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语文园地三》的第二课时,内容包括《乌鸦喝水》、《大象的鼻子》和《小蜗牛》三个小故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乌鸦喝水》、《大象的鼻子》和《小蜗牛》的故事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的课题,引导学生齐读。
2. 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乌鸦喝水》1. 学生自读《乌鸦喝水》,理解故事内容。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分析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三、学习《大象的鼻子》1. 学生自读《大象的鼻子》,理解故事内容。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分析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四、学习《小蜗牛》1. 学生自读《小蜗牛》,理解故事内容。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分析故事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五、总结与拓展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互相交流。
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模板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行我的发现、读读背背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学情的分析思想感情。
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问题的预测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让学生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试着背背对子歌。
生成的预估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状态的预见思想感情。
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效果的预评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流程我的发现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
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语。
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让学生读“红色”与“兰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读读背背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词语成对的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让学生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试着背背对子歌。
总结: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课后反思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同学们好,很高兴陪伴大家再次走进语文课堂。
昨天我们在交流平台中学习到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你记住了吗?(课件:46页“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两段话,你能说一说你的理解吗?(课件)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金禹潼2:第一段话是围绕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来写的,后面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把这些人写得更加具体,让人读起来印象深刻。
朵朵2:第二段话写了那么多姿态的龙,我看着文字,都能想象出飞龙的样子。
刘芳菲2:第一段话很贴近我们生活,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街市上的场景。
李赫迪4:第二段话作者抓住了“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等词语,把这些雕刻描写得栩栩如生,从而体现出栏板上雕刻图案的精美。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你们再考虑一下,它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课件)刘熙然2:这两段话都是先用一句话概括,然后围绕着这句话展开具体叙述。
(课件)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找到了吧!它们就是这两段的中心句。
侯昱荧2:这两段话在描写的时候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们观察得真细致,两个例子都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
而且两个例子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修辞方法。
大家想不想写一段话,把这种方法用到你的文中呢?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小试身手吧!(课件)老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在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尝试运用总分结构,加上排比等修辞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在你的本子上写一段话吧!(课件)同学们写得好认真,现在我们停下笔,看看同学们都是怎么写的吧!(课件:朵朵)这段话通过描写小草、树叶儿、小河、鸭子,还引用了诗句,把充满生机的春(课件:小李明泽)你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加上了细致的动作描写,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热闹的课间活动场面,真棒!(课件:张蓝米)你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把云朵想象成小鸡、小山、棉花糖、骏马,突出了云朵的美丽,老师很佩服你的想象力。
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读由“车”组成的7个词语
2.正确拼读4个音节词,会写“口日目田”4个字。
3.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1.会读由“车”组成的7个词语
2.正确拼读4个音节词,会写“口日目田”4个字。
3.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教学教程
个性设计
一.读一读,说一说
1.复习生字“车”,提醒读好翘舌音。
2.引导学生读一读这3组词语。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说说这样分类的原因,再说说“车”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如与3组词语相对应的“消防车、救护车、摩托车、公共汽车”“车轮、车窗、车站”“下车、开车、倒车”。
二.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拼,写一写
1.让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读音节词
2.老师把文章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体会大人读的和自己读的有什么不同,觉得大人读得好的地方,自己再学着读一读。
教学反思
2.学生根据拼音写生字。在写之前,让学生回顾这4个字的笔画,引导学生发现后一个字是前一个字加一笔或改一笔而成。
3.提醒学生注意,这4个字的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让学生先回想、比较这4个字的形体,然后再落笔写,努力写得美观一些。
三.和大人一起读
1.鼓励孩子借助拼音,试着自己把文章读通、读顺,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再向大人请教。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课件)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PPT、图片、视频 等多媒体手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小组合作探究:通 过小组合作,培养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 探究能力
情境创设:通过创 设情境,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知识
课堂互动:通过课 堂互动,增强学生 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回顾上一课内容:简要回顾上一课所学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为引出本课主题做铺垫。
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完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 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和学习动力。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 手法和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和背诵,培养语感 和语速
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和速 度
学会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
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 阅读效率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 趣
学会运用重点字词进行造句 和写作
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写法、 含义及用途
理解重点字词在课文中的意 义和作用
了解重点字词的近义词、反 义词及拓展词汇
引出本课主题:通过与上一课内容的联系,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好奇心。
导入方式:可以采用提问、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入效果:通过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内容,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字词讲解:逐一呈现本课重点字词,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 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目 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玩具的外形特点,写一写玩具的趣味。
2.掌握在方格纸上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
3.学习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
二、教学过程写话(一)玩具总动员同学们,快乐的童年怎能少得了玩具的陪伴?瞧,这是什么?(出示玩具图片)玩具小汽车;这是——布娃娃;这是——陀螺有趣的玩具可多啦,看,还有这些……(出示玩具图片)积木、泰迪熊、悠悠球、挖掘机、铁环、鸡毛踺子……(二)玩具分享1.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首先来听听余思远同学的分享:学生录音1(余思远分享玩具小汽车)我有一辆红红的玩具小汽车,它的前面有一对明亮的车灯,像两只大眼睛,看起来十分神气。
车内有灵活的方向盘和舒适的座位,车身下面还有四个圆圆的轮子呢。
听听小伙伴的评价:学生录音2:我很喜欢余思远的玩具小汽车,他清楚地介绍了小汽车的颜色和构造。
罗谨秋同学也带来了她最喜欢的布娃娃,请听:学生录音3(黄杏平分享布娃娃)我的布娃娃可漂亮了。
她红红的脸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
她扎着两个辫子,脖子上系着美丽的蝴蝶结,穿着雪白雪白的大裙子,配上一双火红火红的高跟鞋,可爱极了。
她介绍得真好,我们一听就喜欢上了。
学生录音4: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布娃娃。
红红的脸蛋、雪白雪白的大裙子、火红火红的高跟鞋,芭比娃娃的颜色可真漂亮。
2.同学们的分享真是棒极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清楚地介绍玩具的样子呢?请看锦囊一,我们可以从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部件等方面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的样子。
3.在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中,也有描写事物外形的例子,文中的句子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清楚事物的样子呢?请看:出示片段一“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出示片段二“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学生录音5:老师,我发现片段一是先写小蝌蚪的脑袋、身子,接着再写它的尾巴,作者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介绍的。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课件)-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 表演等多种形式, 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种感官参 与,提高学习效 果
引导学生主动探 究,培养自主学 习能力
注重实践操作, 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
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需要增加更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和拓展内容。
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需要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互动不够充分,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作业布置不够合理,需要更加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 音,理解文本内容
讲解生字:讲解本课生字,包括读音、 含义、用途等,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讲解课文: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 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式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课堂作业等方面,给予及 时的反馈和评价。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正确率、书写等方面,给予及 时的反馈和指导。
测验或考试评价:通过测验或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添加副标题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课件)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2)、师生互说:一个说肯定的,一个说反问的。
5、师强调:在不同的句子里,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句式,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以后我们在表达时要多多运用这种形式。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比喻句)
3、比喻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事物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3、指名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4、这些谚语说明了许多道理,也包含了许多思想和做事的方法,让我们来记住它们。(学生自由背、记)
5、检查:你能背几句?(指名背)短短的时间里能记住这么多,真不简单。
6、你们还知道哪些谚语吗?(祖国风光的谚语、气象谚语、民间谚语等)
7、老师这里有几句谚语,供大家欣赏。
四、成语故事
4、这些句子有什么好处?(使文章更形象生动。)
5、请同学来朗读这些句子,看谁读得更形象生动。
6、找出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类似的句子。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多又准。
6、交流7、照样子说一个。
三、读读背背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一些优美的句子,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一些谚语,看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道理。
2、同学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内容
一、我的发现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中两句话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意思却相同。)
2.师讲解:实际上就是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意思不会发生改变。
3.请再读句子,你还发现了什么?(把反问句换为陈述句,就是把反问句中的“不”和“吗”去掉,把问号变为句号。“4.照“子说类似的两个句子。
6、课外老师建议你们去读更多的书,有句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希望你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在地遨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设:可通过动作示范让学生理解“顺从”的意思,帮助学生揣摩王二小的心理,从中体会出王二小的机智与勇敢。
(3)为什么称他为“小英雄”?
(他年纪小,很勇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他自己却牺牲了。)
6.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2.把《王二小》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具准备积累卡教学Fra bibliotek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一、展示台
1.出示“展示台”中的词语。
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好的词句。当我们学习这些词句的时候,怎么才能牢牢地记住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让它们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呢?制作积累卡可是个很好的办法哟!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展示台,看看这些积累卡吧!
(2)不懂的地方标上“?”,标出文章自然段序号。
(3)边读边想: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学生分别读课文的5个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听,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交流、讨论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可加以指导。
【扫荡】一种军事行动。指采取封锁、围剿、隔离等扫荡手段来消灭另一方的残余兵力。
②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们补充在积累卡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
4、学习高尔基关于读书的名言。
①读一读,记一记。
②说说自己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二、日积月累
1.板书古诗课题,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诗题的意思。
明确:小儿:小孩子。垂钓:钓鱼。
2.教师范读或播放古诗朗读录音,学生注意断句、重音。
(课件出示积累卡)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2、学生读一读第一张积累卡,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哪一类景物。
3、读一读第二张积累卡,同桌之间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①说说这一组词语描写的是什么。(描写的是春景。)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形容小孩的样子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应】回应,答应。
5.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三、我爱阅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1)结合拼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4)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5.教师播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出示歌词,让学生更深地沉浸在故事当中。听完后,交流自己的感想。
过渡: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他的家乡,保护了革命力量。他年纪虽小,却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英雄为我们筑就的,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课题
语文园地三
备课人
杨贝娜
备课时间
2020.9.3
讲课时间
审查人
教学目标
1.能从不同角度积累好词佳句,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朗读、背诵《小儿垂钓》。
3.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初步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背诵、积累古诗《小儿垂钓》。
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顺从】依照别人的意思,不违背,不反抗。
【埋伏圈】事先估计情况而秘密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给他们带路?
(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看见王二小,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不知道王二小是替八路军放哨的。)
(2)王二小是怎样把敌人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的?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学生练习朗读,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蓬、映”是后鼻音,“纶”是边音,“垂、招、稚”是翘舌音。
4.理解古诗大意。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坐在河边的草丛中学钓鱼。有一个路人向他问路,他招了招手,不敢答应,怕吓跑了水中的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