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因素及应对措施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建议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建议作者:刘学贵苏淑霞杨学林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1期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灵武长枣产业的发展,加快灵武长枣产业的科学发展速度,结合当前灵武市长枣产业的发展实际,针对现阶段长枣产业中的关键性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加快灵武市长枣产业链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据统计,2015年灵武长枣标准化示范基地的挂果面积为3867hm2,产量高达1400万kg,灵武长枣产业已经成为灵武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挥灵武长枣产业的龙头作用,做好长枣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全方位推广实施长枣标准化管理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的“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枣园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长枣种植户经济收入,本文对目前长枣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1灵武市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1.1管理和种植技术不到位据调查,灵武市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长枣种植示范基地,但目前长枣种植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为主,个体农户间长枣产量差异巨大,约40%农户种植的长枣产量仍然较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种植长枣一般都在田间地头,土壤营养条件欠佳,存在土壤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等情况,并且农户的管理措施不全面,缺乏科学的指导,枣树长势较差,坐果率低,果实较小等。
1.2经营模式落后目前长枣种植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块土地种植为主,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和落后,在种植、管理、销售等诸多环节上无法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安排,当发生病虫害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控制,甚至有时一家受灾害后会牵连周围多家发生灾害。
1.3销售渠道和模式不完善目前灵武市长枣主要是于每年的9月下旬成熟上市,由于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个别农户为了能尽早赶上一个好价钱,往往在长枣处于白熟期时便开始使用某些促红剂及激素类生长剂,促进长枣及早上市,导致长枣的口感降低、运输储藏时间缩短,损害了商贩的利益,引发长枣滞销,同时也造成长枣市场的恶性循环。
新疆红枣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新疆红枣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对策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红枣生产区之一,但红枣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药、化肥的使用不规范。
许多果农在种植红枣时为了增加产量,会不顾人体健康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导致残留物超标,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其次,生产加工环节不规范。
有些果农在采摘、晒干过程中,不按规定的标准进行消毒和除虫,导致红枣质量下降,残留农药超标。
同时,许多加工企业缺乏规范的生产管理和生产工艺,加工过程中不严格控制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致使红枣质量难以保证。
最后,物流环节存在问题。
许多红枣从采摘、储存、加工、运输到销售等环节存在交叉、延迟、返工等问题,导致红枣保质期缩短、热量损失较大,最终影响红枣的品质及食品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管理,提高果农的安全意识,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
加强对红枣生产加工企业产值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果农和生产企业给予处罚,同时督促企业建立并运用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
二是加强红枣加工技术和检测验收。
加强红枣的采摘、晒干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环节的规范化,严格执行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确保生产的红枣产品达到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安全。
三是加强物流环节管理。
建立一整套有效可行的物流体系,对运输车辆、运输设施、运输箱包、运输环境等进行监控,保证红枣的保质期,最终保证红枣的品质与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解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各方执法监管力度的加强,也要加强对售卖红枣的生产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并保证消费者权益,让红枣成为安全健康的好食品。
灵武长枣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变化的生物学解析

灵武长枣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变化的生物学解析灵武长枣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变化的生物学解析引言:长枣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水果,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长枣的贮藏是保证长枣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长枣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变化对于长枣的贮藏及后续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物学角度解析灵武长枣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变化的原因。
一、果实硬度与细胞结构的关系果实的硬度与其组织细胞结构密切相关。
长枣果实主要由果皮、果肉和种子组成。
果皮是由表皮细胞和次生形成的皮层细胞构成,这些细胞中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使果皮具有一定的硬度。
果肉是由细胞间质和大量胶质构成,其中细胞间质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形成,胶质则主要由果胶组成。
种子富含淀粉和油脂,其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因此,长枣果实的硬度与这些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和排列方式有关。
二、果实硬度的变化与贮藏条件的关系果实在贮藏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以及微生物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果实硬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低温下,果实的新陈代谢过程减缓,细胞内物质的分解速度也相应降低,使果实变得硬度增加。
此外,低温还能导致胶质中的果胶部分水分流失,进而增加果实的硬度。
然而,温度过低也会造成果实组织细胞的冷伤和褪绿,影响果实的硬度。
湿度对果实硬度的影响与温度类似,较高的湿度会导致果实细胞内物质的分解速度加快,增加果实的软度。
气体成分对果实硬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高浓度的氧气会加速果实细胞内物质的氧化降解,降低果实的硬度;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抑制果实细胞内酶的活性,增加果实的硬度。
微生物在果实贮藏过程中产生酶类和酸类物质,这些物质会进一步分解果实中的有机物质,导致果实软化。
三、果实硬度变化的生物学机制果实硬度的变化是由一系列生物学机制共同作用所致。
首先,果实成熟后,果皮和果肉中的细胞质凋亡现象逐渐增加,导致果实变得硬度增加。
其次,果实成熟后,果肉中的果胶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增加,这些酶能够分解果胶和纤维素等物质,使果实软化。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从气候因素、管理因素、市场驱动因素论述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原因,并就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灵武长枣;品质;降低;因素;措施近年来,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下降,市场品牌效应受到影响,使灵武长枣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让政府部门、业务部门以及种植户等与枣产业相关的人为之担忧。
为此,灵武市林业局组织人员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造成灵武长枣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1.1气候因素春季温度低、花期持续高温干旱、秋季着色期持续低温,是造成果实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
春季温度低,使枣树萌芽期推迟,萌芽不整齐,初盛花期遇持续高温天气,使灵武长枣自然坐果和头蓬花坐果率低,坐住的果实多为二、三蓬花,果实发育期缩短,影响果实品质;秋季成熟期温度低造成果实后期生长缓慢,膨大不明显,着色慢、糖分积累少,风味淡、果肉硬,口感差[1-2]。
2008年秋季至2009年持续阴雨天和低温大雪天气,使灵武市大面积新发展的枣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整株死亡或部分枝组冻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树形结构,造成目前枣园树形普遍混乱,枝组配备不合理,影响枣树产量和枣果品质。
1.2管理因素1.2.1生产中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目前,花期喷赤霉素是提高灵武长枣坐果率的主要措施,该项技术在灵武市普及率达到100%。
但一些研究指出,枣树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但花期和幼果期多次过量使用赤霉素,会导致枝条徒长、枣吊增长、果实品质降低,如单果重降低、含水量下降、果个变小、果皮增厚、果肉脆度降低等。
1.2.2过量施用化肥,灌水不合理,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为了追求产量,部分枣园在秋季或春季不施农家肥,或用油饼代替农家肥,而在生长季追施大量化肥;果实成熟时为了增加果实的水分,进行大水漫灌,会降低地温,不仅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同时导致昼夜温差减小,不利于糖分积累,从而降低果实品质。
枣树常见落果原因及防治对策!

枣树常见落果原因及防治对策!枣树落果现象非常严重,落果量占总量的8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枣树生产的经济效益。
如何减轻落果,提高产量,是枣树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落果时间枣树开花即有花蕾脱落,幼果形成后又有生理落果,果实发育后期因病虫危害也造成大量落果。
河南枣区枣树落果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落果量约占总落果量的20%;第二阶段出现在7月中、下旬,是生理落果的高峰期,占总落果量的70%。
第三阶段在8、9月间,约占总落果量的10%。
二、造成落果的原困1、树体营养不良枣树的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同步进行,且花芽量大,花期长,整株花芽分化2个月左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互相竟争,营养的矛盾十分突出,易导致大量落花落果。
水分失调枣树虽然耐旱,但在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期需要较多水分,如遇严重干旱或久旱后骤降大雨而导致土壤水分变幅过大,使树体水分失调,从而造成大量落果。
有机养分不足枣树在生长季节,如遇连阴雨或枝叶过密,引起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分少;或者结果过多、修剪过重、萌芽期肥水过量而引起枝梢徒长与果实争夺养分;或早期落叶、土壤贫瘠、肥水不足、前一年结果过多、枝叶徒长,造成树体及枝条内有机养分亏缺,导致大量落果。
2、激素枣树落果是由于果柄处形成离层所致,而离层形成与内源激素如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等有关。
自然落果时期正是果实中生长素含量低的时期,生长素含量高时,落果率低。
3、品种授粉不良枣树大多品种可自花授粉结实,但有些品种花粉发育不良,如无授粉树或授粉树配置不合理,则受精不完全,造成胚败育而落花落果。
4、病虫危害焦叶病、枣锈病和日本龟蜡蚧、枣壁虱、枣红蜘蛛的大量发生,引起早期落叶,影响养分制造与积累,而造成果实脱落。
炭疽病、缩果病和桃小食心虫则直接危害果实而造成落果。
5、自然灾害花期遇干热风,易造成焦花,损害枣花的授粉与受精,降低座果率。
花期如遇连阴雨或暴风,落花率增大,导致花期落果率的上升。
不同树龄灵武长枣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比较与分析

鲜质量的测定:用FA2104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 果实外观品质是购买水果最重要的参考标准
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测定;果实体积的测 之一,果实外观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实的
定:采用排水法[12]进行测定;果实硬度的测定:用 表皮颜色、光滑度、形状和大小。由图1可知,不
GY4便携式果实硬度计(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 同树龄灵武长枣果实外观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以
华圣等[7]研究认为,银杏的多糖物质积累量增加 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里、外5个方向采取自枣
收基第通稿 金 一 信日 项 作 作期目者者::::2宁 贾 曹01夏 9大 昊 兵05,,学0男 男7建,, 设硕博 “士 士西修,研部 教回究一 授日生,流期,主大研:2要0学究1从9”方事重0向7旱大为1区科9果造技树林创生和新理经专生济项态(林Z与K方高Z面D效2的0栽1教7培0学0。8与E)研。m究ail工:n作xj。iaEhaomi@al1:6b3in.cgocamo2006@126.com
植历史,1990年以前,灵武市仅东塔、城镇一带散 官雪芳等[11]研究发现,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与
生灵武长枣树有2万余株。1998年灵武长枣被 树龄呈显著正相关。目前,关于树龄对灵武长枣
自治区列为重点推广品种,随着酸枣育苗嫁接技 果实品质和风味特性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
术的逐渐成熟,灵武长枣开始由庭院四旁向集中 究在灵武市东塔镇灵武长枣园区内收集不同树龄
1 材料与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树龄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间 1.1 试验材料
存在相关性。李鹏等[4]对苹果的研究发现,单果 于果实成熟期(2018年9月28日)采集宁夏
质量、体积都有随着树龄增加的趋势,进入果树盛 灵武市东塔镇灵武长枣种植基地14种不同树龄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宁夏林业2016.4灵武长枣是灵武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加强对灵武长枣这一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及灵武市人民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栽植灵武长枣,发展灵武长枣产业。
截止2015年底,全市已发展灵武长枣栽植面积9333.33hm 2,挂果面积达3866.66hm 2,产量达1624.3万kg。
基本形成了以灵武市临河镇、东塔镇、崇兴镇、郝家桥镇及灵武市园艺场、灵武市北沙窝林场、灵武市大泉林场等为核心的沿山百公里灵武长枣经济林产业带。
灵武长枣产业已成为灵武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增加农民收入的落脚点,作用愈发突出,效果也更加明显。
一、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生产中发现不同产地的灵武长枣存在产量不稳定、果实个头均一性差、品质下降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近年来,受全国农产品市场价下降的影响,枣农不施有机肥、大量施用速效性化肥,一味追求个大、早红,从而,造成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口感下降,贮藏保鲜期减少,货架期缩短,直接影响了多年来形成的灵武长枣品牌形象。
出现了:市场销售价格低、生产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等系列问题,使灵武长枣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乱用植生长调节剂,人为缩短成熟期为了追逐早熟灵武长枣的高价位,个别枣农在白熟期喷洒“催红剂”,或迎合南方客商销售冬枣经验,追求所谓“一点红”采摘,在灵武长枣枣果还没有成熟就采摘销售,也就是说,把没有成熟的灵武长枣投入了市场,直接影响了灵武长枣销售市场,在社会上造成了“灵武长枣没有以前好吃”的影响。
3、缺乏科学防灾意识,过渡防治过量用药防护林体系不健全,大量种植枣树纯林,给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过去没有发生或不成灾的有害生物在多地爆发成灾。
再加上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深入,不能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发布平台,病虫害防控全凭经验,不注重预防,大部分都是等到危害严重时再用药,更不按照监测预警及推荐技术施药,有的只能完全按照农药店推荐配方进行防控,而很多药店推荐的配方都是多种药剂混用,不但增加成本,还会造成残留。
灵武长枣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种作物不 留隔离带,不进行幼树修剪,不注重病虫害防治 等, 这些 因素都影响灵武长枣栽植 的成活率。
1 修 剪技 术不 到 位 . 2
使枣叶壁虱、 枣瘿蚊危害新抽生枣头, 桃小食心虫虫果率达 6 %以上。 0 大多数枣农只进行单一的化学防治 , 没有进行农 业、 物理 、 生物等方面的综合防治 , 有些枣农甚至从来不进
行 病虫 害 防治 。
整形修剪是枣树早产、 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 但生 产 中普遍存在不进行修剪 、 春 ) 冬( 剪时间随意 、 修剪方法运 用不当、 修剪技术不到位等现象, 造成树体过高、 树形单一 、 骨干枝配置不合理 、 树体留枝量偏多 、 基角开张角度偏 小 、 通风透光不良、 全园提前郁闭 , 给人工采摘带来不便。由于 不进行夏季修剪或即使进行夏季修剪 , 但普遍存在抹芽 、 拿 枝、 摘心等措施跟不上 , 促使结果部位二次枝短而弱 , 生 新 枝条直立、 基角小 , 造成树形紊乱 , 结果部位质量差 , 使翌年
意保 护根 系 ; 植 时 间提 早 或 推迟 , 植坑 过 浅 或过 小 , 栽 栽 栽 植埋 土 深浅 随意 ; 植后 不 灌水 、 封 口、 栽 不 不覆 膜 ; 植后 套 定 坏、 效益 大小 与 能否有 效控 制病 虫 危害 有着 密切 关 系。 枣农
普遍不能根据病菌侵染特点和害虫发生规律适 时用药 , 且
冬 ( ) 难度 、 春 剪 修剪 量增 加 。 13 施 肥灌 水不 科 学 .
2 解 决 办法
21 适 时规 范栽 植 . 栽植 前 1 年秋 季 或 翌年 春 季 培肥 整 地 , 长 、 、 均 挖 宽 深 为 8 ~10e 的定植 沟 或定 植 穴 , 或 穴底 铺 3 m厚 0 0 m 沟底 0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摘要从气候因素、管理因素、市场驱动因素论述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原因,并就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灵武长枣;品质;降低;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85-02
近年来,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下降,市场品牌效应受到影响,使灵武长枣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让政府部门、业务部门以及种植户等与枣产业相关的人为之担忧。
为此,灵武市林业局组织人员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造成灵武长枣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
1.1气候因素
春季温度低、花期持续高温干旱、秋季着色期持续低温,是造成果实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
春季温度低,使枣树萌芽期推迟,萌芽不整齐,初盛花期遇持续高温天气,使灵武长枣自然坐果和头蓬花坐果率低,坐住的果实多为二、三蓬花,果实发育期缩短,影响果实品质;秋季成熟期温度低造成果实后期生长缓慢,膨大不明显,着色慢、糖分积累少,风味淡、果肉硬,口感差[1-2]。
2008年秋季至2009年持续阴雨天和低温大雪天气,使灵武市大面积新发展的枣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整株死亡或部分枝组冻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树形结构,造成目前枣园树形普遍混乱,
枝组配备不合理,影响枣树产量和枣果品质。
1.2管理因素
1.2.1生产中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目前,花期喷赤霉素是提高灵武长枣坐果率的主要措施,该项技术在灵武市普及率达到100%。
但一些研究指出,枣树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但花期和幼果期多次过量使用赤霉素,会导致枝条徒长、枣吊增长、果实品质降低,如单果重降低、含水量下降、果个变小、果皮增厚、果肉脆度降低等。
1.2.2过量施用化肥,灌水不合理,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为了追求产量,部分枣园在秋季或春季不施农家肥,或用油饼代替农家肥,而在生长季追施大量化肥;果实成熟时为了增加果实的水分,进行大水漫灌,会降低地温,不仅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同时导致昼夜温差减小,不利于糖分积累,从而降低果实品质。
土壤黏重的枣园,还会推迟成熟期[3]。
1.3市场驱动因素
1.3.1使用催红剂。
由于灵武长枣上市越早价格越高,这就刺激枣农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枣果着色期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提前着色,提前采收,造成果实有成熟的外表而不具备成熟的品质,降低灵武长枣内在品质。
1.3.2未成熟采收。
灵武长枣果实达到全红果才具备该品种的特性,但为了提早上市或是便于运输,部分枣果着色度50%左右就被采收,采收后采取一些措施让其迅速全红,果实品质明显降低。
甚
至有些枣农为了赶市场,采收部分着色度20%的枣果,导致枣果口感更差,使灵武长枣甜酸适口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
2主要应对措施
2.1政策措施
由于受气候、管理、市场驱动等诸多因素影响,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逐年下降,使灵武长枣刚刚树立的品牌形象受到挫伤,形势严峻。
为此,政府和业务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枣农认识到管理中存在诸多影响果实品质的问题,以及品质降低给灵武长枣产业带来的不利后果,首先让枣农在思想上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市政府应把结果期枣树的提质增效作为长枣基地管理的重点来抓,要求业务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技术推广和试验研究工作,制定提高果实品质的相应管理措施。
市政府在灵武长枣基地建设方面,应对发展地段进行筛选,在一些保水性好、灌水便利的地段栽植灵武长枣,在一些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可栽植一些丰产性好、制干或加工枣品种,避免出现灵武长枣规模扩大、品质降低、效益差的隐患[4-5]。
2.2管理措施
2.2.1适宜的栽植密度。
只有合理的株行距,才能保证全园的通透性,保证果实品质的优良性。
为了方便田间机械化管理,行间一般要保证在3 m以上。
目前,灵武市大面积推广的3 m×4 m的密度,这种群体结构符合长枣喜光的自然属性,便于作业,易于实现
提质增效的目的。
2.2.2花果管理。
生产中在加强土肥水管理、注重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重视夏季修剪,通过花期抹芽、摘心、环割、开角等修剪措施和喷水、喷微肥等喷布措施的综合应用,来提高坐果率,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
另外,为提高果实品质,要合理负载,负载量因树而异,一般幼果期控制在7 500 kg/hm2左右,盛果期控制在15 t/hm2左右,最多不超过22.5 t/hm2。
2.2.3整形修剪。
生产中采用的树形以纺锤形为主。
枣树幼龄期至初果期以扩大树冠为主,留枝量较大,进入盛果期后,随着枝叶量增加和树冠扩大,过多的留枝量会影响果实品质。
应根据不同的密度,把主枝数量调整在5~7个,长度0.7~1.5 m,角度在80°~90°;树高控制在2.5 m左右。
密植枣园宜采用细长纺锤形、开心形、主干形等小树体结构的树形。
2.2.4土肥水管理。
①土壤。
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透气性、ph 值、水、有机质等对灵武长枣生长发育及品质都有直接影响。
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的灵武长枣,根系深广,生长健壮,优质、丰产、稳产。
黏重土壤或砂地,可通过扩穴、客土、增施有机肥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生长期做好中耕、深翻及除草等工作。
②施肥。
以重施腐熟农家肥等基肥为主,适量追施化肥,才能保证灵武长枣品质。
灵武长枣果实成熟前对钾的需求量高,此期一旦钾肥供应不足,会使甜度下降,风味变淡,果实表面欠光泽。
另外,根外施肥可直接改善叶片功能,提高灵武长枣品质,在花期、
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进行叶面喷肥。
③浇水。
灵武长枣萌芽期至开花前和果实迅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宁夏地区枣树花期干旱,易出现焦花现象,为增加空气湿度,可在开花初期或花期适度灌水。
近果实成熟时切忌浇大水,干旱时补以小水或树盘补水。
2.2.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对灵武长枣品质也有影响。
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病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枣叶壁虱、裂果病及一些真菌性病害等,生产中要以物理、机械、农业防治措施为主,抓好关键时期的化学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2.2.6采收。
采收时期直接影响果实品质,灵武长枣采收以着色度达到80%以上至完熟前期采收为好,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在着色度达到70%~90%时采收为好。
3参考文献
[1] 王春玲,付晓.提高温室灵武长枣坐果率的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2):65,83.
[2] 李勇刚,刘永刚.加快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策略之我见[j].中国果业信息,2010(4):7-8.
[3] 李喜宏,班兆军,李莉,等.灵武长枣贮藏的关键技术研究[j].果树学报,2009(1):94-97.
[4] 韩金德.影响冬枣果实品质的因素分析[j].河北果树,2011(4):30-31.
[5] 魏天军,李百云,喻菊芳,等.灵武长枣新品系特性比较[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