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几种洗衣粉的去油渍效果
洗衣粉清洁污渍的原理

洗衣粉清洁污渍的原理
洗衣粉清洁污渍的原理是利用洗衣粉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与污渍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将污渍分解、溶解、松散,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具体来说,洗衣粉中常含有表面活性剂、碱性物质、螯合剂、漂白剂等成分,这些成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1. 表面活性剂: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水分子与污渍表面结合,使污渍的表面张力降低,有助于润湿和渗透,从而使污渍松散。
2. 碱性物质:洗衣粉中的碱性物质(如苛性钠)可以中和和溶解一些酸性污渍,如食物油渍的主要成分脂肪酸。
3. 螯合剂:洗衣粉中的螯合剂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使其形成络合物,防止金属离子与污渍物质发生反应,减轻污渍对织物的损害。
4. 漂白剂:洗衣粉中的漂白剂(如过氧化氢)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分解色素分子,去除染色污渍。
此外,洗衣粉中还常添加了其他助剂,如增白剂、防絮剂、活性氧、防腐剂等,这些助剂能起到增加洗涤效果、改善衣物的质感、防止细菌滋生等作用。
总的来说,洗衣粉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清洁污渍,使衣物恢复清洁和洁白的效果。
高中生物课件-4.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实验过程
(1)取两只大烧杯并 19 编号 ,用量筒分别量500 mL蒸馏水放入 其中,置于40 ℃的水浴锅保温。
(2)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一组为 20 污染布 和 21 普通洗衣粉 , 另一组为 22 污染布 和 23 加酶洗衣粉 )分别放入两只烧杯 中。
(3)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4)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3.实验结论: 24 加酶洗衣粉 的效果好。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
⒈阅读:“[资料一]有效地控制变量”探究普 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不同:
小组讨论分析: ⑴A同学的实验方案存在问题吗?若有问题,
请说明存在的问题。 ⑵你同意B同学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⑶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⑴A同学的实验方案存在问题吗?若有问题, 请说明存在的问题。
衣物上脱落。
二、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遵循原则: 15 对照实验原则 1、6 单_一__变__量__原_则_______
和17 平行重复原则
,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
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控制 18 使用不同类型 洗衣粉
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用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
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对照实验。
无磷洗衣粉:不用磷酸盐作助洗剂的一类产品, 无水质富营养化这一特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②洗涤效果
普通洗衣粉、浓缩洗衣粉 ③普通、浓缩洗衣粉的特点
普通洗衣粉:颗粒大而疏松,溶解性好,泡 沫较为丰富,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 一般适用于手洗
浓缩洗衣粉:颗粒小,密度大,泡沫较少, 但去污力至少是普通洗衣粉的两倍,易于清 洗,节约水,一般适用于机洗
用洗衣粉去油污的原理

用洗衣粉去油污的原理
洗衣粉去油污的原理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反应。
物理原理:
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主要起到降低水与油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亲水,可以与水分子结合;另一端亲油,可以与油分子结合。
当洗衣粉与水混合时,表面活性剂会迅速溶解并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大量的微小胶束。
这些胶束能够将水和油两相分离,使油污悬浮在水中,并防止其重新附着在衣物上。
化学原理:
洗衣粉中的漂白剂和酶类物质可以进一步分解和去除油污。
漂白剂常常含有氧化剂,如次氯酸盐(如氯),可以与有机物反应,使其失去颜色或破坏其分子结构,从而去除油脂的污染。
酶在组成洗衣粉的配方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加速油的降解过程。
当洗衣粉溶解在水中后,其中的酶可以与油污中的脂肪酸酯相互作用。
酶可以将脂肪酸酯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可以与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并悬浮在水中。
然后,洗衣机的搅拌过程会进一步将这些游离脂肪酸、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在一起,以便完全将油污分离出来。
此外,洗衣粉中的酸碱物质也起到一定作用。
洗衣粉一般偏碱性,这是因为酸性物质可以中和一些碱性物质,从而提供更适宜的环境,使酶类活性最大化。
同时,
碱性物质也有助于破坏油污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分散和去除。
总体而言,洗衣粉去油污的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油脂悬浮在水中,并利用漂白剂和酶类物质对油污进行降解。
此外,洗衣粉中的酸碱物质也发挥了协调酶类和表面活性剂作用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洗衣粉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而多样的,但这种结合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方式确保了洗衣粉对油污的高效去除。
有关洗衣粉的研究型调查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洗衣粉都添加了一些新的成分,具有了更多更强的洗涤功能。这些成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增白剂、香精和酶等,以达到易溶、洁净、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静电等目的。但洗衣粉中添加的物质多了,对我们的健康可不是什么好事。 强力洗衣粉所含的碱性物质除吸收水分外,还能破坏人体细胞膜,使组织蛋白变性;加香洗衣粉中的合成香精太多,气味冲鼻,常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机氯、荧光剂是有毒物质,容易在人体内蓄积,对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购买洗衣粉要尽量选功能简单、添加成分少、气味淡的。从环保角度讲,最好选择对水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粉。
合成洗涤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并配有适量不同作用的助洗剂。洗衣粉是指粉状(粒状)的 知名品牌洗衣粉
合成洗涤剂。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利用石油中提炼出的化学物质——四聚丙烯苯磺酸钠,制造出了比肥皂性能更好的洗涤剂。后来人们又把具有软化硬水、提高洗涤剂去污效果的磷酸盐配入到洗涤剂中,这样洗涤剂的性能就更完美了。人们又为了使用、携带、存储、运输等方便,就把洗涤剂制造成了洗衣粉。 由于洗衣粉能在井水、河水、自来水、泉水、甚至是海水等各类水质都表现出良好的去污效果,并广泛使用于各类织物,所以其生产和使用就迅速发展起来了。现在,洗衣粉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必需的洗涤用品了。
关于洗衣粉的问答
1.洗衣粉是“万用清洁剂”吗?(No)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把洗衣粉当“万用清洁剂”用,除了洗衣服,还拿来洗涤瓜果、蔬菜、餐具,擦洗家具、地板,认为它有去污、消毒、杀菌的作用。殊不知,这样可能导致洗衣粉进入人体。专家提醒,即使进入体内的洗衣粉数量十分微小,也会引起毒害。
2.洗衣粉能与消毒液混用吗?(No)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4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Word版含答案

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习目标:1.能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重点)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重点)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难点)1.加酶洗衣粉(1)概念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2)酶制剂①常用种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②效果最明显种类: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酶制剂③作用原理:难溶性大分子物质――→可溶性小分子物质。
④影响因素: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
⑤生产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
(3)优点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探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设计(1)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2)探究的问题①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洗涤效果的区别:ⅰ单一变量:洗衣粉的类型。
普通洗衣粉+污渍物??ⅱ对照实验加酶洗衣粉+污渍物?②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洗涤温度:ⅰ单一变量:温度。
ⅱ对照实验:不同实验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③不同类型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ⅰ单一变量:加酶洗衣粉的种类。
ⅱ无关变量:污渍的种类、程度等。
1.判断对错(1)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
()(2)加酶洗衣粉能够有效去除油渍、汗渍和血渍。
()( )衣服的洗涤只需考虑洗涤效果。
(3)(4)科学探究中,研究变量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具体做法不同。
()(2)√√提示:(1)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3)成本等因素。
√(4)) (2.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A.针对衣物上的污渍选择洗衣粉B.注意衣物的面料成分.水温要适宜C D.以上都是选择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所加酶的种类,因为不同的酶分解的底物不[D]同,最适温度也不同。
][合作交流1.为什么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较容易将血渍、奶渍洗涤掉?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哪种洗涤用品去污效果好

衣
各种品牌洗衣粉
液
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实验
研究问题 研究假设
实验材料
《哪种洗涤用品去污效果好》实验方案
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比较 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
1、两个水盆 2、染有油渍、墨水、口红等污渍的同种材质的污布 3、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4、两个一样的量勺
具体任务
组员
具体任务
组员
提供洗涤用品
负责搓洗
组员分工 提供2个水盆
计时员
制作2块污布
摄像师
准备2个量勺
记录员
实验结果和我 们的结论
分工提示
1、每个成员都要有任务; 2、分工时应充分考虑组员的特长和有利条件; 3、每组都应有计时员、记录员和摄像师。
研究问题 研究假设
实验材料
《哪种洗涤用品去污效果好》实验方案
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比较 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
1、两个水盆 2、染有油渍、墨水、口红等污渍的同种材质的污布 3、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4、两个一样的量勺
实验条件
相同的用水量,相同的浸泡时间,相同量的洗衣粉,相 同的污渍,相同的洗涤方法、洗涤时间。
(即: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条件
实验步骤
组员分工
实验结果和我 们的结论
相 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同
不 同
研究问题 研究假设
实验材料
《哪种洗涤用品去污效果好》实验方案
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比较
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 1、两个水盆 2、染有油渍、墨水、口红等污渍的同种材质的污布 3、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4、两个一样的量勺
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教学设计

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教学设计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的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区别。
本课题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因为探究的结果可用于指导日常生活中衣物的洗涤,所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时,不要只注重基本原理,而忽视了本课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要点: 1.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2.影晌酶活性的因素。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和高中生物课已经学习过的有关消化酶作用的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加酶洗衣粉中酶作用的理解。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遇到这类实验探究或相关题型,就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了解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典型的习题多加训练,以期提高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4.明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能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
【能力目标】1.实验中能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实验材料用具;2.通过具体的材料,学生尝试课题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逐渐养成协作精神;2.通过科学与生活的整合,逐渐形成简约、严谨的思维品质;3.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四、实验实施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
去除衣服油渍实验感悟3800

去除衣服油渍实验感悟380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曾遇到过衣服上沾上油渍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衣着的整洁度,还给我们的形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一次去除衣服油渍的实验,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感悟。
我准备了一块白色的棉布作为实验材料,将其涂抹上适量的食用油,模拟衣服上的油渍。
接着,我尝试了几种常见的去污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洗衣粉。
我将沾有油渍的布料放入水中,加入适量的洗衣粉搅拌,并静置片刻。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结果发现,洗衣粉对于较轻的油渍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对于较重的油渍效果并不明显。
这让我意识到,对于顽固的油渍,单纯的洗涤可能无法完全去除。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洗洁精。
我将沾有油渍的布料浸泡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用手轻轻揉搓,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结果发现,洗洁精对于一般的油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于较顽固的油渍仍然不够彻底。
我明白了,洗洁精的去污原理主要是通过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能够使油渍分散,但并不能完全溶解和去除。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漂白水。
我将沾有油渍的布料放入稀释后的漂白水中浸泡,并轻轻搓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惊喜的是,漂白水对于油渍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连较顽固的油渍也能有效清除。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识到漂白水中的氯漂白剂能够与油渍发生反应,分解成无色物质,从而使油渍被去除。
除了以上实验中尝试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去污方法也值得一试。
例如,可以尝试使用柠檬汁或醋水进行擦拭,由于柠檬汁和醋水中含有的柠檬酸和醋酸等成分具有溶解油脂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去除衣服上的油渍。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专门的去污剂或去污喷雾剂,它们通常含有特殊的去污成分,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油渍。
通过这次去除衣服油渍的实验,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去污方法,还增加了对不同去污原理的了解。
我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油渍,选择合适的去污方法非常重要。
此外,及时处理油渍也是关键,越早处理,去除的效果越好。
总结起来,去除衣服油渍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洗衣粉的去油渍效果
实验背影:
德国汉高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
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
现在大部分用4A氟石代替磷酸盐。
而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针对不同污渍的洗衣粉,从而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
让我们具体的来看几种洗衣粉得区别
1.普通洗衣粉和浓缩洗衣粉
普通洗衣粉,颗粒大而疏松,溶解快,泡沫较为丰富,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一般适合于手洗;浓缩洗衣粉颗粒小,密度大,泡沫较少,但去污力强(至少是普通洗衣粉的两倍),易于清洗,节水,一般适宜于机洗。
2.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
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为主要助剂,而磷元素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污染环境。
无磷洗衣粉则无这一缺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为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健康,建议使用无磷洗衣粉。
3.加酶洗衣粉和加香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就是洗衣粉中加有酶,加香洗衣粉就是洗衣粉中加有香精。
加酶洗衣粉对特定污垢(如果汁、墨水、血渍、奶渍、肉汁、牛乳、酱油渍等)的祛除具有特殊功能,同时其中的一些特定酶还能起到杀菌、增白、护色增艳等作用。
加香洗衣粉在满足洗涤效果的同时让衣物散发芳香,使人感到更舒适。
4.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相同点: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水软化剂可以分散污垢;等等
不同点:酶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易于溶于水,从而与纤维分开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洗衣粉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区别
2.理解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3.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等技能。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学会对照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实验设计:
(一)、探究几种洗衣粉在相同条件下去油渍效果
实验原理:不同洗衣粉含同一种成分的量有所差异,所以对付同一种污渍的能力也有所差异,在此不同洗衣粉所含的脂肪酶的量有所不同,导致去油渍的效果有明显差异。
实验仪器及材料:
仪器:五只烧杯,天平,量筒,滴管,五根玻璃棒
材料:立白洗衣粉,白猫洗衣粉,汰渍去油渍洗衣粉,汰渍衣领净,立白洗洁精,辣椒油,水,五条相同大小、质地的新纱布
实验步骤:
1.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的制取:取等量的污染物滴加在相同大小、质地的新布上,使其充分吸收并晾干,待用。
2.取五只烧杯并分别编号A、B、C、D、E,用量筒分别量50ml自来水放入其中。
3.用天平准确称取等量立白洗衣粉,白猫洗衣粉,汰渍去油渍洗衣粉,汰渍衣领净,立白洗洁精0.3g分别加入到A、B、C、D、E五个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
4.将制好的污染布分别放入五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6.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比较五块布的洁净度。
实验结果分析:首先洗衣粉有漂白作用是因为洗衣粉里含有氯漂剂;不同洗衣粉的漂白作用有差异是由于含氯漂剂的含量不同所致;洗衣粉的去油渍效果不同是由于不同洗衣粉所含的脂肪酶的量有所不同,导致去油渍的效果有明显差异。
(二)、探究在不同温度下同一种洗衣粉的去油渍效果
实验原理: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大,去污力最强,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去污力下降
实验材料与仪器:
仪器:烧杯(5只)、滴管、恒温水浴锅、玻璃棒、量筒、天平等
材料:立白洗衣粉、辣椒油油、新白纱布、自来水、
实验步骤:
1.取五块相同大小、质地的新纱布,用等量的辣椒油将纱布污染
2.配制系列温度梯度水溶液:取大烧杯4只,分别编号,标注温度分别为30℃, ,40℃, 50℃,60℃,
3.用量筒量取50ml的蒸馏水放入其中,用天平准确的称取等量(0.3g)的同种立白洗衣粉分别加到烧杯中,然后将4只烧杯分别放入的恒温水箱加热。
4.将被污染的布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持续保持各自的温度
5.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结果分析:立白洗衣粉中含有脂肪酶洗衣粉,因为酶发挥它的催化作用有一个最适宜温度,只有在最适宜的温度之下酶的活性最高,从而催化效率也最高。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立白洗衣粉要发挥它的去油渍的最佳效果在应该40℃左右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