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评价
中职德育课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

摘要 : 本文对 构 建 多元 的 中职德 育课 学生 成绩 评价 体 系进行 了探 索 , 图建 立较合 理 的 中职德 育课 学 生学 业评价 体 系, 力 帮助 学生健康 成 长 , 达到 德育课 的教 学 目的 。
Absr c :Th sp pe x lrd t o sr c lil e fr n e a s sme ts se o r le u ain i o ain ls h o .te td t sa ls ta t i a re po e oc n tu tmu t ep ro ma c se s n y tm fmoa d c to n v c t a c o 1 atmpe oe tb ih a p o
moe r a o a e mo a ro ma c se s n y tm n s c n a o ain c o l o h l tde t go u h at i n t c iv h e c ig r e s n bl rlpefr n e a s sme ts se i e o d r v c t a s h o st ep su n s r w p e lhl a d o a he e te ta hn y ol y p r o eo rll so s u p s fmo a e s n .
・
2 0・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价值工 程
中职 德 育 课成 绩 评 定体 系的构 建
Co t uc i n f Pe f r an e Ase s e se o or lEd a i n n c ton lS ho l nsr to o r o m c s s m ntSy t m fM a uc to i Vo a i a c o
中职生德育课成绩评价方法的探讨

课 做 出科 学 合 理 的 评 价 措 施 。
【 关键 词 】中职 生 德 育课 评 价体 系 实施
随着 教 育 改革 的深 入 发 展和 素 质 教 育 的全 面 推进 , 现 代教育 理论 和教育思 想要求 教师 改变传统 的教育 观念 ,
的 主 阵地 ,学 生 在 课 程 学 习 中 获 得 的 不 应 只是 理 论 知 识 ,
而应 该是包 括 理论 知识 在 内的健 康 的情感 态度 、价 值 观
及 生 存 的 能 力 ,应 重 视 学 生 的 进 步 和 发 展 。
2重视 课 堂学 习 表现 。许 多 中职生 认 为进 入 职业 学 . 校读 书是 为 了掌 握一 定 的技能 .便 于 以后就 业 .德育 课 可 有可无 ,加上 德育课 理 论性 内容 比较 多 ,学起 来 比较 枯燥 ,学 生 没有 兴趣 ,给 教学 带来 了很 大 的困扰 。采 用
得 过 程 的主动 参与 者 。教师 把评 价机 制运 用在 整个 教 学 过程 中 ,最终 目的是促 进学 生 主体得 到 发展 。让 学生 主 动学 习 ,就必 须 给他们 实践 、体 验 的时 间与 空 间 ,评 价
双 方 进 行 沟 通 、协 商 ,把 评 价 的 互 动 性 、动 态 化 引 入 课 堂 .随 时 可 显 现 评 价 的 诊 断 及 激 励 作 用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员” 。在进行 课堂 教学 的过程 中 ,结合不 同班级 的专业 特 点 ,坚持 知识 与能 力培 养相 结合 的原 则 ,尝试 多 种形 式
浅析过程评价在德育课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例 的成 绩 。我给课 代表和组 长的第一项任 务就是认真 记录每一次 举手发 言 同学 的姓名 ,并根 据老师 和同学的评价记 录发言 的质 量。鼓励 学生积 极、 主动 、 全身心地参 与教 学过程 ; 启迪学 生提 出问题 、 分 析问题 、 解决问 题, 即运用 发现学 习法 ; 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 协作 、 小组讨 论等活动 , 激励学 生畅所欲言 , 通过 参与辩论和积极探究 , 获得真知 。 在具体评价过程 中着重遵循以下五个原 则 : 1 . 重举 手发言 的过程 轻发 言结果 的原则 。对于学 生的课堂发 言既要启发鼓 励他们讲完 整 、 有见解 、 有 创意 , 又要针对 个体差 异允许 他们讲不 完整 、 说不 完善甚 至犯错 误 , 重 要 的是把它看成一次很好 的参与过程 。 2 . 重发 现问题 的过程轻提 出问题 质 量 的原则 。 发现 问题 比解决问题更难 。 3 . 重探究性 学习过程轻探究学 习结
三、 重 参与行为实践过程的评价
个相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中需要有效的过程性评 价的理论 和实践。过程
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 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 果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 以教 学 目标课程理念为依据 , 指定科学 的标准 、 运用有效 的技 术手段 , 在教学活动 过程中对学生的学 习过程和各方面进步进行衡量并给予及 时有效 的反馈 的
浅析过程评价在德育课教学评价 中的应用
摘 要: 传统的教 学中, 往往 注重教 学结束后 实施 终结性评价 , 更 多地将评价 作为测量 学生 学习结果和分析 学生是 否掌握有 关知识与技 能的手段 。“ 促进发展 ” 是新一轮课 程改革 中所提
德育课程的特点

德育课程的特点德育课程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而设置的课程。
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育课程注重情感教育。
在德育课程中,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精神。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德育课程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结合。
德育课程不仅传授学生道德知识,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德育课程注重启发式教育。
德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德育课程注重个性发展。
德育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和发展个性的平台。
学生在德育课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
第五,德育课程注重实效性。
德育课程不仅要有实际效果,还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德育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力,能够在面对各种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课程的实效性体现在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上,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情感教育、知识传授与实践结合、启发式教育、个性发展和实效性等方面。
对中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分析

循原则实施评价 ,才能合理地发挥和利用教学
评价的功能 , 使其更加有效地产生积极作用 。 同时在新 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德育课程 课堂教学评价 的重点应逐步实现 “ 两个转变” , 即从注重评价教师教授行为转变为关注评价学 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从强调知识掌握转变为
内容 ,明确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层 次。在知识方 面, 教学 目 标要求 由低到高地认知基本事实 、 基
兰、 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构建课堂教学 的评价体 系
分为接受 、 兴趣 、 相信 、 自律 、 立志等五个层次 ; 在行为方面 , 教学 目 标要求 由低到高分为遵从 、
模仿 、 、 觉等四个方面。 , 习惯 自 因此 教学评价一
定要有针对性 和层次性。 最后 , 设置 中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 目标要
维普资讯
中学思想品德、 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是 对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 的主阵地 , 是促 进学 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主要载体 , 是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 中学德育课程课堂
堂教学 目 标更多强调大而全 ,忽视 了学生的发
展 实 际和 个别 差异 。
本概念、 基本原理 、 知识结构 等四个层次 ; 在能 力方面 , 教学 目标要求逐步形成观察 、 分析 、 理
解、 综合 、 运用 、 评价等六个层 次的能力 ; 在思想
品德方面 , 教学 目标要求由低到高逐步发展 , 可
关注学生能力 ,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
培养 , 促进中学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 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
方面。
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 因此确定教学 目 标时 , 两
者不可偏废。 其二 ,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发展 的协调。 学生的发展不仅是认知 因紊的发展 , 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措施

87 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与学统一。
3.注重学习评价。
传统的课堂生态注重师生互动,忽视生生互动。
深度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评价是推进教学深度化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这一课时,当有同学回答当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会倾力相助无怨无悔。
教师适时评价:你的心地太善良了。
同学们为你鼓掌,表明你能够用自己的行为赢得赞誉,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这就是情感正能量的传递。
教师寥寥数语的点评,既关照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又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教学主题中。
教师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敷衍了事。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还注重生生互动,通过互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化了学习主题。
在一位学生谈及自己在家里如何体会情感并传递孝亲情感时,同学们为他鼓掌,教师再问鼓掌的原因。
在这一节课上,我们看到即便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也能够找到“存在感”,找到自信。
最后,情感教育更需要无声的唤醒。
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影响学生的除了知识、技能、道德品质外,还有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深情。
教师要宽广博大,全面公正,它既是教育者高尚道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将一些智商一般的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暗示为智商过人的学生,过一段时间后,被暗示的学生学业成绩普遍有了长足的进步,原来老师对他们另眼相看,这是老师期望的积极效果,即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教育者爱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情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感化激发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1]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丁锦宏.《教育学》.[3]骆伯魏.《教育心理学原理》.[4]王雁.《普通心理学》.该文为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学政治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17092)和市级课题《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CK56)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综合素质评价研究I. 前言德育课程设计与综合素质评价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基础。
II. 德育课程的目标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情感。
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进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III. 德育课程内容1. 认知方面:包括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如道德原则、人际关系等。
例如,教育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2.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如乐观、宽容、友爱等。
例如,通过课堂讲解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力量,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3. 行为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准则。
例如,教育学生守时守纪,尊重师长和同学,提倡团队合作等。
IV. 德育课程的培养方法1. 课堂授课: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向学生传递道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V. 德育课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德育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德育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例如,通过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品德、学业、才艺、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
VI. 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指标和评价方法1. 品德: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表现。
例如,采用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品德素养。
2. 学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德育评价量表

③认真落实“做文明有礼北京人”
④遵守社会公德,无违规违法行为
⑤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评价规范,效果明显
①评价手册使用规范
1.2
教研组长负责收集,评价组查各班评价手册使用,达到每个要素记0.3分
②评价及时认真,起到激励作用
③用评价课教案(每学期四次)
④评价手册的填写齐全,准确,及时
②不说教师忌语,不做教师忌事
③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遵守学校
规章制度
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①大型集会积极参加(如升旗仪式等)
0.9
评价组看记录,查活动。达到每个要素记0.3分
②服装整洁大方
③在礼仪、卫生、待人接物等方面为学生做榜样
班(队)
建设
组织健全,分工明确,作用显著
①班(队)组织健全,分工明确
20分
评价项目
班(队)建设
有良好的班风班纪,学生能自主管理
①有教育的措施、记录,效果
1.2
检查班主任工作记录,检查人员安排记录和值周生记录。达到每个要素记0.3分
②一帮一活动有特色
③早中晚有检查执勤人员,管理力度大
④学生自主管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
管理
保持教室干净整齐,责任区洁净,物品完好
①早责任区值日,晚教室值日,保证班级和责任区随时干净整洁
情况达到每个要素记03熟练掌握观点正确运用明辨是非学生日常规范校内活动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请假18检查学生的情况值周生记录大型集体活动中检查达到每个要素记03在校内列队行走不串楼道不打闹喧哗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课上无小动作课间做文明游戏不骂人不打架对人有礼放学排队实行路队制积极参加活动服装整齐讲究个人卫生小学教师工作质量评价量表姓名任教学科总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权重评价方法得分总分学生日常规范校外活动尊敬长辈讲文明懂礼貌15评价组与学生座谈查阅家访记录查看上交材料达到每个要素记03校内外表里如一认真落实做文明有礼北京人遵守社会公德无违规违法行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评价规范效果明显评价手册使用规范12教研组长负责收集评价组查各班评价手册使用达到每个要素记03评价及时认真起到激励作用用评价课教案每学期四次评价手册的填写齐全准确及时课堂渗透德育积极挖掘教育因素适时适度进行教育教学计划中有体现08与学生座谈听课教研组长负责收集评价组查阅达到每个要素记03备课中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课上随机渗透课后撰写反思每学期一篇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性强注重实效定期组织主题班队会有详实的材料12教研组长负责收集材料评价组查阅并听班队会达到每个要素记03主题鲜明教育性强内容具体形式多样教育效果好德育专题研究积极参与研究记录成果显著积极参加专题研究06查看记录教研组长负责收集材料评价组查阅达到每个要素记03有专题研究记录有阶段性成果小学教师工作质量评价量表姓名任教学科总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权重评价方法得分总分家校联系活动有目的效果明显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座谈会12查看记录教研组长负责收集材料评价组查阅达到每个要素记03及时上交家长座谈会备课单和记录召开家长参与的活动家长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老师德育精品课评课记录
大家好,刚才金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思想品德课——《让生命之花绽放》。
我相信金老师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活跃的课堂气氛,一定会给各位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金老师的这节课教师选取乡土教材,利用榜样的力量,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利用现身说法启发学生,用真诚感染学生,很好的渗透了德育教育。
教学深入浅出,点拨得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充分的展示了“有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思品课。
纵贯本节课,我个人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一、从教学理念上看,突出了一个“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学习的空间:如思考、讨论、展示等,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并给予适时的点拨。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质疑。
在本节课中教师既有讲解,又有思维方法的引导,既有评学生的解题中的不足,也评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个性化评价,即有老师的“讲”,也有学生的“讲”,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实而有效的互动。
二、从教法运用上看,抓住了一个“活”。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节课突出教师的"导",通过"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而不是以"讲"代替学生的思考。
金老师运用提问讨论法,较好地运用了课堂教学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从教学技能方面来看,体现了一个“强”。
这堂课显示了金老师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如知识点透彻,对学生的回答的问题,能用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拓展、引导。
能将本人与现实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色出发,联系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不同时期因为社会角色的变化担负不同的责任。
总之,金老师的这节思品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恰当,教学效果明显,使我如浴春雨,如沐春风。
让我们明白,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致力于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让我们的教学生涯与众不同!绽放光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