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园自然的足迹:环境创设观察记录

幼儿园自然的足迹:环境创设观察记录观察记录1:室内环境1. 在室内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精心打造的自然氛围。
墙上挂满了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其中有些是用自然材料制作的,比如树叶、小石子和干花。
这些作品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2. 室内角落摆放着一些绿色植物,以及用木材搭建的小花园。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学习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仅让孩子接触到植物,还培养了他们的爱护和关爱自然的意识。
3. 教室的角落摆放着一些仿真的小动物模型,比如小鸟、兔子和松鼠。
这些模型让孩子们在室内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存在,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
4. 室内还设置了一个小型的水池,孩子们可以在里面放小船、浮漂和小鱼,通过玩水的方式感受水的力量和湖泊的美好。
观察记录2:室外环境1. 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十分注重自然景观的打造。
小院里有一片小花园,种植了各种鲜艳的花草,还有一些果树和蔬菜,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植物的生长和维护。
2. 室外还有一个小型的植物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种植自己的小花园,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3. 操场上摆放着一些仿真的小动物雕塑,比如小狗、小鸟和小鱼。
这些雕塑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更加自然和生动的游戏环境。
4. 在操场的一角,有一小片草坪,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空间和自由,进行户外活动和游戏。
总结回顾:通过观察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创设,我们可以看到在室内外的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活动。
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仅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和生态,还培养了他们的爱护自然和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创设,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深入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对于幼儿园自然的足迹,我认为环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的环境应当充满自然元素,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游戏和成长。
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分析与创新实践

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分析与创新实践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富有启发性、富有创造力、温馨舒适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主题,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和创新实践。
1. 环境创设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儿童友好型空间设计某幼儿园在空间设计上十分注重儿童的喜好和需求,根据不同芳龄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空间。
对于幼儿园的大型活动区,通过在墙面上创造可涂鸦的空间,以及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而在安静的角落,则布置了柔软的垫子和书籍,让孩子们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安静地观察、学习和思考。
1.2 案例二:自然环境融入另一家幼儿园将自然环境融入到了室内室外的设计中。
在室内,摆放了许多绿色植物,营造了清新的氛围,并且定期举办植物养护的课程,让孩子从小学会关爱和呵护自然。
在室外的活动区,精心设计了一个小花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以及观察季节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2.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和创新实践2.1 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力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环境设计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安全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2.2 创新实践在对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可以借鉴案例中的儿童友好型空间设计和自然环境融入,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教育理念,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创新方案。
在实践中,不仅要注重环境的美感,更要注重功能性和教育性,让幼儿园的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桥梁和支撑。
3. 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确实至关重要。
一个有温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环境,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设计出更加符合幼儿需求的环境。
幼儿园户外自然环境创设案例分析大全

幼儿园户外自然环境创设案例分析大全案例1:花园环境创设幼儿园利用院子内的一块空地,创设了一个花园环境。
他们将空地围起来,种上各式各样的鲜花和植物,并配备了水龙头、绿化栅栏和小桌椅。
花园环境设计以提供幼儿的观察、探索和参与为主要目标。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花朵的生长过程学习植物的生命力,通过浇水、修剪等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花园环境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提升情绪。
案例2:自然拓展区创设幼儿园利用园内空闲的区域,创设了一个自然拓展区。
他们在区域内安装了树木、花草和藤蔓等自然元素,并设置了各种材质的活动区域,如沙坑、滑梯、攀爬架等。
自然拓展区的设计旨在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互动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通过攀爬、探索等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促进社交能力和建立自信心。
同时,自然拓展区的自然元素也为幼儿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关注和兴趣。
案例3:菜园环境创设幼儿园将一块荒废的土地改造成了一个菜园环境。
他们在地面上分割出小块的种植区域,让幼儿亲手播种、浇水、修剪,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菜园环境还配备了小工具和室外桌椅,方便幼儿开展相关活动。
幼儿们通过亲自参与菜园的管理和养护,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命过程。
此外,蔬菜的种植、采摘与烹饪等活动也能提醒幼儿有关健康饮食和环保的知识。
整个过程中,幼儿的眼睛和心灵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能够身临其境的看到植物的成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增强了对大自然的了解和热爱。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户外自然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创设不仅提供了幼儿与自然互动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培养社交能力、增强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对自然的关注和兴趣。
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推行户外自然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学习和成长空间。
小班环创教研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幼儿园小班环创活动的开展,教师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环创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以“趣味动物园”为主题的环创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环创活动的认识,明确环创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2. 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提高环创活动的设计能力。
3. 通过环创活动,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语言、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1. 观察分析: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幼儿园的环创成果,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本次环创活动提供借鉴。
2. 设计研讨:围绕“趣味动物园”主题,教师们分组讨论,确定环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3. 制作材料:根据研讨结果,教师们利用废旧材料、手工艺品等制作动物园内的各种动物模型、场景等。
4. 环创实践:教师们将制作好的材料布置到幼儿园内,形成“趣味动物园”主题环创。
5. 反思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进行反思总结,分享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过程1. 观察分析教师们参观其他幼儿园的环创成果,发现以下优点:(1)主题鲜明,内容丰富;(2)色彩搭配和谐,富有美感;(3)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幼儿接受。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1)部分环创内容与幼儿年龄特点不符;(2)部分场景设置过于复杂,不利于幼儿探索;(3)部分材料浪费,利用率不高。
2. 设计研讨教师们围绕“趣味动物园”主题,分组讨论,确定以下内容:(1)场景设置:动物园内设置多个区域,如:草原、森林、海洋等;(2)动物模型:制作各种动物模型,如:大象、狮子、长颈鹿、海豚等;(3)互动游戏:设置互动游戏,如:投喂动物、猜动物等;(4)绘画区: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动物画。
3. 制作材料教师们利用废旧材料、手工艺品等制作动物园内的各种动物模型、场景等。
4. 环创实践将制作好的材料布置到幼儿园内,形成“趣味动物园”主题环创。
5. 反思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进行反思总结,分享经验,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环创内容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2)场景设置要简洁明了,便于幼儿探索;(3)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4)关注幼儿在环创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要点分析

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要点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教育环境的优质与否,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空间布局合理幼儿园的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首先要考虑的是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一个好的户外运动环境,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多种户外运动设施,比如各种运动场地、操场、植物园等。
还需要有足够的自然景观,如绿树、草地、花坛等,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
还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以防止外界的噪音、污染等对孩子们的影响。
在空间布局上,需要考虑到运动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让孩子们在户外运动的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二、设施丰富多样在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中,设施的丰富多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这些设施应当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运动需求,比如有滑梯、秋千、攀爬架、跑步道等。
还应当考虑到孩子们的体能发展,为他们准备一些有挑战性的设施,比如攀岩墙、绳网等,以促进孩子们的体能发展和勇气培养。
还可以为孩子们搭建一些简单的户外体能训练设施,比如平衡木、单杠、双杠等,这些设施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
设施的丰富多样,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丰富化的户外运动体验。
三、安全措施完善在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中,安全措施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们在户外运动时,难免会有一些小意外,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
需要考虑到设施的安全性,比如滑梯的坡度、攀爬架的稳固性等,都需要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需要设置一些安全警示标识,比如“慎重跑步”、“小心坡地”等,提醒孩子们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还需要在户外环境中设置一些护栏和安全网,防止孩子们在运动时摔倒、碰伤等。
分析与评价以下案例中的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中的做法

分析与评价以下案例中的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中的做法标题:分析与评价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优秀实践案例引言: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分析与评价以下案例中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方面的优秀做法,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以及提升其自主性和探索精神。
第一部分:环境设计与规划本部分将评估该案例幼儿园在户外环境设计与规划方面的表现。
包括充分利用场地、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区域、合理安排设施等。
1.1 充分利用场地优秀案例中的幼儿园充分利用了可用的户外场地,创造了不同种类的活动空间。
他们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需求,如设立大运动场、游乐区、植物园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环境体验。
1.2 多样化的活动区域该案例中,幼儿园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区域,如自由游戏区、动手创造区、自然观察区等。
这些区域为幼儿创造了互动、探索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他们在户外环境中的全面发展。
1.3 合理安排设施优秀案例中的幼儿园精心安排了各种户外设施,如攀爬框架、秋千、滑梯等,这些设施既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针对自然观察和环境教育,对植物和小动物的饲养区域也进行了巧妙设计。
第二部分:活动项目与方法本部分将分析幼儿园在户外环境中开展的具体活动项目和方法。
包括自主游戏、探究性学习、自然观察等。
2.1 自主游戏在该案例中,幼儿园鼓励幼儿参与自主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区域,如沙坑、水池等。
这些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巧,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2 探究性学习优秀案例中的幼儿园注重通过户外环境来促进幼儿的探究性学习。
他们设置了自然观察站、种植区等,让幼儿在观察和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并培养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3 自然观察该案例中,幼儿园通过饲养区域和植物专区等方式,让幼儿亲身参与到自然中。
幼儿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植物和小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分析与实践启示

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分析与实践启示一、引言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指通过对幼儿园内外环境的设计和调整,以营造适宜儿童成长和学习的氛围,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启示,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成功案例,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1.1 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宜的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提供安全、卫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场所,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2 有利于儿童学习和成长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适宜的环境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可以引导儿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促进他们的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
1.3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和习惯适宜的环境创设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通过规范的环境布置和活动安排,可以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影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因素2.1 教育理念和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将直接影响其环境创设的方向和内容。
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将导致不同的环境要求和特点,教育理念和目标是影响环境创设的重要因素。
2.2 资源投入和条件保障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包括场地、设施、器材、材料、活动内容、教师队伍等方面的资源。
资源的投入和条件的保障将直接影响环境创设的质量和水平。
2.3 儿童的芳龄、发展特点和需求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芳龄、发展特点和需求。
只有贴近儿童的实际情况,才能创设出适宜的、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四、案例分析3.1 案例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幼儿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引言:幼儿园是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班级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班级环境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本文将从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创设。
一、室内环境1. 布置与空间布局室内布置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教室的空间布局要合理,以便幼儿活动自如。
各类功能区域如角色扮演区、游戏区和阅读区等也需要有明确的划分。
2. 采光和通风室内的采光和通风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充足的自然光能够帮助幼儿观察和感知世界,增强注意力;同时,合理的通风设施也能减少病菌传播。
3. 温度和湿度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幼儿的舒适感有着重要影响。
教室的温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不冷不热;湿度也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避免过湿或过干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安全设施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往往充满好奇心和活跃性,因此室内环境的安全设施尤为重要。
安全门、防滑地板、护角等设施能有效避免幼儿受伤,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二、室外环境1. 空间与设施室外环境是提供幼儿大运动和探索空间的重要场所。
一个宽敞、开放的户外空间能够满足幼儿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和游戏的需求。
此外,滑梯、秋千等各式各样的设施也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力。
2. 绿化与安全室外环境中的植物和绿地对幼儿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绿植能够提供新鲜的氧气和共生的生态系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安全方面,外墙栏杆的高度、地面的防滑处理以及裸露在户外的电线等都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意外发生。
三、教学资源1. 图书角和图书馆阅读是幼儿发展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活动。
布置一个宽敞明亮的图书角或图书馆,配备丰富多样的图书和读物,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2. 学习角和游戏角学习角和游戏角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角色扮演的重要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观察与分析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1003班王
婷媛10950330
第一次听到环境创设时,我并不是很具体了解其概念,因此我查了一下资料,了解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
几乎很大一部分时间,幼儿都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因此他身边所观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幼儿以后的成长。
这足可体现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于是我就在如今我实践的杭幼师第二附属幼儿园进行了观景创设的观察。
以下就是我的观察点以及我的想法。
一:室内环境
观察:
由于附二总体面积较小,因此每班只有一个教室,即教室集教学、区角活动、中餐、午睡于一体。
虽然面积较小,但是却很温馨,舒适。
如下图我手绘的:
室内布置平面图
(一)区角布置
我实践的班级中一班总共分为五大区域: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等)、数学活动区、构建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语言阅读活动区(故事、绘本等)。
由于场地比较紧张,因此并没有划分得很固定、具体,有些只是简单地摆放着幼儿乐于玩的物件。
分析:
设置区角,为了让幼儿在能动能玩的年龄阶段,让他们的认知能力在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与提升。
在幼儿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依旧处于感性、具体、形象阶段,常常是需要通过实物进行触摸才能真正地了解,而并非抽象的言语或者口述性的名词。
由此也可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媒介,就例如区角。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探索,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小肌肉群使其灵活,还能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自身的独立探究以及合作完成等多项意识。
设有多个区域,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自选活动区域,轻松自主,没有心理压力,不受局限,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也可与同伴增进交往,培养互帮互助、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质。
其实室内活动区也是个教学活动区,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活动,两者相辅相成。
(二)墙面装饰
杭幼师附属幼儿园有一个经典性教学就是主题教学,每周都有一个主题,并且围绕此主题进
行一周的教学活动。
1. 有一周的主题是“美丽的杭州我的家”:
1)胡老师就将一首介绍杭州十景的诗歌以图文结合的绘画,在教学课后贴在了墙面上展示。
2)每个幼儿都会从家里拿来一样你觉得最能体现杭州特色的物品贴在墙面上。
3)将幼儿在双休日去杭州有名的景点观赏时的照片贴出来。
分析:通过绘本教学的图片、杭州特色产品、观赏景点这三块来布置装饰墙面,体现本周主题“美丽的杭州我的家”。
将幼儿喜欢、感兴趣的东西展示出来,并让幼儿亲身体验,在自己的行动中,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杭州的美丽,更加地热爱杭州,热爱自己的家乡。
2. 有一周的主题是“手印”
墙面上是幼儿自己的作品。
在他们自己的“海底世界”里,将手印变为了一条条活泼游动的小鱼、会喷墨的乌贼、水亮亮的水母、漂动的海草……一幅幅都生动、形象,充满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分析:将幼儿自己绘画的作品贴在宣传墙面上,不仅尊重了幼儿的劳动成果,而且也能增强幼儿
的自信心。
在入园、离园家长接送幼儿时,也会观察幼儿园室内墙面的装饰,依次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状况。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也让家长观赏,家长不仅了解了教师教学的内容,也明了自己孩子的学习境况。
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展示栏框。
分析: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三大功能
1.寓教育于其中
2.寓艺术于其中
3.寓净化环境于其中
因此,在进行墙面装饰的时候,也应该将其三功能体现在所布置的墙面上。
有些场地面积较大的教室里会有自己的一面主题墙,但是由于面积的问题,我所实践的班级并没有这样的配置。
但是依旧会有几面墙壁用来进行装饰,例如我绘的平面图中阴影部分,都充分体现出了这功能。
每一面墙饰制成后,幼儿均会根据墙饰的内容,向家长、同伴、教师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随着墙饰内容的不断增加变化,幼儿的故事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充实。
但是有点很重要,就是在进行
墙面装饰时,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
这样才能让环境与教学将结合,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润。
我觉得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都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二:室外环境
观察:
附二的幼儿园由于是建立在社区间,此真正运用到室外的场地面积并不是很大。
在教学楼前面,是幼儿晨操场地,教学楼的背面,则是一些大型的玩具设施。
周围均有绿化,树木贯穿着室外的空地。
有大树,灌木,石子路……
分析:
绿化、美化应是幼儿园室外环境的突出特色。
在《规程》都明确指出:“应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绿化、美化园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在
《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中也有所规定:“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
有一个美好的室外环境,当幼儿入园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教室里的老师或者伙伴,而是大门进入的室外环境。
正如首因效应一般,当人与人第一次见面时,都会观察对方的外表并留有第一个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幼儿入园也一样,美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这一天的良好心境。
因此幼儿园在尽心布置着室内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室外环境而草草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