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语文教案

《美丽的丹顶鹤》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美丽的丹顶鹤》。
(2)能够理解课文《美丽的丹顶鹤》的主要内容,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能够运用词语“丹顶鹤、湿地、高雅、舞蹈、翅膀、飘逸、曲线、生存”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美。
(2)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点。
(3)通过模仿丹顶鹤的动作,让学生体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鹤的美好寓意的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美丽的丹顶鹤》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丹顶鹤、湿地、高雅、舞蹈、翅膀、飘逸、曲线、生存”等。
2.2 丹顶鹤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点。
通过模仿丹顶鹤的动作,让学生体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美丽的丹顶鹤》。
(2)理解课文《美丽的丹顶鹤》的主要内容,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运用词语“丹顶鹤、湿地、高雅、舞蹈、翅膀、飘逸、曲线、生存”进行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点。
通过模仿丹顶鹤的动作,让学生体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丹顶鹤的美。
(2)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生活环境。
(3)采用模仿教学法,让学生体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4.2 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丹顶鹤的图片和生活环境。
(2)运用教学挂图,展示丹顶鹤的外形特点。
(3)运用视频资料,展示丹顶鹤的舞蹈动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丹顶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丹顶鹤的美。
(2)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丹顶鹤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湿地的重要性。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美丽的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具有高雅的姿态和优美的舞姿,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1.2 课程目标(1)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掌握丹顶鹤的保护方法和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丹顶鹤的形态特征介绍丹顶鹤的外观特征,如体型、羽毛、颜色等,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丹顶鹤的独特之处。
2.2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讲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包括饮食、繁殖、迁徙等,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生活方式。
2.3 丹顶鹤的保护介绍丹顶鹤的保护级别、保护措施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保护丹顶鹤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丹顶鹤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丹顶鹤的形态特征。
3.2 视频播放播放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的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丹顶鹤的生活。
3.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丹顶鹤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丹顶鹤知识的掌握程度。
4.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丹顶鹤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丹顶鹤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5.2 视频素材寻找关于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的短视频,用于课堂播放。
5.3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丹顶鹤图片,引发学生对丹顶鹤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6.2 新课导入介绍丹顶鹤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让学生对丹顶鹤有基本的了解。
6.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丹顶鹤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由于没有具体的教学实录提供参考,我只能模拟出一次《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并对实录进行反思和探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生态特征和民间传说,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生活和特点。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将一些丹顶鹤的图片和视频准备好,用于课堂展示。
2. 准备适合学生阅读的有关丹顶鹤的文章和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我们将要了解丹顶鹤。
2. 展示丹顶鹤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丹顶鹤的外观特征和习性。
3.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看到丹顶鹤身上有什么特点?它们生活在哪些不同的地方?它们吃什么?它们有什么习惯?三、正文环节(30分钟)1. 分发有关丹顶鹤的文章和故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后回答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阅读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丹顶鹤的习性和生活特点。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班级展示丹顶鹤的生活特点,并听取其他同学的描述,从中学习新的知识。
四、总结归纳环节(10分钟)1.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关于丹顶鹤的新知识?它们生活的地方、习性和饮食有哪些特点?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给学生布置阅读有关丹顶鹤的文章或故事,并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 教师提醒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进行的讨论和描述写进自己的读后感中,以此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习任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2. 导入环节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否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3. 整体课堂气氛如何,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4. 课堂展示和个人阅读有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和交流?5. 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如何进行总结和复习?6.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上是对《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的模拟和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让学生掌握描述丹顶鹤的词汇和句型。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美丽的丹顶鹤》绘本故事丹顶鹤图片和实物标本描述丹顶鹤的词汇和句型2.2 教学资源:绘本故事书丹顶鹤图片和实物标本绘画材料和手工制作材料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引入:展示丹顶鹤的图片或实物标本,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丹顶鹤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3.2 绘本阅读:与学生一起阅读《美丽的丹顶鹤》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丹顶鹤的角色。
引导学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巩固对丹顶鹤的认识。
3.3 观察和描述:展示更多的丹顶鹤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使用描述词汇和句型来表达丹顶鹤的特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丹顶鹤,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丹顶鹤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创造力。
4.2 学生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关注其对丹顶鹤特征的呈现和创意的表达。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丹顶鹤的画,并写上一段描述丹顶鹤的句子。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作业的创意发挥,展示他们对丹顶鹤的理解和想象力。
5.2 课堂延伸活动:组织一次丹顶鹤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用纸张和颜料制作丹顶鹤模型。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装饰丹顶鹤模型,增强对丹顶鹤特征的理解。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丹顶鹤特征观察展示丹顶鹤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夏忠洁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年第10期个字不拖音,再读一读。
谁知道“嵌着”是什么意思?生:在头上面鼓着。
师:“嵌着”就是把东西卡在较大东西的凹陷处。
你看,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分就像一颗红宝石,紧紧地卡在它的头顶,这就是“嵌着”。
这句话讲了丹顶鹤的什么美?生:颜色美。
师:说得很对。
那什么叫“鲜红”呢?生:比红色还要再红一点!师:那两个“鲜红”呢?生:比“鲜红”还要红!师:我们一齐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丹顶鹤色彩的美丽。
2. 体形姿态美。
师:我们再看第3自然段,谁来读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丹顶鹤的美丽呢?生:“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师:为什么这样就让你感受到很美呢?你看,这三个“长”字,让我们感觉这只丹顶鹤非常的——生:高!师:对啊,非常高,身材修长,就像一个美丽的舞蹈演员一样。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呢?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出示插图)这句话中用了两个词,来描写丹顶鹤的姿态。
谁来读一读“引吭高歌”?(生读)读得真准!“吭”字是后鼻音,也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读“引吭高歌”。
你知道什么叫“引吭高歌”吗?生:很高声地唱歌。
师:越来越会学习了。
这就是“高歌”的意思。
“引”字是拉长的意思,“吭”字就是指嗓子、喉咙,在这儿指的是丹顶鹤的脖子。
谁知道“引吭”是什么意思?生:拉长了嗓音。
师:那“引吭高歌”呢?生:伸长脖子,拉长了嗓音,高声地唱歌。
师:还有一个词,谁能读准?生:展翅飞翔。
师:(播放仙鹤展翅飞翔的视频)感受到仙鹤的高雅了吗?再读一读“高雅”。
(生读)3. 传说美。
师:人们之所以叫它“仙鹤”,是因为传说它是神仙旅伴。
“旅伴”是什么意思?生:跟随着一起旅游,就是旅游中的伙伴。
师:你们看,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老寿星。
他每次外出都骑着仙鹤。
因此,仙鹤是长寿、吉祥的象征。
这样的传说多美啊!谁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师:刚才我们学的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丹顶鹤的颜色美,身材也美,动作高雅,又象征着长寿、吉祥,所以说——(出示:丹顶鹤很逗人喜爱)我们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首先读出颜色的美丽,再读出丹顶鹤逗人喜爱的地方。
教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2.教学时立足一个“读”字,突出一个“情”字,表现一个“美”字。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追求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心”的参与和“情”的共鸣。
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够完成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在我们的动物王国里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和丹顶鹤交朋友,好吗?2、在你的印象中,丹顶鹤长得怎样?3、板书:美丽的丹顶鹤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用横线画出描写丹顶鹤美丽外表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交流找到的描写丹顶鹤美丽外形的句子。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指导朗读——小组朗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己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呢?3、观察字形,结构,有什么发现?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丹顶鹤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美丽的丹顶鹤》一文,通过描绘丹顶鹤的美丽形象,引导学生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重点:掌握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3.2 演示法:展示丹顶鹤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特点。
3.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丹顶鹤,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4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丹顶鹤的美丽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4.3 观察分析:展示丹顶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其特点。
4.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描绘丹顶鹤,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4.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4.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完成一幅丹顶鹤的绘画作品,要求表现丹顶鹤的美丽形象。
5.2 写一篇关于丹顶鹤的短文,介绍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5.3 思考如何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考察学生对丹顶鹤知识的掌握、观察描绘能力的提升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6.2 评价方法: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评估其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学生作文的内容和表达,评估其对丹顶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美丽的丹顶鹤-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课例第一课时教材说明:《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丹顶鹤的文质兼美的散文,图文并茂,语言优美,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丹顶鹤美丽的色彩、修长的外形、高雅的姿态,以及它们每年冬天飞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让人们感到丹顶鹤十分逗人喜爱。
全文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目标:1、认识绿线中的7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虎字头”,学会书写“遥、引、虑、度、所”等5个生字。
2、能够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
3、能够正确、流利地读故事、讲述故事的内容。
—3、会用“而……却……”、“不论……还是……都……”等句式介绍丹顶鹤的样子。
理解并积累“鲜红鲜红”、“引吭高歌”、“展翅飞翔”、“无忧无虑”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讲故事。
板块详解: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了解丹顶鹤的习性(引导学生理解“遥远”的意思,学会书写生字“遥”,同时了解丹顶鹤是候鸟的习性。
) 带问题听故事,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 (播放录音,请学生说一说记住了故事的哪些内容,整体感知故事。
)听故事,正确、流利地讲故事 (采用听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抓住关键词语,讲好故事的重点段落。
) 读故事 ,完整讲故事 (采用读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读好故事,并借助图片、采用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完整讲故事。
) 学习生字 , 通过小老师领读集中巩固词语,通过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连的“和丹顶鹤交朋友”的识字游戏,达到认识和巩固生字的目的。
并进行书写指导)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了解丹顶鹤是候鸟的习性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动物,它的名字叫丹顶鹤。
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与丹顶鹤有关。
(出示图片、板书课题《美丽的丹顶鹤》、齐读)2、有哪些同学课前读过这个故事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1)谁知道丹顶鹤生活在什么地方(遥远的北方)(出示黑龙江省地形图)我国黑龙江省的扎龙是丹顶鹤的故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丹顶鹤》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遥、却、所、虑”,认识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在具体的语境中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初步了解丹顶鹤的特征,感受丹顶鹤的美。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遥、却、所、虑”,认识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在具体的语境中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丹顶鹤的特征,感受丹顶鹤的美。
四、教学准备:丹顶鹤的图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猜谜语。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丹顶鹤有关的课文—《美丽的丹顶鹤》。
(生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好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全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
(2)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自读)
(2)去拼音再读词语。
(同桌合作读、指生读)
(3)指导读儿化音:嘹亮的歌儿、翅膀边儿、要在这儿。
(4)看图读词语:展翅飞翔、引吭高歌。
(指生读,带动作读)
(三)感知课文
1、读好第一自然段
(1)调皮的生字宝宝藏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