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余角、补角、对顶角(第1课时)
6.3余角补角对顶角(1)

归纳小结:
∠α 的余角= 90º-∠α,∠α 的补角= ∠α 的补角= ∠α 的余角+ 90º。 ∠α余角的补角=90º+∠α (∠α是锐角 ) 。 180º-∠α 。
动手画一画
一:已知∠α,如图利用三角尺画出下列各角 ① ∠α 的余角 ② ∠α 的补角
1
α
2
3 4
α
问题: ⑴ ∠α的余角可以怎么画?是否还有其它画法?
O
∴ ∠AOB +∠BOC=Rt ∠ ∠COD +∠BOC=Rt ∠
即∠AOB与 ∠COD都是∠BOC的余角 ∠AOB=∠COD (同角的余角相等)
范例讲解
如图所示,OA⊥OB,OC⊥OD,且 ∠COB=50°,求∠AOD的度数。
C A B
O
D
试一试:看谁会
如图A、B、O在同一直线上, ∠1= ∠2、找出 图中①相等的角②互补的角。
小结:
概 念
互为余角 (互余)
定
义
数量关系
注意点
①互余、 互补是指 两个角 ②互余、 互补只跟 角度的大 小有关与 位置无关
若两个锐角和是 一个直角,则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余角,其 中一个角是另一个 角的余角
∠1 +∠2=90º
若两个角的和是平 互为补角 角,则就说这两个角 ∠α+∠β=180º 互为补角,其中一个 (互补) 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 学
七年级(上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6.3余角补角对顶角(1)
∠1 + ∠2 = 90 °
准备一长方形纸片,按如图展示延虚线折叠, ∠3 + ∠4 = 180 ° 并标出∠1与∠2 ,∠3与∠4. 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 , 那么这两个角 思考问题:∠1与∠2有什么关系? 互为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 ,那么这两个角 ∠3与∠4有什么关系 ? 2 1
6.3.3余角和补角-(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 OE 平分∠BOC. 理由如下:
因为∠DOE=9 0°,
所以∠DOC+ ∠COE=9 0°.
又因为∠AOB=180°,所以∠AOD+ ∠BOE=90°.
因为OD平分∠AOC,所以∠AOD= ∠DOC.
所以∠COE= ∠BOE,即OE 平分∠BOC.
感悟新知
4-1.[期末·厦门思明区]如图,∠AOB=90 °, ∠COD=90°,OA 平分∠DOE, 若 ∠BOC=20°,求∠AOE 的度数. 解:因为∠AOB=∠COD=90°, ∠BOC+∠AOC=∠AOB,∠AOD+ ∠COA=∠COD,所以∠AOD=∠BOC =20°.因为OA平分∠DOE, 所以∠AOE=∠AOD=20°.
感悟新知
知1-练
又因为∠AOC+ ∠BOC=180 °,∠AOC+ ∠DOE=180 °, ∠DOE+∠BOC=1 8 0°, 所以图中互补的角有7 对,分别是∠1 和∠BOD,∠4 和 ∠AOE,∠3 和∠BOD,∠2 和∠AOE, ∠AOC 和∠BOC,∠AOC 和∠DOE,∠DOE 和∠BOC.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从图中找互余或互补的角,可从两个方 面进行:一个方面是从角的度数入手,和为9 0 °的 两个角互余,和为180 °的两个角互补;另一个方面 是从整体入手,将直角分成两个角,则这两个角互 余,将平角分成两个角,则这两个角互补.
感悟新知
知1-练
(1)图中互余的角有几对?分别是哪些?
感悟新知
(3)写出∠COD 的补角. 解:∠COD的补角为∠AOE.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4 如图6.3-25,已知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OC是一 条射线,OD平分∠AOC,∠DOE=90 °,OE 平分 ∠BOC 吗?为什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3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和补角教案(新版)苏科版

结合余角、补角、对顶角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余角、补角、对顶角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将作业的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材料三:《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本材料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设计、艺术作品等,展示了余角、补角、对顶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几何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究一:余角和补角在实际图形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寻找含有余角和补角的图形,如窗户的角、墙角等,并进行测量和计算,观察余角和补角的实际效果。
-难点四:解决含有多个余角、补角的复合问题。在复杂问题中,学生需要能够理清角度之间的关系,正确求解。
举例: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一个多边形内多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计算,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方法一:讲授法。对于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什么是方向角?素材 苏科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什么是方向角?
难易度:★★★
关键词:角
答案:
(1)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2)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
(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3)画方位角:以正南或正北方向作方位角的始边,另一边则表示对象所处的方向的射线。
【举一反三】。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复习)

朱军民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12、16
上课时间
12、17
课题
6.3余角、补角、对顶角(复习)
课时
1教时Βιβλιοθήκη 1教学目标
1、了解互余、互补、对顶角的概念,熟练掌握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2、能准确地画出图形,掌握角的关系的应用。3、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说理论证能力,会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
D、两个互余的角都是锐角( )
E、钝角的平分线把钝角分成两个锐角( )
F、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直角或钝角。( )
G、如果∠A=400,∠B=500,那么∠A与∠B互为余角( )
H、如果∠A=400,∠B=500,∠C=900,那么∠A,∠B,∠C互为补角( )
2、如图所示,在直线AB上取一点O,过点O画一条射线OC,再分别画∠BOC、∠AOC的平分线OE和OD,则∠DOE等于多少度?图中有哪些角互余?哪些角互补?
3、已知∠α是∠β的2倍,∠α的余角的3倍与∠β的补角相等,求∠α、∠β的度数。
4、如图,∠AOC=90°,∠BOC与∠COD互补,∠COD=115°,求∠AOB的度数。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顶点重合,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我们把这样的2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对顶角。
4、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二、例题讲解: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
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
C
B
O A
D
苏科版七年级上《6.3余角、补角、对顶角》同步测试含答案(共2份)第1课时余角和补角

第 1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6.3 第1课时 余角和补角知识点 1 余角、补角的概念1.2017·广东已知∠A =70°,则∠A 的补角为( )A .110°B .70°C .30°D .20°2.下列选项中,能与30°角互补的是( )图6-3-13.如图6-3-2,点O 在直线AB 上,若∠1=40°,则∠2的度数是( )图6-3-2A .50°B .60°C .140°D .150°4. 如果一个角是36°,那么( )A .它的余角是64°B .它的补角是64°C .它的余角是144°D .它的补角是144°5.现有下列说法:①锐角的余角是锐角;②钝角没有余角;③直角的补角是直角;④两个锐角互余.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6.52°34′的余角是__________,补角是__________.7.若一个锐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相等,则这个角等于________°.8.已知∠1和∠2互余,∠2和∠3互补,如果∠1=63°,那么∠3=________°.9.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4倍少15°,求这个角的度数.第 2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知识点 2 余角、补角的性质10.若∠1+∠2=90°,∠1+∠3=90°,则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2=180°,∠3+∠4=180°,∠1=∠3,则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若∠1与∠2互补,∠2与∠3互补,∠1=50°,则∠3等于( )A .50°B .130°C .40°D .140°12.如图6-3-3所示,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AOC =65°,则∠BOD 等于( )图6-3-3A .45°B .55° C.60° D .65°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两角互余,则这两角均为锐角B .若两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也相等C .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补角相等D .两个钝角不能互补14.如图6-3-4,已知∠BOC =90°,∠DOA =90°,∠1=50°,求∠2的度数.第 3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图6-3-415.如图6-3-5所示,点A ,O ,E 在一条直线上,从点O 引射线OB ,OC ,OD ,∠AOC =∠COE =∠BOD =90°,那么图中互补的角有哪几对?图6-3-516.如果一个角等于它的余角的2倍,那么这个角是它的补角的( )A .2倍 B.12 C .5倍 D.1517.已知:如图6-3-6,∠AOB =∠COD =90°,则∠1与∠2的关系是( )图6-3-6A .互余B .互补第 4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C .相等D .无法确定18.如图6-3-7,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 =α,∠BOC =β,则β的余角可表示为( )图6-3-7A.12(α+β)B.12α C.12(α-β) D.12β 19.如图6-3-8,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AOD =150°,则∠BOC =________°.图6-3-8 20.如图6-3-9,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1)若∠DOB 与∠DOA 的度数之比是2∶11,求∠BOC 的度数;(2)若叠合所成的∠BOC =n °(0<n <90),则∠DOA 的补角的度数与∠BOC 的度数之比是多少?图6-3-921.如图6-3-10,O是直线AB上任一点,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1)写出与∠AOE互补的角;(2)若∠AOD=36°,求∠DOE的度数;(3)当∠AOD=x°时,请直接写出∠DOE的度数.图6-3-1022.如图6-3-11,已知O为直线AD上一点,∠AOC与∠AOB互补,OM,ON分别为∠AOC,∠AOB的平分线,若∠MON=40°.(1)∠COD与∠AOB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试求∠AOC与∠AOB的度数.第 5 页共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图6-3-11第 6 页共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第 7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详解详析1.A 2.D 3.C4.D [解析] 如果一个角是36°,那么它的余角是90°-36°=54°,补角是180°-36°=144°.故选D.5.B6.37°26′ 127°26′ [解析] 90°-52°34′=37°26′,180°-52°34′=127°26′.7.458.153 [解析] 因为∠1和∠2互余,所以∠1+∠2=90°.又因为∠1=63°,所以∠2=27°.因为∠2和∠3互补,所以∠2+∠3=180°,即27°+∠3=180°,所以∠3=153°.9.解:设这个角为x °,由题意得180°-x °=4(90°-x °)-15°,解得x =55.即这个角的度数为55°.10.∠2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2 ∠4等角的补角相等11.A12.D [解析] ∵∠AOC 和∠BOD 都是∠BOC 的余角,∴∠AOC =∠BOD .∵∠AOC =65°,∴∠BOD =65°.故选D.13.C [解析] 若两角互余,则这两角均为锐角,选项A 正确;若两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也相等,选项B 正确;30°与60°的角互余,30°角的补角是150°,60°角的补角是120°,则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补角不一定相等,选项C 错误;两个钝角不能互补,选项D 正确.14.解:因为∠AOD =90°,所以∠1+∠BOD =90°.因为∠BOC =90°,所以∠2+∠BOD =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2=∠1=50°.15.解:∠AOD 与∠DOE 互补,∠BOC 与∠DOE 互补,∠BOE 与∠AOB 互补,∠DOC 与∠AOB 互补,∠AOC 与∠BOD 互补,∠AOC 与∠COE 互补,∠BOD 与∠COE 互补.16.B [解析] 设这个角为α,它的余角为β,它的补角为γ,则α=2β,∵α+β=90°,∴α+12α=90°,∴α=60°.∵α+γ=180°,∴γ=120°,∴α=12γ.故选B.第 8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17.B18.C [解析]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α+β=180°,两边都除以2,得12(α+β)=90°,β的余角是12(α+β)-β=12(α-β).故选C. 19.30[解析] ∵∠AOB =∠COD =90°,∠AOD =150°,∴∠BOC =∠AOB +∠COD -∠AOD =90°+90°-150°=30°.20.解:(1)设∠DOB =2x ,则∠DOA =11x .因为∠AOB =∠COD =90°,所以∠AOC =∠DOB =2x ,∠BOC =7x .又因为∠DOA =∠AOB +∠COD -∠BOC =180°-∠BOC ,可得方程11x =180°-7x ,解得x =10°,所以∠BOC =70°.(2)因为∠DOA =∠AOB +∠COD -∠BOC =180°-∠BOC ,所以∠DOA 与∠BOC 互补,则∠DOA 的补角的度数是n °,则∠DOA 的补角的度数与∠BOC 的度数之比是1∶1.21.解:(1)∵OE 平分∠BOC ,∴∠BOE =∠COE .∵∠AOE +∠BOE =180°,∴∠AOE +∠COE =180°,∴与∠AOE 互补的角是∠BOE ,∠COE .(2)∵OD ,OE 分别平分∠AOC ,∠BOC ,第 9 页 共 9 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COD =∠AOD =36°,∠COE =∠BOE =12∠BOC ,∠AOC =2×36°=72°, ∴∠BOC =180°-72°=108°,∴∠COE =12∠BOC =54°, ∴∠DOE =∠COD +∠COE =90°.(3)当∠AOD =x °时,∠DOE =90°.22.解:(1)∠COD =∠AOB .理由:因为∠AOC 与∠AOB 互补,所以∠AOC +∠AOB =180°.又因为∠AOC +∠COD =180°,所以∠COD =∠AOB .(2)因为OM 和ON 分别是∠AOC 和∠AOB 的平分线,所以∠AOM =12∠AOC ,∠AON =12∠AOB , 所以∠MON =∠AOM -∠AON =12∠AOC -12∠AOB =12(∠AOC -∠AOB )=12∠BOC . 因为∠MON =40°,所以∠BOC =80°,所以∠COD +∠AOB =180°-80°=100°.又因为∠AOB =∠COD ,所以∠AOB =∠COD =50°,所以∠AOC =180°-∠COD =130°.。
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系统地讲授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1.余角:讲解余角的定义,即两个角的和为90度时,这两个角互为余角。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余角的概念。
2.补角:介绍补角的定义,即两个角的和为180度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结合生活实例,解释补角的意义。
-针对学生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突破重难点,强化训练
-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部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角度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
2.学生在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对几何证明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证明方法。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并正确标记图形中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2.学会运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相关角度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推导和证明几何图形中的相关结论。
4.能够运用所学的角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6.3 角-6.3.3 余角和补角(1课时) 课件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 .
根据题意,得(180 − x)Leabharlann − 3(90 − x) = 20.
解得x = 55.
故这个角的度数为55∘ .
目标素养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19
能力提升
7.设∠α ,∠β 的度数分别为(2n − 1)∘ 和(68 − n)∘ ,且∠α ,∠β 都是 ∠γ 的补角. (1)求n的值. 解:因为∠α ,∠β 都是∠γ 的补角, 所以∠α = ∠β ,即2n − 1 = 68 − n. 解得n = 23.
简称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_相__等___,同角(等角)的补角_相__等___.
目标素养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5
课前自测
1.如图1,点C在直线AB上,∠ACE的补角、余角分别是(
A.∠ACB,∠ACD
B.∠ACD,∠ACB
17
3.如图7,点O在直线AB上,∠EOD = 90∘ ,
∠COB = 90∘ ,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
A.∠1与∠2相等
B.∠AOE与∠2互余
C.∠AOC与∠COB互补
D.∠AOE与∠COD互余
图7
4.已知∠1 = 100∘ ,若∠2与∠1互补,∠3与∠2互余,则∠3的度数是_1_0_∘_.
目标素养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18
5.如图8,直线AB与CD交于点O,则∠1 + ∠3 =__1_8_0_∘ ,
∠2 + ∠3 =__1_8_0_∘ .若∠1 = 32∘ ,则∠2 =__3_2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 α
∠α=1800- ∠ β ∠ β=1800- ∠α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 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判断:
1.如果∠1=30°,∠2=25°,∠3=35°,那么∠1、 ∠2、∠3这三个角称为互为余( ) 错
(析:互余、互补只是对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
言的)
C
D
2.两块直角三角板中∠A=90°,
E
∠D=90°,则∠A与∠D互为补角。
F
(对 )
A
B
(析:互余、互补仅仅表明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与角的位 置无关。 )
知识抢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填表,看谁答的既快又准!
∠A的度数
500
450
600 n0(0<n<90)
∠A的余角
400
0
45
300
900-n0
∠A的补角
∴∠2=90o-∠1
∵∠3与∠4互余
∴∠4=90o-∠3
1
又∵∠1=∠3 2 ∴∠2=∠4(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如果把互余改为互补, ∠2与∠4仍相等吗?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几何语言: ∵ ∠1+ ∠ 2=900 ∠ 1+ ∠ 3 = 900 ∴ ∠2 =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大小关系是_______∠_2_=,∠理3 由:_____同_角__的__补__角__相_等.
1 23
思维拓展
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平分∠AOB,
∠DOE=90o,则
(1)∠2=∠( 4 ),∠1=∠( 3 )
(2)图中,互为余角的角共有哪几对?
( ∠1与∠2,∠1与∠4,∠2与∠3,∠4与∠3
几何语言: ∵ ∠1+ ∠ 2=900 ∠ 3+ ∠ 4 = 900 又∵ ∠ 1 = ∠ 3
∴∠2 =∠4 (等角的余角相等)
知识应用
1.如图,∠A+∠B=90,0∠BCD+∠B=90,∠0 A与
∠BCD的大小关系是_∠_A_=∠_B_C_D,理由:同_角__的_余_角__相_等_.
BD
C
A
2.如图,∠1+∠2=180,0∠1+∠3=180,∠02与∠3的
奋进的阜宁县实验初中欢迎您
§6.3 余角与补角
阜宁县实验初中初一数学组 曹衍
∠α与 ∠ β的度数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αβ
∠α+ ∠ β=900 ∠α=900- ∠ β
∠ β=900- ∠α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 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α与 ∠ β的度数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
(3)图中,∠DOB的补角是 ∠1,∠3 。
(4)延长EO到F,∠COF与∠ BOD的大小关系怎样?
C D
2
A
1 34
O
F
解: ∠COF=∠ BOD
理由:∵ ∠COF+∠ 3=1800
E
∠ BOD+∠1=1800
又∵∠ 1 = ∠3
B
∴ ∠COF=∠ BOD
今天我们学 到了什么?你 能说出来吗?
谢谢各位专家的光临与指导
(2)B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在C组中?分别找出这些角,并用线连接。
开动脑筋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 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 °,它的 补角为(180-x) °,得
180-x=4(90-x) 180-x=360-4x
-x+4x=360-18
3x=180 X=60 答:这个角是60o。
0
130
0
135
0
120
1800-n0
想一想: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相差900
知识抢答
2.已知3组角
100 550 750 1000
100
1450
A组
350
800
1050 1250 1700
B组
100 150
350 550 1150
C组
(1)对A组中的每一个角,在B组中找出它的补角,并用线连接;
1
2
3
解: ∠2与∠3相等. 理由:∵∠1与∠ 2互补, ∠1与∠3互补,
∴∠ 2= 180 ° - ∠1, ∠3= 180 ° - ∠1
∴∠2=∠3
同角的补角相等;
如图,∠1和∠2互余,∠3和∠4互余,若 ∠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解: ∠2与∠4相等
理由:∵∠1与∠2互余
4 3
知识就象一艘船 让它载着你 驶向你理想的彼岸
课堂检测
1.如果∠1=∠2,∠2=∠3,那么∠1 ∠3; 如果∠1>∠2,∠2>∠3,那么∠1 ∠3。
2.已知∠B是它补角的3倍,求∠B的度数。
3.如图,直线CD经过点O,且OC平分∠AOB。∠AOD与 ∠BOD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A
D
O
C
B
知识提升
如图,如果∠1与∠2互余,∠1与∠3互余,那么 ∠2与∠3相等吗?为什么?
1
2
3
解: ∠2与∠3相等. 理由:∵∠1与∠ 2互余, ∠1与∠3互余,
∴∠ 2= 90 ° - ∠1, ∠3= 90 ° - ∠1
∴∠2=∠3
同角的余角相等;
知识提升
如图,如果∠1与∠2互补,∠1与∠3互补,那么 ∠2与∠3的大小关系如何?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