,我让学生续编或仿编、朗诵这首小诗,学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创造活动中再次深化。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1说课稿 冀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第五课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学生分组坐好.)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穿的可真漂亮,不但色彩鲜艳,而且款式也多种多样。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漂亮的服饰,你们想看吗?(师出示一些图片)欣赏了漂亮的衣服,你们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二、小组汇报 1.师:关于衣裳都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个问题是哪个小组研究的? 小组回应,汇报. 生介绍黄道婆的故事,并简单介绍衣服的起源和发展.(从远古时代的穿树叶,披兽皮.发展到现在多姿多彩的服饰) 师:(评价这些体现了什么?} 生理解: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结果. 2.师:是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使我们的服饰多姿多彩,现在,我们衣服的面料有棉,麻,丝,腈纶等等。特别是丝绸更是我国的所特有的。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那么对于丝绸你了解了它的哪些有关知识呢?那一小组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对丝绸进行了了解。我知道丝绸的颜色色彩斑斓、灿烂夺目,深受人们的喜爱。 另一组员汇报:我了解到丝绸的质地柔软、光滑,凉爽透气,对保护皮肤十分有利。师:穿着它真是又舒适又漂亮。她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生3:我了解到它的纺织过程非常复杂。只是得到它的原材料----蚕丝就相当麻烦。 生4:我还知道丝绸可以出口换取外汇呢。 生5:我知道丝绸在历史上也是难得的珍品。出土的西汉“蝉衣”足以证明这一点。师:丝绸确实以其复杂的织造技术和文化艺术令世界所折服。通过你们对丝绸的了解,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得出:从丝绸的身上我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是非常勤劳的,并富有创造力的,师: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 师:你们小组对丝绸的了解比较全面,,对同学们有很大启发,如果同学们想了解到丝绸的更多知识,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3.师:人们的聪明才智不仅体现在衣服原料的制造上,对于服装的设计也是因地制宜的。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因为地形、气候的不同,服饰的差异也很大。(出示29页图片) 生观察,说说这些服装的特点有哪些? 生观察后汇报。(分别从寒带、热带、水乡等几方面进行介绍) 师:(评价)同学们介绍得很好。让我们再想想: 在同一地区,一天之内人们的服装有没有变化?假如有,你知道是哪些地区吗?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有两件宝》说课稿范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有两件宝》说课稿范文 1、教材 通过第9课的,学生应该懂得“好的生活不能坐等得来,要靠勤劳的双手”,通过第10课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不断动脑筋,找出缺点想办法,才能使生活用品不断改进”,而本课是对第9课和第10课的综合和提升:让学生从和实例中明白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改进用品、改善生活都离不开这两件宝,只有用好这两件宝,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2、学情 通过第9、10课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双手和大脑的用处,但对于大脑和双手哪个更重要不太明确。 3、教学目标 知道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初步懂得只有手脑都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尝试动手、动脑来改善和促进自身的进步。 4、教法

“生活性”和“活动性”是二期课改的灵魂。在设计教学时, 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活、现实生活“做文章”;采用辩论、辨析、实践 等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理。 5、学法 实践体验法:当学生懂得了只有手脑都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后,通过“变魔术”的游戏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件宝取得成功的喜悦。 6、实施: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目标为“知道每个人都有两 件宝:双手和大脑;初步懂得双手和大脑对人们非常重要;体验运用两件宝取得成功的喜悦。”第二课时目标为“联系实际,让学生懂得只有手脑都能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尝试动手、动脑来改善生活和促 进自身进步。”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 生活;对于品德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 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学时我将学生已明白的道理(通过以 往教学)和已有的生活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使教学的全过程体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中国制造说课稿

《中国制造》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制造》。 一、说教材 《中国制造》是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第三块的内容,从中国商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视角,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懂得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链上的重要一环,从而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中国制造》这一活动主题是在本单元中“商品的故事”、“寻找商标的国籍”基础上从经济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初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 二、说学生 经济对学生来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不深入,有的受到家长的观念影响也缺乏对我国经济的一种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对国内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了解不够,因此而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有,但不够强烈。 三、说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认为设计时应体现出以下几点: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标指出“品德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中国制造》的学习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唤起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更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明确自己身为中国的子民,将要为将来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努力方向,增强民族责任感。 2.自主参与,自我提高。课标提出“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教学中,我将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引导他们感受中国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这次活动的目标为:1.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现状的调查了解,感受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3.引导学生学会用两种眼光看待“中国制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 五、说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经济的民展和腾飞,增强民族自豪感。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看待中国制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会在教学设计中能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1.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查阅和收集“中国制造”的名牌商标,寻找相关故事,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调查和了解“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情况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建立跨国公司的情况,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一种民族自豪的情感体验,为课堂上交流体验作好感情积垫,便于在课上形成认知的共鸣。2.课中引导:

小学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起》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起》说课稿 故事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也略显飘渺, 要想学生真正认识“言而有信的益处”“言而无信的危害”,是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切实关注他们的行为。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教法、学法、 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I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 面是一篇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起》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 起》,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说教材 该内容是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聪 明的消费者”的第四课,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国的自然概况”和“了解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品德与 社会》课程标准中“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相关的内容标准是:“树立环保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祖

本课的主题是珍惜和节约资源。按照这个主题教材分为三个 版块?nbsP 第一版块“没有水的日子”、课文从学生日常生活中 的用水开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缺水的感受, 体会到水资源的不 可替代性。紧接着呈现出一系列的数字、图表和案例说明我国是 个“贫水国”,激起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忧患意识。 学生的视线再次拉回自己的实际生活, 让学生通过对自家用水的 学生可以接受和操作的行动方案, 倡导学生投入建立节水型社会 的行动中去。对第三版块“节约纸张”的处理仍然采取从学生的 情感出发的方式,用拟人的手法设置了“我是一张被丢弃的纸” 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表达“心情”的方式谴责丢弃纸张的行为, 课文还通过呈现一幅纸张生产的流程图, 拓展学生的认识:节约 纸张就是尊重劳动,就是间接地保护了森林, 就是减少对水资源 的污染。接着让学生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纸张的, 做得更好”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丰富,思想性和实践性很强。 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 懂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 然后将 调查,揭示出我国水资源浪费的惊人现状。 进而顺理成章地进入 第二版块“节约用水”学习, 提出节约用水的号召,并提出一些 成对学生正确行为的引导。 最后安排 “回家做一做”,通过学生 亲自操作,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将分二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感知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我们自己做主》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我们自己做主》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做主》说课稿教学目标: 1、通过班委竞选等民主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2、理解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为人正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课前调查: 了解班干部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喜欢哪一种方式?学生准备竞选演讲稿 2、学生汇报调查情况,确定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改选班委。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活动一: 制定选举的方法。 1、小组讨论选举的方法。 2、小组汇报,老师总结①先推选出计票人 2 名,监票人 1 名,唱票人 1 名。 ②再推选出候选人,每组推选 2 人。 ③候选人向同学们发表竞选演说,并接受大家的提问。 ④全体同学投票表决,得票多的当选(每张选票写 2 名候选人) ⑤计票员统计得票情况。 1 / 7

活动二: 选举活动 1、提名产生计票人,监票人,唱票人,鼓掌通过。 2、工作人员发选票 3、由各组推选候选人 4、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同学提问。 5、投票活动 (1) 写选票(2) 投票、唱票 (3) 宣布结果 6、总结: 由新任班长发表就职演说活动三: 谈感受 1、找学生谈感受 2、师总结: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行使自己的权利,公平、公正地对待人和事,选举班干部,推选卫生监督员、三好学生,我们都可以做主。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调查村干部的选举方法。 2、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经过《我们自己做主》说课稿一、教学目标 1、通过班委竞选等民主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2、理解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为人正直。 二、设计理念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做主的快乐。 本课中我力求走进学生生活: 从班级调查到讨论选举方案再到竞选演讲,每一个活动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