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与高考试题31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三高考二轮复习教学课件: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共30张PPT)

使至塞上
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王维
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单车欲问边, 征蓬出汉塞,
属归国雁过入居胡延天。。尔西唐北节玄)度宗。副命开大王元使维二崔以十希监五逸察年在御(青史7涤的37西身年大份)破奉春吐使,蕃凉河军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 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4.借代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 五百字》
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4.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9.设问: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 物的英雄业绩。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0.反复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小题微练
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 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 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 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 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修辞手法与高考试题ppt课件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 的 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 用之妙。
ppt课件
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 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 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 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 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 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 愿。
你巍峨高大,清秀迷人,是值得我崇拜的偶像 你坚定绵延,挺拔坚毅,是值得我学习的长者 你高大壮美,孕含丰富,是值得我尊敬的导师 你高大无比,坚强威严,是值得我尊敬的长辈 你高大挺拔,深奥神秘,是值得我学习的书本
ppt课件
二、扩写题
为了使扩写的内容生动、形象,我们经常要求按 指定的修辞来写。
例;以下面的词语为诱发点,扩展为不少于30字的比 喻句。诱发点:父亲 一棵树
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
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2分)暗
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2
分)
ppt课件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与高考试题
ppt课件
一、仿写题
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仿”的对象 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ppt课件
例(2002•全国)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
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
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人生是生命的交响曲:
ppt课件
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 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 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 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 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 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 愿。
你巍峨高大,清秀迷人,是值得我崇拜的偶像 你坚定绵延,挺拔坚毅,是值得我学习的长者 你高大壮美,孕含丰富,是值得我尊敬的导师 你高大无比,坚强威严,是值得我尊敬的长辈 你高大挺拔,深奥神秘,是值得我学习的书本
ppt课件
二、扩写题
为了使扩写的内容生动、形象,我们经常要求按 指定的修辞来写。
例;以下面的词语为诱发点,扩展为不少于30字的比 喻句。诱发点:父亲 一棵树
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
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2分)暗
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2
分)
ppt课件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与高考试题
ppt课件
一、仿写题
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仿”的对象 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ppt课件
例(2002•全国)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
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
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人生是生命的交响曲:
高考复习修辞手法解析 PPT课件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凤吹,笙的别称。因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声 音清亮,宛如凤鸣,故得名。传说中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首句 就由此作想,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
问题: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感”(特殊的比喻)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 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 相补充,从而具体、细致、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 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可 以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简言之,所谓“通感”,就是 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沟通交融。
举例子来说吧: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 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 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 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 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 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 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 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 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 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 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 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 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 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 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 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 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参考答案:通 感 首句“隔彩霞”渲染了奏乐的环境,写出笙乐的明丽 绚烂,比一般地说“此曲只应天上有”来得具体高妙; 第四句是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仍从奏乐环境着 笔,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的碧桃, 是王母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绚丽 繁盛的景象,写出乐声笙乐的明媚、热烈、欢快。 以 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专题讲解课件

4.对偶 (1)对偶的定义: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 或类似、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 一种修辞手法。
(2)对偶的种类:
种类
释义
例句
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 理,表示类似、相关的关系
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
按内容
反对
上下句表示相反关系或矛盾对峙关 系
种类
释义
例句
复句排比
几个复句构成 排比
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 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 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 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 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 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 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
排比
构成要求:结构相同、类似;意义相关或相近;语气一致。 ①词组(主、谓、动、宾) ②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③段落并排(两段即可) 效果:“增文势”、“广文义” “广文义”: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 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增文势”:排比项排叠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
(4)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类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 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 若”之类的词语。
例1:她的性情像母亲。 同类事物作比较 例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猜度 例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好像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
【真题分析1·拟人】【202X年高考全国甲卷】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
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 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PPT课件

▪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 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 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 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 尖端。
▪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 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 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 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 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点分析 客观题
辞格介绍 优秀作文
表达效果 诗词赏析
★考点分析
《考试大纲》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 辞手法。要求掌握9种修辞手法,即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反问、设问。主要考查根 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 并能辨明优劣,也在诗词赏析、文学 作品阅读中考查,能力层级为D。
▪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 划清这种界限。(“延安”与“西安”分 别代共产党与国民党及两种不同的思想。)
▪ 借代的作用: ▪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
情。
▪ ⒋夸张
▪ ⑴夸张的特点 ▪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
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 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 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 体,直接叙述喻体。
▪ 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 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 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 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课件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 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例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 也听得见”,此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比喻、比拟等手法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手法。
借拟物来夸张
如果我得同你并排走, 高山会在我脚下变坝头。
如果我得通你并排站, 我的身子会一下长一丈三。
如果我得通你牵手下河, 河里的金鱼会围满我们脚。
如果我得通你把花采, 谢了的映山红会为我们开。
如果得你陪我挑担上岭, 石头会变得灯草一样轻。 (侗族情歌《如
作用: ①突出事物特征,表明态度,抒发强烈情感; ②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引起读者想象,留下鲜明深刻 印象。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 种类 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 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 别》)
例2:时间走进了没有窗户的角落,黑沉沉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去。(淡 墨《夜歌》) 拟物
例3:春风像醉了,吹破了春云,露出月牙儿与一两对儿春星。(老舍 《月牙儿》) 拟人
例4:(祥子瞒着虎妞拉车)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慢慢往家走。知道家里 有个雷等着他呢。(老舍《骆驼祥子》) 比喻(借喻,“雷”喻虎妞)
【理解小练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 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下列选项中,加颜色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 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 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 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比喻、比拟等手法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手法。
借拟物来夸张
如果我得同你并排走, 高山会在我脚下变坝头。
如果我得通你并排站, 我的身子会一下长一丈三。
如果我得通你牵手下河, 河里的金鱼会围满我们脚。
如果我得通你把花采, 谢了的映山红会为我们开。
如果得你陪我挑担上岭, 石头会变得灯草一样轻。 (侗族情歌《如
作用: ①突出事物特征,表明态度,抒发强烈情感; ②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引起读者想象,留下鲜明深刻 印象。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 种类 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 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 别》)
例2:时间走进了没有窗户的角落,黑沉沉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去。(淡 墨《夜歌》) 拟物
例3:春风像醉了,吹破了春云,露出月牙儿与一两对儿春星。(老舍 《月牙儿》) 拟人
例4:(祥子瞒着虎妞拉车)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慢慢往家走。知道家里 有个雷等着他呢。(老舍《骆驼祥子》) 比喻(借喻,“雷”喻虎妞)
【理解小练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 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下列选项中,加颜色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 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 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 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修辞手法与高考试题

总结
涉及的题型:①扩写题 ②仿写题 ③诗歌鉴赏题 ④句式变换题 ⑤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题。
应对办法: ①掌握修辞知识 ②学会辨析 ③按照要求,能够正确运用。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范围: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
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 2、借代和借喻 3、比喻和比拟 4、衬托与对比 5、排比和对偶 6、设问和反问
②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早晨走来,泡一碗浓茶,向 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以秋天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 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 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 善、以正衬正等。
①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 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 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 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 甲为主体,乙为衬体,勇过衬托,使主体更加 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
②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甲乙对比,两者 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 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 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 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二、扩写题
为了使扩写的内容生动、形象,我们 经常要求按指定的修辞来写。
例;以下面的词语为诱发点,扩展为不少 于30字的比喻句。
诱发点:父亲
一棵树
三、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的内容有三大方面: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中语言和表达技巧都 牵涉到修辞手法。
新高考一轮复习:修辞手法 课件32张

增强语气类
排比
设问 反问
反复
对偶
对偶
1.下列春联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 A.福羊衔草辞旧岁 金猴舞棒踏春来 B.紫气东来山明水秀 冰消北岸鸟语花香 C.羊阵聚云天降玉 猴足踏雪露星云 D.兴邦有道江山不老 治国有方九州永春
解析:A项“辞旧岁”为动宾结构,“踏春来”。 B项“紫气”与“冰消”不对仗。 C项“天降玉”为主谓宾结构,“露星云”为动宾结构。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 的感情。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 的东西。
夸张
答题格式 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把…夸张成…,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③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增强语言感染力。
比拟
定义: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 状态和语言。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 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 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 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便于感情的抒发。
1、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拟物 2、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拟人 3、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 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拟物 6、钦差大臣满天飞。 拟物
生动形象类
比喻
借代
比拟
夸张
比喻
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 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2.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4.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 形,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便于感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