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概述

合集下载

《卫生法规》教学大纲

《卫生法规》教学大纲

《卫生法规》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卫生法规》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以卫生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先修课程为《法律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较为系统地介绍现行的卫生法律制度,使学生掌握专业法律知识,增强卫生法制观念,明确自己在护理卫生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为保护人体健康服务,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后继课程)《法律基础》是本门课的先修课程,只有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卫生法学》。

四.内容与基本要求各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生所需掌握的程度(一般了解、理解和重点掌握)。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法的一般理论.法的产生和本质重点掌握.法律规范的组成和法的分类理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一般了解.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一般了解.社会主义法的制定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一般了解.社会主义法制理解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卫生法概述.卫生法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原则一般了解.卫生法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卫生法的渊源重点掌握.卫生法律关系理解.卫生法的历史发展一般了解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刑法.刑法的概述理解.犯罪重点掌握.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理解.刑罚理解.护理中存在的刑事法律问题一般了解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民法.民法的概述重点掌握.民事主体重点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理解.民事权利重点掌握.民事责任理解.诉讼时效一般了解.护理中存在的民事法律问题一般了解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概述一般了解.医师资格考试和注册重点掌握.医师的执业规则重点掌握.医师的考核和培训理解.违反执业医师法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制度概述一般了解.医疗事故及分级重点掌握.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理解.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重点掌握.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一般了解.医疗事故的赔偿重点掌握.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概述一般了解.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重点掌握.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传染病控制的法律规定理解.传染病监督的法律规定理解.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护理人员在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概述一般了解.药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药品管理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药品价格和广告管理一般了解.药品监督的法律规定一般了解.违反药品管理法的法律责任理解.护理人员在贯彻药品管理法中应履行的责任一般了解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概述一般了解.婚前保健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

卫生法概述-10

卫生法概述-10





3、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
即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卫生义务 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利益、行 为、物和智力成果等。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包括继续生存、肢体 完整和器官功能健全等权利。


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利益是我国卫生法的基本 目的。
2)行为:权利主体行使权利和义务主体 履行义务的活动。分为: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3)智力成果:学术著作、专利、发明等。 4)物:物质财富 与自然物相区别。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卫生法概述
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的特征 卫生法的渊源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的地位和作用 卫生法律关系
第一节卫生法的概念
一、卫生的释义:医学上指人的身体或
精神的健康状况;法律上的卫生是在卫 生习惯和卫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概念。
1)义务主体应当依据卫生法的规定, 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便实现 权利主体的某种利益;


2)义务主体负有的义务是在卫生法规定的范 围内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对于权利 主体超出法定范围的要求,义务主体不承担 义务;
3)卫生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受到国家强制 国的约束,如果义务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 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义务:利益的付出、义务人的无可选择性、 责任、国家强制等。
2、预防为主原则
3、公平原则: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标
准来配置卫生资源,协调卫生保健活动, 以便普遍能得到卫生保健。公平是配置卫 生资源的基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公平 的必然要求。公平不是指人人获得相同数 量或水平的卫生服务,而是指人人达到最 高可能的健康水平。

第一章卫生法学与卫生法概述

第一章卫生法学与卫生法概述
五、卫生法的渊源
由一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卫生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国际条例和惯例) 我国限于成文法(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
中国的卫生法律体系
公共卫生
医疗服务资源 与技术准入
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2
3
4
5
有利于发展医药卫生事业
有利于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
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
第二节 卫生法
一、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卫生法的概念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1、我国卫生法散在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单行条例、自治条例、部门行政规章、地方行政规章、我国参加货签订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之中。
2、调整对象是卫生法律关系。 法人(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其他组织、个人(公民、自然人) 3、国家制定或认可 4、内容是权利、义务 5、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组织、其他类组织及个人
二、卫生法的特征
二、卫生法的特征
3、调整手段的多样性 A、行政手段——行政执法——行政执法内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争议解决方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B、民事手段——如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横向关系调整(如违约与侵权) C、刑事手段——违反刑法规定的情形。
二、卫生法的特征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①虐待老人 ②非法使用童工 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一)传染病的预防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
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的 基本理论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屈海宏
学习目标
1.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 2.熟悉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3.了解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卫生法律责任。 4.学会运用本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指引今后卫生法律法规的学 习。 5.具有学习和运用卫生法律法规的自觉、主动性意识。
第三节 卫生法律关系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
概念
卫生法律关系就是国家机关、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卫生管理 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根据卫 生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特征
特征
卫生法律关系是由卫生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规范实现的特殊形式 卫生法律关系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法律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二)卫生法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 2.有专门的认定机关。 3.承担方式必须法定。 4.法律责任不具有连带性。 5.与法律制裁有密切的联系。 6.不同的法律责任有完全相同的制裁方法。
二、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卫生行政责任 卫生行政责任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违反
卫生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时,所 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 分两种形式。
调整对象一贯彻党的卫生政策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二增强卫生法律意识保护人体健康三促进医学科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际卫生合作五明确责任健全卫生管理体制第二节卫生法律法规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一保障生命健康权利二紧密联系自然科学三吸收大量的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四调整内容十分广泛五调节手段多种多样六反映社会共同需求原则二全社会参与原则三卫生监督原则四预防为主原则五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六中西医协调发展原则一保护公民身体健康的原则第三节卫生法律关系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卫生法律关系就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根据卫生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第一节总则卫生法律法规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卫生权益,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卫生法律法规的核心是强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公共卫生包括预防疾病、监测传染病、保障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卫生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公众免受疾病侵害,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维护环境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健康监督卫生法律法规对健康监督给予了明确规定。

健康监督是指对卫生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根据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健康监督工作。

他们的职责包括:1. 监督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机构符合相关卫生规定,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2. 监督食品药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保障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3. 监督环境卫生,防止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4. 监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保障公众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健康监督的方法包括日常监督检查、抽样检验、行政许可审批等。

卫生法律法规对健康监督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节预防疾病卫生法律法规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并规定了相关的措施。

预防疾病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工作,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包括:1.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2. 接种疫苗:推行疫苗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传播。

3. 防控传染病: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报告和有效隔离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4. 健康检查:对公众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卫生法律法规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

对于疫情预防、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节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保障给予了明确规定。

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部门都有明确要求。

法、卫生法、护理法

法、卫生法、护理法
地方性卫生法规
是地方政府颁布的卫生法律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卫生规章仅在本地方有效,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卫生法律、卫生行政法规,且不得同卫生部制定的卫生规章相抵触。 如《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等 。
卫生规章
卫生规章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其权限内发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部门规章,及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地方规章。其效力低于宪法、卫生法律和卫生行政法规。
第三节 护理法概述
一、护理法的概念
护理法:是由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关于护理人员的资格、权利、责任和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在教育培训和服务实践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予以限制。护理法确定了护理的概念、独立性、教育制度,规定了护理活动的内容、考试及注册制度、护士的执业及行政处分原则等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原则就是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配置卫生资源,协调卫生保健活动,以便普遍能得到卫生保健。 ◆保障社会健康原则 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患者自主原则 保护患者的权利是卫生法的基础,而患者自主原则是患者权利的核心体现。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一切立法的基础,也是我国卫生法的基本渊源。我国宪法有关卫生法的条款: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国家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卫生法律: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总共有十部卫生非基本法律,其效力仅低于宪法。
◆《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红十字会法》
◆《母婴保健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计划生育法》

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课件

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课件

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卫生法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具体涵盖了卫生法的定义、卫生法的特征、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卫生法的调整对象和卫生法的功能等五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卫生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卫生法在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卫生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卫生法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难点:卫生法的特征、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卫生法的调整对象和卫生法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卫生法律法规》、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卫生违法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卫生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1) 讲解卫生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卫生法的基本定义。

(2) 讲解卫生法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卫生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3) 讲解卫生法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卫生法对卫生事业的保障作用。

3.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卫生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一些关于卫生法律法规的问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卫生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卫生法律法规第一章主要内容1. 卫生法的概念2. 卫生法的特点3. 卫生法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卫生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 请阐述卫生法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3.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卫生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反思结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从性质上来看
从内容上来看
行政管理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
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保障关系 国家对医药卫生和事业宏观管理关系
新生命科学技术应用对法律的挑战关系 医药卫生资源配置关系
(七)卫生法的效力范围
卫生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卫生法的适用范 围,即卫生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对什么人发生法律效力。
卫 生 工 作 条 例 (1990.6.4)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6.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4.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传 染 病 防 治 法 实 施 办 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1991.12.6)
(2002.5.12)
中 医
药 疗
品 机
种 构
保 管
护 理
条 条
例 例
(1992.10.14) (1994.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200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4.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9)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16)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8.5)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卫生法律事件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
一、卫生法(Health law)的概念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健康 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
狭义的卫生法,又称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法。
广义的卫生法,又称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是指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或泛指一切卫生法律规范。
生命健康权益保护关系属于卫生法调整的范畴。
《宪法》
《刑法》
《民法》 《婚姻法》
国 境 口 岸 卫 生 监 督 办 法 (1982.2.4)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公 共 场 所 卫 生 管 理 条 例 (1987.4.1) (1994.8.23)
麻 醉 药 品 管 理 办 法 (1987.1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 艾 滋 病 监 测 管 理 的 若 干 规 定 (1988.1.14)
1、卫生法的时间效力 2、卫生法的空间效力 3、卫生法对人的效力
卫生法的时间效力
1、卫生法的生效 2、卫生法的失效 3、卫生法的溯及力
1、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其颁布后某一时间生效
《母婴保健法》第三十九条本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药品管理法》一百零六条本法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执业医师法》第四十八条本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98.11.28)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1.4)
(1989.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与 射 线 装 置 放 射 防 护 条 例 (2001.6.20)
化 学
妆 校
(1989.10.24) 品 卫 生 监 督 条 例 (1989.11.13)
(2004.11.12)
1. 宪法
2. 法律
3.卫生行政法规:它是以宪法和卫生法律为依据,针对某一 特定的调整对象而制定的。
4.地方性卫生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会所在地的市 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授权或 者未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法制定和 批准的有关医疗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 (1996.1.29)
女 职 工 劳 动 保 护 规 定 (1988.7.21)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12.30)
医 疗 用 毒 性 药 品 管 理 办 法 (1988.12.27)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1998.9.22)
精 放 中
神 药 品 管 理 办 法 (1988.12.27) 射 性 药 品 管 理 办 法 (1989.1.13) 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二.卫生法律法规 的特征
01 保障生命健康权利 02 紧密联系自然科学 03 融进大量技术规范 04 调整内容十分广泛 05 调节手段多种多样 06 反映社会共同需求
生命健康权是指人的机体组织和生理功能的安全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公民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的一种,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保护人体的健康权和公民的生命权是一切卫生立法和卫生工作的最终目 的和落脚点。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又称医务人员或护士,指卫生事业机构支付工资 的全部职工中现任职务为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中医师、 西医师、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护师、中药师、西药师、检验师、 其他技师、中医士、西医士、护士、助产士、中药剂士、西药剂 士、检验士、其他技士、其他中医、护理员、中药剂员、西药剂 员、检验员和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概述
LOREM IPSUM DOLOR
课堂目标
1.熟记卫生法的定义、特征
▪ 2.掌握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效力等级。 ▪ 3.熟悉卫生法律责任
第一节 卫生法律法规的概念与特征
卫生:为维护和保障人体健康而进行的个人和社会 活动的总和。 卫生法的定义: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规范性 文件 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 2.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卫生方面的专门法律
5.卫生规章:它是卫生法律和法规的补充。
6.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 方的人大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 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发布的有 关本地区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文件。
7.卫生标准、规范和规程
8.国际卫生条约:这是指由我国与外国缔 结的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法规范性文件。 如《国际卫生条约》《麻醉品单一公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