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在心理研究中注重对观察行为的分析和解释。
行为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的行为,才能获得对心理过程的了解。
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的核心原则是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相信,人类的行为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对环境进行控制来改变行为。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涉及两种基本类型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操作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特定行为。
"给我一个会哭的孩子,我可以让他成为任何我想要的人"
行为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的原理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学生的特定行为,以及利用正向激励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行为主义的争议
行为主义的观点遭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行为主义过于简化了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了内部认知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行为主义对于理解和改变人类行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可观察的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及其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及其理论摘要:约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关键词:华生行为主义研究方法一、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行为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宣称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华生所讲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
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华生承认,"反应"一词是从生理学中转借到心理学的。
但是,心理学扩大了它的用法。
也就是心理学把一组简单的生理反应组合成为一套复杂的反应,把简单的肌肉骨骼动作联结为一种行为的方式。
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1、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开门锁、打网球、拉提琴、盖房子、与人说话、与人交往;2、内隐的习惯反应,包括条件反射所引引的腺体分泌、无声言语(即思维)、身体的定向或态度;3、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抓握、打喷嚏、眨眼等;4.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在这里华生概括了有机体的全部行为,并且把这些行为区分出先天遗传的反应和后天习得的习惯反应。
华生认为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行为主义就是要发现后者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规律,实现预测行为、控制行为的目的。
二、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华生承认观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观察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帮助的观察,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的观察。
华生认为这种观察也可以了解引起反应的刺激及反应和动作的性质。
但由于对许多现象不能加以充分的控制,因而只能是一种比较粗略简便的方法。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真题 (2)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 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调变方法主要有问卷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和()A.访谈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解析】A学期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及情境法等。
2.布朗、柯林斯和杜吉德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以下哪种学习的概念()A.情境性学习B.直观学习C.实物学习D.模拟学习【解析】A布朗、柯林斯和杜吉德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
3.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么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的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显性知识D.隐形知识【解析】B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如怎么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解决的是个体从不会做到会做到熟能生巧的过程。
4.守恒法是由以下哪位科学家的守恒实验演变过来的方法?()A.桑代克B.奥苏泊尔C.维果茨基D.皮亚杰【解析】D守恒法:守恒法是由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而演变过来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了解幼儿是否获得了某些数学概念,或者所获得的概念是否具有稳定性。
5.幼儿在认识了兔子、乌龟、松鼠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这属于()A.概念同化B.初级概念C.上位学习D.下位学习【解析】C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学习“兔子、乌龟、松鼠”对“动物”这一概念来说,是一个上位概念。
6.动作技能可也称()A.智力技能B.认知技能C.运动技能D.知觉搜能【解析】C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第十二章早期行为主义整理试题

行为主义以行为为对象,当然要采取客观的方法而反对内省的方法。他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反应,听取别人的语言和观察别人的身体动作一样,都属于客观观察,所以他主张用语言报告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反应。他在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后,又以语言报告的形式把它从后门迎了进来。
(三)与巴甫洛夫的分歧
第十二章早期行为主义知识点要求与习题
1.理解行为主义的特点
2.了解华生与巴甫洛夫的的观点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3.掌握华生于 1913 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华生行为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史上的第—次革命,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心理学两个中心思想,即意识心理学和内省主义,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对象,把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方法。但有极大的片面性,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评价过高。1913-1930 华生为代表的第一代行为主义。(早期或古典行为主义)1930-1960 赫尔、托尔曼、斯金纳等新行为主义;1960-以后班杜拉为代表的新新行为主义(社会认知学派)。
华生在强调刺激、反应的同时,极不重视神经组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的行为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其它器官相等。
(二)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看法
行为主义以行为为对象,当然要采取客观的方法而反对内省的方法。他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反应,听取别人的语言和观察别人的身体动作一样,都属于客观观察,所以他主张用语言报告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反应。他在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后,又以语言报告的形式把它从后门迎了进来。
A、条件反射法B、测量法C、记录法D、描述
9、华生对心理学的许多具体问题都有过具体的主张,以下不是其主张的是:
A.关于感觉的理论B.、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C.关于人格的理论D.关于动机的理论
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讨论报告行为主义既是西方心理学的一个理论或流派,又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
作为一种理论或流派,它指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的一种体系;作为一种方法论,它指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面的客观主义倾向。
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流派还是一种方法论,行为主义的影响都是其他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所不能及的。
1913年华生发表的《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被认为是行为主义的宣言。
同样的,行为主义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这些包括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实证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新实证论的影响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自然科学背景(谢切诺夫有关反射的研究,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别赫捷列夫的反射学),心理学背景(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对立,机能心理学对意识作用的贬抑以及机能心理学的客观化倾向),社会背景(20世纪初美国社会化大生产和历史条件,政治气氛和意识形态方面,美国政府需要一种新的思想观念统一美国人的思想,并从行为上控制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所以,行为主义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机能心理学贬抑意识的思想传统,吸收动物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模式,以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取代了意识和心理的研究,创立了行为主义。
他关于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学的性质,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他决意的抛弃意识的探讨。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意识,还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首先他对传统内省法的批判;其次主张客观方法,这主要有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等;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否定意识的必然结论。
心理学史练习题

《心理学史》练习题一一、单选题A1--301.完形学派产生于哪个(nǎ ge)国家()A.美国(měi ɡuó)B.德国C.荷兰(hé lán)D.瑞士(ruì shì)2.心理学在哪一年脱离哲学(zhéxué)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789年B.1886年C.1878年D.1879年3.构造主义产生于哪个国家()A.美国B.德国C.荷兰D.瑞士4.下列哪一个不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伟人()A.伊壁鸠鲁 B. 卢克来修 C. 恩培多克勒 D. 奥苏泊尔5.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是()A.卢克莱修 B.伊壁鸠鲁 C.德谟克利特 D.毕达哥拉斯6.以下谁被有些人称为“经验心理学之父”?()A.洛克 B.拉美特利 C.霍布斯 D.布朗7.神经震动说是谁提出的?()A.霍布斯B.哈特莱C.约翰·穆勒D.詹姆斯·穆勒8.谁最先使用联想一词?()A.霍布斯B.洛克C.约翰·穆勒D.詹姆斯·穆勒9. 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为()A.沃尔夫 B.莱布尼兹 C.康德 D.赫尔巴特10.17至19世纪的理性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为()A. 笛卡儿 B.洛克C.斯宾诺莎 D.洛采11. 下面不属于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内容的是()A.提出天赋观念说B.提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观念C.提出了心身双面论D.认为人的原始情绪有六种: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12. 提出神经特殊能量说的是()A.赫尔姆霍茨B.巴甫洛夫C.缪勒D.贝尔13. 布洛卡区的主要功能是()A.言语表达中枢B.言语运动中枢C.言语理解中枢D.言语感觉中枢14.谁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建立者?()A.冯特B.铁钦纳C.杜威D.安吉尔15.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延续了谁的心理学思想?()A.洛克B.冯特C.霍布斯D.哈特莱16.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谁?()A.屈佩尔 B.斯图姆夫 C.麦农 D.布伦塔诺17.是谁最早提出的形质学说?()A.霍布斯B.威塔赛克C.厄棱费尔D.屈佩尔18.标志(biāozhì)着行为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幼儿园笔试练习题一

幼儿园笔试练习题一1.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的(卢梭)2.幼儿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案是(直接教学方案)3.奥苏贝尔认为学前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
4.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5.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1913年至1914年间,他又将此书发展成三大卷(《教学心里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6.幼儿教育心理学包括以下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和(环境与教学)。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萌芽期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卢梭)、德国、(福禄培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8.(福禄培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他称之为(恩物)。
其确立的(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学原则已成为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9.(蒙台梭利)提出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其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
她为以幼儿的(感知觉)发展为基础,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教具与学具,作为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被后人称之为(蒙台梭利)教学法。
10.奥苏贝尔方案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的代表,它主要受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学前阶段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
11.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初期,以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凯米—德芙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这是唯一被皮亚杰本人认可的建构主义幼儿教育模式;一种是(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简答1.幼儿教育心理学?2.直接教学方案?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4.结合实际谈一谈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方法主要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应用行为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正强化 刺激 增加奖励刺激
负强化 减少厌恶刺激
消退 不施与
惩罚 呈现厌恶刺激/ 消除奖励刺激 减少反应概率 消除不良行为
目的 应用
增加反应概率 塑造良好行为
增加反应概率 塑造良好行为
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 conditioning)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外在刺激引 发的反应。 操作性反应(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个体主动发出、受到强化的反应。
操作理论认为,如果在一种操作反应之后--无论事前是否引发这一行 为的刺激--伴随着环境与教育的强化,那么这种反应的频率就会增加,幼儿 就逐渐习得了某种被强化的行为。 与桑代克的不同:(S)-R-S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从经典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
1913年,华生的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演讲, 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学习理论主张:1、客观主义 2、还原主义 3、决定论 4、控制性
{
经典行为主义: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班杜拉
一、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反射
巴普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1904 年荣获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 的生理学家。
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试验
无条件刺激(食物 )→无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铃声 )→条件反应
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配对而引起的条件发射 的过程。
五大学习定律: 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是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