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流派一 进步主义共45页
进步主义教育流派

进步主义教育流派13560008王梓杨一、形成背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当时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潮,它引起了人们对教育问题广泛而持久的思考。
他都以传统教育为对象,倡导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儿童解放,以适应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提出的各种需要。
一般来说,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主要目的是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占统治地位的旧传统学校教育,以便使美国教育适应日益工业化、都市化和大量移民的需要。
任何教育思潮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也不例外。
因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仍沿袭欧洲的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所造成的对于变化的美国社会的不适应,以及欧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为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被称为进步教育之父的帕克受欧洲自然主义思想影响,首先引进新教学方法的实验,提出“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的原则。
20世纪初杜威将其实用主义哲学运用于教育领域,其实验和理论更壮大了进步主义的声势,甚至远播至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逐渐意识到进步主义的教育并不能提高知识水平,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遂渐次衰退,但是进步主义的思想至今对美国教育仍有影响。
应该说,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以来的长达几十年的时期内蓬勃发展,蔚成风气,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思想观念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二、发展进程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至1918年)、成型(1918~1929年)、转折(1929~1943年)和衰落(1944~1957年)。
19世纪末,帕克(P.W.Parker,1837—1902)先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探讨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的学科,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诸多重要的流派。
这些流派的观点和理论不仅对当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他认为教育不应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应关注当下儿童的实际生活。
学校应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其中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获得经验和知识。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在于:首先,它促使我们重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成长。
再者,实用主义提醒我们关注教育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最终的成绩和证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
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个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存在主义对当代教育的重要启示有:其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应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其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其三,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人生意义的伙伴。
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应当关注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真理。
这些永恒的知识包括人类历史上的经典著作和伟大思想。
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包括:重视经典文化的传承。
经典作品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基本问题的学科,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思想。
这些流派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们理解和改进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他认为教育不应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应关注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学校应该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其中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他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在教育领域,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存在,引导他们做出自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存在主义教育反对传统的标准化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陪伴者,帮助学生在面临各种选择时找到自己的方向。
这种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则主张教育应该关注那些永恒不变的真理和价值。
其代表人物有赫钦斯等。
永恒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包含着永恒的智慧和真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传承这些经典的知识和价值观。
他们强调阅读经典著作,通过与伟大思想家的对话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在课程设置上,永恒主义教育哲学重视文科教育,如哲学、历史、文学等。
他们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要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强调教育要传授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基本问题的学科,对于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个主要流派,这些流派的观点和理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其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这意味着教育不应与现实生活脱节,而应成为帮助个体适应和改造生活的工具。
在当代教育中,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知识的应用。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它强调教育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独特的个性。
在当代教育中,这提醒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
教师不应将学生视为统一的群体,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兴趣,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
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主张教育应该传递人类永恒的价值和智慧。
它认为经典的文化和知识具有永恒的价值,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在于,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和经典知识的传承。
尽管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著作和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教育中,适当地引入经典阅读和文化传承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深度思考能力。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它认为教育应该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即所谓的“共同要素”。
这在当代教育中提醒我们,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不能因为追求创新和个性化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例如,在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
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流派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教育哲学流派一 进步主义

• 2.教育即生长 • 生长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儿童整个机体所 发生的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 儿童的生长是有条件的。杜威指出,生长的基 本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这种未成熟状态不 表示一无所有或缺乏的意思,而是表示积极的、 向前发展的能力。 • 它的两个特征,即依赖性和可塑性。 • 教育即生长或教育即发展,指教育无遥远、固 定的目的,生长、发展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
• 2.经验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 • 经验自然主义形而上学的一个最关键的概念是“经 验”。 • 首先,经验自然主义的“经验”,不仅指我们的感 觉经验,而是包括人们所做、所想和所感的一切。 • 其次,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杜威把它称为“交互作用(transaction)”。 • 关于“实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经验自然主义的 基本回答是经验,认为我们所知道的最后是在是经 验。
5.经验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 杜威认为,从本质上讲,儿童的本性与其他任 何有机体没有什么差别,其主要活动是为了适 应环境。 • 他所谓的适应并非单单指对于环境的顺应,而 是强调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智使环境在一定限 度内适合自己的需要。 •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和潜力, 人们既可以将其引向堕落,也可将其导入健康 的方向。学校是为了儿童健康发展而设置的特 殊环境,对儿童智力和道德发展有巨大影响。
教育哲学流派一 进步主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周桂勋 Email: redfly1986@
• 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是影响美国20世 纪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进步 主义教育有时也被称为“新教育”或“新 教育运动”。 • 一般来说,进步主义的理论和进步教育的 实践旨在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沿 袭欧洲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旧传统教育, 以便美国的教育适应日益工业化、都市化 和大量移民的需要。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探讨教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价值观和原则。
它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个主要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思想。
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代表人物约翰·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经验和主动参与。
他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让学生从做中学,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还强调教育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
这种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改革,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存在,做出自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独特性,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教育不应将学生视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主张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学习的内容。
同时,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主张教育应该传授永恒的真理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其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哈钦斯和莫蒂默·阿德勒。
永恒主义者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一些永恒不变的真理和价值,如正义、善良、智慧等。
教育哲学流派一 进步主义

• 2.教育即生长 • 生长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儿童整个机体所 发生的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 儿童的生长是有条件的。杜威指出,生长的基 本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这种未成熟状态不 表示一无所有或缺乏的意思,而是表示积极的、 向前发展的能力。 • 它的两个特征,即依赖性和可塑性。 • 教育即生长或教育即发展,指教育无遥远、固 定的目的,生长、发展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
教育哲学流派一 进步主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周桂勋 Email: redfly1986@
• 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是影响美国20世 纪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进步 主义教育有时也被称为“新教育”或“新 教育运动”。 • 一般来说,进步主义的理论和进步教育的 实践旨在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沿 袭欧洲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旧传统教育, 以便美国的教育适应日益工业化、都市化 和大量移民的需要。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 从“教育即生活”的纵向意义,即生活的 历程来看,可以说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发 展。如果从从横向方面说,即生活各个方 面的内容看,可以说,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或改组。
三、课程论
•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 到20世纪初,许多进步学校完全抛弃了传 统学校长期袭用的教材,而主要由观察、 游戏、故事和手工作业来组成课程。
5.经验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 杜威认为,从本质上讲,儿童的本性与其他任 何有机体没有什么差别,其主要活动是为了适 应环境。 • 他所谓的适应并非单单指对于环境的顺应,而 是强调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智使环境在一定限 度内适合自己的需要。 •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和潜力, 人们既可以将其引向堕落,也可将其导入健康 的方向。学校是为了儿童健康发展而设置的特 殊环境,对儿童智力和道德发展有巨大影响。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教育哲学作为一门探究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学科,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思想。
这些流派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教育现象,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主张教育应该以实际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
他反对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在其中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改革,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它强调教育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自己的存在意义,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存在主义认为,人在世界中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存在和选择。
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伙伴。
学生应该在自由的氛围中,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种教育哲学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然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过于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可能会忽视社会规范和集体价值。
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永恒的真理和价值。
它认为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些永恒不变的核心知识和价值,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这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
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强调通过经典的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它反对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认为教育应该超越当下的需求,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尽管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人类文化的精华,但也因其过于强调传统知识,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变化的关注不足,受到了一些批评。