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污染影响与治理
淮河污染情况及其治理方案

淮河污染情况及其治理方案摘要: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流到安徽正阳关骤然变为一条宽阔的主干流,形成“七十二水归正阳”的奇观。
淮河全长约一千公里,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到江苏入海,流域面积为18.57万平方公里,是匍匐在祖国心腹地带的一条大河。
淮河是哺育江淮儿女的母亲河,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但是,近年来淮河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成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
淮河何以成为如此难治理的河流?为什么淮河最难治理?治污工程举步维艰,淮河水变清真的难容乐观?美丽的淮河,何时再现碧水清风?关键词:淮河水污染与治理治理方案前言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中国现在多数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同时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其中在中国淡水资源中占重要地位的淮河,近年来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再度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据说早在10年前,我们国家就启动了淮河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按理说,这10年来的治理,应该能够还我们一个较为清洁的淮河。
可是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却在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会上表示,当前淮河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有超过一半的地方水质达不到要求。
为什么这么些年治淮我们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现在的淮河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案来治理淮河呢?分析一、淮河污染现状1、淮河干道成了污水沟。
淮河的水污染措施

淮河的水污染措施概述淮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淮河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淮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水污染措施。
本文将针对淮河的水污染问题,介绍淮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详细介绍当前采取的水污染措施,包括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淮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淮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类。
1. 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是指可以确定其污染源头的污染物排放源,一般包括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化肥厂等。
在淮河流域,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和化肥厂,它们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淮河中,导致淮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2. 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是指难以确定具体污染源头的污染物排放,其主要来源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雨水径流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等。
在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是淮河水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农田使用过量的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渗漏和农田灌溉引起的水土流失都会导致淮河水质受到污染。
淮河水污染措施为了减少淮河的水污染,相关部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分别针对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进行治理。
1. 点源污染治理措施为了控制和减少工业企业和化肥厂的废水排放,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处罚。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2. 非点源污染治理措施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并定期对农田土壤和水质进行监测;•鼓励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种植方式;•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减少农业渗漏和农田灌溉对淮河水环境的影响;•强化农村环境管理,加大对畜禽养殖的监管力度,鼓励农民采取科学的养殖模式,减少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
浅析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随着 社 会经 济 活 动 的发 展 和工 业
控制 ,部分河段水体功能得到一定恢 亿 m3 河 流域较 大 的湖泊 有城 西 化 、 。淮 城镇化 进程 的加快 , 围湖造 田 、 网箱 复, 但与国家水污染防治 目标和水生态 湖 、 东湖 、 城 瓦埠湖 、 洪泽 湖 、 高邮湖 、 养殖 、农 药化肥施用等 人类活动影响流 系统承载能力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水 文 水 资 源
库正常 的生态水 位不能维持 ,水体 自 净
能力明显减弱。
2 水 污 染 严 重 、
浅 淮流水态统保 与复 析 河 域 生 系 的 护 修
20入 河 排 污 量 为 7 .5万 t 7 7万 t 3 3 和 . 9 ,
度, 不要单 纯追求数量 , 也不要 过于复 险点 的部位各项制 度。特别是关 系到 威性和严肃性 , 确保各项制 度规定真正 杂, 要适合 基层 单位的管理实 际 , 简 领导 班子建设 和单位 的发展稳定等决 落到实处■ 要 便易行 , 于操 作 , 真正具有 可操 作 策 、 便 要 议事工作制度要抓紧清理和修订。 对 性, 能解决实际问题 。 ( 者系淮委监察 ( 作 审计 ) 处处长 )
比 2o 0 6年削减 了 1 . 1 3万 t 2 8万 t 8 和 . O , 但是 与淮河流域水功能 区限制排污总量
目标 ( 0 8 l, 氮 26 c D3./氨 2a .6万 t ) 有 ,仍 a
较大差距 , 其中氨氮超标 2倍 。 淮 河流域供水水质安 全问题 同样不 容忽 视 ,根据反映全流域供水水 质状况 的 l3个重 点水 功能 区 20 5 0 7年 监测结
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 ,水生态 系统 山区平行 南下 ,沂 河在 江苏省邳州市 源使用功能 ,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 遭受严 重破坏 , 出现河道断流 、 湖泊萎 入骆马湖 , 由新沂河人海 。 淮河流域湖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缩、 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等现象 。 虽经多 泊众多 , 水面 面积约 7 0 k 总蓄水 00m , 年治理 , 淮河流域水污染恶化得到有效 能力 20亿 n3 8 1 ,其 中兴利 蓄水量 6 6
淮河水污染现状及防治

目前 河 流结构 型 污染 问题仍 较 严重 ;一 些地 方
政 府领导 还 没有真 正树 立科 学 的发展 观 ,并 不 同程
度 地存在 地 方保护 主义 ;这 就 要求各 地 区领 导正 确 处 理 发 展 经 济 与 保 护 环 境 的 关 系 ,不 能 片 面 追 求
GD P的增长 .在考核 领导 干部 的政绩 时 ,不 能 只看
巳出现新 " 三七 开" 的变化 .淮 河 治污 之初 ,工业
污染 占 7 ,生活 污染 占 3 ,而 l O O 0年 后 ,这 两
个 比例在 不 少地 区正好 倒过 来 ,生活 污水 排放 量 及
企业 ,城 市污水 处理 厂进 行 在线监 控 ,重 拳打 击违
法排 污企业 . 2 2 加大 对淮 河 水污染 治理 的投 资 力度 .
壤 和农产 品 中 ,并 最终进 入 水体 .畜 禽养 殖规 模 和
布局没 有得 到有效 控制 ,畜 禽粪 便还 田以及综 合 利
运 营单位 要保证 设施 的正 常 运行 和 污水 处理达 标 排
用的比例很低 .畜禽养殖 ,秸秆腐烂等污染,随水
土 流失 和农 田退水 进入 水体 ,大 大增 加 了水体 中的
好工 程项 目的建 设 和运行 . 未 动工 的 , 对 要尽快 做好
污染 ,农 业 面源 污染 的治理 更艰难 化肥 ,农 药施 用 量不 断增 加 , 中约 7 的用 量流 失或 残存 在 土 其 O
项 目前期工 作 , 提高 项 目审批 效率 , 进项 目尽 早开 促
工 ; 在建 的 , 加 快施工 , 保工 程 质量 ; 对 要 确 对建 成 的
淮 河是 一 条人 工 控 制程 度 很 高 的河 流 , 流域 有 大 全 大小 小 500多 个 闸坝 , 量水 资 源拦 蓄后 , 0 大 水环 境 容 量 大大 降低 .监测 数 据 也 证 明 了 污 染 的严 重 : 还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质,保障人体健康和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淮河流域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第四条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有关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并行使国务院授予的其他职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第五条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以下简称四省)人民政府各对本省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本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分解到有关市(地)、县,签订目标责任书,限期完成,并将该项工作作为考核有关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第六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行政区域内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第七条国家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优惠、扶持政策。
第八条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妥善做好淮河流域关、停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
第九条国家对淮河流域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以下简称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计划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商四省人民政府,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拟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经由领导小组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淮河污染及治污困境分析

子来进行数学 上的分析 。 假设 只有 两家企业 , 为第一家企 x
业 的产量 ,其单价为 p ,但如果每单位 x会导致一单位污
染 , 二家企业 来说会产生 ex 的损失。若两个企业各 对第 ()
自决策 , 那么有 : = a (x c x ) 订l m x p— ( ) =ex 一 ( )。 第一家企业只考虑 自己的私人边际收益最大化 ,则通
二 、 府 治 理 政 策 措 施 回顾 政
淮河是中 国第三大河流 , 流经河南 、 安徽 、 山东 、 江苏 4 省, 流域面积 2 万 平方公里 , 7 全长约 10 里 , o O公 养育着一
亿五千多万人 口。 自2 O世纪 8 0年代以来 ,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 特
别是乡镇 企业 的迅速发展 , 淮河水污染 日趋严重 , 水污染 事 故频频发生。从 9 0年代后 , 水污染危 害已成为严重制约 流 域 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实测 ,9 3年全流 域 19 污废水排放总量为 3 _亿 吨, , 68 年 主要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
湖北 社 会科 学 2 o o 9年第 5期
淮河污染及治污困境分析
李 璇
(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 北京 1o7 ) o 8 2
摘要 :O 纪 8 年代 以来, 2世 O 淮河水污 染 日 严重 , 污染事故频发 , 重破 坏 了生态环境 , 害到 两岸人 趋 水 严 危 民的健康 , 并制约 了经济发展 。自19 年 国家宣布 对淮河水 污染治理以来 已过 了 1 94 O多年 , 淮河污染状况依 然 严重。 用公 共经济学 中的 外部性及其 治理模 型 来分析 淮河水 污染严重 、 污收效不 明显 的原 因 , 出提 高环 运 治 提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措施创新

cnt c o f h w et t eoo cdvl m n o m dr iae i H a evl y e r igt aae e t osut no ep j h cnm eeo e t f oe vl s n ui a e ;R f m n em n m n ri t cw i i p n lg h l o h g
su isf ra ln i t de o o g tme:Esa ls i g a ln e m c a im o p tc trq aiy bae n t e o ia o f te tb ih n o g tr me h s t r e twae u lt s d o c mb n t n o n o h i h
梁本凡
(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 中心 , 北京 10 3 ) 072
摘 要 : 了根 治 淮河 流域 水 污染 , 为 确保 南水北调 工程 东线水 质安 全 。 出淮河 流域水 污 染治理创 新措 施 : 南 提 将 水北调 工程 建设 与 淮河 流域新 农村 建设 结合起 来 , 立水 质控 制与 经济发展 联 动 的长效机 制 ; 革水 资源税 建 改 的管理使 用办 法 , 经济发 达 的调 水输入 城 市替代 调水 沿 线落后 农村 地 区分担 国家级 工程 的前 期投 入成 本 ; 让
将 排 污收 费划分 为排 污 管理 费与排 污 处理 费 , 当提 高排 污 处理 费征 收标 准 , 适 以排 污处理 费 为基础 , 实现 排
污 处理 的 市场化 运 营 ; 大对 污染控 制 区农村地 区的财 政 转移 支付 力度 , 决县 乡政 府机 构 运 转 困难 问题 ; 加 解
n e t e t e ,a as g t r t n e O t tt o u o r t n n b uae b a k t se a d t am n e n d ri n e t ame t e ,S a e p l t n t ame t a e r g lt y t e m r e y tm ; r f i h e f h h i e c e d h s
淮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初中地理知识

淮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知识点的认识】
淮河的主要问题洪涝、水污染.
淮河治理开发的目标是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发电、灌溉、航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淮河流域规划中逐步提出和明确了治理开发的骨干工程.
(1)修建大型水库.
(2)开辟入江入海水道.
(3)新建和加固堤防.
(4)新辟排洪排涝河道和分洪道.
(5)蓄(滞)洪区.利用平原区的洼地,在四周筑堤,在大洪水时,临时分蓄一部分洪水.
(6)行洪区.行洪区是扩大淮干中游泄洪能力的一种工程措施.
(7)控制枢纽.
(8)河道整治.
(9)污水处理.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理解记忆淮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淮河水体污染严重,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水污染影响与治理班级:09资环姓名:王月学号:0902130128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
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淮河流域水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度加快,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沿淮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国家愈来愈重视环境的质量与治理。
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
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
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淮河流域内跨省河道多,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水事关系复杂,矛盾多,各方利益难以平衡,治理工作难度大,且流域下游受上游的影响特别大。
,淮河支流沙颍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普降暴雨,上游 5.4亿吨高浓度污水顺流而下,形成了长130~140公里的污水团,严重影响了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
从1994年到1998年之间,国务院环委会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淮河水污染的方法与措施,特别是98年,国家有关部门实施“零点行动”,对限期没有完成治理的污染企业进行统一关停。
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日排废水100 吨以上的1562 家重点企业中,完成治理工程的1240 家,停产治理企业114 家,关停并转企业208 家,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环境问题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点区别于其它任何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这就要求在
整治水环境问题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这一点在淮河治理过程当中已经获得重要的实践经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其次,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因而将水环境整治与水权概念的开发相结合,明确水资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环境问题的治理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促进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经过十余年淮河水污染的全面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淮河水质COD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污水排放和
农业面源污染比重越来越大,有机物和氨氮成为主要的超标项目。
淮河沿岸大部分水厂采用的是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对这两种指标的去除能力有限,出水水质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困扰,已愈来愈重视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主要意向。
希望我们国家对环境的保护有进一步的改善措施,加强对企业污染环境的治理,尽量从源头制止污染的发生,让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