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1. 概述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工艺是为了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多种方法。
2. 机械处理机械处理是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机械加工,以改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并去除表面缺陷。
常见的机械处理工艺有:2.1 打磨通过使用砂纸、磨石等工具对塑料制品进行切削、磨砂,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凹凸和氧化层等缺陷,使表面光滑平整。
2.2 研磨采用研磨机或喷砂机等设备,利用高速旋转的研磨盘或喷射磨料将塑料制品表面磨去一定厚度,以去除划痕、灰尘和污渍等。
2.3 抛光使用抛光膏或抛光机械,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物理或化学抛光,使表面更光滑细腻,增加光泽度和透明度。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特性和外观。
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有:3.1 酸洗采用酸性溶液(如硫酸、盐酸等)对塑料制品进行浸泡,以去除氧化层、污垢和表面有机物,增加表面亲水性和附着力。
3.2 碱洗使用碱性溶液(如钠氢氧化物、氨水等)对塑料制品进行浸泡,以去除酸洗残留、中和酸露洗的影响,提高塑料表面的光洁度和稳定性。
3.3 电化学处理利用电解液和电源,对塑料制品进行阳极处理或阴极处理,增加塑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3.4 涂覆处理采用喷涂、浸涂等方法,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以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4.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利用热力或其他物理手段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变其表面形态和性能。
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有:4.1 涂层采用热熔涂层、真空镀膜等方法,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护、隔热、保湿等功能的薄膜。
4.2 气氛处理利用高温高压气体环境,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提高塑料材料的抗氧化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3 淬火处理通过在高温状态下迅速冷却,使塑料制品表面迅速固化,增加塑料的硬度、强度和刚性。
塑料件表面处理

塑料件表面处理1,IMD2,喷油处理,要求油漆用那种金属烤漆.3,表面烫金处理, (电化铝转移),但是对表面形状有要求(也叫热转印)(1)、有关烫印板,即施压头部份的材料选取,以红铜材料为最佳,因为红铜散热性、传热性比较好,在金属中属于中性材料,既不太软也不太硬,不仅便于加工,有一定弹性,耐用性很好;不过实际使用时,很多厂商为降低材料成本,选择的多是铝合金印板,这样在烫板整理成本上可以省一些,不过因为铝材太软,使用寿命差,如果批量很大,用一段时间还得重新制版,制版费也不便宜了,所以应该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问题。
(2)、有关烫印工艺条件方面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烫印压力、烫印温度和烫印时间。
(3)、最重要的就是烫金原材料的选择,即烫金纸,选择时要注意与不同的烫印基材相匹配才行,并非一种烫金纸就能通吃所有的材料,这主要是关系到热转印时的粘着牢固度的问题。
4,水转印大致原理如下:先将图案印刷到转印纸上,将印刷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膜.转印纸整理完成.在印刷时,须将保护膜撕掉,用水浸湿,贴于被印刷表面.由于水的作用,油墨贴附于产品表面.再将转银纸撕掉.待水干后.转银完成.5,真空覆膜6,表面拉丝7,电镀拉丝可根据装饰需要,制成直纹、乱纹、螺纹、波纹和旋纹等几种。
直纹拉丝是指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直线纹路。
它具有刷除铝板表面划痕和装饰铝板表面的双重作用。
直纹拉丝有连续丝纹和断续丝纹两种。
连续丝纹可用百洁布或不锈钢刷通过对铝板表面进行连续水平直线磨擦(如在有靠现装置的条件下手工技磨或用刨床夹住钢丝刷在铝板上磨刷)获取。
改变不锈钢刷的钢丝直径,可获得不同粗细的纹路。
断续丝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加工制得。
制取原理:采用两组同向旋转的差动轮,上组为快速旋转的磨辊,下组为慢速转动的胶辊,铝或铝合金板从两组辊轮中经过,被刷出细腻的断续直纹。
乱纹拉丝是在高速运转的铜丝刷下,使铝板前后左右移动磨擦所获得的一种无规则、无明显纹路的亚光丝纹。
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塑料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家居、电子、医疗、汽车等。
然而,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改善产品的外观、性能和耐用性。
下面是塑料制品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1. 喷涂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为塑料制品提供各种颜色和效果。
喷涂可以使用不同的涂料,如丙烯酸、聚氨酯、环氧树脂等。
喷涂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喷涂设备进行,可以在塑料制品的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2. 电镀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沉积在塑料表面的表面处理工艺。
它可以为塑料制品提供金属外观和耐腐蚀性。
电镀可以使用不同的金属,如铬、镍、铜、锌等。
电镀可以通过电解沉积或化学沉积进行。
3. 印刷印刷是一种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在塑料表面的表面处理工艺。
它可以为塑料制品提供各种图案和文字。
印刷可以使用不同的印刷技术,如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数字印刷等。
4. 热转印热转印是一种将图案或文字转印到塑料表面的表面处理工艺。
它可以为塑料制品提供各种图案和文字。
热转印可以使用不同的热转印技术,如热转印膜、热转印纸等。
5. 激光雕刻激光雕刻是一种使用激光将图案或文字雕刻在塑料表面的表面处理工艺。
它可以为塑料制品提供高精度的图案和文字。
激光雕刻可以使用不同的激光雕刻机进行。
总之,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为产品提供各种颜色、效果和图案,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耐用性。
以上是常见的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工艺,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进行选择。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喷涂:在塑料表面喷涂一层涂料,可以改变塑料产品的颜色、光泽度等表面特性。
2. 喷砂:利用高压气流将细砂颗粒喷射到塑料表面,使其表面粗糙,增加摩擦力和附着力。
3. 热转印:将热转印膜贴在塑料表面,并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热转印膜上的图案或文字转移到塑料产品上。
4. 喷涂电镀:在塑料产品表面喷涂一层导电涂层,然后进行电镀,使其表面呈现金属质感。
5. 喷气雾化:利用喷气将化学药液雾化,形成细小颗粒,然后喷洒在塑料表面,实现防腐、防静电等效果。
6. 声波清洗:利用高频、高压的声波将溶剂内的微小气泡振动和爆裂,达到快速清洗塑料表面的目的。
7. 涂层处理: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涂层,如防刮花、耐磨、防紫外线、抗污染等。
8. 抛光: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塑料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增强光泽度。
9. 染色:通过将颜料或染料溶解在溶剂中,浸泡或涂抹在塑料表面,使塑料产品呈现所需的颜色。
需要根据具体的塑料产品以及所需的表面效果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块镜片来控制激光的光线,在承印物上打印
出所要图案或文字的方法。
采用高速打印。
产。也可在每一个产品上分别打印文字或符 号。
1,善长打印细小文字。
口 4,与屏蔽式相比较,可打印的面积较大
口 3,以划线或细小文字为主进展打印时,可
扫描式的优点
2,绘图数据由电脑控制,适用于少批量生
扫描式的缺点遇到粗体字或涂布图形时,打印所需的时间
口 PU 烤漆操作流程
PU 漆配比:主剂:P790硬化剂: H-300-50UN稀释剂:C27917稀释比率:主剂:硬化剂:稀释剂=4 :1:2~4 〔重量比〕膜厚: 15~20 um枯燥条件:静放5分钟后,70℃×30分钟以上烘干(到达完全硬化,还需在20 ℃ 环境下放置7天左右)注:有些厂商采取强制枯燥的方法,只要3 ~ 6 小时即可完成完 全硬化,缩短了时间
本钱低、见效快。
适应不规那么承印物外表的印刷。
、附着力强、着墨性好。
墨层厚实、立体感强。
耐旋旋旋旋光性强、成色性好。
印刷对象材料广泛。
印刷幅面大。
丝网印刷的特点
曲面印刷(移印)
简介作为在塑料成型品的外表进展文字或图案的印刷方法,曲面印刷法常常被采用。曲面印 刷是指用一块柔性橡胶,将需要印刷的文字、 图案,印刷至含有曲面或略为凹凸面的塑料 成型品的外表。
丝网印刷原理
其印刷的根本原理是:丝网印版的局部网孔能够透过油墨,漏 印至承印物上;印版上其余局部的网孔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传统的制版方法是手工的,现代普遍使 用的是光化学制版法。这种制版方法,以丝网为支撑体,将丝 网绷紧在网框上,然后在网上涂布感光胶,形成感光版膜,再 将阳图底版密合在版膜上晒版,经曝光、显影,印版上不需过 墨的局部受光形成固化版膜,将网孔封住,印刷时不透墨;印 版上要过墨的局部的网孔不封闭,印刷时油墨透过,在承印物 上形成墨迹,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油墨在无外 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在承印物上,当用刮墨板以一 定的倾斜角度及压力刮动油墨时,油墨通过网版转移到网版下的承印物上,从而实现图像复制。
塑料材料的表面处理都有哪些方法

塑料作为近几年来比较常用的材料,在机械加工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塑料材料的表面着色与肌理装饰,一般都是在塑料成型时候完成,但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寿命,让塑料表面更加美观。
一般在生产中,塑料材料的表面处理还有这些方法。
1、表面活性剂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利用的是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塑料的表面进行处理,除去表面的灰尘并迁移出各种辅助剂让涂膜在塑料上有所附着。
这种表面处理的方法污染小,有助于去除无机物,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没有溶剂处理法好。
2、化学药品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会利用硫酸—重铬酸钾等化学溶液对塑料的表面进行处理,从而加入基团来增加涂膜对塑料的表面附着力。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各种塑料制品,但是这种方法也具有一些劣势,会引发三废处理的问题。
3、溶液清洗法这种方法使用的溶液是三氯乙烷等含有氯的溶剂,对塑料表面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灰尘以及各种有机助剂,保证涂膜对塑料的附着。
这种方法可以采用喷、刷、洗等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不过其劣势也是容易造成污染。
4、火焰处理法这种方法在中小型机加工企业使用的很多,主要利用的是氧化火焰对塑料的表面进行处理,增加涂膜对塑料表面的附着力,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容易让产品出现变形。
5、等离子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放电对塑料表面进行处理,在空气中氧的参与下,让塑料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或者发生活化,有效增加涂膜对塑料的附着力。
这种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短,但是效果较好,前期投入设备资金较大。
6、紫外线处理法这种方法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并伴随着空气中氧的参与,让塑料表面发生活化,增强涂膜对塑料表面附着能力。
这种方法的处理相对简单,但是对底材的选择性要求较高。
7、打磨处理法这是最传统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主要利用的是轻度喷砂或者手工打磨的模式,让塑料的表面积增大,增强涂膜的附着力。
这种方法的劣势是由于使用干式打磨,粉尘污染较为严重。
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经水洗后在60°C 以下干燥。
[方法4]
在下述溶液中于20°C 下浸渍3min :
氧化铬 16.6 硝酸钠 20 冰醋酸 105 水 100
用冷水冲洗,蒸馏水洗净,在40°C 以下干燥。
[方法5]
在下述溶液中于60-70°C 浸渍3min:
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由于塑料的品种众多,各种性能差别很大,因此表面处理的方法也就很不相同。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重铬酸钠 10 硫酸镁 5 硫酸锰 5 水 80
用冷水冲洗,蒸馏水洗净,在70°C 以下干燥。
[方法6]
脱脂后在下述沸腾溶液中浸渍20min:
重铬酸钠 1.5 硫酸铵 3 氨水(d=0.88) 0.3 水 93.7
用温水冲洗,蒸馏水洗净,干燥。
[方法7]
在30°C 以下氟氢化铵10%的溶液中阳极化至电流密度低于0.45A/m2 (一个电极面板),交流电压90-120V
[方法5]
本方法适用于尼龙。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丁酮,在表面涂一层10%的尼龙-苯酚溶液,在60-70°C保持10-5min,然后用溶剂擦净(或者再在表面涂一层间苯二酚-甲醛底胶),立即胶接。
[方法6]
本方法适用于涤纶薄膜。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
脱脂后,在80°C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5min,然后在氯化亚锡溶液中浸渍5s。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模具咬花
技术特点: 1、使产品更加美观,克服了喷漆易磨掉的缺点; 2、由于光洁如镜的产品表面极易划伤,易沾上灰尘和指纹, 咬花可以隐蔽产品表面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点。 3、制作花纹,可以使产品表面与型腔表面之面能容纳少许的 空气,不致形成真空吸附,使得脱模变得容易。 4、 防滑、有良好的手感。
模具咬花
模具咬花
咬花工艺流程: 除油洗模→粘模→印花处理→化学蚀刻→表面处理 1、对模具表面进行油污和杂质清洗,避免造成化学蚀刻不均匀; 2、将胶布粘贴在不需要蚀纹的表面,用蜡密封蚀纹面的边界; 3、用菲林蚀刻制作花纹,将花纹转印至模具表面; 4、将模具浸入化学药剂进行蚀刻; 5、最后再以喷砂的方式去除残留化学物质并进行光泽调整。
烫印
烫印方法: 将金属模版放在电热板上加热后使箔转移到成型品的 表面。
热板温度:160-220℃ 压力:0.39-0.58Mpa 加压时间:0.6-1.0S
烫印 抽屉拉手烫印
烫印 门拉手烫印
烫印 制品是绝缘体,易产生静电。带电后 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因静电吸附的灰尘 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 除尘的效果较好。
4.喷涂:塑料涂层厚度为15~20μm,通常要喷涂2~3道才 能完成。一道喷涂后晾干15min,再进行第二次喷涂。
效果:使基件耐蚀、耐磨、耐高温
喷涂
塑料喷涂工艺流程一共有五个方面: 1.退火: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
开裂。可采用整面处理,消除应力。即配置能够消除塑件内应 力的溶液在室温下对塑件表面进行15~20min的处理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在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
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
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
由于塑料的品种众多,各种性能差别很大,因此表面处理的方法也就很不相同。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方法1]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氯乙烯、过氯乙烯。
上述塑料的脱脂溶剂为丙酮和丁酮。
脱脂后,进行氧化焰处理:先用砂布使其粗化,将其置于氧化焰上烧3-5s,连续三次。
再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65-70°C浸渍3-5min,用冷水冲洗,然后用下述溶液活化,65-70°C浸渍5-10min:铬酸10 浓硫酸20 水40 经水洗,再在下述溶液中70-75°C氧化5-7min:重铬酸钾10 浓硫酸50 水340 然后在70-75°C的热水中洗涤5-7min,用蒸馏水洗净后在65-70°C干燥。
[方法2]
本方法适用对象同上。
在下述溶液中于20°C下处理90min:重铬酸钠 5 硫酸(d=1.84 )100 水8 用冷水洗净后,在室温下干燥。
[方法3]
本方法适用于对象同上。
在电晕放电活化的下述任一气体中进行暴露处理:
(1)干空气,15min;
(2)一氧化氮,10min;
(3)湿空气,5min;
(4)氮气中,5min。
处理后应在15min内进行胶接。
[方法4]
本方法适用于聚苯乙烯及其改性品种,如ABS 和AS 等。
喷砂或砂布打磨后脱脂。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
脱脂后在铬酸溶液中60°C下浸渍20min。
[方法5]
本方法适用于尼龙。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丁酮,在表面涂一层10%的尼龙-苯酚溶液,在60-70°C保持10-5min,然后用溶剂擦净(或者再在表面涂一层间苯二酚-甲醛底胶),立即胶接。
[方法6]
本方法适用于涤纶薄膜。
脱脂溶剂:丙酮、无水乙醇。
脱脂后,在80°C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5min,然后在氯化亚锡溶液中浸渍5s。
[方法7]
本方法适用于聚甲醛和其它缩醛类聚合物。
脱脂溶剂:丙酮、丁酮。
在120°C下干燥处理1h,再在下述溶液中120°C下浸渍5min:对甲苯磺酸 1 二氧六环10 全氯乙烯200 经冷水和热水洗涤后,用热空气干燥。
[方法8]
本方法适用于聚四氟乙烯及其它碳氟聚合物。
脱脂溶剂:三氯乙烯、苯、甲苯、丙酮、丁酮、环已酮。
脱脂后在下述溶液中室温下浸渍30min:氢氧化钠10 已二烯蜜胺
8
然后室温下晾干。
[方法9]
本方法为辐射诱导接枝法。
适用对象同上。
采用高能射线如钴-60射线或2000?以下的紫外光,在苯乙烯单体存在下,使氟塑料表面产生轻微降解,在链端产生活性中心,形成一层透明的接枝共聚物。
用此法处理后颜色不变,电性能不下降。
[方法10]
本方法为氟化烃-钛聚合物法。
适用对象同上。
在含有四丁基钛酸酯、全氟辛酯和水的溶液中浸渍,使表面形成烷基-钛-氧和全氟支链聚合物的薄膜层。
[方法11]
本方法适用于对象同上。
将精萘128g溶解于1000ml四氢呋喃(或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二氧六环)中,在搅拌下于2h内缓缓加入金属钠23g,温度严格控制在3-5°C。
加完后继续搅拌使溶液呈蓝黑色为止。
在氮气保护下,将聚四氟乙烯放入处理5min,然后取出,用冷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暖空气烘干。
本方法稳妥可靠,胶接强度高,是目前氟塑料表面处理中用得最多的方法。
[方法12]
本方法适用对象同上。
将氟塑料脱脂后,表面涂上一层环氧树脂胶,在370°C加热10min,再在400°C加热5min,使胶层熔入氟塑料表面,然后进行胶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