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协作

合集下载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引言医学检验作为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畅,影响了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加强沟通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医学检验与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1. 促进疾病诊断与治疗医学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制定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学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检验结果,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2.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学检验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诊断信息,还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指导治疗效果的评估。

通过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3. 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通过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医疗服务。

4. 建立良好的患者医患关系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认可度,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二、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1. 语言障碍医学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在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常常导致医学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之间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沟通效果。

2. 沟通渠道不畅医学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传递不及时、准确,导致沟通效果不佳。

3. 信息不对称医学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学检验人员无法了解临床医生的实际需求,临床医生也不清楚医学检验的局限性和技术难点。

4. 沟通意识不强医学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沟通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缺乏主动寻求沟通和交流的意识。

5. 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医学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互相独立工作,难以将医学检验和临床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安排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安排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安排
背景
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检验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决策和病人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安排
为了保证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有效性和高效性,我们制定了以下沟通安排:
1. 每个临床科室指定一名负责人与检验科负责人进行沟通。

两个负责人可以定期开会,讨论检验结果和病人诊断治疗计划。

2. 临床科室如需获取某一检验结果时,应向检验科提出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反馈。

3. 检验科应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并保证结果的机密性。

4. 临床科室应及时向检验科提供有关病人诊断和治疗的信息,以便检验科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和建议。

5. 在病人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检验项目时,检验科和临床科室应协商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

结论
通过以上沟通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病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摘要】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在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制定规范化沟通流程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解和失误。

加强医学检验结果的解读和应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医生和实验室之间的培训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率。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不仅可以改善医疗质量,也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沟通,多学科合作,规范化流程,结果解读,医生培训,信息技术,未来展望.1. 引言1.1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的重要性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医学检验是临床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对患者的生理和病理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信息。

而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则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疾病转归和治疗效果。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检验结果的意义,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医生、实验室技师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之间可以共同探讨病例信息,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规范化的沟通流程可以避免信息传达的误解和失误,确保医学检验结果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临床医生。

加强医生和实验室之间的培训与交流,可以提高医生对检验结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有效互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可以实现实时在线交流,快速共享患者信息,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医疗服务。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

2. 正文2.1 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是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一环。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促进检验与临床结合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促进检验与临床结合
的意义,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案例二
某医院检验科针对临床需求,优 化了某项免疫学检测项目,提高 了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 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案例三
某医院通过培训临床医生,使其 能够更准确地解读检验结果,减
少了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一
加强沟通是促进检验与临床结 合的关键,应定期举行沟通会
鼓励检验科和临床科室之间的 日常交流,及时反馈和解决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
共享医疗信息系统
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流。
优化系统功能,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工作延误 和误解。
加强系统安全保障,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提高检验科和临床医生的沟通技巧
临床医生应了解检验科的工作原 理和方法,正确解读检验结果, 并能够根据检验结果调整治疗方
案。
双方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相 互尊重、信任和支持,共同为患
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Biblioteka 减少误诊和漏诊降低风险
通过有效的沟通,检验科和临床 医生可以共同探讨和解决诊断中 的疑难点,降低因信息不畅导致
的误诊和漏诊风险。
提高警惕性
及时沟通可以帮助医生保持警惕性 ,对异常检测结果进行充分评估和 进一步检查,避免因疏忽导致漏诊 。
完善诊断流程
通过沟通,检验科和临床共同完善 诊断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连贯性 和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 沟通,促进检验与 临床结合
目录
• 引言 •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现状和问题 •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 检验与临床结合的实践和案例 • 未来展望和总结

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

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

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已逐步成为现代医学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学科之一.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在循证医学的今天,检验医学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更是避免医疗纠纷、平息医患矛盾的有力武器,由此可见,医院的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临床离不开检验,检验也离不开临床,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本人从2O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体会到,要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且更有效地发挥检验科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提高自身素质是前提首先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以饱满的热情为患者服务;其次从事医学专业的人员要实行终身学习制,这是现代医学提出来的基本要求。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新型的大型自动化分析仪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进,更需要检验人员在认真对待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吸取更新检验医学新知识、新理念、掌握新技术,不断把新鲜血液注入自己传统的观念中,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自己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在与临床的沟通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指导于临床,得到临床的认可和满意.2 保证检验质量是关键2.1 保证检验质量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前提检验科检验质量的保证是靠质量控制来完成,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中、后3方面质量控制,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数据的前提。

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检验科面对的是整个临床科室,通常会听到好多临床抱怨.诸如:抱怨检验科检测结果有时不准确,原因是有时会看到检测数据与临床症状或预想值有所出入,于是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临床常说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主要在检验科,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原因应由检验科来解决,但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标本在到达检验科之前常常会出现诸多影响因素.比如说:患者受检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控制及标本的保存运送等,而这些因素恰恰就是质量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与协作技巧

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与协作技巧

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与协作技巧临床医疗工作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协同合作,团队合作和协作技巧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的具体情境,探讨团队合作与协作的技巧和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一、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在临床团队中,明确的沟通渠道能够使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准确。

团队成员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方式和时间,避免信息滞后或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避免产生误解和纷争。

二、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价值观团队文化和价值观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效果。

团队成员应该共同遵循团队的工作准则,尊重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互支持和协助,形成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团队成员应该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为团队的目标和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分工明确,发挥团队优势在临床团队中,分工明确是保证团队合作和协作的基础。

团队成员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个体和团队的共同发展。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协调配合,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确保工作的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工作重叠或遗漏的情况。

四、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在临床工作中,决策是团队合作和协作的重要环节。

团队成员应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决策机制,明确决策的程序和标准,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模糊性。

团队成员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经验,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和意见,并且在决策过程中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五、加强团队培训和继续教育团队成员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不断参加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临床实践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此外,团队成员还应该加强团队培训,提高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技能,共同提升团队的整体绩效。

六、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是团队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疗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而在医疗服务中,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十分重要。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它通过对患者生理、生化、免疫学等方面进行检测,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病情。

然而,医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本采集、仪器设备、人员技术等。

因此,医学检验与临床的紧密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医护人员正确理解检验结果及其意义,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首先,医学检验和临床需要紧密配合,互相支持。

医学检验的结果必须要与临床病情紧密结合,医生应该了解每一项检验指标的基本意义、临床应用范畴和检验结果的判断标准。

医学检验的结果,一般只反映某一方面的生理、生化或免疫学变化,而临床病情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因此,在应用医学检验结果判断疾病时,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分析,形成判断意见。

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医学检验和临床需要加强协作。

医学检验与临床在协作中应该互相尊重,相互合作,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共同优化医疗效果。

医学检验可以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疾病监测和疾病预后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医学检验要避免过度依赖,过多的检验往往增加了医疗成本和痛苦,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

因此,医生在应用医学检验结果时,需要理性分析,综合使用可能有助于确诊和治疗疾病的检查方式,综合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提高临床患者的护理质量。

再次,医学检验和临床需要加强交流。

每一份医学检验结果都是一份宝贵的医疗资源,医生应该积极与检验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检验结果的详细情况。

同时,也应该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和结果。

这种交流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在医学领域中,医学检验与临床是密不可分的两大领域。

医学检验是通过实验室检测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一门专业技术。

而临床则是指医生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案。

医学检验与临床这两个领域的有效沟通,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医学检验与临床往往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各自有着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导致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

医生对于实验室结果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偏差,导致了一些误诊、漏诊等问题。

相反,实验室医师对于临床情况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不能够提供与临床医生合作需要的支持和建议。

医学检验与临床之间的信息闭塞、交流不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诊疗效果。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当前医疗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呢?可以从建立科学的检验结果解释机制入手。

医学检验结果往往需要医生通过临床数据和病情综合分析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实验室应该建立起科学的结果解释机制,向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细和精准的诊断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检验结果的参考值范围、结果的临床意义、对患者诊疗的参考建议等内容,以便于医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实验室的检验结果。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

实验室和临床部门应该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工作协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交流等形式,促进实验室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实验室医师的专业解释和临床医生的经验诊断相结合,共同商讨患者的诊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助于提高诊疗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还可以通过建立医学检验与临床医师的跨领域培训,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医师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医学检验与临床医师的跨领域培训,可以增强双方对彼此领域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彼此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诉的处理
• 投诉的产生(来自临床、来自病人) • 投诉处理流程 1. 调查 2. 分析 3. 解决 4. 生成记录 5. 处理意见
管理过程中
满意度调查
• 每年1至2次 1. 与病员 2. 与医生 3. 与护士 • 临床沟通会每年1次
管理过程中
科研协作
科研协作
课题项目的设计 ——试验项目的确
检验结果 2. 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 3. 提高检验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临床实验室的
学科地位。 4. 增强了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 5. 加强与护理中心的沟通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危机值处理流程 1. 在确认仪器设备试剂正常、质控在控的情
况下,立即复查 2. 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
电话通知临床 3. 应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询问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正确认识危急值 3.与该项目生物参考区间上、下界限值相区分
: 生物参考区间上、下值是区分检验结果 是正常还是异常的界限值, 超过生物参考区 间上、下限只能说明检验结果有异常, 但还 不一定是“危急值”, 当然“危急值”检验 结果一定是异常的。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1. 便于临床更快捷、及时的获知危重病人的
检验项目手册、样本采集手册的发布
• 检验项目手册的编制 • 样本采集手册的编制 • 医护人员的参与编写
管理过程中
会诊
• 病例讨论 • 检测结果的数据分析 • 抗生素用药指导
管理过程中
投诉的处理
• 投诉的原因 1. 检验时间超出规定时间 2. 报告丢失 3. 人口统计学信息不清晰或错误 4. 缺项目 5. 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管理过程中
开展新项目或停止旧项目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培养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测定
方法学改变导致参考值变化
• 仪器设备更新后参考值变化的通告 • 免疫学检测项目 • 干化学的使用 • 细菌学耐药监测项目的报告
管理过程中
方法学改变导致参考值变化
• 同一实验室的两套参考值(干、湿化学) • 微生物室检测能力的报告 1. MRSA 2. ESBL 3. VRE 4. PRP
• 一切临床课题都需要检验 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 确立检验项目 • 提供最新检验动态与疾病判断标准
科研协作
课题项目的设计 ——试验项目的确
• 呼吸科“医院获得性肺炎”研究项目 1. 确定痰培养、血培养、胸水培养、尿抗原 2. 如何留取痰标本 3. 规范血培养 4. 如何提高胸水培养的阳性率
12 活化部分凝 APTT S 血活酶时间
13 凝血酶时间 TT S
10.7~14.4 ≥17
29~37
≥60
11~17.8 ≥60
14 肌酐
cr μmol/L 44~133
>530
15 尿素
urea mmol/L 3~7.2
>35.7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检验流程中
接收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 不合格标本分析(细菌学检查) 1. 未用无菌容器留取标本 2. 标本溢出 3. 痰标本肉眼可见过多的唾液或食物残渣 4. 厌氧菌未床旁采样直接送至实验室 5. *其他(欠费、过期申请单、标本说明不清
等)
检验流程中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血液标本) 1. 溶血、乳糜血标本 2. 离心管爆裂 3. 血清量过少 4. 红细胞比积过高(大于70%)或过低(小于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血液标本)
1. *边条不对
2. *手写检验项目申请不清
3. *标本量少或标本为空
4. 用错抗凝剂
5. *送检标本与申请单申请标本不同
6. *实验室不开展申请单申请的项目
7. *送错实验室
检验流程中
接收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分析(体液类标本) 1. 尿三杯试验未标明先后顺序 2. 24小时尿未标明总体积 3. 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4. 脑脊液标L 3.9~6.1 ≤2.2或≥22.2
5
总胆红素 Bil umol/L 3~22 ≥310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6 淀粉酶
AMS U/L
血:30~110 ≥500 尿:32~641 ≥1800
7 肌钙蛋白 TNI ng/ml 0~0.04 ≥3.0
8 白细胞计数 WBC *109/L 4~10
≤2.5或≥30
9 血红蛋白 HGB g/L
110~160 ≤50或≥200
10 血小板计数 PLT *109/L 100~300 ≤50或≥500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11 凝血酶原时 PT S 间及活动度
16 血氨
NH3 μmol/L 18~72 >176
17 肌酸激酶
CK u/L
18 血气分析
19 血、胸腹水培养
20 脑脊液培养
25~175 >2000
阴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21 结核涂片
阴性
22 其他
23
24
25
危机值 阳性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正确认识危急值
2.与医学决定水平的异同之处:医学决定水平 指的是当出现某种检验数值时, 临床应采取 相应措施的一个“阈值”, 但医学决定水平 不等于都是“危急值”, 而且所有检验项目 都有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的医学决定水平, 但并不是所有检验项目都是有“危急值” 的项目, 例如血脂测定、肿瘤标志物测定就 是这方面的例子。
病人情况及采样时的用药情况。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处理流程
4. 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记录上检验日期、条码号、患者姓名、 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 、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 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5. 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危机值结果报告
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首先考虑两点: 1. 一是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 2. 二是如果临床症状不符,样本的留取是否
20%)时,须要调整抗凝剂的浓度
检验流程中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细菌学痰标本) 1. 痰涂片不合格的处理
痰标本作为“疑似非下呼吸道标本”处理 继续培养; 当培养结果,即报告临床不再进行后续鉴 定,报告中注明“疑似非下呼吸道标本” 2. 痰培养菌杂样本的处理 3. 痰培养无菌生长的分析
有问题? 3. 如需要,马上重留标本,马上复查。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 检验项目的危机值
序号 项目名称 缩写 结果单位 参考区间 危机值
1

K
mmol/L 3.5~5.2 ≤2.8或≥6.2
2

Na mmol/L 135~145 ≤120或≥160
3

Ca mmol/L 2.2~2.64 ≤1.75或≥3.5
检验流程中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的通知
• 不合格样本的分析(细菌学尿标本) 尿培养后发现3种以上细菌时与临床沟通, 分析留取标本过程及病人症状, 决定是否继续试验
检验流程中
危机值结果报告
正确认识危急值 1.“危急值”的定义:所谓“危急值 ”(Critical alues) 指的是检验结果非常异常, 当出现这样检验结果时, 提示患者可能正处 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师如不及 时处理, 将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 通常 我们将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 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科研协作 1. 课题项目的设计——试验项目的确定 2. 检验过程中试验项目的调整 3. 数据统计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目的:以病人为中心,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 建立良好的医疗协作关系有利于医院的长
期发展 • 科室间建立相互信任,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接收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检验流程中
可疑数据的分析
• 应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询问 病人情况及采样时的用药情况。
检验流程中
管理过程中的沟通
开展新项目或停止旧项目
• 临床需求的提出 • 检验新项目的确立与研发 • 新方法学的建立后通过周会或文件形式发
布 • 仪器设备更新后废除的项目通告 • 试剂更新后废除项目的通告
科研协作
数据统计
• 耐药监测的统计 耐药率、敏感率、分离率 MIC50、MIC90、MIC众数 • 统计学分析
如何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 沟通协作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检验流程中 1. 接收标本时发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2. 预处理后发现不合格样本后的通知 3. 危机值结果报告 4. 可疑数据的分析过程
检验科为何要与临床沟通
• 管理过程中 1. 开展新项目或停止旧项目 2. 方法学改变导致参考值变化 3. 检验项目手册、样本采集手册的发布 4. 会诊 5. 投诉的处理 6. 满意度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