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SP-24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1 目的确保对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管理绩效的不断改进。
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产品、活动和服务中涉及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3 职责3.1 人力行政中心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的审核;3.2 人力行政中心负责对公司公司安全生产、员工的健康保健的监督管理以及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纠正措施的追踪验证。
3.3 人力资源科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技能的教育和指导。
3.4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全面指导和监督的责任;3.5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的安全文明作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控制和监督4 管理内容(一)安全生产管理4.1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根据劳动安全卫生相关法规、体系要求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4.2 安全生产教育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应纳入公司培训体系,由人力资源部总体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具体指导安全生产教育的开展,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应分层次进行(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4.3 生产作业环境管理1)公司应为员工创造和提供安全、卫生和合适的生产、作业环境;2)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应符合有关的法规要求,本公司应作出明确规定,如完善的安全装置、安全标识,合理的空间布置、照明等;3)对特殊职业安全岗位(具有潜在职业病危害或安全危害等)应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加强管理,防止生产安全和职业病伤害事件的发生。
4.4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设施、设备制定可实施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
特种设备应按法规要求进行安装、验收、登记备案,其安全操作应符合有关法规要求,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5 公司应对所有员工以及外来生产、维修、安装和调试人员所进行的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实行工作许可制度,以便防止作业过程中事件的发生和杜绝可能遗留的隐患,具体参照有关工作现场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13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13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与重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策划,对风险因素进行操纵,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2 适用范畴适用于对公司鲁源工业园区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操纵。
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组织对运行操纵程序执行情形监督检查。
3.2各部门负责运行操纵程序在本部门的贯彻执行。
4 工作程序4.1 策划4.1.1 确保对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关的活动、产品、服务进行有效操纵,提升职工健康水平。
4.1.2 按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判程序》危险源进行识不和分析后,按照需要制定并执行治理方案,作为程序文件的补充。
对一样危险源通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日常检查来操纵。
4.1.3 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运行操纵程序或方法。
a《采购操纵程序》b《应急预备及响应操纵程序》c《不符合治理程序》e《安全治理方法》f《安全操作规程》g《预防措施操纵程序》h《纠正措施操纵程序》4.2 策划结果的实施4.2.1 各部门合理利用人、财、物,依据有关治理文件对风险因素进行操纵。
生产部负责劳动爱护和谐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4.2.2 综合部按照《培训程序》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对其工作可能阻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人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岗位能力进行培训,以增强职员的环境、安全意识和连续改进的创新意识。
4.3 危险源的操纵4.3.1 物流部采购产品、顾客提供产品时,执行《采购操纵程序》,保证其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4.3.2 生产车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设备治理方法》以及《安全治理方法》中的有关条款,对设备操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满足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做好有关记录并储存。
4.3.3 办公区和车间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以及食堂的安全治理按照《安全治理方法》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4.3.4 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按照《不符合操纵程序》处理。
4.3.5 生产部负责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操纵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使与危险源有关的活动处于有效受控状态,及时发觉咨询题并予以纠正。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引言在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是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责任。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一个完善的运行控制程序是必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以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程序目标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并减少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通过实施该程序,组织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预防和减少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2.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疾病的侵害;3.减少生产事故和停工时间;4.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
程序组成部分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应急响应计划应急响应计划是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应急措施。
它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以确定事故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急演练计划,通过模拟事故情景来培训员工应对紧急情况;•员工通知和紧急联系信息,以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获取帮助。
2. 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为了让员工了解并正确应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需要提供培训和意识教育。
这些培训和教育活动应包括以下内容:•职业健康安全政策和程序的介绍;•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的培训;•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活动,如海报、宣传册等。
3. 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潜在危险因素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的过程。
风险评估和管理包括以下步骤:•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如化学品、机械设备、人为错误等;•评估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暴露程度;•制定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个人防护措施等;•建立监测和审查机制,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 定期审查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应定期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定期审查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指标,如事故率、疾病率等;•审查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清查程序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更新程序文档以反映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最佳实践。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OHS)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旨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随着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不断加强和对职业病和工伤的关注,企业必须制定并执行一套有效的OHS运行控制程序,以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OHS运行控制程序是一个涵盖各个方面的计划,目的是减少工作场所事故、职业疾病和工作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生。
这个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和承诺:企业应该制定一项明确的OHS政策,并向员工传达这项政策。
政策要体现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明确企业的职责和角色,并提出实施该政策的方法和目标。
2. 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风险。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对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员工培训。
3. 培训和教育:公司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和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这些培训应包括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知识、急救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以及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守则。
4. 紧急事件响应:公司应该制定一套应对紧急事件的计划,包括火灾、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
这些计划应该明确员工的责任和行动步骤,并定期进行演习和培训,以确保员工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5. 工作环境监测:公司应该进行定期的工作环境监测,以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和健康的标准。
这些监测可以包括噪声、露点、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因素。
如果监测结果超过了限值,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
6. 事件报告和调查:公司应该建立机制,鼓励员工报告任何事故、伤害和职业病。
同时,公司应该对这些事件进行调查,找出其原因,并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管理参与和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层应该积极参与OHS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员工也应该参与到OHS管理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支持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一、工作目标本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程序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工作场所及工作方式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与准则相符;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安全性。
二、工作流程第一步:了解适用法律与标准1.1 政策:了解所有适用政策、法律法规与标准、规则等文件,并对其进行解析和整理。
1.2 对工作环境、设施与设备以及员工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适用法律规则、标准。
1.3 未符合要求的情况,需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第二步:职业危害分析2.1 确定所有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2.2 分析导致职业疾病的原因与影响,并记录文档。
第三步:控制措施实施3.1 制定适合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作场所评估结果评估报告、职业危害物管理计划等。
3.2 确立对职业疾病及其他安全风险进行管理的策略与预防控制措施。
3.3 对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相关课程。
3.4 对危险物质进行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和存储。
第四步:监管与维护4.1 维护现有设备与工作场所,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2 定期对员工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进行记录。
4.3 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进行现场监控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五步:应急救援计划5.1 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并组织人员定期演练。
5.2 配备必要的橡胶手套、通气设备和其他必要的紧急应急设备。
5.3 准备好其他应急物品,如伤口止血剂、急救药品等。
五、审查与更新6.1 定期审查和更新所有职业健康安全和安全程序和手册,保证它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2 针对训练和培训业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和制定新的计划和课程。
6.3 记录所有的职业健康安全和安全事故或事件,并应进行总结与分析,以便作出相应的反应。
1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营控制程序Q/SGGG CX0014 1. 目旳对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有关旳运营和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安全风险和环境不良影响,实现公司管理方针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旳。
2.范畴合用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范畴内旳运营和活动。
3. 定义采用GB/T24001-、GB/T28001-原则旳定义。
4. 职责4.1 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范畴内旳职业健康安全运营控制,以及施工区域环境运营控制。
4.2 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司本部办公区域内旳环境运营控制。
4.3 公司工程管理部协助做好施工现场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营控制。
4.4 各分公司负责分公司范畴内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营控制,对项目组施工现场旳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4.5 项目组负责本项目范畴内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营控制,检查和监督分承包方执行安全和文明施工有关规定。
5.程序5.1 对公司经营及施工过程中波及旳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环境因素控制程序》进行辨认、评价。
拟定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有关作业活动作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旳控制重点。
根据公司施工生产旳特点,可波及到:工程施工工种旳控制;物资旳储存、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机械设备旳管理;临时用电旳控制;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旳控制;施工现场旳环保和生活管理;职业病避免旳管理。
5.2 针对环境因素或风险旳控制重点,制定相应旳程序或作业文献,以控制这些活动在方针目旳和法律法规容许旳范畴内。
5.3 保证运营控制旳程序或作业文献已对作业、活动应遵循旳准则作出了充足、明确旳规定。
5.4 对公司所波及旳旳设备租赁、材料供应、劳务分包、服务分包等有关方,必须辨认其有关旳环境因素、危险源和风险,制定相应旳管理、控制措施,并告知有关方予以实行。
5.5 环境运营控制旳重点5.5.1 振动旳控制:a) 在可供选择旳施工方案中尽量选用振动小旳施工工艺及施工机械;b) 将振动较大旳机械设备布置在运离施工红线旳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振动旳影响。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范本(2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范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建立在组织内部,为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而设计的体系。
该体系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所有与工作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相关的风险,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有效地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组织应当建立一套运行控制程序,以确保相关措施得以有效地执行和不断改进。
以下是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的范本,以供参考。
1. 目的和范围: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得以有效执行,以满足组织对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员工。
2. 责任与权限:2.1 职业健康安全负责人应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运行控制程序,并向管理层报告执行情况。
2.2 团队负责人应协助职业健康安全负责人,确保相关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2.3 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并按照相关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
3. 过程控制:3.1 风险识别与评估:3.1.1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风险识别与评估,包括对潜在的职业病和事故风险进行评估。
3.1.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定责任人和执行时间表。
3.2 控制措施的执行:3.2.1 负责人应将控制措施分配给相应的责任人,确保措施得以按时有效执行。
3.2.2 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3.3 计划与目标的制定与追踪:3.3.1 制定年度职业健康安全计划和目标。
3.3.2 每季度进行计划和目标的追踪和评估,并记录执行情况和改进措施。
3.4 培训与意识提升:3.4.1 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政策、规程和操作程序的培训。
3.4.2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宣传活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4. 监督与审核:4.1 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4.2 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查,并制定改进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品質系統部
發行章:
O-069
1
對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因素有關的運行和活動進行控制,确保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的實現。
2
適用于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運行過程的控制。
3
3.1
3.2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3
4
4.1
4.1.1
4.1.2
A
B
C
D
E
F
G
4.1.3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பைடு நூலகம்gement System
文件制訂/變更申請單
首次發行修訂廢止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手冊作業程序作業辦法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DEO-ZZ07-07
總版次:A1
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總頁數:3頁
頁次
版次
申請單編號
DDCN-04173
DDCN-05265
修訂(或廢止)之要點和理由:
1.因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系統/環境管理系統之整合﹐相關內容和編碼原則及組織的變更﹐擬新制定﹒
2.配合公司內部管理結构的調整﹐文件由A0版變更為A1版﹒
1
A1
2
A1
3
A1
相關單位會簽
核准
審查
編撰
【文件發行日即生效日】
管理代表
工務部
品質系統處
4.1.4
4.1.5
4.1.6
4.1.7
4.1.8
A
B
4.1.9
4.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9169(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peration control procedure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范围对所有危险源与风险相关的需要采取措施的运行与流动。
控制并规定其途径,以保证这些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预防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已识别的危险源与风险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引用GB/T28001-201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3.1事件Incident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情况。
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
3.2健康损害Illhealtb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4、职责4.1总经理:是公司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
4.2管理者代表:a)传达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保证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本单位贯彻落实,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在本单位得到实现。
b)建立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责任制。
c)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d)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整改。
e)认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f)保证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g)做好事故(事件)及工作情况的汇报工作。
4.3安技环保室a)对职业健康安全运行实施监督管理。
b)负责定期组织本公司的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c)负责制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生产车间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细则》、《装配线安全操作规程》、《冲、压、剪床安全操作规程》、《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付诸实施。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运行控制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控制。
5、工作程序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组建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安全重大事项的决策。
5.1安全基础设施5.1.1应建立健全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将本公司的安全设施投入和费用纳入本公司的年度资金预算,为安全工作提供资金保证。
5.1.2保证安全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用车和通讯。
设置的执勤点应安装电话,保障通讯畅通,执勤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防卫器具。
5.1.3贯彻落实“三同时”安全管理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由安全职能部门会同公安、消防部门,气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监督、审核、验收。
5.1.4厂区、车间、仓库(油库、化学品库)等重点防火要害部位,要安装醒目的防火标志。
5.1.5必须按国家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配备消防器材。
5.1.6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必须更新和改造。
5.1.7电气设备和线路开关、灯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公司《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5.1.8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工作场所通风设备完善,通风良好,粉尘浓度、噪声、有毒气体达到规定要求。
5.1.9各种机械、电气、起重(提升)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警报装置、保险装置、过卷装置、限位装置、制动装置等)应齐全有效。
5.1.10财务室、票证室、档案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安装防盗门窗和监控设备。
5.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5.2.1各部门根据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制定管理控制措施,并形成文件经部门负责人确认,报安技环保室、管理者代表批准执行。
5.2.2控制措施为管理方案时,按《目标指标和方案控制程序》执行。
5.3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管理5.3.1生产副总经理,每年年终与各部门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召开公司安委会,研究确定,布置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5.3.2安技环保室于每年年终提出《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下发执行。
5.3.3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3.4各部门每月召开一次本部门全体会议,研究本部门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5.3.5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技环保室负责组织车间编制《装配线安全操作规程》、《冲、压、剪安全操作规程》、《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5.3.6生产现场环境安全管理1)生产厂房、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通道平坦、畅通,要有足够的光线,夜班确保照明度符合安全要求,为生产所设的坑、壕、地、平台、升降口、高压等有危险的场所,必须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2)工作现场清洁、整齐、安全、卫生,安全通道畅通、无隐患,消防器材齐全有效,责任到人。
3)现场实行定置管理,设备安置、工位器具摆放、物料堆放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4)各种设备、设施管理,清洁完好,无跑、冒、滴、漏。
5)现场各种安全标志符合国家标准,悬挂地点位置适当,内容准确、醒目、协调。
5.3.7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1)零部件厂、总装配厂应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的安全管理机制。
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
2)零部件厂、总装配厂应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及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建立企业、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及班组监控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各专业的职责,定期进行监督或巡检。
本公司安全要害地区为:配电室(35KV级降压站)、装配生产线、试验室等人员聚集区域。
3)安技环保室组织制定、完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确认,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工作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
4)特种设备管理应执行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并编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5.3.8仓储安全管理5.3.8.1火源管理1)库区内严禁烟火,严禁使用煤炉、电炉、取暖器取暖,严禁吸烟。
2)进入库区的人员严禁携带火种。
3)在库区范围内使用电焊、氧焊、切割作业时,应采取监护措施。
5.3.8.2电源管理1)仓库和车间内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路,不得随意增设电器设备,高低压线不得架设在同一根电线杆上。
2)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应保持清洁,配电箱(板)不得有积尘,台式配电框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电气设备和导线、接点、开关不得有断线、老化、裸露、破损现象,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电气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行。
3)电器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电器设备周围和架空线下方严禁堆放物品。
5.3.8.3消防设施、器材管理1)库房和车间内应按规定配置灭火器,铺设消防管道或修建消防水池,保证正常的消防用水。
2)建立消防设施、装备、器材登记制度,建立档案,详细注明分布情况、数量。
3)消防设施、器材、装备必须列入设备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人,定期保养,确保性能完好。
5.3.9交通安全管理1)各部门必须将交通安全管理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范围。
建立公司主要领导负责的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成立车辆管理机构,并设置(兼)职人员负责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
2)公司应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必要时与车辆管理机构,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3)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开展“交通安全竞赛”活动,定期总结分析并汇报本公司的交通安全管理情况,驾驶员违章情况。
5.3.10危险化学品的管理1)所购买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上必须有标签,标签要完整、清晰,容器内严禁装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2)公司所用化学品要专用区域、专用容器(设施)存放,并采取防盗等各种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
3)危险品保管应采取相应的防火、防潮、防挥发、防爆炸、防曝光、防变质等安全措施。
4)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应办理相关手续,注明入库数量、日期、货品名称等相关信息。
5)危险化学品的领取需办理领用手续,包括领用物品名称、数量、用途,领用人签字,审核人、发放人等。
6)危险化学品库应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制度》,包括库房管理、危险品管理、物品出入库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并遵照执行。
5.3.10特种设备管理压力容器、电力设施、防雷设施、起重设备等,在安装和使用前,必须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和验收,并取得使用许可证。
特种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验,严禁带病运行。
5.3.12消防安全管理5.3.12.1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器材应装箱摆放,悬挂的上部不超过1.5米,下部应离地15厘米。
做好消防设施、器材的保管工作,落实责任人,保证性能完好有效。
5.3.12.2保证消防用水,必须修建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水源必须充足,并保持干净卫生,无垃圾杂物。
在用的消防水池必须安装防护栏并设置警示标识。
5.3.13电源管理1)变压器设置在相对隐蔽的地方,采取隔离措施,并设有警示标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露天变压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米。
2)仓库内外电线必须穿管铺设,无私拉乱接电源线路;电源控制开关必须安装于库外,统一安装空气开关,做到人走电断,仓库内的照明灯具必须安装防爆灯罩。
3)变、配电室内严禁存放各种油料、酒精等易燃物和堆放杂物,严禁明火作业和使用电炉,以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5.3.14火源管理禁火区必须有醒目的禁火线、禁火标识、禁火线内无吸烟、用电炉、煤炉取暖现象,统一设置吸烟室、无流动吸烟现象。
5.4员工5.4.1对各部门员工按计划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5.4.2凡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必须进行三级教育,经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5.4.3岗位作业人员应熟知并严格按照本岗位操作程序与动作标准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5.4.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4.5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穿戴个人劳保防护用品,特殊岗位(如停送电、高处作业、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等)人员,操作时必须配备和穿戴好个人特殊的防护用品或采取特殊防护措施。
劳动保(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执行《劳动保(防)护用品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