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影像学诊断示例图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引言---------------------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是一种常见的骨发育异常疾病,其特点为慢性进行性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而引起的骨骼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

影像学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1、X线平片:FD在X线平片上可表现为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结构扩大、膨胀,骨质纤维化和囊样改变。

具体表现包括:单骨性、多骨性、长骨受累、扁平骨受累等。

2、CT扫描:CT扫描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骨质纤维化和囊样改变,并能提供三维重建图像以帮助观察病变范围和形态。

二、MRI检查1、T1加权图像:FD在T1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病变区可见囊样变化和骨质纤维化,有时可见囊内液体信号。

2、T2加权图像:FD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

信号高或异常信号可见于囊变区、含脂部分,以及病变累及的软组织。

三、骨显像1、放射性骨扫描:FD在放射性骨扫描上显示为单骨或多骨受累,病变区呈等、低或稍高吸收。

2、PET-CT:FD在PET-CT上显示为病变区代谢活跃度增加。

四、其他1、骨密度检测:FD可导致骨密度降低,可通过骨密度检测进行评估。

影像学诊断特点---------------------一、影像学特点1、骨质纤维化:病变区骨质增厚、纤维化,可见骨小梁状改变。

2、囊样改变:病变区呈囊样改变,常见的形态包括囊状扩张和节段性囊状改变。

3、骨膨胀:病变区骨结构扩大、膨胀,可呈球形或椭圆形。

二、受累骨骼的影像学表现1、单骨性受累:病变局限在单个骨骼中。

2、多骨性受累:病变广泛分布于多个骨骼。

3、长骨受累:病变发生在长骨中,可引起骨曲张、长骨骨干外围化、骨质纤维化。

4、扁平骨受累:病变发生在扁平骨中,可引起骨外伤、骨软骨增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6
姚xx M 8 手术病理证实:
骨纤维结构不良 股骨中段囊样膨胀
,边缘轻度硬化 ,囊内条索状骨 纹
-
7
多囊状改变:呈大小不等 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 与周围正常骨质界限分明 。
骨纤维结构不良
左髂骨坐耻骨及股骨多囊
状膨胀性改变,其中有钙
-
8
化,骨皮质变薄。
唐xx F 13 X线号:13519 手术病理:骨纤维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 影像学诊断
-
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也称骨纤维结构不良
概述:正常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
维组织替代。1921年威尔首次报道。病 因不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原始间叶组 织发育异常,骨纤维组织异常增生所致 。
-
2
病理学:病灶组织剖面呈灰红色或白
色,如果有出血则呈红色,多骨性的病例, 可见到透明软骨小结节;或囊状变性。骨皮 质变薄向外膨出,表面光滑。镜下见病变主 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骨组织,骨质破坏 和修补并存,在不同病灶或同一病灶的不同 区域由于二者比例不同病理变化各异。少数 病例可出现软骨组织,在囊性变或出血处的 附近有时可见有含铁血黄素,泡沫细胞或多 核巨细胞。
异常增殖症 X线显示:跨关节
多囊状改变
-
9
。磨玻璃样改变是由新生的不成 熟的原始骨组织--------纤细的骨 梁所构成。正常骨纹消失,髓腔 闭塞而形如磨玻璃状,常并发于 囊状改变.
-
10
陈xx 男 33岁
左胫骨上段磨玻璃样改变
病理:骨纤维结构不良
-
11
丝瓜络样改变是部分病灶因骨 质修补而呈现硬化性骨纹,骨膨胀增 粗,皮质变薄骨小梁粗大而扭曲,颇 似丝瓜络状。

局限性骨纤维结构不良影像诊断一附3例报告

局限性骨纤维结构不良影像诊断一附3例报告

骨骼变形 、 病 理 性 骨折 可单 发 或 多 发 , 见儿童、 青 少 年 。典 型 病 例 诊 断 较 易 , 报 告 较 线 样 硬 化 , 皮 质 变 薄 。囊 内有 条 索 状 骨 纹 理 及 斑 点状 致 密影 。② 磨 玻 璃 样 变 : 囊 状 膨 多, 单 骨 局 限性 缺 损性 病 例 报 告 极 少 。故 将 我 院 2 0 0 9年 6月 至 2 O 1 3年 1 2月 收 治 的 胀 性 改 变 , 骨纹理消失 , 髓 腔 密 度 均匀 性 增 高 、 变窄或消失 , 呈 磨 玻 璃 状 。 ③ 丝 瓜 瓤 样 3例 经 手 术 、 病 理 证 实 的 局 限 性 骨 纤 维 结 构 不 良 报 告如 下 。
张 颖
(辽 宁省 朝 阳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放 射 影 像 中心 辽 宁 朝阳 1 2 2 0 0 0 )
【 中 图 分 类 号】 R6 8 【 文献标识码I B 【 文 章 编 号1 1 0 0 2 3 7 6 3 ( 2 0 1 4 ) 1 O 一0 3 6 0 —0 1
常 见 于手 、 足短管状骨, X线 片 囊 状 破 坏 常 位 于 髓 腔 内 , 伴 多 样 式 钙 化 度硬 化 环 及膨 胀 ② 三 DC T示: 右 股 骨 大 粗 隆 下 局 限性 骨性 缺 损 , 周围轻度硬化, 皮 质 内生 软 骨 瘤 : 位 于骨 端 或 干 骺 端 , 呈 偏 心性 明显 膨 胀 性 生 长 及 “ 肥 皂泡征” ④ 骨 样 轻 度 膨胀 。影 像 诊 断 : 右 侧 股 骨 上端 骨皮 质 良性 局 限性 囊 性 骨 病 , 性 质待 定 例 3女 ③ 骨 巨细 胞 瘤 :
方 叩击 痛 ; 影像检查 : ① DR片 示 : 右 侧 胫骨 结 节 下 皮 质 处 见 约 2 . 1 x 3 . 4 c m 卵 圆 形 低 密 皮 质 部 位 的轻 度 膨 胀 性 骨 质 缺 损 区 , 边缘轻 度硬化 , 灶 内见 絮 状 骨 样 密 度 影 , 2例 伴

骨转移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骨转移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非骨化性纤维瘤:为一种起源于成熟的骨髓结 缔组织的良性肿瘤,无成骨倾向。病变较大累 及骨髓腔为非骨化性纤维瘤,若病变较小局限 性于皮质,称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好发于膝关节(股骨 远端、胫骨近端)及胫骨远端。
❖早期一般无症状,多在外伤或骨折后检查时偶 尔发现。
❖CT:好发于长骨距离骺板3-4cm处,呈圆形、 卵圆
❖CT:因避免了骨性重叠,CT能更精确显示骨病 变范围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骨化性纤维瘤:是较为常见的颌骨良性肿瘤, 边界清楚。组织学上,肿瘤由富含细胞的纤维 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
❖常见于青年人,多发单发性,可发生于上、下 颌骨,但以下颌骨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影像学表现:类圆形或分叶状,不均匀高密度 ,含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分 界,周边可有蛋壳样钙化;MRI信号混杂。
❖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数年至数十年不等 。就诊年龄为3-60岁,其中11-30岁占70% 。男女性比例约为3:2。成年后进展更缓慢或 基本稳定。
影像学表现
❖X线:四肢躯干骨以股骨、胫骨、肋骨及肱骨 发病多见。颅面骨以下颌骨、颞骨及枕骨好发 。长骨病变多始于骨骺或骨干并逐渐向远端扩 展。在干骺愈合前常为骺板所限,较少累及骨 骺。四肢躯干骨的病变可侵及骨髓腔,也可以 发生于骨皮质内。X线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种病 变,常数中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
骨吸收、骨质软化、骨质硬化。
谢谢
影像学表现
❖ 成骨型:成骨型转移者较少见,多由于生长较缓慢的 肿瘤引起。转移瘤的成骨不是肿瘤细胞成骨,而是肿 瘤细胞引起宿主细胞反应性成骨,或者是肿瘤间质通 过化生而成骨。成骨型转移常为多发,表现为松质骨 内斑点状、结节状、片状或面团状高密度影,密度均 匀,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而逐渐移行至正常骨结构中 ,骨皮质多完整,骨轮廓多无改变,一般多无软组织 肿块,少有骨膜反应。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简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常见的骨骼发
育异常。

它是由于骨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长和骨重塑不完
全所导致的疾病。

影像学是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等。

影像学特征
X线检查
在X线检查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常见表现为:
骨质密度不均匀:病变区域的骨质密度明显不均匀,可见斑片
状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

骨轮廓模糊:受累的骨骼轮廓不清晰,边缘模糊。

骨质膨胀:病变区域的骨质膨胀,可见骨皮质增厚和扩张。

CT扫描
在CT扫描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表现为:
病变区域的骨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片状的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

骨皮质增厚:受累的骨皮质较厚,可见明显的骨质增生。

骨骼膨胀:病变区域的骨骼膨胀,可见骨皮质外突。

MRI
MRI对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图像可以显示病变的组织构成和范围。

常见的MRI表现包括:信号不均匀:病变区域的信号强度不均匀,可见高信号和低信
号区域。

骨外软组织肿块:病变区域可见软组织肿块,常伴有纤维结缔
组织增生。

结论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CT和MRI等影
像学技术。

通过这些影像学方法可以观察到病变区域的骨密度不均匀、骨皮质增厚和膨胀,以及软组织肿块的出现,从而帮助医生快
速准确地诊断和评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病情。

[颅底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颅底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颅底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概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目前病因不明,是由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大量增殖的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骨组织,最终形成编织状骨为特征,可单一或多个骨骼发生,如果合并骨骼系统以外的内分泌症状,如皮肤色素沉着及性早熟等内分泌紊乱则称为Albright综合征。

男性略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11~20岁为发病高峰。

本病可发生囊变、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及恶变。

【病理】肉眼所见:一般病变骨呈膨胀性改变,正常髓腔结构消失,呈灰色或灰红色,由于病变组织内部纤维组织和骨组织比例不同,质地不同。

镜下所见:纤维组织内有许多成纤维细胞构成的漩涡并夹杂着软骨、骨样组织和新生骨。

纤维组织细胞长,核染色深,有较多致密的胶原纤维,血管较少。

【临床表现】本病临床分为单骨型、多骨型、Albright综合征,以单骨型多见;颅底以下颌骨、颞骨、枕骨为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依发病部位及病变范围不同而异。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导致颅底结构变形及其孔道变窄而出现相应症状,可表现为无痛性骨性隆起,颅神经受压,累及眼眶、视神经管、鼻窦等出现突眼、视力下降、鼻塞等。

一般多骨型发病较早,多见于10岁前;Albright综合征常在3岁前发病,内分泌症状主要为性早熟,表现为月经来潮过早,乳房、阴毛过早;男性表现为外生殖器发育超常,性欲亢进,垂体功能亢进、皮肤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磷多正常,碱性磷酸酶在多骨型及Albright综合征可有升高。

本病可发生囊变、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及恶变,囊变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常引起受累颅底骨异常膨大变形。

本病常恶变为骨肉瘤、软骨肉瘤、成骨肉瘤、纤维肉瘤、巨细胞肉瘤和未分化肉瘤等。

目前认为恶变多与外伤或放射治疗有关。

【影像学表现】CT:外板和板障的骨质膨胀、增厚和囊状改变,外板变薄膨出。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诊断

中 国保 健 营养 。
【] 傅先水 , 3 吕坷 , 张缙 熙 , . 等 阻力指数和 搏动指 数测定在乳 腺肿瘤 鉴 别诊断 中的应用 . 中国医学科 学院学报 , 9 8 2 : 5 — 5Βιβλιοθήκη . l 9 ,0 4 4 4 8
作 者单位 : 黑龙 江省绥滨 县妇幼保 健院 超 声科 1 6 0 520
郭 丽 娟
【 关键 词】 骨纤 维异 常增 殖症 【 中图分 类号 】R 6 I 8 8

×线
诊 断 【 文章编 号】 1 0 —7 8 (0 00 —0 2 — 4 4 42 1 )8 2 2 0 0
质使之膨胀 。病灶 多发生 于骨干或 骨骺端 , 由于髓腔及 松骨质 中的纤 维组 织增生 , 压迫 骨皮 质 , 使之变 薄 , 发生不 同程度 的变形 与膨大 。 并 病变 内所 含纤 维组 织 、骨样 组织 及新生 骨小 梁的 含量和 骨成 熟程度 均不 同 , 这些 骨组织 多数为 纤维化 骨1。囊状 透亮 区为纤维组 织代替 3 1 骨组 织 。 由于纤 维组 织对 骨 的侵 袭 , 部分 病 例在破 坏 区 中有游 离骨 片 。病 变与正 常骨之 间分界清 楚 , 病灶周 围的硬化边 缘系正 常骨组织 反应性 增生所 致 。病 灶 内可含软骨 组织 , 故可见钙 化点影 I。毛玻璃 4 1 样均匀 骨化 影为 纤维组织 成骨 , 呈均 匀一致性 密度增 高。毛玻 璃样改 变在骨 纤维的 出现率 为 7 %t。 2 1 2 4 病理骨折 . 本病可并 发病 理骨折 , 骨折 线移位 不明显 。本组 有 2例患者 发生 病理 骨折 , 断端 无明 显移位 。 由于病灶 区被纤 维组织 充填 , 如不仔 细 观察 , 骨折 不 易被发现 , 2例病 理骨折 均发 生于一 侧的骨 皮质 。 这 2 5复 发与恶变 . 骨 纤 术 后 可复 发 。少 数病 变 可 恶 变为 纤 维 肉瘤 、骨 肉瘤 、软 骨 肉瘤 , 变率为 0 5 。恶 变的主要表 现为疼 痛加剧 , 部肿块生 恶 .% 局 长迅 速 及 明显 的 骨质 破 坏 。 2 6 鉴别诊 断 . 多骨型及 A b i h 氏综合征 鉴别较易 , lr t g 而单 骨型的鉴 别比较 困难 , 单 骨型 者被 易诊断 为骨 肿瘤 , 难病 例应做 活检” 。 疑 t 2 6 1 非骨 化性纤 维瘤 .. 多发生于 骨骺 端骺板 下方 3 c 处 , ~4m 偏心性生长 , 多囊分叶 状 呈 或 花瓣状 透光 区 , 围有 硬化缘 , 钙化 , 周 无 无毛玻 璃样 改变。 2 6 2 韧带 纤维瘤 .. 当本症表 现多囊性 或蜂 窝状透亮 区 , 病变周 围有硬化时 与骨纤 维 不 易鉴别 。 2. 3 骨囊 肿 6. 早 期骨囊 肿可显示 有些不规 则骨 小梁 , 但晚期随 着囊肿 内骨质吸 收液 化骨小 梁 消失 。骨囊 肿常 为 中心性对 骨干 形成 一致性 对称性 膨 胀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表现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表现
s i o n s o f FDB a r e: 5 c a s e s o f s o t f t i s s u e s we l l i ng wi t h t hi nn e r c o r t e x, e x pa n s i v e d e s t r u c t i o ns o f bo ne a nd wi t ho u t p e r i o s t e a l r e a c t i o n; 3 c a — s e s wi t h g r o un d g l a s s o pa c i t y d e ns i t y c ha n g e s i n p ul p c a v i t y: 4 c a s e s wi t h t hi c k e ni n g a n d d e f o r ma t i o n o f b a c k bo n e a nd l u fa ・ s ha pe c h a n — g e s i n p ul p c a v i t y; 1 c a s e o f wo r my a pp e a r a nc e c ha n g e s; 2 c a s e s wi t h wi d e r a n g e o f h y p e r o s t o s i s . Th e r e a r e 2 c a s e s i n c l ud i n g t wo o r mo r e
. . . 论著 . . .
骨 纤 维 异 常 增 殖 症 的 X线 与 C T表 现
熊 明, 罗崇军 , 冉卫 民
( 营 山县 人 民 医 院放 射科 , 四川 I营山 6 3 7 7 0 0 )
【 摘 要 】 目的 :提高 x线与 c T检查对骨纤维异常增 殖症 ( i f b r o u s d y s p l a s i a o f b o n e , F D B ) 的认 识 , 探讨其影 像学表 现与病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标签:磨砂玻璃样改变囊状透亮硬化白边
【Abstract】Fibrous tissue hyperplasia (fibrous dysplasia)also known as fibrous dysplasia,osteitis fibrosa,bone fibrous tissue hyperplasia,abnorm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The specific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some people think that is bone development stopped,some people think that is a mesenchymal dysfunction caused by congenital dysplasia,there is someone that is endocrine abnormalities. The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young women friends,see more,male and female incidence rate of about 1:2-3. The disease mainly have three kinds of types:the bony type:multiple limbs,also associated with flat bone (cranium,pelvis,rib etc),often multiple bone involvement;single bone type:occurs in the craniofacial skeleton,the maxillary see;the Albright syndrome:by abnormal proliferation polyostotic fibrous tissue,skin pigmentation and endocrine disorders (precocious,hyperthyroidism symptoms such as form)。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又名纤维结构不良、纤维性骨炎,是骨纤维组织发育紊乱、异常增生所致。

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是骨发育停止,有人认为是间充质功能障碍所致的先天发育异常,也有人认为是内分泌异常。

该病好友于儿童及青年,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约为1:2-3。

该病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多骨型:多发于四肢长骨,也伴发于扁平骨(颅骨、骨盆、肋骨等),常多处骨质受累;②单骨型:多发生于颅面骨,以上颌骨多见;③Albright 综合征:由多骨型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皮肤色素沉着及内分泌障碍(性早熟、甲亢)等症状构成。

一、临床症状
1、好发年龄分布在5—50岁,10岁左右多见(多骨型),合并内分泌障碍者常在3-4岁发病,我国发病率约为12-28%。

2、好发部位单骨型病变常累及肋骨、股骨、胫骨或下颌骨,多骨型常累及颅骨、面骨、骨盆、脊柱及上肢带骨。

单骨型与多骨型在颅面骨中以额骨和蝶骨受累者最多,且常同时受累,其次为筛骨和颞骨。

单骨型单个或多个损害累及一块骨时,其中上颌骨发病最多,为64%,下颌骨为36%,颅面骨为10%;多骨型不伴内分泌紊乱者,在中等度骨骼受累的多骨型中,颅面骨受累发生率为5%,在骨骼广泛受累的多骨型中,颅面骨受累的发生率为100%;多骨型伴内分泌紊乱者,此型与单骨型比例30∶1,损害散布于多个骨骼,常为单侧分布,伴有较大皮肤色素斑,多见于女性,表现第二性征早熟;
3、症状与体征单骨型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多骨型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相
关,病变在上颌下颌者,以颜面变形为主要表现,侵犯鼻窦和鼻腔者,与鼻炎、鼻窦炎症状相似,侵入眶内可出现流泪、眼球突出、移位及视力减退、复视等症状,侵犯颅内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及脑神经受侵症状,对患者危害较大。

本病临床并不少见,约占全部骨新生物的27%,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8%。

单骨型约占65%,多骨型不伴内分泌紊乱者约占30%,多骨型伴内分泌素乱者约占2%。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在X线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即囊型和硬化型。

囊型病变多见于四肢长骨,硬化型病变多见于颅面骨。

(1)囊型的主要X线特点是囊状透亮区、磨砂玻璃样改变(图1-1)虫食样和丝瓜瓤样改变(图1-2)。

囊状透亮区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有硬化缘,囊内常有散在条索状骨纹和斑点状致密影。

磨砂玻璃样改变多见于长管状骨和肋骨,主要指囊状膨胀性改变中的密度均匀增高如磨玻璃状。

丝瓜瓤样改变常见于肋骨、股骨和肱骨,骨小梁粗大扭曲,表现为沿纵轴方向走形的粗大骨纹,颇似丝瓜瓤。

虫食样改变,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有时像溶骨性转移。

(2)硬化型往往是非对称性侵犯一侧颅骨穹窿和面骨,而不是普遍硬化,硬化特点是非一致性密度增高,面骨病变多见于上颌骨,硬化区波及颧骨及眼眶下缘,颧骨突出,形成所谓“骨性狮面”。

胫骨的病变因重力关系常引起病骨弯曲畸形。

颅骨病变主要表现为内外板和板障的骨质膨大、增厚或囊状改变,最常见的为颅面骨不对称增大,呈极高密度。

2、CT线表现
发生在颅面骨者,常有三种类型:
(1)囊肿型:呈囊状膨胀性透亮区,颅板变薄,周边有硬化白边,内有磨玻璃样改变,(图2-1)。

(2)硬化型:表现为轻重不同,大小不等的骨质破坏,增生硬化密度增高,板障消失,颅板增厚,膨胀,上颌窦闭塞等颅底及面骨畸形。

(3)混合型:累及面及额骨的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合并颅神经
损伤者又被称为“骨性狮面”。

CT诊断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时要密切结合X线平片,CT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骨质改变情况,尤其是颅面骨,可以通过多平面和三维重建更加直观地观察病变的形态、范围等。

3、MRI表现
结合平片和CT检查,病变局部在T1WI呈低至中等信号,如有出血则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病变信号不均,周围硬化缘在T1WI和T2WI上都为低信号。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在磁共振上还可能反映出病变的组织学表现:主要由纤维组织、反应骨或硬化骨组成的病变在T1WI和T2WI呈中等-低信号;主要由细胞或反应性组织组成的病变在T1WI可能显示为中等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

三、鉴别诊断
(1)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囊肿好发于长骨干骺,无磨玻璃状改变;动脉瘤样骨囊肿在MRI上可以见到液-液平面,而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无液-液平面。

(2)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在X线片上除有多数囊性病变外,全身骨骼普遍脱钙,骨质密度普遍降低,有的骨干皮质出现骨膜下骨质吸收。

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钙升高,血磷降低,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3)畸形性骨炎多发生于40岁以上病人。

在长骨上的X表现为骨干增粗变形,骨质增厚,为不规则的半层骨代替,由致密骨质构成的正常骨皮质消失,而不是骨皮质变薄。

病变常侵犯脊柱,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则很少侵犯脊柱。

(4)嗜酸性肉芽肿多发于颅骨、脊柱、骨盆和肋骨,为溶骨性改变,无磨玻璃样改变。

(5)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破坏区呈皂泡状改变,无磨玻璃样改变及硬化边,且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沿骨干生长不同。

参考文献
[1]杜湘珂,朱绍同﹒骨与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