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案例1.尖子学生考试作弊被退学X大学16名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被勒令退学。

此举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池塘。

校园内外,人们各抒己见,说法不一。

这些被退学的学生,有不少是在社团、文娱、体育活动中拔尖的学生,包括学生会主席、校学生摄影协会主席、H省大学生卡拉OK大奖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征文获奖者……从严治校是X大学的一贯宗旨,严肃考试纪律是他们端正校风、学风的突破口。

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党委副书记认为,培养人才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考试作弊,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有悖于教育宗旨的。

所以,即使对那些学有专长的拔尖学生,我们也不能姑息,只能忍痛割爱。

一位老教授说:“近几年,在青年学生中,学习研究风气有所减退,人们对优秀学生的评价有失偏颇,应该牢牢树立学生以学为主的观念。

”中文系一位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说:“我们一直将学习放在做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选拔学生干部、评选优秀学生,都首先考虑到这一点。

但现在的学生有新的特点,他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认为什么最重要,什么目前还不重要,都有自己的主见。

某门功课不好,你不能笼统地说不是好学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目前学校不能包办他们的选择,时代在变化,除引导学生的方法要变化外,教育体制也要变化。

”学生家长对此举反响强烈。

有的认为,学校应该从严治校,杜绝人才的“伪劣商品”进入社会。

X大学动真格的值得赞扬。

有的则认为:学校的处分过于严厉,眼下姓假的东西充斥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是难免的。

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一概而论把犯有此类错误,而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直接推向社会,将有碍于人才的培养。

尽管他们一年后可申请回校自费试读,但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将做些什么呢? 记者访问了这几位被退学的学生,他们一方面表示愿意接受这一应得的处罚,后悔不迭,一方面又感到委屈。

有位毕业后想从事公关广告活动的同学认为,现在毕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 你可以选单位,单位也可以选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分析作者:李翔龙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年第01期一、案例简介2014年12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备课时接到13级物流管理专业一名女学生干部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一直在不停地哭泣,无论我如何安慰她却也无法使她平静下来。

在开导了她一段时间后,她的情绪终于慢慢稳定,通过只言片语我渐渐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该生近来在班级和学生会的工作中屡遇不顺,尤其是最近班级工作开展的极其不顺利,使其在班级中倍感孤立,很多原先关系不错的朋友都不断疏远她,对其工作表示不解并极为抵触,这使得她对自己不断丧失信心,进而情绪失控。

二、案例分析处理事件本身处理过程:1、稳定事态,及时劝导鉴于该生目前情绪波动很大,且接近于崩溃的边缘,故应第一时间对该生进行思想疏通和心理引导。

针对该生的情绪状况,我一方面仔细倾听该生的哭诉,努力了解引起其情绪波动的前因后果,并使其情绪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另一方面,我适时对该生进行劝导,最大程度上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减轻其精神负担,使其情绪能够尽快平稳下来。

在其情绪略有好转后,建议其尽早休息,并与其约好第二天一早再进行交谈。

2、广泛了解,深入分析由于该生情绪不稳主要是由于近期在班级和学生会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烦心事所导致,所以在做该生思想工作之前,必须应最大程度的了解其遇到困惑的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因此,首先我联系到该生所在班级的其它主要班委及其室友和关系较好的同学,通过与他们进行交谈,了解该生目前的处境及遇到困惑的原因。

其次我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筛选,排列出对其造成困惑的具体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寻求对策。

3、合理引导,自我排解我从该生所在班的其它主要班委、室友及其好友处了解到,该生之所以最近情绪波动较大原因有二:一是其无论是在大一还是大二,无论是对任何同学均采取一样的工作方式方法,这使得其工作缺乏针对性,使部分同学感觉其高高在上,有些自以为是,并与自己产生了较强的距离感,所以事事处处为难与她;二是该生由于从小各方面表现均较为优异,无数光环加身使其产生了较强的优越感,时时处处争强好胜,不允许自己失败,这使得她比旁人承受了过多的压力,精神疲惫、心里压抑,一旦遇到较大的困难便容易倍感苦恼和委屈,容易精神崩溃。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 引言引入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发展。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产生背景讲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

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状与展望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2.1 引言引入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讲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任务要求。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2.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内容3.1 引言引入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内容?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讲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对象群体。

分析不同对象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解释不同阶段和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差异。

3.4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内容的匹配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分析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与评价4.1 引言引入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与评价的关键环节。

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实施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4.2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讲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分析——由一例学生违纪事件引发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分析——由一例学生违纪事件引发的思考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No.4,2021 Sum No.5202021年第4期总第520期摘要培养大学生规矩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当前,学生违纪问题呈现出新特点,仅仅依靠考勤制度的约束无法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该文通过对学生违纪案例的分析,探索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方法。

为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投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情感人、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规矩意识;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思政教育Case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hinking Triggered by a Student's Vio-lation of Discipline//YANG Mei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wareness of rul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good discipline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correct behavior habits.At present,the problem of students' violation of discipline has new characteristics,and only relying o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attendance system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 management.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a students'vi-olation of discipline,the writer thinks about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growth of students,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 more love and patience.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it is necessary to influ-ence students with emotions,and teach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 truly improved.Key words awareness of rules;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overall develop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1有效的学生管理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案二、知识点梳理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含义2、实行党政职能分开3、确立和维护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4、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1、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2、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科学化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内容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过程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组织体系二、难点问题解析(一)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1、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2、内化外化规律,即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规律。

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

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

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另一方面,两者又相互渗透。

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新的思想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和品德意志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践行新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过程;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践受认识、情感的指导和支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是其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

思政案列 第三批

思政案列 第三批

思政案列第三批思政案列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经过前两批思政案列的成功实施,第三批思政案列的推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本文将从案列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案列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为此,思政案列的推出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

案列以真实的案件为背景,通过剖析案情和主要人物的思想行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入思考社会和人性的各个层面。

第三批思政案列的推出,进一步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案列目标第三批思政案列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案例的引导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准则,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同时,案列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案列的目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三、案列内容第三批思政案列的内容设计着重注重时代性、针对性和互动性。

案例的选取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关注焦点,体现时代特征和思政教育目标。

案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要具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案列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案列的内容应该涵盖多个领域,如法律、经济、伦理等,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实施效果第三批思政案列的实施效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评估和总结。

首先,可以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案列的认知程度和学习体验。

其次,可以邀请专家评审团对案列进行专业评价,从专业角度检验案列的质量和针对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比赛或展示活动,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反映案列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和培养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案例分析内容:小田以前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从小成绩就优秀,中考时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也一只受爸妈和亲戚朋友的喜欢。

但是上了高中之后,小田就没以前学习认真了,而是渐渐地和学校其他班上或者社会上的人结交,也不怎么和班上的同学一起打交道。

经常跟她所谓的兄弟哥们儿一起出入酒吧,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吃喝玩乐,和结交哥们儿上,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由于是非重点班,成绩平平,老师也没过多的关注她。

而小田的爸妈却很着急多次嘱咐她要认真学习,不要在外面交不三不四的朋友,可她并没有把他们的话当回事,即使心里觉得父母的话是对的,也改不了之前的习惯。

成绩日渐下降,爸妈着急,老师寒心,自己也更加厌倦学习。

但是高考还要继续,爸妈老师亲戚都还指望着能考个好成绩,如此下去的话,只会浪费时间,挥霍青春,落得名落孙山的结局。

问题:高考对小田来说是跨越农门,给自己带来美好前途的路径,而小田却不顾家长的劝诫,抱着对自己对家长对亲人不负责的态度在学校消极度日,没有抓到自己的主心骨,价值观有些偏离。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老师和家长共同进行教育,帮小田找到自己的方向,改变对学习无所谓甚至厌倦的心态,减少与朋友玩耍的时间,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

原因:小田出现此种学习态度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

我们综合分析并找出了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首先之前的小田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关注,成绩也较好,但上了高中后,由于高手云集,自己成绩一般,老师也没有很关心,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松懈下来;其次班上的学习氛围成就不是很好,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再者,小田是来自农村,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大多数班上的城里人,所以有自卑感,和社会上的朋友在一起能让她有满足感和价值存在感,转移了她在学业上不理想的矛盾,久而久之就愈来愈堕落,成绩愈来愈差。

父母由于要忙于工作,缺少时刻的关心和生活方面的照顾,没有提供同龄城市学生的优越条件;这三个主要因素造成了小田的成绩下降。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一:案例名称:刘星找家教二:案例梗概:刘星功课不断下滑,刘梅准备找个家庭教师来帮助刘星。

刘星的第一个家庭教师姓方,是个彪形大汉,用学院派的教育腔调跟刘星谈话。

结果被刘星连连捉弄。

第二天一个戴着眼镜、个头不高、文质彬彬的姓袁的家教出现在刘星面前,自称来给刘星当家教。

刘星不屑,称自己让这个人在十分钟之内离开。

没想到连使几招,都被袁老师破解。

袁老师使用快乐教育法,通过聊天、打台球、贷分、踢足球等方式让刘星主动学习。

刘星服帖了,可刘梅却不同意袁老师的教育方法了。

刘梅正准备辞退这个袁老师时,袁老师也表示准备回校准备毕业论文了。

临走时,他退还了刘星一百三十六块钱的零花钱,让刘星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三: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根据两个大相径庭的教学效果,可以分为两个小案例,一个是方老师失败的教学案例,另一个则是袁老师成功的教学案例。

接下来我要分析的是方老师教学失败的原因和袁老师教学成功的原因。

袁老师高大威猛,这是刘梅请他做刘星家教的主要原因。

刘梅原以为袁老师的高大威猛可以威慑到刘星,刘星会被吓得乖乖听话,好好学习。

可是,袁老师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在视频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来,刘星对家教是有着极为强烈的抵触情绪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能性几乎为零。

袁老师并没有主动改善这一局面,没有主动向刘星表达友好,而是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气势压迫着刘星,刘星的抵触情绪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强烈,这就奠定了教学效果不好的基础。

其次,袁老师只是重复着学校里老师的工作——教刘星做题。

他并没有思考刘星学习不好的原因,以刘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如果他想学习,在学校里就能学得很好了,也就不需要家教了。

袁老师没有因材施教,没有结合受教育者的个性进行知识传播,采用灌输知识的办法,根本激发不了刘星的兴趣,教学自然没有不会有好的效果。

再次,当袁老师遇到刘星的挑战的时候,不会灵活地处理这类问题,没有化干戈为玉帛,选择硬碰硬,当刘星的挑战达到他的忍耐极限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对刘星的教育工作到此终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名称:刘星找家教
二:案例梗概:
刘星功课不断下滑,刘梅准备找个家庭教师来帮助刘星。

刘星的第一个家庭教师姓方,是个彪形大汉,用学院派的教育腔调跟刘星谈话。

结果被刘星连连捉弄。

第二天一个戴着眼镜、个头不高、文质彬彬的姓袁的家教出现在刘星面前,自称来给刘星当家教。

刘星不屑,称自己让这个人在十分钟之内离开。

没想到连使几招,都被袁老师破解。

袁老师使用快乐教育法,通过聊天、打台球、贷分、踢足球等方式让刘星主动学习。

刘星服帖了,可刘梅却不同意袁老师的教育方法了。

刘梅正准备辞退这个袁老师时,袁老师也表示准备回校准备毕业论文了。

临走时,他退还了刘星一百三十六块钱的零花钱,让刘星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三: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根据两个大相径庭的教学效果,可以分为两个小案例,一个是方老师失败的教学案例,另一个则是袁老师成功的教学案例。

接下来我要分析的是方老师教学失败的原因和袁老师教学成功的原因。

袁老师高大威猛,这是刘梅请他做刘星家教的主要原因。

刘梅原以为袁老师的高大威猛可以威慑到刘星,刘星会被吓得乖乖听话,好好学习。

可是,袁老师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在视频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来,刘星对家教是有着极为强烈的抵触情绪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能性几乎为零。

袁老师并没有主动改善这一局面,没有主动向刘星表达友好,而是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气势压迫着刘星,刘星的抵触情绪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强烈,这就奠定了教学效果不好的基础。

其次,袁老师只是重复着学校里老师的工作——教刘星做题。

他并没有思考刘星学习不好的原因,以刘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如果他想学习,在学校里就能学得很好了,也就不需要家教了。

袁老师没有因材施教,没有结合受教育者的个性进行知识传播,采用灌输知识的办法,根本激发不了刘星的兴趣,教学自然没有不会有好的效果。

再次,当袁老师遇到刘星的挑战的时候,不会灵活地处理这类问题,没有化干戈为玉帛,选择硬碰硬,当刘星的挑战达到他的忍耐极限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对刘星的教育工作到此终止。

袁老师并不是刘梅心中刘星家教的最佳人选,刘梅怀疑他能不能把刘星教好。

面对刘梅的质疑,袁老师说:“我觉得当老师,不能用武力相要挟,应该是用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

”面对刘星的挑战,他见招拆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纵使刘星千万个不愿意不甘心,他也只能缴械投降。

袁老师不用说教的口吻和刘星交流,而是用刘星同龄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和他交流,刘星耍无赖,他更无赖,逐渐攻克了刘星的心理防线,和刘星做起了朋友。

他没有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相反,他寓教于乐,不要求刘星和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在学习,但希望刘星和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有收获。

他用快乐教育法让刘星在快
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他充分考虑到了刘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不是一套套地搬理论摆事实讲道理说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让刘星在快乐地玩的同时,“顺便”学到东西,学习仿佛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学习内容也不局限于书本,让刘星在不经意间学到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态度、观念和方法。

并且,他创造了独特的收费方法,每小时30块,大人21块,孩子9块。

扣除孩子的一部分零花钱当做家教费的一部分,让孩子有了付出,会更珍惜家教的时间,而不是浑浑噩噩应付家教老师而已,学会对自己负责。

每小时的9块钱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教会刘星积少成多的道理,让刘星明白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天付出一点,最后就会得到大的收获。

不得不提的是他帮助刘星签名瞒住刘梅刘星不及格的事实,这不是包庇纵容,而是通过贷分使刘星有了学习的动力,督促他好好学习。

可以看到,效果不错,刘星超额完成了任务。

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袁老师的教学是成功的。

四、案例中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转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

内化是基础,外化是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营造人的良好素质,良好素质的外在体现就是良好的行为及其结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教育者的正确的看法、观念和思想,使内化的三个环节(注意,理解,接受)得以逐一实现,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良好的外在行为。

2、人的全面发展是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才能的多面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功能和规律,是相互独立的,不能互相代替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其他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只关注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并不会对智力的提高产生太大帮助。

所以,我们热切希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实施。

3、要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继承、超越、再继承、再超越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能脱离原有的基础,更不能凭空创造,它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在二者的相互统一中孕育成长。

借鉴不能固步自封,要分析、鉴别、吸收、利用,特别是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成果,更是要认真地学习、深入地分析,对于那些反映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时代精神的共同道德教育成果,我们应该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使之与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