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1教学实录苏教版.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苏教版

《1.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3.珍爱生命。
4.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5.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刘翔吗?生:知道。
刘翔是世界田径冠军。
师:大家都知道要想有刘翔那样健康的身体,就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你们都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生:跳绳,跑步,打羽毛球,踢毽子,打篮球……师:运动后你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生:出汗多、疲惫、呼吸急促生:心跳加快,脸红……师: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锻炼身体。
运动后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加快了多少呢?生:不清楚。
师:需要我们进行测量。
这节课我们就从呼吸和心跳这两方面来研究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搜集数据,测量呼吸和心跳师: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吗?生:想。
师:怎么算是一次呼吸呢?请同学上来示范。
一吸一呼是一次呼吸。
师:在测量之前我们先预测一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分别是多少次。
请同学预测。
生:我预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是40多次,心跳是80多次。
生:我预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是50多次,心跳是90多次。
师:预测并不准确,我们要动手进行测量。
出示记录呼吸和心跳次数的记录表,(介绍表格填写方法。
)先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问学生在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不要紧张。
生:要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
生:还有不要故意深呼吸。
师:对,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不要刻意夸张的呼吸。
测量时可以闭起眼睛,集中注意力。
同学们在测量呼吸时可以把一只手指放在鼻前感知。
老师示范。
开始测量,计时开始。
结束要马上在表格上记录数据。
师:安静状态下你的呼吸是多少次?(指名说)生:安静状态下我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17次。
师:我们来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
【精选】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1.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1).doc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呼吸声心跳声(板书:呼吸和心跳)再听一种呼吸声和心跳声。
呼吸声(快)心跳声(快)问:这一次和刚才听的有什么区别?问:人们往往用一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表示他们的速度。
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那今天就来测量一下在安静状态下你们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
(板书:测量)二、设计实验:呼吸速度心跳速度测量所需时间:测量方法:记录方法:(次/分钟)测量一次不一定准确,我们要测量三次。
为了节约时间,根据测量15秒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估计出自己一分钟的次数。
请你算出你自己平均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你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呢?那怎样的情况下,他会变化呢?实验二、在运动结束时,你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多少呢?设计实验:测量所需时间、测量方法、记录方法(次/分钟)请科学小组派一个实验员跟着音乐跳兔子舞一分钟。
老师计时;小组其他人观察,做好测量准备。
结束后,请迅速记录数据。
问:和安静状态下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指导,小结。
1问:休息三分钟后,呼吸和心跳还会这么快吗?你们自己通过测量,来验证你们的答案吧!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再回来。
实验三、休息三分钟后,你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是多少呢?和运动结束时相比,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指导,小结。
三、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
你还想知道哪些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呢?你准备怎么去测量?2。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心跳》表格式教案

1、测量呼吸、心跳
课程标准: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呼吸、心跳;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
的次数;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教学准备秒表、听诊器、记录卡;跳绳、球等运动器材。
课时安排1课时。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标题:黑体5号,正文:宋体5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首先请跟老师一起来做个热身运动,好不好?——抱头下蹲10次,注意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2.通过刚才的运动,你身体有哪些变化呢?
3.通过运动,我们都感到心跳和呼吸加快了,那么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测量心跳与呼吸,了解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的变化规律。(板书出示课题)
(差不多 一样 差一点 估计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上的,他不是乱猜。当然也不是准确的测量数据,与实际测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7.有时,我们需要测量别人的呼吸,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测量别人的呼吸呢?
(教师提示用手放在同桌的鼻子下面,感受同桌的呼吸。)
生答
(学生体会)
学生估计,填写表格
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源自教师介绍:中医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测心跳,通常用搭脉的方式,也就是望闻问切中的“切”,脉搏的跳动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样的,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把一下脉。(指导学生把脉)
7.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告诉我刚才你的心跳与呼吸各是多少?
有没有比他高的?
1.用手摸。2.用听诊器 3.测脉搏
学生感受,汇报描述。
学生看多媒体课件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教后反思: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我们知道,运动可以使人的心跳与呼吸加快,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健身对人体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运动场上时常有运动员猝死的事件发生,那么到底要不要运动呢?到底运动多好还是运动少好呢?运动和人体又有什么关系呢?课后大家搜集关于运动和健身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探究科学活动中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材分析]1.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围绕定量观察、统计分析来展开,以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变化。
2.在学生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准确地测量,以提高他们的测量能力与分析能力。
3.课中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继续研究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这种生理现象没有关注太多,对一个人一分钟内呼吸多少次、人的心跳速度是怎样的、呼吸和心跳有什么规律、它们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
而这些,乂恰恰是学生们希望和需要了解的。
这一课的内容就是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测量,从而发现:运动后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休息后乂可以使心跳和呼吸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最后得出呼吸和心跳的快慢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强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回忆自己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感受来引入本课。
(2)收集三种状态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数据。
(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呼吸和心跳在运动前后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视学生的独特感觉和真实体会。
(2)在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乂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准备]1 .听诊器(两人一组)、活动记录(每人一份)、PPT课件2.课前带学生到操场上跑两圈(如学生上一节是体育课也可)。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过程]一 .课题导入(预计5分钟)1 .帅: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播放一个视频(PPT播放学生在操场上跑操视频)帅:他们正在十什么?(跑操)帅:你们这样运动过没有?(经常)帅:你们知道人在运动之后身体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热、流汗、呼吸心跳加速、脸色变红、疲倦.... )2.帅:请同学仔细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PPT播放平静时呼吸和心跳的音频)(呼吸和心跳)帅:这些声音呢?( PPT播放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音频)(也是呼吸和心跳声,只不过是运动之后的)帅:这两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下面一组频率变快了)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运动过后,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会变快,是这样吗?(是的)帅: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吗?(生可能回答一些经验或猜测)3.帅:我们学习科学可不能只靠经验与猜测,我们该怎么证明呢?(亲自试一试)帅:好,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亲自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1)

6.现在同桌换座位,因为地方限制,运动、测量、记录
7.刚才我们第二组的同学也体验了一把第一组同学的辛苦,再过一会,我们就要来测量一下休息了三分钟以后我们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又是多少?
测量记录中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通过刚才几组活动,我们成功收集了三组数据,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数是多少,如果得到的是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就可以。然后比比看,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成年女子 76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小组讨论,交流,
3.(总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那到底运动多少才是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学习,课后呢,请大家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好不好?
4.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二、测量呼吸、心跳
1.猜测一下,运动的时候呼吸和心跳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呢?
2.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我们必须要干什么?
(一)测量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交流)是的,必须通过测量来验证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变化,下面杨老师跟大家一起来测量呼吸和心跳。
2.怎样才叫呼吸一次呢?
学生讨论中
2.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生讨论
交流:(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脉搏的跳动次数也增加了;休息一会儿,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减少了。)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我们测量的数据,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的看出来呼吸和心跳次数的变化了。
3.总结: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就比平时安静的时候要多,所以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就增加了。
2.小组里互相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自己测量心跳,让同桌来帮助我测量呼吸,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分组进行活动,测量完以后,马上把运动结束时的呼吸次数,心跳次数记录下来。
《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心跳和脉搏的基本知识,认识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2 、技能目标: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心跳快慢和运动的关系)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善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程序: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1、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在剧烈的游戏、活动时你们的身体有什么感觉?2、学生自由发言。
(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心跳” (板书)。
二、逐层展开,自主探究1、了解心跳和脉搏。
①讲述:我们都知道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人体的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的?②生答。
(在胸口听或医生用听诊器听胸口、摸颈部、摸手腕)③颈、手腕处怎么会有心跳呢?④学生自由发言。
⑤小结:引入“脉搏” ,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平时我们经常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的。
2、学习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
①怎样测量脉搏呢?②生答。
(并让学生尝试)③教师归纳,并示范测量脉搏的方法(关键要找准位置)。
④学生测量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教师帮助计时)。
⑤汇报测量的结果。
3、研究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①刚才我们各自汇报了自己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②生答。
(不相同)③提问:我们发现心跳有快有慢,你认为心跳快慢变化与什么有关系?④学生回答。
(可能与情绪、身体状况、运动有关)⑤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运动”是否和“心跳快慢”有关?⑥小组讨论: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交流讨论的结果。
)⑦师生小结:归纳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测量平静时和运动时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进行比较,可预设静坐时、轻微运动时和剧烈运动时三种状态)⑧学生进行研究。
(教师帮助记时)各种状态下心跳每分钟次数记录表状态每分钟心跳总人数静坐时轻微运动时⑨归纳分析: a、(用多媒体演示)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种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平均值;(统计表略)b、把统计表演变为统计图。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设计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呼吸和心跳已经有了一些粗略的体验,甚至有和多学生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一些知识,教师在课前应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概念。
对于呼吸和心跳情况,课前学生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脉搏的次数进行预测,并跟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使之在生活经验与实验验证、猜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用数据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些科学现象,培养学生搜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目标: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
2、学生准备:手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
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3)、学生静坐体会。
(4)、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
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5)、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
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6)、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呼吸声
心跳声
(板书:呼吸和心跳)
再听一种呼吸声和心跳声。
呼吸声(快)
心跳声(快)
问:这一次和刚才听的有什么区别?
问:人们往往用一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表示他们的速度。
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
那今天就来测量一下在安静状态下你们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
(板书:测量)
二、设计实验:
呼吸速度心跳速度
测量所需时间:
测量方法:
记录方法:(次/分钟)
测量一次不一定准确,我们要测量三次。
为了节约时间,根据测量15秒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估计出自己一分钟的次数。
请你算出你自己平均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你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呢?
那怎样的情况下,他会变化呢?
实验二、在运动结束时,你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测量所需时间、测量方法、记录方法(次/分钟)
请科学小组派一个实验员跟着音乐跳兔子舞一分钟。
老师计时
小组其他人观察,做好测量准备。
结束后,请迅速记录数据。
问:和安静状态下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导,小结。
问:休息三分钟后,呼吸和心跳还会这么快吗?
你们自己通过测量,来验证你们的答案吧
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再回来。
实验三、休息三分钟后,你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是多少呢?
和运动结束时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导,小结。
三、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
你还想知道哪些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速度呢?你准备怎么去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