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涂永红承列

内容摘要:2003年人民币汇率受到高度关注,境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很高,我国在此压力下艰难地保持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回归到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需要对人民币升值幅度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预测,以便为最终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多数学者的分析仅仅集中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这种分析没有考虑到我国的贸易结构,其结果必然存在较大的偏差。本文以综合的名义有效汇率波动为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近年来日元、欧元对美元的变化,从而对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几点重要的分析结论。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相关性、敏感性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受到国内外学界、工商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以日本和美国为首的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几乎异口同声,大造舆论,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内学者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人民币升值的利弊,献计献策,热闹纷繁。

一、人民币升值背景与研究思路

2003年人民币汇率水平受到国内外官、产、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以日本和美国为首的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几乎众口一词,从外界对我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人民币对外升值。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将日本的通货紧缩乃至全球经济不景气都归罪于“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美联邦主席格林斯潘认为“人民币汇率如果继续盯住美元,可能会破坏中国国内货币体系的功能。欧盟15国也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了,并决定到2004年上半年,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我国政府适时调整了进出口策略,增加了对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通过向部分国有银行注资的方法减少外汇储备,尽管我国旗帜鲜明地要继续保持人民币稳定,但是,增强汇率的灵活性、市场波动性,将是2004年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必要措施,在贸易账户顺差和金融账户顺差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外将适度升值。

国内学者对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已经进行大量的分析,但是,他们大都没有结合我国的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有的虽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没有区分名义汇率和贸易有效汇率,因此得出的结论会导致人们的认识偏差,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经济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文将运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5月的《国际金融统计》提供的数据,首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序分析等方法,对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定量分析的结果来说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国际经

济的影响。然后以此为依据,对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不同幅度的升值给出假设,结合过去三年欧元、日元对美元的变化,选取他们之间波动的极值情况,运用极限分析法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做出预测,进而就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经济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最终得出我们的结论。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贸易的数量关系分析

1.名义汇率与名义有效汇率对贸易的影响

汇率是对外经济活动中价值交换的比率,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越高,对外的购买力越强,越有利于进口;相反,则越有利于出口。通常,人们关注的汇率是名义汇率,是官方牌价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认为人民币升值就是对美元升值,而且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也会同幅度地对其他货币(如欧元、日元等)升值。实际上,这种认识非常片面,是对汇率的一种很肤浅的简单化认识,因为,仅仅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根本无法解释我国贸易的发展变化。例如,1994年至今的10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几乎不变,然而我国的进出口额仍然快速增长,其原因在于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在1998-2002年间,日本、美国、欧盟、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占我国贸易额的70%以上,而且贸易额非常稳定,排序几乎没有改变。2002年美国只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6%,日本占17%,欧盟占14%,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占53%(见图1)。

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当美元对日元、欧元贬值(或升值)时,人民币也会对日元、欧元同幅贬值(或升值),我国对日本、欧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有可能增加(或减少),而且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国在进口相同产品时,可能增加我国产品,放弃相对昂贵的日本、欧盟的产品,或者放弃我国产品,转向相对便宜的日本、欧盟的产品。图2反映了1999年1月——2002年12月,美元兑日元和欧元的汇率波动情况。美元对日元先升后降,对欧元则相反,先降后升,波幅平均在10%左右,意味着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也有相同幅度的波动。正是主要货币之间的这种波动,导致2000、2001年中国对日本、德国的贸易额有一定的变化。

图1:1998——2001年中国最大的7个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比重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0,2001,2002》计算和https://www.360docs.net/doc/1e3857870.html, 而得,圆环从内至外分别代表1998、1999、2000、2001、2002年中国最大

的6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比重。)

图2:美元对日元、欧元汇率走势图

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贸易结构,以及美元与其他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汇率变化,用名义有效汇率1——由贸易权重确定的人民币对主要贸易国货币的加权平均价格2来进行分析。

2.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的数量影响

我们选取1994年1月——2002年12月IMF 国际金融统计提供的月度数据,首先用X-11法(美国官方对公布数据进行季节调整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整剔除季节趋势对进出口额的影响,然后寻找人民币有效汇率与调整后的进出口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以调整后的进出口额为因变量,名义有效汇率为自变量,充分考虑到汇率变动需要一段时滞,拟和回归模型,下面的模型都通过了t 检验和F 检验。:

EXSA = -7584.496 + 93.660*NEER(-6) +0.843*EXSA(-1) (模型1.1) 系数的P 值 (0.0185)(0.0095) (0.0000)

IMSA = -10501.619 + 123.827*NEER(-9)+0.804*IMSA(-2) (模型2.1) 系数的P 值 (0.0045)(0.0017) (0.0000)

这里,EXSA :调整后的我国出口;IMSA :调整后的我国进口;NEER (-n ):n 个月前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EXSA(-n):前n 期的调整后的我国出口;IMSA(-n):前n 期的调整后的我国进口。

从长期看,季节调整后的进出口额与名义有效汇率之间的回归模型为:

1 IMF 组织测算成员国有效汇率时,一般选择该国前20名贸易伙伴国,按照每一贸易伙伴国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确定贸易权重,该国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这20个国家本币对所求外币的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2 假设 t R 为第t 期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t e 表示第t 期的人民币名义汇率, W i 为第i 个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权重,ti f 为第i 个贸易伙伴国第t 期的名义汇率(以美元表示的一单位i 国货币),则:

∑=====20

,1,1i n t i t ti i t t f W

e R

EXSA = -7584.496/(1-0.843) + 93.660/(1-0.843)*NEER(-6)

即:EXSA =-48308.892 + 596.5605*NEER(-6) (模型1.2)

IMSA = -10501.619/(1-0.804) + 123.827/(1-0.804)*NEER(-9)

即:IMSA = -53579.689 +631.7704 *NEER(-9) (模型2.2)

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一定上升,如果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对美元贬值的幅度更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仅不会上升,反而还会下降。

(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后,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会引起出口额的反应,需要9个月的时间才会引起进口额的反应,即出口时滞比进口时滞短,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进口的限制还没有完全取消。

(3)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如果上年进出口额增加10亿美元,本年进出口额就会增加8亿美元。

(4)如果不考虑进出口自发增长因素,人民币升值导致名义有效汇率每下降1%,我国的年均出口额将减少71.64亿美元,与此同时,年均进口额将减少75.84亿美元。

(5)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出口和进口的同时下降,而且进口额下降更多,尽管我国的贸易总额会减少,但是贸易收支顺差不会减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我国的贸易结构,在以对外加工为主、依靠三资企业为主力军的进出口结构下,出口的下降自然导致更多的进口下降。

三、人民币汇率与我国服务贸易的数量关系

我国的第三产业比较落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受其限制,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对处于劣势地位,服务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最高年份为1997年,只占进出口总额的16.16%,1994-2001年,该比例平均仅为进出口总额的1/7左右(见表1)。

年份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比例11.29% 11.87% 13.91% 15.79% 14.90% 16.16% 15.61% 16.04% 14.01% 14.25% 资料来源:2003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实证分析表明,服务贸易额与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具有很高的相关性,1994—2001年8年中,名义汇率变动与服务贸易之间一直存在负相关关系,名义汇率与服务贸易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6823,与服务贸易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7430。考虑到汇率变化对服务贸易的一些具有一定的时滞,我们以人民币名义汇率、滞后一期服务贸易额为自变量,服务贸易额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t检验和F检验。

SC = -1778.575 + 7.576*NER + 0.916*SC(-1) (模型3.1)

系数P值(0.0626)(0.0069)(0.0000)

SD = -2896.295+ 10.939*NER + 0.882*SD(-1) (模型3.2)

系数P值(0.1617)(0.0412)(0.0000)

这里,SC:服务贸易的借方额;SD:服务贸易的贷方额;NER:名义人民币汇率;SC(-1)、SD(-1):前一期的服务贸易借方额和贷方额。

实证分析表明:

(1)我国的服务贸易额,不论是收入还是支出,与货物贸易相比,短期内具有更高的自相关性,前一年服务贸易额每增加1亿美元,当年服务贸易额就会增加0.9亿美元。

(2)名义汇率每减少1单位(即由在现行的1美元=8.27人民币下降至1美元=7.27人民币),或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3.75%,服务贸易年收入将减少7.5765亿美元,年支出也将减少10.9401亿美元,汇率升值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

(3)即使人民币升值,由于服务贸易的支出额的减少大于收入额的减少,服务贸易原来的态势将保持不变,原来是顺差还将是顺差,原来是逆差依然是逆差。

四、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金融账户的数量关系

我国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国策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持续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向全球展示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希望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外国投资者踊跃进入我国,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外资的流入屡创历史新高,2003年实际使用外资535.3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入国。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金融账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金融账户顺差的增长与经常账户顺差的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干扰,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账户总额从1997年至1999年呈下降趋势,2000年创一新高后,2001年又有些减少。(2)金融账户总额的规模比起经常账户总额要小得多,大约只占到后者的六分之一,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3)在资本流动中,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快于金融账户总额的增长速度。除2000年较低以外(2000年中国的国外证券投资异常增多),FDI 几乎占到金融账户总额的一半。

由于我国对外债实行严格的管理,无论外汇率发生何种变化,债务额都不能随汇率变动,对汇率变动几乎没有弹性。相反,我国对直接投资持鼓励态度,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直接投资基本上不受限制,有较强的市场驱动性,外资的资本金、红利汇出要受到名义汇率的影响,因此我们重点分析FDI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表3反映了名义汇率与金融账户各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从计算的相

关系数看出:(1)外商直接投资(fdi)、金融账户总额(fsum)与名义汇率间的相关性在两个样本区间都是较强的,而金融账户净额(fnet)与名义汇率间的相关性不高;(2)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后,外商直接投资、金融账户总额与名义汇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下降,名义汇率几乎不变,而金融账户总额一直在增长。

为研究名义汇率(NER)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关系,我们考虑以下三种情形:

(1)直接以名义汇率为自变量,外商直接投资为因变量做回归

(2)考虑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自身的影响,将前期外商直接投资额(FDI(-1))也列入自变量做回归

(3)考虑汇率变动的时滞,以名义汇率、前期名义汇率、前期外商直接投资额为自变量做回归

对上述三种情形分别拟和方程,并进行模型的拟和比较(见表4)。

从R2、F检验、D.W检验的结果看,第二种情形的回归方程最好,拟合的方程为:FDI = -6635.998+ 0.252*NER + 0.6828*FDI(-1) (模型3.1)

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后,外商直接投资与名义汇率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0.71,名义汇率几乎不变,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一直在增长。

(2)外商直接投资近70%的变动是由原来的自身规模决定的,名义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大。

(3)人民币名义汇率每减少一个单位(即由在现行的1美元=8.27人民币下降至1美元=7.27人民币),或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3%,外商年直接投资额将增加25.2亿美元,仅占我国每年约450亿外商直接投资增加额的5.6%,其影响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我国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汇率敏感性分析

学界与政界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当前僵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需要进行调整,应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灵活性,使之跟随外汇市场供求进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动。显然,在目前我国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情况下,如果外汇需求没有重大增加,外汇供给相对过剩,人民币具有上浮的压力,人民币应该有所升值。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应该是多大?在人民币不同的升值幅度下,我国经济将受到何种影响?下面的敏感性分析将就此做出回答。

(一)敏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1.假设2004年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没有改变,外债管理政策不变,国际金融市场、国内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对人民币升值的不同幅度进行敏感性分析。

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的确定。由于IMF公布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以1995年为基期,而且2003年与1995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我们以1995年的人民币汇率为基期,以国家外汇局公布的2003年12月的汇率,计算出美元、日元、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分别是:1日元=0.008668美元=0.0717人民币;1欧元=1.19120美元=9.8596人民币;1人民币=0.12081美元。在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实质上是盯住美元的,如:韩圆、台币、港元、新加坡元,只有日元和欧元对美元是完全自由浮动的。欧元、日元对美元波动的方向大多数时候不一致,经计算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只有0.28,属于弱相关。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1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16%*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17%*1日元兑换的人民币数+1欧元兑换的人民币数+53%*1单位其他货币兑换的人民币数

3.采取极限分析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对1999-2003年中日元、欧元对美元的最大升值及贬值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出现极值的状况、升贬值幅度进行必要的组合。除了1999年欧元诞生后对美元贬值12%,而日元对美元升值13%外,其余年份两种货币对美元的变化都是同方向的升值或者贬值,不过二者的幅度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计算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10%、20%时,分别考虑了日元、欧元对美元变化的四种情况,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假设升值幅度,以及日元、欧元对美元的可能变化幅度,首先测算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化,然后运用我们在第二部分得出的模型对2004年年均进出口额、服务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或减少进行了敏感性估算。

(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贸易额变化

我们以商务部2004年1月9日公布的数据,即2003年中国进口额为4128.4亿美元,出口额为4383.7亿美元为基数,根据前面的数学模型对美元升值5%、10%、20%这三种情形下,对剔除季节因素后我国的进出口额变化进行了测算,结果见表5:

表5:人民币汇率变动对2004年我国进出口额的影响

变化率也均指年度变化。

表5传递出以下信息:

1.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如果同期日元升值12%、欧元升值19%,我国年进口额将增加55.9亿美元,出口额将增加59.3亿美元,贸易仍然保持顺差3.4亿美元;如果同期日元贬值12%、欧元贬值5%,我国年进口额将减少2.24亿美元,出口额也将减少2.38亿美元,贸易将出现微弱的逆差0.06亿美元;如果同期日元贬值12%、欧元贬值12%,我国年进口额将减少21.7亿美元,出口额将减少23亿美元,贸易将出现逆差1.3亿美元。

2.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如果同期日元升值12%、欧元升值19%,我国年进口额将增加66.3亿美元,出口额将增加70.4亿美元,还是有贸易顺差4.1亿美元;如果同期日元贬值12%、欧元贬值5%,我国年进口额将增加8.2亿美元,出口额将增加8.7亿美元,贸易顺差将增加0.5亿美元;如果同期日元贬值12%、欧元贬值12%,我国年进口额将减少11.3亿美元,出口额将减少12亿美元,贸易将出现逆差0.7亿美元。

3.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如果同期日元升值12%、欧元升值19%,我国年进口额将增加85.7亿美元,出口额将增加90.9亿美元,将出现贸易顺差5.2亿美元;如果同期日元贬值12%、欧元贬值5%,我国年进口额将增加27.5亿美元,出口额将增加29.2亿美元,贸易有微弱的1.7亿美元顺差;如果同期日元贬值12%、欧元贬值12%,我国年进口额将增加8.1亿美元,出口额将增加8.5亿美元,有0.4亿美元顺差,贸易基本上达到平衡。

(三)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服务贸易额及投资额变化

由于200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尚未公布,我们以2002年服务贸易的借方(465.28亿美元)、贷方(3974.45亿美元)金额,以及2004年1月14日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实际使用外资额(535.3亿美元)为基数,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见表6。

表6: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服务贸易及投资变化

化率指年度变化。

在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服务贸易支出将快速上升,升值幅度越大,支出增长越快,而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外资增长不受汇率变化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或升值20%,外资流入额仅有0.65%增幅的差异。

六、实证分析得出的几个重要结论

1.必须区分人民币对外升值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两个概念

人民币对外升值是人民币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是我国对美元、欧元、日元等名义伙伴国货币的综合升值,因此,应该以贸易权重加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作为参照指标来衡量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从过去十年的实践看,我国的货物贸易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几乎不相关,但是与名义有效汇率有较高的相关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将导致进出口同时增加;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下降,我国的进出口规模都会下降,而且出口额下降的绝对值超过进口额,我国的贸易将出现逆差。

2.我国的贸易顺差是由独特的贸易结构造成的,人民币升值不可能改变这一趋势

由于我国的贸易结构比较稳定,贸易模式以对外加工为主,而且三资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因此进出口几乎总是同方向变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在我国贸易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任何希望以减少我国出口为目的的人民币升值要求,最终都会反过来伤害到我国的进口,因为我国减少对外出口的必然结果是减少进口,我国的主要出口国将饱尝苦果。

3.三大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有较大的影响

单纯讨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多少幅度,例如升值5%、10%甚至20%,并不能正确判断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经济的影响,必须联系欧元、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变化,通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来分析我国的进出口额变动,才有现实意义。由于美国在我国贸易中的份额只有17%,而欧盟和日本的份额为30%,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如果日元、欧元对美元也升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还会上升,导致我国的贸易顺差扩大。只有在日元、欧元对美元贬值而且贬值幅度超过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才会下降,我国的贸易收支才会趋于平衡。

4.服务贸易价格弹性非常小,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的服务贸易具有非常强的自发增长性,名义汇率变动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即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服务贸易收支的变化也只有3.2%。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服务贸易的逆差具有扩大的趋势。

5.外商直接投资对汇率变化不敏感

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分享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进入我国巨大的市场,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对外商直接投资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利好消息,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还将保持增加的势头。但是人民币汇率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驱动力,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 与升值20%,对外商直接投资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差异。实际上,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吸引外资的最佳方式,也是切断外资过分与汇率挂钩、进行投机的有效手段。

6.人民币汇率应该适应我国国际经济战略的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在国际和地区经济中地位的加强,21世纪我国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战略需要与时俱进。我国众多的人口、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市场容量等基本状况决定了我国应该更多地开放市场,成为地区或者国际商品与服务的集散中心,转变当前出口为中心的贸易策略为进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重新安排出口结构。在买方市场的大前提下,提供市场、作为买方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人民币应该适当升值,提高其对外的综合购买力,以利于增强我国从全球获得资源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加速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控制力。如果我们能够抓住目前欧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良好时机,适时适量对美元升值,既不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任何实质的危害,又可以改变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僵化性,改善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加速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涂永红,《汇率波动的经济效益》,199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

IMF2003年5月国金融统计光盘

工程经济学 敏感性分析练习题

工程经济学敏感性分析练习题 1、某工厂拟安装一种自动装置,据估计,初始投资I为1000万元,服务期限10年,每年销售收入S为450万元,年总成本为28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ic=10%,分别就I、S,以及C各变动±10%时,对该项目的IRR作敏感性分析,并请判断该投资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 解:(1)计算IRR的目标值 NPV = —1000+(450—280)(P/A,IRR,10)= 0 IRR=11.03% (2)计算I、S、C分别变化±10%时,对IRR的影响。 ① 固定其他因素,设I变动的百分比为X X=10%时:NPV = —1000(1+10%)+170(P/A,IRR,10)= 0 NPV= —1100+170(P/A,IRR,10)=0 IRR=8.81% X=—10%时:NPV= —1000(1—10%)+170(P/A,IRR,10)= 0 NPV= —990+170(P/A,IRR,10)=0 IRR=13.62% ② 固定其他因素,设S的变动百分比为Y Y=10%时:NPV= —1000+[450(1+10%)—280](P/A,IRR,10)=0 NPV= —1000+215(P/A,IRR,10)=0 IRR=17.04% Y=—10%时:NPV = —1000+[450(1—10%)—280](P/A,IRR,10) NPV =—1000+125(P/A,IRR,10)= 0 IRR= 4.28% ③ 固定其他因素,设C的变动百分比为Z Z=10%时:NPV=—1000+[450—280(1+10%)](P/A,IRR,10) =—1000+142(P/A,IRR,11)=0 IRR=6.94% Z=—10%时:NPV = —1000+[450—280(1—10%)(P/A,IRR,10) =—1000+198(P/A,IRR,10)= 0 IRR=14.83% (3)计算每个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数S AF、临界点和临界值。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1、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步骤和容: (1)弄清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包括需求量、需求品种等的预测。 (2)弄清项目建设条件。包括资金、原料、场地等条件。 (3)弄清技术工艺要求。包括设备供应、生产组织、环境等情况。 (4)投资数额估算。包括设备、厂房、运营资金、需求量等投资数额注:在计算运营资金需求量时,应先计算出生产成本,然后按照资金转所需时间来计算。 (5)资金来源渠道和筹借资金成本的比较分析。 (6)生产成本的计算。包括原材料、工资、动力燃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各项租金等。 (7)销售收入的预测。包括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 (8)实现利税总额的计算。 (9)投资回收期的估算和项目生命期的确定。 (10)折旧及上缴税金的估算。 注:通过项目在生命期提取折旧,计入成本,来测算项目实现利润和上缴的税金。 (11)项目经济效益的总评价。 2、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一般法: 判断:预期未来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当前投资支出,项目实施后是否能够在短期收回全部投资。 (1)投资回收期:

也称投资收回期,以年或月计,是指一个项目投资通过项目盈利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2)投资项目盈利率: 投资项目盈利率=年平均新增利润/投资总额×100%(3)贴现法:将投资项目未来逐年收益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和现在的投资支出相比较的法。 V0=P n×(1+i)--n 注:V0:收益现值P n:未来某一年的收益i:换算比率,即贴现率 3、在考虑时间因素情况下的评价指标: (1)净现值:指投资项目在生命期变成现值后逐年的收益累计与总投资额之差。 注:一般要求的贴现率,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都可接受,净现值越高的项目盈利能力越强。 (2)项目盈利系数:指项目盈利现值累计数与总投资额之比。 (3)部收益率:指在投资项目净现值为0时的贴现率。 注:部收益率大于企业要求的贴现率或利润率的所有投资项目,企业原则上都可以接 受,此时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正;从筹资角度讲,如果已知某一项目的部收益率, 那么所有筹资成本低于部收益率的筹资案都是可行的案。 4、与分析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有关的其他经济分析: (1)最优生产规模的确定:利润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和盈

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升值影响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会刺激经济的发展,推动企业技术的革新、吸引更多的外资、增加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等这种种的好处都会大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反,人民币的升值同样会会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抑制我国的进出口需求,金融的稳定性也会相应的受到伤害。 一、人民币汇率现状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国际社会的外在要求。 第一,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造成人民币升值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一直处于强势的顺差状态,二是顺差的国际收支状况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因而人民币也需要升值。自从改革开放近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从这个方面来看,人民币升值主要是过内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因为中国对外贸易这么多年来一直处于顺差状态,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自信心的增长这些外汇储备已经起不到原先的作用,巨额的外汇储备在另一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的能够应付国内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也让世界其他国家树立起了对人民币的信心,他们开始大量的购买人民币,从商品的供求来看,供不应求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同理,人民币的价格也会上升,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就有了升值的压力。另外,外汇储备的增多,中央银行便要发行更多的人民币来冲销储备,这时也存在着另外一种通过膨胀的压力,人民币同样需要升值。 第二,国际社会的外在要求导致人民币升值也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美国角度,而是从日本角度。其实美国是要求人民币升值最强烈的国家,在中美两国的经济议题中,贸易不平衡和人民币升值的币值问题一直是两国争议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是以人民币的币值最为根本,因为美国强烈所支持的人民币升值无非是为了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静寂迅猛发展,我国在中美贸易往来中一直处于强势的顺差状态,也因此拥有了强大的外汇储备,有更多的美元,因此美国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我国国内持有外币净资产总值,假如我国按照美国的这种强迫做的话,那意味着美国的意图得以实现,我国国内持有持有外币净资产将会减少,这样以来,我国为了减少损失,就会通过大量购买美国的产品,这样美国的就业压力将会减少,美国公民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这反映了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

(完整版)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

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 什么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物价随其上升易通胀。也就是说人民币没升值前你用一美元能换8元人民币,升值后现在只能换6.12元人民币,就是说你以前需用8元人民币才能购买一美元的东西,现在需用6.12元可购买一美元的东西了,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将更值钱,出国旅游、购买进口奢侈品等都会更加便宜。 因为人民币升值会抑制我国出口。而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而近几年美国属于贸易逆差。升值会减缓这种情况。相对而言,我国货币价值上升会刺激国外对我国的进口。 人民币升值后,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到中国直接投资的成本就会加大,外商会减少在华投资,国外游客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同时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会导致国内部分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失业。下面列出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积极影响 1、有利于中国进口 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 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负面影响 1、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4、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6、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主要利弊分析: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人们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进口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才买得到了。如果升值幅度不是太大的话,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所具有的竞争力,使得我国出口的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其在贸易上的影响只具有媒介炒作时对人们产生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的出口产品因货币升值在他国产生的价格波动,以及对贸易商的利益影响微乎其微,但别有用心者却借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心理效应,即人们或许会不加具体分析地认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涨价了,商人们也会认为到中国进口产品会赚不到多少钱了。从而给中国出口造成真正的不利影响。就其性质而言,类似于一次成功造谣对中国的中伤。或者说,让人民币只要稍稍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而言,就会起到造谣性质的伤害。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人们原来在中国1亿英镑能作的事,人民币升值后,可能需要增加上百万英镑的投资才能办成了。这等于外商进来前什么也没买,就要凭空多支付上百万英镑,投资者肯定要划算一翻得失了。 第三: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流。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

2020一建工程经济难点:敏感性分析.pdf

2020一建工程经济难点:敏感性分析 命题考点敏感性分析 【教材解读】 一、敏感性分析的内容 项目评价中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在技术方案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技术方案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技术方案 评价指标(如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技术方案对其变化的 承受能力。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两 种。 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分析指标。 技术方案评价的各种经济评价指标,如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 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等,都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的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 则可选用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技术对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则可选用财务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技术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则可选用 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等。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1)从收益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产销量与销售价格、汇率。 2)从费用方面来看,包括成本(特别是与人工费、原材料费、燃 料费、动力费及技术水平有关的变动成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占用、折现率、汇率等。

3)从时间方面来看,包括技术方案建设期、生产期,生产期又可 考虑投产期和正常生产期。 (3)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 的增减变化情况。 首先,对所选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这些因素 的变动幅度,其他因素固定不变。 其次,计算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的影响。 (4)确定敏感性因素。 1)敏感度系数(SAF)表示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计算公式中 SAF——敏感度系数; △F/F——不确定性因素F的变化率(%); △A/A——不确定性因素F发生△F变化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性因素同方向变化;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性因素反方向变化。 |SAF|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性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据此可以找出哪些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 2)临界点是指技术方案允许不确定性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临界点可用临界点百分比或者临界值分别表示某一变量的变化 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或者一定数值时,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从可行转变 为不可行。 (5)选择方案。 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选择,一般 应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技术方案。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利与弊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利与弊 摘要:近年来人们币汇率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呼声特别高。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加快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它有利有弊,但是利多于弊。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顶住压力保持人民币不贬值,被世界各国称赞。2003年,我国面临着同样巨大甚至更难抵御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这次不同的是,先是日本财务相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那样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也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而由于美元走低,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担心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强大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势力。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首先从经济学上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在近几年,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下,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所以就使得本币(人民币)定价过低,从而使人民币升值就有很大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其次从国际政治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他们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恢复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历史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再次从国内经济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及政策建议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让一些发达国家羡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乐观,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得措施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此,本文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国际纷繁变化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并且着重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就业、外汇储备等方面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同时对于其带来的消极影响结合我国的经济背景给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建议。希望各经济主体能够从实际出发,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汇率;外汇储备;就业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MB appreciati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uthor:xx Tutor:xxx Abstract Chinese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in good state for many years. The rapid growth of export trade has caused envy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People are optimistic to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economy .So RMB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world,As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RMB appreciation pressure is also growing,Which to some ext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we must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deal with RMB appreciation ha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o this topic analyzes the reason of RMB revaluation pressur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Including the reasons for it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ver chang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brought about by the pressure And analyzed the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economic growth, employment,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other asp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For its negative impact,combined with the

某地产项目经济测算分析报告模版

××××项目经济测算分析报告 ××××年××月××日

1区域市场情况 1.1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定位 《××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构建“二大发展带、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以顺义、通州、亦庄和大兴为重要结点的“东部产业发展带”逐步形成××东部轴带扩散发展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东倾的趋势。 区域交通规划 ?××市加快建设机场南线、机场二通道、京津二通道、京承高速(三环至四环)、京承三期、京包高速北段、京平等高速路,西六环和京包高速公路(六环路至德胜口)力争在2008年6月建成通车。 ?通州规划建设的5座大型公交换乘枢纽中的3座正在进行选址,轨道交通M6、S6是通州规划中的“亮点”之一。 ?轨道交通机场线开始铺设轨道,预计11月30日全线铺完,3站是指机场1号、2号、3号航站楼,而6号路指环绕机场周边的东、北六环路、京承高速路、机场南线、机场高速路、机场第二通道以及机场北线。 周边地块规划情况 规划中的生态商务园位于通州新城的西北部温榆河沿岸,总面积为7平方公里。一期生态商务园建设面积为2平方公里,拟投资200亿元进行建设,将主要引进金融企业、跨国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的首都办公地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部门。

1.2国家政策对别墅影响 “国八条”及“国六条”以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一再强调对别墅用地的供应进行明令限制,这对于全国别墅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市场角度看,别墅将逐渐成为稀缺产品的发展趋势已经注定。对07年的影响: ?市场上把高端公寓市场的供应量减少,部分别墅因奇货可居,购房者“跟风抢购”,很有可能引起别墅价格上扬。 ?土地资源的稀缺,即使解禁了,别墅用地也会长期执行从紧的政策。 ?别墅除居住功能外,其收藏价值、投资功能正在显现,为别墅提供了更大的升值空间。别墅上今年就是经济型投资型的别墅 卖点更多。 ?从市场消费导向来看,别墅消费正在从投资时代过渡到自住时代。受政策影响,别墅的稀缺性能将会对其价格产生正面的影 响。 ?别墅市场将会出现一个稳中有升的局面。07年别墅空间很大,价值回归年到来。 1.3项目周边项目调研 本次市场调研通过代表性别墅反映出被市场接受的有效产品特性、区域价格、相关面积配比指标,从而提供真实、可靠、具有借鉴性的有效数据分析依据,以此界定不同市场层次的特征,从而制定可靠的评估和测算基准。 数据如下:

某大学工程经济学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附件一:2012年《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条件 1、土地A

渝国土房管告字[2010]xx号 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有地使用权规定》,现对以下拟供应宗地按出让年限商业40年、住宅50年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2013年 3月13日12:00—2013年3月23日12:00.公告时间内有 2家以上(含2家)申报的,土地供应方将择日采取招标拍卖方式确定受让方;公告时间内有1家申报的,土地出让方将挂牌出让。招标拍卖日期另行通知。请有意受让者在公告截止前到重庆市土地和矿产权交易中心报名,索取出让具体要求和资料。 每个同学根据附件一,按所在地区所选项目资料填入下表。 地块基本情况、规划设计主要指标及要求表 2 . 资金条件 自有资金60%;银行贷款40%,建设期分年等额放贷,贷款利率为8%(按年计息)。借款本息在在最后一笔贷款后第2年末采用一次偿还。 3 . 开发周期 12季度 4 . 销售条件 在第12季度年开始预售,13至15季度为销售期。 5 . 选题 渝中区巴蜀智苑项目的投资分析。 重庆市渝中组团巴蜀智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捷程置业有限公司申报时间:2013年3月25日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重庆市渝中组团C分区巴蜀智苑项目 (重庆市渝中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重庆大学向鹏成博士 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专业班级:11级工程管理2 班 学生:雷彬 学号:20110630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5 日 成绩:

目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作者:网络收集 下载前请注意: 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 时间:2010-06-10 21:38:09 摘要: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国内企业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承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弊又有利,关键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趋利避害。本文在时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企业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财务影响;管理策略 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逾越的阶段,不过,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经济和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呈单边升值的趋势,学术界围绕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陈雨露教授(2006)对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本币升值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贸易收支顺差、金融账户顺差、GDP增长率等是影响本币升值的关键因素。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王耀中、刘志忠(2004)运用绝对优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本币升值有利于提高本国的社会福利,但是,本币升值也会抬高中国制造的成本,削弱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的竞争性。本文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人民币升值趋势分析 (一)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决定了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渐进性 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和2005年7月21日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止到2007年3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为12.5%。但是,自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5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只有3‰;2007年5月18日之后才扩大到5%。交易价浮动幅度的范围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的渐进性特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汇率机制将更趋市场化,人民币经常

工程经济学之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一)敏感性分析的种类 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两种。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对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假设各不确定性因素之间相互独立,每次只考察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分析这个可变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程度。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独立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变 化时,分析这些变化的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程度。通常只要求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分析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则可选用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方案净收益的影响,则可选用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则可选用内部收益率指标等。 如果在机会研究阶段,可选用静态的评价指标,常采用的指标是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如果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已进入了可行性研究的实质性阶段,经济分析指标则需选用动态的评价指标,常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通常还辅之以投资回收期。 2. 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3. 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4. 确定敏感性因素 (1)敏感度系数。敏感度系数又称灵敏度,表示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利用敏感度系数来确定敏感性因素的方法是一种相对测定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βij--第j个指标对第i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敏感度系数;

工程经济可行性分析

工程经济可行性分析

————————————————————————————————作者:————————————————————————————————日期:

一、填空题 1.预测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非数量方法和数量方法两种,数量方法又可分为两类:_______ 和回归分析法。 2.市场预测的方法较多,基本上可归纳为定性预测方法和___________两大类。 3.资产负债率是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___________程度及偿债能力指标。 4.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__________________。 5.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是否可行 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 6.在技术改造项目的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计算中,假设:无改造净收益不变,有改造净收 益增加,则“前后比较法”和“有无比较法”的结论____________。 7.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___________。 8..时间序列法分析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和___________。 9.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百分数________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百分数。 10.移动平均法中的n值选择对平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若要较灵敏地反映近期的变化趋 势,n值应取________。 11.财务评价常用的基本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______________ 和外汇平衡表。 12.时间序列法就是从以往历年按_____________排列的数据中找出发展趋势,推算未来的 情况。 13.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 ________的比率。 14.特尔菲法的三大特征是匿名性、________和统一性。 15.在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前后比较法 和_____比较法。 二、单选题 1.在国民经济评价中,( )列入费用流量。 A.补贴 B.国外借款利息 C.所得税 D.项目间接费用 2..市场预测工作的第一步是()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利弊分析(一)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利弊分析(一)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加快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它有利有弊,但是利多于弊。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对外引资、外债偿还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研究这一点既能为相关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使人们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及时做好应对准备,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同时也能丰富后来的学者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参考资料。摘要:近年来人们币汇率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文章以人民币升值背景为开端,通过剖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各层面的影响,总结出我国政府应对的策略,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顶住压力保持人民币不贬值,被世界各国称赞。2003年,我国面临着同样巨大甚至更难抵御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这次不同的是,先是日本财务相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那样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也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而由于美元走低,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担心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强大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势力。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首先,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实际上,结售汇和资本管理制度在压抑外汇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很

大一部分外汇供给,而央行的持续干预以及事实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实的供求差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其次,固定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人民币对美元无弹性的汇率将我国经济与美国紧密联系,这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限制。再次,名义汇率固定激励着资本投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框架下,市场的动态均衡是由国际套利资金自发维持的。而在政府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尽管汇率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潜在的炒作空间却在不断扩大。一旦因客观情况的改变使这一制度难以维持,大量国际市场上投机性基金等游资的攻击,将以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这一获利空间,从而给一国货币制度带来灾难性后果。 正因为我国已有的汇率制度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以及来自国际上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已是势在必行!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一项新的举措的好与坏往往众说不一,人民币升值序幕的开启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汇改实施两年多以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国际产业分工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及其调控机制,甚至居民消费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项目经济测算指标体系规定

厦门大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文件 大唐集投字〔2016〕1号 厦门大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济测算指标体系规定 修订记录 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房地产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选择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项目,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指标体系。本体系适用于大唐地产集团房地产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的经济测算。 第二条、项目经济测算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反映公司阶段特征和战略目标要求。经济测算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公司经营特征和战略目标要求,确定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侧重点,依据侧重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经济测算指标体系。 (二)科学合理性。经济测算指标体系应包括影响项目经济效益 的各个主要方面,综合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系统性。经济测算指标体系应综合和全面反映项目的经济 效益,并依据各指标对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程度,区分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 (四)可比性。经济测算指标应具有普遍的统计意义,指标值能 够在同一行业内不同公司间进行横向比较和在公司内部进行不同时 期的纵向比较。 (五)可操作性。经济测算指标在满足评价目标的前提下,在实 际应用中要简单,便于计算。 第二章定义及分类

第三条、房地产项目分为住宅类项目和商业地产项目。 第四条、商业地产项目指用地性质为商业、办公、物流等非住宅 用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包括办公楼、写字楼、商务楼、SOHO楼、酒店公寓、酒店、商场、商业综合体以及集中式商业楼等。 第五条、商业地产项目分为销售型、持有型和混合型三类: (一)销售型商业地产项目:指可分割产权进行销售或虽不能分 割产权、但业务实质为销售、且总建筑面积销售比例不小于85%的商业地产项目; (二)持有型商业地产项目:指不能分割产权进行销售,或虽可 分割产权、但不销售或难以销售,通过持有来实现项目利润、且总建 筑面积销售比例不大于15%的商业地产项目; (三)混合型商业地产项目:指同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中同时存在 销售型和持有型商业地产产品,且总建筑面积销售比例介于15%与85%之间。 第六条、销售型商业地产项目和混合型商业地产项目中可售部分, 视同住宅类项目开展评估,下文统称“销售项目”。混合型商业地产 项目中持有部分视同持有型项目开展评估,下文统称“持有项目”。 项目分类图示请见附件一。 第三章体系结构 第七条、依据指标体系的应用目的和设计原则,本指标体系分为

2018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敏感性分析

2018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敏感性 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内容 分析、预测技术方案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如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技术方案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对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为了找出关键的敏感性因素,通常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对立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化时。 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一)确定分析指标 技术方案评价的各种经济效果指标,如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等,都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的指标。 如果方案投资回收快慢选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如果超额净收益选用财务净现值;如果资金回收能力选用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

不应超出确定性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范围而另立新的分析指标。 (二)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只需选择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 原则,影响较大,把握不大。 1.从收益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产销量与销售价格、汇率。 2.从费用方面来看,包括成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占用、折现率、汇率等。 3.从时间方面来看,包括技术方案建设期、生产期。 折现率因素对静态评价指标不起作用。 (三)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首先,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幅度。 其次,计算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 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性分析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确定敏感性因素 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来判断。 1敏感度系数(SAF) 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 SAF|SAF|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 【摘要】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国内企业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承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弊又有利,关键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趋利避害。本文在时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企业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财务影响;管理策略 2010年7月21日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的日子。五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中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计,相较于五年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截至7月21日的一个月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最高6.7718,最低6.8275,波动幅度达0.8%。双向波动走势明显,幅度加大。 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逾越的阶段,将对我国经济和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

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企业产品的出口,但是,有利于企业商品的进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贬值外币标价商品的采购成本。如造纸、钢铁等行业的原材料主要以进口为主,对于与之类似的行业来说,无疑将降低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提供了海外投资或并购的机会。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将逼迫国内企业向海外寻找更为廉价的资源,以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如20世纪80至90年代,日元升值削弱了日本企业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为抵销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不断向国外转移。1980-1984年,日本向新兴工业经济体平均每年直接投资约为7.4亿美元,1985-1989年升至25.4亿美元。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时的日本有十分相似,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或兼并方式推行国际化经营战略,这不仅有利于规避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顺势打入国际市场,树立企业自己的品牌形象,人民币升值正好提供了低成本收购或投资海外的绝佳机会。 3、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产品技术升级。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将渐渐失去。因此,国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否则,竞争的法则将会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的企业。所

人民币升值利弊论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关系 利 1 有利于商品进口。当币种升值时,由于进口商可从汇率升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而额外利润提供了调低进口品在国内市场上价格的可能空间,如进口汽车及其他进口商品价格则会下降,从而可以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增加进口数量。 2 有利于稳定国内物价和提高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汇率作为本国货币对外价格,其变动也会对货币对内价格物价产生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上升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降,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3 有利于旅游和留学。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购买外国商品,老百姓可以付同样的钱享受更多的外国的产品与服务。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那些供养孩子留学的家庭也因此减少了留学的费用,成为此次人民币升值直接的受益方,同时使境内居民出境旅游变得更加便宜。 弊 1 不利于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变得相对昂贵,这对国内的旅游业而言显然有不利的影响。 2 不利于商品出口。比如原本中国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卖到美国去只要12美元多一点点,现在同样的一件商品卖到美国去就要将近13美元。显然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很不利 3 让大陆失去对外资的吸引力。人民币的升值也使得中国失去了对外资在大陆投资建厂的吸引力,因为生产成本提高了。比如同样是付给中国工人工资,原来只要100美元的,现在就要108美元了。 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升值,该国或地区的股市都将上涨。人民币升值将近7%,虽然上涨幅度不大,但它也预示着中国开启了人民币升值的“大门”,人民币就此进入了升值通道。国外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必然吸引投机资金的快速流入,从而推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日本、泰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日元的每一轮升值都对应着日本股市的持续上升期。整个上升过程,从1972年启动到1989年最后结束,延续了整整17年,涨幅高达19倍。在1972年至1989年的18年间,日元有13年处于升值状态,其中,升值幅度超过15%的年份有6年。而股市则有15年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升幅超过20%的年份有6年。升幅最大的年份是1972年,当时日元第一次从1:360的固定汇率调至1:301,当年日经指数劲升了91.91%;其次则是1986年,即“广场协议”达成后的第一年,日经指数劲升了42.61%。因此,日元升值初期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最大,对指数推动力度最为显著。反观当今的中国股市,从2007年农历农历新年开始,上证指数几乎是“坐着火箭”一路狂飙,虽然中间也经历过一些起伏,但是“疯牛”的中国股市谁也阻挡不了。就像当初人民币升值一样,上证指数的一个个关口相继轻松告破,一路到达了4300这个历史“制高点”。似乎中国沉寂多年的熊市一下子就牛了起来,整个中国证券市场一片繁荣之景象,无数的散户们将他们本来存在银行的钱取了出来,纷纷扎入股票大海中去。但是仔细想想,究竟谁才是中国股市真正的“庄家”?传统意义上的庄家就不说了,这里主要讨论的就是国外的热钱。人民币升值,犹如一块刚新鲜出炉的大蛋糕,吸引着全世界的热钱的胃口。人民币升值了,就意味着人民币更“值钱”了。具体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