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2章 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

第2章 逻辑门电路-习题答案

第2章逻辑门电路2.1 题图2.1(a)画出了几种两输入端的门电路,试对应题图2.1(b)中的A、B波形画出各门的输出F1~F6的波形。

题图2.1解:2.2 求题图2.2所示电路的输出逻辑函数F1、F2。

题图2.2解:2.3 题图2.3中的电路均为TTL门电路,试写出各电路输出Y1~Y8状态。

题图2.3解: Y1=0, Y2=0, Y3=Hi-Z, Y4=0, Y5=0, Y6=0, Y7=0, Y8=0.2.4 题图2.4中各门电路为CMOS电路,试求各电路输出端Y1、Y2和Y的值。

题图2.4解: Y1=1, Y2=0, Y3=0.2.5 6个门电路及A、B波形如题图2.5所示,试写出F1~F6的逻辑函数,并对应A、B波形画出F1~F6的波形。

题图2.5解:2.6 电路及输入波形分别如题图2.6(a)和2.6(b)所示,试对应A、B、C、x1、x2、x3波形画出F端波形。

题图2.6解:2.7 TTL与非门的扇出系数N是多少?它由拉电流负载个数决定还是由灌电流负载决定?解: N≤8 N由灌电流负载个数决定.2.8 题图2.8表示三态门用于总线传输的示意图,图中三个三态门的输出接到数据传输总线,D1D2、D3D4、…、D m D n为三态门的输入端,EN1、EN2、EN n分别为各三态门的片选输入端。

试问:EN信号应如何控制,以便输入数据D1D2、D3D4、…、D m D n顺序地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画出EN1~EN n 的对应波形)。

题图2.8解:用下表表示数据传输情况2.9 某工厂生产的双互补对称反相器(4007)引出端如题图2.9所示,试分别连接成:(1)反相器;(2)三输入与非门;(3)三输入或非门。

题图2.9解: (1) 反向器(2)与非门 (3)或非门2.10 按下列函数画出NMOS 电路图。

123()()()F AB CD E H G F A B CD AB CD F A B=+++=+++=⊕解:(1)(2) (3)2.11 将两个OC门如题图2.11连接,试写出各种组合下的输出电压u o及逻辑表达式。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右边= A(BC+BC)+A(BC+BC)= ABC+ABC+ A(B+C)(B+C) =ABC+ABC+ABC+ABC=左边
5. A ⊕ B = A ⊕ B = A ⊕ B ⊕1
证明: 左边=AB+AB 中间= AB+AB=(A+B)(A+B)=AB+AB=左边 右边= (AB+AB)1+(AB+AB)1= AB+AB=中间 或者:根据 1⊕A=A,右边=中间
F1=(A+B)(B+C)(C+A)=ABC+ABC F2=(A+B)(B+C)(C+A)=ABC+ABC=F1 所以 F1=F2
习题
2. F1 = ABC + A B C , F2 = AB + BC + CA
由 1.知:F1=F2
3. F1 = C D + A B + BC , F2 = ABC + AB D + BC D
= AB + AC + BC
F = ( A + B) ⋅ ( A + C) ⋅ (B + C) = ( A + AB + AC + BC) ⋅ (B + C) = AB + ABC + BC + AC + ABC + AC + BC = AB + AC + BC
2-12 证明下列等式。
1. A ⊕ 0 = A
9. A( A + B ) = A
证明:左边=A+AB=A=右边,得证。 用真值表法略。 2-10 用逻辑代数演算证明下列等式。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第二章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一节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TTL与非门外特性(1)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噪声容限:由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可以得出与非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得出反映与非门抗干扰能力的参数U on、U off、U NH和U NL。

开门电平U ON是保证输出电平为最高低电平时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

关门电平U OFF是保证输出电平为最小高电平时,所允许的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

(2)输入特性:描述与非门对信号源的负载效应。

根据输入端电平的高低,与非门呈现出不同的负载效应,当输入端为低电平U IL时,与非门对信号源是灌电流负载,输入低电平电流I IL通常为1~1.4mA.当输入端为高电平U IH时,与非门对信号源呈现拉电流负载,输入高电平电流I IH通常小于50μA。

(3)输入负载特性:实际应用中,往往遇到在与非门输入端与地或信号源之间接入电阻的情况,电阻的取值不同,将影响相应输入端的电平取值。

当R≤关门电阻R OFF时,相应的输入端相当于输入低电平;当R≥ 开门电阻R ON时,相应的输入端相当于输入高电平。

2.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1)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多个TTL与非门输出端不能直接并联使用,实现线与功能.而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输出端可以直接相连,实现线与的功能,它与普通的TTL与非门的差别在于用外接电阻代替复合管.(2)三态门TSL三态门即保持推拉式输出级的优点,又能实现线与功能。

它的输出除了具有一般与非门的两种状态外,还具有高输出阻抗的第三个状态,称为高阻态,又称禁止态.处于何种状态由使能端控制.3.CMOS逻辑门电路CMOS反相器和CMOS传输门是CMOS逻辑门电路的最基本单元电路,由此可以构成各种CMOS逻辑电路。

当CMOS反相器处于稳态时,无论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两管中总有一管导通,一管截止,电源仅向反相器提供nA级电流,功耗非常小。

CMOS器件门限电平U TH近似等于1/2U DD,可获得最大限度的输入端噪声容限U NH和U NL=1/2U DD。

第2章 门电路学习指导

第2章 门电路学习指导

第二章门电路一、内容提要本章系统地讲述了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门电路。

由于门电路中的二极管和三极管经常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首先介绍了它们在开关状态下的工作特性。

然后,重点讨论了目前广泛使用的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

对于每一种门电路,除了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以外,还着重介绍了它们作为电子器件的电气特性,特别是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以便为实际使用这些器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虽然这一章讨论的只是门电路的外特性,但无论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多么复杂,只要它们和这一章所讲的门电路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电路结构,则这里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分析对它们也同样适用。

因此,这一章是全书对电路进行分析的基础。

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包括双极型和MOS型)开关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和外特性;2、TTL电路的外特性及其应用;3、CMOS电路的外特性及应用。

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外特性,需要了解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结构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内部的电路结构不是重点内容。

鉴于CMOS电路在数字集成电路中所占的比重已远远超过了TTL电路,建议在讲授时适当加大CMOS电路的比重,并相应压缩TTL电路的内容。

TTL电路的外特性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

尤其是输入端采用多发射极三极管结构时,对输入特性的全面分析比较复杂。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只要弄清输入为高/低电平时输入电流的实际方向和数值的近似计算就可以了。

三、习题精解知识点:三极管饱和、截止的分析判断。

例2.1 电路如图2.1所示。

求使三极管截止的v imax ;保证三极管饱和的v imin ,已知三极管β=30,V BE =0.7V ,V CES =0.3V 。

解 三极管的开关条件分别为:V BE ≤0,三极管截止,I B ≥I BS 三极管饱和导通。

当三极管截止时,其等效电路如图2.2(a )所示。

I B=0,则01010221≤-++=R R R v V i BE图2.1图2.2 即010*******≤-ΩΩ+Ω+V k k k Vv i解得 v i ≤2V 即 v imax ≤2V当三极管饱和导通时,其等效电路如图2.2(b)所示。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第二章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一节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TTL与非门外特性(1)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噪声容限:由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可以得出与非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得出反映与非门抗干扰能力的参数U on、U off、U NH和U NL。

开门电平U ON是保证输出电平为最高低电平时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

关门电平U OFF 是保证输出电平为最小高电平时,所允许的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

(2)输入特性:描述与非门对信号源的负载效应。

根据输入端电平的高低,与非门呈现出不同的负载效应,当输入端为低电平U IL时,与非门对信号源是灌电流负载,输入低电平电流I IL通常为1~1.4mA。

当输入端为高电平U IH时,与非门对信号源呈现拉电流负载,输入高电平电流I IH通常小于50μA。

(3)输入负载特性:实际应用中,往往遇到在与非门输入端与地或信号源之间接入电阻的情况,电阻的取值不同,将影响相应输入端的电平取值。

当R≤关门电阻R OFF时,相应的输入端相当于输入低电平;当R≥ 开门电阻R ON时,相应的输入端相当于输入高电平。

2.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1)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多个TTL与非门输出端不能直接并联使用,实现线与功能。

而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 门)输出端可以直接相连,实现线与的功能,它与普通的TTL与非门的差别在于用外接电阻代替复合管。

(2)三态门TSL三态门即保持推拉式输出级的优点,又能实现线与功能。

它的输出除了具有一般与非门的两种状态外,还具有高输出阻抗的第三个状态,称为高阻态,又称禁止态。

处于何种状态由使能端控制。

3.CMOS逻辑门电路CMOS反相器和CMOS传输门是CMOS逻辑门电路的最基本单元电路,由此可以构成各种CMOS逻辑电路。

当CMOS反相器处于稳态时,无论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两管中总有一管导通,一管截止,电源仅向反相器提供nA级电流,功耗非常小。

CMOS器件门限电平U TH近似等于1/2U DD,可获得最大限度的输入端噪声容限U NH和U NL=1/2U DD。

数字逻辑课后答案第二章

数字逻辑课后答案第二章

数字逻辑课后答案第⼆章第⼆章组合逻辑1. 分析图中所⽰的逻辑电路,写出表达式并进⾏化简2. 分析下图所⽰逻辑电路,其中S3、S2、S1、S0为控制输⼊端,列出真值表,说明 F 与 A 、B 的关系。

F1=F2=F=F 1F 2=BF = AB + B = ABA F = AB BABC CABC = AB + AC + BC + BC = AB + BC + BC1SB BS A ++32S B A ABS +1S B BS A ++3. 分析下图所⽰逻辑电路,列出真值表,说明其逻辑功能。

解: F1==真值表如下:当B ≠C 时, F1=A 当B=C=1时, F1=A 当B=C=0时, F1=0裁判判决电路,A 为主裁判,在A 同意的前提下,只要有⼀位副裁判(B ,C )同意,成绩就有效。

F2=真值表如下:CB BC A C AB C B A +++ABCC B A ABC C B A C B A +⊕=++)(A B C F 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00000111AC BC AB C A C B B A ++=++当A 、B 、C 三个变量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同时为“1”时,F2 = 1 。

4.图所⽰为数据总线上的⼀种判零电路,写出F 的逻辑表达式,说明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F=只有当变量A0~A15全为0时,F = 1;否则,F = 0。

因此,电路的功能是判断变量是否全部为逻辑“0”。

5. 分析下图所⽰逻辑电路,列出真值表,说明其逻辑功能解:因此,这是⼀个四选⼀的选择器。

6. 下图所⽰为两种⼗进制数代码转换器,输⼊为余三码,输出为什么代码?解:A B C F 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00001111151413121110987654321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01201101001X A A X A A X A A X A A F +++=这是⼀个余三码⾄8421 BCD 码转换的电路7. 下图是⼀个受 M 控制的4位⼆进制码和格雷码的相互转换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答案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课后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答案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课后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答案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课后答案第一章数字逻辑习题1、1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图形代表的二进制数0001、1、4一周期性数字波形如图题所示,试计算:周期;频率;占空比例MSBLSB0121112解:因为图题所示为周期性数字波,所以两个相邻的上升沿之间持续的时间为周期,T=10ms频率为周期的倒数,f=1/T=1/=100HZ占空比为高电平脉冲宽度与周期的百分比,q=1ms/10ms*100%=10%数制将下列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六进制数127 解:D=-1=B-1=B=O=H72D=B=O=H二进制代码将下列进制数转换为8421BCD码:43解:D=BCD试用六进制写书下列字符繁荣ASCⅡ码的表示:P28+ @ you43解:首先查出每个字符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的ASCⅡ码,然后将二进制码转换为六进制数表示。

“+”的ASCⅡ码为0011,则B=H@的ASCⅡ码为1000000,B=Hyou的ASCⅡ码为本1111001,1111,1101,对应的六进制数分别为79,6F,7543的ASCⅡ码为0100,0110011,对应的六紧张数分别为34,33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在图题1、中,已知输入信号A,B`的波形,画出各门电路输出L的波形。

解: 为与非,为同或非,即异或第二章逻辑代数习题解答用真值表证明下列恒等式ABABAB⊕=+=AB+AB解:真值表如下ABAB⊕ABABAB⊕AB+AB111111111111由最右边2栏可知,与AB+AB的真值表完全相同。

用逻辑代数定律证明下列等式AABCACDCDEACDE++++=++解:AABCACDCDE++++ABCACDCDE=+++AACDCDE=++ACDCDE=++ACDE=++用代数法化简下列各式ABCBC+解:ABCBC+ABABABAB=、+、+++BABAB=++ABB=+AB=+AB=ABCDABDBCDABCBDBC++++解:ABCDABDBCDABCBDBC++++ABCDDABDBCDCBACADCDBACADBACDABBCBD=++++=+++=+++=++=++画出实现下列逻辑表达式的逻辑电路图,限使用非门和二输入与非门LABAC=+LDAC=+LABCDBCDBCDBCDABD=+++用卡诺图化简下列个式ABCDABCDABADABC++++解:ABCDABCDABADABC++++ ABCDABCDABCCDDADBBCCABCDD=+++++++++ 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LABCDmd=+ΣΣ解:LAD=+LABCDmd=+ΣΣ解:LADACAB=++已知逻辑函数LABBCCA=++,试用真值表,卡诺图和逻辑图表示解:1>由逻辑函数写出真值表ABCL1111111111111111112>由真值表画出卡诺图3>由卡诺图,得逻辑表达式LABBCAC=++用摩根定理将与或化为与非表达式LABBCACABBCAC=++=、、4>由已知函数的与非-与非表达式画出逻辑图第三章习题MOS逻辑门电路根据表题所列的三种逻辑门电路的技术参数,试选择一种最合适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的门电路。

数字逻辑电路__刘常澍主编____第二章习题答案

数字逻辑电路__刘常澍主编____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 习题答案2-1 二极管、三极管用于数字电路中与用于模拟电路有什么不同?答:二极管和三极管在数字电路中主要用作开关,工作于大信号状态,即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两个状态,三极管工作在饱和于截止两个状态; 模拟电路中二极管一般工作在小信号状态或反向击穿状态,三极管一般工作在放大状态。

2-2 有两个二极管A 和B ,在相同条件下测得A 管的I F =10mA ,I R =2mA ;B 管的I F=30mA ,I R =0.5μA ;比较而言,哪个性能更好?答:B 管更好,因为其反向漏电流较小而正向允许电流大。

2-3 三极管工作在截止、饱和、放大状态的外部条件各是什么?答:截止时,使发射结反偏即v BE ≤0;饱和时,使基极电流等于或大于基极饱和电流,即i B ≥I BS =V CC /βR C ;放大时,使发射结正偏,而i B <I BS =V CC /βR C 。

2-4 MOS 管工作在截止、恒流、可变电阻区的外部条件各是什么? 答:对于常用的增强型NMOS 管,截止时,使栅源电压小于开启电压V T 即v GS >V GS(th)N ;工作于恒流区时,使v DS >v GS - V GS(th)N ;工作于可变电阻区时,使v DS <v GS - V GS(th)N2-5 二极管电路如图P2-5所示。

v I =5sin ωt (V ),假设二极管是理想二极管,试画出输出 v O 的波形。

若考虑二极管的导通压降V D =0.7V ,画出输出v O 的波形。

解:输出波形如图解P2-5所示。

(a)为输入波形, D 为理想二极管时输出波形为(b), 考虑D 导通压降为0.7伏时输出波形为(c)。

2-6 二极管开关电路如图P2-6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为0.7V ,试分析输入端A 、B 分别为0V 和5V 时管子的工作状态,输出电压v O =?解:v A =5V ,v B =0V 时,D 2、D 1均导通 v O =–0.7V ; v A =5V ,v B =5V 时, D 2、D 1均导通 v O =4.3V ; v A =0V ,v B =5V 时,D 1 导通、D 2截止 v O =4.3V ; v A =5V, v B =0V 时, D 1截止、D 2导通 v O =4.3V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逻辑门电路2.1 题图2.1(a)画出了几种两输入端的门电路,试对应题图2.1(b)中的A、B波形画出各门的输出F1~F6的波形。

题图2.1解:2.2试判断题图2.2各电路中的三极管T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并求出各电路的输出F1~F6。

题图2.2解: (a)I bs =3105010∗V=0.2mAi b =310507.06∗−V V =0.106mA i b < I bs T 1放大F 1=E C -i C R C =10V-50×0.106×10-3×103=10V-5.3V=4.7V(b)I bs =3103205∗∗V=0.083mA i b =310107.05∗−V V =0.43mA i b > I bs T 2饱和,F 2≈0(c)I bs =C C R E β=31023015∗∗V=0.25mA i b =310107.05∗−V V -310507.02∗+VV =0.106mAi b >I bs 所以T 3饱和 F 2≈0(d)因为V be4<0 所以T 4截止 F 2=12V(e)I bs =3104503.0)10(5∗∗−−−V V V =0.07mAi b =33104511027.0)10(5∗∗+∗−−−VV V =0.069mAi b ≈ I bs T 5临界饱和 F 5≈5V(f)因为V be6=0 所以T 6管截止 F 6=10V2.3 在题图2.3中,若输入为矩形脉冲信号,其高、低电平分别为5 V 和0.5 V ,求三极管T 和二极管D 在高、低电平下的工作状态及相应的输出电压F 。

题图2.3解: A=0.5V 时,V be <0 所以,T 截止,F=E D +0.7V=4.7VA=5V 时:mA kVI bs 5.01*2010==mA mA mA k V V k V V i b 08.107.115.2107.01027.05=−=+−−=bs b I i > T 饱和V F 0≈2.4 题图2.4(a)和2.4(b)为硅二极管门电路,2.4(c)为输入端A 、B 、C 的波形,试写出输出函数F 1、F 2,并对应A 、B 、C 的波形画出F 1、F 2波形,标明F 1、F 2波形幅度。

题图2.4解:2.5 三极管电路如题图2.5所示,(1)试说明图中R 2及10 V 电压的作用。

(2)T 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如何?(3)求输出电压F 。

题图2.5解: (1) R 2及-10V 减少了饱和深度(2) A=0V 时,V be <0V T 截止 F=10VA=6V 时, mA k VV k V V i b 23.4107.01017.06=+−−=mA kV I bs 33.01*3010==bs b I i > T 饱和 V F 0≈所以T 是开关状态,电路为倒相器。

(3) 输出电压波形:2.6 求题图2.6所示电路的输出逻辑函数F 1、F 2。

题图2.6解:2.7 题图2.7中的电路均为TTL 门电路,试写出各电路输出Y 1~Y 8状态。

题图2.7解: Y1=0, Y2=1, Y3=Hi-Z, Y4=0, Y5=0, Y6=0, Y7=0, Y8=0.2.8 题图2.8中各门电路为CMOS电路,试求各电路输出端Y1、Y2和Y的值。

题图2.8解: Y1=1, Y2=0, Y3=0.2.9 6个门电路及A、B波形如题图2.9所示,试写出F1~F6的逻辑函数,并对应A、B波形画出F1~F6的波形。

题图2.9解:2.10 电路及输入波形分别如题图2.10(a)和2.10(b)所示,试对应A、B、C、x1、x2、x3波形画出F端波形。

题图2.10解2.11 TTL与非门的扇出系数N是多少?它由拉电流负载个数决定还是由灌电流负载决定?解: N≤8 N由灌电流负载个数决定.2.12题图2.12表示三态门用于总线传输的示意图,图中三个三态门的输出接到数据传输总线,D1D2、D3D4、…、D m D n为三态门的输入端,EN1、EN2、EN n分别为各三态门的片选输入端。

试问:EN信号应如何控制,以便输入数据D1D2、D3D4、…、D m D n顺序地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画出EN1~EN n的对应波形)。

题图2.12解:用下表表示数据传输情况2.13 某工厂生产的双互补对称反相器(4007)引出端如题图2.13所示,试分别连接成:(1)反相器;(2)三输入与非门;(3)三输入或非门。

题图2.13解: (1) 反向器(2)与非门(3)或非门2.14 按下列函数画出NMOS 电路图。

123()()(F AB CD E H G F A B CD AB CD F A B=+++=+++=⊕)解:(1)(2)(3)2.15 将两个OC 门如题图2.15连接,试将各种组合下的输出电压u o 填入题表2.15中,并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

题图2.15 题表2.15解:2.16 写出题图2.16的电路表达式,并对表达式进行简化。

题图2.16解: C AB C ABC AB Y +=++=2.17 按下列函数画出CMOS 电路图。

CD AB F +=1 B A F ⊕=2解:(1)CD AB F ⋅=+=1(2) B A B A B A AB AB B A F +=+==⊕=22.18 TTL 与非门输入端悬空相当于什么电平?输入端阈值电压V T 等于多少?输出端F = 0时,能带动几个同类型TTL 与非门?负载个数超出扇出系数越多,输出F 变得越高还是越低? 解:TTL 与非门输入端悬空相当于高电平;输入端阈值电压V T =1.4V ;输出端F = 0时,能带动8个同类型TTL 与非门; 负载个数超出扇出系数越多,输出F 变得越高2.19 题图2.19中,G 1为TTL 三态门,G 2为TTL 非门,K 为开关,电压表内阻为200 k 。

求下列情况下,电压表读数F Ω1和G 2输出电压F 2分别为多少? (1)A = 0.3 V ,B = 0.3 V ,C = 0.3 V ,K 接通。

(2)A = 0.3 V ,B = 3.6 V ,C = 0.3 V ,K 断开。

(3)A = 3.6 V ,B = 0.3 V ,C = 3.6 V ,K 接通。

(4)A = B = 0 V ,C = 3.6 V ,K 断开。

(5)A = B = 3.63 V ,C = 0.3 V ,K 接通。

题图2.19解: (1) F 1=3.6V , F 2=0V (2) F 1=3.6V , F 2=0V (3) F 1=3.6V , F 2=0V (4) F 1无读数, F 2=0V (5) F 1=0V , F 2=3.6V2.20 电路如题图2.20所示,列表讨论该电路的输出函数F 。

题图2.20解: 输出F 与输入AB 的取值有关,AB 可有四组取值下面分别讨论。

2.21 电路如题图2.21(a)所示,试对应2.21(b)的输入波形画出F 1、F 2的对应波形。

题图2.21解: EN=0时,F 1=B A +,F 2=B A B A +=⋅EN=1时,F 1=1,F 2= 据此刻在图2.21(b)上画出F 1.F 2波形如下:2.22 写出题图2.22中NMOS 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题图2.22解: (a)ABC C B A Y =++=1(b)Y ==2 (c)B A B A Y ⊕=⊕=32.23 写出题图2.23(a)~(c)中各TTL 电路的输出逻辑表达式F 1、F 2和F 3,并对应题图2.23(d)所示的输入A 、B 、C 波形画出F 1、F 2、、F 3波形。

题图2.23解: (a)C A AC F F C C A C A F C C +==⎪⎭⎪⎬⎫=⊕====⊕===111101,1,0,0,1(b) C B A F A F C C AB F C C +=⎪⎭⎪⎬⎫======222,1,0,0,1(c)11,1,01,0,1333=⎪⎭⎪⎬⎫======F F C C F C C2.24 题图2.24中,G 1、G 2 为“线与”的两个TTL OC 门,G 3、G 4、G 5为三个TTL 与非门,若G 1、G 2皆输出低电平时,允许灌入的电流I OL 为15 mA ;G 1、G 2门皆输出高电平时允许的I OH 小于200 µA 。

G 3、G 4和G 5它们的低电平输入电流为I IL =1.1 mA ,高电平输入电流I IH =5 µA 。

E c (V CC )= 5 V ,要求OC 门输出的高电平V OH ≥3.2V , 低电平V OL ≤0.4V ,求负载电阻R L 应选多大。

题图2.24解:()()max min 3/5.0 3.23.27 k (20.230.05)10L CC OH OH IH R V V nI mI −=−+−==×+××Ω ()()min max /5.00.40.39 k (153 1.1)10L CC OL OL IL R V V I mI −=−−−==−××Ω所以,选定的R L 值应在3.27 k Ω与0.39 k Ω之间,可以取R L = 1~2 k Ω。

2.25 写出题图2.25(a)~(c)各TTL 门电路的输出逻辑表达式F 1、F 2和F 3。

题图2.25解: (a) '1A A F +=(b) '3'2'13211A A A A A A F +=(c) ()()B A A B A F ⊕=+=++=⋅=32.26 写出题图2.26中CMOS 电路的输出逻辑表达式F 1和F 2。

题图2.26解:2.27 画出实现下列逻辑函数的CMOS电路。

F1(A、B、C) = AB + CF2(A、B、C) = AB + CD 解: 1.2.2.28 简述CMOS电路驱动TTL电路和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的技术要求。

解: 1.通过表2-17可以看出,CMOSCC4000系列电路可以直接驱动TTLCT4000系列电路,这是因为CMOS V OH=4.95V,大于CT4000V IH(2V),V OL=0.05V小于V IL(0.8V);CMOS I OH=0.5mA大于I IH(20uA),符合匹配原则,故可以直接驱动。

因为I OL<I IL,故CMOS电路不能直接驱动YYL1000系列。

为了完成CMOS和CT1000系列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电平变换电路实现或在CMOS输出端加接电流放大器,常用的CMOS-TTL电平变换电路有CC4049,CC4050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