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一、引言为规范技术文件的管理,加强对技术文件的保密工作,有效保障企业技术的安全和稳定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技术文件的管理。
三、技术文件分类1. 按产生的阶段划分:研发阶段、试验阶段、生产阶段。
2. 按内容划分: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标准文件、合同文件等。
3. 按保密等级划分: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级别。
四、技术文件管理1. 技术文件归档管理:技术文件应按照文件分类进行整理归档,并采用数字化管理,以便于存取。
2. 技术文件保密管理:技术文件应按照文件保密等级严格管理,不得向未经授权人员泄漏。
3. 技术文件存储管理:技术文件应存放在指定的物理和电子环境下,对存放环境进行监控,对存放位置进行标识。
4. 技术文件传输管理:技术文件传输时应加密,传输渠道应选用安全可靠的方式。
5. 技术文件备份管理:技术文件应定期备份,并妥善保存备份文件。
6. 技术文件销毁管理:技术文件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整理销毁,并严格按照销毁程序进行销毁。
五、技术文件修改和审批管理1. 技术文件的变更、修改和修订应按照企业规定的变更流程或审核程序实施。
2. 技术文件的编制和修改需经过相关的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3. 技术文件审批记录应留存备查。
六、技术文件的查询和使用1. 技术文件的查询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人员应通过审批后方可查询。
2. 技术文件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文件管理规定。
3. 对技术文件的使用需进行备案或报告,避免数据泄漏。
七、技术文件的保管期限1.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技术文件应按照相关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
2. 技术文件保管期满后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
八、技术文件管理的责任与执法1. 对于通过技术文件泄漏所造成的后果,泄漏者应负主要责任。
2. 企业应建立技术文件管理责任制,树立责任意识。
3. 对于违反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
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

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修定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产品技术文件的更改原则、权限、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产品技术文件的更改,其他文件可参照执行。
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J/T 207.5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5部分:设计文件的更改SJ/T 10531工艺文件的更改2 技术文件的更改原则3.1技术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相关部门下达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以下简称更改通知单),凭批准后的更改通知单进行更改。
更改通知单格式见附录B,有2种格式,可视情况采用其中的一种格式。
当更改为临时性时,应在表头标题“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后注明“临时”字样,并至于圆括号“()”内,字体要工整、协调。
3.2技术文件的更改,应考虑设计与工艺文件的先进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
3.3关键工艺及技术参数等的重要更改,其更改通知单应附有论证、试验报告,或注明相关的论证、试验报告文件编号。
3.4技术文件的更改必须履行签署手续,同时进行标准化及工艺的审查,做到完整、正确、统一、协调,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5技术文件的更改要保持底图、复印图和产品相一致;保持基准技术文件(备份光盘等)、工作技术文件和产品的一致。
3.6技术文件更改时,与其相关的文件应同时进行相应的更改,必须做好保持相关技术参数的一致性。
3.7 更改通知单必须进行统一入档登记,以便有据(档)可查。
公司技术档案室负责更改通知单的统一入档登记。
3.8 更改通知单的更改内容应能反映出更改前后的情况,更改的相关部位应表示清楚。
3.9更改部分与其相关部分的字体、图线和符号应协调,力求更改后的技术文件清晰、整洁。
AQBZ 201-2008 修改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附件AQBZ201-2008修改技术文件管理规则(暂行)2008-1-30发布 2008-2-1实施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修改技术文件管理规则(暂行)前言矿用产品技术文件是安全标志管理的技术基础,是安全标志现场评审、产品检验等相关工作依据,技术文件一经审查确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但由于技术审查的产品品种多,涉及内容广,技术运用复杂,难以完全避免确认后的技术文件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规范相关工作,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由安标国家中心负责解释。
1 范围本规则规定了申请单位申办产品的技术文件经安全标志审查确认后需要修改变更时的基本原则、程序和相关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在申请单位消化技术文件期间、安全标志现场评审或抽样检验期间,发现经安全标志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存在不同程度问题需要修改变更时,安全标志管理的相关工作。
2 术语、定义2.1 修改技术文件产品技术文件经安全标志审查确认后,发现个别定义、引用文件、参数、要求、规则或项目等存有遗漏、错误或误用,需要修改或变更。
2.2 标准换版国家或行业标准经修订后发布实施,实行版本升级,也包括新标准的出台。
2.3 安全标志管理配套件产品配用的单独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部件(设备),如胶带输送机配用的电动机等。
其安全性能与整机的安全性能没有一一对应的安全关联,改变选用方案时只需选用同参数且已取得安全标志的设备即可。
3 基本原则3.1 产品技术文件编制、修订的责任主体是申请单位,任何技术文件的修改只能 由申请单位完成,安标国家中心及其委托技术审查机构只有审查和建议的责权。
3.2 经安全标志审核确认的技术文件,仅可在以下情况下修改:(1)属明显印刷错误,且有现行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2)明显不能作为出厂检验项目而误选,且不违反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3)执行或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换版,且不涉及安全性能参数,申请单位自愿执行新标准;(4)变更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件,且更改前后技术参数相同;(5)仅名称、型号发生变化,不改变其他任何内容。
技术文件更新管理制度(DOC)

技术文件更新管理制度(DOC)
一、目的
为了保证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规范技术文件的更新流程和管理方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技术文件更新的部门和人员。
三、管理要求
1. 技术文件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技术文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并汇总需要更新的文件清单。
2. 技术文件更新流程包括:申请更新、审批、修改、校对、审核、发布等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职责和操作要求详见附件。
3. 技术文件应当按照标准格式编写和管理,文件中出现的各类数据、参数需经过核实,不能随意更改。
4. 技术文件更新应当记录在文件更新登记册中,确保技术文件的更新可追溯。
5. 技术文件的备份和归档应当按照公司备份和归档要求执行,保证技术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责任与处罚
1. 未按照本制度要求更新技术文件的,由技术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2. 故意篡改技术文件的,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惩处。
五、附件
1. 技术文件更新流程图
2. 技术文件更新环节职责和操作要求
3. 技术文件更新登记册样本。
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制度

1 范围本办法是对海韦斯公司的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在执行《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的基础上,对标准中未明确的内容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作说明。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技术文件更改。
对于客户产品相关的技术文件更改,必须得到客户的ECN或其它经客户认可的可证资料后方可按本文件进行更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
JB/T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3 更改单格式的选用参照标准,结合我公司情况,采用格式见《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
4 更改单栏目的填写职责与要求4.1 产品类型:由文件编制部门指定的更改单编制人员填写更改图样(文件)所属产品的类型,如摇轮、推进器、零件等;4.2 部门:实施更改的部门,如技术部等;4.3 更改单号:由技术资料管理员统一编写。
4.4 产品型号及代号:填写被更改图文件所属产品的型号及代号,零件制造部门编制的更改单可不填;4.5 文件类型: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工装文件、图文标记作业指导书等;4.6 更改文件代号及名称:被更改文件(零件)的代号及名称4.7 更改前、更改后内容的填写:由文件编制部门指定的更改单编制人员按更改意图填写,要求做到:a) 内容表达完整准确清晰,不致引起误解;b) 更改时要仔细查看现版图样(文件),注意关联内容的更改;c) 重新打印的图样(文件)要仔细对照现版图样(文件),注意以前已更改的内容在新图样(文件)打印出来时要得到全部更新。
4.8 更改标记及处数:按JB/T5054.6-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规定填写。
如用打圈的小写英文字母按更改顺序标记,标明图面上本次更改的处数。
4.9 在制品处理: 填写对在制品的处理意见,一般分为可用、修复、报废、有条件可用等, 对于修复和有条件可用情况,应注明具体要求,更改单编制人员无法确定处理意见时由部门经理同相关部门协商决定,记入更改单。
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办法

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办法版本号: 1.0编制:审核:标准化: 批准: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XXXXXXXXXXXX公司技术部门(包括产品开发部和产品技术部)下发的技术文件更改原则、程序及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XXXXXXXXXXXX公司签署完整、设有更改栏、并归档的纸质技术文件的更改管理。
2 术语和定义无3 职责3.1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的填写、审批、编号、归档、复制、盖章和发放。
3.2 技术文件各使用部门指定的专(兼)职更改员负责按《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实施更改。
3.3 采购部负责将更改要求传递给供应商。
3.4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文件更改情况的检查考核。
4 管理程序4.1 技术文件更改的一般原则4.1.1 技术文件的更改必须填写《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
4.1.2《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由主管技术员填写,并进行统一编号。
4.1.3《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的填写应用词准确,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只说明更改的内容就行,与更改内容无关的文字、尺寸和图形都可不注出,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或有两种(含两种)以上的解释,各栏目的填写的具体要求如下:a)“产品型号”栏:应填写此次更改车型的型号;b)“更改图样或文件名称”栏:应填写此次更改图样名称或文件名称;c)“产品代号”栏:应填写此次更改车型的开发令号;d)“更改图样或文件代号”栏:应填写此次更改图样代号或文件代号;e)“所属总成图样名称”栏:应填写此次更改零部件图样所属总成图样名称;f)“实施日期”栏:应填写此次更改的实施日期;g)“更改原因”栏:应选择此次更改的原因;h)“需作相应更改的零部件”栏:应填写此次更改所涉及的所有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编号或名称;i)“库存品或在制品的处理”栏:应选择此次更改库存品及在制品的处理方法;j)“发往单位”栏:应选择此次更改发送的单位或部门;k)“签收”栏:此次更改发往单位或部门接收人员签字;l)“更改内容”栏:应填写此次更改前和更改后的顺序号、具体情况或具体尺寸、处数以及具体更改原因;m)“更改确认”栏:应填写已经更改的图样或文件代号,并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日期。
技术文件更改制度最新

技术文件更改制度
受控文件编号
YG-C-JS0004
版本号
A/O
共2页
第1页
一、目的
为使技术文件的更本文件适用于技术文件的局部更改、文件更改性替换、制造问题(非图纸原因)的技术处理等。
三、更改办法
3.1技术文件的局部更改
3.1.1技术文件的局部更改应经技术部负责人同意并在《图纸更改记录》上签字确认后由具体负责的技术员执行;如遇重要结构、材料等的更改,技术部负责人不能确定的,须经总师办、公司主管领导会商签字确认后方能由具体负责的技术员执行更改。
3.3.2生产过程中如出现加工、装配问题,由相关的负责部门【生产科(负责加工、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品质部(负责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填写《工作联系单》并提交技术部,由技术部商定解决办法,处理意见可直接在《工作联系单》中反馈,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出具《技术通知》及图纸文件等,一式三份,技术部、品质部、生产科分别一份。
3.2技术文件的更改性替换
技术文件发生较大更改,采用划改难以表达清楚时,可采用文件替换。文件替换前需填写《图纸更改记录》,更改执行人、审核批准人均需签字确认。收回的文件加盖“作废”印章,交文件管理人员汇总,年底集中销毁。
3.3制造问题(非图纸原因)的技术处理
3.3.1生产过程中如遇材料难以采购问题,须由问题部门填写《工作联系单》,一式四份,由技术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更改,单据分别存档于技术部、生产科、资材部、品质部各一份。
3.1.2技术文件的局部更改采用划改,将需要更改的尺寸、文字、符号、图样等,用细实线划掉,被划掉部分应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内容,然后填注新的尺寸、文字、符号及图形等。划改时在靠近图样或文件更改部位,写上更改标记──用加圈的小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例如:、、……,并按规定填写更改栏。更改人需要在所更改技术文件上填写“标记、更改处数、更改日期、签字”等内容。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一、技术文件是公司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必须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各种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收发、注销、归档和保密工作。
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清晰、统一等。
二、技术文件的制订,按各有关管理细则及有关技术标准及资料执行。
并严格执行逐级会审,会签制度。
三、技术文件的修改必须按级、按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分管范围执行。
四、技术文件修改前,负责修改部门要提出修改理由及具体内容,交有关领导审批。
五、修改后的技术文件必须重新履行会审、会签及批准手续,填发更改通知书。
六、公司的技术文件均由技术资料室管理,技术部门负责领导。
七、各有关单位应有兼职的技术资料管理员,负责此项工作。
八、技术文件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复制,因工作需要必须复制时,经主管领导批准,办理一定的手续后方可复印。
九、公司的技术文件均由技术资料室管理,技术部门负责领导。
十、各有关单位应有兼职的技术资料管理员,负责此项工作。
十一、技术文件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复制,因工作需要必须复制时,经主管领导批准,办理手续后方可复印。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工技术文件从策划到填写、检查、签证、整理、交接直至归档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的管理。
2总则为明确交工技术文件形成的过程及各相关环节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本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吉林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标准》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交工技术文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了下列术语:4.1交工技术文件交工技术文件是指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厂全部装置预试车完成,移交给建设单位的技术文件。
4.3单项工程: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具有某某某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生产装置(车间)或某某某工程,也可称为“装置”。
4.4单位工程:指单项工程中,具有某某某施工条件或某某某使用功能的工程。
在石化总公司建设项目中,“单位工程”与“单元名称”相对应;在化工项目中与“工号”相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管理制度
Xxxx制造有限公司
图纸及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XY.WI/TD-XX)
编制/日期:
审批/日期:
颁布日期: 生效日期:
图纸及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1.目的
产品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更改,为确保更改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生产所用图纸为现行版图纸。
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更改原因
1)销售部提供的《销售计划单》有误或顾客提出变更。
2)与顾客签订的《技术协议书》、《技术性能参数表》有误或变更。
3)设计结构或工艺下料尺寸有误。
4)制造有误或工艺工装、模具、监视和测量装置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5)交货期内物资采购不能满足要求或材料变更。
6)设备或生产设施资源无法保障。
7)其他。
4.更改程序
4.1在不影响产品安全性能及使用要求前提下进行更改。
更改前设计部组织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识别,必要时与顾客进行沟通确认。
对于重大更改则需要进一步验证。
重要项目产品更改前由负责技术的副总批准。
4.2更改控制。
更改方案确定后,由技术员下达更改文件,经技术部主管审核后,按如下程序执行。
4.3更改程序
4.3.1产品图样需更改时,应填写图样(文件)更改申请单,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
4.3.2 对于更改内容较少,不需要换版。
设计者在需要更改的地方用细实线划掉,被划掉的部分应仍然能清楚的看出更改前情况,然后填写新改的内容。
在靠近更改部位的地方写上更改标记,更改标记用带圈的小写字母a b
c …表示,但i o不得使用。
并在标题栏上方更改栏内写清处数、签名及更改日期。
4.3.3对于更改内容较多,需要换版的图纸、技术要求。
设计者在存档图纸标题栏的右上方标记“图纸更改已换版”字样,并签名及日期。
为区别于原版图纸,新更改的图纸在任务单号加后缀g,例如:任务单号为08 09 2-1,更改换版后任务单号为08 09 2-1g。
设计部将生产从班组和采购收集的未更改图纸、技术要求废止。
换为更改后现行版图纸、技术要求。
4.3.4将更改后的图纸及技术资料由设计部移交的工艺部,工艺部根据更改内容制定相应更改工艺。
工艺部将更改后的图纸、技术要求,以及相应更改工艺文件移交到生产部,由生产部下发到生产班组和采购部,并按此现行版图纸、技术要求、工艺文件执行。
5工作见证
技术更改通知单
技术资料销毁清单
技术资料移交登记簿
Xxxx有限公司
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