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2)

合集下载

【学科精品】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doc

【学科精品】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题。

王肃,琅邪临沂人。

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

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

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

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

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

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

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

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

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

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

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

”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

”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之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

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

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是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

今日之计,唯当作必克之举。

”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

肃坐刘藻等败,黜为平南将军,中正、刺史如故。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

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

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

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

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

从叔广阳,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

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

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

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

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节选自《魏书·王肃传》) 1.根据文意,推断下列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二) 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八大山人①,明宁藩宗室,号人屋。

“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

性孤介,颖异绝。

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

尝写菡萏②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③,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

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④,然喑哑不能言。

甲申国亡,父随卒。

人屋承父志,亦喑哑。

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

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

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雪个”。

未几病癫,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⑤踊跃,叫号痛哭。

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

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

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

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

数年,妻子俱死。

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

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

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

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

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

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醒时,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⑥于前,勿顾也。

其颠如此。

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

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

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

呜呼!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选自陈鼎《虞初新志·八大山人传》) 注:①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朝宁王的后代。

清初著名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竹石,笔墨恣纵,独具一格,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

②菡萏:荷花的别称。

【名师大讲堂】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文言文之古代传记阅读(第二课时)限时训练

【名师大讲堂】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文言文之古代传记阅读(第二课时)限时训练

限时训练(十三) 文言文之古代传记阅读(第二课时)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赵高案治李斯。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

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

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

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

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

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

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罪一矣。

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

罪二矣。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

罪三矣。

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

罪四矣。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

罪五矣。

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

罪六矣。

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

罪七矣。

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

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

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

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

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二)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C.《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

“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除”“拜”只指任命官职,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笞刑,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

C.古代根据天色的变化将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称为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

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D.庐冢,也叫庐墓,指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解析“黄昏”是现代时间的19点~21点,“人定”则是21点~23点,所以“人定”应在“黄昏”之后。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A.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解析“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2分)申用嘉,字美中,号经峪。

申相国文定公时行季子..也。

为人恭俭廉仁,勤于职事。

留侍文定京师,益肆力经史..百家,口诵手钞,经寒暑不辍。

讲求本朝典故,曰:“吾他日当为朝廷致实用,岂能终作书生哉?”尤留心明刑之学,以为民命之死生、国祚隆替所关。

时黔、蜀用师,檄.调赣兵,月饷缺,聚而哗,抚军仓卒无计划,用嘉慷慨出谕,皆惧伏退。

而抚军反愧而忌之,前缙绅..不得请者,因乘机中之,平迁高州府同知。

用嘉治赣五年,再摄府事,摄属县一,奉檄巡行他郡县三,菹醢之属无所扰于民。

将行而军民诉制府请留者,连日不得休。

寻奉旨擢应天治中,丙寅..夏之任。

府尹故尊重,不亲狱讼钱谷,多委僚佐。

治中又领江防钤辖,沿江屯营,职最剧。

上官知其练达,凡大事非其职掌者,更以属之。

如经画江东驿马,商民并赖者数十年,是其一也。

尝奉檄盘盐,却盐商例金。

司鼓铸局,不取羡,令铜费而工精,私铸者不禁自绝,而用嘉所铸钱久行不废焉。

逆奄魏忠贤方横,大吏牒下为建祠,用嘉独持不可。

丁卯,晋刑部江西司员外郎。

时先帝御极,诛忠贤,其党者分别定罪。

张体乾、谷应选尝罗织刘铎以死,至是用嘉主其狱,据律论大辟..称快。

..,谳状出,海内都察院易应昌以忤旨得罪,司谳者普受重谴。

用嘉案呈,不抗不阿,卒荷宽典。

甲戌计吏举异等,升贵州按察司副使。

察所属孔子庙,废者建之,圮者修之,备祭器,习礼乐,董师儒,以教化诸生,彬彬兴文教,而诸兴作费又皆捐俸禄以倡僚属,多方措置,不以取诸民。

期年之间,文事武备,粲然可观矣。

甲申闻变,痛愤甚,谓家人曰:“吾不能面颜人世矣。

”言讫而瞑。

用嘉天性仁厚,约于自奉而厚人。

当理刑赣州时,有通判伍君到官,未几,卒.,贫不能殓,用嘉经纪其丧而归之。

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

(节选自《明史·申用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B.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C.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D.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断句。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翻译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翻译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之翻译作业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

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

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

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

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间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

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

建初初,丕举方正,恭始为郡吏。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五》)(1)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

译文:(2)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

译文: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

(1)“先”,祖先;“出于”,出自,来源;“为……所”,被动句;“氏”,名词活用为动词,把……作为姓氏。

(2)“岁”,年;“问以酒粮”,介词结构后置,应翻译为“以酒粮问候”;“辞”,推辞,拒绝。

要注意句意通畅。

答案:(1)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把鲁作为姓氏。

(2)太尉赵憙仰慕他们的志向,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问候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把鲁作为姓氏。

祖父叫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有机智善变的能力,被称为“智囊”。

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

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顿足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了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以此感到惊奇。

(鲁恭)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鲁诗》,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 (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 (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18分)材料一: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0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

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车企利用政策漏洞骗补的个案。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

微型纯电动汽车凭着价格低廉、可直接上牌照、能获得政府补贴等优势,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65%(2017年数据),但这些车型排量小、技术含量低。

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一流品牌仍存在不小差距。

(摘编自林芝罘《解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失补贴政策有待完善》) 材料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央财政负担不断递增,2016年补贴清算资金就高达58.59亿元。

2016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2017年的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0%。

2017年12月,四部委发布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一政策虽作用于消费环节,但最终受益者还是新能源汽车企业。

当然,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也会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更好产品。

2018年2月,四部委发布通知,大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中,只有续航里程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的车型才能得到更优厚的补贴;而以知豆D2、北汽新能源EC系列等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在补贴减半甚至失去补贴的情况下,将逐步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微型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为获取补贴,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摘编自谢光耀《四部委新政下狠手新能源客车财政补贴大降》) 材料三:(资料来源于2013~201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材料四:有关部门表示,政府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若敦,代人也。

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

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

赐爵.当亭县公。

敦少有气干,善骑射。

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沉吟者久之。

敦时年十七,乃进策曰:“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

”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

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

敦弯弓三石.,箭不虚发。

乃言于太祖。

太祖异之,授都督。

时岷蜀初开,民情尚梗,巴西..人谯淹据南梁州,与梁西江州刺史王开业共为表里,扇动群蛮。

太祖令敦率军讨之。

山路艰险,人迹罕至。

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

又遣仪同..扶猛破其别帅向镇侯于白帝。

淹乃与开业并其党泉玉成等率众七千,口累三万,自垫江而下,就梁王琳。

敦邀击,破之。

淹复依山立栅,南引蛮帅向白彪为援。

敦设反间,离其党与,因其懈怠,复破之。

进爵武都公。

武成元年,入为军司马。

自江陵平后,巴、湘之地并内属。

陈将侯填等围逼湘州,遏绝粮援。

乃令敦率步骑六千,度江赴救。

敦每设奇伏,连战破瑱,乘胜径进,遂次湘州。

俄而霖雨不已,秋水泛溢,陈人济师,江路遂断。

粮援既绝,人怀危惧。

敦于是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

相持岁余,瑱等不能制,求借船送敦度江。

敦云:“湘州是我国家之地。

既未得一决,所以不去。

”瑱等留船于江,将兵去津路百里。

敦勒众而还。

保定五年,卒。

建德初,追赠大将军。

谥曰烈。

(选自《周书·贺若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B.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C.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D.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首句结合前文贺若敦进言献策,此处写的应是贺若统的反应,即“流涕”“从之”“定谋”,“定谋”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

后文“统”和“敦”皆为人名,由“手斩七八人”及后文贺若统对身边下属官吏说的话可知,应是贺若敦“手斩七八人”,据此“敦”前应断开,排除A项。

故选D项。

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即爵位、爵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B.石,为古代重量单位,“弓三石”意谓超重的强弓,文中借此极言贺若敦的臂力非常人能比。

C.巴西,郡名,指东汉末至隋朝的巴西郡,管辖范围在今天的云南和贵州地区一带。

D.仪同,仪同三司的省称,享有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南北朝时授予的人数甚多。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巴西”即巴郡之西,今指四川、重庆一带。

根据原文“时岷蜀初开”,可知其后的事情应发生在此地,据此可推断巴西在蜀地,即今四川、重庆一带。

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若敦思虑深远,行事果断。

他在父亲贺若统难以决定是否要拘捕田迅之际,及时进策,促使父亲下定决心,执迅以颍州归降,助父建功。

B.贺若敦勇猛善战,屡建军功。

他箭无虚发,力助独孤信成功脱围;征伐谯淹时,他不惧艰险,身先士卒;救援湘州时,他孤军深入,收复失地。

C.贺若敦颇有胆识,智谋过人。

他率军攀木缘崖,出其不意攻击敌军;他实施反间计,离间谯向,再破谯军;他增修营垒,建造房舍,以麻痹侯瑱。

D.贺若敦心怀家国,守土尽责。

他在粮援既绝、军心动摇的情况下,与陈军相持一年多;面对陈军的求和,他义正词严地表示要守护国土,坚持到底。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收复失地”错误。

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译文:(2)遂次湘州。

俄而霖雨不已,秋水泛溢,陈人济师,江路遂断。

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像这个孩子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还没有见到过,他不仅能光耀我家的门庭,也应当会成为国家的名将。

(考查点:“如”“非唯……亦……”)(2)(大军)于是驻扎在湘州。

不久大雨连下不止,江水漫溢,陈国军队渡过长江,江路于是被阻断。

(考查点:“次”“俄而”)回归教材:第(1)句中的“如”字,可参考初中教材蒲松龄《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如”即意为“像”。

第(2)句中的“次”字作动词,可参考司马迁《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的“次”即意为“驻扎”;“俄而”表示“不久,一会儿”,《世说新语·咏雪》中“俄而雪骤”以及林嗣环《口技》中“俄而百千人大呼”中的“俄而”均表此意。

文言文翻译,当以教材为基础,强化相关记忆。

【参考译文】贺若敦,代地人。

父亲贺若统,任东魏颍州长史。

大统三年,逮捕刺史田迅,率领州人归降。

赐予爵位为亭县公。

贺若敦年少即有气量才干,善于骑马射箭。

贺若统谋划逮捕田迅时,担心事情没有结果,深思了很长时间。

贺若敦当时十七岁,就进献计谋说:“若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不能有什么顾虑。

”贺若统于是流泪听从了他的建议,终于定下计谋归顺太祖。

当时众多盗贼纷纷而起,大龟山贼人张世显暗中前来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而出与贼人交战,亲手杀死七八个贼人,贼人才撤退。

贺若统大喜,对身边的下属官吏说:“我年少参军,经历的战争不止一次。

像这个孩子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还没有见到过,他不仅能光耀我家的门庭,也应当会成为国家的名将。

”第二年,跟随河内公独孤信,在洛阳被包围。

贺若敦挽三石强弓,箭无虚发。

(独孤信)就告诉太祖。

太祖认为他与众不同,授任都督。

当时岷蜀刚刚归附,民众的情绪仍然强硬,巴西人谯淹占据南梁州,与梁国的西江州刺史王开业互相呼应,煽动各蛮族(叛乱)。

太祖命令贺若敦率领军队讨伐他们。

山路艰难险恶,人迹罕至。

贺若敦走在将士前面,攀爬树木攀登悬崖,一天走两天的路程,趁敌军没有防备。

又派遣仪同扶猛在白帝击败敌军别帅向镇侯。

谯淹与王开业及其党羽泉玉成等人率兵七千人,百姓三万人,从垫江而下,投奔梁国的王琳。

贺若敦半路阻击,击败了他们。

谯淹又依傍山岭建立营栅,向南勾结蛮帅向白彪作为后援。

贺若敦设下离间之计,挑拨贼党之间的关系,趁着他们懈怠,再次击败他们。

晋升爵位为武都公。

武成元年,入朝任军司马。

自从江陵平定后,巴、湘一带都归顺朝廷。

陈国将领侯瑱等人包围逼近湘州,断绝粮食援助。

朝廷命令贺若敦率领步兵、骑兵共六千人,渡过长江前去救援。

贺若敦每次都设下出人意料的埋伏,连续击败侯瑱,乘胜快速前进,(大军)于是驻扎在湘州。

不久大雨连下不止,江水漫溢,陈国军队渡过长江,江路于是被阻断。

粮食援助完全断绝,将士便心怀恐惧。

贺若敦于是增加修建营垒,建造房舍,向敌人显示准备持久作战。

两军对峙一年多,侯瑱等人无法制服贺若敦,请求借船送贺若敦渡过长江。

贺若敦说:“湘州是我国的领地。

既然还没有一决胜负,所以不能离去。

”侯瑱等人把船只留在江上,带领士兵离开渡口一百里。

贺若敦率领军队回去。

保定五年,贺若敦去世。

建德初年,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

谥号为“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

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

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

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

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

甫入境,辽阳陷。

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

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

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

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

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

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

三辞,不允。

崇祯元年四月还朝。

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

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

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等,人情大快。

而御史袁弘勋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则党人可安也。

弘勋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

锦衣佥事张道浚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

给事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

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

”帝是之。

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帝数召见廷臣。

鸿训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

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

帝初甚向之。

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鸿训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

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

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鸿训谪戍代州。

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

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

”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

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

七年五月卒戍所。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B.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C.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D.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庶吉士”,明代选举人中文学优等及善书者担任,三年后考试,成绩优良者授编修、检讨等职。

B.“服阕”,指服丧期满。

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阕期间辞官、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的人),主管某一事务的人,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文渊阁编纂。

【解析】“选举人”错误,应是选“进士”中优秀者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刘鸿训的父亲刘一相是一位性格刚直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